杜甫《望岳》阅读训练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2分)(1)我选:(2)赏析:2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4分)3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答案:11示例:⑴一个“割”字,表现世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
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意思接近即可) (2分)答案: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得满分)3答案: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2分)语文培养语感很关键语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所在。
平时对一种说法或一个句子的表达有没有问题做出判断的时候,我们主要靠的是语感,而不是对语法的分析。
2高效学习经验——注重培养对语文的感觉中考状元XX认为学好语文的关键是要正确地认识语文学习,培养语感。
语文,处处皆在。
它可能是生活中不经意说出的一句话,可能是偶然间看到的一景,也可能是我们学习中听见的一首诗。
部编版初中语文-《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2分) (1)我选:(2)赏析:2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4分)3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答案:1示例:⑴一个“割”字,表现世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
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意思接近即可) (2分)答案: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得满分)3答案: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2分)小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小学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望岳习题及答案

望岳习题及答案引导语:《望岳》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代的作品,充满了诗人青年时的浪漫豪情。
我们一起来做一下杜甫《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2分)(1)我选:(2)赏析:2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4分)3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答案:1示例:⑴一个“割”字,表现世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小”在此处是“矮小”的意思。
它不仅形象地写出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意思接近即可) (2分)答案: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得满分)3答案: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
2分)赏析杜甫《望岳》,共有三首,分咏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
这一首是望东岳泰山。
736年(开元二十四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
望岳中考试题鉴赏及答案

望岳中考试题鉴赏及答案鉴赏题一、请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望岳作者: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仰天长啸出,晴空万里霜。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问题: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 诗中描述的是哪座山?3. 诗中表达的情感是什么?4. 请问“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答案:1. 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甫。
2. 诗中描述的是岱宗山。
3. 诗中表达的情感是敬畏自然、崇山峻岭之态度。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句诗形象地描述了山水的壮美景色,显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请根据以下提供的信息,写一篇与“望岳”主题相关的短文。
1. 岱宗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2. 岱宗山海拔1545米,是华东地区最高峰。
3. 岱宗山被称为“五岳之首”,是中国古代道教的圣地之一。
4. 据说岱宗山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祝融神:岱岳神。
5. 杜甫的《望岳》一诗中,表达了对岱宗山壮美景色的赞美之情。
短文:《岱宗山的壮丽景色》岱宗山,位于中国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它是华东地区最高峰,海拔1545米。
岱宗山常常被人们称作“五岳之首”,它不仅是中国古代道教圣地,也是人们心中瑰丽山水的代名词。
据传,岱宗山的名称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祝融神:岱岳神。
岱宗山的周围环境非常优美,周边山水环绕,景色宜人。
登上岱宗山巅峰,可以俯瞰群山如海,云深雾浩,给人一种宏伟壮丽之感。
对于杜甫的《望岳》一诗中的描述,岱宗山给了他充分的灵感和创作动力。
诗中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对岱宗山壮美景色的赞美之情,也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岱宗山的壮丽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每年,人们都会纷纷来到这里登山观赏,领略岱宗山的壮丽与美丽。
《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边这首诗, 达成第 4-5 题。
(5 分 )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对上边诗歌的理解和剖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 全诗环绕“望”字着笔, 由眺望到近望, 再到凝视 , 最后是
俯望。
B.“齐鲁青未了”一句运用了齐鲁的历史典故来衬托出泰山
之高。
C.“割”字写出了泰山以其高度将南北的阳光切断 , 突出其铺天
盖地的形象。
D.颈联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泰山独有的景观, 储藏着诗人对
泰山的热爱。
5.“会当凌绝顶”中的“凌”表达了诗人如何的思想感情?
请用自己的话归纳。
(2 分 )
4.(3分)B(简析:“齐鲁”指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地理地点, 未用历史典故 )
5.(2 分) 不怕困难 , 敢于登攀绝顶 , 俯视全部的壮心气派和远大
志向。
( 意意思对即可 )。
部编语文七年级下册《望岳》阅读练习及答案

《望岳》阅览操练及答案望岳(杜甫)岱宗夫怎么?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中“割”与“小”的用词之妙,自古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加以赏析。
(2分)(1)我选:(2)赏析:2在诗中,作者是怎样体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详细诗句简要同答。
(4分)3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撒播。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了解。
答案:1示例:⑴一个“割”字,体现世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比照激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小”在此处是“低矮”的意思。
它不只形象地写出泰山巍峨挺拔的气势,一起标志性地表达了诗人攀爬绝顶,仰望全部的大志和气魄。
(意思挨近即可) (2分)答案: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屹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宏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幻想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仰望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低矮,虚写泰山之高。
(答出其间两点且言之有理得满分)3答案: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全国”,在这里却有深入的意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爬泰山极顶的誓词,也是诗人要攀爬人生高峰的誓词。
(或“这句赋有道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爬绝顶、仰望全部的大志和气魄”;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高昂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爬、仰望全部……”若从诗句字面意义去了解也可。
2分)。
杜甫的《望岳》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杜甫的《望岳》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
诗以“望”入题,赞 叹东岳,讴歌大自然。
②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③钟: 赋予、集中。
④决:裂开。
相关试题及答案 一: (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 明人莫如忠评价首尾下句说: “齐鲁到今诗未了, 题诗谁能继杜陵”, 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 (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4.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 面。
(3 分)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6、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 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 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 的强烈共鸣? 参考答案:(1)全诗句 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 岳。
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 常传神。
接着自我作答。
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颈联两句是写细望, 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 热爱。
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 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 语言来形容, 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 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望岳》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望岳》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诗人自问自答,其中“青未了”三字写出了泰山苍翠和连绵不断的特点。
B.颔联“钟”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感情;“割昏晓”三字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泰山的高峻绵长写到了极致。
C.颈联写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使诗人的心胸荡漾,归鸟进入眼帘,时已薄暮。
D.全诗八句没有一个“望”字,但作者紧紧围绕诗题“望岳”中的“望”字,由远望写到近望,再写到凝望。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答案】13.B 14.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解析】1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B.颔联前一句“钟”字运用拟人手法,写大自然对泰山情有独钟,把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突出了泰山之美。
后一句“割”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泰山把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象,突出了泰山之高大。
选项“比喻的手法”表述有误;故选B。
14.本题考查诗句鉴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众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进行对比,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人生顶峰,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雄心和气概。
这两句诗朗朗上口,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鼓励了无数人在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难,勇敢攀登,因此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望岳》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望岳①杜甫岱宗②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③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④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①杜甫“望岳”诗共三首,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
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大自然。
②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③钟:赋予、集中。
④决:裂开。
【阅读训练】1.此诗没有一个“望”字,却句句写望,且层次清晰,试作简要分析。
2.明人莫如忠评价首尾下句说:“齐鲁到今诗未了,题诗谁能继杜陵”,认为这句诗无人能继,你怎么看?3.后人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把此诗誉为“绝唱”,请就此作简要分析。
4.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3分)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6.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9.全诗紧扣“望”字来写,“望”的角度是()A.由近望到远望B.由远望到近望C.由俯视到仰视D.由仰视到俯视10.对“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对仗工整。
B.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C.作者睁大眼睛望着归巢的鸟儿隐入山中。
D.层云围绕在我的身旁,鸟儿从山中飞出。
11.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C.当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在我国文学史上,歌咏泰山的作品很多,但杜甫的《望岳》诗被誉为咏泰山的绝唱。
下面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诗歌有虚写,有实写,虚实结合,意境高远,气势磅礴。
B.写出了泰山的浑厚与苍凉,表达了诗人俯视万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点。
C.诗歌能让人浮想联翩,充分感受到泰山的雄伟气势,同时又能让人体会出诗人的情怀。
可谓形神兼备。
D.诗歌语言精炼传神,如“钟”“割”,充分体现出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追求。
13.“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的特点。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15.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16.“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之情。
17.“阴阳割昏晓”中的“割”字使用精当,请简要赏析。
18.本诗颔联中用得最传神的两个字是(1分)19.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
(4分)20.解释词语:造化:凌:览:21.诗用前()个诗句写所望之(),用后()个诗句写所望之感。
22.诗歌最后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登临峰顶的意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政治抱负?23.()一句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一个“割”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的形象。
24.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道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的一个名句是()25.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
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
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2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①齐鲁青未了②会当凌绝顶28.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
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29.《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30.“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巍峨()的特点。
3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32.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33.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泰山?34.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感情?35.远望的句子是()36.近望的句子是()37.细望的句子是()38.表明愿望的句子是()39.富含生活哲理的句子()40.透过《望岳》中()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41.《望岳》中()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42.《望岳》中“”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43.《望岳》中“”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44.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45.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参考答案】1.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上一页[1]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思想将来的登岳。
首联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惊叹仰慕之情,非常传神。
接着自我作答。
颔联两句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注脚。
颈联两句是写细望,细望中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尾联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
2.“齐鲁青未了”是经过诗人一番揣摩后得出的答案,可谓惊人之句。
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象谢灵运那样用“崔峨刺云天”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衬托泰山之高。
泰山之南为鲁,泰山之北为齐,所以这一句描写写出了地理特点,写其它山岳时不能移用。
3.后人把此诗称为杜诗的绝唱,是由于此诗最后一联诗。
从这两句富有启发性和象征意义的诗中,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这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的关键所在,也是一切有所作为的人不可缺少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句诗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4.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5.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6.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7.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同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它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也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9.B10.D11.D12.B13.巍峨(高大)14.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答出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15.“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16.高大;神奇秀丽;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17.形象地表现出泰山高耸陡峭的特点,像一把利剑把世界分割成明暗两部分,用字极富神韵。
18.钟、割19.一是“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泰山苍翠的山色掩映着齐鲁大平原,借齐鲁两地烘托泰山参天耸立的形象;二是“阴阳割昏晓”,写出泰山横空出世,遮天蔽日,山北山南,一阴一阳,一昏一晓,实写泰山雄伟高矗;三是“荡胸生层云”,写细望泰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凸显泰山的高俊;四是“一览众山小”,想象自己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一个个都显得那么矮小,虚写泰山之高。
(答出其中两点且言之有理得满分)20.大自然跃上看21.六景两22.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23.齐鲁青未了遮天蔽日24.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25.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写出“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26.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7.未了:不尽会当:终要,终当28.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2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30.高大31.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答出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2.“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
33.雄伟壮丽,高大神秀34.勇于进取,积极向上,不怕困难3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3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7.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3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9.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4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43.岱宗复如何,齐鲁青末了4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