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税收负担研究
税务规划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研究

本科中期论文成绩评定表题目: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研究专业:财政学(税务筹划)院系:财政和公共管理学院年级:2008级学号:080407001姓名:李海霞指导教师:蔡红英职称:教授湖北经济学院财政和公共管理学院制二○壹○年九月二十日我国宏观税负问题研究关于我国税收负担的合理区间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研究。
对最优宏观税负水平的研究主要从俩个角度切入:壹是寻求使得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宏观税负水平,基本原理是根据拉弗曲线探索最优税率;二是从税负水平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出发,研究对经济增长最有利的宏观税负水平。
壹、国外关于宏观税负的研究国外流行应用拉弗曲线来研究宏观税负问题。
所谓拉弗曲线,是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阿瑟·拉弗(1974)设计且提出的,目的于于形象地说明税率和税收收入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
供给学派分析了税收对劳动、投资等经济活动的影响,提出了3个主要观点:第壹,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的工作意愿,而低边际税率会刺激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第二,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包括物质投资和人力投资),减少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会鼓励投资,增加资本存量;第三,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的多少不壹定按同壹方向变化,甚至可能呈反向关系运行。
实际上,从壹般的拉弗曲线图来见,税收收入和税率之间呈现严格的凹函数关系,这种关系显然只具有理论意义,实际数据是否能够很好地拟合出这样的曲线尚存疑问。
于拉弗曲线被提出来以后,许多学者先后对其做过实证研究。
Stuart(1981)运用拉弗曲线对瑞典的数据研究表明,瑞典当时使得税收收入最大化的平均边际税负是70%,由于20世纪70年代瑞典的实际税负为80%,因此能够说明瑞典的宏观税负处于拉弗曲线向下倾斜的壹侧。
VanRavestein和Vijlbrief(1988)发现荷兰1985年的使得税收收入最大化的最优宏观税负为70%,而当时的实际税负为67%,因此荷兰的宏观税负处于拉弗曲线向上倾斜的壹侧。
税收政策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

税收政策对企业税负的影响研究第一章:研究背景税收政策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实施的政策之一,税收政策对企业的税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税收负担是企业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高税收负担将导致企业利润减少,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
因此,研究税收政策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对于制定和完善税收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税收政策对企业税负的影响2.1 税制的改革税制的改革是影响企业税负的一个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税制的改革会引起税负的波动,进而影响企业利润的变化。
例如,近年来我国不断推出税制改革,像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既是一次深刻的税制改革,也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因此,在设计税制时,需要注意考虑税制对企业的影响,并确保改革后企业的税负变化不会过于剧烈。
2.2 增值税政策的调整增值税政策的调整也是影响企业税负的一个重要因素。
增值税政策的调整主要包括税率、征收范围、税收优惠等。
当税率变化较大时,将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征收范围的扩大或缩小,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此外,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还有可能享受到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调整也将对企业的税负产生重大影响。
2.3 减免政策的执行减免政策是一种针对性比较强的税收政策,对企业的税负有着直接的影响。
如果减免政策得以顺利的执行,就可以使企业的税负得到缓解。
但是如果减免政策执行不力,或者给企业带来过多的限制和弊端,也有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因此,在税收政策调整时,减免政策执行的需求和实际效果也需要充分考虑。
第三章:企业税负的减轻途径企业税负的减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来加以分析和解决。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企业税负减轻途径。
3.1 加强税务筹划税务筹划是指企业在税法规定范围内,通过调整企业财务和经营活动的结构,以最低的税金负担实现企业经济目标的主动行为。
加强税务筹划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税负。
3.2 合理使用各种税收减免政策税收减免政策是对企业税负的有效减轻手段之一。
人大对税收情况调研报告

人大对税收情况调研报告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
因此,人大对税收情况进行调研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税收收入状况、税收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总结人大调研的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首先,人大调研的结果显示,税收收入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
经过调研数据的分析,税收收入在近年来长期保持着年均增长的态势,这得益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
然而,调研结果也显示出税收收入增长的不平衡问题,一些地区的税收收入增长速度较快,而一些地区的税收收入增长滞后。
这说明税收收入的分布不均,需要进一步加强地方财政体系建设,提高地方税收能力。
其次,人大调研还对税收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我国税收结构日趋合理,间接税收和直接税收的比重逐渐趋于平衡。
这一趋势有助于促进税收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减轻了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
调研结果同时也发现,我国社会保障、环保税收等新型税种和税收政策的推进效果显著,这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公共服务的提升。
然而,人大对税收结构调研结果还显示,个人所得税在税收结构中的比重偏低,这与国内高收入者税收负担相对较轻的现状不相符。
因此,人大应加强对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研究和改进,进一步提高高收入者的税负,以增加税收收入,实现税收公平。
最后,人大调研还发现了一些税收管理方面的问题。
在税收征管中存在一些问题,如税务机关的执法力量不足、征收透明度不高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税收征收的效率和公平性。
因此,人大建议加强税收管理相关法律的修订和推广,提高税务机关的执法力量和监督机制,加强征收工作的公开透明,增强政府的税收执政能力。
综上所述,人大对税收情况的调研结果显示,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税收结构日趋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税收分布不均、个人所得税负偏轻、税收管理不完善等。
为此,人大应加强相关立法和政策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提高税收收入和公平性,为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有力的支撑。
从福布斯税负痛苦指数看我国的税收负担

这两个重要着眼点,同当时只有50%上下的税收实际征收率相遇, “宽打窄用”的理念也就作为一种自然选择,进入税制设计过程。中国 的现行税制在其出生之时,预留了很大的拓展空间,从而也就为名义税 负和实际税负水平之间的巨大反差埋下了伏笔。
进一步的问题在于,随着税务部门加强征管和税收实际征收率的稳 步提升,不仅税收收入呈现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而且,名义税负和 实际税负之间的差距已经在一步步拉近。由此,企业和居民实际感受到 的税负水平也在一步步加重中。
追溯一下现行税制的出生背景,便可发现,在1993年后期,中国政 府亟待解决的矛盾主要有二。一是严峻的通货膨胀。为应对当时高达 20%以上的通胀率,要调动包括税制设计在内的几乎所有可能的手段。 “抑热”便成了现行税制设计的一个重要着眼点。另一是严峻的财政拮 据。为扭转当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持续下滑势头,要在税制设计中 渗入增收的因子。“增收”也就成了现行税制设计的一个重要着眼点。
面对国人税负全球第二之说, 不管专家信不信,反正百姓是信了。
那么,“福布斯”税收痛 苦指数是否科学
?
“福布斯”税收痛苦指数”的计算方法做法虽然简便,但确实存在 许多问题。特别是,多数国家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累进税率,将最高一 档税率纳入“税收痛苦指数”,其得出来的数值显然不适用一般纳税人。 例如,我国的工薪个人所得税最高税率为45%,它适用月应税工资所得 10万元以上的纳税人;2010年我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的月平均 工资为3100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仅为1730元,全国 80%以上的纳税人是按20%或以下的税率纳税,实际按45%税率纳税的 个人寥寥无几。而在2009年福布斯杂志给我国核定的“税收痛苦指数” 中,工薪所得税的因子占到了28.3%的比重,显然它高估了中国人的税 收“痛苦”程度。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及国际比较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及国际比较引言宏观税负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研究中非常重要的指标之一。
它可以用来衡量政府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我国宏观税负的水平,并与一些国际比较数据进行对比,以了解我国税收体系的现状。
宏观税负的定义宏观税负是指政府通过税收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调控所产生的财政压力。
它通常用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来衡量。
较高的宏观税负意味着政府需要更多的财政收入来满足其支出需求,而较低的宏观税负则意味着政府更加依赖非税收入来源。
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宏观税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截至最近可得的数据,2019年我国宏观税负为26.36%。
这意味着税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6.36%。
相比之下,我国宏观税负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宏观税负逐渐增加。
国际比较数据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宏观税负的水平,我们可以将其与其他一些国家进行比较。
以下是一些国际比较数据(数据来源:世界银行):•美国:2019年宏观税负为24.3%。
•德国:2019年宏观税负为37.6%。
•日本:2019年宏观税负为30.1%。
•印度:2019年宏观税负为17.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宏观税负水平相对较低。
尽管宏观税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与一些其他经济体相比,我国的宏观税负仍然较低。
宏观税负的影响宏观税负的高低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较高的宏观税负可能会减少个人和企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限制其消费和投资能力。
然而,适当的宏观税负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可以为政府提供足够的财政支持,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降低宏观税负的措施为了降低宏观税负,各国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措施:1.简化税收制度:简化税收制度可以减少企业和个人纳税的复杂性,降低税收成本。
2.减税政策:政府可以通过减税政策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激发经济活力,促进就业和投资增长。
我国企业税费负担状况分析及改革建议

我国企业税费负担状况分析及改革建议【摘要】我国企业税费负担重,影响企业发展。
本文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入手,分析我国企业税费负担状况及存在问题。
当前存在问题包括税收多、税率高和繁琐税制等。
提出改革建议一是简化税制,减少税收不确定性;改革建议二是降低企业税率,提高企业竞争力;改革建议三是优化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总体结论指出需要通过改革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促进经济发展。
展望未来,应加大改革力度,促进税制持续优化。
政策建议包括完善税收政策,减少企业负担。
本研究旨在为我国企业减轻税收负担,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企业税费负担、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问题分析、改革建议、总体结论、展望未来、政策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企业税费负担状况一直备受关注,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税费负担问题日益突出。
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企业税费负担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改革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企业税费负担状况受多方因素影响。
在宏观经济层面,税收政策、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水平等因素均会对企业税负产生影响。
在微观层面,企业规模、性质、地域等因素也会影响企业税负的大小。
深入了解我国企业税费负担状况,对于有效制定税收政策、优化税收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企业税费负担状况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方面,一些企业纳税负担过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税收征管方面存在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革建议至关重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企业税费负担的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可行的政策建议,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通过对企业税费负担状况进行分析,了解其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建议,旨在推动税收制度的完善,促进税收政策的公平与合理,实现税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论述我国目前的税收负担

【 关键词 】 税收负担 ; 纳税人 ; 社会阶层
国外的政治家说过这样一句话 ,征收税负 的艺术和拔 毛的艺 术是一样 的,在对动物拔毛过程中,在获得最大税收的前提下 , 尽量让动物的疼痛最小。对于我 国的税收情况来说 ,虽然我们是 社会 主义国家,但是这种税收方式依然使用。 目前 ,我 国的税收 已经不再是建国之前的统治阶层对人民群众剥削状态,而是政府 为人 民群众服务过程 中收取某种必要费用 ,但是在实际情况下 , 政府部门的各种税收方式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强制性 。同时政府 部门的税收又具有较强的独特性 和专制性 ,因此纳税人和政府之 间税收关系是强制和被动 的关系。这就导致了政府部 门的税收行 为与纳税人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利益冲突 ,在实际的工作如何有 效 的处理政府和纳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摆在政府部门面前一个急
I 财 研 税 究 C — h — i n — e b ■ u — s i n — e — s s ● u p _ d a t e
论述我 国 目前的税收负担
蒙萍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 摘 要】 税收负担一直是我国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一个问 题,其关系到社会阶层的方方面面,因 此加强对我国税收负担的研究
五 、结 语
从我国目前 的税收负担的发展现状来看 ,作者认为 ,我们不 管从哪种角度进行分析,中国的税收负担存在很多的问题。在未 来我们需要针对其 中 存在的问题 , 及时的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参 考文 献 :
[ 1 】 章艳枝 , 张亮 . 我 国的税收 负 担研 究 卟 山西财政税务专科 学校
国内外所得税税负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述评

国内外所得税税负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述评国内外所得税税负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及述评一、研究背景国家财政部门为了对收入进行第二次分配,以及对经济进行全局性调控,所采取的关键手段之一就是税收。
在社会经济的高速成长下,税收收入也水涨船高。
2000年,我国的国民总收入约为98000亿元,税收收入总额约为12581亿元;而到了2009年,我国的国民总收入大概有343464亿元,税收收入总额却高达59522亿元。
在这9年的期间内,国民总收入只增长了3.5倍,而税收收入总额却增长了4.7倍。
很显然,我国税收收入的涨幅远远高于国民收入的涨幅。
因此,许多人不禁产生了一些疑问:税收的负担到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在我们国家,税收负担是否过于难以承受?在我国国家统计局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查询到,2009年,国家税收收入的76.07%是由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构成的。
税负归宿理论告诉我们,消费者才是承担流转税的最终归宿,因此,构成企业税收负担的最主要因素,毫无疑问应该是企业所得税。
2008年的企业所得税为11176亿元。
2009年,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减轻了企业的税务负担,该年度企业所得税收入总额约为11537亿元。
2010年,我国加强了税收征管,导致企业所得税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0.4%。
企业所得税的增长速度极快,而且在税务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极高,引起了很多理论界和实务界人士的关注,很多专家学者开始了关于企业所得税负担的研究。
本文将对国内外有关所得税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对未来该方面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就对所得税税负进行了研究。
一些学者发现了研究公司所得税税负的重要工具——公司实际所得税税负率ETR。
公司的所得税税负程度能够通过ETR真实地反映出来,该指标是公司所得税税负的真实体现。
在20世纪,国外研究者的关注的主要内容还是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所占比重不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税收负担研究
作者:黄晓霞
来源:《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年第08期
摘要:笔者从税收负担的定义出发,接着引出税收负担的内涵,包括税收负担的形成、税收负担的结构以及税收负担的范围。
而根据税收负担的范围笔者有介绍了统计税收负担的几种方法,由此来更好的确定我国税收负担的轻重。
笔者又根据我国税收负担的现状以及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进一步提出我国税收负担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税收负担;现状;问题
一、定义
税收: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马克思指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
”恩格斯指出:“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
”①
税收负担:是指纳税人承担的税收负荷,亦即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应交纳的税款,简称税负。
它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进行衡量,一个是税收负担额,即纳税人缴纳的税收额,是一个绝对值;另一个是税收负担率,即纳税额占计税依据价值的比重,是一个相对值。
后者通常被用来衡量税收负担水平的高低,是国家制定和调整税收政策的重要依据。
二、内涵
税收负担的内涵包括税收负担的形成、税收负担结构、税收负担范围。
税收负担形成于税收活动当中。
理论上来说,一旦税收制度确认,税收负担就已经形成。
税收负担结构包括税收负担的总体水平、分布情况以及其影响因素。
税收负担范围分为宏观税收负担、中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
宏观税收负担有称总体税收负担,是指一国所有的纳税人,或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具有总体性质的纳税人集团负担的税收总和,是税收负担最主要的分类之一。
微观税收负担是指某一纳税人在一定时期内或某个事件中所缴纳的全部税收。
而中观税收负担是介于宏观与微观税收负担之间的概念,是指某一地区,或国民经济中的某个部门所缴纳的全部税收。
三、税收负担统计方法
由于宏观税收负担是分析国家宏观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的主要内容,更是研究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所以本文所研究的税收负担主要是指宏观税收负担。
宏观税收负担的统计口径有三种,分为小口径的税收负担、中口径的税收负担、大口径的税收负担。
小口径的税收负担就是指的我们通常说的税收负担,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中口径的税收负担是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财政收入是指包括税收负担在内的预算内收入。
大口径的税收负担是指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政府收入不仅包括财政收入,还包括各级政府向企业与或个人征收的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障费收入和制度外收入②等。
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都是小口径税收负担来表示宏观税收负担,由于我国的税收制度不完善,故笔者认为使用小口径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来表示宏观税负是不合理的,应该采用大口径的税收负担来表示,则显得更为合理一些。
四、我国税负现状
2008年,美国《福布斯》发排行榜,中国税负痛苦指数为全球第三。
但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2006年中国宏观税负(税收收入与经济总量的比值)为18%。
这个数字仅比2005年小涨0.5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低3个百分点左右,比发达国家低约12个百分点。
这样看来,似乎中国的税收负担并不高,怎么会成为全球税负痛苦指数第三呢?原因是因为我国国家税务总局统计的宏观税收负担使用的是小口径税收负担即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但是我国存在着大量预算外收入。
社会保障费收入以及制度外收入。
2006年政府财政收入接近3.2万亿元,如果加上1.3万亿元的预算外收费、土地出让金5000亿元、社保8000亿元等预算外收入,如果将这些都考虑进税收负担的话我们真实的税负已达31%至32%③。
如此高的税负已经对刺激消费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五、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国内外关于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
关于这个问题,国外学者从理论到实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凯恩斯主义学派观点认为,税收对经济的作用是负向的,即税收对总产出的乘数效应是负的。
供给学派认为较高的边际税率会妨碍经济的增长率,故主张减税。
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则认为永久的提高宏观税负会导致经济增长率的永久降低。
而国内的学者,有的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税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他们指出税收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基础,政府的宏观调控必须借助各种财政的支出形式如补贴、投资等来完成,而这些都需要增加政府的收入,必然影响税收的负担;另一方面又指出税收是宏观经济的组成部分,能够调节宏观经济。
有的学者利用了我国1979年到1999年20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我国税收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影响,从数量上看。
税收每增加1000元,GDP大约减少2300元,即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二)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当中,宏观经济政策是较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宏观经济政策也可说是制度性因素。
税收负担作为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也是一种制度性因素,它能够改变资本要素、劳动要素、科技进步、劳动需求以及进出口贸易这些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从而引起实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六、我国税收负担的问题
(一)税费总负担过重
根据上文的分析可知,我国大口径的税收负担较高,人们税负较为繁重。
(二)我国名义税收负担明显低于实际税收负担
这个问题一方面使政府认为税收负担偏低,有潜力提高税负水平;另一方面,使纳税人感到税收负担偏高,迫切期望降低负担水平。
(三)我国的社会保险税偏低
(四)我国的名义宏观税负比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低,但由于非税收入规模日趋膨胀,又使我国大口径宏观税负水平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注释:
①摘自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知识.
②《经济经纬》2009年第5期,赵晋琳、叶香丽.
③《中国人税负现状分析》徐继承,2008年4月15日.
作者简介:黄晓霞(1994–),女,汉族,湖南衡阳人,2012级本科生,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