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答案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理解及答案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理解及答案以下是作者整理的《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理解及答案(共含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理解及答案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
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值:适逢,碰上。
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④败:毁弃。
⑤既:已经。
⑥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
【问题】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2)吾今死矣,子可去(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8、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2分【参考答案】6、(1)抛弃、放弃(2)离开(3)病(共3分,每小题1分)7、(1)毁弃了道义来求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干的吗?(2)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竟然入侵讲道理的地方。
(共6分,每小题3分)8、道义至上,诚信第一。
(2分,抓住“讲信誉,诚信”这一要点即给满分)篇2: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答案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答案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
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
11.选出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附答案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附答案 【原文】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②胡③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④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⑤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
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值:适逢,碰上。
③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④败:毁弃。
⑤既:已经。
⑥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
【问题】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分(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2)吾今死矣,子可去(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8、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幺品质?2分【参考答案】6、(1)抛弃、放弃(2)离开(3)病(共3分,每小题1分)7、(1)毁弃了道义来求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干的吗?(2)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竟然入侵讲道理的地方。
(共6分,每小题3分)8、道义至上,诚信第一。
(2分,抓住“讲信誉,诚信”这一要点即给满分) 【原文】阴影与阳光14岁的中学生小蒙觉得自己这几天倒霉透了。
前天,因为出黑板报的缘故,他是最后一个离校的学生。
黑板报出到一半,突然他看看高年级的黑板报出得怎幺样,取取经。
但是人家教室的门已经锁上了。
于是他从自己教室里搬来了一张凳子。
人站在凳子上,高了。
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墙上的气窗,看到了人家教室的黑板报。
正在他脸贴玻璃,专心张。
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模拟试卷带解析1

初一语文上册文言文模拟试卷带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其二)》)(乙)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出不去。
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蒲松龄《狼(其三)》)【注释】①遗:留下。
②行室: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
③豕(shǐ):猪。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D.屠自后断其股狼自苫中探爪入(2)把“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翻译成现代汉语。
(3)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写两只狼紧跟屠户,屠户一次又一次投给它们骨头,仍无法满足狼的贪欲。
B.甲文里,其中一只狼好像闭上眼,神情很悠闲,屠户一跃而起,最终砍杀了它。
C.甲文中,作者认为聪明的狼尽管诡计多端,但最终败给了屠户,只是笑料罢了。
D.乙文写屠户用吹猪法吹狼,狼胀得像牛,只有屠户才能想到用这种方法对付狼。
2.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楚庄王欲伐陈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
使者日:“陈不可伐也。
”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世说新语·德行阅读答案

世说新语·德行阅读答案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谓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④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荀巨伯曰:“大军至,一⑤郡尽空。
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值:适逢。
②郡:这里指城市。
③相视:看望你。
④败义:毁坏道义。
⑤一:全,整个。
⑥班军:撤回外出打仗的军队。
1.荀巨伯是个怎么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________
2.“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鄙称。
读完短文,你对“胡贼”有什么新的认识?
________阅读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
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
②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13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尊君在不.(_____)(2)元方入门不顾.(_____)(3)值.胡贼攻郡(_____)(4)不忍委.之(_____)13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136.(乙)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34.(1)同“否”(2)回头看(3)恰好,正遇上(4)舍弃,丢下135.(1)陈太丘丢下朋友先走(离开)了,他走(离开)后,友人才到。
(补出省略成分)(2)毁弃了道义来求得生存,这难道是我荀巨伯所干的吗!136.【乙】文表现了荀巨伯道义至上,诚信第一的高贵品质,这种品格很值得赞扬。
(如自己有不同看法,只要能讲出道理即可,希望能积极思考,另辟蹊径谈看法,但不可悖理)。
《荀巨伯探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阅读答案及原文

《荀巨伯探友》“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阅读答案及原文篇一:荀巨伯探病阅读答案荀巨伯探病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
一郡并获全。
1.、解释文中加点词(3分) ⑴值:⑵既:⑶全: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败义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4.、用简明的语言评价荀巨伯的行为(3分)1.(3分) ⑴值:适逢⑵既:已经(之后) ⑶全:保全2.(2分)友人有疾 /不忍委之/ 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3.(2分)败坏道德来求得生存,难道是我荀巨伯的行为吗?4.(3分)友情重于生命。
舍生取义译文:荀巨伯从远方来探视生病的朋友,恰逢胡贼围攻这座城池。
朋友对巨伯说:我现在快死了,你可以赶快离开。
巨伯回答道:我远道来看你,你让我离开,败坏义而求活命,哪里是我巨伯的行为!贼兵已经闯进,对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之人皆逃避一空,你是什么样的男子,竟敢独自留下来?荀巨伯说:朋友有重病,不忍心丢下他,宁愿用我的身躯替代朋友的姓名。
贼兵相互告诉说:我们这些没有道义的人,却闯入了有道义的国土!便率军撤回。
全城人的生命财产到得到了保全。
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篇二:“君子言为士则,行为世……”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17分)①君子言为士则,行为世范。
②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①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②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遽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④犯在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
②折:调头。
旋:转弯。
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
④亟:突然。
犯:碰到。
⑤柁:同“舵”。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其始折旋疾徐()乃四顾胆落()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椎鼓径进……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②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③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④而还,一郡并获全。
注:①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义士。
②胡贼:古代的一些汉人对北方匈奴族人的蔑称。
③委:丢下。
④班军:即班师,出征而回。
1、在下面语句中加上一个逗号,将其断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2、翻译下面语句。
吾今死矣,子速去!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手?”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愿王察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
《世说新语》二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

《世说新语》二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文言文比较阅读及译文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乙褚公(1)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名字已显而位微,人未多识。
公东出,乘估客船,送故吏数人,投钱唐亭住。
尔时,吴兴沈充为县令,当送客过浙江,客出,亭吏驱公移牛屋下。
潮水至,沈令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吏云:“昨有一伧父(2)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
”令有酒色,因遥问:“伧父欲食饼不?姓何等?可共语。
”褚因举手答曰:“河南褚季野。
”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更宰杀为馔具,于公前鞭挞亭吏,欲以谢惭。
公与之酌宴,言色无异,状如不觉。
令送公至界。
(甲、乙两则文字选自《世说新语》)【注】(1)褚公,即褚裒,字季野。
晋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2)伧父:晋南北朝时的文人士大夫常讥骂人为“伧”或“伧夫”,亦作“伧父”,犹言鄙夫,粗野的人。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败.义以求生( )(2)汝何男子,而敢独止.( )(3)有尊贵客,权.移之( )(4)便于牛屋下修刺.诣公(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远来相.视/贼相.谓曰B.败义以.求生/宁以.吾身代友人命C.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名字已显而.位微D.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于.公前鞭挞亭吏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1)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2)远近久承公名,令于是大遽,不敢移公4.从选文来看,《世说新语》这部笔记体小说的语言特点主要是:5.甲、乙两段画线的句子在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时用了不同的描写手法,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阅读答案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
这本书的作者是刘义庆等。
它的主要内容是记述汉末至东晋各高士名流的言行轶事。
)
【译文】荀巨伯从远方来探望朋友的病情,适逢胡人攻城。
(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注定要死去,你赶快离开吧!”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而你却让我离开,舍弃义气而寻求生命,难道这是我荀巨伯所做的吗?”胡人已经到了,对荀巨伯说:“大军到了,整个城的人都空了,你是什么男人,竟敢一个人留下?”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身体来取代朋友的性命。
”胡人听了,对荀巨伯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有仁义的国家。
”于是军队就撤回去,整个城都获救。
【赏析】《世说新语》的这篇文章采用了对话描写的方法来表现荀巨伯的义举,宁代朋友死去,而让自己的朋友在危急时刻离城而去,此举感人至深。
文章还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让贼一“谓”一“还”,来表现巨伯的义,栩栩如生。
语言简洁,明快。
【精练】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
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语,音“玉”。
邪,音“椰”。
1、用“/”给文中无标点部分断句。
2、解释粗体字在文中的意思。
(1)友人语巨伯()(2) 子令吾去()
(3)败义以求生()(4)贼既至()
(5)不忍委之()(6)遂班军而还()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4.从《荀巨伯远看友人疾》一文看到荀巨伯有哪些崇高的品
格?
5.文中点金之笔是哪句?
6.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答案】
1、“友人有疾/不忍委(抛弃)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
2、(1)告诉,对……说(2)让,叫(3)放弃(4)不久(5) 抛弃(6) 于是
3、荀巨伯重义轻生,胡人羞愧自退。
4.参考:舍生取义、忠于友情。
5.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6.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