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彩云追月》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彩云追月》课后反思

《彩云追月》课后反思

浅谈活塞式氧压机管道振动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活塞式氧压机是一种用于产生高纯度氧气的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化工、冶金等行业。

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管道振动的情况,不仅噪声大,还会对设备和人身安全产生威胁。

本文将从振动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管道振动的原因1. 活塞轴和气缸的不平衡在活塞式氧压机的工作过程中,活塞轴和气缸的直线运动是通过偏心轮实现的。

如果偏心轮的质量分布不均匀,或者偏心量不一致,就会导致活塞轴和气缸的运动不平衡,从而引起管道振动。

2. 管道过长或不合理如果活塞式氧压机的输氧管道过长或者不合理,就会增加氧气流动的阻力和阻尼,从而导致管道振动。

3. 不合理放置设备活塞式氧压机的设备放置不合理也会导致管道振动,具体表现为悬挂架和安装座不扎实,或者不牢固地安装在硬质地面上。

4. 氧气流速过大5. 管道老化或损坏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管道会出现老化和损坏,例如氧气管道内出现泄露、腐蚀、变形等情况,会导致氧气流动不畅,从而引起振动。

二、管道振动的预防措施1. 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有效的检查和维护设备可以降低管道振动的发生率。

包括定期清洗和更换管道、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零部件、加强悬挂架和安装座的扎实性等。

合理设计管道可以降低氧气流动的阻力和阻尼,从而减少产生振动的可能性。

具体做法包括优化管道的长度、减少弯曲处、应用优质管道材料等。

降低氧气流速可以减少氧气产生的压力冲击,从而降低管道振动的概率。

可以通过调整出气量、增加气缸数量、减小管径等方式实现。

4. 增强管道支撑加强管道支撑可以提高管道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从而减少管道振动的发生。

具体做法包括增加管道支架数量和密度、改善支撑立柱的安装方式等。

5. 合理的设备安装设备的合理安装可以避免重量分布不均、支持不牢的问题,从而减少管道振动。

具体做法包括安装设备前进行地面平整度检查、使用符合要求的悬挂架和支架、避免地面震动等。

结论管道振动是活塞式氧压机使用过程中的一个常见问题,可能对设备和人身产生威胁。

《彩云追月》教学反思

《彩云追月》教学反思

《彩云追月》教学反思比较优美的古诗词优美古诗词: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晏殊《蝶恋花》2、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唐温如3、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4、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汉乐府》5、只身千里客,孤枕一灯秋。

陆游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7、又到旧时明月路,袖口香寒,心比秋莲苦。

纳兰性德《蝶恋花》8、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求凰•琴歌》9、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10、寻好梦,梦难成。

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鹧鸪天》11、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玉楼春》晏殊12、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秦观13、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遣悲怀三首其三》戈尔巴乔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个人认为:1991年8月19日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庞大国家当时的领导人—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被认为要为这一事件负上相当重大的责任。

而在戈尔巴乔夫“导致苏联解体的改革”中,他激进的新闻改革对这个国家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并被认为是导致了严重的意识形态崩溃,成为苏联解体一个重要原因。

1、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新闻改革戈尔巴乔夫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Михаил Сергеевич Горбачёв,1931年3月2日-)出生于俄罗斯南部斯塔夫罗波尔附近,苏联政治家,从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戈尔巴乔夫年轻时就读于莫斯科大学法学系,1952年加入苏联-,1966年获得了农业经济学家的学位。

1970年,他成为农业部部长,次年被选入苏联 -中央委员会。

1972年,他带领一个代表团赴比利时,两年后他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代表以及青少年事物执行委员会主席。

初中音乐_《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教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彩云追月》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幽静的夜幕背景下,云月相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2、引导学生从演奏形式、旋律速度、节奏型、五声调式、民族器乐及背唱主题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重点感受音乐表达的感情和美好意境。

难点重点:背唱《彩月追月》主题及主题歌词创编二、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出一个谜语题,请同学们想一想回答老师?2、出示学习目标:通过学习回答《彩月追月》的演奏形式、旋律速度、乐曲中用了什么节奏型、乐谱中出现的音符、演奏时使用了哪些乐器?背唱主题。

3、简介曲作者任光4、聆听思考:乐曲演奏形式是什么?随着音乐你的脑海中浮现了一副什么样的画面?5、根据乐曲的节奏、速度、情绪选出你心目中的“彩云追月”。

6、介绍民族器乐及民族管弦乐队的位置。

7、学唱主题结合谱例,找出旋律中出现的各音。

8、学习切分音,找出主题中出现的切分音。

9、完整聆听音乐找出主题出现的次数,说出主题的速度,情绪及描绘的画面10、创编:请寻找符合此曲意境的诗词填入主题旋律中唱一唱。

三、课堂小结:《彩云追月》这首曲子勘称中国民族管弦乐曲中的经典之一。

形象地描绘了浩瀚夜空的迷人景色。

“追”字赋予画面以动感,朦胧中带有一些生气。

幽淡的夜幕背景下,云月相逐,相映成趣,如今,该曲融入了现代音乐元素,使得乐曲更丰富、饱满。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把歌词继续完善,多听一些其他的民乐合奏曲,广阔的音乐天地任由你们尽情的探索、遨游。

人教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下册《彩云追月》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在认知、理解等各方面都正趋于成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正在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念,对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学习中有能力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课中交流、小组合作,能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就感。

初中音乐_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香《彩云追月》教学目标1、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2、学生能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

3、学习切分节奏教学重难点1、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2、学习切分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首先呢,我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和老师一起来感受一段精彩的音乐,闭上眼睛仔细聆听。

(播放课件钢琴版《彩云追月》)师:大家听的很认真.我们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夜空有许多的萤火虫,像星星一样,闪闪烁烁,眨着它们的眼睛,来听(出示图片)4 06 60 60 Ι 1 05 50 50 (唱的有弹性)1 40 04 04 Ι 1 03 30 30师:非常美,有许多的萤火虫都飞来了,闪闪烁烁,来我们把这两组旋律组合起来,来试一试吧《分组:彩虹组1 月亮组2 合唱两段旋律》(师纠正音准把不准的地方多唱几遍)师: 嗯很好,我们来加上歌词来试一试(出示图片:学生分组唱词,然后合唱。

)师:非常的美!星星也唱起了它的歌曲,静静的加入了我们一起来(出示图片)4 06 60 60 Ι 1 05 50 501 40 04 04 Ι 1 03 30 30 Ι 1—1—Ι 5—5-师:多美的意境啊,在幽静的月夜,云月相逐真是令人神往,好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歌曲)师:你脑海当中仿佛看到了一种怎样的画面?生:找3位同学回答师:说的非常好,非常富有想象力师:那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彩云追月,就像这位同学说的一样一会看见了一会又看不见(师板书)那彩云追月这四个字哪个字具有动感?追师: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非常美的歌曲《彩云追月》二、学唱歌曲师:下面老师先来范唱歌曲的第一段,你们仔细听(教师范唱)师:同学们第一部分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来一起唱唱我们先来唱旋律旋律线是上行的还是下行的?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生:像月亮慢慢升起来师:我们再来一遍。

初中音乐_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八年级的教材,也是用了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积极性高,但是他们正处在变声期,参与的合唱练习很有限,因此在合唱中的音准,发音方法都有待提高。

参与创作的积极性还不错,教师应给予鼓励。

效果分析俗话说“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只有一节课讲下来,所有的不足和多余都有了清晰地呈现。

现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一下。

整节课的气氛很压抑,老师紧张,学生拘束,没有出现期待的亮点和火花。

感觉一直是老师在主导,很累,学生被动地学,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

歌曲虽然会唱了,但是合唱部分并没有完成,只是初步的尝试了一下,流于形式,很难说学生能体会到合唱的美感,因为时间紧张就进行到下一个环节。

小组合作表演有一个小亮点,二组推选一个女生吹口哨,音准时值流畅度都很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且口哨本身就是音乐,这种方式表现歌曲没有脱离音乐的范畴。

至于我本人的表现也很紧张,由于对教学环节没有熟练把握,导致过渡时总拖延时间,不自然不流畅。

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欠熟练。

总之,本节课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再次备课,细细打磨哦,去粗取精,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

教材分析歌曲是由王付林根据任光作曲的民族管弦乐《彩云追月》填词而成,乐意宁静,歌词清新,乐曲优美抒情,旋律平稳舒展,原曲速度慢,改编后歌曲速度中速稍显活泼,典型节奏切分节奏,充满动感。

4/4拍,D宫调式,二段体结构。

歌曲意境优美,彩云追月一词表现了在清澈透明的月夜中,云月相逐,萤虫飞舞的惬意画面。

本首歌曲的演唱形式为齐唱和合唱,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演唱的形式。

评测练习1、听歌曲一遍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从速度、情感、节奏几个方面。

2、听歌曲第二遍找出歌曲中旋律重复的乐句,并唱一唱;找出歌曲中使用最多的节奏并拍一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歌曲,分小组表演,小组互评。

4、课下查找并欣赏《彩云追月》的其他版本,了解同一音乐的不同表现方式分别有何特点。

教学反思这节课准备有些仓促,思路不够清晰哦,目标不甚明确,想要的东西太多,最后适得其反,教学效果完成的不理想。

初中音乐_《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音乐_《彩云追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乐_《彩云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彩云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版⾳乐教科书⼋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国乐飘⾹——《彩云追⽉》【教学⽬标】1.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彩云追⽉》让学⽣乐于感受、体验中国器乐深厚、丰富的意蕴之美。

2.能⽤柔美、连贯、圆润的声⾳有感情地演唱《彩云追⽉》。

3.通过学习歌曲,学⽣了解歌曲的⾳乐情绪、节拍、节奏、结构等⾳乐要素特点。

4.通过欣赏不同版本的《彩云追⽉》,让学⽣体会不同风格的⾳乐,开阔学⽣视野并引导学⽣多关注民族⾳乐。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彩云追⽉》【教学难点】能⽤柔美、连贯、圆润的声⾳演唱《彩云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琴、古筝【教学过程】⼀、导⼊:教师古筝演奏《彩云追⽉》。

【设计意图:与学⽣交流互动,让学⽣试着弹奏并感受古筝这⼀民族乐器的魅⼒,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新课教学:1、欣赏民族管弦乐曲《彩云追⽉》【设计意图:学⽣通过聆听,感受乐曲的⾳乐情绪,说⼀说认识的民族乐器,从⽽感受民族乐器的魅⼒。

】2、聆听《彩云追⽉》:让学⽣初步感受歌曲描绘的意境,以及速度、节拍特点,并尝试四拍⼦的指挥。

【设计意图: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意境美丽的⽉夜,云⽉相逐,相映成趣的意境,⾮常唯美的画⾯】3、教师范唱:学⽣指挥并再次聆听并让学⽣试着分析歌曲的结构。

【设计意图:通过⽼师的范唱,再次让学⽣感受歌曲的情绪,⽆形中熟悉歌曲的旋律,为分析歌曲的结构做铺垫】4、学唱歌谱:强调演唱要求,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掌握歌曲的典型节奏——切分节奏,并了解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作⽤。

(切分节奏的运⽤使曲调更加激动⼈⼼。

)【设计意图:提⾼学⽣⾳准和识谱能⼒,通过模唱更好的感受歌曲旋律特点,并为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5、填唱歌词:歌词通过描写美丽的⽉夜,表达了⼈们对⼤⾃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如有难点,及时进⾏解决)【设计意图:这⼀环节主要通过感情、声⾳的处理调动学⽣的演唱情绪,更好的完成歌曲的学唱。

《彩云追月》教学目标改进

《彩云追月》教学目标改进

《彩云追月》教学目标
修改前:
教学目标:
1、能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2、学生能用体会歌曲情绪,并能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3、欣赏民乐合奏《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体验悠扬舒展的旋律,唤起对浩瀚夜空的无限遐想。

修改后:
教学目标:
1、在学习民族音乐作品《彩云追月》的过程中,感受幽淡的夜幕下,云月追逐相映成趣的意境。

初步产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2、在欣赏、歌唱、探究中感受音乐的情感并充满感情地歌唱。

3、初步掌握切分节奏、波音、倚音的唱法,并能尝试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彩云追月》。

金彩云音乐教案教学反思模板范文

金彩云音乐教案教学反思模板范文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以《彩云追月》这首歌曲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彩云追月》的背景及创作意图,培养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兴趣。

2. 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学会用正确的唱法演唱歌曲。

3. 通过歌曲的演唱,让学生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彩云追月》歌曲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情感。

2. 讲解歌曲背景: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3. 歌曲教学: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唱法演唱歌曲。

4. 情感体验: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5.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独唱等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四、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彩云追月》这首歌曲。

2. 教学方法: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导入、互动教学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3. 学生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能够认真听讲、演唱,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4.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彩云追月》的旋律和节奏,提高了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五、改进措施1.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音乐情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

2. 适当增加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步伐。

4.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练习和创作。

通过本次教学反思,本人对《彩云追月》音乐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优质反思材料
《彩云追月》教学反思
第一学期
《彩云追月》是一首中国民族调式的乐曲,带有一些广东音乐的风格,乐曲悠扬中又带有欢愉的气氛,旋律通俗易懂,但又韵味十足。

此外,还有不少乐曲喜爱者纷纷为其作词,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台湾的一作者写的词,歌词的含义深深地表达台湾人民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台湾同胞期盼早日回归祖国的急切心情。

在《彩云追月》这节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以唱歌教学为主,欣赏为辅相结合的综合课,通过欣赏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让学生感受月亮的美好,体会歌曲中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通过回忆文学知识朗诵词的表演及播放《静夜思》的聆听把整个导入意境烘托的更有怀念感人,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那种浓浓的思念、盼望早日能与亲人相见的情感。

这一点是本堂课歌曲教唱情感路线引导走向成功的关键。

歌曲教学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其他的聆听是为辅助,引导学生更容易理解与学习歌曲的情感做一个铺垫。

过程主要以听唱感受、节奏练习、教师诱导讲解、模唱旋律、唱足长音时值、解决切分以及休止符的节奏等方法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完成教学目标。

为次,我在教学设计上加入了拓展“曲风”这一环节,让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超女版《彩云追月》演绎,让学生了解速度、节奏和演唱形式等音乐元素的变化会引起音乐风格的改变。

主要目的是扩大学生学习音乐的视野,防止停留在一个狭隘的学习空间里,让其感受原来这首歌还可以这样唱的感觉,达到加深巩固的印象。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还很多,主要体现在整节课上节奏比较赶,有点仓促;另外的遗憾是在切分节奏这一块没有设计乐器打击,只是比较简单的做了一个肢体语言模仿的动作互动,以拍腿—拍手—拍腿的动作来感受切分节奏的重音。

在以后的备课中,尽量尽善尽美的设想到可能遗漏的不足,多站在为孩子发展的空间来考虑如何才能更完美的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