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醅淀粉含量检测方法的优化

合集下载

淀粉含量的测定常用方法

淀粉含量的测定常用方法

淀粉含量的测定常用方法
淀粉含量测定常用啥方法?那必须得说说酶水解法呀!这方法的步骤呢,先把样品处理好,然后加入酶进行水解,接着通过一些化学试剂来测定淀粉的含量。

嘿,听起来是不是挺简单?但这里面的注意事项可不少呢!比如样品处理得要精细,不然会影响结果。

还有酶的用量和反应时间也得把握好,不然结果可能就不靠谱啦!那这过程安全不?放心吧!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那是相当安全的。

稳定性也不错,只要操作规范,结果一般都挺稳定的。

这方法的应用场景可多啦!像食品行业啦,农业啦,都能用得上。

它的优势在哪呢?可以准确地测定淀粉含量呀!而且操作相对来说不是那么复杂。

咱来个实际案例瞅瞅。

有个食品加工厂,就用酶水解法测定淀粉含量,结果可准啦!这样就能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做出更美味的食品。

淀粉含量测定的酶水解法真的超棒!操作规范就安全稳定,应用场景广,优势明显,实际效果又好。

咱要是需要测定淀粉含量,就选它准没错。

浓香型白酒入池酒醅淀粉含量测定的误差来源分析

浓香型白酒入池酒醅淀粉含量测定的误差来源分析
崔玉军 , 宰红玉 , 张 艳, 董婉婉 , 孟 晴 , 万春 环 , 王 录
毫州 2 3 6 8 2 0 ) (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

要: 浓香型白酒的生产是 以窖池和酒醅为基础, 依 靠大曲和窖泥中微生物在窖池 中 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代
谢的过程。 酒醅在窖池环境 中充 当着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载体。 窖池 中的微 生物依 赖酒醅中的化 学
第 4 4 卷 第 4 期
2 0 1 7年 7月 文章编号: 1 0 0 2 — 8 1 1 0 ( 2 0 1 7 ) 0 4 — 0 0 9 1 ~ 0 3


V0 1 . 4 _ 4 . N o . 4
L 1 0U0R MA KI NG
浓香型白酒入池酒醅淀粉含量测定的误差来源分析
Ab s t r a c t : T h e p r du o c i t o n o f L u z h o u - l f a v o r l i q u o r i s b a s e d o n t h e p i t s a n d g r a i n s , r e l y i n g o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c o mp l e x e n e r g y me t a b o l i s m i n t h e p i t s b y he t mi c r o o r g a n i s ms i n Da q u a n d p i t mu d . F e r me n t e d g r a i n s a c t a s c a r r i e r s o f ma t e ia r l c i r c u l a i t o n , e n e r y g l f o w a n d i n f o r ma t i o n t r ns a f e r i n也 e p i t s e n v i r o n me n t . T h e mi c r o b e s i n he t p i t s r e l y o n he t c h e mi c a l s u b s t a n c e s i n t h e f e r me n t e d ra g i n s t o c a r r y o u t v a r i o u s r e p r o d u c t i v e

影响酒醅淀粉测定因素的探讨

影响酒醅淀粉测定因素的探讨

影响酒醅淀粉测定因素的探讨
张辉;梁绍勋;汤有宏;卢闪闪
【期刊名称】《酿酒》
【年(卷),期】2016(0)1
【摘要】在酿酒实际生产中,酒醅淀粉的含量对浓香型大曲酒的质量和数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力,通过测定出池酒醅淀粉的含量可以掌握酒醅的发酵程度,以此改善酒醅入池的条件来提高大曲酒的质量.通过对出池酒醅淀粉含量测定影响因素的探讨,结果显示滴定时滴定速度、定糖时三角瓶规格不统一、电炉型号不统一和称样时未混匀是造成淀粉测定误差大的要因.
【总页数】3页(P80-82)
【作者】张辉;梁绍勋;汤有宏;卢闪闪
【作者单位】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亳州236820;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亳州236820;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亳州236820;安徽省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亳州236820;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亳州2368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3;TS207.3
【相关文献】
1.藏民族传统酿制的青稞酒有效成分测定及影响因素探讨 [J], 杨晓梅;次仁觉旦;赵晓通
2.阳离子淀粉糊液粘度测定影响因素探讨 [J], 何丽萍;贺均林
3.影响出池酒醅还原糖测定因素的探讨 [J], 卢闪闪;王录;梁绍勋
4.国标中葡萄酒铁测定方法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 [J], 张予林;郑建梅;魏冬梅;段晨凯
5.国标中葡萄酒铁测定方法试验影响因素的探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固态发酵酒醅淀粉的测定

固态发酵酒醅淀粉的测定

固态发酵酒醅淀粉的测定(酸水解法)1 试剂(1)菲林试剂(稀)(2)1+4盐酸溶液;(3)20%氢氧化钠溶液;(4)1%次甲基蓝指示剂;(5) 1.000g/L葡萄糖标准溶液2 操作(1)试样水解称取入池试样5g或出池试样10g,置于250ml三角瓶中,加(1+4)盐酸溶液100ml,瓶口安1m 长玻璃管,于沸水浴中回流水解30min。

取下用冷水迅速冷却,以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用脱脂棉过滤,滤液用250ml容量瓶接收。

用蒸馏水充分洗涤残渣,幷最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备用。

(2)空白试验吸取菲林氏甲、乙液各5ml,置于150ml三角瓶中,从滴定管中加入约9ml1.000g/L葡萄糖标准溶液,摇匀。

于电炉上加热至沸,保持2min,立即用1.000g/L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溶液呈浅黄色。

此滴定操作应在1min内完成,其消耗1.000g/L葡萄糖标准溶液应控制在1ml以内。

记录消耗数。

(3)试样滴定的预备试验吸取菲林氏甲、乙液各5ml ,置于150ml三角瓶内,加入试样滤液2.00ml,置电炉上加热至沸2min,用1.000g/L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溶液呈浅黄色。

记录消耗糖液的体积供正式滴定时参考。

(4)正式滴定吸取斐林氏甲、乙液各5ml,置于150ml三角瓶中。

准确加入2.00ml试样,幷从滴定管中预先加入比预备试样少1ml的1.000g/L葡萄糖标准溶液,继续用此溶液至蓝色消失呈浅黄色。

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

(5)计算(Vo―V1)×ρ×0.9W %=----------—-----------×100%V2m s ×-----250式中:W——淀粉的含量;V o——空白试验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试样测定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ml ;ρ——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g/mL;V2——测定时所取滤液的体积,ml ;250——滤液的稀释体积,ml ;MS——所取酒醅质量,g ;0.9——葡萄糖与淀粉的换算系数。

酒醅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酒醅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酒醅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是斐林氏法。酒醅 中
的淀 粉 在 加 热 过程 中 被 酸 水 解 生 成 具 有 还 原 性 的 葡萄 糖 。
后, 过量一滴次 甲基蓝立 即使次 甲基蓝还原 , 溶液颜
色 消失 即为 终 点 。 斐林 氏法测 酒醅 中淀粉含 量 滴定 终点 颜 色 变化
( c H 。 0 0 ) n+n H O , 比较 了两种方法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 准确度 , 实验表明优化后的检测方法测定结果 的准确度和精 密度 更高, 更具有 实用性 。
关 键词 : 酒醅 ; 淀粉 含 量 ; 测定方法 ; 精密度 ; 准确 度 中 图分 类号 : T S 2 6 2 . 3 :T S 2 0 7 . 3 文 献标 识 码 : B
酒醅淀粉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马 群
松滋 4 3 4 2 0 0 ) ( 湖北 白云边酒业股份有限公 司, 湖北

要: 按照传统的淀粉含量的测定步骤 , 测定的结果误差较大。在 实验原理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在 步骤上稍作
改变, 把 测定 时 所取 滤 液 的 体积 由 2 mL改 为 5 mL , 同时 斐林 氏溶 液 的 用 量也 由 5 mL改 为 1 0 mL 。 应 用数 理 统计
The O pt i mi z a t i o n Me t h o d f o r t he D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St a r c h Co n t e nt o f Fe r me nt e d g r a i n s
MA Q u n
( H u b e i B a i y u n b i a n C o . L t d ,S o n g z i ,H u b e i 4 3 4 2 0 0 , C h i n a )

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中淀粉和还原糖的变化规律研究

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中淀粉和还原糖的变化规律研究

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中淀粉和还原糖的变化规律研究黄治国;侯海波;罗惠波;李丹宇;杨晓东【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2(031)007【摘要】该试验跟踪采取白酒生产整个发酵期的酒醅样品,采用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分析窖池不同空间位置的酒醅中淀粉、还原糖两个指标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发酵过程中酒醅的淀粉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且发酵前期上层酒醅淀粉含量下降最多;发酵中后期三层酒醅淀粉含量缓慢下降;酒醅中的还原糖含量在发酵前期呈上升趋势,下层酒醅中的还原糖含量增加最多;发酵中后期还原糖含量呈下降趋势.【总页数】4页(P107-110)【作者】黄治国;侯海波;罗惠波;李丹宇;杨晓东【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酿酒生物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自贡64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3【相关文献】1.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消长,物质变化的研究 [J], 熊昌绪2.浓香型酒醅发酵过程中主要酶系酶活变化规律研究 [J], 杨牢记;张部昌;徐敏锐;祝熙;谢国排;程伟;施春霖;李彬;汪焰胜;黄训端3.浓香型白酒杜康酒醅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规律 [J], 李璇;戚居胜;韩四海;刘建学;罗登林4.浓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消长、物质变化的研究 [J], 熊昌绪;刘福林5.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酒醅理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J], 张霞;王中凯;郑佳;刘多涛;雷学俊;陈小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酒醅淀粉含量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酒醅淀粉含量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

酒醅淀粉含量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第38卷第2期2011年03月酿酒LIQUORMAKINGV0l-38.№.2Mal”..2O11文章编号:1002—8110(2011)02—0072—02酒醅淀粉含量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王明洪(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淮北235034)摘要:两种方法的费林氏液的浓度不同,对应的葡萄糖浓度也不同,但原理是一样的,均基于淀粉水解成葡苟糖后,利用葡萄糖分子所含醛基的还原性,与费林氏液及指示剂发生化学反应来进行定量测定,两种方法测定同一样品,结果基本一致.关键词:酒醅;淀粉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中图分类号:TS262.3;TS207.3文献标识码:B ComparisonoftwoDeterminationMethodsoftheStarchContentinFermentedGrainWANGMing—hong(AnhuiKoziJiuYeCo.,Ltd,Anhui235034,China)Abstract:Inthetwomethods,theconcentrationsoffehlingreagentandthecorrespondingSlucoseconcentr ationsaredifferent,althoughtheprinciplesare~alne.Afterthestarchwashydmlyzedintoslucos~.thereducingMdehydegroupsinthegluc osemoleculewerereactedwiththefehlingreagentandanindicator.Theabovereactionwasusedinquantitydetermination,andtheresultsw ereconsistentwiththetwomethodsforthesamesample.Keywords:fermentedgrains;starchconcentration;determinationmethod;comparison淀粉含量测定的原理,是基于淀粉水解成葡萄糖后,利用2.4脱脂棉过滤,滤液合并洗涤残渣的洗液,蒸馏水定容葡萄糖分子所含醛基的还原性,与费林氏液及指示剂发生化250mL,摇匀.此即供测定用的糖化液.学反应来进行定量测定.1仪器试剂1.1仪器250mL三角瓶,烧杯,1000mL,500mL,250mL容量瓶,250mL,100mL,50mL量筒,25mL,10mL,5mL,2mL,lmL吸管,漏斗,玻璃棒,玻璃管,橡皮塞,水浴锅,电炉,托盘天平,50mL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等.1.2试剂分析纯氢氧化钠,五水硫酸铜,酒石酸钾钠,亚铁氰化钾,次甲基蓝,浓盐酸,蒸馏水等.2制备糖化液2.1根据需要取酒醅样品约200g2.2称取5.0g,放入250mL三角瓶中,加lOOmL5%盐酸,塞上带有超过lm玻璃管的橡皮塞,放入沸腾的水浴锅中,沸水浴30rain钟进行淀粉水解.2.3取出三角瓶快速冷却,20%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试纸测试呈微酸性.收稿日期:201卜o2—17作者简介:王明洪,男,安徽口子酒业理化检测中心,工程师.●3定糖3.1方法3.1.1试剂3.1.1.1费林氏液甲液:69.3g五水硫酸铜,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乙液:346g酒石酸钾钠,100g氢氧化钠,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3.1.1.2指示剂0.5%次甲基蓝:0.5g次甲基蓝,蒸馏水溶解并定容100mL.3.1.1-30.25%葡萄糖标准溶液称取105~C烘干恒重并已在冷却器冷却半小时的分析纯葡萄糖1.2500g,250mL烧杯中溶解加5mL浓盐酸(防腐),合并洗涤液,蒸馏水定容500mL,摇匀.3.1.2标定费林氏液3.1.2.1预备试验:250mL三角瓶中放入准确吸取的各5.0mL 费林氏液甲,乙液及约20mL蒸馏水,摇匀后放在温度已稳定的电炉上加热煮沸,随即用酸式滴定管中的O.25%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蓝色消失变成亮红色,加2滴0.5% 第二期王明洪:酒醅淀粉含量两种测定方法的比较20l】次甲基蓝指示剂后溶液复变成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再呈亮红色即为滴定终点.此操作4min内完成.记下消耗的0.25%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3.】.2.2正式标定:25OraL三角瓶中放入准确吸取的各5.OmL 费林氏液甲,乙液及约20mL蒸馏水,再加入比预备试验滴定的少约1mL的0.25%葡萄糖标准溶液,摇匀后放在温度已稳定的电炉上加热,沸腾后加2滴0.5%次甲基蓝指示剂,继续煮沸2rain接着滴定,溶液由蓝色变成亮红色为滴定终点.此操作在1min内完成.平行标定3次,滴定速度要尽可能保持一致,取标定3次消耗0.25%葡萄糖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记为V o(mL).3.1.3定糖0.25%葡萄糖标准溶液换为所制备的糖液,同标定费林氏液一样进行滴定操作.消耗糖液的体积记为V(mL).31.4计算淀移}(%)=V oX0.O025×250X0.9×IO0/Vl×5.O(%)Vo一…标定费林氏液消耗0.25%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rnL)0.0025…___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g/mI)250…一制备糖液的体积(mL)0.9……葡萄糖与淀粉换算系数100一…酒醅量(g)V1一…滴定消耗制备糖液的量(mL)5.0一一糖化酒醅的量(g)3.2方法3.2.1试剂3.2.1.1费林氏液甲液:15.五水硫酸铜,0.05g次甲基蓝,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lO00mL.乙液:50g酒石酸钾钠,54g氢氧化钠,4g亚铁氰化钾,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lO00mL.3.2.1.20.1%葡萄糖标准溶液称取1O5cc烘干恒重并已在冷却器冷却半小时的分析纯葡萄糖1.O000g,250mL烧杯中溶解加5mL浓盐酸(防腐),合并洗涤液,蒸馏水定容1000mI,摇匀.3.2.2空白试验3.2.2.1预备试验:250mL三角瓶中放入准确吸取的各5.OraL 费林氏液甲,乙液及约20mL蒸馏水,摇匀后放在温度已稳定的电炉上加热煮沸,随即用酸式滴定管中的0.1%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蓝色消失变成亮黄色为滴定终点.此操作4min内完成.记下消耗的0.1%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3.2.2.2正式试验:250mL三角瓶中放入准确吸取的各5.OraL 费林氏液甲,乙液及约20mL蒸馏水,再加入比预备试验滴定的少约lmL的0.1%葡萄糖标准溶液,摇匀后放在温度已稳定的电炉上加热,沸腾后继续煮沸2rain接着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成亮黄色为滴定终点.此操作在lmin内完成.平行滴定3次,滴定速度要尽可能保持一致,取滴定3次消耗0.1%葡萄糖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此即为空白试验消耗0.1%葡萄糖标准溶液体积,记为V o(mL).3.2.2.3定糖25OraL三角瓶中放入准确吸取的各5.OraL费林氏液甲,乙液及约2OraL蒸馏水,再准确加入1.OmL所制备的糖化液. 其后0.1%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操作同空白试验.记下正式滴定消耗0.1%葡萄糖标准溶液体积并记为V.(mL).3.2.2.4计算芒粉(%):(V o—V1)×0.001×250×0.9×100/1.0X5.O(%)vcr一空白试验消耗0.1%葡萄糖标准溶液体积(mL) v,——定糖滴定消耗0.1%葡萄糖标准溶液体积(mL)O.001——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g/mE)25O一制备糖液的体积(mE)0.9——葡萄糖与淀粉换算系数10(卜酒醅量(g)1.准确加入1.OraL所制备的糖化液5.糖化酒醅的量(g)4比较这两种酒醅淀粉含量的测定法4.1测定结果(酒醅淀粉%)表1测定结果从测定结果看,两种方法测定同一样品,结果基本一致.4.2在日常酒醅的分析工作中,有时要做残糖的测定,由于残糖的含量相比于淀粉要小得很多,用”方法1”的方法,用酒醅浸泡液直接滴定,通常要消耗3OraL,4OraL甚至个别低的要消耗5OraL都不能变色,这对滴定操作非常不便,结果的可靠性也难以得到保证.而”方法2”不存在这个问题.综合考虑,日常分析推荐用”方法2”操作.5酒醅淀粉含量的测定中应注意事项5.1滴定的速度对到滴定终点时消耗糖液的量的影响,大概有0.2mL~0.3mL的误差.即滴定的速度快比慢多消耗0.2mL~0.3mL糖液,此误差的大小与糖液的浓度有一定关系,浓度高滴定误差小;浓度低滴定误差多.不论用哪种滴定法,在正式定糖操作时,滴定速度要尽可能与费林氏液标定及空白滴定时的滴定速度保持~致,这样可以尽最大可能的减少由于人为操作引起的误差.5.2制备好的糖化液要及时测定,不可放置过久,以免放置过久,糖化液被氧化,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f参考资料】[1]32业发酵分析【M].【2】酒精与白酒工艺【M】.『31大曲酒酿造lM1.萄。

酒醅淀粉含量低的原因

酒醅淀粉含量低的原因

酒醅淀粉含量低的原因
酒醅淀粉含量低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淀粉是浓香型大曲酒发酵的基础,由于酒醅生酸、杂菌的繁
殖、界限糊精的残留、可发酵糖的转化、曲的钝化等原因,使出池酒醅中含有较高的残留淀粉。

2.淀粉含量总体呈阶梯下降。

从第2天开始迅速下降,这可能
是因为发酵初期,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淀粉迅速分解为葡萄
糖,同时葡萄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因此淀粉含量下降速度较快;第5天趋于稳定,随着霉菌的消失和淀粉酶的分解、淀粉含量的减少,同时由于酵母菌代谢活动的减慢,导致葡萄糖的积累,造成反馈阻遏,因此淀粉水解速率下降;第10天后又开始缓慢下降,可能由于少量耐酸细菌生长需要会
产生一部分淀粉酶类,使淀粉含量略有下降。

3.酱香型白酒在酿造的时候糖分较显著地逐渐增加,由于堆积和
发酵时温度高而使酵母菌减少,糖分未被利用,其淀粉含量随堆积和发酵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

4.在糖化初期,酒醅中的微生物以增殖为主,产生的酸性物质
较少,而到了糖化的中后期,微生物数量庞大,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增多;pH 总体呈下降趋势,初期酒醅接近中性,随着
糖化的进行,酒醅逐渐呈现酸性,这主要是由于微生物在这个
过程中产生了酸性物质,对于糖化醅的微生物,微酸性的环境对其生长是有利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酿酒专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呈味物 质[ 1 】 。
1 0 0 0瓦 调 温 电炉 、 2 5 0 m L锥 形 瓶 、 1 . 5 m空 气 冷 酒醅检测是三井公司在酿造生产过程 中用于检 凝管、 移液管 、 2 5 0 m L 容量瓶等 测 日常 生产 的一项 重要环 节 。 出、 人 池酒醅 淀粉 含量 ( 1: 8 — 1: 4 ) 盐酸溶液 , 2 0 0 g / L N a O H溶 液 , 斐
酒醅淀粉含量检测方法的优化
刘建芝 , 沙均响 , 赵 静, 吕亚楠 , 杨翠 霞 , 金婷婷 , 郑冬梅 , 顾志 明
沧州 0 6 2 1 5 0 ) ( 河北三井酒业股份有限公 司, 河北

要: 以不同浓度 的盐酸对 固体酒醅进行水解测定淀粉含量, 在满足 实验要 求的情况下, 得 到了检测淀粉含量
约生 产成本 的 目的 。 1 材料 与方 法
1 . 1 材料
定量的糠壳 、 大曲等组成 。固态酒醅发酵过程 中, 经
酶及微 生 物 的共 同作用 ,酒 醅 中 的淀粉缓 慢 的水解
三井公司浓香型固体酒醅。
1 . 2 主要 仪 器及 主要 试 剂
为葡萄糖 ,在经微生物代谢转化成乙醇和一些呈香
1 . 3 . 1 . 2取 出冷却并用 2 0 0 g / L N a O H溶 液 中和至 中
性或微酸性 , 然后过滤定容至 2 5 0 m L 备用 。 1 . 3 . 1 . 3吸取斐林 甲、 乙液各 5 . 0 0 m L 至锥形瓶 中, 加 水2 0 . 0 m L于电炉上加热至沸 。 加滤液进行滴定。 用
( H e b e i S a n j i n g L i q u o r C o . L t d . , C a n g z h o u 0 6 2 1 5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Wi t h d i f e r e mt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s o f h y d r o c h l o r i c a c i d t o h y d r o l y s i s f e r me n t e d g r a i n s t r a c h wh e n me e i t n g he t t e s t r e q u r e me n t s o f t h e
第4 1 卷 第2 期
2 0 1 4年 3月 文章编号: 1 0 0 2 — 8 1 1 0 ( 2 0 1 4 ) 0 2 — 0 0 5 4 — 0 2


Vo 1 . 4 1 . №. 2 M8 r , 2 01 4
KI NG L I Q U O R MA
c a s e, we c a n o b t a i n t h e o p t i mu m c o n c e n r t a i o n o f t h e h y d r o c h l o r i c a c i d t o d e t e c h e d he t s r t a c h nd a o p t i mi z e he t d e t e c t i o n me t h o d .
行水解测定淀粉含量 , 在检测结果相同时 , 得到了最 佳盐酸浓度。 从而在满足实验要求的情况下 , 降低盐
酸的浓度 , 减少了盐酸和氢氧化钠的用量 , 以达到节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6 — 2 3
1 0 0 m L不 同浓度 的盐 酸 ( 1:- 1: 4 ) ,瓶 口安 上 1 . 5 m的空气冷凝管 , 在电炉上煮沸( 微沸 ) 3 0 m i n 。
L I U J i a n — z h i , S HA J u n — x i a n g, Z HAO J i n g , L V Ya - n a n, YANG C u i - x i a ,J I N T i n g - t i n g
ZHENG Do n g — me i ,GU Z hi - mi n g ,NI NG Mi ng -l i
时盐酸 的 最佳 浓度 , 优 化 了检 测 方 法。
关键词 : 酸水解; 酒醅淀粉 ; 优化
中图分类号 : T S 2 6 2 . 3 ; T S 2 0 7 3 文献标识码 : B
Op t i mi z e d t h e De t e c t i o n Me t h o d o f F e r me n t e d Gr a i n s S t a r c h Co n t e n t
1 . 3 方 法
的酸。实践证明, 在实验过程 中所用盐酸浓度过大 ,
中和过 量 的酸 消耗 N a o H量偏 大 ,造 成 了不 必要 的
l - 3 . 1分 析步骤 1 . 3 . 1 . 1称 取 酒 醅 5 . 0 0 g于 2 5 0 mL三 角 瓶 中 ,加 入
浪费。 本实验采用不 同浓度 的盐酸对出、 人池酒醅进
的控制是衡量出酒率 , 控制生产成本的重要指标。 酒 林 甲液 , 斐林 乙液 ; 5 g / L次 甲基 兰指 示剂 , 2 . 5 g / L标 准 醅 中淀粉含量的检测 目 前采用盐酸水解法圜 。 此方法 葡萄糖液。
中所 用 盐酸 浓度 为 1: 4 , 用2 0 0 g / L N a OH中和 过量
Ke y wo r d s : a c i d t o h y d r o l y s i s; f e m e r n t e d ra g i n s s t a r c h; o p i t mi z e
酒醅是 固态 酿酒 过程 的发 酵醅 ,浓香 型 固态 法 白酒 的酒醅 主要 由红粮 、 玉米、 大米 、 糯米 、 小 麦和 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