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和转化

合集下载

物质分类及转化

物质分类及转化

物质分类及转化
物质可以根据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进行分类。

根据化学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例如氧气和金属铁。

化合物是由两个或更多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例如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物理性质,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是具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例如冰和金属。

液体是具有固定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的物质,例如水和酒精。

气体是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可以自由流动,例如空气和氧气。

物质可以通过物质转化发生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一种将一种或多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或多种物质的过程。

这些反应可以是不可逆转的,也可以是可逆转的。

物质转化可以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新的物质,例如燃烧和腐烂。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改变其物理状态,但其化学组成不发生改变,例如物质的相变(如熔化和汽化)和溶解。

总的来说,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和转化,从一个化学物质转变成另一个。

同时,根据物质的性质和形态,我们也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经典实用)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经典实用)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经典实用)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的重要内容,该专题主要介绍了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物质的转化规律。

以下是该专题的经典实用内容: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1.按性质分类:可以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
质等进行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酸、碱、盐等。

2.按组成分类:可以根据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进行分类,如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3.按来源分类:可以根据物质的来源进行分类,如天然物质和
人工合成物质等。

二、物质的转化规律:
1.物理变化:指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情况下,发生形状、颜色、状态等方面的改变。

如溶解、汽化、凝固等。

2.化学变化: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形成新的物质,
即产生化学变化。

如燃烧、酸碱中和、金属与酸反应等。

三、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物质的种类
和数量关系。

反应物在化学方程式的左边,生成物在右边,用箭头分隔。

2.化学方程式还可以表示反应的摩尔比例关系和反应的能量变化。

四、化学反应的计算:
1.摩尔与质量的转化: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摩尔比例关系,通过已知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计算其他物质的摩尔数或质量。

2.气体体积与摩尔数的关系: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摩尔数成正比关系。

可以利用这一关系,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或体积。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能根据 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理解物理变化 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能根据物质的类别、组成、微粒的结构、微粒间作用力等说明 或预测物质的性质。
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必备知识·梳理夯实
1.物质的组成 (1)元素的两种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___单__质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化__合__物____形式存在的状态。
C.⑦⑩⑫⑬⑭
D.①④⑧⑨⑪⑫
[解析] ①冰水混合物的主要成分为水,为纯净物;②爆鸣气是氢 气和氧气的混合物;③铝热剂是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④普通玻 璃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⑤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 液,属于混合物;⑥漂白粉是氯化钙、次氯酸钙的混合物;⑦二甲苯 不一定是纯净物,可能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的混合物;⑧ TNT是三硝基甲苯的俗称,属于纯净物;⑨溴苯是纯净物;⑩C5H10不 一定表示纯净物,因为C5H10有多种同分异构体;⑪氧化镁中氧的含量 为40%,故含氧40%的氧化镁是纯净物;⑫花生油含多种成分,是混合 物 ; ⑬ 福 尔 马 林 是 甲 醛 的 水 溶 液 , 属 于 混 合 物 ; ⑭ 密 封 保 存 的 NO2 气 体,存在2NO2 N2O4平衡体系,为混合物;⑮王水是浓盐酸与浓硝 酸的混合物。
D.“空气捕捉”法能实现从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利于碳达峰、 碳中和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1)根据物质的状态、性能分类①根据存在状态分为气态、液态、固态物质; ②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 ③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分为可溶性、微溶性、难溶性物质。

(2)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分类物质⎩⎪⎪⎪⎨⎪⎪⎪⎧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酸碱盐有机化合物混合物:如溶液、空气等2.氧化物的分类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 2、SO2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aO 、MgO3.常见物质的分类方法(1)单一分类法是指只用一种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如: 碱按溶解性可溶性碱:KOH 、NaOH 等难溶性碱:Cu (OH )2、Fe (OH )3等 酸按组成中是否含氧元素无氧酸:盐酸、氢硫酸等含氧酸:硫酸、硝酸等(2)交叉分类法指将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

如:(3)树状分类法是根据被分对象的整体与分出的类型间关系的阵列式形状(像树)来定义的。

如:1.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吗?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吗?提示:不是;不是。

2.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吗?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吗?提示:是;不是。

(1)氧化物按组成元素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从性质上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如CO2、SO2等)、碱性氧化物(如CaO、MgO等)、两性氧化物(如Al2O3)、不成盐氧化物(如CO、NO等)。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而Mn2O7属于酸性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可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O2),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就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等)。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Mn2O7等)。

物质的分类及转换

物质的分类及转换

物质的分类及转换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根据其性质和组成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三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1. 元素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包括氢、氧、铁等。

元素具有固定的化学性质,无法通过常规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分解成更简单的物质。

例如,水是由氢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电解或加热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3.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的组成和性质可以不均匀,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如过滤、蒸馏等分离成各个组成部分。

例如,空气是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液化或净化过程分离出其中的组分。

二、物质的转换物质在自然界中不断发生着各种转换过程,包括物质的相变、化学反应等。

1. 相变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相态转变为另一种相态的过程。

常见的相变有固态到液态的熔化、液态到气态的蒸发、气态到液态的凝结以及液态到固态的凝固等。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化学组成不发生改变,只是其分子或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原有物质的化学键被打破,新的化学键形成,导致物质的性质发生明显的变化。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类型。

例如,燃烧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反应,燃料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 核反应核反应是指原子核发生变化的过程,通常涉及到原子核的裂变或聚变。

核反应具有巨大的能量释放,是核能利用的基础。

例如,核裂变反应是指重核裂变成轻核的过程,核聚变反应是指轻核聚变成重核的过程。

4. 生物转化生物转化是指生物体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

生物转化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有机物的合成、分解、氧化还原等过程。

例如,光合作用是一种生物转化过程,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释放出氧气。

1.1.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1.1.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可溶性盐+活泼金属=新盐+新金属
思考与讨论 写出下列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O2 (1)
H2O
2Ca+O2=2CaO CaO+H2O=Ca(OH)2
H2SO4/SO3
Ca(OH)2+H2SO4=CaSO4↓+2H2O
Ca(OH)2+SO3=CaSO4↓+H2O
思考与讨论 写出下列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7.已知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推测它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 D )
A.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B.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C.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
D.与酸性氧化物SO2反应生成硫酸钠
随堂练习
8. 下列物质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B )
A.CaO→CaCl2
B.CuO→Cu(OH)2
C.CaO→Ca(OH)2
A.烧碱 液态氧 碘酒
B.生石灰 白磷 熟石灰
C.干冰 铁 氯化氢
D.空气 氢气 胆矾
随堂练习
3. 下列物质的分类合理的是 ( D )
A.酸性氧化物:SO2、SO3、CO2、CO B.碱:烧碱、苏打、苛性钾、消石灰 C.混合物:食盐水、豆浆、冰水混合物、氢氧化铁胶体 D.有机物:乙醇、醋酸、葡萄糖
D.Mg(OH)2→MgCl2
9.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C )
A
B
C
D
随堂练习
10.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按箭头方向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
示转化的是 ( C )
物质选项
A B C D

CuO C
CaCO3 H2SO4

CO2 CO CaO H2O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转化是化学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其概念涉及物质的分类和相互转化。

该领域关乎大量的科学研究及社会管理,对于高校和高等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

物质的分类
按照物质的组成及内部结构,物质可以分为三类:化合物、元素和混合物。

化合物是由原子组成,其内部结构受到化学键的控制,特性会因组成元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比如水和乙醇就是两种不同的化合物;元素就是单独的组分,它们的内部结构不受外界的改变,它们的特性由其本身决定,比如氢、氧和铁都是元素;混合物就是由两种或更多的组分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它的内部结构受外界的改变,它的特性由其本身决定,但它由于混合,而呈现出特有的特性,比如混合气体、混合液体和混合固体都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物质的转化
物质不仅可以分类,在高校和高等教育中,也要求学生掌握物质的转化知识。

物质的转化包括四种基本形式:化学转化、物理转化、核转化和生物转化。

化学转化是指两种物质之间在反应条件下相互转化,其中包括几类转化: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合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物理转化是指物质在物理作用下,改变形态和性质,但不改变其化学组成,常见的物理转化有渗透、冻结、沸腾和熔融等;核转化是指破坏原子核的稳定性而发生的核反应,常见的核转化有核衰变和核裂变等;生物转化是指物质在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生化反应,典型的例子是光合作用,在其中物质能够实现从光合电子传递和产生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转化为高校和高等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学生能够掌握并利用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时,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从而获得更多的学科知识。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根据其组成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物质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

1. 纯物质纯物质是由同种类型的分子或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独特的性质。

根据纯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无法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元素可以进一步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半金属元素等。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物质。

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纯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分离成组成它的纯物质。

根据混合物的形态和组成,可以分为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和固体混合物等。

二、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转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原子、分子或离子的重组,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物质的转化可以分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类型。

1.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发生原子、分子或离子的重组,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变化伴随着化学键的形成、断裂和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化学变化是永久性的,不可逆转的。

化学变化的特征包括:(1) 颜色的变化: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

(2) 气体的产生:反应中产生气体,如气泡、气味等。

(3) 沉淀的生成:反应中形成不溶于反应溶液的固体沉淀。

(4) 温度的变化:反应过程中放热或吸热,导致温度的升高或降低。

(5) 光的发射或吸收:反应中产生光的现象,如发光、发热等。

2.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物理条件下发生形态或性质的改变,但其化学组成不发生变化的过程。

物理变化可以是可逆的,通过改变物理条件可以恢复原有的物质。

常见的物理变化包括:(1) 相变:物质由一个相态转变成另一个相态,如固体溶解成液体、固体升华成气体等。

(2) 研磨、切割等:物质的形态或大小发生改变,但其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物质的分类
【变式1】请按下列线条提示,画出Fe、Cu、S、H2、HCl、NaOH、H2SO4、Ba(OH)2、NaHCO3、K2O、CuO、NaCl 的树状分类图:
【变式2】将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纯碱,石膏B.硫酸,烧碱,胆矾
C.碳酸,乙醇,碳酸钠D.磷酸,熟石灰,苛性钠
【变式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课后巩固】
基础练习:
1、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3,它是一种
A. 混合物
B. 氧化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2、某物质经分析知,其中仅含一种元素,此物质
A.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C.一定是纯净物D.一定是一种单质
3、下列各组物质中,肯定全都属于纯净物的是(双选)
A.液氯和氯水B.酒精溶液和乙醇
C.七水合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D.干冰和混有冰的水
4、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次排列。

正确的
A.硫酸,纯碱,孔雀石B.硝酸,烧碱,绿矾
C.冰醋酸,乙醇,醋酸钠D.盐酸,熟石灰,苛性钠
5、下列物质中,不能导电的是(双选)
A.氯酸钾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酒精
D、干冰
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化合物、无机化合物、盐、钙盐的是
A.石灰石B.Ca(OH)2C.CaCO3D.CH4
物质的转化
1、下列叙述中,你认为科学的是( )
A. 某广告语:本饮料纯属天然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B.到城乡结合处燃放鞭炮,可避免污染环境
C.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2、同种类型的物质往往具有某些相同的性质。

下列不属于酸通性的是( )
A.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B.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C.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D.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3、盐是一类常见物质,下列可直接反应生成盐的组合是()
①金属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非金属⑤酸性氧化物⑥酸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④⑥
C.只有②⑤⑥
D.全部
4、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标有“忌高温蒸炒”,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食盐是纯净物
B.食盐中加入了碘单质
C.所加含碘物质受热易分解
D.加碘食盐难溶与水
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NaOH + HCl == NaCl + H2O D.H2CO3 == H2O + CO2
C. H2+CuO == Cu + H2O B.2CO + O2 == 2CO2
6、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
C.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有单质
7、要验证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选用哪组物质进行实验()
A. Cu、FeCl2溶液、MgCl2溶液
B. Fe、Cu、MgCl2溶液
C. Mg、CuO、FeSO4溶液
D. Fe、CuSO4溶液、MgCl2溶液
9、在下列溶液中分别放入铁棒,过一会儿再把铁棒取出后
(1)能使铁棒质量增加的溶液是();
(2)溶液质量不变的是();
(3)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A. 稀硫酸
B. 食盐水
C. 硫酸铜溶液
D. 盐酸
10、按下列要求各写出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成一种碱性氧化物和一种酸性氧化物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 (3)有硝酸银参加反应生成硝酸铜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成两种沉淀的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