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十一次课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练习02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填空题1.新中国成立不久,朝鲜内战爆发,()乘机侵略朝鲜,把战火烧到中国()边境,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2.中国人民()军毅然开赴朝鲜,最终打败了侵略者,()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捍卫了世界和平。
3.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中国重返()大舞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关系,并为中国后来的()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踏上了()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
6.随着1959年9月26日()第一口油井喷油,以及胜利、大港等一批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得以改写,从此摘掉了中国“()”的帽子。
7.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
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的核力量。
8.新中国在不长的时间里,实现了()领域的全面恢复、发展,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体系,这一切都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一个充满生机和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建国初期,各国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逐渐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世界舞台。
()2.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逐渐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
()3.今天中国已经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坚强力量。
()4.新中国成立时,国内消费的石油几乎全部依靠进口。
()5.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获得全面胜利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
()6.我国国防科技人员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刻苦攻关的精神,让中国人有了自己“铁的脊梁骨”。
()三、选择题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四制)五年级上册11《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第三课时《自力更生 扬眉吐气》教学设计

小学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百年来的历史变迁,产生复兴中华的意愿。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课,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稳步走上世界舞台,在国际事务中逐渐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西藏和平解放和抗美援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激起学生为国骄傲的爱国热情。
本课时是第十一课的第三课时,主要是从我国汽车、石油工业以及国防科技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
教材首先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发展中创造的很多个“第一”;接着文中又呈现了中国在十多年内改变“贫油”面貌的原因;随后,课文介绍了为新中国国防科技做出贡献的邓稼先以及为新中国建设做出贡献的典型代表人物的故事。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关于中国工业发展:学生对于工业这个词的范畴可能还不太清楚,但从他们的生活入手,从汽车这个大家都比较熟识的话题进入,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也会比较感兴趣。
关于石油工业:一小部分学生可能通过家长口述或是媒体对王进喜这个人物有所耳闻,但中国人改变“贫油”面貌靠的是什么?这是需要学生在课中进行学习和了解的。
二、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祖国建设的飞速发展,产生对新中国建设者的敬仰之情。
产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积极情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行为与习惯:在与伙伴的交流中,学会认真倾听,并积极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形成一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角和活动园的解读,了解我国汽车、石油工业以及国防科技的发展状况,了解新中国建设者的典型代表人物,认识和学习他们的高尚品质。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晏子使楚句子赏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晏子使楚句子赏析《晏子使楚》是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是一篇充满语言艺术的历史故事,同学们在做句子赏析时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晏子使楚》句子赏析,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十一课《晏子使楚》句子赏析1、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
我在这儿等一会儿。
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晏子和楚王第一次斗智。
楚王抓住晏子身材矮小的特点,关闭城门,挖五尺高的洞让晏子入城,来侮辱晏子,进而达到侮辱齐国的目的。
晏子不卑不亢、将计就计,以楚王之法反击楚王。
他的话妙在哪儿呢,妙在他让楚王没有任何选择地打开城门,为什么?他的话很明白,楚王要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那他就钻狗洞。
楚王要说自己的国家不是狗国,就应打开城门。
楚王怎么敢让晏子走这个洞呢,所以只好打开城门。
这一次,晏子未见楚王,就给了楚王一次迎头痛击。
2、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
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
”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这是晏子和楚王第二次斗智。
楚王借口齐国无人,讽刺晏子无能,讽刺齐国无人才。
面对楚王又一次对自己和祖国的侮辱,晏子大义凛然,再次回敬楚国:齐国人多得快要装不下了,怎能无人呢?然后又一本正经地先贬低自己,再贬低楚国:我无能,我是下等人,我有资格访问的只是你们楚国这样的下等国家!这段对话非常精彩,不仅是晏子的语言精彩,因为他将计就计,来了个顺水推舟,按照楚王的逻辑说下来,结果却是有力地贬损了楚国,而且晏子的表情也极其有趣,他的“装着很为难的样子”和“故意笑了笑”,表面上似乎是为自己的无能难为情,实际上正是在这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中,回击了楚国,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2020年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课堂检测卷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第十一课《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五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
国家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稳步走上世界舞台,在国际事务中逐渐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西藏和平解放和抗美援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激起学生为国骄傲的爱国热情。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育对象为五年级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期待教师、同伴的赞许和认可。
他们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理解能力日渐增强。
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不够全面。
这就要求教师能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掌握丰富的课程资源,巧妙设计问题,多角度引导探究。
三、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2.通过收集、处理信息等方法,提高获取信息、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四、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教学重点】:初步感受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新中国成立的自豪感。
【教学难点】:了解开国大典、人民代表会议等概况,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五、说教法和学法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
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华罗庚学校数学教材(五年级上)第11讲 简单的抽屉原理

本系列共15讲第十一讲简单的抽屉原理.文档贡献者:与你的缘把3个苹果任意放到两个抽屉里,可以有哪些放置的方法呢?一个抽屉放一个,另一个抽屉放两个;或3个苹果放在某一个抽屉里。
尽管放苹果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总有一个共同的规律: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
如果把5个苹果任意放到4个抽屉里,放置的方法更多了,但仍有这样的结果。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只要苹果的个数多于抽屉的个数,就一定能保证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
道理很简单:如果每个抽屉里的苹果都不到两个(也就是至多有1个),那么所有抽屉里的苹果数的和就比总数少了。
由此得到:抽屉原理:把多于n个的苹果放进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
如果把苹果换成了鸽子,把抽屉换成了笼子,同样有类似的结论,所以有时也把抽屉原理叫做鸽笼原理。
不要小看这个“原理”,利用它可以解决一些表面看来似乎很难的数学问题。
比如,我们从街上随便找来13人,就可以断定他们中至少有两个人属相(指鼠、牛、虎、兔…等十二种生肖)相同。
怎样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呢?只要利用抽屉原理就很容易把道理讲清楚。
事实上,由于人数(13)比属相(12)多,因此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在这里,把13个人看成13个“苹果”,把12种属相看成12个“抽屉”)。
应用抽屉原理要注意识别“抽屉”和“苹果”,苹果的数目一定要大于抽屉的个数。
例1:有5个小朋友,每人都从装有许多黑白围棋子的布袋中任意摸出3枚棋子。
请你证明,这5个人中至少有两个小朋友摸出的棋子的颜色的配组是一样的。
分析与解答首先要确定3枚棋子的颜色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可以有:3黑,2黑1白,1黑2白,3白共4种配组情况,看作4个抽屉,把每人所拿3枚棋子按其颜色配组情况放入相应的抽屉,由于有5个苹果,比抽屉个数多,所以根据抽屉原理,至少有两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里,也就是他们所拿棋子的颜色配组是一样的。
例2:一副扑克牌(去掉两张王牌),每人随意摸两张牌,至少有多少人才能保证他们当中一定有两人所摸两张牌的花色情况是相同的?分析与解答扑克牌中有方块、梅花、黑桃、红桃4种花色,2张牌的花色可以有:2张方块,2张梅花,2张红桃,2张黑桃,1张方块1张黑桃,1张方块1张梅花,1张方块1张红桃,1张梅花1张黑桃,1张梅花1张红桃,1张黑桃1张红桃共计10种情况。
五年级下册第十一课三音三字两次

五年级下册第十一课三音三字两次
三音三字两次:
在音乐课上,老师教我们唱一首名为《金鱼姬》的歌曲,这首歌用了三音三字两次的句型构成,非常简单易学。
三音就是指每个句子有三个音符,三字就是指每个句子有三个字,两次就是指每个句子唱两遍。
这样的句型可以使歌曲的旋律更加明快、优美。
我们跟着老师的节奏唱起来:“金鱼姬,金鱼姬,游啊游,游来游去。
红尾巴,红尾巴,摆啊摆,摆来摆去。
碧绿鳞,碧绿鳞,点啊点,点来点去。
”
唱完这首歌,我们感觉自己的嗓子变得更加通畅,也更加喜欢语文和音乐课了。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晏子使楚生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晏子使楚生字通过反复的研读,读懂楚王对晏子的三次侮辱,晏子的三次反驳,在此基础上理解句子的含义及人物的个性品质是教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晏子使楚》的重点。
店铺在此整理了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晏子使楚》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晏子使楚》生字1 【侮】读音:wǔ巧记:“每”天有人(亻)相伴。
字义:欺负,轻慢组词:侮辱欺侮侮慢侮蔑外侮御侮抵御外侮造字:形声法造句:制造流言蜚语去侮辱别人是不道德的。
笔顺:左部撇不宜长,竖为垂露竖;右部撇斜,横短。
字歌:因侮辱他人悔恨心中生听妈妈教诲心海如潮涌2 【辱】读音:rǔ巧记:距离“辰”时差一日(寸)。
字义:①使受到羞耻②羞耻,跟“荣”相对组词:①侮辱②羞辱屈辱造字:会意法造句: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好好羞辱蔺相如一番。
笔顺:“辰”首横长,捺画伸展有力;“寸”横长。
字歌:日出是早晨口边是嘴唇有寸就耻辱暴雨雷声震3 【谎】读音:huǎng巧记:“荒”地上说话(讠)不能全信。
字义:①谎话,不真实的话②说谎话组词:①说谎撒谎漫天大谎②谎称谎骗谎报造字:形声法造句:我们每次都相信他,可是他每次都说谎。
笔顺:“荒”的横、撇要注意与“讠”穿插避让。
字歌:荒地不产粮言真不撒谎如有竖心旁稳重不慌张4 【敝】读音:bì巧记:作弊之前。
字义:①谦辞,称跟自己相关的事物②破旧组词:①敝国敝人②敝衣舌敝唇焦造字:形声法造句:连续说了三个小时,他舌敝唇焦。
笔顺:左右等宽。
左部点、撇呼应;右部协调。
字歌:敝人很谦虚见手是左撇以草作隐蔽心窄把气憋5 【矩】读音:jǔ巧记:前后放矮柜。
字义:①法则,规则②画方形的工具组词:①循规蹈矩②矩尺造字:会意法造句:他做事循规蹈矩,没有创新,难成大器。
笔顺:“矢”首笔撇短,捺变点;“巨”上横不宜长。
字歌:矢到是矩形有火点火炬木头做橱柜足量知距离6 【囚】读音:qiú巧记:“人”关在牢房里(囗)。
新教材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十一课《课地球的内部》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11.地球的内部【主要概念】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
【涉及课标】14.5地球内部可以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描述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知道地壳运动是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形成的原因。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深入前两课本质层面,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和地壳运动模式,初步了解地壳运动会导致地表发生全球性或小范围的海陆变迁,能初步从宏观层面解释地形高低起伏、火山地震频发的原因。
本课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认识地球内部结构与地壳运动。
先让学生根据火山喷发、地热、地震中的物质和能量推测地球内部可能是怎样的,再通过阅读资料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内部的主要方法和成果,以及科学家对地球内部圈层运动模式做出的猜测。
第二部分是模拟地球板块的漂移与碰撞,通过观察进一步理解地壳运动时板块之间的碰撞、分离与交错,意识到能量来自地壳下方处于对流运动状态的岩浆。
第三部分是认识地壳运动导致海陆变化,遵循从局部到整体的认知规律,先让学生根据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海洋类生物化石推测喜马拉雅山地区很久以前的情况,建立陆地和海洋会转化的意识;再观察地球大陆板块变化示意图,认识陆地的变化趋势,从而认识海陆变迁、大陆漂移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为今后继续认识地表变迁理论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火山和地震这些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有一定了解,但是对地球内部知之甚少。
他们也许从课外读物中获取了地壳、地幔、地核这些名词,但是并不了解地球各圈层的结构特点与运动模式。
本节课要帮助学生建立地球内部的运动与海陆变迁、大陆漂移之间的有机联系。
【学习目标】1. 通过资料学习,能说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特点。
2. 通过阅读、模拟实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模式,能解释地壳缓慢移动的原因和结果。
3. 借助研讨与交流,认识海陆变换、大陆漂移也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重点与难点】重点:能说明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与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5平方米
18.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若平行四边形的高是l0厘米,则三角形的高是()。
A.10厘米B.5厘米
C.20厘米
19.如右下图,一个平行四边形少了一块,你认为将下面的()图形补上就能使这个平行四边形完整了。
A.B.C.
D.
20.右图中两个三角形的面积S1、S2相比,S1()S2.
A.>B.<
C.=
21.一个梯形的上底扩大为原来的3倍,下底扩大为原来的3倍,高不变,面积()
A.扩大为原来的3倍B.扩大为原来的6倍C.不变
22.下面图形中,面积与图①一样大的是()
A.B.C.
四、画一画
23.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给定底边上的高,再量出它们的长度.
24.在方格纸上画出下面的图形.(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cm.)
(1)底是5cm,高是3cm的三角形.
(2)上底是3cm,下底是5cm,高是4cm的梯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