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区位选择的空间计量分析
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思考

Ab t a t Tofc h e i ain o & D i s t t n f l n t n l op rt n o r g i t i a t e g v r me ts o d tk sr c : e te n w s u t fR a t o n t i so mut ai a r o ai s p u i o Chn . h o e n n h u e i o u i o c o n n l a
D i si t n , n u a e d me t n e r e c e s & D i v s n d tero b i ftc n c n v t n o t z & n t i s e c r g o s ce t r i s t i r a e R u t o o i p s On n e t me t n a i wn a i t o h ia i o a o , p mie R h ly e l n i i
D e vr n n 。 t a t r & D v sme t fmu t ain o o a o s e lr e te o ef w e e ta d d c a e te p s i l e a n i me t at c e R o r mo i e t n l i t a c r rt n , na g v rl f c e r s o s en g - n o n ol p i h o n e h b
国公 司来华进行 R &D投资, 以扩大其溢 出效应 , 降低其可能带来的 负面影响。
[ 关键 词】 跨 国公 司; &D; 资 R 投 [ 图分 类 号】 F 4 中 72 [ 文献 标 识码 】 A
T hought on & D nvesm ent of M uli tona or R I t tna i l C por i aton n hi i C na YANG-Li y ng a
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研发绩效状况分析

分 , 见表 2 参 .
12 3 行业分布差异 明显 , .. 主要集中在 电子信息行
业 采用 B s e ek 19 ) ui s W e (99 杂志的分类方法把 2 ns 5 个样本分成 : 电子信息 、 交通工具 、 机械家电 、 化工材 料和生物医学等 5 个大类… , 如表 3 所示. 世界最著名的 I 公司如 : t 、 ioo 、 B T I e Mc s t IM都在华 nl r f
自 19 94年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在北京设立第一家 R D机构起 , 国公司在 中国设立 R D & 跨 &
机构现 已达 60多家.B 英特尔 、 0 IM、 微软 、 通用 汽车 、 杜邦 、 爱立信 、 松下 、 诺基亚等著名跨 国公司 都已在北京和上海相继建立独立 的 R D机构 , & 并与清华 、 北大 、 南大等著名高校合作设立各种实 验室、 研究 中心和培训中心等. 研究开发涉及计算机 、 软件、 通信 、 化工 、 汽车、 医药等领域. 跨国
高, 基本实现 了当初设立 的 目的 , 在此基础上跨 国公 司还加 大了在华 的研发 投资. 在分析跨 国公 司在 华研发机 构绩效状况的基础上 , 讨论 了跨 国公 司在华 R &D机构存在 的问题 以及改进之处. 关键词 :跨 国公 司 ; 在华 R &D机构 ;研发绩效
中图分 类号 :F6 . 0 23 文献标识码 :A
,
究生.
①王清晓 、 王维诚 、 陈婷婷等 同学参与 了课题 的调研.
维普资讯
第 3期
杨
忠等 : 跨国公司在华 R D机构研发绩效状况分析 &
6 7
&D机构地 区分布 122 来源国集中 在华设立独立 R D机构的跨 表 1 跨 国公 司在 华独立 R .. &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集聚效应分析与对策

业能 力就表现为 一 个 业相对 于其他企业 来说存某 些 力面具有 比 优势 。 知识的公_物 属性 、 较 共 信息
不埘称 、交易成本和 町能 的组 织费用等不可控因素 的仔存 , 制约了 业将其所有活 动均 l部化 的冲动 ^ 1
叉n于市场 竞争 的仔 住 ,使企、问合作 由必 要成为 1 I
现实 这种l r能基f契约 . f 厶作 叫 ’ 电n能基于 南长期合
作 所蚌 敛的倩 仟与承诺 。 业 合作使跨 国公 群 J
体将 自身的资源逐渐集 中。 其最 具优势 的环节 或能 二 J ,_将其不: 竞争优势或优势较小 的业 务部分外 J 『 l j 包给其他公 。从而使 参 业 在获得内部规模经
上世纪 8 年代以来, 0 市场竞争的1益 为客户或以联盟为基础的网络化生存 3
激烈和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使跨国 战略。德鲁克认为跨国公 司之间的这
然界 中各种生物物 公司之间的合作方式和层次 日渐深 种集聚关 系如同 自
化。建立在公司问比较优势基础上的 种之间生存发展的关系一样,它们均 集聚生存战略。 成为许多跨国公司参 是一种生态关系。集聚关 系是比战略
济的 同时 也实现 了外部规模 经济 , 造了各 自专用 创 】 敛 性资产 的 同效应 所谓协 川效应足指 南资产 的专 也 就在 同一 闸家投资经营 并为客 广提供全球 - 的
二 使集聚f存 的跨 国公 l H性所导敛 的这些 资产 联合使用所产生的价值 比单 服 务一u是这种跨 同移动性 , j
个使用所 q 的价值 之和 耍人伴的 支持 . 样
跨 公 刮进 入 新市 场 的风险 和 不确 定 取得使 各合作 ,的 市场竞争优势得 以放夫 企、 I j ‘ . l1 从 而降低 r ki l
跨国公司R&D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子

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商贸1682012年7月 跨国公司R&D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子分析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系 杜秋枝摘 要:针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热潮,分析其技术溢出的影响因子更好地促进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
首先从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两个层面理论分析其影响因子,然后根据统计年鉴1999年~2000年的相关数据对其影响因子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跨国公司R&D投资 技术溢出 影响因子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07(b)-168-02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国公司为了更好地强化在全球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纷纷向海外投资,一种投资方式是建立R&D 机构。
跨国公司R&D 投资的过程中,带来了配套资源:资本、人力、技术、管理技能等,从而对东道国产生各方面的影响。
跨国公司研发投资过程中的技术溢出是影响东道国企业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溢出效应大小受到多种因子的影响。
本文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选取最重要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
最后得出结论,为增强跨国公司在华R&D 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给出一些参考。
1 理论分析影响因子1.1 跨国公司层面首先,进入方式。
进入方式分独资、合资与合作。
一般情况下,技术溢出大小为合作>合资>独资。
因为独资R&D 机构可以控制核心技术,有效地减少外溢。
当东道国吸收到一定程度后,技术溢出大小为独资>合资>合作。
其次,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
适当的技术差距能发挥技术溢出效应。
差距的大小,决定了技术扩展率高低和东道国企业学习模仿空间的大小。
技术差距过大,东道国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达不到与跨国公司R&D 投资机构的配套,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
1.2 东道国层面第一,吸收能力。
之所以有技术溢出是因为跨国公司的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东道国的吸收能力是实现技术溢出的充分条件。
跨国公司在我国R&D活动状况分析及启示

跨 国公 司在 我 国 R &D 活动状 况分 析及 启 示
陈 黎
35 1 ) 10 0 ( 贝发集 团有 限公 司 ,浙江 宁波 [ 摘
要] 随着 经济 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跨 国公 司的 R D活动 全球化是 一个必然趋 势。跨 国公 司在 中国 R & &D活动
为 中国经济 的发展提供 了一个新的契机 ,同时也为 中国经济 的发 展搭建了一个很好 的平 台。凡事有利必有 弊 ,跨 国公 司 R D活动 给中 国经济发展带来机 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 的考验 。我 国必 须采取 有力 的措施来应对 ,提高我 国的竞 &
争力。
[ 关键词 ] 跨 国公 司;R &D活动 ;全球化 [ 中图分类号 ] F 7 . 267 [ 文章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7 —53 (0 7 3— 0 7— 3 6 1 16 2 0 )0 05 0
跨 国公 司 ,顾名 思义 就 是指 经 营活 动跨越 国界 的 公 司。又称 国 际公 司或多 国公 司 ,其 雏形 最早 出现 在 1 纪 ,形 成 于 l 6世 9世纪 末 2 O世 纪初 。二 战后 ,跨 国
黎 (9 3一) 18 ,女 ,湖南怀 化人 ,贝发集团有限公 司职员 。
维普资讯
5 8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20 07年
投资 R D活动带来 了先进的技术 ,同时也给我国带 & 来了先进的科技管理方法和思想 ,这有助于我国培养 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 R D项 目的高层次管理人才 , & 以弥补我国技术创新管理知识的在 R D方面的不足。 & 随着跨国公 司在华 R D活动 的扩展 ,特别是部分本 & 地人员参与跨国公司当地 R D活动的管理 ,促进 了 & 整个 国家 R D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速 了我国本土研 & 发人才的培养和研发人才市场的完善 ,为中国新兴的 企业、科研机构在 R D管理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 4 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 . 跨国公 司在我 国设立 R D机构 , & 通过建立优秀 的薪酬制度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吸引了各类优秀科研 人才竞相进入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开 发。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培训人才提供了大力支持 ,给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的动因及对策分析

1 . 1实施 并 购 的 主体 多为 大 型跨 国公 司且 并 购 方 多是行业 的龙 头企 业 第一 , 国公 司并 购 规模 呈 扩 大化 的趋 势 。 跨 近年
进入许可。 那些竞争力比较强 、 对产业结构影 响深远
的行业 , 往往 是跨 国公 司选 择并 购 的重 点 企业 。 无疑
3 8
2 5 1 9 6 8
射 其次 , 东部沿海地区经过改革 开放 以来 的迅速
表二为美商企业在华并购动因中居于前 四位的 主要因素 , 分别为 当地市场扩张 、 良好 的经济前景 、 基础设施良好 以及工人工资等 。 其中 , 最为重要的因
素 是并 购企业 在 当地 的市场 扩 张 ,其 次 是是 否具 有 良好 的经济前 景 。 21 .搭乘 中 国经 济 高速发 展 的顺 风 车 我 国市场 前景 巨大 ,对 于 一个 在投 资上 已经 落 后 于其 他竞 争 对手 的跨 国公 司来 说 , 要快 速 进入 想 我 国市场 , 已经存 在 的竞争 对 手争 夺 市场 份额 , 与 跨 国公 司并 购我 国企 业无 疑是 最好 的选 择 。随着 中国 经 济 的飞速发展 , 吸引 了许多 跨 国公 司 的 目光 , 望 希 通过 并购 分享 中 国经济 飞速 发展 的成果 。国际钢铁 巨头米塔 尔公 司 ,向来 以对 投 资 的时机 把握 准确 出
4 52 43
20 03 20 1 44 9
4 10 2 3
发 达地 区 5 8 1 0 96
发 展 中固 2 7 7 ll 塞
发 达 国家 4 30 4 20 发 展 中国 家 8 68 2 8
69 8 741
7 03 4o
15o 9 4 6 5 0 65 9 19
跨国公司在华研究与发展(R&D)溢出——基于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致性地认可 , 但关于实证研究 的结果 却很不一致 ” 主要 有 。
( ) 抑制论” 一 “
一
以下 三种 观 点 :
5 0余家 , 由此扩大 了我 国研发 资金来源 , 弥补 了 国内 R D资 &
金缺 口。这些在华设立 的研发机构 通过 与当地科研院所或大 学的合作可 以有效地促 进 民族创新 力的提升 ; 然而从另 一方 面看 , 跨国公 司的研 发本地 化也打 击 了本地企 业 的 R D能 &
力, 使一些本地企业被迫退出市场 , 有统计表 明由于提供的条
件优越 , 国内人才中最 优秀人才 的 4 %, 秀人 才的 4 . % 0 优 57
( 9 9 分别 用摩 洛哥 和委 内瑞拉 的数据证 明了这种负 面影 19 ) 响 。国内学者 如秦小钟 (9 8 、 洁(0 0 等也认 为我国上 19 ) 何 20 ) 世纪 9 0年代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做法并 不成功 。
然而通过 贸易渠 道 的溢 出终究 与研 发本地 化 的溢 出有 所差
张海 洋 ( 0 5 根 据 C h n和 L v ta( 9 9) 出 的 20 ) oe ei hl 18 提 n
别: 贸易渠道的 R D是通过商 品 、 备、 & 设 专利 、 专有技 术等 的 买卖非常间接地溢 出到技术 落后 国家 的贸易部 门; 而研发 的 本地化则 可以直接辐射到东道 国的相关产业部 门。如果说我
( ) 促 进论 ” 二 “
都流向了三 资企业 , 国内的研究力量遭受损失 , 使 并且研究积
累也随着主要人 员的单 向流动被带人外 国公司 , 从而加剧 了 我 国企业的技术依赖性和产业空 心化 ( 董书礼 ,0 4 。那 么 20 ) 在研发本地化 的浪潮 中, 国公 司究 竟是促进 了还 是抑制 了 跨 本土企业的发展 ?如果说跨国公 司研发 的外溢效应与挤 出效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战略分析

中图分 类 号 : 8 2 4 F 3.8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7— 7 4(0 2 0 10 9 3 20 ) 2一o 1 0 0 9— 3
一
、
跨 国 公 司 在 华 投 资 现 状
北京星 网( 国际 ) 业 园 正 式 启 动 。至 此 , 国公 工 跨
司 的投 资 领 域 已扩 展 到 零 售 业 贸 易 及 金 融 、 险 保 等诸 多 方 面 , 国 作 为 世 界 上 最 具 潜 力 的 市 场 之 中
维普资讯
第2 0卷 第 2期 20 0 2年 6月
J u a fZ e g 州 u I si 工 fAe o a 学 a n u ty M a a e n o r lo h n h n t u e o r n t l 学 sr n g me t c
Vo .2 No 2 I 0 . Jn 2o u. o2
跨 国公 司 在 华 投 资 战 略 分 析
李 艳 辉 , 录 强 , 爱 科 杨 姚
( 州航 空工 业 管理 学 院 会 计 学 系 , 南 郑 州 郑 河 4 00 ) 5 0 5
摘
要: 从跨 国公 司在 华投 资 的现 状 、 程 出发 , 体 分析跨 国公 司对 华投 资战 略 的特 点 , 历 具 并提 出减 少其
收 稿 日期 :0 2~ 1 5 2 0 0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文献 综述
2 0世纪 8 代 以来 ,随着 跨 国公 司 R D投 资 的全球 0年 & 化 ,跨 国公司 R D投资区位选择问题引起学界 的广泛关注。 & 这些研究大多得 出东道 国的市场规模 、整体研发能力和雇佣 研发人员 的成本等是影响跨 国公 司在 海外设置研发机构 的重
业 MN S E 在海外设置研发机构 的决定 因素 ,得 出:一 国市 场 规模 、整体研发能力和雇佣研 发人员 的成本是影 响跨 国公 司 在海外设置研发机构 国别选择 的重要变量 ,控制其他变 量后 得 出税收等 财政激励 政策 对研发 的国别选 择不 显著 ,同时 M E 在一 国 资本存量与选择该 国进行研发投资之 问不 存在 NS 显著关系。K e m d 19 )分析 了 日本 、欧洲和美国的化 um e e( 99 学 和电子行业跨国公司海外 研发的决定 因素 ,得 出:东道国 的市 场 规 模 、国 家 实 力 和科 学 基 础 是 决 定 因 素。K m r u a (01 20 )通过对美 国跨国公司海外 R D活动 的分析发现 :东 & 道国的市场规 模 、低廉 的 R D人 力成本 和技术规 模效 应是 & R D国别选 择的决定 因素。zj (90)通过对 瑞士 跨 国 & ca 19 n 公司海外 R D活动的分析 ,发现海外子公司 的 R D与母公 & & 司的 R D强度有关 ,东道 国的市场规模和人均收入等对跨 国 & 公 司 海 外 R D 活 动 有 促 进 作 用 。L u ( 9 9) e i & a 17 、H wt t ( 90 、H r hy和 Cvs( 9 1 18 ) i ee s ae 18 )运用美 国统计局 的数据分 析了美 国的跨 国公 司在海外 R &D投 资的区位偏好 ,发现海外 R D活动与其所服务 的 国外 市场 规模呈 现明显 的正相 关关 & 系 ,产业的 R D强度与海外 R D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 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 的发展,跨 国 R D投资的区 & 位选择问题引起了国内学者 的关 注,他们 以电话访谈或 问卷 调查或经验实证等方法从国别 和省域两个层面分析跨 国 R D & 投资的区位 选择。国别层 面 上,杜德斌 ( 05 和喻 世友 20 ) ( 05 20 )采用 19 9 7年美 国跨国公 司在各东道 国的 R D支 出数 & 据 ,实证分析 了跨国公司 R &D国别选择主要受外商直接投资 规模、东道国的市场 规模、科技人才 的供 应 、技术 设施 的发 展水平和知识产权保 护的程度 等因素 的影响。省域层面 上, 薛澜等 (0 1 20 )对 19 99全球最大 的 10 0 0家公 司在华 设立研
(0 7 2 0 )选取 M E N S在华 R D机构设置最多的前 1 & 0位省份数 据使用因子 分析法得出:区域 的劳动力成本 、通讯设施水平 、 市场规模 、科技实力以及对知识产权 的保护程度是跨 国公司 在华 R D区位分布的决定因素。 &
以 19 -20 东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 ,经验实证了美国制造 90 0 1
要 变 量 。Pe a cada t kr a Acau r — h/r Ah o l 和 r nn m I u a h b0 (D 0r 2晒) II
响因素 ; 何洁 (06 20 )采用 20 00年跨 国 R D在我 国各省 的 & 数据实证分析得 出:外商 直接 投资、市场规模 、人力 资本 以 及知识产权保护水 平基 础通 讯设施 和商 贸环 境是影 响跨 国 R D投资 的决 定性 因素,而 工资水 平影 响不 显著 ;唐礼 智 &
跨 国公司在华 R D投资区位选择的空间计量分析 &
黄 苹
(. 1 湖南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 .湖南信息职 院,湖 南 长沙 4 07 ) 2 10 9
摘要: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 Mo 指数和空间滞后模型分析 了跨 国公 司在华 R D投 资区住选择 的影响 因素。 r I n a &
已有 的研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但研究基本上都 将经济体视为互相独立 的个体 ,没有考虑空 间因素。然而实 际经济活动中 ,由于地区间劳动力 、资本和信息等要素 的流
动 ,导致 了相邻地 区间经济活动 的相互影 响,在地理上存在 空间相关性。空间计量经济学理论认为 ,一个地 区空 间单元 上的某种经济地理现象或 某一属性值与邻近地 区空 问单元上
同一现象或属性值是相关 的。几乎所有 的空 间数据都具有空 间依赖性 ,空间依赖的存 在打破了大多数经典统计 和计量分 析 中相互独立 的基本 假设 J 。因此 我们 推测 跨 国公 司在华 R D区位分布与地理特征及 空问因素有关。为了从 空间计量 & 的角度验证猜测 ,本文首先引入空 间统计 Mo 指 数,检验 r n a MN S在 中国各省域设置 R D机构在地理空间上是否具有相 E & 关性 ,然后再 使用 空问计 量经 济学 方法 的截面 数据模 型对 MN S在华 R D区域选择的决定 因素进行探究 ,充分考虑空 E &
空 间滞后 模 型 估 计结 果 表 明 : 国各 省域 间吸 引的跨 国公 司研 发 投 资存 在 明 显 的 空 间依 赖性 ,即 周 围 相邻 省域 吸 引 我
的跨 国公司研发机构数量增加能促进 本省域吸引的跨 国公 司研发机 构数量增加 。同时表明跨 国公 司在华研发 区位选 择与各省聘 用科研人 员成本、市场规模 、人均外商直接投 资规模、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和通讯设施呈正相关。 关键词 :空间计量经济学 ;跨 国公司;研发投 资;区位 选择 08
S in e a c noo y Ma a e n s a c ce c nd Te科技 管 理 研究 h l g n g me tRe e r h
20 8 No 5 o .
文 章 编号 :10 7 9 (0 8 5— 00一 3 00— 65 20 )0 09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