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空气的力量

8,3空气的力量
8,3空气的力量

8.3 空气的“力量”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确认大气压强的存在。

2.知道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3.知道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学习要点

1.地球周围包裹着厚厚的大气层,大气层和液体一样也受到_____的作用,且具有_____性,所以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

2.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

3.最早测量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实验,测量出的大气压相当于_____mm 高汞柱产生的压强,人们通常把这个压强叫做1个标准大气压,其数值约为_______ Pa。

4.大气压与高度有一定的关系,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__。

5.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大气压强

1.知识回顾

(1)如右图所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 (2)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 (3)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交流讨论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________所包围,即大气层,也有________性,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

虽然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空气有质量,但实际上,1m3的空气有1.29kg的质量,试计算充满你教室的空气的质量 =_____kg。

那么大气对浸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说说你的猜想,并举出一些你日常所见的现象来支持你的猜想。

3. 马德堡半球实验

德国马德堡市市长_____________做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实验,这个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实验。

4.活动: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请你利用手边的器材:两个小皮碗、杯子、纸片和水,设计两个小实验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请试着做出解释。

我的实验:

我的解释:

5.结论

浸在大气中的物体受到大气产生的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________作用,且具有_______性。

二、测量大气压

1.托里拆利实验

(1)取一根长约________、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将玻璃管________汞液。

(2)戴上薄塑料手套,用手指堵住管口________在汞液槽中。

(3)放开堵管口的手指,让管内的汞液流出。

实验结果发现:玻璃管内汞柱下降一段就不再下降了,经测量,管内外汞柱面的高度差约________。原来,玻璃管内汞液的上方为________,管外汞面上受到____________,大气的压强跟________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正好相等(如课本图8-37)。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________________实验,它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2.气压计

现在,人们通常利用各种________测量大气压强。如课本图8-39和图8-40所示,它们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气压计。

三、大气压强的变化

1.人们通常把_____mm高汞柱产生的压强叫做1个标准大气压,其数值约为______ Pa。

2.大气压与高度有一定的关系,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__。

3.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________。

供你自主研学

1.在物理学史上是哪位科学家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

A. 马德堡

B. 奥托·格里克

C. 托里拆利

D. 帕斯卡

2.如右图所示在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能上升到口中,这是由于:( )

A. 嘴的吸力的作用

B. 大气压的作用

C. 液体压强的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医生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人体

B. 钢笔吸墨水

C. 人体进行呼吸

D. 茶壶盖上开有小孔

4.小强在用水银气压计测量大气压的数值时,不慎混入了少量的空气,则他测得的气压值比实际气压值要:( )

A. 相等

B. 偏大

C. 偏小

D. 无法判断

5.明明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出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74cm,而当时

实际的大气压是1atm,其原因可能是:( )

A. 水银槽内的水银太多

B. 玻璃管内进入了空气

C. 玻璃管太粗了

D. 玻璃管放倾斜了

6.想一想:

把装满水的量筒口朝下浸入水中,然后照图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 请问:在筒口离开水面以前,量筒露出水面的部分将是下列情形中的哪一种?为什么?

(1)空的;

(2)有水,但不满;

(3)充满水.

迷你实验室

(1)准备一只气球和一只空的饮料瓶,将气球塞进瓶内;(2)拉大气球的吹气口,反扣在瓶口上;(3)嘴对瓶口用力吹气,看看有什么结果。

这时你会看到,气球只不过大了一点,但却怎么也鼓不起来。

注意:不要选择太大的气球,气球的形状最好是细长的。

试一试,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8,3空气的力量

8.3 空气的“力量”教学案 学习目标 1.确认大气压强的存在。 2.知道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3.知道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学习要点 1.地球周围包裹着厚厚的大气层,大气层和液体一样也受到_____的作用,且具有_____性,所以空气内部各个方向也都存在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 2.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 3.最早测量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实验,测量出的大气压相当于_____mm 高汞柱产生的压强,人们通常把这个压强叫做1个标准大气压,其数值约为_______ Pa。 4.大气压与高度有一定的关系,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__。 5.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________。 学习过程 一、大气压强 1.知识回顾 (1)如右图所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液体对它的压强? (2)液体内部向什么方向有压强? (3)液体内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交流讨论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________所包围,即大气层,也有________性,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 虽然我们平时感觉不到空气有质量,但实际上,1m3的空气有1.29kg的质量,试计算充满你教室的空气的质量 =_____kg。 那么大气对浸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说说你的猜想,并举出一些你日常所见的现象来支持你的猜想。 3. 马德堡半球实验

德国马德堡市市长_____________做了一个令人惊奇的实验,这个实验最早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实验。 4.活动: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请你利用手边的器材:两个小皮碗、杯子、纸片和水,设计两个小实验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请试着做出解释。 我的实验: 我的解释: 5.结论 浸在大气中的物体受到大气产生的________称为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空气受________作用,且具有_______性。 二、测量大气压 1.托里拆利实验 (1)取一根长约________、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将玻璃管________汞液。 (2)戴上薄塑料手套,用手指堵住管口________在汞液槽中。 (3)放开堵管口的手指,让管内的汞液流出。 实验结果发现:玻璃管内汞柱下降一段就不再下降了,经测量,管内外汞柱面的高度差约________。原来,玻璃管内汞液的上方为________,管外汞面上受到____________,大气的压强跟________高的汞柱产生的压强正好相等(如课本图8-37)。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________________实验,它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大小。 2.气压计 现在,人们通常利用各种________测量大气压强。如课本图8-39和图8-40所示,它们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气压计。 三、大气压强的变化 1.人们通常把_____mm高汞柱产生的压强叫做1个标准大气压,其数值约为______ Pa。 2.大气压与高度有一定的关系,高度越高大气压强越________。 3.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________。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第一课时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1)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2)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 (3)写出H2、Cl2、N2、HCl、CO2、H2O 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 (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 (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讨论交流: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 (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都是非极性分子。如:H2、N2、C60、P4。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女口:C02、BF3、CCI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如:HCl、NH3、H2O。(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世界的地形知识点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理知识点 姓名:班级: 1、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 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叫相对高度。 3、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地形类型主要特征 海拔高低地势起伏 平原较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平坦广阔 高原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较高,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较低,大致在500米以下想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 米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4.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一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如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是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二是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主要有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5、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6、海底地形:(1)大陆架: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水深一般在 200米以内。 (2)海沟: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 (3)大洋中脊:大洋中心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强烈。 (4)大陆坡: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 7、等高线是指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 8、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绘制成的彩色的地图,叫分层设色图图。

1、下图所示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2、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海拔高度 B、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C、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平缓 D、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陡峻 3、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 B、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 C、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 D、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谷 4、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 A、洼地 B、谷地 C、鞍部 D、脊部 5、读下图完成问题: (1)三个村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是: 王村地处;余村地处;李村地处。 (2)以张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约是米。 (3)图中河流甲的流向是。 甲

十三中 初一地理 世界的地形 练习题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巩固基础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789千米 B.8699米 C.8999米 D.11103米 2.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 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 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B.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 C.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D.中国的大兴安岭 4.右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15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5.下列关于丘陵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海拔高,但相对高度小 B.按一定走向有规律地分布 C.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D.海拔低,起伏较小,坡度和缓 6.某种地形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这种地形 是() A.洋盆 B.大陆架 C.大陆坡 D.海沟 7.海拔较高,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的广大地区,称为() A.山地 B.平原 C.高原 D.丘陵 8.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A.亚洲、欧洲 B.南极洲、欧洲 C.南极洲、大洋洲 D.亚洲、大洋洲 9.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所代表的地形是() A.山地 B.盆地 C.缓坡 D.陡崖 10.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 B.等高线闭合的地方一定是山顶 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就陡 D.等高线向高出凸出的地方是山脊 11.下列地图中,能够最直观地表示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A.等高线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分层设色地形图 D.平面示意图 12.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亚马孙平原—东半球 B.刚果盆地—非洲 C.巴西高原—最高的高原 D.科迪勒拉山系—亚洲 13.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 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 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200米

世界地形说课稿

世界地形说课稿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今天我说的课题是《世界的地形》,这一课题选自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一、说教材 《世界的地形》是对上节《地球海陆分布》的细化。地形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这一节内容它是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又是学习地理所必备的知识,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统领全局的作用。 教材包括了三大内容,即“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学看地形图”。“陆地地形”教材首先从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对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这两组地形类型作出了简略对比。对于各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要充分利用世界地形图,重点学习陆地上的两大山脉带,其他的让学生自主去收集有关的世界之最。“海底地形”部分通过图示形象地说明了海底地形的组成。“学看地形图”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学看地形图。以具体的事例帮助学生读图、析图。培养学生分析认识地形图的能力。由于学生综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差,故确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是本节的又一个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 知识与技能:1、通过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素描图,使学生了解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异同特征并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它们。

2、通过对比地形鸟瞰图、平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使学生初步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及如何从地形图上辨方向、量距离以及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 3、了解世界陆地两大着名的山脉带的分布规律,通过自主地学习能对照地图说出最着名的山脉、高原、平原、与盆地的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五种基本地形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2、通过组织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3、通过读图和制作地形模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运用图片、彩图等培养学生热爱自然,认识自然的积极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本节课任务重,等高线地形图难度较大,教材是以学生读图比较一—获取知识—一归纳规律的线索来组织内容的。教学过程要避免照本宣科式的讲述,要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读图法贯穿始终。各种图像通过课件演示出来,增强直观性。 二、说教法 新教材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使教材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我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情况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八年级物理空气的力量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大气压强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大气压是很大的。 2.知道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3.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4.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过程与方法: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2.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确认大气压的存在。 【教学难点】感受大气压的存在,能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准备】玻璃杯、硬纸片、水、注射器、饮料瓶、挂衣钩、钩码、玻璃片、水槽、吸管、胶塞、气压计、马德堡半球、抽气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进行马德堡半球实验,让两个学生拉马德堡半球,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2.演示:在空玻璃杯口覆盖一张稍厚的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先让学生猜测放手后纸片会不会掉下来,然后移开手后观察纸片会不会掉下来。 在玻璃杯里盛满水,在杯口覆盖一张硬纸,用手按住,将杯子倒转过来,先让学生猜测放手后纸片会不会掉下来,然后移开手,学生观察水有没有流出来,纸片有没有掉下来。(二)进行新课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什么是大气压强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的第一段有关内容。 讲述: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包围着,厚度有几千千米,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又叫大气层,我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上述实验表明:大气对浸在它里的物体产生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大气层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地球周周的万物无不在大气层之中,它们都受到大气压强。 2、马德堡半球实验。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 2. 知道陆地地形的基本形态,学会区别高原与平原、盆地、山地与丘陵。 3. 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重点难点】 1.五种陆地地形的基本特点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自读课本27——31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和五种基本类型。 2. 陆地上的两大山脉带,一是,二是。 3. 海底地形有、、等几部分造成。 合作探究: 1.读陆地表面的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与区别,完成下表 2.观 察世 界地形图,你能说出下列“世界之最”吗?记下来与大家交流! 你还知道哪些“世界之最”?与大家分享一下。

拓展提升: 材料一、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垂直投影到一个标准面上,并按比例缩小画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高度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高度。 材料二、 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2.总结出材料二中几种地形名称的等高线特征。 ①山顶:闭合等高线的数值;②盆地呢?; ③山脊: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突出;④山谷: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突出; ⑤鞍部:之间的部分;⑥陡崖:等高线。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各种地形形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海拔较低,地面起伏小——平原 B.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地面起伏小——高原 C.四周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间较低——盆地 D.地面崎岖不平,相对高度大于200米——丘陵 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在()大洲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3.在分层设色图中,通常用蓝色表示()

八年级物理全册《8.3 空气的力量》教案 (新版)沪科版

生活中的神奇现象——瓶吞气球: 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思考

1、马德堡半球实验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 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了什么: (1)大气压强的存在。 (2)大气压强是非常大。 、大气压强非常的大学生利用给出的器材,分组验证以下说法的真假。 硬纸片 不会掉下来管中的水柱 不会下降 倒过来后 小试管不掉下来 千疮百孔的瓶子 也能装水 做以下实验

实验证明: (1)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2)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类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原因,分析大气压强 (1)空气受到重力的作用 (2) 空气具有流动性 3、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应用: 料等

二、大气压强有多大? ——托里拆利实验 实验中的注意问题以及结论注意: (2)水银柱的高度与 (1)托里拆利实验中,管内上方一定要是真空, 无关 管的粗细、倾斜角度、管的长度、提起还是下压 大气压强等于760mm 汞柱所产生的压强 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大气压

P 0=ρ水银gh =13.6×103kg/m 3×9.8N/kg ×0.76m =1.013×105Pa 人们通常把760mm 汞柱所产生的压强叫1个标准大气压, 760mmHg 产生的压强: 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 为什么不用水做托里拆利实验? P 0=ρ水银gh 1P 0=ρ水gh 2 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托起10米多高的水柱 托里拆利实验呢,你能计算出生:思考并计算,个别板演8.8848km 6km 4km 2km 海平面 1013hPa 800hPa 620hPa 470hPa 320hPa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的值越小。 说说大气压的变化规律 三、大气压强的变化

2020-2021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压强:第三节《空气的力量》导学案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学习目标】 1.知道大气压的产生原因。 2.通过实验,认识大气压确实存在,了解利用大气压强的生活实例,会解释一 些简单的现象。 3. 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记住1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4. 了解大气压的变化,知道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复习回忆】 (1)物体面积上受到的叫做压强。 (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p= ,其中F表示,S表示。 (3)液体压强公式p= 【自主学习】 一、认识大气压强 活动1:感知大气压 1、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往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 后看到什么现象?再慢慢按下图1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什么现象?思考: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二、测量大气压的大小 活动2:反思托里拆利实验 1.在玻璃管中装满水银的目的是什么? 2. 将玻璃管倒立在水银槽中,松开手后管内的水银柱为什么下降?下降到一定高度后水银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空间处于什么状态?水银柱能保持一定高度不再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3.我们是利用大气压等于的压强,从而测得大气压的大小。 4.实验中的玻璃管倾斜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理由是什么?若实验用的玻璃管换用粗一些的,会有影响吗? 推导过程: ⑴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 = Pa,1标准大气压= Pa。 ⑵如果用水来做这个实验,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____ m水柱底部的压强。 三、气压计 活动3:阅读课本思考::这些气压计可以分成几类,原理分别是什么? 四、大气压的变化与人类生活 阅读课本讨论以下问题: 1.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是:。利用它们的关系,我们可以根据测量的某地的估计当地高度。 2. 高山上为什么要用高压锅?高压锅的原理是什么? 【当堂反馈】 1.(2020春?佛山期末)如图所示,小东用吸管吸玻璃杯中的橙汁,是什 么力使橙汁上升到嘴里() A.橙汁的重力B.杯底对橙汁的支持力 C.手握杯子的力D.大气压力 2.(2020春?浦北县期末)下面所列举的现象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的是 () A.吸住在墙上的塑料挂钩B.热气球正在上升 C.水往低处流D.按在墙上的图钉 3.(2020春?松北区期末)关于一标准大气压的值,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一标准大气压为1.01×105Pa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1)

柳山镇中小学集体备课卡科目地理课时8 年级七 课题第三节世界的地形(1) 教学目标1、理解地形、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能在相关图中识别。 2、了解五种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特点。 3、说出世界陆地两大著名高山带的分布规律,能对照地图说出最著名的山脉、高原、平原和盆地名称以及它们所在的大洲。 4、了解海底地形特征,在海底地形示意图上说出各地形类型的名称。 重点难点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 2、五种陆地地形的基本特点 教学 方法 与手 段 直观教学法观察法自主学习 教学设计 课内探究 备课区修改区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引出地形概念和世界的地形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学课本27页掌握下列问题。 (1)称为地形。 (2)地形的五种基本类型:___ _、__ __、 ___ ___、___ _、_______。 (3)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指地面某一个地 点高出_____的______距离。相对高度:指地面 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______距离。 2、学生自学后回答,教师做简单总结。 3、多媒体展示示意图读出甲、乙、丙三点 的海拔,计算甲乙两点、乙丙两点的相对高度。 4、过渡,多媒体展示五种陆地地形。 审查组组长签字备课教师签名:辛卫国使用教师 课 内 探 究 5、学生自学课本27--28页掌握下列问题。 (1)完成下表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 海拔高度地面起伏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2)山脉分布的两大地带: 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A、太平洋东岸的_______ 山系:主要由北美洲的_____山脉和南美洲的_____山脉 组成。B、太平洋西岸山脉带。 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由 _________山脉、________山脉和________山脉组成。 (3)说出几个陆地地形的世界之最。 6、学生自学后回答,教师做简单总结。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 海拔高度地面起伏 平原低(200米以下)平坦广阔 地面起伏小 高原较高 起伏不大 边缘陡峭 山地 较高(500米以 上) 坡度较陡 沟谷较深 地面崎岖不 平 丘陵较低 坡度和缓 相对高度 不超过 200米 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初二物理教案.空气的力量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 (2)通过认识托里拆利实验过程知道大气压的大小即标准大气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及托里拆利实验过程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乐于进行探究。 (2)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产生、大气压的测定以及大气压的变化。教学难点: 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的应用 实验器材:玻璃杯、水、纸片、挂衣钓吸盘、“马德堡半球”、抽气筒。 一、新课导入 将装满水的玻璃杯倒扣在水中,然后用力将杯子向上拉,感觉到很难将杯子与水分开,是什么“力量”与我们较劲,是——空气的“力量”。(可当场做实验演示) 二、问题探究: 1、提出问题 将挂衣服的吸盘挂衣钓,紧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吸盘就紧紧的贴在墙面上,是什么“力量”使挂衣钩压在墙上? 2、假设猜想: 只要挤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才能牢牢的贴在墙上,否则挂钩和吸盘就会自动掉下来,更不用说挂东西了,由此猜想,挂衣钩吸盘上的“力量”可能来自于空气。

3、实验探究: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设计以下实验: 实验:在一个玻璃杯中灌满水,在用一张硬纸片盖住杯口,让杯口朝下,看硬纸和水是否会掉下来,再将杯口朝侧面和斜下等方向,看纸片是否会掉下来。 实验中,玻璃杯中的水和纸片都不会掉下来,说明空气中各个发方向上对纸片有“力量”。 三、重点讲析 1、大气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产生的原因 地球周围包围着厚厚的大气层,空气有质量,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会在所作用的面积上产生压强。 (2)、两个重要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同时说明了大气呀很大。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2、测量大气压 (1)正确理解托里拆力实验 在长约1m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后倒立插入装满水银的水银槽中,这时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

最新人教版选修3第三节《分子的性质》教案

最新人教版选修3第三节《分子的性质》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结合常见物质分子立体结构,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多原子分子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判断。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 ①如何理解共价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 ②如何理解电负性概念; ③写出H 2、Cl 2 、N 2 、HCl、CO 2 、H 2 O的电子式。 提出问题: 由相同或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出现的机会是否相同?讨论与归纳: 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一般说来,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中的电子对不发生偏移,是非极性键。而由不同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电子对会发生偏移,是极性键。 提出问题: (1)共价键有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是否也有极性和非极性? (2)由非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怎样分布?是否重合? (3)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中,怎样找正电荷的中心和负电荷的中心? 讨论交流: 利用教科书提供的例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借助图示以及数学或物理中学习过的向量合成方法,讨论、研究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 总结归纳: (1)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多原子分子,其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重合,所以 都是非极性分子。如:H 2、N 2 、C 60 、P 4 。 (2)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的向量和等于零时,是非极性分子。如:CO 2、BF 3 、 CCl 4。当分子中各个键的极性向量和不等于零时,是极性分子。如:HCl、NH 3 、 H 2 O。 (3)引导学生完成下列表格

《世界的地形》教学设计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情学法 七年级的学生虽在小学有零碎接触一些地理知识,但未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特别是缺乏基本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图像,包括示意图、地图、景观图等。通过认真判读、分析、获取地理信息,并应用地理图表说明地理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采用以下三大学法,逐步掌握世界地形的有关地图和地理知识,落实教学主题。 一)、是自主学习法: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分层设色世界地形图、各种示意图和景观图来设置问题,1、引导学生能读懂地图,利用地图复习旧知识和理解新知识。2、引导学生层层理解五种地形的特点和两大山脉带的分布。 二)、是比较法:通过景观图的感性比较和列图表比较五种地形的异同,增加对世界地形的掌握; 三)、是讨论探究法:通过同学间的共同讨论以及野外调查,了解你的家乡的地形特点,以及这种地形给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哪些影响。 二、设计思想 【依据课标】 为满足“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新理念,根据课标,1、要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2、利用图表分析比较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 【关键词】 地形、分层设色、海拔、相对高度、高峻、山脉带 【教材内容简析与教材创新处理】 本课时主要是学习陆地地形和学会看分层设色地形图两大内容。根据“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这一观点,教师完全可以围绕一张分层设色的世界地形图来展开教与学,培

八年级物理全一册教案-8.3 空气的“力量”9-沪科版

《空气的“力量”》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八章第三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八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学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本节教材分2课时。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目标目标 (1)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3)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 四、教学重点分析: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从分子结构的角度,理解“相似相溶”规律。 2、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3、能用分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4、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的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手性分子和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 教学过程 [复习过渡] 复习极性键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并举出常见的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碘易溶于四氯化碳而不易溶于水,氨和氯化氢易溶于水,这是为什么呢? [指导阅读] 课本P52,让学生说出从分子结构的角度,物质相互溶解有那些规律? [学生得出结论] 1、“相似相溶”规律:非极性物质一般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一般易溶于极性溶 剂。 2、若存有氢键,溶质和溶剂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越大,溶解性越好。 3、若溶质遇水能反应将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巩固练习] 完成思考与交流 [指导阅读] 课本P53~54,了解什么叫手性异构体,什么叫手性分子,以及“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设问] 如何判断一个分子是手性分子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有碳原子上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 [教师补充] 我们把连有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 [过渡]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都知道硫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硝酸的酸性强于亚硝酸,这是为什么呢? [讲述] 从表面上来看,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来说,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这与他们的结构相关 含氧酸的通式(HO)m RO n,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则n越大,R的正电性越高,导致R-O-H中的O原子向R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就容易电离出氢离子,即酸性越强。 如硫酸中n为2,亚硫酸中n为1,所以硫酸的酸性强于亚硫酸。

《空气的力量》教学设计

空气的“力量”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和大气压的应用。其中大气压的存在既是教学重点,大气压的测量既是重点也是是教学难点。由于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在日常生活中又不易感觉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因此本节课采用教师演示实验及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边讨论,使知识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并能说出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强的大小。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测量。 2、教学难点:大气压强的测量。 四、教学用具:玻璃杯、纸片、水、橡皮碗、课件; 五、教学方法:演示实验、课件演示、分析讨论 六、多媒体设计思路: 本课课件设计主要用于辅助实验教学,突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该课件在设计时本着在一定程度上对研究问题、分析实验现象,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突出重点,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进行设计。

七、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猜谜:“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少不了,在你身边看不到,越往高处越稀少。”(打一自然物)谜底:空气。 设疑:我们已知道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和具有流动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那么空气中是否也一样有压强呢? (二)新课教学: 1、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1)、纸托水实验(演示) 2)、橡皮碗吊物体(演示并让学生参与) 3)、铁皮罐塌陷(课件演示) 提问:以上现象都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结论: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这种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设疑: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那么大气压大不大呢? 4)、马德堡半球实验(课件演示):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大气压很大。 设疑: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 2、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课件演示,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 分析: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而管外水银面受到大气压强,正是大气压强支持着管内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也就是大气压强跟760毫米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 计算:P = g h = 13.6 × 10 3千克/米3 × 10牛/千克× 0.76米 = 1.013 × 10 5帕 讨论: (1)如果玻璃管倾斜,会影响结果吗? 水银柱长度怎么变? (2)如果将玻璃管向上提一点,会影响结果吗? (3)在槽内加水银,水银柱的高度是否变化?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1)

第二章第三节分子的性质(1)姓名学号 一、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1、键的极性 按形成化学键的原子极性共价键电负性大的原子带负电,显负价 非极性共价键原子带相同电性,化合价相同 2、分子的极性 ①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 a.大部分单质分子,O3除外! b.对称性很好的分子CO2 、 BF3 、 CH4 、C60 、C6H6、C2H4、C2H2 ②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H2O H2O2 类别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 定义 共用电子对 电荷分布 分子空间构型 实例 ③分子极性的判断 a.全部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由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在含有极性键的多原子分子中,如果结构对称则键的极性得到抵消,其分子为非极 性分子。 如果分子结构不对称,则键的极性不能完全抵消,其分子为极性分子。 d经验规律:在ABn型分子中,当A 的化合价数值等于其族序数时,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练习】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 CO2、H2S B. CH4、C2H4 C. Cl2、C2H2 D. NH3、HCl 二、范德华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范德华力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又叫范德华力 2、影响范德华力的因素 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分子的极性分子极性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3、范德华力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范德华力影响的是分子熔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即范德华力越大熔点、沸点、溶解度越大;化学键影响的是分子的稳定性(化学性质) 【思考】(1)气体在加压或降温时为什么会变成液体或固体? (2)分析HI、HBr、HCl范德华力递变的可能原因 (3)Ar比CO范德华力还小的说明什么问题? (4)你怎样解释卤素单质的熔沸点递变顺序?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教材简要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陆地地形”、“海底地形”和“学看地形图”三部分内容。 陆地地形。教材首先从运用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基本概念入手,对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这点两组地形类型做出了简略的对比。盆地,为一种复合地形,由中部相对低海拔的平原或高原甚至地形略有起伏的丘陵与四周相对较高的山地、高原所环绕而组成。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幅地形景观图,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图文结合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全球陆地各种主要地形的分布情况,在教材中以一幅“世界地形图”作介绍,重点展示陆地上高峻山脉主要分布的两大地带。具体的高原、平原和盆地等,课文只提及青藏高原、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等,请学生阅读地形图时注意,并形成初步印象。 海底地形。教材利用海底地形示意图,介绍了海底地形的主要组成部分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以及大样中脊。 学看地形图。主要通过实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指导学生学看地形图。教材通过展示同一地区的四幅地图,形象地说明了分层设色地形图的来历、特点及阅读的方法,以具体事例帮助学生“学看地形图”,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等高线和等深线,判断地势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缓变化,辨别山脊、山谷等简单地形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图片资料,掌握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形态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全球陆地各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分布情况,重点掌握世界上典型的平原、高原、盆地及两大高山带的具体分布。 3.利用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海底地形,并对比分析海底、陆地地形的异同。 4.通过实例和实践。了解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过程、优点以及如何使用与阅读地形图。 5.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估算不同地点的海拔以及地势起伏和坡度陡缓,培养读图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基本概念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学会比较、综合的方法,来总结地理事物的特征、规律。 2.引导学生合作完成资料的收集,实物模型的制作过程、学会正确选择、收集、分析资料,培养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3.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重视地理学科的过程教学和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教学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式和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过程教学,培养勤思考、乐动手、爱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角色体验,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陆地地五种基本类型的特征。 2.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制作原理。 难点: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地地形要素和识别五种基本地形类型。 2.运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判断地势的高低和坡度陡缓。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自制多媒体课件资料。 学生准备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范文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对这门学科有了简单的了解,物理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和概括能力已初步形成,也亲身体验到了物理知识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对物理有了一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希望教师能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渴求,希望在老师的引导下获得锻炼及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同时更希望品尝到成功学习的快乐。教学中应注意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的同时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勇气,教会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式学习的主角。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八章第三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和单位、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公式之后,学习的'又一压强方面的知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关于气体压强中大气压强的初步知识,与前面所学的固体压强,液体压强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教材通过事例、实验引入课题,教材的编排符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重视定性分析和实际应用,强调实验探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并且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了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学

好本节课,对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成因、大小及其应用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进一步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指导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3)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 3.德育目标 (1)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模式】 激趣——质疑——讨论——反馈 【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新课 取2个大小不同的试管,在大试管内装一半的水,将小试管套在外面,我们将看到什么现象?

初二物理教案《空气的力量》

先由液体压强产生的原理引入气体的压强,结合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然后结合 生活中的实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 接着再引入压强的测量 方法“托里拆利实验”。最后再讲解气体压强随高度的变化。 第一课时: 一、 新课导入 将装满水的玻璃杯倒扣在水中,然后用力将 杯子向上拉,感觉到很难将杯子与水分 开, 是什么“力量”与我们较劲,是一一空气的“力 量”。(可当场做实验演示) 二、 新课教学: 将挂衣服的吸盘挂衣钓,紧贴在光滑的墙面上,挤出里面的 空气,吸盘就紧紧的贴在墙面上,是什么“力量”使挂衣钩 压在墙上 只要挤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才能牢牢的贴在墙上,否则挂 钩和吸盘就会自动掉下来,更不用说挂 东西了,由此猜想, 挂衣钩吸盘上的“力量”可能来自于空气。 1、大气压强 (1)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产生的原因 在大气层里,下边的空气被上边的空气所压,地球被整 个大气层所压。空气有质量,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会在所作 用的面积上产生压强。在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这 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 、马德堡半球实验 早在1654年,德国马德堡市市长奥托 格里克就在马德 堡市公开表演一个着名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他把两个 直径为30cm 铜质空心半球紧紧地扣在一起,用抽气机抽出 球内的空气,然后用16匹马向相反方向拉两个半球,结果费 了很大的劲才把它们拉开。 四、课堂小结和练习 课题 空气的“力量” 授课时间 第五周 课时安排 4 教学 目标 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 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知 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知道大气压 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之间 的关系。 领导签字 备课组长 主讲人 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托里拆利实验。 重、难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