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在输气管道铁路穿越段施工的应用实例

合集下载

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在长输管道中的应用

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在长输管道中的应用
2 0 1 5年
管 道 技 术
P i p e l i n e T e c hn i q u e
设 备
Eq u i p me n t
2 01 5
No .1
第 1期
X 射 线 数 字成 像 技 术 在 长 输 管 道 中 的应 用
郑 娜 , 周 广言 , 刘全 利 , 张金 喜 , 黄 肖林 , 白 羽 , 李 佳 , 薛 岩
Ab s t r a c t : I n v i e w o f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h i g h l a b o u r i n t e n s i t y .1 o w e f f i c e n c y a n d h i g h c o s t o f t h e X —r a y d i g i t a l i ma g i n g t e c h n o l — o g y i n l o n g d i s t a n c e p i p e l i n e,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X —r a y d i g i t a l i ma g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wa s c o n d u c t e d . T h e p r a c t i c a l i t y o f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u s e d i n l o n g d i s t a n c e p i p e l i n e wa s e n s u r e d b y r e s e a r c h a n d e x p e r i me n t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d t h e t e c h n o l o y g p r i n c i p l e, t h e c u r r e n t s t a n d a r d s a n d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e n g i n e e in r g p r a c t i c e, c o n i f r me d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X —r a y d i g i t a l i ma g i n g t e c h n o l o y g i n l o n g d i s t a n c e p i p e l i n e g i r t h w e l d i n s p e c t i o n a n d h i g h e ic f i e n c y a n d l o w c o s t o f t h e t e c h n o l o g y . Ke y wo r d s : d i g i t a l i ma g i n g ;l o n g — d i s t a n c e p i p e l i n e ;we l d i n s p e c t i o n

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技术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技术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技术在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摘要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技术作为一类重要的无损探伤检测技术,创新了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测和运行检修方法,为输电线路耐张线夹和直线接续管内部精准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对提高输电线路的压接施工质量、排除安全隐患具有重大意義。

关键词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技术;输电线路施工目前,我国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中,连接导线、地线时大量采用压接型电力金具——耐张线夹和直线接续管。

在施工工作时,导线、地线在压接管中未贯穿到位或钢芯压接不符合要求,都将会为线路安全运营带来巨大安全风险。

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因接续管压接质量不合格而导致的输电线路断线、掉线等影响安全运营的事故时有发生。

因此,探索一种接续管压接质量无损探伤检测技术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笔者所在的企业积极创新方法,提出把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技术应用到输电线路施工之中,选用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装置,尝试对线路接续管压接情况高精度成像,进而在无损探伤的情况下于高空检测出压接缺陷。

1 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技术概况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技术作为一类重要的无损探伤检测技术,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既可用于金属检测、又可用于非金属检测,在工业生产、安保防卫中得到广泛应用。

该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与X射线作为一类电磁波,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偏振等特性密不可分。

具体体现在:首先,X射线较为稳定,是不带电的粒子流,不存在电磁场干扰的情况;其次,X射线穿透性卓越,可穿过众多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物体的表面,并根据穿透过程中被吸收程度的不同,来呈现物体内部的信息。

和相应的显性定影设备搭配使用,可把被不同程度吸收的射线投射在胶片上,再进行显形和定影处理,在胶片上呈现出物体厚度变化和内部缺陷情况的图片。

X射线无损探伤检测定影技术应用到架空输电线路施工中,一套完整的无损探伤检测装置整体应该包括发射仪、接收仪及软件成像系统、装夹器具等。

它主要是利用X射线照相技术所具有的可靠度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动态响应范围大和成像直观、图像数字化等特性,在无损的情况下,检测耐张线夹和接线管施工质量,如可发现钢绞线是否存在裂缝、变形、夹渣等缺陷,并具体显示出缺陷部位、缺陷程度。

X射线技术在长输管道无损检测中的技术要点

X射线技术在长输管道无损检测中的技术要点

图 2 射线管散射角与管道直径的对应关系
同时,结合实例作进一步说明,利用 X 射线管道爬行 器对 325 × 12 mm 外径的管道环焊缝,设其平面阳极靶产 生的 25°的有效辐射角 β。以 tgα = ( L /2) / r 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 α = β /2,L 为有效的辐射宽,而 r 为管道的半径。通 过计算结果显示,有效辐射宽度计算结果为 72 mm,如果 在实际操作中,利用 80 mm 宽的胶片,均匀透照两侧及焊 缝就需要精确定位爬行器的位置。
[ID: 7288]
参 考 文 献:
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标准值的 75% ,当跨度大于 8m 时, 拆模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其标准值的 100% ,以防止过早拆 模引起的混凝土损伤。同时,模板支撑立杆与楼板模板接 触部位应有可调支座或楔子顶紧,防止混凝土在振捣过程
[1] 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其次通过对选择胶片影响透照质量因素、散射线影响 透照质量因素、射线线质与曝光量影响透照质量因素、影 响径向的定位精度因素、影响轴向的定位精度因素进行分 析及解决,从而进一步说明 X 射线技术在长输管道无损检 测中的技术要点。
选择胶片: 在进行 X 射线进行检测时普遍使用的是低 曝光、短焦距的透照,这样对底片的要求就较高,其中主 要包括较低的感光度以及较细的颗粒度。因此在 X 射线进 行检测时,应尽量选择爱克发 D7 型的胶片或与其属于同类 型的胶片为宜。
[4] JB / T4730 - 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S]. [5] SY4109 - 2005,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无损检测[S].
差范围的确定上,前面经过公式的计算我们已经得知,X
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欇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原理及应用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原理及应用
检测速度快:800检测点/天;


测量精度高:0.01mm;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测量注意事项

CSEI
1、金属受热膨胀; 2、温度对声速的影响。 一般来讲,碳钢膨胀系数为10-13 ×10ˉ6/℃; 不锈钢膨胀系数为14.4-16 ×10ˉ6/℃; 合金钢受成分影响,膨胀系数的变化范围较大。 温度的提高致使构建内部发生变化,因此声波的传递速度也随之变化。 电磁超声是反射的纵波,而普通超声一般采用的横波,高温腐蚀检测仪采用 是纵波,声速受材料影响较小。 通过高温状态下的多次实验,同种材料受温度的影响,每升高55℃测量数据 比实际值增加1%
9.6 8.3
油浆
8.8
同上
8.3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CSEI
1、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X射线数字成像(DR)检测原理
射线透照被检工件,衰减后的射 线光子被数字探测器接收,经过一 系列的转换变成数字信号,数字信 号经放大和A/D转换,通过计算机处 理,以数字图像的形式输出在显示 器上。
CSEI
数字成像检测与胶片照相在射线透照原理 上是一致的,均是由射线机发出射线透照被检 工件,衰减、吸收和散射的射线光子由成像器 件接收。不同点在于成像器件对于接收到的信 息的处理技术:胶片照相是射线光子在胶片中 形成潜影,通过暗室的处理,利用观片灯来观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管线腐蚀问题

CSEI
电力、化工企业管道网络在高温、高压及腐蚀性介质 中运行时,管道网络的很多部位会发生腐蚀侵蚀:直 管段的腐蚀坑点、弯头处的冲刷腐蚀及管道支架或托 架下的腐蚀,这些腐蚀会直接导致管道网络的局部破 损而引发重大设备或人身伤亡事故,给企业造成重大 经济损失;

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的应用样本

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的应用样本

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的应用在管道建设工程中, 射线检测是确保焊接质量的主要无损检测手段, 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质量、健康环境、施工效率、建设成本以及管线的安全运行。

长期以来, 射线检测主要采用X射线或γ射线的胶片成像技术, 检测劳动强度大, 工作效率较低, 常常影响施工进度。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数字平板射线探测技术的发展,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正逐渐运用于容器制造和管道建设工程中。

数字图像便于储存, 检索、统计快速方便, 易于实现远程图像传输、专家评审, 结合GPS系统可对每道焊口进行精确定位, 便于工程质量监督。

同时, 由于没有了底片暗室处理环节, 消除了化学药剂对环境以及人员健康的影响。

过大量的工程实践与应用, 对管道焊缝射线数字化检测与评估系统进行了应用研究分析探索。

1 射线数字成像技术的应用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输油输气管道建设工程也越来越多, 众多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金属材料焊接技术及检测技术的进步。

当前, 在管道建设工程中, 管道焊接基本实现了自动化和半自动化, 而与之配套的射线检测主要采用胶片成像技术, 检测周期长、效率低下。

”十二五”期间, 将有更多的油气管道建设工程相继启动, 如何将一种可靠的、快速的、”绿色”的射线数字检测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中, 以替代传统射线胶片检测技术已成为当前管道焊缝射线检测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2 国内外管道焊缝数字化检测的现状2.1 几种主要的射线数字检测技术1) CCD型射线成像( 影像增强器)2) 光激励磷光体型射线成像( CR)3) 线阵探测器( LDA) 成像系统4) 平板探测器( FPD) 成像系统几种技术各有特点, 当前适用于管道工程检测的是CR和FPD, 但CR不能实时出具检测结果, 且操作环节较繁琐、成本较高, 因此平板探测器成像系统成为射线数字检测的主要发展方向。

2.2 国内研发情况国内当前从事管道焊缝射线数字化检测系统研发的机构主要有几家射线仪器公司, 但其产品主要用于钢管生产厂的螺旋焊缝检测。

长输管道无损检测中数字射线的运用之研究

长输管道无损检测中数字射线的运用之研究

长输管道无损检测中数字射线的运用之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长输管道工程接踵而至。

长输管道在长期服役之后,受到外界环境以及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管道腐蚀、泄露和破损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长输管道的安全可靠运行。

文章重点就长输管道无损检测中数字射线的运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长输管道;无损检测;数字射线;运用研究长输管道大多环境复杂,输送介质多为腐蚀性介质,容易发生破裂和穿孔,严重影响管道的性能、通过能力和安全性,影响管道的使用寿命。

如果管道出现腐蚀穿孔,将导致介质泄漏,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并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根据 GB50369标准,射线检测是长输管道的强制性要求。

其中,传统的射线胶片摄影检测仍然是主要的无损检测方法,而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是高效、高质量检测的发展趋势。

1长输管道无损检测中数字射线检测技术的类别1.1胶片数字化检测技术出于安全和环保的考虑,长输管道射线探测通常采用X射线源。

当X射线穿透管壁到达胶片时,由于受到较大的射线剂量,与缺陷位置相对应的胶片形成潜影。

在暗室中经显影、固定、干燥等进一步处理后,在胶片上形成缺陷透射图像。

评估者使用RT检测技术来确定缺陷图像的类型和大小以及缺陷是否超过标准。

RT检测胶片数字化技术是利用扫描设备将胶片图像转换成数字图像。

该技术虽然提出较早,但由于数字质量差、工业应用习惯等原因,其应用发展缓慢。

直到近年来,它才开始应用于高速铁路、成品油管道和航天器焊缝远程辅助胶片评价,对RT检测胶片数字化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胶片数字检测技术是一种间接数字技术。

对于长输管道而言,其最大的优点是解决了管道存量胶片的数字化、管理和分析等问题。

1.2CR检测技术CR探测技术是电脑影像探测技术的缩写,是指使用储存式荧光成象板(IP-板子)来取代底片来实现探伤。

当X-光辐照IP板时,它的晶格中的电子会被激发到更高的能级,从而产生荧光,从而形成一个潜影层。

分析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R)技术在管道对接焊缝检测中的应用

分析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R)技术在管道对接焊缝检测中的应用

分析射线数字成像检测(DR)技术在管道对接焊缝检测中的应用姚阳明(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桂林分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针对管道的对接焊缝无损检测,对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最后经数据处理和对比试验验证了这项检测技术的合理性与有效性,旨在为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管道对接焊;对接焊缝检测;无损检测;射线数字成像检测【中图分类号】TG4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20)06-0217-02对接焊是管道常用的连接方式,为确定对接焊的质量,需要对管道的对接焊缝实施检测,另外为了不破坏焊缝,应采用无损检测技术。

其中,射线数字成像检测(以下简称DR技术)是一项全新的无损检测技术,它的应用能解决传统方法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等问题。

1DR技术和传统技术之间的对比与DR系统设备近几年,DR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与快速发展,这项技术的应用能对不同检测部位实施动态成像,以此及时获取各项检测结果,提高检测效率,缩短检测工作的周期。

相较于传统的胶片照相,成像所必需的射线剂量相对较小,而且成像的时间还很短,能有效减小辐射范围,实际使用更加安全和环保。

对于传统的胶片照相,它主要存在下列几方面问题:无法满足动态成像和检测评定等实际要求;图像的宽容度相对较低;需耗费大量的胶片与药液,容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而DR技术不仅检测速度极快,而且检测过程十分容易控制,所得的检测结果能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分析处理,并采用电子方式进行存储与传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1]。

DR系统一般利用电池进行供电,系统的非晶硅成像板与计算机通过电缆相连或采用无线连接,系统的X射线源能与常规射线源相匹配。

对于非晶硅成像板,其像素尺寸为127μm,有效成像区域的大小为223mm×216mm,动态范围为14 bit,正常情况下的分辨率能达到3.5LP/mm。

上述检测系统可以在很多领域使用,如电力管道、石油管道、化工管道、管材加工、机械零部件与汽车零件等的检测[2]。

油气管线焊缝无损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

油气管线焊缝无损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

油气管线焊缝无损检测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史小东;赵洪波;韩曙光【摘要】针对长输管线焊缝无损检测,研制了一套基于X射线CMOS感光芯片RadEyeTM 100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对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测试,并初步应用于长输油气管线焊缝检测工程.根据选定的X射线CMOS感光芯片,采用CPLD 产生系统所需的各种时序,设计并制作了CMOS感光芯片驱动电路、A/D转换电路、数据采集与通信电路、图像获取及处理软件等.该系统采用以太网传输接口与计算机通信,提高了安全防护距离.测试结果表明: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的辐射剂量低于传统胶片辐射剂量的50%,系统的分辨率达到51p/mm,满足了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分辨率高的特点,能够满足油气管线焊缝无损检测的要求.【期刊名称】《石油化工自动化》【年(卷),期】2014(050)001【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焊缝检测;数字成像;CMOS探测器;分辨率【作者】史小东;赵洪波;韩曙光【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海上石油工程技术检验中心,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海上石油工程技术检验中心,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海上石油工程技术检验中心,山东东营25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4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材料学、微电子学等基础学科研究领域的全面进步,以计算机自动控制与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神经元信息感知、图像数据处理信息系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1]。

X射线无损探伤作为一种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在工业领域应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通常以胶片照相为主要方法,但该方法需耗用大量的X射线胶片,具有工序复杂、检测周期长、劳动量大、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人身伤害大及检测自动化程度低等诸多缺点,使其在检测效率、成本及环境保护等方面无法满足目前生产快速发展和竞争日益激烈的需要[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8
1 概述
在油气管道建设工程中,射线检测是保证管道焊接质量的主要检测手段,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健康环境、施工工期、建设成本以及管道的安全运行。

传统的X 射线检测拍片具有检验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耗材费用高、底片质量波动大等缺点,底片暗室处理周期长,焊接缺陷无法及时反馈。

随着计算机图像采集及处理技术应用于无损检测领域,作为一种新的无损检测方法,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进入对接焊缝的无损检测领域,可以极大地提高检测自动化程度及生产效率,向绿色施工迈进一大步。

港沧线沧州末站向沧州大化供气管道工程 13.4 km Φ406.4 管道需要穿越京沪铁路(288米)涵管,由于涵管位于地表下10米深,且作业坑狭小,管道不能整体预制后再穿越,每次只能拖动前进6米,这就需在一个固定的狭小作业坑重复完成多次管道的吊装、焊接、检测、防腐、穿越等工序。

造成了作业时间长,作业环境复杂,作业影响因子多,为了缩短施工时间,经过工序优化,针对无损检测这道工序,决定采用X射线数字成像进行检测。

2 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组成
本项目投用的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主要如图1可知由四部分构成,包括:
X射线发生装置及控制装置(高频恒压超小型射线机);
X射线平板探测器(非晶硅无线平板探测器);数字成像控制台计算机;
控制台软件(X射线数字成像软件)。

图1 数字成像系统主要构成表1 数字成像系统部件表
序号设备名称
品牌
型号
编号产地
备注
1
高频恒压超小型射线机
史克龙斯MRCH-250
P C -D R -01
俄罗斯/2
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率昂思10*12 WGB
P C -D R -01
韩国无线传输3控制台软件
率昂思//
韩国/4
数字成像控制台计算机
戴尔/
P C -D R -01
中国
/
3 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工作原理
X射线数字成像系统中:非晶硅成像平板接收X射线高频射线机穿过焊缝的X射线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传输到数字成像处理系统,数字成像处理系统将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再进行焊缝质量的相关评定,并将处理后的图片记录保存。

X射线数字成像采集的图像用相应软件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可以保存为
JPG、BMP等多种图片格式,以便评定和查阅。

图2 X射线数字成像处理后图片
4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4.1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依据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是国家质检总局在适应目前市场环境,积极推广的新检测技术,并于2015年9月颁布实施了NB/T47013.11-2015标准,来指导规范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在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应用。

传统X射线检测中,辐射影响区域大,透照时间长,暗室处理要求高,评片相对固定。

而与传统X射线检测相比,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由于采用高频射线机透照和非晶硅平板采集图像,辐射剂量小,辐射影响区域小,透照时间短,省略掉暗室处理这个环节,检测结果可以由现场评片人员实时反馈,无相应的延迟时间,大大缩短检测至检测结果反馈时间;由于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采用电子文件的形式保存检测结果,第一避免了胶片保存的体积大、笨重、环境要求苛刻(相应的温度湿度),携带方便,易于调取相应焊口的原始检测结果,为工程质量控制和运行维护提供了方便。

第二避免了环境污染,由于没有暗室处理,不需要相应的胶片、废显影液和废定影液,节约了材料费用、减少了污染排放。


三节约了资源,响应了建立环境友好型经济的战略。

图3 X射线数字成像现场检测距离辐射源8m距离辐射剂量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技术在输气管道铁路穿越段施工的应用实例
谢广禄 杨素景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天然气公司 天津 300280
摘要:介绍了X 射线数字成像(digital radiography,DR)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输气管道焊接现场应用,为实施NB/T47013.11-2015标准做出尝试。

关键词:X 射线数字成像 输气管道施工 焊缝检测 铁路穿越
259
4.2 X射线数字成像现场检测
针对京沪穿越的具体情况,做好相应的工装,并根据现场情况,配备两个作业组,每组3个人的无损检测队伍;优化检测工序,将每道焊口的检测时间和检测结果反馈缩短到15-20分钟内,与传统的射线检测所耗时间相比,节约了3-4倍的时间。

辐射安全距离控制在10米内。

缩短了施工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为实现工期目标提供
了强有力的保证。

图4 X射线数字成像白天检测1 图5
X射线数字成像白天检测2
图6 X射线数字成像夜间检测1 图7 X射线数字成像夜间检测2
图8 X射线数字成像仪工装 图9 现场检测1
图10 现场检测2
4.3 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成果
X射线数字成像在京沪铁路穿越段管道检测过程中,共检测了57道焊口,实现了现场检测、现场评定、现场出结果,提高了施工效率。

使用数字成像技术后,焊口检测
后可立即评定是否合格,合格焊口可进入下一道施工程序,不合格焊口可立即返修,使每道焊口从开始检测时间到出具检测结果缩短到只需15~20分钟。

该工程焊口质量总体评价:优良。

在整个京沪穿越施工过程中,数字成像技术充分发挥了先进技术的作用,按照预定时间的完成了检测工作,保证了工程建设的如期完工。

5 结束语
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应用于输气管道建设,与传统射
线照相检测方式相比,具有检验效率高、成本费用低、实时成像、资料存储传递方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相信随着NB/T47013.11-2015标准的实施,该技术会更加广泛的应用于各个相关领域。

参考文献
[1] NB/T 47013.11-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11部分:X 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作者简介
谢广禄,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天然气公司,技术专家。

炼油化工企业对于催化汽油加氢工艺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但对整个催化汽油的质量进行提升,有效控制烯烃的饱和度,同时还可以减少氢气的使用量,在化工企业优化催化汽油的工艺技术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3 结束语
本文针对催化汽油加氢工艺程序进行了解,再对其优化汽油质量采取的有效处理技术进行探讨,其主要是针对催化汽油原有的选择性加氢脱硫降烯烃和加氢脱硫恢复辛烷值这两种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最大程度清除汽油中的硫、氮等,对烯烃饱和度起到降低的作用,使得汽油中的辛烷值达标,提升汽油质量。

而如要完全消除汽油对环境带来的污染,达到理想的环保效果,还需要炼油化工企业共同努力,在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探讨,采取进一步优化措施,致力于升级汽油质量的措施,尽最大可能改善环境污染现状。

参考文献
[1]李昊鹏. 渣油加氢RHT 工艺技术在上海石化的工业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7.
[2]武同霞. 炼油化工企业催化汽油质量升级的技术分析[J]. 当代化工,2016(6):1217-1218+1221.
[3]于型伟,李向进,黄明富,等. 催化汽油加氢脱硫工艺技术现状及节能方向研究[J]. 石油石化节能,2016(6):4-7+1.
[4]满雪峰. DSO 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在大庆炼化公司的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
[5]陈小虎. 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
[6]赵晨曦,彭成华. 全馏分催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装置的工艺设计[J]. 现代化工,2014(1):134-136.
[7]马晓妍. 化工企业催化汽柴油的质量升级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4):34.
[8]纪晔,张国磊,王陆,等. 炼油化工企业催化汽油质量升级的技术分析[J].石油规划设计,2011(6):18-20+53.
[9]张学军,李石新,徐新良. 催化汽油加氢精制加氢异构化工艺[J]. 石化技术,2005(4):4-6.
(上接第25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