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发育导学案

合集下载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形成过程。

2、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3、培养观察、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提高地理实践力。

二、知识梳理(一)河流侵蚀地貌1、溯源侵蚀(1)概念: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

(2)影响:使河谷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

2、下蚀(1)概念:垂直于地面的侵蚀。

(2)影响:加深河床,形成峡谷。

3、侧蚀(1)概念: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

(2)影响: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横向发展。

(二)河流堆积地貌1、洪积—冲积平原(1)形成位置:山前。

(2)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2、河漫滩平原(1)形成位置:河流中下游。

(2)形成过程:河流在中下游地区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

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堆积体不断升高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多个河漫滩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

3、三角洲平原(1)形成位置:河流入海口。

(2)形成过程:河流入海时,流速减慢,加之受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前方堆积形成三角洲,多个三角洲连接形成三角洲平原。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3)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较大。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线状分布。

(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

三、典型例题例 1: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港务局拟在 A、B 两处河段建港,请问选在 A 处还是 B 处好?理由是什么?(2)某勘探队在 C 处钻探获得黏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其理由是什么?解析:(1)A 处好。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4.3河流地貌的发育(第一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河流的三种侵蚀作用及其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2.掌握河流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3.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峡谷、急流、瀑布为什么一般分布在河流的上游?2.想一想:冲积扇和洪积扇的形成有何不同?3.议一议:黄河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其重要条件有哪些?4.讨论:河流自上游至下游,堆积物颗粒总是由粗到细吗?探究点一河流地貌的发育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所示的区域位于20°N附近,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河口三角洲更容易和e岸相连( )②a、b、c三处最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③a河段沉积物的颗粒直径一般小于b河段( )④c河段外力作用以搬运作用为主( )(2)a处河谷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段河流以________(外力)作用为主。

(3)c处河谷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的外力作用以___ _____作用为主。

(4)c处河流往往在______岸侵蚀作用明显,在________________岸堆积作用明显。

河流在c处形成的堆积地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归纳】1.河流侵蚀作用的三种类型:溯源侵蚀,侵蚀方向为________方向,指向河流的______;下蚀是指沿______向____侵蚀,方向为________方向;侧蚀是指向河流__________方向侵蚀,方向为__________方向,与河流的流向大致__________。

导学案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河流地貌的发育

课题:4.3河流地貌的发育学时:2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理解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3.理解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重难点】1.河谷的演变过程;2.不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4.河流侵蚀作用对河谷产生的影响;5.怎样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学法指导】1.收集信息渠道:教材、资料、地图册2.解决问题方法:图表阅读与运用、对比法、点拨法预习案通读课本内容,勾画要点知识,完成《高考领航》课前预习,用时15分钟。

探究案探究点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教材P77图4.17河谷的演变,P78图4.18河流堆积地貌示意。

完成活动题:探究点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教材P80图4.21聚落规模与河流地貌的关系,P81图4.22河流地貌对聚落造成的影响。

完成活动题:训练案【巩固训练】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中甲处为A.发育于山前的洪积-冲积平原B.发育于山前的河漫滩平原C.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冲积扇D.发育于山前的三角洲平原2.从甲-乙-丙处,河流堆积物特点是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B.堆积物质依次由大到小,由重到轻C.堆积物质依次由小到大,由轻到重D.甲-乙,堆积物质由小到大,乙-丙则由大到小3.若丙处为黄河三角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河三角洲是黄河在黄海人海口处形成的B.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波浪堆积地貌C.黄河人海口处的潮流作用强大,利于三角洲的形成D.黄河三角洲在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读某河道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某港务局拟在A、B两处河段建港,请问是选在A处还是B处好?,理由是(2)某勘探队在C处钻探获得粘土、砾石、粉砂、砂等沉积物标本,请问自上而下钻取的沉积物应依次是,其理由是。

(3)小岛D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5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5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5【教学内容】第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二章河流地貌【教学重点】河流腐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及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阻碍【教学难点】河流腐蚀地貌和堆积地貌【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师生互动法。

材料一考点一、河流腐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辨析河流腐蚀的三种类型及阻碍区形成三角洲平原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

【自主完成】1.一样情形下,由冰川腐蚀而成和由流水腐蚀而成的峡谷形状上有何区别?辨析:河流堆积地貌是否只显现在河流的下游。

考点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阻碍读右图即渠县政区图中能够看出在渠江沿岸分布着众多的乡镇,那么河流为聚落分布提供了哪些条件?【课内探究案】考点一、河流腐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小组讨论并分析】:1.崇明岛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世界上最大的沙岛。

试说明崇明岛形成的自然缘故。

(6分)【小结】方法技巧2.试分析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缘故?(6分)3.阿斯旺大坝修建后,尼罗河三角洲面积有缩小的趋势,试分析其要紧缘故?(4分)你是否赞成在尼罗河上游修建阿斯旺水坝,请说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8分)考点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阻碍【小组讨论并分析】:4.结合下图,分析河流地貌对山区和平(式从聚落分布、缘故、原聚落分布的阻碍。

和聚落形状三方面分析)AAB地区 聚落分布特点 成因 趋利弊害聚落 形状规模高原地区山区平原地区【直击高考】(2021•新课标I 卷)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

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

读图完成7-8题。

7.1975~2021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腐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A 、连续淤积B 、先腐蚀、后淤积C 、连续腐蚀D 、先淤积、后腐蚀 8.估量1992~2021年期间( )A 、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B 、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C 、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D 、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2021·重庆卷)野外考察是发觉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4.3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4.3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

高二地理复习学案 班级 姓名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习目标】
1.理解河流的三种侵蚀作用及其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2.掌握河流地貌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

3.理解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知识梳理】
2、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它由沟谷发育而成。

其形成过程如下:
3、侧蚀情况:
(1)平直河道,一般从地转偏向力方面来解释,北半球_____侵蚀,_____沉积,南半球______侵蚀,______沉积;
(2)弯曲河道,应该根据凹岸与凸岸的情形来判断,不论哪个半球,_____侵蚀,________沉积。

4、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5、列表比较河流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的特征
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为 ,包括 , 及 , 它们分布于不同的位置,其特点及成因具体如下表所示:
1、河流自上游至下游,堆积物颗粒大小如何变化?垂直方向上,堆积物颗粒大小又是如何变化?
2、黄河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其重要条件有哪些?
6、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a .提供充足的______________。

b .方便对外联系和______。

c .提供丰富的__________。

(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 耕地破碎地区:乡村的规模⑨ 耕地连片地区:乡村⑩
(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a .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_________状分布。

b .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_________向______过渡的地带。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地理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含答案)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学习目标] 1.了解河流地貌类型及其发育位置。

2.掌握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地貌概况(1)分类:按成因分为①______地貌和堆积地貌。

(2)成因:与②______作用有关。

2.河流侵蚀地貌(1)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③______”型。

(2)“V”型河谷形成后,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谷横剖面呈宽而浅的“④______”型。

3.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⑤______的情况下⑥______下来而形成。

(2)典型地貌类型:⑦____________平原、⑧________平原、⑨______。

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⑩______,由多个洪积扇连接形成。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⑪______,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

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⑫______。

2.有利条件(1)为聚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2)作为⑬________通道,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3)为聚落提供丰富的⑭______产品。

3.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首先要考虑⑮________的威胁。

我的疑惑1.。

2.。

3.。

探究点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探究材料教材P77图4.17河谷的演变,P78图4.18河流堆积地貌示意。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

其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

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的内弯环抱处,为凸岸)。

如下图所示:1.教材中阐明的河流的侵蚀方式有哪三种?各有何影响?2.“河谷的演变过程”请用流程图的形式加以表示?3.分析“汭位”对古代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原因。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河流地貌类型及其发育位置。

2. 掌握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重点难点】1. 河流的演变过程及对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形成的理解。

2.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学法指导】收集资料、讨论探究、观察对比【知识链接】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河流地貌概况(1)分类:按成因分为①______地貌和堆积地貌。

(2)成因:与②______作用有关。

2.河流侵蚀地貌(1)在河流发育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向下和向源头侵蚀为主。

河谷横剖面呈“③______”型。

(2)“V”型河谷形成后,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加强。

河谷横剖面呈宽而浅的“④______”型。

3.河流堆积地貌(1)形成: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⑤______的情况下⑥______下来而形成。

(2)典型地貌类型:⑦____________平原、⑧______平原、⑨______。

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⑩______,由多个洪积扇连接形成。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⑪______,由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形成。

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越往河流的中下游,城市越⑫______。

2.有利条件(1)为聚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2)作为⑬________通道,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3)为聚落提供丰富的⑭______产品。

3.在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首先要考虑⑮________的威胁。

【学习过程】探究点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探究材料教材P77图4.17河谷的演变,P78图4.18河流堆积地貌示意。

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

其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

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

4.3 河流地貌的发育 导学案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学习目标】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理解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3.理解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重点难点】1.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河谷的演变过程。

2.流水堆积地貌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

3.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分析以及码头的选择。

【学法指导】1.根据[自主预习]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知识点并作适当标注。

2.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标出填入“我的疑问”处。

3.完成预习自测题。

【自主预习】一、河流侵蚀地貌1、河流地貌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

按照 ,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 和 ,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 有关。

2、 侵蚀地貌{知识铺垫}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如下表所示:河谷地貌——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二、河流堆积地貌(1)定义: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搬运能力 的情况下,会 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地貌为聚落分布提供的有利条件有:① ② ③ 2.影响耕地破碎地区:如江南水乡河网密布,乡村规模 。

(1)规模耕地连片地区:如华北平原,乡村规模 。

(2)分布 冲积平原地区:聚落一般沿 成 分布。

山区河谷中:为防御洪水,聚落一般分布在 。

【我的疑问】(想对老师说什么呢)【合作探究】探究一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1.读课本图4.17 河谷的演变,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在河谷形成初期、中期和成熟期,河流的主要侵蚀方式和河谷形态特征。

初期:中期:成熟期:2.怎样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

(如下图所示)学以致用:想一想凹岸、凸岸哪一岸更适合建码头?还需要注意什么呢?说说理由:探究二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1.读课本79页活动,回答下列问题:①细沙在书本前的堆积体外形是否有山前洪积扇的特征?②流水搬运物体的重量与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级地理导学案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习目标:
1.以河流地貌为例,分析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认识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学习重点:
1.河流的三种侵蚀作用和河流侵蚀地貌的形成。

2.河流堆积地貌的类型和形成。

3.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学习难点:
河流侵蚀的不同类型及其区别;河谷的形成过程;三角洲的形成原因。

一、自主预习
一、河流侵蚀地貌
1、河流地貌是自然界常见的地貌之一。

按照,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和
,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有关。

2、侵蚀地貌
{知识铺垫}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如下表所示:
长江三峡是怎样形成的?
二、河流堆积地貌
(1)定义: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搬运能力的情况下,会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2)冲积地貌——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包括洪积平原、河漫滩、三角洲三种类型)
根据黄河三角洲的案例推断一般形成三角洲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三、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地貌为聚落分布提供的有利条件有 、 、 、 等。

2、影响 耕地破碎地区:如江南水乡河网密集,乡村规模 。

(1)规模
耕地连片地区:如华北平原,乡村规模 。

高原:由于地势 ,气候 ,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泥沙淤积而形成的
河漫滩平原上,其聚落具有明显的 状。

(2)分布 冲积平原地区:聚落沿 沿 分布,聚落分布呈 、 状。

山区河谷中: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或沿河流两岸
发展,具有明显的 状分布特征。

二、合作探究
一、怎样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作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1.想一想凹岸、凸岸哪一岸堤坝要特殊加固?哪一处适合淘金?哪一处适合建码头?
2.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观中有“攻位于讷”(讷: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这种风水观有其科学性吗?
课本79页活动
讨论:1、细沙在书本前的堆积体外形是否有山前洪积扇的特征?
2、流水搬运物体的重量与流速的6次方成正比。

据此推想,,山前洪(冲)积扇沉积物的颗粒大小分布有什么规律
3、这个实验能否反映山前洪(冲)积扇不同颗粒沉积物的分布规律?
4、如何改进实验?
(3).课本81页活动
根据图4.23分析下列问题。

1. 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A地,而在河流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2. A、B两地哪个聚落更有可能发展为城市?为什么?
三、课后检测
1.在河口处形成的三角洲地貌主要是由于()
A.流水侵蚀作用B.流水切割作用C.流水沉积作用D.流水搬运作用
2.长江三峡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河流的溯源侵蚀B.河流的下蚀C.河流的侧蚀D.河流的溶蚀
3.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其中凹岸侵蚀属于()A.溯源侵蚀B.下蚀C.侧蚀D.垂直地面的侵蚀
4.长江口崇明岛的成因是()A.断层上升B.褶皱隆起C.火山喷发D.泥沙沉积
5.有关冲积平原三个组成部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人海口地区
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人海的口外海滨地区 D.各部分均发育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6.河流的溯源侵蚀、下蚀、侧蚀对河谷的影响依次是()
A伸长、加深、展宽B展宽、加深、伸长C伸长、展宽、加深D展宽、伸长、加深
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貌上看甲图是________,乙图是________,二者都是河流________地貌。

(2)若甲、乙两地貌在丙图中有分布,则其对应为甲在_______处分布,乙在______处分布。

(3)随河流流速的减弱,河流携带的泥沙会沉积下来,并且有一定的规律:颗粒大、密度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物质后沉积。

由此判断,甲图中沿A―→B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 A.黏土砾石粉砂 B.粉砂黏土砾石
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
(4)根据图甲,判断沿C―→D方向的剖面图可能是( )
8.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图及沿BC剖面线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是陡崖。

(2)沿着剖面线BC的地质剖面图中①②两处发育成河谷的原因是:
①①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
②②处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

(3)P、Q两支流,水流较缓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河流③和⑤两处中:河流横断面呈“V”型的是________处,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河流横断面呈“U”型的是________处,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7.(1)洪(冲)积扇三角洲堆积
(2)B A (3)C (4)B
11.(1)陡崖 (2)①处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②处断层地带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沿断层线发育成河谷
(3)P 等高线稀疏,坡度小,河流落差小
(4)③流水向下侵蚀切割河床⑤流水沉积作用和侧蚀作用显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