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T细胞淋巴瘤

合集下载

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体征
鼻腔内可见肿块,质地软或硬,表面可伴有溃疡。
3
并发症
局部浸润可侵犯邻近组织器官,远处转移可累及 淋巴结、骨髓、脾脏等。
02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诊 断
病理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是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确诊依据,通过活检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 理学检查,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染色和结构等特点,以确定肿瘤的类型和分化 程度。
实验室诊断
实验室诊断是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 辅助诊断方法,通过血液检查、骨髓 检查等手段,可以了解患者的免疫功 能、血液生化指标等情况。
实验室诊断有助于医生全面评估患者 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为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同时也有助于监 测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
03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治 疗
发病机制
01
02
03
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 与EB病毒感染、免疫缺陷、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 有关。
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鼻型NKT细胞淋 巴瘤的发生与某些基因突 变和染色体异常有关。
细胞生物学
肿瘤细胞表达NK细胞相关 抗原和T细胞相关抗原, 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征。
临床表现
1 2
症状
鼻腔阻塞、流涕、鼻出血、头痛、面部肿胀等。
化疗
化疗是一种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死或阻止癌细胞生长的 治疗方法。对于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常用的化疗药物包 括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等。
化疗通常需要进行多个疗程,每个疗程的时间和药物剂量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化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 恶心、呕吐、乏力等副作用,医生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 处理。
并发症预防
注意预防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情况。
康复指导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课件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课件

合临床和其他影像学表现进行综合判断。同时,PET-CT检查费用较高
,不适用于所有疑似结外NKT淋巴瘤的患者。
03
结外NKT淋巴瘤的病理诊断
病理学特征
01
02
03
瘤细胞形态
结外NKT淋巴瘤的瘤细胞 通常呈中等大小,核形态 不规则,染色质深染,核 仁不明显。
浸润模式
瘤细胞常呈弥漫性浸润, 可伴有灶性坏死。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课件
目录
• 结外NKT淋巴瘤概述 • 结外NKT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 • 结外NKT淋巴瘤的病理诊断 • 结外NKT淋巴瘤的治疗和预后 •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进展和展望
01
结外NKT淋巴瘤概述
定义及流行病学特征
定义
结外NKT淋巴瘤是一种源自NKT细胞的恶性肿瘤,NKT细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 T淋巴细胞,具有独特的表面标志和功能特性。
预后评估及影响因素
预后评估指标
结外NKT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主要指标 包括生存率、复发率、无病生存期等 。
影响因素
影响结外NKT淋巴瘤预后的因素包括 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选择、患 者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其中,早期 发现和早期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05
结外NKT淋巴瘤的诊疗进展和 展望
当前诊疗挑战
诊断困难
结外NK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的 生物标志物,使得早期诊断变得困难。
治疗抵抗
该类型的淋巴瘤对传统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容易出现治疗抵抗,导致病情复发或进展。
预后评估不准
目前尚缺乏准确的预后评估指标,无法精确判断 患者的预后情况,给治疗决策带来困难。
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测序技术的应用
诊断方法
诊断结外NKT淋巴瘤常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用于评估肿瘤的 范围和浸润程度。病理学检查通过组织活检获取标本,经显微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确诊淋巴瘤的类型和 分期。

NKT淋巴瘤进展

NKT淋巴瘤进展

High Risk
≥ 2 risk Factor
25%
PINK-EPrognosticIndex
Definition
LowRisk
Intermediate Risk HighRisk
Zeroor1risk Factor 2riskFactor
≥3riskFactor
3-yearOS 81% 55%
年龄> 60 分期 III 或V期 远处淋巴结受累、 非鼻腔型 可检测EB病毒 DNA滴度
Yamaguchi, M., et al. (2017). J Clin Oncol 35(1): 32-39
26
其他预后不良因素
• 低BMI(体质指数)是NK/T细胞淋巴瘤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1 • 升高的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是NK/T细胞淋巴瘤预后不良的
独立因素2 • 治疗后sPD-L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水平是经过天门冬
13
150
100.0 92.0% 2-yearOS72%
%
2-yearFFP90%
5. Jiang M, et al. Cancer 2012
6. Wan8g9L et al. Canc8er22013 5-yearPFS(%)61 5-yearOS(%)72
7. Michot JM et al. Eur J Cancer. 2015
• 中国预后列线图3
– 5个因素:分期, 年龄, ECOG, LDH, 肿瘤原发部位 – 似乎优于IPI和KPI预测OS.
• 局限性:
– 上述预后模型都是在接受CHOP方案或CHOP样方案治疗的 ENKTL患者中建立
1WY Au et al. Blood 2009 2J Lee et al. J Clin Oncol 2006 3Y Yang et al. Leukemia 2015

nkt细胞淋巴瘤诊断标准

nkt细胞淋巴瘤诊断标准

nkt细胞淋巴瘤诊断标准一、引言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相对少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其诊断标准对于确定疾病类型、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nkt细胞淋巴瘤诊断标准的相关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二、nkt细胞淋巴瘤概述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NK或T细胞的恶性肿瘤,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亚型。

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与EB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状态、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有关。

nk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淋巴结、骨髓、消化道等多个器官和组织。

三、病理学诊断标准病理学诊断是nkt细胞淋巴瘤确诊的金标准。

病理学诊断主要依赖于淋巴结或受累组织活检的病理组织学检查。

以下为nkt细胞淋巴瘤的病理学诊断标准:1.肿瘤细胞形态学:肿瘤细胞形态不规则,大小、染色深浅不一,核分裂像多,胞质少。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特征可分为弥漫型和结节型。

2.免疫表型:肿瘤细胞表达T细胞或NK细胞相关抗原,如CD3、CD56、TIA-1等,不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如CD20。

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鉴别nkt细胞淋巴瘤与其他类型的淋巴瘤。

3.遗传学改变:nkt细胞淋巴瘤可伴有t(2;5)、t(10;14)、inv(14)等染色体异常,以及MYC、BCL-2和BCL-6基因重排。

这些遗传学改变有助于确诊和疾病分型。

4.EB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与nkt细胞淋巴瘤发病密切相关。

约70%的nkt细胞淋巴瘤患者EB病毒抗体阳性,肿瘤组织中可检测到EB病毒DNA。

四、临床诊断标准在病理学诊断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

以下为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可出现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消瘦等。

受累器官和组织的临床表现因肿瘤侵犯部位而异。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增多等异常;生化检查可见肝肾功能异常、高血钙等;免疫学检查可发现免疫球蛋白异常、自身抗体阳性等。

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血管中心型以血管破坏和坏死为特征,而黏附型则表现为肿瘤细胞在组织中弥漫 浸润。
流行病学
01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主要见于 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和东南 亚国家。
02
该病在白种人群中较为少见, 发病率较低。
03
患者多为中年男性,男女比例 约为2:1。
02 病因
遗传因素
遗传易感性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与个体的 遗传背景有关,部分患者可能携带与 肿瘤易感性相关的基因变异。
鼻型NKT细胞淋巴 瘤
目录
CONTENTS
• 概述 • 病因 • 症状与体征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 • 预后与复发
01 概述
定义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起源于鼻腔或鼻 窦的NK/T细胞。
它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占所 有淋巴瘤的不到1%。
分类
根据肿瘤细胞的形态和遗传学特征,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可分为两类:血管中 心型和黏附型。
并缓解症状。
放疗有多种形式,包括常规放疗、 立体定向放疗和调强放疗等,根
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放疗方式。
放疗的副作用包括皮肤损伤、口 腔黏膜炎、放射性肺炎等,需要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并及时处
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
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可能的治疗方法。
通过采集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或供者的造血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扩增后回输给患者,以重建患者 的造血和免疫系统。
EB病毒感染与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密切相关,EB病毒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和NK细胞,导致肿瘤的发 生。
其他感染
部分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可能与某些其他感染有关,如丙型肝炎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等。

EB病毒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

EB病毒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

EB病毒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ENKTL)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与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普遍相关。

ENKTL最常见于亚洲和南美洲无明显免疫缺陷的男性。

除EB病毒外,没有任何环境或外在因素被证明与ENKTL发生有关。

EB病毒感染NK细胞或T细胞的精确机制以及病毒在ENKT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未被完全破译。

然而,许多最近的发现揭示了EB病毒能够导致细胞信号传导的紊乱和肿瘤抑制基因的突变,这提供了对ENKTL的发病机理的新见解。

EBV病毒载量的检测不仅可用于ENKTL的诊断,也可用于评价患者对治疗的反应。

NK/T细胞淋巴瘤总体来讲预后不良,目前关于其预后因素的研究仍在不断进行之中。

本文主要着眼于EB病毒感染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试图为改善患者治疗结局提供方向。

T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及进展(三)

T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及进展(三)

T细胞淋巴瘤病理诊断及进展(三)NK/T 细胞淋巴瘤:起源于NK 与细胞毒性T细胞,二者同属于具有吞噬体内异物、杀伤肿瘤、感染及损伤性细胞的非特异免疫活性细胞。

正常情况下,NK 与细胞毒性T细胞在黏膜与皮肤构成一道免疫防线,,因此NK/T 细胞淋巴瘤主要发生于鼻腔、胃肠道黏膜和皮肤组织。

从细胞发生的不同可分为两类:①真性NK 细胞的NK/T 细胞淋巴瘤:即鼻、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瘤细胞表达CD3ε(+)、CD56(+)、细胞毒性分子(+)、EBV(+)、sCD3(-)、αβ与γδTCR(T 细胞受体)(-)及TCR 基因重排(-)。

②NK 样T 细胞淋巴瘤,,包括单形性嗜上皮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皮下脂膜炎样T 细胞淋巴瘤及肝脾T 细胞淋巴瘤等。

瘤细胞表达CD56、sCD3、TCRαβ 或γδ(+)、细胞毒性分子(+)、及TCR 基因重排(+)。

这两类淋巴瘤除具有类似的病理组织学以外, 免疫表型是其重要的诊断依据。

免疫表型分4 个方面:①NK 细胞相关抗原表:CD56阳性瘤细胞成簇或弥漫分布是恶性的重要指标。

②T 细胞抗原表型:有cCD3ε、cCD3 、sCD3 、CD4 、CD8 、TCRαβ 和γδ。

常用的为cCD3ε、cCD3 和sCD3 。

③细胞毒性抗原表型:TIA-1、粒酶B和穿孔素。

④EBER原位杂交(+)。

结外鼻型NK/T 细胞淋巴瘤好发于青、中年, 男:女=2.7:1 ,中位年龄45 岁。

早期在鼻腔出现难愈性溃疡, 进行性坏死, 波及鼻咽、腭、副鼻窦、眼眶、颅神经等处, 破坏骨, 局部肿胀、发热, 后期可向他处扩散, 此外亦可原发于胃肠道、皮肤、肺、睾丸及软组织等处, 预后差。

形态学特点:病变区可见大、中、小多形性异形细胞, 甚至出现间变性大细胞。

核形不规则, 有皱折, 染色质细或点彩状, 核仁不明显, 分裂象多少不定。

胞质少或中量淡染。

常常侵犯血管,继而栓塞致区域性梗死,血管壁可见纤维素样坏死,凝固性坏死和凋亡小体常见。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典型的免疫表型
• CD20-, CD2+, CD56+, CD7+, CD8+, CD43+, CD45RO+, cytoplasmic CD3+(surface CD3-),EBV+,通常缺乏 TCR和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多数也表达细胞毒性颗粒 相关蛋白(如粒酶B、TIA-1和穿孔素)
• 当CD56(-)、EBV(+)、细胞毒性分子(+)诊断NK/T • 而CD56(+)、EBV(-)、细胞毒性分子(-)诊断外周T
回顾性分析10中心262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不利因素:
• B症状 • LDH升高 • 分期(Ⅲ/Ⅳ) • 区域淋巴结受累(N1-N3,非M1)
1 低危 2 低中危 3 中高危 4 高危
分四个危险组:group 1, no
group 2, one factor;
group 3, two factors;
• 1–6 cycles of anthracycline-based chemotherapeutic regimens.
Med Oncol (2010) 27:798–806
59.2% 52.3%
61.5%
57.9%
P=0.47
Fig. 2 The survival status of all patients according to treatment modality. (a) OS. (b) PFS. RT radiotherapy alone, RCT radiochemotherapy
Leukemia & Lymphoma, May 2009; 50(5): 757–76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可能表现为非特异性的鼻炎或鼻窦炎症状 鼻背隆起、鼻腔臭味、面部疼痛、面部畸形及毁损等 表现。 眼球突出、复视、头痛、颅神经麻痹等症状 晚期EN-NK/T-NT常播散至结外部位,如胃肠道、乳 腺、肝、肾、睾丸和前列腺。 最后可能死于恶病质、出血、脑膜炎或交叉感染。 全身症状不典型,可有发热、寒颤、夜间盗汗及体重 减轻等。




1969年提出恶性肉芽肿的概念 1978 年WHO 提出中线恶网的定义 1994 年欧美改良分类将其命名为血管中心性 淋巴瘤 1997 年WHO 提出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的概 念;2001 年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临床病理分 型正式列入WHO 恶性淋巴瘤的新分类 2005 年WHO和EORTC 对淋巴瘤分类中,结 外鼻腔NK/T 细胞淋巴瘤归属于成熟T 细胞和 NK 细胞淋巴瘤,沿用至今
体格检查



早期病变多局限于一侧鼻腔,常原发于下鼻甲, 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出血或可 见肉芽增生、下鼻甲黏膜呈弥漫性肥厚、质硬 等。 病情进展可侵及鼻中隔、对侧鼻腔、鼻窦、鼻 咽、硬腭、眼眶和颅内等邻近组织和器官,致 广泛骨质破坏, 鼻内镜检查常表现为鼻黏膜坏死、溃疡出血, 表面有干痂或脓痂,伴恶臭,鼻中隔坏死、穿 孔,鼻甲脱落,硬腭穿孔,鼻外形改变及面部 损毁等。
影像学
病理学特征



为血管中心性病变,瘤细胞广泛浸润血管壁形 成洋葱皮样或球状病变,组织缺血和广泛坏死。 免疫表型显示为NK/T 细胞来源:CD56+、 cyCD3+,无TCR 基因重排,细胞毒性蛋白 TIA-1+或颗粒酶B+、穿孔素+,B 细胞抗原 (如CD20)和髓细胞抗原阴性 EBVmRNA阳性
Ann Arbor分期系统



Ⅰ期 病变限于1个淋巴结区或单个结外器官(IE) 受累 Ⅱ期 病变累及横膈同侧两个或更多的淋巴结 区,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外器官及横膈同侧 一个以上淋巴结区(IIE)。 Ⅲ期 横膈上下均有淋巴结病变。可伴脾累及 (ⅢS)、结外器官局限受累(ⅢE),或脾与局限 性结外器官受累(ⅢSE)。 Ⅳ期 一个或多个结外器官受到广泛性播散性 侵犯,伴或不伴淋巴结肿大。肝或骨髓只要受 到累及均属Ⅳ期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网状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HL) 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 NHL)。
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鼻NK/T细胞淋巴瘤和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 是鼻腔、鼻窦最常见的两种NHL亚型 东南亚及拉丁美洲最为常见 患病人群多为成年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约 为3∶1)
治疗及预后




NK/T 细胞淋巴瘤属于侵袭性淋巴瘤,恶性程 度高,病情发展迅速 I 、 Ⅱ期鼻型NK/T 细胞淋巴瘤的患者,放射 疗法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37.9%~42.0%) Ⅲ、 Ⅳ期采取联合放、化疗(7%~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