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设计法
均匀设计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农业试验设计
总结词
在农业研究中,均匀设计法可用于优化种植密度、施肥量等农业措施,提高作物产量和 品质。
详细描述
在农业试验中,需要研究多种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如种植密度、施肥量、灌溉方式 等。通过均匀设计法,可以有效地安排试验条件,以最少的试验次数获得最佳的试验效
果。
产品制造工艺优化
总结词
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均匀设计法可用于优化工艺参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均匀设计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目录
• 均匀设计法的基本概念 • 均匀设计法的基本原理 • 均匀设计法的应用范围 • 均匀设计法的优势与局限性 • 均匀设计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01 均匀设计法的基本概念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均匀设计法是一种实验设计方法,旨在通 过合理地选择实验点和实验次数,最大限 度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并减少实验误差。
确定试验点数量
根据试验因素和水平,确定试 验点数量,以确保试验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进行试验
按照生成的试验点进行试验, 收集数据。
确定试验因素和水平
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确定试 验因素和水平,为后续的试验 设计提供基础。
生成试验点
根据均匀性准则和试验点分布 方法,生成试验点,确保每个 试验点具有代表性。
有限制条件
在满足一定限制条件下选择实验点。
均匀分散
在实验范围内,实验点均匀分散,避免集 中在某些区域。
高效性
通过合理设计,用较少的实验次数获取更 多信息。
与其他设计方法的比较
与正交设计法比较
均匀设计法的实验点分布更均匀,适 用于探索性实验和多因素多水平实验 。
与拉丁方设计法比较
拉丁方设计法适用于两因素实验,而 均匀设计法可应用于多因素实验。
第7章均匀设计

U——均匀表代号; n——均匀表横行数(需要做的试验次数); r——因素水平数,与n相等; l——均匀表纵列数; *——均匀性更好的表,优先选用Un*表
(2)使用表 每个均匀设计表都附有一个使用表
D表示均匀度的偏差(discrepancy),D↓,均匀分散性↑
Lower 95% Upper 95%下限 95.0%上限 95.0% 8.300534323 28.86916 8.300534 28.86916 1.292706552 1.996182 1.292707 1.996182 -20.46011399 -2.87322 -20.4601 -2.87322 -0.058870759 0.260891 -0.05887 0.260891 -9.195631546 2.528965 -9.19563 2.528965
吸盐水比率y
34 42 40 45 55 59 60 61 63
7.3 均匀设计的应用
4因素9水平 选U9(95) 直观分析看出第9号试验所得产品吸盐水能力最强,对 应的条件为较优的工艺条件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丙烯酸x1ml
1(12.0) 2(14.5) 3 (17.0) 4 (19.5) 5 (22.0) 6 (24.5) 7 (27.0) 8 (29.5) 9 (32.0)
42
3
17 0.8
59 0.95
40
4 19.5
1
813 53.5 0.65
55
6 24.5 0.5 75.5 0.5
59
7
27 0.7
48 0.35
60
8 29.5 0.9
药品生产技术《工艺条件优化的试验设计方法——均匀设计法》

?原料药合成过程控制技术?单元教材——工艺条件优化的试验设计方法——均匀设计法1均匀设计法的应用范围及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当遇到因素数和水平数较多,尤其是水平数大于5的试验时,正交设计法已不适用,而宜采用均匀设计法。
均匀设计法是指单纯从均匀性出发的试验设计方法,即不考虑“整齐可比〞性,而让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充分地“均匀分散〞,这样可以大大地减少试验点的数量。
在因素数和水平数相同的情况下,均匀设计法的试验次数等于水平数,较正交试验设计法大大地减少了。
利用电子计算机处理试验数据,方便、准确、快速地求得定量的回归方程式,便于分析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定量地预报优化条件及优化结果的区间估计。
2均匀表均匀设计需要利用现成的均匀表,均匀设计表用U n〔t q〕表示,以U5〔54〕为例,见表1为均匀表,见表2为与之配套的使用表。
表1 U5〔54〕表表2 U5〔54〕的使用表表1U5〔54〕所示的均匀表由五行四列组成,是一个四因素五水平的均匀表。
其中U表示均匀表,下标的5表示试验次数即行数,括号内的5表示因素的水平数;指数“4〞代表因素数,也表示最多可供选择的列数。
配套的使用表见表2的含义是:如果一个试验按U5〔54〕表安排试验,考察2因素时,选取1,2列安排试验;考察3因素时,选取1,2,4列安排试验;考察4因素时,选取1,2,3,4列安排试验。
最多也只能考察4个因素。
3均匀试验设计的步骤均匀试验设计的步骤与正交设计类似,一般包括:①找出制表因子,确定水平数;②选取适宜的均匀表;③制定试验方案;④进行试验并记录结果;⑤试验结果分析。
下面举例说明均匀试验设计的应用。
实例用均匀设计法进行阿魏酸合成条件考察研究人员对常用中药川芎中的一种有效成分阿魏酸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考察。
根据文献调研及初步预试验结果,确定考察的因素及其范围如下:A:香兰醛与丙二酸mol比~B:吡啶量10~28 mlC:反响时间~h具体试验设计方法如下:第一步:找出制表因子,确定水平数本例中,影响因素A、B、C在本例中,故不需再找。
均匀设计-均匀设计.ppt

3.3.3.2 非线性回归模型(续1)
法、后退法、逐步回归法或最优子集法等进行变量的 筛选。其回归系数求解可经过方程项的转换按多元线 性回归的方法完成。 (2) 多项式回归模型
一般地,包含多变量的任意多项式可表述为:
可通过类似x1=Z1,x2=Z2,x3=Z12,x4=Z1Z2,x5=z22 的变换, 将其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项式回归在回归分析中 占特殊地位,因为任何函数至少在一
S
列号
D
2 15
0.1632
3 145
0.2649
4 1345
0.3528
5 12345
0.4286
6 1 2 3 4 5 6 0.4942
说明:设计表中的列代表的是各因素的水平, 但具体代表的是哪个因素的水平,需按使用 表确定,使用表s一栏的数字是试验的因素数, 它后面的数字指定了各种因素数进行试验时 该如何选择设计表的列;使用表中D栏代表 不同因素数选择设计表的不同列时均匀设计 的偏差,偏差越小,均匀性越好,试验成功 的几率和结果的可靠性越大。
(4) 用分次试验的指标值和取得该指标值的各因 素水平值建立试验指标—各因素水平关系的回归 模型(这也是均匀设计中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5) 成功地建立了回归模型后在各试验因素的试 验范围内寻找最佳的各因素水平组合并进行该组 合的验证试验(也可和步骤6一起进行);
(6) 验证试验成功则进一步缩小水平划分更为细致的新的一 轮的试验,进一步寻找最优试验条件组合。一般 情况下,此次最优条件即为整个试验的最优条件, 试验结束。
3 均匀设计的应用方法
试验设计的共性问题 均匀设计的应用方法 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3.1 试验设计的共性问题
试验设计(如正交试验设计、裂区试验设 计、系统分组设计等)过程必然离不开试验基 础内容的构思(试验的评价指标;试验的因素、 水平的选择和试验次数的拟定)、试验结果数 据的分析等共性方面的问题。试验的因素和水 平的选择关系到一个试验能否成功的关键,下 列的注意事项和建议对使用试验设计(当然也 包括均匀设计)的人员应该是有益的:
均匀设计方法简介

均匀设计方法简介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须做试验,以获得予期目的: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收率或质量,合成出某化合物等等。
怎样做试验,是大有学问的。
本世纪30年代,费歇(R.A.Fisher)在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方面做了一系列先驱工作,使试验设计成为统计科学的一个分支。
今天,试验设计理论更完善,试验设计应用更广泛。
本节着重介绍均匀设计方法。
一、试验设计对于一项试验,例如用微波加热法通过离子交换制备Cu13X分子筛。
我们可以13X分子筛、CuCl2为原料来制备,为寻找最佳条件,应如何设计这个试验呢?若我们已确定了微波加热功率(A)、交换时间(B)、交换液摩尔浓度(C)为三个影响因素,每个因素取五个不同值(即水平:A1,…,A5,B1,…,B5,C1,…,C5)。
有两种方法最易想到:1.全面试验:将每个因素的不同水平组合做同样数目的试验。
对上述示例,不计重复试验,共需做5×5×5=125次试验。
2.多次单因素试验:依次考查各因素(考查某因素时,其它因素固定)取最佳值。
容易知道,对上示例(不计重复试验)共需做3×5=15次试验。
该法在工程和科学试验中常被人们采用,可当考查的因素间有交互作用时,该法所得结论一般不真。
3.正交设计法:利用正交表来安排试验。
本世纪60年代,日本统计学家田口玄一将试验设计中应用最广的正交设计表格化,使正交试验设计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7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统计学家深入工厂、科研单位,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工人一起,广泛开展正交设计的研究、应用,取得了大批成果。
该法是目前最流行,效果相当好的方法。
正交表记为:L n(q m),这里“L”表示正交表,“n”表总共要做的试验次数,“q”表每个因素都有q个水平,“m”表该表有4列,最多可安排m个因素。
常用的二水平正交表为L4(23),L8(27),L16(215),L32(231);三水平正交表有L9(34),L27(313);四水平正交表L16(45)及五水平正交表L25(56)等。
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的比较

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的比较均匀设计(Uniform Design)和正交设计(Orthogonal Design)是两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用于确定影响因素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确定最适合的因素水平。
下面将对这两种设计方法进行比较。
1.定义和原理:-均匀设计:均匀设计是一种实验设计方法,旨在通过选择一系列设计点,在全区间内均匀覆盖因素水平的组合,从而得到最优的判别能力和推断效果。
-正交设计:正交设计是一种实验设计方法,它通过将影响因素的各个水平进行组合,使得各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之间的关系得以均匀分布,从而有效地降低测量误差和背景干扰。
2.设计要素数量:-均匀设计:均匀设计要求设计点之间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通常需要更多的设计点来达到均匀覆盖的目的。
-正交设计:正交设计要求因素水平之间的关系在各个方向上都是均匀分布的,因此设计所需的样本数量通常比均匀设计少。
3.因素水平组合:-均匀设计:均匀设计通过选择各个因素的水平组合来实现因素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包含更多的因素和水平数,但样本点之间的因素水平组合可能会重复。
-正交设计:正交设计通过选择各个因素水平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因素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可以保证不同因素之间的水平组合均匀分布,从而减少重复度。
4.探索和解释能力:-均匀设计:均匀设计具有较高的探索性能,因为它能够覆盖全区间的因素水平组合,可用于快速筛选和发现影响因素。
-正交设计:正交设计具有较高的解释能力,因为它能够有效地区分主要因素和交互作用,从而更加精确地解释因果关系。
5.应用场景:-均匀设计:均匀设计适用于对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多因素筛选和较小样本量的试验设计。
-正交设计:正交设计适用于影响因素的优选、因素交互作用的分析、样本容量要求相对较高的试验设计。
总结来说,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是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方法,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场景。
均匀设计适用于探索性研究、多因素筛选等,而正交设计适用于因素优选和因素交互作用的分析。
均匀设计法名词解释

均匀设计法名词解释
均匀设计法是一种试验设计方法,它的设计点在试验范围内均匀散布。
该方法由方开泰教授和数学家王元在1978年共同提出,是数论方法中的“伪蒙特卡罗方法”的一个应用。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中,常常需要进行试验设计来探究不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试验设计的目的在于最小化试验次数和最大化试验信息的收集。
均匀设计法是一种有效的试验设计方法,它可以在试验点均匀散布的条件下,最小化试验次数,同时收集到足够的试验信息。
均匀设计法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减少试验次数,提高试验效率,同时还可以均匀散布试验点,使试验结果更具代表性。
此外,均匀设计法还可以筛选关键因素,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试验结果。
在均匀设计法中,每个因素的水平都被均匀地分配到试验中的各个点。
这使得每个试验点的数据都能够提供关于该因素的信息,从而使得在较少的试验次数下获得足够的信息成为可能。
总的来说,均匀设计法是一种有效的试验设计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较少的试验次数下收集到足够的试验信息,同时还可以提高试验效率并筛选关键因素。
均匀设计

均匀设计(Uniform Design),又称均匀设计试验法(Uniform Design Experimentation)),或空间填充设计,是一种试验设计方法(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
它是只考虑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均匀散布的一种试验设计方法。
它由方开泰教授和数学家王元在1978年共同提出,是数论方法中的“伪蒙特卡罗方法”的一个应用。
1简介所有的试验设计方法本质上都是在试验的范围内给出挑选代表性点的方法,方开泰、王元完成的“均匀试验设计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首次创立了均匀设计理论与方法,揭示了均匀设计与古典因子设计、近代最优设计、超饱和设计、组合设计深刻的内在联系,证明了均匀设计比上述传统试验设计具有更好的稳健性。
该项工作涉及数论、函数论、试验设计、随机优化、计算复杂性等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形成了中国人创立的学派,并获得国际认可,已在国内外诸如航天、化工、制药、材料、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提出均匀设计是继60年代华罗庚教授倡导、普及的优选法和我国数理统计学者在国内普及推广的正交法之后,于70年代末应航天部第三研究院飞航导弹火控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并研究其诸多影响因素的需要,由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方开泰教授和王元教授提出的一种试验设计方法。
均匀设计是统计试验设计的方法之一,它与其它的许多试验设计方法,如正交设计、最优设计、旋转设计、稳健设计和贝叶斯设计等相辅相成。
我们知道,试验设计就是如何在试验域内最有效地选择试验点,通过试验得到响应的观测值,然后进行数据分析求得达到最优响应值的试验条件。
因此,试验设计的目标,就是要用最少的试验取得关于系统的尽可能充分的信息。
均匀设计即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尤其对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
3原理分布理论均匀设计的数学原理是数论中的一致分布理论,此方法借鉴了“近似分析中的数论方法”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将数论和多元统计相结合,是属于伪蒙特卡罗方法的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例如用U11(1110)的1,7 和1,2列分别画图,得到下面的图 (a)和图 (b)。我们看到,(a)的点散布比较均匀,而(b)的点散 布并不均匀。均匀设计表的这一性质和正交表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每个均匀设计表必须有一个附加的使用表。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1978年,七机部由于导弹设计的要求,提出了一个 五因素的试验,希望每个因素的水平数要多于10, 而试验总数又不超过50,显然优选法和正交设计都 不能用,方开泰与王元经过几个月的共同研究,提 出了一个新的试验设计,即所谓“均匀设计”,将 这一方法用于导弹设计,取得了成效。
▪均匀设计法与正交设计法的不同:
两种设计的均匀性比较
很难找到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具有相同的试验数和相同的水平数。我们从 如下三个角度来比较:
v 1.试验数相同时的偏差的比较
v 当因素s=2时,若用L8(27)安排试验,其偏差为0.4375;
若用均匀设计表
U
* 8
(88
)
,则偏差最好时要达0.1445。
显然试验数相同时均匀设计的均匀性要好得多。值得
U6(64)的使用表
s列
号
213
312 3
412 3 4
偏差值越小,表示均匀度越好
D
0.1875 0.2656 0.2990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均匀设计和正交设计的比较
将目前最常用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作一下比较,讨论两种试验设计方法的特 点。
➢1.试验次数的比较 ➢正交设计用于水平数不高的试验,因为它的试验数至少为 水平数的平方。例如一项试验,有五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1 水平,若用正交设计,至少需要做961次试验,而用均匀设 计只需31次,所以均匀设计适合于多因素多水平试验。
布点是均衡分散的。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均匀设计有其独特的布(试验)点方式
▪ 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做一次且仅做一次试验 ▪ 任两个因素的试验点在平面的格子点上,每行每列有且
仅有一个试验点
▪以上两个性质反映了均匀设计试验安排的“均衡性”,即 对各因素,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一视同仁。 ▪均匀设计表任两列组成的试验方案一般并不等价
“方开泰,均匀设计与均匀设计表,科学出版社(1994).”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正交试验可以进行部分试验而得到基本上反映 全面情况的试验结果,但是,当试验中因素数或水 平数比较大时,正交试验的次数很多。如5因素5水 平,用正交表需要安排52=25次试验。这时,可以 选用均匀设计法,仅用5次试验就可能得到能满足 需要的结果。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2 .试验结果的比较 ➢正交设计可以计算出因素的主效应,有时也能估算出它们 的交互效应,但都只停留在事先设计好的水平数中。而均匀 设计不仅可以计算出回归模型中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还可预测试验最佳效果时的各因素水平数值,并比事先设计 好的水平数值更加细化。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均匀设计法不再考虑数据“整齐可比”性,只考虑 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充分“均衡分散”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均匀设计的特点
➢ 均匀设计是一种适用于多水平的多因素试验设计 方法,具有如下特点:
1 试验点分布均匀分散 2 在处理设计中各个因素每个水平只出现一次 3 适用于多水平多因素模型拟合及优化试验 4 试验结果采用回归分析方法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二、均匀设计表
▪ 均匀设计表符号表示的意义
均匀表的代号
U7(76)
因素数
因素的水平数 试验次数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一般的均匀设计表水平数为奇数 ➢当水平数为偶数时,用比它大1的奇数表划去最后 一行即可得到水平数为偶数的均匀设计表 ➢利用均匀设计表安排试验时,试验点是均匀的
从两因素11水平的均匀设 计布点图可以直观地看到
注意的是,这种比较方法对正交设计是不公平的,因
为当试验数给定时,水平数减少,则偏差会增大。所
以这种比较方法正交设计明显地吃亏。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v 2.水平数相同时偏差的比较
v 两种设计水平数相同,但试验数不同的比较。其中当
均匀设计的试验数为6时,相应正交设计的试验数为62,
▪每个均匀设计表都附有一个使用表,它指示我们如何从设计表中选用适 当的列,以及由这些列所组成的试验方案的均匀度。下表是U6(64)的使 用表。它告诉我们,若有两个因素,应选用1,3两列来安排试验;若有 三个因素,应选用1,2,3三列,…,最后1列D表示刻划均匀度的偏差 (discrepancy) 。
6
2
4
4
4
1
5
3
5
5
3
1
2
6
6
5
4
1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正交设计安排试验时采用的随机化过程包括:
因素顺序随机化 因素水平随机化 实验顺序随机化
➢而均匀设计表中的各列是不平等的,因素所 应安排的列的位置是不能随意变动的 ➢当试验中因素的个数不同时,须根据因素的 多少按照均匀表的使用表确定因素所占列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均匀设计法诞生於1978年。由中国著名数学家方 开泰教授和王元院士合作共同发明。 ➢中国科学家巧妙的将“数论方法”和“统计试验 设计”相结合,发明了一种全新的试验设计方法, 这就是均匀设计法。 ➢中国数学会均匀设计分会
华罗庚
王元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 均匀设计是一种试验设计方法。 ➢它可以用较少的试验次数,安排多因素、多水平 的析因试验,是在均匀性的度量下最好的析因试验 设计方法。均匀设计也是仿真试验设计和稳健设计 的重要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如U6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4)表示要做次6试验,每个因素有6个水平, 该表有4列。
U6(64)
列号 试验号
1
2
3
4
1
1
2
3
6
2
2
4
6
5
3
3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6-1 基本原理
一、引言 正交试验设计利用: 均衡分散:试验点散布均匀 整齐可比:试验点排列规律整齐可分析
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
➢均匀设计法: ➢利用试验点在试验范围内充分分散的均匀设计表 来进行试验设计的科学方法 ➢均匀设计表: ➢利用数论在多维数值积分中的应用原理构造出的 具有均衡分散特征的代表性试验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