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实践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2024年现代汉语论文

2024年现代汉语论文
2.汉语言文学与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
2.1教学工作具有统一的目标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去适应社会要求,所以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汉语言文学教育附属于于高职语文教育,着二者之间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内容上具有共通性,语文教学侧重于突出其语言交际功能,而汉语言文学教学则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精神面貌,但是二者皆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相较于第一课堂重在理论传授,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而言,第二课堂的优势则在于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培养或拓展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一方面,重视开展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社团、兴趣小组,研读专业著作,听取学术报告,参加学科竞赛,发表文章或论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2.2对于人文关怀都十分注重
汉语言文学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部分,汉语言文学是在语文教育的基础上更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管是汉语言文学教育,还是高职语文教育,二者都非常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用文学洗涤和渲染学生的心灵,并且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学生的生活时刻洋溢着人文气息。
不管是汉语言文学,还是高职语文教育,二者都注重丰富学生的情感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些课程均衡分布于大学四年,使实践内容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同时,在传统课程中,淡化理论传授,增强实践内容。
如写作能力,除基础的写作课程外,其他专业课也可安排适当的写作练习。
学生可以自由写作,小说、诗歌、评论、杂感、散文等等,文体不限,使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不间断地练习写作,进而达到专业技能训练的目的和效果。
3.2从教学工作指导层面进行对接
汉语言文学教育是高职语文教育的深入,高职语文教育以培养学生语言表现能力以及交际能力作为指导思想,而汉语言文学教育是以高职语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为基础,再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鉴赏能力作为指导思想。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3篇)

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较高文学素养、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的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践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探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践。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系统学习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作品等,使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写作、口语表达等课程,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激发其创新思维和创作潜能。

5.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组织管理、人际沟通等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学理论:包括文学概论、文学批评、文学创作等课程,使学生掌握文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创作方法。

2. 文学史:涵盖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等课程,使学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学发展脉络。

3. 文学作品: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当代文学作品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

4. 传统文化:如《论语》、《道德经》等,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5. 实践课程:如文学创作、演讲与口才、新闻采访与写作等,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加文学创作、文学社团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跨学科教学: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信息技术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实践教学1. 文学创作:鼓励学生进行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现代汉语论文(精选范文8篇) 2021

现代汉语论文(精选范文8篇) 2021

在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得浪潮中,人类在文化上正在趋同,而个人却越来越追求个性.由此而导致语言开始开放、多元、复杂和多变起来,尤其是近年来汉语新词汇得层出不穷.通过给原有旧词赋予新义以及积极吸收借鉴外来词与方言词等途径,现代汉语词汇得到了进一步得丰富和发展。

下面是搜素整理得现代汉语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现代汉语论文第一篇:汉语中“V个Np”结构特点及其作用研究---------------------------------------------------------------------------------------------------------------------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摘要:汉语中有一类特殊得“V个Np”结构,其中Np 在语义上不是作为V支配、关涉得对象,而是作为V得结果情状,整体语义表示得是由动作行为所产生得结果、所达到得程度或动作发生后所呈现得情状。

[+非可控性]、[+变化性]、[+致使性]是该结构主要得语义特征。

其中V多为不及物动词,Np丧失了名词得指称性,功能上大多已经陈述化,为无指性体词。

“V个Np”结构功能上有凸显结果、描摹性状,显现高程度极大量义,非合意意外结果态特征。

该结构主要得生成机制是转喻与隐喻模式和语言表达得主观性需求。

关键词:“V个Np”结果义结构; 句法特征; 情状功用; 生成机制;The Feature, Function and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the Result Semantic Structure of "V 个 NP"XIONG Zhou-mengwei WANG Yu-bo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nese Language Matter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Abstract:A special structure in Chinese is“V ge NP”in which Np is no longer governed by the verb but is the concerned object. As the result state of VP, the semantics of the structure is about the result, the degree to be reached and the modality brought about by the verb, carrying the semantic features of [+ self controllability], [+ action], and [+causative]. Mostly, the V is intransitive, the NP is not referential---to be declarative. On the modality features, it shows: prominent by its complementarity and consequentness, the concretization and vividness of state, subjectivity enhancement, and the prominence of anti-expectation. Its main generative mechanism is metonymic, metaphorical and expresses subjective needs.一、引言现代汉语中有一类特殊得“V个Np”结构值得一提。

语文实践教学论文(3篇)

语文实践教学论文(3篇)

第1篇摘要: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实践教学的意义、现状、策略及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语文实践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语文实践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

实践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实践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的意义、现状、策略及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语文实践教学的意义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教学将语文知识融入实际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践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践教学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语文实践教学的现状1. 实践教学观念滞后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忽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2. 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学校对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不足,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导致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

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难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语文实践教学的策略1. 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践教学教师应树立实践教学观念,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 创设实践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实践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开发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学校应加大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丰富教学内容,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4. 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论文2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论文2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论文(2) 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论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导师,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他也不再是课堂或学生生活中的信息源,而是学生信息交换的平台;他也不再是学生评价唯一标尺,而是学生自我评价的反馈与校对。

”教师要准确把握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首先体现在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时,必须要依据课程教学目标,目标的选择要体现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要求,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吃透课程标准,以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的提升与应用能力提升为最终目标。

此外,教学目标的确定还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教育是人的教育,它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深入地分析学情,了解学生汉语言文学基础与学习能力层次,以及学生个体发展存在的差异,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差异性教学。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教学目标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根据学生目标达成情况与汉语言文学素质的养成情况适时地进行调整,使学习过程既具有可达成性,也富有挑战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欲望。

2.2 “以学生为主体”设计2.2.1 以兴趣激发主体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汉语言文学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必须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学生才能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学习中。

除了创设情境外,我们还要善于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的优势,刺激学生各种感官,使枯燥的学习变得形象直观,富有情趣。

2.2.2 以问题带动思考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帮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教师要加强课堂问题设计。

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设计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汉语言文学学习活动,尤其要形成主问题意识,以主问题设计形成问题链,使课堂成为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创新,尝试转变问题设计,将问题设计交给学生,改变传统的“教师设计题目、学生回答”的被动学习局面,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中转变出来,成为问题设计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

现代汉语的实践教学(3篇)

现代汉语的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实践教学是现代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对现代汉语实践教学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现代汉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一、引言现代汉语教学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进行交际、表达、写作等能力。

实践教学作为现代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对现代汉语实践教学进行探讨。

二、实践教学的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现代汉语进行交流、表达和写作,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尝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教学中的团队项目、讨论等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精神。

4.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教学的内容1. 语言基础技能训练: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应变能力。

3. 写作能力培养:通过写作练习、修改、评价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其能够撰写规范、得体的文章。

4. 传统文化传承: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5. 国际交流与跨文化交际: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实践教学的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语言现象或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实际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沟通能力。

现代汉语_实践教学(3篇)

现代汉语_实践教学(3篇)

第1篇摘要:实践教学是现代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实践教学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策略,以期为现代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一、引言现代汉语作为我国高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语言素养。

实践教学作为现代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实践教学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实践教学通过模拟真实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

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

2.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各种活动,如辩论、演讲、朗诵等,这些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实践教学环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交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提高教学效果。

4.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实践教学环节涉及各类职业场景,如新闻采访、广告策划、文案撰写等,有助于学生了解职业特点,提高职业素养。

三、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1. 实践教学环节不足部分高校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较低,导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

2. 实践教学内容单一部分教师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不够丰富,仅限于简单的口语练习、写作训练等,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3.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难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实践教学师资力量不足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

四、实践教学实施策略1.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例,确保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现代汉语教学实践(3篇)

现代汉语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现代汉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进行交际、表达、阅读和写作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从现代汉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现代汉语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现代汉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现代汉语的基本语音、词汇、语法和修辞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汉语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现代汉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现代汉语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现代汉语教学内容1. 语音:包括声母、韵母、声调、音变、语音辨析等。

2. 词汇:包括词语的构成、词义、词性、同义词、反义词等。

3. 语法:包括词法、句法、修辞等。

4. 阅读与写作: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技巧、文章鉴赏等。

5. 汉字:包括汉字的构成、笔画、笔顺、间架结构、常用字等。

四、现代汉语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教学:结合实际生活,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现代汉语知识。

3. 分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展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5. 课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现代汉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总结性评价:在学期或学年末,通过考试、论文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实践教学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而语言应用能力是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

为此,现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教学必须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大量个性化的语言职业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在职业环境中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优化劳动者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现代汉语职业能力实践教学现代汉语是高职院校许多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担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任。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己任,明显有别于综合性大学培养研究型和学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因此,高职院校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应围绕职业能力来开展,以职业能力为本,安排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实践教学环节,符合多种行业和职业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需要。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和意义1.语言应用能力是最重要的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可分为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

而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被认为是一般职业能力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能力。

1998年,在劳动部提出的8种核心职业技能中,交流表达能力居于首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智力,而智力的两个核心要素就是语言能力和计算能力,相比而言,语言能力也是更重要的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具有良好的交流表达能力已经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特质。

从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psc)到职业汉语能力测试(zhc),再到美国2002年gre和2006年sat的题型变化,都可以看出人们愈来愈看重语言能力,被视为人的综合素质的最基本最核心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2.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

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计划的拟定、实践教学目标的确立,到具体实践内容的安排、实践环节的设置、实践情境的创设、实践手段的运用、实践教学的管理与考评等,围绕着这项系统工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各个阶段,都必须贯穿“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指导思想。

同时,由于该课程适用面宽,不同行业和职业对语言应用能力的具体要求不一,各有侧重。

比如师范类专业,以培养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和较强的“从教能力”为目标,侧重于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的规范,其中的语文教育和小学教育(语文方向)对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汉字书写能力及语文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实践教学内容须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及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而对文秘、新闻、播音主持、旅游等非师范专业来讲,侧重于语言运用的灵活创新和语言表达效果的增强,带有显著的行业和职业色彩,比如文秘专业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公关活动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现代化办公设备操作能力,现代汉语课程应配合相关课程侧重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公文写作和办公自动化操作能力;播音主持专业则对学生普通话口语的要求比较高,在实践教学中应以普通话训练为主线,集中强化语音训练,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这种差异应该在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体现出来,否则,一个能力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为本”只能流于空谈。

3.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

首先,“以职业能力为本”的原则在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教师妥善处理理论和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并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从枯燥无味的语言理论和杂乱无章的语言知识中解放出来,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指导思想的树立,使现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富于针对性。

实践教学作为培养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最后,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现代汉语课程教学目标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作为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高等职业教育,其教学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大量个性化的语言职业能力训练,提高了学生在职业环境中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优化了劳动者素质,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构建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路径语言能力是一项综合能力,而实践教学体系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要达到以能力为本的目的,就必须依赖实践教学的各个具体环节,形成完整、科学的实践教学大纲。

1.树立和贯穿“以职业能力为本”的指导思想,确立实践教学目的。

语言能力具体体现在听、说、读、写、用几个方面,如前所述,不同职业对劳动者语言能力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侧重点也不同,教学目的既要体现出人类交际语言的共性,又要体现出行业和职业差异。

当然,对后者而言,主要依靠任课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视所教专业和学生对象做出相应处理。

同时,“以职业能力为本”的实践教学原则必须体现在具体的实践环节和教学内容上。

现代汉语分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五个板块,虽然内在联系紧密,表面却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能力培养需要分章节制定实践教学目标。

2.实践教学条件。

(1)师资配备现代汉语课程本身的实践教学不可能安排专职实践教师,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是理论和实践兼长、能够同时胜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

(2)资源建设根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的优势,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音像、课件等媒体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教材、训练手册、教学案例汇编等教学资源,拓宽资源建设渠道,提高使用效率。

(3)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训练活动场所建设加强与当地学校、行业、企业及相关教育机构的合作,建设一批实践教学基地。

同时,加强校内实践活动场馆、场地建设,如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学生活动室等,保证足够的实践平台和良好的训练环境。

(4)必要的经费保障3.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

现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内非独立实践环节和课外独立实践环节两个部分,前者主要包括课堂发言、语料赏析、讨论、训练、课堂作业等;后者主要包括课外作业、实习、语言调查、社会实践、语言活动与竞赛等。

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实践训练方法,如课前演练、多媒体应用、示范法、情景模拟、讨论法、问题贯穿法、语言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竞赛等。

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需遵循“四结合”的原则:(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2)分散模式和集中模式相结合。

(3)课堂内外结合。

(4)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

4.过程管理与结果考评。

课程的实践教学相对比较分散,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灵活度,院系及现代汉语教研室应对实践教学全部过程进行指导、管理和检查。

包括资源和制度建设,如实践手册、实践教学大纲,以及必需的管理制度等;教学安排、过程要求、专项实践教学检查方案及实施情况,实训设备及实践教学基地使用记录,语言调查、社会实践的专项记载和各类实践活动的计划、总结、报告;作业批改情况、学生成果展示、学生语言能力考评等。

三、阿坝师专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阿坝师专地处川西民族地区,是一所以培养面向农村中小学的一线教师为主,兼及文、理、工、管、法等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应用型人才的高等专科学校。

由于生源结构复杂,学生入学时起点较低,长期以来,现代汉语的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手段和良好的实践环境,教师和学生都感到非常吃力,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

2009年,以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为主体,启动了现代汉语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教学探索,历时三年,初步建立了现代汉语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这次改革探索的思路是:根据阿坝师专的总体培养目标和不同专业的培养规格,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不同岗位对语言文字的职业需求,以师范专业为主体,以学生实际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为目标,扎实推进现代汉语课堂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具体的实践环节和情景模拟等实践手段,将语言能力训练和学生日常生活交际、未来职业应用相结合,使实践教学落到实处,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1.实践教学大纲的拟定。

在广泛调研、总结长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现代汉语教研室制订了较为完备的实践教学大纲,作为开展现代汉语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大纲对实践教学的每一环节,从课程到章节的教学目标、内容、形式、手段,以及考评方式等作出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并且纳入到我校学生语言能力总体训练计划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使现代汉语实践教学有据可依,系统而规范。

2.积极创造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教学条件。

2008年以来,学校抓住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机会,在四川、海南、广东、福建等地共建师范类实习实训基地40多个,与全国各地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50多个。

以师范生的实习为例,采用集中实习和个人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尤以前者为重,组织和动员半数以上的师范专业学生到成都周边的20多所学校和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实习,每个实习点均派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队指导,教务处巡回检查,极大地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技能,包括教学语言的组织与表达。

再以旅游专业(导游方向)的实习来说,学校长期同九寨沟、黄龙、青城山及学校所处的三江—水磨风景区保持密切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景区现场观摩、模拟讲解和实地导游,使学生对导游词的撰写、导游语言特点有更真实、深切的把握,大大缩短就业试用期。

建设了一批供现代汉语教学、训练及学生语言能力测试的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和书法专用教室,保证所有的课堂教学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现代汉语语音部分的教学及全校的普通话教学、口语课程教学均在语音室进行,书法课在专用的书法教室进行,为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训练环境。

此外,教研室还在九寨沟、松潘、乐山等地建立了方言调查基地,组织或安排了部分学生到上述基地开展语言调查,撰写了调查报告。

3.实践教学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信息资源,通过交流、借鉴,开发了适应多个专业需要带有较强职业色彩的实践教学的文字教材、音像资料、教学课件,部分资源放置在现代汉语学习网站上,为学生的学习和使用提供方便;建设了《三笔字训练》、《普通话训练》、《现代汉语练习题集》等实践训练手册及实践教学案例汇编等实践教学资源,资源建设渠道不断丰富,使用效益明显提高。

4.不断改进课堂实践教学方法。

对任课教师而言,最主要的还是课堂实践教学环节。

教研室全体同仁精心协作、反复交流探讨,总结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课堂实践教学方法,这里着重介绍以下三种:(1)课前演练任课教师利用每堂课前的3~5分钟时间,让学生登台朗读、演讲、讲故事、时事评论或书写示范、试讲等,以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语言技能特别是口语表达训练,教师可以事先确定主题,让学生有一定准备,也可以是学生即兴表现,两者都需要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