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塔1

合集下载

《乌塔》课件1

《乌塔》课件1

1912年,世界上第一个青年旅馆在德国一个废弃 古堡中诞生,并奠定了青年旅舍的基本结构,即以 “安全、经济、卫生、隐私”为特点,室内设备简朴, 备有高架床、硬床垫和被褥、带锁的个人储藏柜、小 桌椅、公共浴室和洗手间,有的还有自助餐厅、公共 活动室。受到了青年人的广泛欢迎。仅一年后,青年 旅馆即达到83家,共2.1万个床位。到1997年,国际 青年旅馆联盟在全球共有65个成员国,共有青年旅馆 4500家,床位数达到3282万个,有国际会员350万人。 今天,青年旅馆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住宿连锁组 织,世界上有1000万青年旅游者在使用青年旅馆。
正对门的地上放了一张席梦思床,上面躺着 一个金发小姑娘,睡得正香。 小姑娘已经起身,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外出。 小姑娘正惬意地趴在床垫上,一边吃糖,一边 看一本厚厚的书。
14岁的女孩虽然独自在异国他乡,但 是能在旅馆里“睡得正香”,她能自己安 排一天的活动,自己收拾东西,按时外出 游览,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乌塔做事很 有经验、从容不迫。同时她还是一个热情 活泼的女孩子。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27 * 乌塔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乌塔是谁? 乌塔是个怎样的人?
……
你会读:
shù
pí juà n
lóng
洗漱

疲 倦
luó jí
蒙眬

号码

逻 辑

书籍
qiè
反驳
语 塞
惬意
读书要求:
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思 考: 乌塔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罗马的一个青年旅馆 课文主要写了“我”在 (
)

结识了(
14岁的德国小姑娘乌塔 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

《乌塔》教学设计(优秀5篇)

《乌塔》教学设计(优秀5篇)

《乌塔》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作者美丽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乌塔》教学设计(优秀5篇),欢迎参考阅读。

《乌塔》教案篇一教学设计思路教学中通过朗读,感受乌塔的性格特点。

通过适当的小辩论比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课文增强学生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情感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自己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应该怎样成长。

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思考自己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应该怎样成长。

阅读有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媒体地图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到过什么地方?是独自旅游的吗?可是一位12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旅游了欧洲,你们想不想了解她是怎样旅游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5课(板书:女孩儿乌塔)2.出示地图,简介欧洲。

帮助学生明白:小女孩的旅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

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这些国家在什么位置,游历这些国家的行程到底有多长。

3.小辩论赛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需要长辈带着吗?也像老师一样一个人出去玩,感觉会怎么样呢?回忆一下以前,同学们春游秋游都是老师带着你们去的,去外地玩是爸爸妈妈带着我们。

有多少同学喜欢自己出去玩的呢?好吧!我们来做个小测试:有哪些同学喜欢和长辈出去的?请举手。

有哪些同学喜欢一个人出去玩的?请举手。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乌塔 1

(北京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乌塔 1
北京版 五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单元
一位14岁的德国小姑 娘独自一人游欧洲。
读读下列词语:
洗漱(shù ) 享(xiǎng)受 逻(luó )辑(ji) 反驳(bó ) 惬(qiè )意 一摞(luò)书 一册(cè ) 书籍(jí )
语塞(sè )
解释(shì )
优惠(shuì )
本文写了一个14岁的德国 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 欧洲的事 情,反映了国外儿童 独立生活 的能力和自立意识 ,同时也反 映了他们对生活 的热爱。
⑶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胆大心 细,会待人接物。
小练笔:
从《乌塔》想到的。
乌塔是这样的一个孩子 ⑴有自立意识。 ⑵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讨论交流,同学们积极发表见解。
⑴可不可以像乌塔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单身外出旅游? ⑵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 自立? ⑶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 到了什么启示?
⑴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 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 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 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 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小学语文《乌塔》说课稿

小学语文《乌塔》说课稿

小学语文《乌塔》说课稿(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小学语文《乌塔》说课稿小学语文《乌塔》说课稿范文小学语文《乌塔》说课稿1《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的一篇阅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14岁的德国小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情,反映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这对没出过远门的中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

基于这种想法,学生必会以独特的思维,以赞扬或批评的态度来阅读这篇课文。

因此,让学生抓课文重点句子来感受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乌塔独自旅行故事的了解,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

5、读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有个人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1、了解德国小姑娘乌塔为什么能独自出国旅游。

2、体会乌塔独立自主的精神,激发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教学流程:一、做调查,激趣引学。

课堂开始,我先组织大家参与一项调查活动,(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独自一个人外出旅游过的同学请举手,)由于此项活动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情趣盎然。

接着在黑板上出示(乌塔),教师解说,(一位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一位稚气未脱的小学生,年仅14岁就一个人游遍了全欧洲。

)突出了乌塔独自周游欧洲这一事实,将乌塔鲜明的性格特点展现在大家的面前。

激发了学生认识乌塔,学习课文的热情,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学习打好基础。

二、初读文,整体感知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根据这件事,学生自由质疑,教师相机归纳,引导学生选择一、二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这一设计的依据有两条:(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学生质疑、表达等能力。

(2)为下面的教学进行目标定位。

乌塔 课文 [《乌塔》让我尴尬的一课]

乌塔 课文 [《乌塔》让我尴尬的一课]

乌塔课文 [《乌塔》让我尴尬的一课] 《乌塔》是一篇有趣又残酷的课文。

文中的乌塔是一名和我们现今小学生一样的年纪,她年纪虽小,却已经周游了欧洲列国,而且他和文中的“我”的对话,和我们平时的教育学生的话,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我们说禁止一个人私自外出游玩;禁止和陌生人讲话;禁止做一些危险的活动;禁止一个人游泳;禁止......
在我上课的时候,声情并茂的讲述着乌塔的勇敢和自理、自立、自强的时候,学生那天真浪漫有迷惑的眼神,让我无所适从,学生稚嫩的疑问“老师,为什么书上乌塔可以,我们不可以?”“老师,是西方的教育好,还是中国的教育好?”“老师,乌塔这样周游列国,她的老师会批评她吗?”......我感到从来未有的苍白无力,我不知道我在掩饰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平时教育是什么目的和意义。

我只发现,孩子是忽悠不了的,又聪明的孩子给我解围了:“老师和爸爸妈妈这样做,都是怕我们遇到危险.......”“是啊,就是怕你们遇到危
险......”我无力的回答。

天知道,从来生活在父母老师的庇护下孩
子们,忽然遇到危险是不是比“乌塔”更危险?
军队有句话:“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我们平时的太多的“不许”和“禁止”是不是让孩子们走向更多的危险呢?不知道报警号码,
不知道火警号码,不知道如何在迷路的情况下回家,不知道应急危难,不知道自救和他救,是谁的责任,是老师?是父母?是社会?是......
就连语文课上的联系生活实际,在语文课上都不知道怎么体现?“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就连最起码的生存,生活技能知识都不知道?
怎么去实现?。

《乌塔》读书笔记

《乌塔》读书笔记

《乌塔》读书笔记《乌塔》读书笔记1以前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了屋塔的故事,这个故事乌塔的所作所为一直让我深深感动着。

这个故事主要是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小女孩德国小女孩一个人独自周游欧洲。

她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准备了这个计划,设计好旅行的路线和日程。

看了一大堆关于国外的书,还有出去旅游要花很多钱,但屋塔却是一个人赚钱,没有花家人的一分钱。

无塔还为了不让家人们担心,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记住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一旦危险的时候,可以及时打电话求助。

乌塔和我们恰恰相反都可以说是“反义人!”我们个个都是家里的大少爷大小姐,吃饭要爸爸妈妈喂,过马路要爸爸妈妈牵手,每一个周末都要爸爸妈妈带我们出去玩儿。

拉着爸爸妈妈一会儿买玩具,一会儿买零食,一会儿又要买门票去划船,一会儿……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就更惨,大的叫爸爸,小的也叫爸爸,爸爸头转来转去,最后头昏眼花,倒在床上,不省人事了。

我们一定要学习屋塔那样自强,自立,自信的精神。

像一棵小树苗,经历风吹雨打,阳光雨露,吸收充足的养分,茁壮发芽。

《乌塔》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个叫乌塔的14岁小女孩独自游历了欧洲。

他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来准备资料和当地警察局的电话。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乌塔的独立、自主和勇敢。

这是一个后的孩子所不能做到的。

读了《乌塔》这篇课文后,使我想到了自己:记得那是三年级的暑假。

一天,妈妈发现家里的盐、酱油用完了,自己工作也很忙,就派我去超市买。

我傻眼了,超市离家那么远,我从来没有单独乘过公交车,想到那么多小偷的故事,我退缩了,妈妈,我不去!但是妈妈坚持要我去。

我硬着头皮接过妈妈给我的30元巨款;就去超市购物了。

好不容易乘着公交车到了超市,幸好没碰上什么小偷。

刚跨进门槛,我就有点儿手足无措了。

商场里人山人海,柜台上到处都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弄得我眼花缭乱。

好不容易挤到了酱油和盐的柜台前,拿了一包就走。

接下来就要去收银台上付款了。

阿姨问我有没有会员卡,可我根本就不知道会员卡是什么东西。

《乌塔》课程设计

《乌塔》课程设计

《乌塔》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深入理解《乌塔》的故事情节,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文章的主题思想。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复述故事情节,概括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并阐述文章的主题思想。

技能目标则是通过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是培养学生对友谊、信任和勇气的认识,以及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乌塔》的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文章的主题思想。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包括乌塔的来历、它与主人公的友谊以及最后乌塔的离去。

其次,学生要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善良、忠诚等。

最后,学生需要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即友谊的力量和面对困难不退缩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介绍《乌塔》的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其次,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并分享各自的看法。

此外,还将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乌塔》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模拟主人公面对困难时的情景,培养他们的勇气和决心。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乌塔》全文、参考书籍关于《乌塔》的解读、多媒体资料包括《乌塔》的动画片和图片、实验设备包括角色扮演的道具等。

这些资源将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和小组合作能力。

作业方面,将布置阅读笔记、心得体会和主题论文等,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考试则包括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分别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

通过这些评估方式,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乌塔课文原文及教案

乌塔课文原文及教案

乌塔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乌塔》是一篇描写小乌鸦为了救被猎人捉住的乌龟而勇敢献身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小乌鸦和乌龟成为了好朋友。

一天,乌龟被猎人捉住了,小乌鸦决定去救它。

小乌鸦巧妙地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引诱猎人上当,最终成功地救出了乌龟。

在救乌龟的过程中,小乌鸦不幸被猎人射中,牺牲了自己。

乌龟为了纪念小乌鸦,把它葬在了森林里最高的地方,让小乌鸦永远地看着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乌鸦勇敢、善良的品质。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3. 提高学生朗读、表达、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乌鸦和乌龟的友谊。

2. 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小乌鸦勇敢、善良的品质。

2. 培养学生朗读、表达、创新能力。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小乌鸦和乌龟的友谊。

2. 采用讲演结合法,教师讲述课文,学生表演情景,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准备1. 准备课文《乌塔》的原文文本。

2. 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如乌鸦和乌龟的图片,森林环境的图片或视频等。

3. 准备情景剧用的道具和服装,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情景剧中。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乌鸦和乌龟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引出今天的课文《乌塔》。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3. 情景剧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根据课文内容编排一段情景剧,进行表演。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小组的表演,讨论乌鸦和乌龟的友谊,以及乌鸦的勇敢和善良。

5. 延伸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关爱动物,进行延伸拓展。

八、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乌鸦和乌龟的友谊,体会乌鸦的勇敢和善良,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乌塔不怕一个人路上碰到危险吗? 3、乌塔都到过那些地方?
4、你觉得乌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你是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再读、感悟、研讨、解难
1、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 2、你认为乌塔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3、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有 什么看法、?
4、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初读课文的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并画 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小辩论:
• 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该不 该一个人远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和见 解,把想到的和同学讨论、交 流,还可以写下来。
讨论:
• 1、乌塔如何掌握游历欧洲的线路?
• 向乌塔学习并不是要模仿 她独自外出旅游,而是要 在生活中克服依赖思想, 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和自立的精神。
乌塔,你真是个______ 的孩子! 我想对你说: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