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规划标准答案

合集下载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及答案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复习资料及答案

《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40分)二、多项选择题(40分)三、判断题(20分)《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A)卷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A、2年B、5年C、10年D、20年2、下列那种现象产生的需求不属于交通的范畴()。

A、业务B、泥石流C、工作D、旅行3、下面哪一个不是影响出行方式选择的因素()。

A、出行者特性B、出行特性C、交通设施特性D、交通调查特性4、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交通线路拥堵B、交通工具发展滞后C、交通设施比较陈旧D、城市交通空间不够5、城市道路多为高级路面,根据路面自然排水的要求,希望纵坡控制在()以上。

A、0.20.3%B、0.4%C、0.5%D、2.5%6、城市铁路客运站的位置在大城市必须深入城市,宜布置在()位置。

A、距城市边缘2~3公里处B、城市边缘C、城市中心边缘D、城市中心内7、在交通分配中,最简单的分配方法是()。

A、用户最优分配方法B、全有全无分配方法C、系统最优分配方法D、增量加载分配方法8、城市设计的含义可以概括为()。

A、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B、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设计C、对区域规划的实施设计D、对详细规划的具体设计9、下面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指标中数量指标的是()。

A、客运量B、运用车辆数C、客运密度D、运营里程10、对于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是()。

A、各部分可达性均等B、网络可靠性较低C、网络空间行驶简单D、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11. 以下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 )A、流水B、下雨C、刮风D、驾车兜风12. 劳瑞模型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不包括( )A、根底产业部门B、非根底产业部门C、住户部门D、人口13.社会停车场用地属于( )A、对外交通用地B、道路广场用地C、市政工业设施用地D、仓储用地14. 对方格网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 )A、各局部可达性均等B、网络可靠性较低C、网络空间行驶简单D、不利于城市用地的划分15. ( ) 是对象区域交通总量A、生成交通量B、发生交通量C、吸引交通量D、全不是16. ( ) 没有完整的 OD 表也可以进行模型参数标定A、重力模型法B、最大熵模型法C、 FurnessD、介入时机模型17. 当人们购置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逐渐( )A、减弱B、增强C、不变D、无法确定18. 以下那种现象产生的需求不属于交通的范畴〔〕A、业务B、泥石流C、工作D、旅行19. 属于根源性交通需求的是〔〕A、上学B、访友C、工作D、看病20. 对自由式交通网络的特点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无秩序B、区别性差C、易形成畸形交叉D、不能较好的满足地形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21.劳瑞模型中土地利用活动的主体包括:A. 基础产业部门B. 非基础产业部门C. 住户部门D. 流动人口22.出行生成预测中的聚类分析法认为决定交通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A. 家庭规模(总人口数)B. 小汽车拥有量C. 家庭收入D. 人均收入23.下述道路属于城市道路的有( ) 。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

作业一:试用下表中的出行发生量、出行吸引量和常住人口(分男女性别),计算将来的出行生成量、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

解:男性:O\D 1 2 3 合计人口1 15.0 5.6/7.92 27.0 10.2/18.13 14.05.0/7.2 合计 15.0 26.0 15.0 56.020.8/33.2男性出行生成量: 男性现状常住人口: 男性将来常住人口:男性现状平均出行率T/N : 男性将来生成交通量:将来男性出行发生与吸引量:O\D 1 2 3合计 1.021.16 2.047.91 3.020.16合计 21.16 46.14 21.16总量控制:因为,T=89.4 万次/日调整后将来男性出行发生与吸引量O\D 1 2 3合计1.0 21.202.0 48.003.020.20 合计 21.38 46.63 21.3889.39 女性:O\D 1.0 2.0 3.0 合计人口 1.0 13.0 4.4/7.1 2.0 24.0 9.8/17.9 3.0 12.05.0/6.8 合计 13.0 24.0 12.0 49.019.2/31.8女性出行生成量: 女性现状常住人口: 女性将来常住人口:女性现状平均出行率T/N : 女性将来生成交通量:调整后将女性出行发生与吸引量O\D 1 2 3合计 120.98 243.84 316.32∑∑≠jjii DO ⎪⎭⎪⎬⎫23.89⎪⎪⎪⎪⎭⎪⎪⎪⎪⎬⎫合计 20.9843.84 16.32 81.14 将调整后的男性和女性出行发生与吸引量合并O\D 123合计142.18 291.84 336.52 合计 42.3690.47 37.7170.53作业二:试用指定的方法,求出下列图、表示分布交通量。

(同一、平均增长率法,底特律法,Frator 法) 现状 0.1050.270.500.280.260.170.50.430.510.60.380.720.280.40.70.171321\计计D O将来解:1、同一法:(1)求个小区的发生增长系数:01O F =38.18.6/28.0/11==O U ; 01O F =38.18.6/28.0/11==O U 01O F =38.18.6/28.0/11==O U ;(2)将来个小区的预测值(单位:万次)O\D 1 2 3 合计 预测值1 17.0 7.0 4.0 28.0 38.62 7.0 38.0 6.0 51.0 91.93 4.0 5.0 17.0 26.0 36.0 合计 28.0 50.0 27.0 105.0166.5(3)以上表为基础矩阵,各项均乘以发生增长系数,得下表:同一法计算得到的OD 表(单位:万次)O\D 1 2 3 合计 预测值 1 23.44 9.65 5.51 38.6 38.6 2 12.61 68.48 10.81 91.9 91.9 3 5.54 6.92 23.54 36.0 36.0 合计 41.59 85.05 39.86 166.5166.5此OD 表满足发生的约束条件,故为所求的将来年分布矩阵。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交通规划案例——带你从了解到专业》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交通规划案例——带你从了解到专业》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多选题】(1分)对于出租车良好运行的建议中,哪些建议是值得采纳的?A.改善出租车车内卫生状况B.出租车司机选择拒绝搭载目的地位于偏远地区的乘客C.提高乘客安全意识D.加强出租车司机专业、安全知识培训2【判断题】(1分)在与公交或地铁换乘的最后一公里时,出租车是一种弥补其他公共交通方式短距离衔接不足的良好选择。

A.对B.错3【多选题】(1分)大数据的特征包括哪些?A.速度快(Velocity)B.规模大(Volume)C.种类多(Variety)D.价值密度低(Value)4【判断题】(1分)交通大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具有移动性,为了全面深入理解交通大数据,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探讨交通状态空间相关性及其空间演化特征,是一种全新的交通状态分析方法。

A.错B.对5【单选题】(1分)在应对处理大数据的各种技术挑战中,以下的哪个问题不值得重视?A.适合不同行业的大数据挖掘分析工具和开发环境B.高效率高成本的大数据存储C.大数据的去冗降噪技术D.大幅度降低数据处理、存储和通信能耗的新技术6【单选题】(1分)下列那种现象属于交通的范畴A.刮风B.驾车兜风C.流水D.下雨7【单选题】(1分)当人们购买家庭轿车的比例趋于平均化后,职业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逐渐()A.减弱B.不变C.增强D.无法确定8【判断题】(1分)交通规划: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A.对B.错9【判断题】(1分)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对于中小城市来说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对于大城市特大城市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专项交通规划。

A.对B.错10【单选题】(1分)“通过规划为生产、生活出行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环保、经济的交通系统。

”体现的是交通规划的那种目的和任务?A.服务国防B.服务环境C.服务经济D.服务人民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分)交通小区划分和道路网络构建是交通模型构建的基础。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教学内容

交通规划课后习题答案解析教学内容
5.49
40.29
2
11.22
68.55
9.51
89.28
r3n
5.58
7.98
23.39
P36.95
合计
40.4587.68
38.39
166.52
I(3)重新计算fO.和FD.。
iJ
i
I
IFO10.96;FO21.03;FO30.97;
I
>
i
fD10.97;fD21.03;fD30.96。
i
1
1
(4)收敛判定。
l
I

I由于fO.和fD.的部分系数超出误差范围,因此需要重新进行迭代。
IJ
i

I
|⑸第二次近似:q.2q;(FO.fD0.)/2
i
I
j
I
i
i
I
I
I
I
I
I
I
!
i
求解过程同上,结果得表:
第一次迭代计算0D表(单位:万次)
O\D
1
2
3
合计
1
22.82
11.08
5.27
39.17
2
P11.23
70.59
9.46]
fD°3=V2/D236.9/27.01.37

第一次近似值:qj
0
q.j
(FOi
Fdj)/20
i
:
1
qn
0
qn
(FO1
F;1)/2
17.0
(1.38
1.40)/2
i
23.65
1
q12
0
q12
(FO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答案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答案

纸质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1、限界限界是指列车沿固定的轨道安全运行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

2.概念规划概念规划以城市的性质、基本职能、发展方向和城市体系等重大问题为研究内容。

它对未来一定时段内可能进行的开发建设进行宏观的原则性指导,是城市未来空间发展的战略规划。

概念规划是把以时间期限为主导的规划模式转为以规模为主导,淡化规划期限。

3、转移客流量转移客流量是由于快速城市轨道交通所具有的速达、准时、安全、可靠、方便等优点,使原来由地面常规公交和自行车方式承担的全市性比较集中的中、长距离客流转移到城市轨道交通来的运输需求。

4、表明喜好表明喜好(Stated Preference,SP)调查是一种基于研究者假想情形的准试验法,是为了获得“人们对假定条件下的多个方案所表现出来的主观偏好”而进行的实际调查。

5、车场车辆段及其他基地可统称为车场。

它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承担车辆检修、停放、运用以及各种运营设备保养维修的重要基地。

6、枢纽站枢纽站是具有这样一种功能的场所,即当运输对象(旅客、货物)使用某种运输工具,沿特定路线运行到达枢纽站换乘时,该枢纽站能满足改用其他运输工具或使用其他路线运行。

一般来说,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或多条公交线路交汇的场所都可称之为枢纽站。

7、交通一体化规划交通一体化规划就是通过对城市交通需求量发展的预测,为较长时期内城市的各项交通用地、交通设施、交通项目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综合布局与统筹规划。

并进行综合评价。

交通一体化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

二、论述题: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一般认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特定城市社会与经济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功能定位主要包括城市经济地理特征分析、城市规划总体目标与城市交通结构的协调性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的功能评估等。

2).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主要包括线网规模确定、线网构架方案选择和方案评估等,线网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和建设的基础。

1交通规划-第8章习题参考答案

1交通规划-第8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8-1 名词解释:停车设施、停车场容量、停车需求、停车密度、停放周转率。

答:停车设施:根据停车设施结构,可以将停车场分为位于地面的露天式停车场(parking lot)和位于建筑物内的停车库(garage)两大类。

根据停车设施的服务对象,又可以分为公共停车场和非公共停车场两大类。

停车场容量:指给定停车区域或停车场有效面积上可用于停放车辆的最大泊位数。

停车需求:指给定停车区域内特定时间间隔的停放吸引量。

停车密度:停车密度是停车负荷的基本度量单位。

它可以做两种定义:一是指停放吸引量(存放量)大小随时间变化的程度,一般高峰时段停车密度最高;另一定义是指空间分布而言,表示在不同的吸引点停车吸引量的大小程度。

停放周转率:指单位停车车位在某一间隔时段(一日、一小时或几小时)内停放车辆次数,为实际停放车累计次数与车位容量之比。

8-2 简述停车规划的目标、内容与流程。

答:常见的停车政策的主要目标有如下几种。

(1)根据城市开发特点,对城市不同区域分区域停车供给;(2)大力促进路外停车场规划建设;(3)有效利用路侧停车资源,规范路侧停车场管理;(4)利用停车供给、收费等手段,控制城市中心区交通量,缓和交通拥堵;(5)其他。

如:对于城市特定的地区规划无车区;结合历史文化保护制度进行专门的停车规划等。

停车规划的内容:传统的狭义停车场规划的对象仅仅是和停车相关的硬件设施,而广义的停车场规划的概念则既包括这些硬件设施的规划,也包括了和停车有关的软件(政策、法规等)的规划。

停车规划的流程:城市停车设施规划思路可归纳为:在综合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停车发展策略进行停车需求预测,以需求预测结果为依据,确定满足一定需求比例下全市的停车设施供应规模,进而确定在此供应规模下配建停车设施、公共停车设施的规模,对于配建停车设施提出配建停车指标,对于公共停车设施进行布局规划,并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交通规划课后题答案选择和简答

交通规划课后题答案选择和简答

交通规划课后题答案选择和简答模型具有IIA特性2.平均增长系数法不能用于出行分布预测模型不属于交通和土地利用的模型4.浮动车不能获得出行吸引量5.自由式交通网络结构的形成与城市自然地理位置有关6.随出行距离增加,自行车的分担率先大后小7.出行生成预测的聚类分析假设:一定时期内的出行率稳定,家庭规模的变化很小,收入与车辆拥有量保持不变8.全有全无分配是假设路网没有拥挤路阻不变的9.重力模型(分子含OD,分母含D)满足发生条件约束是SUE的一种特例11.由于感知存在差异导致用户路径选择的差异是交通流分派中用户的随机性12.集计是在个体信息基础上,通过分门别类统计分析描述总体行为13.为检验交通流分配模型精度,采用将现状OD量分配到规划路网上方法14.交通规划范围:交通调查,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需求量的预测,交通网络规划与设计,交通网络分析评价15.交通状态因素不影响交通方式选择16.在环形放射状交通网络中。

放射线的作用:承担主城与卫星城的内出行17.在交通分配中,最基本的方法:全有全无方法18.考虑小区位置系数影响的方法是Fratar法(福莱特法)1.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与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交通行动的过程2.重力模型包括:无约束重力模型,单约束重力模型,双约束重力模型3.对调查区域而言,出行分为境内出行,境外出行,内外出行4.区域境界线调查是起迄点调查的一部分,主要用于核对出行调查数据5.城市交通网络基本形式:方格网式交通网,带状交通网,放射状交通网6.预测发生与吸引交通量的主要方法:原单位法,聚类分析法,增长率法7.交通规划的需求主要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市场要素8.交通流三要素:交通量,车速,密度9.按交通设施分类,交通规划分为:交通网络规划,交通节点规划10.交通调查包括:交通运输,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相关政策法规,建设资金,交通规划影响11.分布较同量的预测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生成交通量预测,一类为发生与吸引交通量预测12.道路网密度是城市建成区内道路长度与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比值13.调查中以小客车为标准14.非集计是以个人为单位构造模型确定交通方式的选择概率,然后再将每个人的结果集计,预测分担交通量的模型15.区间车调查方法:牌照发,跟车法16.延误:由于道路和环境条件、交通干扰以及交通管理与控制等驾驶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第一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第一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第一节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单选题]1.《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将城市道路划分为大、中、小类,下列哪项分类数量是(江南博哥)正确的?()[2019年真题]A.3大类、4中类、8小类B.3大类、4中类、6小类C.2大类、4中类、8小类D.2大类、4中类、6小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第12.2.1条规定,按照城市道路所承担的城市活动特征,城市道路应分为干线道路、支线道路,以及联系两者的集散道路3个大类;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个中类和8个小类。

[单选题]2.快速路辅路的功能相当于()。

[2019年真题]A.Ⅰ级主干路B.Ⅱ级主干路C.Ⅲ级主干路D.支路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GB/T51328—2018)第12.2.3条规定,城市道路的分类与统计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城市快速路统计应仅包含快速路主路,快速路辅路应根据承担的交通特征,计入Ⅲ级主干路或次干路;②公共交通专用路应按照Ⅲ级主干路,计入统计;③承担城市景观展示、旅游交通组织等具有特殊功能的道路,应按其承担的交通功能分级并纳入统计;④Ⅱ级支路应包括可供公众使用的非市政权属的街坊内道路,根据路权情况计入步行与非机动车路网密度统计,但不计入城市道路面积统计;⑤中心城区内的公路应按照其承担的城市交通功能分级,纳入城市道路统计。

[单选题]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2012年真题]A.道路附属设施设计B.交通管理设施设计C.沿道路建筑立面设计D.道路横断面组合设计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一般包括:①路线设计;②交叉口设计;③道路附属设施设计;④路面设计;⑤交通管理设施设计。

其中,道路选线、道路横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都是属于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沿道路建筑立面设计属于建筑规划设计的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5.43
8.00
22.64
30.07
合计
39.48
89.67
37.37
166.52
重新计算 和 。
; ; ;
; ; 。
(7)由于 和 的各项系数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因此不需继续迭代。
2、底特律法。
(1)1)求发生交通量增长系数 和吸引交通量增长系数
= ; =
= ; =
= ; =
(2求交通生成总量增长系数的倒数: 。
同一法计算得到的OD表(单位:万次)
O\D
1
2
3
合计
预测值
1
23.44
9.65
5.51
38.6
38.6

12.61
68.48
10.81
91.9
91.9
3
5.54
6.92
23.54
36.0
36.0
合计
41.59
85.05
39.86
166.5
166.5
此OD表满足发生的约束条件,故为所求的将来年分布矩阵。
(5)收敛判别。
由于 和 的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因此不需继续迭代计算。上表即为所求的最总分布交通量表。
作业三:
按上次作业给出的现状OD表和将来生成、发生与吸引交通量,利用下式重力模型和底特律法,求出将来OD表。收敛标准ε=1%。
重力模型
其中,k=0.183,β=1.152,γ=1.536
现状行驶时间
38.39
166.52
(3)重新计算 和 。
; ; ;
; ; 。
(4)收敛判定。
由于 和 的部分系数超出误差范围,因此需要重新进行迭代。
(5)第二次近似:
求解过程同上,结果得表:
第一次迭代计算OD表(单位:万次)
O\D
1
2
3
合计
1
22.82
11.08
5.27
39.17

11.23
70.59
9.46
91.28
2、平均增量率法:
(1)求发生交通量增长系数 和吸引交通量增长系数
=
=
=
=
=
=
(2)第一次近似值: 。
计算果得表:
第一次迭代计算OD表(单位:万次)
O\D
1
2
3
合计
1
23.65
11.15
5.49
40.29
2
11.22
68.55
9.51
89.28
3
5.58
7.98
23.39
36.95
合计
40.45
87.68
9.25
93.32
3
5.31
7.95
21.71
34.97
合计
38.58
91.69
35.95
166.22
(6)重新计算 和
=1.02; = 0.99; =1.03; =1.02; =0.99; =1.03
(7)收敛判定
由于 和 个项系数误差均在允许的范围内,因此不需要继续迭代。所以上表即为底特律法所求将来分布交通量。
3.0
20.20
合计
21.38
46.63
21.38
89.39
女性:
O\D
1.0
2.0
3.0
合计
人口
1.0
13.0
4.4/7.1
2.0
24.0
9.8/17.9
3.0
12.0
5.0/6.8
合计
13.0
24.0
12.0
49.0
19.2/31.8
女性出行生成量:
女性现状常住人口:
女性将来常住人口:
女性现状平均出行率T/N:
将来行驶时间
1

3
1
2

1
8.0
17.0
22.0

4.0
9.0
11.0
2
17.0
15.0
23.0
2
9.0
8.0
12.0
3
22.0
23.0
7.0
3
11.0
12.0
4.0
现状将来
解:标定的重力模型为
第一次计算得到的OD表
O\D
1
2
3
合计

100.50
75.41
19.76
195.68
2
78.56
245.47
4、Frator法:
(1)求 和
= ; =
= ; =
= ; =
(2)求 和
(3)求
计算后饿表:
第一次迭代计算OD表
O\D
1


合计
1
22.04
10.94
5.06
38.04
2
11.17
72.78
9.35
93.30
3
5.28
7.96
21.92
35.16
合计
38.49
91.68
36.33
166.50
(4)重新计算 和

合计
1
23.64
10.94
5.45
40.03

11.23
68.48
9.43
89.14
3
5.75
8.07
23.93
37.75
合计
40.62
87.49
38.81
166.92
(5)重复以上步骤第三次计算后得表:
第三次迭代计算OD表
O\D
1
2
3
合计
1
22.06
10.88
5.00
37.94

11.21
72.86
男性将来常住人口:
男性现状平均出行率T/N:
男性将来生成交通量:
将来男性出行发生与吸引量:
O\D
1
2

合计
1.0
21.16
2.0
47.91
3.0
20.16
合计
21.16
46.14
21.16
总量控制:
因为,T=89.4万次/日
调整后将来男性出行发生与吸引量O NhomakorabeaD1
2
3
合计
1.0
21.20
2.0
48.00
作业一:
试用下表中的出行发生量、出行吸引量和常住人口(分男女性别),计算将来的出行生成量、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
解:男性:
O\D
1

3
合计
人口
1
15.0
5.6/7.9
2
27.0
10.2/18.1

14.0
5.0/7.2
合计
15.0
26.0
15.0
56.0
20.8/33.2
男性出行生成量:
男性现状常住人口:
女性将来生成交通量:
调整后将女性出行发生与吸引量
O\D
1
2

合计
1
20.98

43.84
3
16.32
合计
20.98
43.84
16.32
81.14
将调整后的男性和女性出行发生与吸引量合并
O\D
1
2
3
合计
1
42.18
2
91.84
3
36.52
合计
42.36
90.47
37.7
170.53
作业二:
试用指定的方法,求出下列图、表示分布交通量。(同一、平均增长率法,底特律法,Frator法)
46.97
371.00
3
19.61
44.73
86.25
150.59
合计
198.67
365.61
152.98
717.27
第一次用底特律法计算的得到的OD表
O/D
1
2

合计
FO
1
16.89
15.83
4.05
36.77
1.05

16.58
64.70
12.09
93.37
0.98
3
3.99
ﻩﻩ现状
将来
解:1、同一法:
(1)求个小区的发生增长系数:
= ; =
= ;
(2)将来个小区的预测值(单位:万次)
O\D
1
2
3
合计
预测值
1
17.0
7.0
4.0
28.0
38.6
2
7.0
38.0
6.0
51.0
91.9
3
4.0
5.0
17.0
26.0
36.0
合计
28.0
50.0
27.0
105.0
166.5
(3)以上表为基础矩阵,各项均乘以发生增长系数,得下表:
(3)第一次近似: 。
计算后得表:
第一次迭代计算OD表
O\D
1
2
3
合计
1
20.74
10.99
4.75
36.48
2
11.17
77.99
9.32
98.48
3
4.90
7.89
20.29
33.08
合计
36.81
96.87
34.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