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和紫杉醇洗脱支架置入在冠状动脉病变治疗中的生物安全性:2年随访
两种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疗效比较

注: 病变分型 , 按加拿大 A、 、 B C分类法 . 、 ,血管病变直径 < . m的行保守治疗 J 25m
表 2 两组住 院期 间不良心血管事件 比较 [ ( ) 例 % ]
低 分子肝 素钙5 0 1 , 0 0 U,2h1次 连续 5— ; 后 口服拜 阿 7d 术
冠状动脉造影 , 录再狭窄程度 、 狭窄发生率。 记 再 15 统计 学 方法 : 有 资料 用 S S 0 0软件 包 处 理 , 量 , 所 P S1 . 计 资料 结果 以均 数 ±标 准 差 ( ±s) 示 。两 组 比较 计 量 资 表 料 采用 t 验 , 数 资料 采用 卡方 检 验 。 < . 5为差 异 有 检 计 P 00 统 计 学意 义 。
1 资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 , 急性 冠脉综合 征患者 1 1 , 写介入治 疗知 2例 填
情同意书 , 自愿接 受 C pe 支 架组 3 yhr 2例 , 平均 年 龄 (0±1 ) 6 8
2 1 冠状 动脉造影 结果 , 组 比较差 异无统 计学 意义 。置 入 , 两 支架 的长度 、 直径两组无差 异 , 见表 1 。 2 2 住 院期 间两组 患者不 良事件发 生情况见表 2 经检 验 , . , 差 异无统计学 意义 。 2 3 出院后情况 , . 见表 3 经检验 ,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表 1 两 组冠脉 造影和置入支架情况
3 选择 C p e 2例 y hr支架, 8例 选 用 Pr e 4 at r支架 , n 两组 患者在住 院和随访 期 间, 心 架 , 为两组并进行对 照研 究。结果 分 义。结论
国产和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探 讨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 支架 F ei 在急性 s 抬高心肌 梗死(T MI患者急诊 经 ib d r r T段 SE )
皮冠 状 动 脉 介 入 治 疗 ( CI中应 用 的 安 全 性 和 近 、 期 疗 效 。 方 法 选 择 我 院 心 内科 2 0 年 3月  ̄ 0 6年 6 P ) 远 05 20
组 2 8例 和 Fr i i br e d组 5 8例 ;再 发 心 绞 痛 3 , y h r 1 和 F e i 例 C pe 组 例 i br r d组 2 ;i br 术 后 3个 月 心 衰 死 例 Fr i e d组
亡1 ; 例 随访 时 MA E发生率:i br 34 2 5 )C p e 组 34 12 )P 1 o ) C F ei r d组 . %( /9 , y hr . %(/9 ( = . o 。结论 国产雷帕霉素 o 药物洗脱 支架 Fr i ibr S E 急诊 P I e d在 T M! C 中应 用安全有效, 远期疗效与 C p e 支架相近 。 近、 y hr
例梗死相 关血管的 3 3处病 变置入 4 2枚 C p e 支架,i br yhr F ei r d组 7 2处梗死相关病变置入 13枚 Frb d支架。 1 i i er
支 架置入 成功 率 为 10 0 %。 无再 流 现 象 : y hr 例 ,i br C p e 1 Fr i e d组 2例 ( = .0 y hr 心脏 破 裂 死 亡 1 , P I 0oC pe 组 - 0 例 Fr i i br 亚 急性 支架 内血 栓 形 成 死亡 1 。 院期 间 MA e d组 例 住 CE发 生 率 Frb d组 为 1 %(/2 , yh r 3O i i er . 17 )C p e 组 . 4 % ( /3 ( > .)临床 P 成 功 率 9 . 9 /0 ) 对 8 13 )P 01 , CI 1 %(6 15 。 4 6例 患者进 行 了平 均 [O ±4 ( ̄ 0 】 月随 访 , y hr 1. . 62 ) 2 2 个 C p e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与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疗效的Meta分析

胡琦 , 洪 , 昌武 江 徐
[ 摘要 ] 目的 比较雷 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i l u—lt gs n,E ) soi s ui etS S 与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 ( ala— r m e n t p ct ix 计算机检索 P b d M D I E、oha eC n a R g u Me 、 E LN C crn et l e— r e— u n t tP S 治疗冠心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l r gs n ,E ) di e
W u an 4 0 h 30 60, n Chia.
C r sodn uhrJ N og Em ij n h um@ l3 cm orp n i ato :l G H n ,— al i g w r e g A :a 6 .o
【 b t c】 0bet e ocm aet ua v f c adsft o soiu — ui et S S n ala— A s at r jci T o pr h crt e f t n a y f i l s lt gs n ( E )a d e t v e i ee e r m e n t p ix
tas( C r l R T)a o t h o p r o f h u a v f e a d sf yb t en S S a dP Sp bi e o a .2 0 i b u t c m ai n o tec r i e e t n a t e e E n E u l h d f m J n 0 6t e s te f e w s r o
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方法:从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对152例冠心病患者在行介入治疗时置入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243枚。
患者术前、术后常规用药,观察术后3个月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等。
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100%,1例于支架置入后远端内膜撕裂形成慢血流,又置入一支架后血流恢复;1例于术后2天再发心肌梗死,冠脉造影提示支架内亚急性血栓形成,发生率为0.66%;1例于术后4天猝死,术后3月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0.66%。
结论:Firebird支架在国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尚须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评估。
【关键词】冠心病;支架;再狭窄;支架内血栓目前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洗脱支架使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下降至10%以内。
进口药物洗脱支架已大规模应用于临床,疗效得到充分的肯定[1],但其价格昂贵,限制了部分病人的使用。
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和进口药物洗脱支架所携带的药物相同,价格相对便宜,本文在152例冠心病患者置入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243枚,旨在探讨国产Firebird支架在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152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因冠脉狭窄程度大于75%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其中男88例,女64例,年龄32~78岁,平均56.01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72例,陈旧心肌梗死38例,急性心肌梗死42例。
1.2 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单支病变72例,双支病变54例,三支病变26例;前降支病变91处,回旋支病变42处,右冠状动脉病变57处;共对163支血管的190处病变进行处理。
1.3 支架应用情况共置入Firebird支架243枚,其中直接置入支架78枚,经球囊扩张后置入165枚,最小支架直径2.5mm,最大直径3.5mm,平均2.92mm;支架长度最小13mm,最大33mm,平均18.42mm,释放处压力为12.8±2.7个大气压。
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

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比较杨保军;张丽平;杨晓刚;刘燕君;陈欣欣;殷洪山【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6(025)011【摘要】目的:观察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介入治疗途径不同分为桡动脉组65例和股动脉组65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2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总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桡动脉组术后局部出血、肢体水肿、患者不适情况发生率显著高于股动脉组( P均<0.05)。
结论与经股动脉路径相比,经桡动脉路径具有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临床应用中还需选择恰当的器械,掌握熟练的手术技术。
【总页数】3页(P1213-1215)【作者】杨保军;张丽平;杨晓刚;刘燕君;陈欣欣;殷洪山【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河北邯郸056002;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河北邯郸056002;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河北邯郸056002;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河北邯郸056002;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河北邯郸056002;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相关文献】1.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J], 宁尚秋;刘文娴;杨鲲;陈立颖;康铁朵;李江;朱佳佳;马长生;吕树铮2.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J], 张智亮;王梦洪;彭景添;吴友平;黄俊;路军3.静脉溶栓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比较 [J], 李同平;陈亚奇4.不同途径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J], 周浩;黄伟剑;计光;张怀勤5.不同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比较 [J], 李志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类型支架治疗椎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疗效分析

不同类型支架治疗椎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疗效分析冯明陶;戴琳孙;唐海双;李嘉楠;许奕;洪波;刘建民;黄清海【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支架在椎动脉中重度狭窄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09年11月至2017年6月,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165例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102例使用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中重度狭窄,共计2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使用支架的类型,分为裸支架组76例,药物涂层支架组158例,自膨式支架组33例.评价3种支架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结果 (1)对267例患者均成功释放支架,围手术期共出现4例并发症,其中裸支架组1例(1.3%,1/76),药物涂层支架3例(1.9%,3/158),自膨式支架组无一例围手术期并发症.3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 ~16个月共随访患者166例,其中裸支架组38例,药物涂层支架组103例,自膨式支架组25例.支架内再狭窄率≥50%共23例,其中裸支架组8例,药物涂层支架组14例,自膨式支架组1例.裸支架组再狭窄发生率(21.1%)>药物涂层支架组(13.6%)>自膨式支架式组(4.0%),3组术后随访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支架置入治疗椎动脉起始段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不同类型支架治疗的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需进一步开展前瞻性对照研究加以验证.【期刊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8(015)008【总页数】5页(P393-397)【关键词】椎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血管内治疗;支架;疗效分析【作者】冯明陶;戴琳孙;唐海双;李嘉楠;许奕;洪波;刘建民;黄清海【作者单位】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后循环脑梗死占卒中的25%,而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是导致缺血性卒中的重要因素[1]。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裸支架治疗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的疗效比较

.
患者均依据典型的缺血性胸痛 、心电图s- 改变和冠状动脉造 TT
影 (A )确 诊 。其 中男4 例 ,女2例 ;年龄 3 ̄ 8岁 ,平 均 CG 1 3 8 1
药物洗脱 支架 (E )被认 为是近年来冠心 病介入治疗 DS
年龄 ( 0 2 8 5 6 . ±1 . )岁。其 中稳定型心绞痛 1例 ,不稳定型 0 心绞痛4 例,非S 段抬高心肌梗 死1 例。 3 T 1 1 2 方法 . 按 照贯序法将6 例冠 心病弥漫性长病变 患者随 4 机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3 例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 2 别及心绞痛类 型均无明显差异 ( >O0 ),具有可 比性。术 P .5 前所有患者均 口服氯吡格雷7m / X3 以上或术前3 前顿服 5gd d h 30 g 0 m ,术前3 口服 阿司匹林3 0 g d d 0 m / 。所有患者均 行经皮冠 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TA Pc )及支架置人术,术后持续服用 氯吡 格雷7 m / ×1个 月以上 ,阿司匹林30 gd 0 后10 g 5gd 2 0 m /  ̄3 d 0m /
帕霉素药物涂层支架治疗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的临床疗效, 我院子2 0 年9 0 6 月 ̄2 0 年9 0 9 月采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 心病弥漫性长病变 ,并与采用金属裸支架治疗的对照组进行 对 比分析 ,结果显示采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 观察组 患者 的支架内径明显减小 ,长度明显增长 ,支架扩张最大压力明 显增高,主要不 良心脏事件和再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且
d 期 服 用 。 术 中 及 术 后 1 d 时 给 予 肝 素 抗 凝 , 术 后 1 / 时 长 2, 2J  ̄
领域 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重大进展 ,其作用是既能给局部组织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第5月习题及答案(半年期)

1)简述支架内血栓的定义和分期?定义:PCI术后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支架植入处形成血栓,导致冠脉管腔完全性或不完全阻塞,表现为心脏型猝死、急性心肌梗死或者不稳定心绞痛等一系列并发症;1)急性:发生于PCI术后24小时内;(2)亚急性:发生于PCI术后24小时~30天;30天以内又称早期支架血栓形成。
(3)晚期:发生于PCI术后30天~1年;(4)极晚期:发生于PCI术后1年以上。
2)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主要相关因素有哪些?支架血栓形成可能与临床情况、冠状动脉病变和介人治疗操作等因素有关。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肾功能减退、心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亢进及血小板活性增高患者,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高。
弥漫性、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严重坏死或富含脂质斑块靶病变,是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PCI时,支架扩张不充分、支架贴壁不良或明显残余狭窄,导致血流对支架及血管壁造成的剪切力可能是造成支架血栓形成的原因。
PCl后持续夹层及药物洗脱支架长期抑制内膜修复,使晚期和极晚期支架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增高。
3)如何预防和处理支架内血栓的形成?支架血栓形成的预防包括控制临床情况(例如控制血糖,纠正肾功能和心功能不全)、充分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除阿司匹林和肝素外,对高危患(例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复杂病变(尤其是左主干病变)PCI术前,术中或术后应用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剂(例如替罗非班)。
某些血栓负荷增高病变PCI后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治疗。
PCI时选择合适的支架,覆盖全部病变节段,避免和处理好夹层撕裂。
同时,应用支架充分扩张、贴壁良好;在避免夹层撕裂的情况下,减低残余狭窄。
必要时在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指导下行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长期和有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预防药物洗脱支架术后晚期和极晚期支架血栓形成十分重要。
一旦发生支架血栓形成,应立即行冠状动脉造影,对血栓负荷大者,可用血栓抽吸导管做负压抽吸。
PCI治疗时,常选用软头导引钢丝跨越血栓性阻塞病变,并行球囊扩张至残余狭窄(20%,必要时可再次植入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