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梁格法学习小结及疑问
midas心得

midas civil心得1、今天同事发现midas中当张拉钢束时当前阶段灌浆即下0个阶段灌浆(默认是这样),计算出来的等效面积和惯距是考虑钢束转化成混凝土后的面积,所以应该输入下1个阶段灌浆。
2、时间依存材料(徐变收缩)中28天龄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一定要看好,否则输入小了,总是提示你约束有误,我就犯了两回这样的错误,在边界条件上找了半天没有发现错误,其实是这个标号输入太小。
3、对于新手初次使用midas,一定要注意单位,记得一次有个同事在cad里划分好单元(单位mm),导入midas中用的单位是mm,导入后就是什么也没有,找了半天发现是单位不对,像用spc计算截面特性同样应该注意这个问题。
4、在进行抗震分析时,如果阵型始终达不到质量的90%,建议在特征值分析控制中采用多重ritz向量法。
5、静力荷载工况中除了温度和温度梯度,其他荷载都使用施工阶段荷载!!6、预应力钢束特性值中导管直径如果输入错误(我曾经给输入大了100倍,主梁断面给扣了所剩无几),结果计算出恒载反力出现负值!!7、移动荷载分析控制数据中计算位置杆系单元应点选内力(最大值+当前其他内力)及应力。
变截面组定义时的注意本人在学习中有所体会,写出来供大家一起学习讨论,也避免其他人和我一样走一些弯路。
1、PSC数值形截面(即从CAD中导入的截面)不能定义为变截面组,若将其指定为变截面组则不能作分析且不能转变为变截面.所以对于变截面问题要直接输入截面,不能导入。
2、从CAD中导入截面时,应注意:a.单位要正确,即导入前在cad中定义的单位,和导入时要统一。
b.所绘制的截面不能包含面域,否则在截面特征管理器中就无法显示定义为面域的那块,而且图形要是封闭的。
c.导入的步骤,首先用generate命令选中图形,在进行计算划分网格,最后输出保存,即可在截面对话框中导入数值型截面。
地基弹簧的模拟问题?地基弹簧只能受压,根据其特点,用只受压的弹性连接是最合适的,但是在有限元计算过程中会出现一个自由度奇异的问题。
midas心得

MIDAS学习心得土木二班张文博2013141473076Midas中文名迈达斯,是一种有关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软件,分为建筑领域、桥梁领域、岩土领域、仿真领域四个大类。
Midas FEA是“目前唯一全部中文化的土木专用非线性及细部分析软件”,它的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技术采用了在土木领域中已经被广泛应用的前后处理软件Midas FX+的核心技术,同时融入了MIDAS强大的线性、非线性分析内核,并与荷兰TNO DIANA公司进行了技术合作,是一款专门适用于土木领域的高端非线性分析和细部分析软件。
Midas FEA拥有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即使是初学者也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掌握。
特别是工程中比较难处理的各种非线性分析问题,程序不仅提供了简单的参数化输入方法,其全中文化的程序界面、全中文化的技术手册、全中文化的培训例题,可以让初学者迅速成长为高级分析人员。
在周六的Midas选修课上我们就跟着校外专家学习了Midas building和Midas gen的基本操作和设计方法。
在这之前我们仅仅学习了设计软件cad,看过简介后我确信这是一款比cad的功能更加强大的,专门针对工程领域的专业设计软件。
经过了几节课的学习,自己也有一些心得体会,现在写出来权当做复习和总结。
Midas的界面设计的相当不错,和office的界面很相似。
第一眼就给人非常专业和高端的感觉。
由于UI设计的很细致和人性化,不会给人距离感,让人觉得虽然这是一款专业设计软件,但是我操作起来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Midas采用的是3d视角,与采用平面视角的cad相比,Midas无疑方便了很多。
对于设计师来说能看到建筑的模拟图形是很有帮助的。
在绘制一个建筑模型的时候,cad就只能按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顺序来绘制。
但是Midas是以3d的方式来建模的,非常的直观。
而且Midas对于建模时候的各个细节,都有相应的功能按钮。
对于墙、柱、梁、板,软件都是对应的不同的模块,批量操作时不容易产生误操作。
MIDAS梁格法建模

MIDAS梁格法建模2021-4-2612:14MIDAS梁格法建模使用该软件,针对于一般的窄桥可以使用单梁进行模拟,遇到宽度较大的桥梁,尽量使用梁格法,有没有人用梁格法建立过模型\用MIDAS进行局部构件分析的,希望能发一些这样的实例上来,谢谢wentao8401全文结束》》-4-2614:29前段时间我集中时间精力学习了下梁格法,有点不太理解你所谓的局部构件分析指的是什么,因为据我所知,midas只有用它的FX+才能算局部分析,或者用ansys的子结构分析也可以。
谈谈我对梁格的几点认识:1、它是一种将空间分析近似为平面干系分析的方法,精确程度可以满足工程需求。
适用范围:梁格法主要针对的是宽跨比较大的直线桥以及圆心角较大的曲线梁桥。
我个人的理解,只所以需要用梁格子体系来分析结构,就是因为原本当作干系构件的梁因为承受了不能忽视的扭矩以及横向弯曲作用。
如对于直线宽桥,活载的偏心布置所产生的扭矩不能简单的用偏载系数这一概念简化。
而对于曲线梁桥更是如此,首先恒载的不对称就会产生一部分扭矩,这种效应更使结构不能再用一根杆来进行分析计算。
要么在杆件上添加扭矩,要么就得使用梁格法以增加横向杆件数量了。
3、梁格原理:模拟梁格体系,使其受荷效应与原结构等效(不可能那么精确,只能说接近等效)4、梁格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第一、关于梁格的划分,为保证荷载的正确传递,横向杆件的间距不宜超过纵向梁肋的间距。
也就是说纵向梁格的划分以横向梁格划分为标尺,而横向的梁格划分又得遵循划分后各个梁格的中性轴与原截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处(这点很关键,主要是保证梁格纵向弯曲与原结构的等效性)。
对于箱梁而言,一般来说,横向梁格划分一个腹板一个梁格。
且假若能尽量满足划分梁格后的各个梁格质心与原箱梁腹板的中心重合将对预应力效应模拟的准确性很有帮助。
而纵向梁格每跨8到10个梁格可以基本满足精度要求。
第二、截面几何特性值的修正,(主要针对箱梁截面)因为划分梁格的截面几何特性相对原截面有较大偏差,需要对纵梁格的抗扭惯性矩,剪切面积以及横向梁格的抗弯惯性矩以及剪切面积进行修正,具体公式我参考的是《上部结构性能》一书上第五章的剪力-柔性梁格法的公式。
midas_civil心得

1.在midas中横向计算问题.在midas中横向计算时遇到下列几个问题,请教江老师.1.荷载用"用户定义的车辆荷载",DD,FD,BD均取1.3m,P1,P2为计算值,输入时为何提示最后一项的距离必须为0?2.同样在桥博中用特列荷栽作用时,计算连续盖梁中中支点的负弯距相差很大.其他位置相差不多.主要参数:两跨2X7.5m,bXh=1.4X1.2m,P1,P2取100midas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264.99kn.m桥博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430kn.m通过多次尝试及MIDAS公司的大力支持,现在最终的结果如下:肯定是加载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将每个梁单元的计算的影响线点数改成6,或者,将梁单元长度改成0.1米,就能保证正好加载到这一点上。
由这个精度引起的误差应该可以接受的,如果非要消除,也是有办法的。
2.梁板模拟箱梁问题腹板用梁单元,顶底板用板单元,腹板和顶底板间用什么连接,刚性?用这个模型做顶底板验算是否合适?在《铁道标准》杂志的“铁道桥梁设计年会专辑”上有一篇文章,您可以参考一下:铁四院康小英《组合截面计算浅析》里面讨论组合截面分别用MIDAS施工阶段联合截面与梁+板来实现,最后得出结论是用梁+板的结果是会放大板的内力。
可能与您关心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
建议您可以先按您的想法做一个,再验证一下,一定要验证!c3.midas里面讲质量转换为荷载什么意思!是否为“荷载转为质量”?在线帮助中这么写:将输入的荷载(作用于整体坐标系(-)Z方向)的垂直分量转换为质量并作为集中质量数据。
该功能主要用于计算地震分析时所需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直观的理解就是将已输入的荷载,转成质量数据,不必第二次输入。
一般用得比较多的是将二期恒载转成质量。
另外,这里要注意的是,自重不能在这里转换,应该在模型--结构类型中转换。
准确来讲,是算自振频率时(特征值分析)时用的,地震计算时需要各振形,所以间接需要输入质量。
迈达斯学习要点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按F1帮助查找需要的内容,应该经常使用这种工具,使得自己更快的提高。
一建立T型桥墩的体会1学会利用单元扩展功能,利用节点扩展为线单元,平面单元扩展成实体单元,注意扩展的方式,移动还是删除,后者会删除平面单元,而前者则是移动平面单元的位置,如果既不选‘删除’又不选‘移动’那么该组平面就不会移到别的位置上或者被删除,而是留在原位置上。
2学会定义结构组,先选择单元和节点,然后利用拖放即可。
在结构组定义后,容易整体选择他们,例如平面结构组被选择后可以进行单元扩展,要注意在扩展之后结构组的单元组成可能会有变化,例如一个大的结构组中有一个小的结构组,在小的结构组扩展单元后被删除了,哪么大的结构组中包含的小结构组中的单元会被删除;如果大的结构组利用移动方式进行单元扩展,那么该组中包含的小的结构组也会发生变化,随着大的结构组一起移动。
3节点复制和单元复制4利用节点和单元的属性来选择节点和单元。
利用平面选择。
学会利用激活等命令。
5建立好结构模型之后,应该合并或删除多余的单元和节点,例如建立实体单元的时候用到的平面单元来扩展成实体单元,那么最后应该删除平面单元6学会利用选择最新建立的单元7学会利用分割节点间距,和分割单元来建立新的节点和单元。
8学会利用投影的功能来建立新的单元。
9迈达斯的画面与竖直方向即Z方向平行。
10利用建模助手中的板来建立单元,应该注意输入编辑及插入一起连续进行,否则会出错。
同时应该注意板面是平行于Z轴的,所以要是板面垂直于Z轴那么就要旋转相应的角度。
11在输入荷载前需先定义荷载工况,自重系数一般Z方向为-1.先定义自重荷载工况,然后在“菜单”下的“静力荷载”下点击自重来输入相应的自重系数以及其他内容后点击添加。
以及利用‘菜单’的‘节点荷载’或其他项目来具体的设定施加的荷载的类型及大小和方向和位置,位置由自己来选择。
注意,删除荷载的方法,先选择,再删除。
对梁单元施加荷载的时候,例如时间活荷载梁单元荷载,在选择荷载两端点后荷载就自动添加了,在模型上可以看到,此时不用再点击适用以免又加载了一次。
midas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解答(DOC)

模型”中的常见问题4.1 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 (3)4.2 如何修改重力加速度值? (3)4.3 使用“悬索桥建模助手”时,如何建立中跨跨中没有吊杆的情况?* (3)4.4 使用“悬臂法桥梁建模助手”时,如何定义不等高桥墩? (4)4.5 程序中的标准截面,为什么消隐后不能显示形状?* (4)4.6 如何复制单元时同时复制荷载? (5)4.7 复制单元时,单元的结构组信息能否同时被复制? (5)4.8 薄板单元与厚板单元的区别? (6)4.9 如何定义索单元的几何初始刚度? (6)4.10 索单元输入的初拉力是i端或j端的切向拉力吗? (7)4.11 如何考虑组合截面中混凝土的收缩徐变? (8)4.12 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的材龄与定义施工阶段时激活材龄的区别?* (8)4.13 如何自定义混凝土强度发展函数? (9)4.14 如何定义变截面梁?* (9)4.15 使用“变截面组”时,如何查看各个单元截面特性值?* (10)4.16 如何定义鱼腹形截面? (11)4.17 如何定义设计用矩形截面?* (11)4.18 如何输入不同间距的箍筋?* (12)4.19 定义联合截面时,“梁数量”的含义? (13)4.20 如何定义哑铃形钢管混凝土截面? (13)4.21 导入mct格式截面数据时,如何避免覆盖已有截面? (14)4.22 如何定义“设计用数值型截面”的各参数? (16)4.23 如何考虑横、竖向预应力钢筋的作用? (17)4.24 板单元“面内厚度”与“面外厚度”的区别? (18)4.25 定义“塑性材料”与定义“非弹性铰”的区别? (19)4.26 定义“非弹性铰”时,为什么提示“项目:不能同时使用的材料、截面和构件类型”?204.27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不能执行自动计算? (21)4.28 为什么“非弹性铰特性值”自动计算的结果P1〉P2? (21)4.29 程序中有多处可定义“阻尼比”,都适用于哪种情况? (22)4.30 如何定义弯桥支座?* (24)4.31 如何快速定义多个支承点的只受压弹性连接? (25)4.32 如何模拟满堂支架? (25)4.33 如何连接实体单元和板单元? (25)4.34 如何模拟桩基础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 (26)4.35 梁格法建模时,如何模拟湿接缝? (27)4.36 为什么用“弹性连接”模拟支座时,运行分析产生了奇异?* (27)4.37 为什么两层桥面之间用桁架单元来连接后,运行分析产生奇异?* (28)4.38 “梁端刚域”与“刚域效果”的区别? (28)4.39 为什么定义梁端刚域后,梁截面偏心自动恢复到中心位置? (29)4.40 为什么“只受压弹性连接”不能用于移动荷载分析? (29)4.41 为什么“刚性连接”在施工阶段中不能钝化? (30)4.42 如何考虑PSC箱梁的有效宽度? (30)4.43 为什么只考虑节点质量进行“特征值分析”时,程序提示“ERROR”? (31)4.44 如何删除重复单元? (31)第四章 “模型”中的常见问题4.1 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具体问题MIDAS/Civi 为三维空间分析程序,如何进行二维平面分析?相关命令模型〉结构类型...问题解答“结构类型”对话框中有多种结构类型可供选择(3-D 、X-Z 平面、Y-Z 平面、X-Y 平面、约束RZ )。
midascivil心得

1.在midas中横向计算问题.在mid as中横向计算时遇到下列几个问题,请教江老师.1.荷载用"用户定义的车辆荷载",DD,FD,BD均取1.3m,P1,P2为计算值,输入时为何提示最后一项的距离必须为0?2.同样在桥博中用特列荷栽作用时,计算连续盖梁中中支点的负弯距相差很大.其他位置相差不多.主要参数:两跨2X7.5m,bXh=1.4X1.2m,P1,P2取100m idas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264.99kn.m桥博结果支点活载负弯矩-430kn.m通过多次尝试及MIDAS公司的大力支持,现在最终的结果如下:肯定是加载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将每个梁单元的计算的影响线点数改成6,或者,将梁单元长度改成0.1米,就能保证正好加载到这一点上。
由这个精度引起的误差应该可以接受的,如果非要消除,也是有办法的。
2.梁板模拟箱梁问题腹板用梁单元,顶底板用板单元,腹板和顶底板间用什么连接,刚性?用这个模型做顶底板验算是否合适?在《铁道标准》杂志的“铁道桥梁设计年会专辑”上有一篇文章,您可以参考一下:铁四院康小英《组合截面计算浅析》里面讨论组合截面分别用MIDAS施工阶段联合截面与梁+板来实现,最后得出结论是用梁+板的结果是会放大板的内力。
可能与您关心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
建议您可以先按您的想法做一个,再验证一下,一定要验证!c3.midas里面讲质量转换为荷载什么意思!是否为“荷载转为质量”?在线帮助中这么写:将输入的荷载(作用于整体坐标系(-)Z方向)的垂直分量转换为质量并作为集中质量数据。
该功能主要用于计算地震分析时所需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直观的理解就是将已输入的荷载,转成质量数据,不必第二次输入。
一般用得比较多的是将二期恒载转成质量。
另外,这里要注意的是,自重不能在这里转换,应该在模型--结构类型中转换。
midas单元小结

Midas 中的单元介绍(转)MIDAS 单元小结。
前段时间,在建模过程中。
结合 MIDAS 帮助说明,对 MIDAS 中的几种不同单元的特性以及使用范围进行了小结:梁单元:1.一般梁/变截面梁单元一般用于杆系构件或变截面(如楔形变截面)构件上,也可以作为连接自由度不同的两种单元的连接构件,比如刚臂的模拟。
2.M IDAS 中的梁单元具有六个自由度,并默认计算剪切变形。
当用户不想考虑剪切变形时,可将截面特性值的剪切面积设为零。
梁单元以铁摩辛柯的梁理论(垂直于中和轴的截面,在变形后保持平面形状,但不一定要继续垂直于中和轴 )为基础,分析时考虑剪切变形。
3.当截面尺寸与构件长度的比大于1/5 时(深梁),轴向的剪切变形的影响将显著增加,这种情况推荐用户使用板单元建模并划分较详细的网格。
4.梁单元截面特性值中的扭转刚度 (torsional resistance) 与截面的极惯性矩(polar moment of inertia)是不同的(圆形截面时,两个值相等 )。
扭转刚度一般由实验确定,当扭转变形较大时,应给予注意。
也就是说MIDAS 只能考虑一部分效应较小的扭转,而考虑不了畸变(又称歪扭)的效应。
5.梁单元(或桁架单元)被理想化为线单元,截面的特性值均以中和轴为基准,因此程序不能自动考虑梁单元连接的刚域效果(梁柱节点)以及中和轴不同引起的效果。
当需要考虑梁单元连接的刚域效果(梁柱节点)以及中和轴不同引起的效果时,需要利用梁端偏心功能或几何约束条件 (在主菜单中选择模型 >边界条件>刚域效果)。
6.当在一个节点释放多个杆件的端部约束时,注意可能会发生奇异现象。
当不可避免地发生这种情况时,需要在相应自由度方向加一具有微小刚度的弹性连接单元或弹性约束。
7.当节点自由度不同的单元连接在一点时,使用刚性梁单元会更有效地避免发生奇异。
输入刚性梁单元时,可以将其刚度相对提高,一般可以比相连接的其它单元刚度高10e5~10e8 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DAS梁格法学习小结及疑问
最近在做一个半径80米,曲线弧长90米,采取3跨30米布置的连续曲梁桥。
经过计算我的圆心角为32度,必须得当作曲梁模拟。
首先我采用的是单箱梁模拟,但是经过师兄提醒,感觉到这样考虑十分不妥,因为曲梁桥弯扭藕合作用明显。
横桥向扭矩的分析对桥梁最后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
即需要做横向分析。
因此特来论坛淘梁格法计算的资料,这一搜索不得了,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尤其是bridgedlut兄的见解,让我受益颇深。
同时还有有很多前辈表述了自己做时曲梁碰到的问题及自己的见解。
我老老实实的坐了一个多小时,十分耐心细致的看完了所有相关帖子。
自己感觉到本来对梁格法停留在概念程度上的我已经对梁格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对我现在正在做的工程有着很大的帮助,再次对各位表示谢谢了。
谢谢各位斑竹辛苦的工作。
谢谢kaisi论坛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
先谈谈自己看后的一些基本认识:
1.符拉索夫的三个方程经典的描述出了弯扭藕合作用对曲梁的重要影响,需进一步复习加深理解。
2.梁格体系涉及到纵向单元的划分:纵向单元划分当然是越细越好,但是原则上每跨分成8段以上比较理想,其中:截面变化处,关键部位等必须划分,并且连续弯梁桥的中间支座附近因内力变化剧烈,因此需加密网格。
3.横向虚梁的截面模拟。
总体原则:每个等效划分梁格的纵向中性轴必须与远箱粱截面在同一高度。
4.通常都把箱梁腹板处化做梁肋。
这样腹板处就被化做单元,可以直接查看其内力。
几点补充:
1.梁格法模拟的关键是横截面几何参数的等效化,我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
请问能否提供一个比较详细的算例,我想bridgedlut 兄是一定有的,哈哈,或者介绍基本相关的书籍,以便查阅。
2.我这座连续曲梁桥,有两个桥墩,三跨布置,中跨布置两道横隔板,边跨设置边横隔板。
请问梁格法在横隔梁处的处理是不是也只把这部分当做实心的截面来看就可以,是否横隔梁处也得沿着全跨分为几个梁格?也就是横隔梁处的计算通常是怎么处理的,针对梁格法?
特此对有关梁格法的相关好贴做了一个小小的总结,一来方便大家查阅,二来自己后续学习查看也更加方便些。
梁格法计算问题
/viewthread.php?tid=134580&h=1#586523 梁格法的划分单元精度
/viewthread.php?tid=97885&h=1#436814 单箱多室截面如何划分梁格
/viewthread.php?tid=97068&h=1#426168 异形结构分析
/viewthread.php?tid=88148&h=1#400924 MIDAS曲线桥梁建模
/viewthread.php?tid=82459&h=1#363247 曲线桥梁移动荷载问题
/viewthread.php?tid=101011&h=1#44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