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的基本课题ⅩⅣ:刮削Ⅱ:手刮法
钳工的基本课题ⅩⅣ:刮削Ⅱ:手刮法

新乡市高级技工学校实习课教案目的要求:1掌握手刮方法,做到刮削姿势正确,力量发挥较好,刀迹控制正确,刮点准确合理。
2掌握基准平板研点方法。
3能合理选择和应用显示剂。
4达到细刮要求:无深撕痕、振痕,刀迹长度约6mm,宽度约5mm,并整齐一致,接触点均匀,达到每 25*25mm2面积上有8~12点。
5懂得刮削操作的安全知识和文明生产。
难点分析:1刮削研点的正确。
2刮点的准确性。
课前准备内容:练习用工件,刮刀,标准平板,油石,棉纱,机油,显示剂。
简明工艺分析:1刮削工件先倒角去毛刺。
2涂显示剂研点。
3按研点进行刮削。
操作要领讲解内容:1手刮法的操作。
2显示剂的使用。
3刮削研点的方法。
A:组织教学:1.检查人数填表2.检查着装B:入门指导:1.复习提问:2.讲授新课:一:相关工艺知识:1手刮法:右手如握锉刀柄姿势,左手四指向下蜷曲握住刮刀近头部约50mm 处,刮刀与刮削表面成20°~30°角度。
同时,左腿前跨一步,上身随着往前倾斜,这样可以增加左手压力,也易看清刮刀前面点的情况。
刮削时右手随着上身前倾,使刮刀向前推进,左手下压,落刀要轻,同时当推进到所需要位置时,左手迅速提起完成一个手刮动作。
手刮法动作灵活,适应性强,应用于各种工作位置,对刮刀长度要求不太严格,姿势可以合理掌握,但手较易疲劳,故不适用于加工余量较大的场合。
2显示剂:1》显示剂的应用和种类:(1)显示剂的应用:为了了解刮削前和刮削过程中工件误差的大小和位置,用标准研具或与其相配的工件合在一起,在起中间涂上一层有颜色的涂料,经过对研,凸起处就被着色,根据着色的部位,用刮刀刮去。
所用的涂料叫显示剂。
显示剂应该色泽鲜明,颗粒细,对工件的表面不起磨损和腐蚀作用,对操作者健康无害。
(2)显示剂的种类:a》红丹粉:分铅丹(氧化铅,呈桔红色)和铁丹(氧化铁,呈红褐色)两种,颗粒较细,用机油调和后使用,广泛用于钢和铸铁工件。
b》蓝油:是用蓝粉和蓖麻油及适量机油调和而成的,呈深蓝色。
钳工基础知识——刮削

钳工基础知识培训
3)工件的准备 应去除工件刮削面毛刺,锐边要倒角,以防划伤手指,擦 净刮削面上油污,以免影响显示剂的涂布和显示效果。
4)刮削工具的准备 根据刮削要求应准备所需的粗、细、精刮刀及校准工 具和有关量具等。 (2)刮削方法
1)平面刮削方法 平面刮削的姿势有手刮法和挺刮法两种。
挺刮法
手刮法
钳工基础知识培训
2)平面刮削: 可按粗刮、细刮、精刮和刮花四步骤进行。
(1)粗 刮
(2)细 刮
(3)精刮
(4)刮 花
钳工基础知识培训
3)平行面和垂直面的刮削方法 (a) 平行面的刮削方法: 先确定被刮削的一个平面为基准面,首先进行粗、
细、精刮,达到单位面积研点数的要求后,就以此面为基准面,再刮削对应 面的平行面。刮削前用百分表测量该面对基准面的平行度误差,确定粗刮时 各刮削部分的刮削量,并以标准平板为测量基准,结合显点刮削,以保证平 面度要求。在保证平面度和初步达到平行度的情况下,进入细刮工序。细刮 时除了用显点方法来确定刮削部位外,还要结合百分表进行平行度测量,以 作必要的刮削修正。达到细刮要求后,可进行精刮,直到单位面积的研点数 和平行度都合要求为止。
在刮削过程中,由于工件多次反复地受到刮刀的推挤和压光作用,因此 使工件表面组织变得比原来紧密,并得到较细的表面粗糙度。经过刮削,可 以提高工件的形状精度和配合精度;增加接触面积,从而增大了承载能力; 形成了比较均匀的微浅凹坑,创造了良好的存油条件;提高工件表面质量, 从而提高工件的耐磨和耐蚀性,延长了使用寿命;刮削还能使工件表面和整 机增加美观。
平面刮刀按形状不同有直头刮刀和弯头 刮刀 。
钳工基础知识培训
(b)曲面刮刀 主要用来刮削内曲面,如滑动轴承的内孔等。曲面刮刀的种类 较多,常用的有三角刮刀和蛇头刮刀两种 。
(完整版)刮削教案

实习教学课题授课计划备课日期年月日授课日期年月日课题十一刮削§11.1 刮刀刃磨与热处理一.教学要求1.熟悉刮削的特点和应用;2.了解刮刀的材料、种类和平面刮刀的尺寸及几何角度;3.能进行平面刮刀的热处理及刃磨。
二、相关工艺知识1.刮削的特点(1)刮刀对工件表面采用负前角切削,有推挤压光的作用,使工件表面光洁,组织紧密。
(2)刮削一般是利用标准件(平板、平尺等)或互配件对工件进行涂色显点来确定其加工部位,保证工件有较高的形位精度和精密配合。
2.刮削的应用(1)用于零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时;(2)用于互配精度要求较高时;(3)用于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4)用于零件需要得到美观的表面。
3.刮刀的种类刮刀一般由T12A碳素工具钢或耐磨性较好的GCr15滚动轴承钢锻造,并经磨制和热处理淬硬而成。
刮刀分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两大类。
(1)平面刮刀用来刮削平面和外曲面。
平面刮刀又分为普通刮刀和活头刮刀两种。
普通刮刀如图11.1a所示,按所刮表面精度不同,可分为粗刮刀、细刮刀和精刮刀三种。
刮刀的尺寸见表11.1所示。
全长L 宽度B 厚度e 活动长度l粗刮刀450 ~ 600 25 ~30 3 ~ 4 100细刮刀400 ~ 500 15 ~ 20 2~ 3 80精刮刀400 ~ 500 10 ~ 12 1.5 ~ 2 70用中碳钢,通过焊接或机械装夹而制成。
(2)曲面刮刀用来刮削内曲面,如滑动轴承等。
曲面刮刀主要有三角刮刀和蛇头刮刀两种。
1)三角刮刀可由三角锉刀改制或用工具钢锻制(有购)。
一般三角刮刀有三个弧形刀刃和三条长的凹槽(如图11.2a、b)。
2)蛇头刮刀由工具钢锻制(平面刮刀改制)成型。
它利用两圆弧面刮削内曲面,其特点是有四个刃口。
为了使平面易于磨平,在刮刀头部两个平面上各磨出一条凹槽(图11.2 c)。
4、平面刮刀的刃磨和热处理(1)平面刮刀的几何角度刮刀的几何角度按粗、细、精刮的要求而定。
了解钳工基本技术要求刮削

刮削是用刮刀在工件已加工表面上刮去一层很薄金属的操作。
汽车维修钳工作业的刮削主要是指刮削曲轴主轴轴承(主轴瓦)、曲轴连杆轴承(连杆瓦)和凸轮轴轴承等。
1.刮削的工具(1)刮刀刮刀一般用碳素工具钢丁10A-T12A或轴承钢锻成,也有的刮刀头焊上硬质合金用以刮削硬金属。
刮刀分为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两类。
在汽车修理过程中,只使用刮削内曲面的三角刮刀来刮削轴瓦等。
①平面刮刀。
平面刮刀用于刮削平面,有普通刮刀和活头刮刀两种。
(a)普通刮刀平面刮刀按所刮表面精度又可分为粗刮刀、细刮刀和精刮刀三种(b)细刮刀②曲面刮刀。
曲面刮刀用来刮削内弧面(主要是滑动轴承的轴瓦),其种类很多,其中以三角刮刀最为常见。
(2)校准工具校准工具有两个作用:一是用来与刮削表面配合,以接触点的多少和分布的疏密程度来显示刮削表面的平整程度,提供刮削依据;二是用来检验刮削表面的精度。
刮削内圆弧面时,常用来与之相配合的轴作为校准工具。
例如曲轴瓦用曲轴作为校准工具。
(a)匙形刮(b)三角刮刀(3)显示剂显示剂是为了显示刮削表面与标准表面间贴合程度而涂抹的一种辅助材料,常用的有红丹油和蓝油。
红丹油用氧化铁或氧化铝加机油调成,前者呈紫红色,后者呈橘黄色,它们多用于铸铁和钢的刮削;蓝油用普鲁士蓝加蓖麻油调成,多用于铜、铝的刮削。
2.刮削的方法(1)曲面刮削对于要求较高的某些滑动轴承的轴瓦,通过刮削,可以得到良好的配合。
刮削轴瓦时用三角刮刀,而研点子的方法是在轴上涂匀显示剂,然后与轴配研。
(2)连杆轴承刮配校合先在连杆轴颈表面涂上一些极薄的红印油,再将连杆轴承及垫按正确位置装于曲轴上,拧紧螺栓(逐渐拧紧,分次刮削),扳动连杆数圈后,拆下连杆,观察轴承内孔表面贴合印痕情况,用刮刀刮去有印痕的合金层表面。
掌握刮重留轻、刮大留小的原则,如此反复,使轴承接触面积不断增大。
最后按规定扭力紧固好螺栓直至每道印痕均匀,其接触面<85%。
(3)曲轴轴承刮配校合装配好轴承和曲轴。
钳工工艺与实训.11章

第十一章 刮 削
讲课人:
钳工工艺与实训
第十一章 刮 削
第一节 刮削基本的概念
讲课人:
钳工工艺与实训
第一节 刮削基本的概念
用刮刀在工件表面上刮掉一层很薄的金属,这种操作叫做刮削 一、刮削的作用
刮削真正的作用是提高互动配合零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和改善存油条件, 刮削运动的同时工件之间研磨挤压对工件表面的硬度有一定的提高,刮 削后留在工件表面的小坑可存油从而使用配合工件在往复运动时有足够 的润滑不致过热而引起拉毛现象。
钳工工艺与实训
3.使用显示剂时应注意的事项 (1)显示剂必须经常保持清洁,不能混进污物、砂粒、铁屑等其他 东西,避免把工件表面划伤。 (2)涂布红丹粉用的棉布团或毛刷必须保持干净,涂布应均匀,才 能显示真实的研点及贴合情况 二、刮削精度的检查 主要有两种: 1.以贴合点的数目来表示 就是用在边长为25毫米的正方形方框内研
第三节 刮削工具 一、校准工具
校准工具是用来研磨点子和检验刮削面准确性的工具。常用校准工具 如下:
1.标准平板 标准平板(如图11-2)所示,用来检验工件平面平直度的主要工具。其 精度分0、1、2及3级共四级。0~2级平板为标准平板,3级平板为钳工划线 时用的平板。
标准平板是用铸铁制成经过精刨、细刮和精刮而成的。 图11-2 标准平板(校准平板)
图11-1 平面和曲面的显点方法 a 平面显点 b 曲面显点
钳工工艺与实训
1.显示剂的种类 (1)红丹粉——红丹粉有铅粉和铁粉两种。铁粉(呈紫红色)和铅粉 (呈橘黄色)的粒度积细,用时与机油或植物油调和后使用。红丹粉由 于显示清晰,价格较底,因此使用最广,通常在铸铁和钢件上使用。 (2)蓝油——由普鲁士蓝和蓖麻油混合而成。 通常用在有色金属等工件上使用。如铜、铝工件。 2.显示剂的使用方法
(完整版)刮削教案

实习教学课题授课计划教学要求1. 熟悉刮削的特点和应用;2. 了解刮刀的材料、种类和平面刮刀的尺寸及几何角度;3. 能进行平面刮刀的热处理及刃磨。
、相关工艺知识1. 刮削的特点( 1) 刮刀对工件表面采用负前角切削,有推挤压光的作用,使工件表 面光洁,组织紧密。
( 2) 刮削一般是利用标准件 (平板、平尺等 )或互配件对工件进行涂色 显点来确定其加工部位, 保证工件有较高的形位精度和精密配合。
2. 刮削的应用( 1) 用于零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要求较高时; ( 2) 用于互配精度要求较高时; ( 3) 用于装配精度要求较高时;( 4) 用于零件需要得到美观的表面。
3. 刮刀的种类刮刀 一般由 T12A 碳素工具钢或耐磨性较好的 GCr15 滚动轴承钢锻造, 并经磨制和热处理淬硬而成。
刮刀分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两大类。
( 1)平面刮刀 用来刮削平面和外曲面。
平面刮刀又分为普通刮刀和活头 刮刀两种。
课题十 11.1 刮刀刃磨与热处理刮削普通刮刀如图11.1a 所示,按所刮表面精度不同,可分为粗刮刀、细刮刀和精刮刀三种。
刮刀的尺寸见表11.1 所示。
11.1全长L宽度B厚度e活动长度l 粗刮刀450 ~ 60025 ~30 3 ~ 4100细刮刀400 ~ 50015 ~ 202~ 380精刮刀400 ~ 50010 ~ 12 1.5 ~ 270活动刮刀如图11.1b 所示,刮刀刀头采用碳素工具钢或轴承钢制作,刀身则用中碳钢,通过焊接或机械装夹而制成。
(2)曲面刮刀用来刮削内曲面,如滑动轴承等。
曲面刮刀主要有三角刮刀和蛇头刮刀两种。
1)三角刮刀可由三角锉刀改制或用工具钢锻制(有购)。
一般三角刮刀有三个弧形刀刃和三条长的凹槽(如图11.2a、b)。
2)蛇头刮刀由工具钢锻制(平面刮刀改制)成型。
它利用两圆弧面刮削内曲面,其特点是有四个刃口。
为了使平面易于磨平,在刮刀头部两个平面上各磨出一条凹槽(图11.2 c)。
钳工的基本操作之刮研

钳工的基本操作之刮研钳工的基本操作之刮研錾削、刮削与研磨一、錾削用手锤打击錾子对金属进行切削加工的操作方法称为錾削。
錾削的作用就是錾掉或錾断金属,使其达到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錾削主要用于不便于机械加工的场合,如去除凸缘、毛刺、分割薄板料、凿油槽等。
这种方法目前应用较少。
1. 錾子(1)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錾子由切削部分、斜面、柄部和头部四部分组成,其长度约170mm左右,直径18~24mm。
錾子的切削部分包括两个表面(前刀面和后刀面)和一条切削刃(锋口)。
切削部分要求较高硬度(大于工件材料的硬度),且前刀面和后刀面之间形成一定楔角β。
楔角大小应根据材料的硬度及切削量大小来选择。
楔角大,切削部分强度大,但切削阻力大。
在保证足够强度下,尽量取小的楔角,一般取楔角β=60°。
(2)錾子的种类及用途根据加工需要,主要有三种:扁錾它的切削部分扁平,用于錾削大平面、薄板料、清理毛刺等。
狭錾它的切削刃较窄,用于錾槽和分割曲线板料。
油槽錾它的刀刃很短,并呈圆弧状,用于錾削轴瓦和机床平面上的油槽等。
2. 錾削操作起錾时,錾子尽可能向右斜45°左右。
从工件边缘尖角处开始,并使錾子从尖角处向下倾斜30°左右,轻打錾子,可较容易切入材料。
起錾后按正常方法錾削。
当錾削到工件尽头时,要防止工件材料边缘崩裂,脆性材料尤其需要注意。
因此,錾到尽头10mm左右时,必须调头錾去其余部分。
二、刮削用刮刀在工件已加工表面上刮去一层很薄金属的操作称为刮削。
刮削时刮刀对工件既有切削作用,又有压光作用。
刮削是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通过刮削后的工件表面,不仅能获得很高的形位精度、尺寸精度,而且能使工件的表面组织紧密和小的表面粗糙度,还能形成比较均匀的微浅坑,创造良好的存油条件,减少摩擦阻力。
所以刮削常用于零件上互相配合的重要滑动面,如机床异轨面、滑动轴承等,并且在机械制造、工具、量具制造或修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刮削的缺点是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
钳工技能-刮削与研磨

任务一 刮削
一、刮削概述
刮削是用刮刀刮除工件表面很薄一 层金属的加工方法。
1.刮削的特点
(1)刮削具有切削量小,切削力小,切 削热少和切削变形小的特点。
(2)刮削时,刮刀反复对工件表面进行 挤压,使工件表面具有良好的粗糙度, 而且表面变得比以前紧密,从而提高了 工件表面的抗疲劳能力与耐磨性。
(b)有槽平板
图9.12 研磨平板
2.研磨棒
研磨棒主要用来研磨套类工件的内 孔。
研磨棒有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如 图9.13所示。
(a)固定式
(b)可调式
图9.13 研磨棒 1—调整螺母;2—锥度芯轴;3—开槽研磨套
3.研磨套
研磨套主要用来研磨轴类工件的外 圆表面,如图9.14所示。
图9.14 研磨套
精密工件研具
3
软钢
韧性好,不易折断
4
铜
材质较软,嵌入性好
小型工件研具
研磨(软钢类)工件的 研具
三、研磨剂
研磨剂由磨料、研磨液、辅料调合 而成。
研磨剂常配制成液态研磨剂、研磨 膏和固态研磨剂(研磨皂)3种。
1.磨料
磨料在研磨中起切削金属表面的作用, 常用的磨料有氧化物系、碳化物系、超硬磨 料、软磨料等几种,如表9.6所示。
表9.8
缺陷形式 表面粗糙度不合格
平面呈凸形或孔口扩大 孔的圆度和圆柱度不合格
薄形工件拱曲变形 表面拉毛
研磨质量缺陷分析
产生原因 1.磨料太粗或不同粒度磨粒混合 2.研磨液选用不当 3.嵌砂不足或研磨剂涂得薄而不匀 4.研磨时清洁工作未做好 1.研磨剂涂得太厚 2.研磨棒伸出孔口太长 3.孔口多余研磨剂未及时清理 4.研具工作面平面度差 1.研磨时没有更换方向 2.研磨时没有用研磨棒的全长 1.工作发热温度大,使工件变形 2.研具硬度不合适 3.工件夹持过紧引起变形 研磨时研磨剂中混入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乡市高级技工学校实习课教
案
目的要求:
1掌握手刮方法,做到刮削姿势正确,力量发挥较好,刀迹控制正确,刮点准确合理。
2掌握基准平板研点方法。
3能合理选择和应用显示剂。
4达到细刮要求:无深撕痕、振痕,刀迹长度约6mm,宽度约5mm,并整齐一致,接触点均匀,达到每25*25mm2面积上有8~12点。
5懂得刮削操作的安全知识和文明生产。
难点分析:
1刮削研点的正确。
2刮点的准确性。
课前准备内容:
练习用工件,刮刀,标准平板,油石,棉纱,机油,显示剂。
简明工艺分析:
1刮削工件先倒角去毛刺。
2涂显示剂研点。
3按研点进行刮削。
操作要领讲解内容:
1手刮法的操作。
2显示剂的使用。
3刮削研点的方法。
A:组织教学:
1.检查人数填表
2.检查着装
B:入门指导:
1.复习提问:
2.讲授新课:
一:相关工艺知识:
1手刮法:右手如握锉刀柄姿势,左手四指向下蜷曲握住刮刀近头部约50mm 处,刮刀与刮削表面成20°~30°角度。
同时,左腿前跨一步,上身随着往前倾斜,这样可以增加左手压力,也易看清刮刀前面点的情况。
刮削时右手随着上身前倾,使刮刀向前推进,左手下压,落刀要轻,同时当推进到所需要位置时,左手迅速提起完成一个手刮动作。
手刮法动作灵活,适应性强,应用于各种工作位置,对刮刀长度要求不太严格,姿势可以合理掌握,但手较易疲劳,故不适用于加工余量较大的场合。
2显示剂:
1》显示剂的应用和种类:
(1)显示剂的应用:为了了解刮削前和刮削过程中工件误差的大小和位置,用标准研具或与其相配的工件合在一起,在起中间涂上一层有颜色的涂料,经过对研,凸起处就被着色,根据着色的部位,用刮刀刮去。
所用的涂料叫显示剂。
显示剂应该色泽鲜明,颗粒细,对工件的表面不起磨损和腐蚀作用,对操作者健康无害。
(2)显示剂的种类:
a》红丹粉:分铅丹(氧化铅,呈桔红色)和铁丹(氧化铁,呈红褐色)两种,颗粒较细,用机油调和后使用,广泛用于钢和铸铁工件。
b》蓝油:是用蓝粉和蓖麻油及适量机油调和而成的,呈深蓝色。
研点小而清晰,多用于精密工件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的工件。
2》显示剂的使用方法:
(1)显示剂使用是否正确将影响刮削的质量,在调和各种显示剂时,稀干必须适合。
粗刮时,可调的稀些,便于涂抹,显示出的研点也大,便于粗刮;精刮时,应调的干些,因为工件的凸凹现象已有改善,涂抹时应薄而均匀,显示出的研点细小,否则研点会模糊成团。
(2)显示剂的涂抹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将显示剂涂在标准研具上,研合后只在工件表面的高处着色,研点比较暗淡,刮削比较方便,适合粗刮。
第二种,将显示剂涂在工件上,所显示的研点是红底黑点,适合细刮和精刮。
(3)在使用显示剂时,必须注意保持清洁,不能混入沙粒、铁屑和其它污物,以免划伤工件表面。
涂抹用物,必须保持干净,以免影响显示效果。
3显示研点的方法:
1》中小型工件的研点:一般是标准平板固定不动,工件被刮面在标准平板上推研。
推研时压力要均匀,如果工件
刮削面小于研具面,推研时不要超出研具,但还要在整个研具上推研,以防止研具局部磨损。
如果被刮面等于或大于研具,允许工件超出研具,但超出部分应小于工件本身长度的1/4。
2》大型工件的研点:将工件固定,研具在工件上推研。
推研时,研具超出工件被刮面的长度应小于研具长度的1/5。
对于面积大,刚性差的工件,研具的重量要尽量减轻,必要时还要采取卸荷推研。
3》重量不对称工件的研点:推研时应在工件某个部位托或压,但用力的大小要适当均匀。
如果两次显点不同,应分析原因,认真检查推研方法,谨慎处理。
4》工件研点时,应作直线或回转研点运动。
粗刮研点时移动的距离可略长些,精刮研点时移动距离小于30mm ,以保证准确的研点。
4刮削表面的要求:
刮削表面应无明显丝纹、振痕及落到痕迹。
刮削刀迹应交叉,粗刮时刀迹宽度应为刮刀宽度的2/3~3/4,长度为15~30mm,接触点每25*25mm2面积上均匀达到4~6点。
细刮时刀迹宽度约5mm,长度约6mm,接触点每25*25mm2面积上均匀达到8~12点。
精刮时刀迹宽度、长度均小于5mm,接触点每25*25mm2面积上有20点以上。
5刮削精度的检查:
对刮削的质量精度检查一般包括;形状和位置精度、尺寸精度、接触精度及贴合程度,表面粗糙度等。
刮削点数的计算方法:对刮削面积较小时,用单位面积(即25*25mm2面积)上有多少接触点来计数,计数时各点连成一体者,则作一点计,并取各单位面积中最少点数计。
当面积较大时,应采取平均计数,即在计算面积(规定为100mm2)内作平均计算。
6刮削面的缺陷分析:缺陷形式、特征、产生原因。
1》深凹痕:刀迹太深,局部显点稀少:1粗刮时用力不均匀,局部落刀太重。
2多次刀痕重叠。
3刀刃圆弧过小。
2》梗痕:刀迹单面产生刻痕:刮削时用力不均匀,使刃口单面切削。
3》撕痕:刮削面上呈粗糙刮痕:1刀刃不光洁,不锋利。
2刀刃有缺口或裂纹。
4》落刀或起刀痕:在刀迹的起始和终了处产生深的刀痕:落刀时,左手压力和动作速度较大或起刀不及时。
5》振痕:刮削面上呈有规则的波纹:多次同向切削,刀迹没有交叉。
6》划道:刮削面上划有深浅不一的直线:显示剂不清洁,或研点时有砂粒、铁屑等杂物。
7》切削面精度不高:显点变化无规律:1研点时压力不均匀,工件外露太多而出现假点。
2研具不正确。
3研点时放置不正确。
二:注意事项:
1操作姿势要正确,落刀和起刀正确合理,防止梗刀。
2涂色研点时,平板必须放置稳定,施力要均匀,以保证研点显示真实。
同时在研点表面间必须保持清洁,防止平板表面划伤拉毛。
3细刮时每个研点尽量只刮一刀,逐步提高刮点的准确性。
4注意操作安全和对标准平板的爱护。
3.示范操作:
1手刮法的操作。
2显示剂的调和使用。
3刮削研点的操作。
4刮削点数的检查。
4.分配任务:
安排学生按要求进行练习。
C: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操作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D:结束指导:
对本课题练习进行讲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