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卷1-作文审题立意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练习(含答案)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练习(含答案)

审题立意“千古文章意为先。

”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写作第一关,是写作教学第一难。

审题不严谨周密,作文就会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深刻高远,文章就会平庸肤浅,难得考官青睐。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仔细审题,精心立意。

一、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即时训练1(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请找出这则材料的关键句:请确立文章的立意:【思路点拨】这一试题承袭了2015年全国卷Ⅱ的比较模式——对三个风采人物大李、老王、小刘的比较,平行罗列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并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所谓标准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

这道作文试题的引导语由两句话构成。

前一句是说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后一句是说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

关键句在于后者。

题干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考生应针对“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途径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来谈。

题干标明“明确文体”,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充分的自由度,但文体要鲜明。

题干中有“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写作任务指令,考生立意时不可忽视,要对上述三者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进行必要的权衡、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高中语文论文: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如何立意

高中语文论文: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如何立意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如何立意作文材料寓意人们要敢于担当,坚守岗位职责,社会才能统一和谐。

施教者等社会群体应弘扬和保护敢于担当社会责任者。

即人们要做到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岗位职责,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现成的环境所诱惑而丧失自己的天性和职责。

因此行文时联系到现实社会,作为80、90后的青年一代要树立志存高远,目标明确,爱国爱家,勇担重任的理想,要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不被物欲横流所诱惑,最大限度地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切忌养尊处优、不劳而获。

当然对于成人社会而言,每人都要立足本职,努力工作,尽职尽责,不能坐享其成、坐吃山空,只有通过辛勤劳动,才能永远有吃的,才能换来长久幸福。

作文角度参考No.1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不管诱惑再多,不管多么安逸,决不能迷失自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No.2贪图享受者,沉沦诱惑者必将被人唾弃,被社会抛弃。

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懒猫,主人把它们喂得饱饱的,而它们却是尸位素餐,不去坚守自己的职责,忘记了自己的使命,比如富二代、八旗子弟、啃老族等,他们不就是那三只猫的化身吗?No.3时代在变革,生活水平在提高,可是优良的传统不能丢,不能忘了本真——猫天生要捉老鼠,猫的立身之本也是在于捉鼠,而非吃鱼!No.4不能盲目从众,要有自己正确的辨别力。

大家都在吃鱼,而另外一只猫在捉老鼠。

对于有鱼吃还捉老鼠这个方面,不能怕别人的风言风语,不要盲目从众,要仔细甄别。

作文最佳立意坚守职责,远离私欲,远离诱惑;职责大于诱惑、私欲;不能为私欲诱惑而放弃自己的本职。

今年高考作文的审题难度大于去年。

考生对其材料内容理解时,往往见仁见智,似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然而总有一种理解是最接近题意的,这就好像是一个靶子,纵然有八环、九环,但毕竟有个十环。

这就需要比较选优,破解题意,保障作文符合最佳题意,方能获得高分。

今年作文构思最佳立意:坚守职责,远离私欲,远离诱惑;职责大于诱惑、私欲;不能为私欲诱惑而放弃自己的本职。

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命题审题立意分析及写作示例

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命题审题立意分析及写作示例

2024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作文命题审题立意分析及写作示例题目再现:(小作文)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

(1)微信朋友圈有“点赞”功能。

有人关注“点赞”数量,有人热衷于给人“点赞”……对“点赞”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例文:在我看来,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功能既有其积极意义,也存在潜在问题。

一方面,点赞是对他人分享内容的认可和鼓励,有助于增进友谊和社交互动。

另一方面,过度关注点赞数量可能导致虚荣心的滋生,甚至影响真实的自我表达。

因此,我们应理性看待点赞,用它来传播真相传递公平正义,而非成为虚荣心的奴隶。

(2)年级准备开展“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计划在目的地研学两天,现征询同学们对目的地的建议。

你建议去哪里?请说说理由。

要求:明确写出名人及其故乡,重点陈述理由,理由合理。

例文:选择绍兴作为研学目的地的理由如下:首先,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巨擘,他的作品和思想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走进鲁迅的故乡,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成长背景、创作环境以及思想形成过程,从而更全面地理解他的作品和思想。

其次,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观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等历史文化遗迹,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后,绍兴的自然风光也十分优美。

我们可以游览东湖、鉴湖等自然景观,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

这样的研学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够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综上所述,我建议将“走进名人故乡”主题研学活动的目的地定为浙江绍兴。

(3)请以“月的独白”为题目,用月亮的口吻,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

例文:月的独白我是那高悬夜空的明月,静静洒下银白的温柔。

我见证了多少离合悲欢,却只能默默无言,静静守望。

我在夜空中独自轮转,穿越云层,历经风霜。

2022高考全国乙卷语文作文立意与范文

2022高考全国乙卷语文作文立意与范文

2022高考全国乙卷语文作文立意与范文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作文要求写关于北京奥运会的议论文,使用全国乙卷的省份有河南、安徽、江西等省份。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2022高考全国乙卷语文作文立意与范文,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题目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双奥之城,闪耀世界。

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

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审题立意】2022年全国乙卷的作文题目延续了最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不回避热点,不故弄玄虚,不刻意求新;让考生关注社会现实,思考人生价值,体现个人经验;在时代春潮与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下,努力追求个人理想,引导考生将个人的拼搏奋斗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融合在一起,尤其是要突出“个人发展与时代进步同频共振”的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在延续与传承的同时,改革与创新同样明显,表格式的命题形式符合当今“读图时代”的特点,“跨越,再跨越”主题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考查。

综合来说,本题目的审题难度不大,表格内容作为叙述性材料很容易读懂,就是列举了两届奥运会时期各个方面的伟大成就,体现了不同方面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是分析任务性材料,“双奥之城,闪耀世界。

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这段话中包含着三重“跨越”:体育发展的跨越,综合国力的跨越,个人成长的跨越。

这其实已经为“跨越”做了内容的限定,前两个跨越是客观的,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而后一个“跨越”则是更个性化的带有主观色彩的,甚至是有待完成的,而这才是作为作文题目考核的重点,特别是“向有为青年的跨越”,这无疑已经是明确了写作方向,那就是每一位考生都应该成为“有为青年”,至于这一步“跨越”如何做到,那么前面两个跨越则是提供了时代背景——躬逢盛世,这样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就成为了本次写作的必然要求。

2022年全国新高考1卷作文写作指导参考立意

2022年全国新高考1卷作文写作指导参考立意

2022年全国新高考1卷作文写作指导参考立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2022年全国新高考1卷作文写作指导参考立意作文题目“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

2022高考全国乙卷语文作文立意解析与范文10篇

2022高考全国乙卷语文作文立意解析与范文10篇

2022高考全国乙卷语文作文立意解析与范文10篇作文真题双奥之城,闪耀世界。

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

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

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材料围绕“北京:双奥之城”组织信息,从两次奥运比赛成绩到两次奥运举办时的综合国力,多方面呈现体育精神、社会进步、科技创新和国家发展。

北京两次举办奥运会是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激扬展示,是新时代建设伟大成就的体现。

试题以表格和数据的形式,直观呈现我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学生体会奥运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奥运会成功举办背后的国家力量和制度优势,将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写作指导双奥的举办是我们国家战略层面的成功,也是“四个自信”的成功,尤其是文化自信的成功,2008年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展示的是中国五千年上下文明,2022北京冬奥会的开闭幕式则展示了独特的中国式浪漫、唯美。

考生在行文之中一定要把自己融入国家的发展之中,不能单写国家的巨大变化,而是自己在成长中切身体会到的发展变化。

国家的发展、跨越包含着个体的发展和跨越,凸显出个人的思考和体会。

2022高考全国乙卷语文作文一《跨越不歇荐轩辕》清晰地记得2022年冬奥会的开幕式让观众的审美直接破防。

从24节气倒计时开始,到黄河之水天上来,从冰立方逐渐破碎,到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一个个浪漫又大气的创意让人唇齿流香。

我想这不是刻意的雕饰,而是实力的表征。

如果没有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坐阵,哪来的醉人花气的诗意。

且看2022年奥运会智慧场馆和智慧服务;且看全国高铁位居世界第一的运营里程;且看国内111.4万亿的元的GDP。

高考作文:审读材料,思辨提升—从语法和思辨的角度看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题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审读材料,思辨提升—从语法和思辨的角度看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题审题立意

审读材料,思辨提升—从语法和思辨的角度看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题审题立意作文题:1917年4月,XX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

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

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

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

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有“任务”,但不是之前热议的任务驱动作文。

作文材料是有关“体育之效”的论述。

寓意不只适用于体育,在许多领域内也成立,可谓“体育其表,哲思其里”。

立意时,需要分析材料重心,再提炼转化为抽象观点,结合时代确定合适的立意。

一、语法分析,明确重心解读材料,明晰重心是审题的开始。

解读材料时,要理解每句话的大意,并进行语法分析,确定表意重心。

这是个多层复句,最大的一层以冒号为界,前后是解说关系。

冒号前指出这是XX 在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的,冒号后是具体论述,由四句构成。

这四句又构成一个句群。

“句群也叫句组,它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

”审读句群,就要找出或归纳出这个“中心意思”。

我们结可以合XX《论体育之研究》中的相关段落来理解这则材料。

动之属于人类而有规则之可言者曰体育。

前既言之,体育之效,则强筋骨也。

愚昔尝闻,人之官骸肌络,及时而定,不复再可改易,大抵二十五岁以后,即一成无变。

今乃知其不然。

人之身盖日日变易者:新陈代谢之作用不绝行于各部组织之间,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虽六七十之人犹有改易官骸之效,事盖有必至者。

又闻弱者难以转而为强,今亦知其非是。

盖生而强者,滥用其强,不戒于种种嗜欲,以渐戕贼其身,自谓天生好身手,得此已足,尚待锻炼?故至强者或终转为至弱。

全国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

全国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范文

备考策略与建 议
日常积累与训练
日常阅读:多 读各类文章提 高语言感知能

写作训练:定 期练习写作提 高文字表达能

素材积累:收 集好词好句、 名人名言等丰
富写作素材
审题训练:多 做高考作文模 拟题提高审题
能力
模拟考试与反思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 反思错题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加强练习 总结答题技巧和策略提高答题效率 培养正确的考试心态保持冷静、自信
语法准确:注意时态、语态、 语气的正确使用
句式多变:使用简单句、复合 句、并列句等多种句式
修辞得当:运用比喻、拟人、 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文章结构优化
开篇点题简明扼要 主体部分层次分明 结尾收束呼应开头 语言流畅表达清晰
素材积累与应用
素材来源:阅 读、观察、生
活体验
素材分类:人 物、事件、名 言警句、数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范文内容:以“青春的色彩”为主 题通过描绘青春的绚丽多彩表达对 青春的热爱和珍惜。
范文亮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 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
范文点评与解析
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有感染 力
思想内容:深刻有启发性符 合题意
文章结构:清晰逻辑性强
范文点评:分析范文的特点 和亮点指出可借鉴之处
审题立意常见误区
观点片面:只看到问题的一 个方面没有全面地分析问题。
缺乏深度:分析问题时缺乏 深度没有触及问题的本质。
偏离主题:没有准确把握题 目要求偏离了主题方向。
逻辑不严密:论证过程中逻 辑不严密存在漏洞或矛盾。
范文解析
范文题目:《青春的色彩》
优秀范文展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香醉人错落有致
花枝招展
绿油油百花齐放百花盛开
耸入云天百花争艳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绿草如茵一碧千里杂草丛生生机勃勃
鲜嫩水灵

苍翠挺拔郁郁葱葱枯木逢春秀丽多姿青翠欲滴林海雪原
瓜果蔬菜
清香鲜嫩青翠欲滴果园飘香果实累累果实饱满
鸽子、燕子
象征和平乳燕初飞婉转悦耳莺歌燕舞翩然归来
麻雀、喜鹊
枝头嬉戏灰不溜秋叽叽喳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作文审题立意
首先要看懂漫画内容。四幅漫画,分为左、右两组。
每组都画了两个孩子,根据画面内容,可看出这两组漫画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孩子,左边一个孩子第一次考了100分,父母亲了他一口,第二次考了98分,父母打了他一巴掌;右边一个孩子,他第一次考了55分,他妈妈打了他一巴掌,第二次考了61分,父母亲了他一口。
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如:(25)三年级四、五的学生。“啦”、遛遛鸟呀,(26)等语气词时,战斗在一、二的工人。
给养的筹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呀”不用顿号。26)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
2如:(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3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玩具
栩栩如生活泼可爱惹人喜爱爱不释手
彩虹
雨后彩虹彩桥横空若隐若现光芒万丈

大雪纷飞大雪封山鹅毛大雪漫天飞雪瑞雪纷飞林海雪原风雪交加

雪上加霜寒霜袭人霜林尽染

垂露欲滴朝露晶莹日出露干
雷电
电光石火雷电大作惊天动地春雷滚滚电劈石击雷电交加
小雨
阴雨连绵牛毛细雨秋雨连绵随风飘洒
大雨
倾盆大雨狂风暴雨大雨滂沱瓢泼大雨大雨淋漓暴雨如注
其次要深思漫画的寓意:
从父母的角度:1,立意为“应该怎样看待孩子学习成绩的进退”,父母亲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绩,还要正确引导孩子。
2、赏罚分明。这一点是可取的也是必须的。因为,从100分到98分,虽然分数都比较高,但还是在倒退,是退步就得受到惩罚;从55到66进步虽然不是很大,毕竟孩子在努力,奖励也是不可少的。
9、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时,为分清层次在不同属类间用逗号。
35)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
三分号
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
下列几种情况使用分号
1、用在复句中表示并列分句间的停顿,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如:(43)林则徐宣称:“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表示决心禁绝鸦片。(应将冒号换成逗号)
C一个句子中不要出现两个冒号。44)他在文中指出:我们要学习一些自己国家的历史,比如说:国家的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等。(第二个冒号应删去。)
如:(35)惨象,犹使我耳不忍闻。
(36)个子也长成了,按说该找个婆家;可是她母亲总是一个劲地说他还小。
2、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前后
都作为一个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如:(37)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
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3、用在设问句后。10)我们能让你计划实现吗?不会的。
4、用在选择问句中。如:(11)我们是革命呢,还是要现大洋?
(12)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提示:在选择疑问句中,若该句为复句,
”则错误。一般只在句末用问号;若分句较长,或者为加强语气,各分句后也可用问号。)我?不可能吧。
5、用在表疑问的独词句后。问号应放在句末。如:(13)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提示:若疑问句为倒装句,如:(14你的车?(若说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你的车。
3、用于需要说明的词语后。如:(41)日期:10月20日
县剧院
●【特别提醒】
A、冒号提示的范围一般要管到句子末尾,不能只管到句子中间。
如:(42)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上映。(此句中的冒号应去掉)
B、部分引用别人的话,使之成为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引文前不用冒号。
(句中“李美”是“我叫李美”3、用在复句的后面。如:(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壮心不已。
●注意:复句中分句间可用逗号或分号,句中分句后不用句号,只有句末分句后用句号。
4、用在省略句后。如:(4
6)你叫什么名字?李美。
的省略)
5、用在无主句的后面。如:(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如:(6、用在独词句后。如:()好。(在特定情境下,一“好”字表示大家都明白的完整意思。)
31)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
●【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并列词间用顿号
如:(32)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8、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
33)老槐树下有两辈人:一个“老”字辈,一个“小”辈。
●【注意】如并列词或词组简单,它们之间则用顿号。
如:(34)抗战、团结、进步,这是共产党的三大方针。
游戏
手舞足蹈笨手笨脚挤眉弄眼得意忘形
句子
常用标点符号主要用法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等。现将其主要用法及应注意事项陈述如下:
首先介绍三种句末点号:句号、逗号和问号。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末尾。如:(1)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用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后。如:(2)我们回去吧。
4、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7)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
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5、并列成分做补语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而不用顿号。
如:(28)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
例如:(17)……最后应求出铜块的体积是多少?
(18)面对千姿百态、纷繁芜杂的期刊世界,
计为刊物分朱布白、添花增色呢?19)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
(17)()(19)三句都是非疑问句,(17)(18)句中问号均应改为句号,(19)句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三、感叹号
●特别提示:
后是感叹句,
苦口婆心口若悬河心平气和不慌不忙语重心长热情洋溢恭恭敬敬洗耳恭听同学间
亲密无间形影不离情同手足团结友爱高耸入云
朝夕相处
人多
人山人海人声喧哗人声嘈杂人如潮涌摩肩接踵
大雨
倾盆大雨狂风暴雨大雨滂沱瓢泼大雨
读书学习
神情专注学而不厌学无止境专心致志日积月累似懂非懂
过节
普天同庆彩旗飞舞欢天喜地张灯结彩彻夜狂欢兴高采烈
村庄
草木苍翠竹篱瓦舍山幽路辟小桥流水
大楼、饭店
直指青云古色古香青砖素瓦耸入碧云
工厂
机器轰鸣铁流直泻热气腾腾钢花飞溅
商店
粉饰一新门可罗雀冷冷清清错落有致
馆场
富丽堂皇设施齐全气势雄伟金碧辉煌
学校
风景如画闻名遐迩桃李满天下
车站、码头
井然有序
街道
宽阔平坦崎岖不平拥挤不堪畅通无阻

花红柳绿杂乱无章
花色迷人布局巧妙
3、(句子中有余指代词“等等”代表未说出的并列部分,在“等等”的前面也要用分号。
如:38它能扩大你的知识面;能陶冶你的情操;能提高你的审美能力;等等。)阅读有许多好处:
●【提示:并列的几个分句,不论其结构是否一致,并列分句间均用分号,不能有的用分号有的用逗号】
四(冒号
1、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小结上文。
鸟语花香百鸟鸣春百花齐放莺歌燕舞
夏天的热
赤日炎炎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挥汗如雨大汗淋漓
夏天的景色
鸟语蝉鸣万木葱茏枝繁叶茂莲叶满池
秋天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秋菊怒放秋菊傲骨秋色迷人秋色宜人金桂飘香秋天的景色
果实累累北雁南飞满山红叶五谷丰登芦花飘扬
冬天
天寒地冻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寒冬腊月瑞雪纷飞冰天雪地
冬天的景色
3、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当下以为素质教育高大上者,当然没有不当,全盘否定应试教育,也不是应有的态度。素质教育当然是大势所趋,应试也不可忽视,如果应试都不行,素质又从何说起?
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同样是错误的。
4、教育的方式方法的反思。孩子稍有所失,就加之以巴掌来惩罚,这太伤孩子的自尊。巴掌能解决问题吗?如果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进退,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孩子的角度:
鹦鹉
鹦鹉学舌婉转悦耳笨嘴学舌
啄木鸟
利嘴如铁钢爪如钉
鸡鸭鹅
神气活现昂首挺胸肥大丰满自由自在引吭高歌

腾空而起狂奔飞驰膘肥体壮昂首嘶鸣

瘦骨嶙峋行动迟缓俯首帖耳膘肥体壮

川流不息呼啸而过穿梭往来缓缓驶离
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叶扁舟扬帆远航乘风破浪雾海夜航追波逐浪
飞机
划破云层直冲云霄穿云而过银鹰展翅
学习用品
美观实用小巧玲珑造型优美设计独特
6、句子中对某词语有疑问或生卒年月不详时用问号,
有哪位期刊编辑不想通过期刊版面设疑问句构成的标题后面也用问号。
如:(15)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实在不佳……
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16)曹邺(816--?),桂林人。
●特别提示:
句号、问号均表示句末停顿。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有些句中虽有疑问词,但全句并不是疑问句,句末只能用句号,不能用问号。
冰封雪盖漫天飞雪白雪皑皑冰封大地冰天雪地
早晨
东方欲晓旭日东升万物初醒空气清醒雄鸡报晓晨雾弥漫晨光绚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