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化妆品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清洁霜
实验一《膏霜类化妆品的制备》

实验一《膏霜类化妆品的制备》实验目的:通过制备膏霜类化妆品,了解化妆品的制备过程和原料的使用方法,并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原理:膏霜类化妆品是由脂类、乳化剂、润湿剂、稳定剂、香料等原料制备而成。
其中,脂类能够增加膏霜的滋润度和保湿性,乳化剂用于使膏霜中的油水混合物形成均匀稳定的乳化体系,润湿剂能够增加膏霜与皮肤的接触面积和吸收性,稳定剂能够使膏霜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性,香料则用于赋予膏霜芳香。
实验材料:1. 脂类:例如植物油、硬脂酸、羊毛脂等。
2. 乳化剂:例如苯乙烯磺酸钠、月桂醇磺酸钠等。
3. 润湿剂:例如甘油、丙二醇等。
4. 稳定剂:例如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等。
5. 香料:例如植物提取物、天然香精等。
6. 辅助原料:例如水、色素、防腐剂等。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洁实验台面,消毒玻璃器皿。
2. 按照实验设计准备好所需原料和器皿。
3. 称取适量的脂类原料和乳化剂,放入容器中,加热至融化。
4. 在另一个容器中称取适量的润湿剂和稳定剂,在搅拌的条件下加入脂类乳化体系中。
5. 持续搅拌,逐渐加入香料和辅助原料,保持搅拌均匀。
6. 加入适量的水,并持续搅拌至膏霜变得均匀细腻。
7. 观察膏霜的外观和质地,调整稠度和色彩等特性,实验完成。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对器皿和手部的消毒。
2. 各种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加入,不宜过量。
3. 实验时要控制好加热温度,避免脂类过热或破坏。
4. 实验结束后,清洁实验器皿,及时处理废弃物和溶液。
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记录制备膏霜类化妆品的原料配方、加入量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分析膏霜的外观、质地、稳定性和接触皮肤的感受等。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了解了膏霜类化妆品的制备过程和原料的使用方法,掌握了相关的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中需要注意对各种原料的加入量和加热温度的控制,以及实验后的清洁工作和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结论可用于进一步优化和改进膏霜的制备方法,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化妆品工厂生产工艺

化妆品工厂生产工艺一、原材料采购与储存化妆品工厂的生产工艺从原材料的采购与储存开始。
工厂会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配方,选择高品质、符合安全标准的原材料。
这些原材料包括各种化学成分、植物提取物、油脂、香精等。
在采购过程中,工厂会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品质控制。
原材料进入工厂后,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储存。
检验人员会对每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工厂的生产标准和安全要求。
储存过程中,工厂会根据原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储存条件和容器,以保持其稳定性和有效性。
二、生产工艺流程1. 配方设计与调整: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工厂的配方师会设计化妆品的配方,包括各种成分的比例和用量。
在配方设计过程中,配方师会考虑产品的功效、安全性、稳定性等因素,并进行多次实验和调整,以确保最终配方的最佳效果。
2. 原料混合与搅拌:根据配方要求,工厂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各种原材料混合在一起,并进行充分的搅拌,以确保各种成分均匀分布。
搅拌过程中,工厂会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以避免产生气泡或过度搅拌。
3. 加热与冷却:在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有些原料需要加热或冷却处理。
加热可以加速化学反应,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冷却则可以降低产品的温度,防止产品变质。
工厂会根据原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加热或冷却方法,并进行精确控制。
4. 均质化处理:为了提高产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工厂会对混合后的原料进行均质化处理。
均质化处理可以打破原料中的大分子团,使其更加细腻均匀。
工厂会使用高压均质机或超声波均质机等设备进行均质化处理。
5. 调色与香精添加:在化妆品的生产过程中,工厂会根据产品配方和市场需求,添加适量的色素和香精,以调整产品的颜色和香味。
添加过程中,工厂会严格控制添加量,以确保产品的颜色和香味符合预期。
6. 填充与包装:完成上述步骤后,工厂会将化妆品填充到预定的容器中,并进行密封和包装。
填充过程中,工厂会使用自动化填充设备,以确保填充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化妆品配方与工艺

化妆品配方与工艺化妆品配方的基本概念包括了各种原料的选择和使用比例。
化妆品成分的选择主要考虑到功效、安全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化妆品原料包括各种基础油、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防腐剂、抗氧化剂、香料和色素等。
根据化妆品配方的要求,可以选择相应的原料并根据需要进行调配。
化妆品配方的选择和调配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原料之间的相容性。
不同的原料可能会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效果,如乳化效果、增稠效果、保湿效果等。
因此,在配方调配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试验和评估,确保原料的相容性和配方的稳定性。
此外,化妆品的配方还需要考虑产品的性质和应用方式。
例如,面部乳液和护肤霜需要具有良好的乳化和保湿效果,口红需要具有良好的色彩效果和抗脱色效果。
根据产品的性质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原料和调配方案。
化妆品的工艺包括了原料的净化、混合、乳化和加工等过程。
原料的净化主要是为了去除杂质和确保原料的纯度和安全性。
常见的净化方法包括过滤、萃取和蒸馏等。
原料的净化过程需要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如温度、pH值和时间等。
原料的混合和乳化是化妆品工艺的关键环节。
混合是将不同的原料进行均匀混合,以确保配方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乳化是将油性和水性原料混合并通过乳化剂等添加剂使其形成乳状乳液。
乳化过程需要注意乳化剂的选择和乳化过程的条件控制,以确保乳液的稳定性和质量。
化妆品的加工过程包括了原料的混合、搅拌、研磨和包装等环节。
混合和搅拌是将原料进行均匀混合和均匀搅拌,以确保配方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研磨是将原料进行细分和充分混合,以获得细腻的质地和均匀的颗粒大小。
最后,化妆品需要进行包装和灭菌等处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化妆品配方与工艺是化妆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产品的品质、功效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化妆品配方要考虑原料的选择和相容性,配方的稳定性和产品的性质。
化妆品工艺要考虑原料的净化、混合、乳化和加工等过程。
通过不断的优化和改进,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化妆品。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配方设计:根据产品的功能和用途,化妆品生产工艺的第一步是进行配方设计。
这包括选择原材料和确定它们的比例。
配方设计要考虑到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果,同时还要满足法规和市场需求的要求。
2. 原材料准备:生产化妆品需要使用各种原料,如基础油、乳化剂、稠化剂、活性成分、防腐剂等。
原材料需要经过检验和测试,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同时,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容器和包装材料。
3. 混合与加热:根据配方设计,将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混合容器中。
然后通过搅拌或者高速搅拌机将原材料均匀混合。
接下来,将混合物加热到一定温度,以消除细菌和微生物。
4. 乳化与稠化:对于一些液体型的化妆品,需要进行乳化处理,以确保油水分散均匀。
这一步骤通常使用乳化剂来实现。
同时,为了增加产品的黏度和稠度,可以添加一定比例的稠化剂。
5. 检验与调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对配方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
6. 储存与包装:完成产品制作后,需要将其储存在适当的条件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然后,将产品灌装到适当的包装容器中,如瓶子、管子或盒子中。
在灌装过程中,还需要对产品进行密封和贴标签。
7. 包装和运输:最后一步是将包装好的产品进行箱装和打包,以及进行运输。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注意产品的外观和完整性。
总之,化妆品的生产工艺流程涉及到配方设计、原材料准备、混合与加热、乳化与稠化、检验与调整、储存与包装以及包装和运输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学习总结化妆品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学习总结化妆品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化妆品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美丽和自信,还可以改善皮肤状况并保持健康。
化妆品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
本文将对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总结,并深入探讨化妆品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的重要性。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学习阶段的知识总结使我了解到不同类型化妆品的成分、功能和应用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化妆品的主要分类,包括基础护肤品、彩妆品、香水和头发护理产品。
每种化妆品都有其独特的成分和用途。
例如,基础护肤品主要用于清洁和滋润皮肤,而彩妆品则用于美化和装饰。
此外,我还学习到了化妆品中各种成分的作用机制。
例如,在基础护肤品中,保湿剂和乳化剂可以帮助保持皮肤水分和平衡油脂分泌。
抗氧化剂可以延缓皮肤老化过程。
此外,我还学习到了防晒剂的种类和使用方法,以确保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在化妆品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方面,我了解到了关键步骤和要点。
首先,配方设计是化妆品制造的基础。
配方设计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目标、目标市场和目标用户。
根据不同类型的化妆品,配方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成分和适当的浓度,以满足用户需求和安全标准。
生产工艺是保证化妆品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采取严格的卫生和安全措施,以避免污染。
同时,温度、压力和pH值等因素也应被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另外,我还了解到了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测试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例如,稳定性测试可以评估产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质量和效果。
微生物检测可以确保产品不会受到细菌和霉菌的污染。
此外,还有其他测试方法,如成分分析和感官评估,以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总而言之,化妆品科学与技术的学习使我对化妆品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只有通过合理和科学的配方设计,并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标准,才能制造出安全、高质量的化妆品。
作为化妆品科学与技术的学习者,我将应用所学知识,并不断探索创新,为人们带来更好的化妆品产品。
化妆品制造工艺流程

化妆品制造工艺流程
《化妆品制造工艺流程》
化妆品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的品质控制和专业的技术支持。
以下是化妆品制造的一般工艺流程:
1. 配方设计:化妆品制造的第一步是确定产品配方。
配方通常包括各种化学成分以及香料和色素的组合。
这个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化学工程师和配方师来完成。
2. 原材料采购:一旦配方确定,制造商需要采购各种原材料,例如基础油、乳化剂、防腐剂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符合严格的品质标准,并且要从可靠的供应商那里购买。
3. 混合和加热:原材料混合和加热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这个过程需要高精度的设备和严格的操作规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4. 产品测试:一旦产品制造完成,就需要对其进行各种测试,例如pH值、稳定性、细菌检测等。
只有通过测试的产品才能被放行销售。
5. 包装和标识:最后一步是将产品灌装并进行标识。
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包装和标识方式,这也需要严格的品质控制和操作要求。
总的来说,化妆品制造需要严格的程序和标准,以确保产品的
质量和安全性。
只有符合各种要求的产品才能被放行销售,这也是消费者对化妆品质量和安全性的保障。
化妆品的生产工艺

类别:化妆品工业•作者:•关键词:水剂类,化妆品•【内容】•1化妆水类化妆品旳生产工艺(1)通用生产工艺流程化妆水旳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其生产过程包括溶解混合、调整、过滤及装瓶等。
图1化妆水旳生产工艺流程(2)生产设备生产化妆水旳设备最佳在不锈钢设备内进行。
由于化妆水旳黏度低, 较易混合, 因此多种形式旳搅拌桨均可采用。
此外某些种类旳化妆水乙醇含量较高, 应采用防火防爆措施。
溶解锅最佳带有加热装置, 以适应不一样产品旳配制规定。
制造化妆水等液体状化妆品时, 过滤是十分重要旳一种环节。
陈化期间, 溶液内所含少许不溶物质会沉淀下来, 可采用过滤旳措施使溶液透明清晰。
过滤机旳种类和式样诸多, 包括板框式过滤机、中空纤维过滤器、高分子或陶瓷滤芯过滤器、超滤膜、纳滤装置等, 可以根据沉淀物旳大小来选择。
(3)通用操作环节在不锈钢容器中加入精制水, 并依次加入保湿剂、紫外线吸取剂、杀菌剂、收敛剂及其他水溶性成分, 搅拌使其充足溶解。
必要时要加热协助溶解。
在另一不锈钢容器中加入溶剂和表面活性剂(增溶剂), 再加入润肤剂、防腐剂、香料及其他油溶性成分,搅拌使其溶解均匀。
将溶剂相和水相物质在室温下混合, 搅拌使其充足混合均匀, 然后加入色素调色或者酸碱调整pH值, 得到半成品。
半成品在密封容器内静止贮存陈化1~2周。
用过滤装置过滤除去杂质和不溶物等, 即得澄清透明旳化妆水。
滤渣过多则阐明增溶和溶解过程不完全, 应重新考虑配方及工艺。
用不影响构成旳助滤剂如硅藻土、漂土、粉状石棉等可完全除去不溶物。
上述过程中, 香精香料一般是加在乙醇溶液中, 若配方中乙醇旳含量较少, 且加有某些增溶剂时, 可将香料先加入增溶剂中混合均匀, 在最终缓缓地加入制品中, 不停地搅拌直至成为均匀透明旳溶液, 然后通过陈化和过滤后, 即可灌装。
为了加速溶解, 水溶液可以加热, 但温度切勿太高, 以免有些成分变色或变质。
有关贮存陈化问题, 不一样旳产品, 不一样旳配方以及所用原料旳性能不一样, 所需陈化时间旳长短也不一样, 陈化期从一天到两个星期不等。
化妆品的配方2

维它命 A 保湿面霜配方
| [<<] [>>]
物 相 组 份 用 量 (Wt/%) A 水 59.1 Carbopol Ultrey 10 0.2 B 硬 脂 酸 2.0 鲸 蜡 醇 1.0 鲸 蜡 酯 2.0 异 鲸 蜡 硬 脂 酯 3.0 PEG-80 甘 油 牛 油 酸 酯 1.5 微 乳 化 硅 油 0.2 C 水 0.7 TEA 0.3 特 点 : 保 湿 , 面 霜 的 稠 度 相 当 好 。 (621800 , #6 转 子 , 5rpm)
SPF25 的强防水性防晒乳配方
| [<<] [>>]
组 分 用 量 ( wt/% )
A 去 离 子 水 47.1 Pemulen TR1(2% 溶 液 ) 15.0 丙二醇 1 EDTA 二 钠 0.1 Glydant 0.25 B OMC 7.5 Oxybenzone 4.0 水 杨 酸 辛 酯 5.0 GE SF1550 3.0 Permethyl 102A 2.0 十 六 醇 磷 酸 酯 0.2 Performa V1608 Polymer 4.0 Finsolv TPP 4.0 C 50%TiO2 分 散 浆 ( KOBO ) 4.0 D DC 344 1.0 E 去 离 子 水 1.0 TEA 0.85
去死皮清洁霜
物 相 组 份 用 量 (Wt/%) A 甘 油 硬 脂 酸 酯 6.0 鲸 蜡 醇 2.0 异 丙 基 棕 榈 油 酸 脂 ; 羊 毛 酯 8.0 尼 泊 金 丙 酯 0.2 B 尼 泊 金 甲 酯 0.1 Germall 115 0.3 甘 油 3.0 聚 乙 氧 月 桂 基 醚 柠 檬 琥 珀 酸 二 钠 5.0 水 70.4 C 去 死 皮 剂 (Lupolen 1800 SP 15) 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5-2配方1(卸妆油)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石蜡
10.0
肉豆蔻酸异丙酯
6.0
凡士林
20.0
防腐剂
适量
鲸蜡醇
6.0
香精
适量
白油
约58.0
表5-3配方2(无水洁肤油)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癸酸/辛酸:甘油酸酯
12.0
PEC-400:月桂酸酯
0.5
水
加至100.0
甘油单油酸酯
3.5
表5-11配方6(非反应式乳化体系)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凡士林
35.0
白蜡
5.0
白油
15.0
羊毛脂
1.0
地蜡
5.0
POE-20山梨醇羊毛脂衍生物
4.0
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
2.0
香精、防腐剂、抗氧剂
适量
山梨醇(70%溶液)
2.5
去离子水
表5-16 配方4(非离子乳化体系)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凡士林
7.5
PEG-20甲基葡萄糖苷
2.5
十六醇
7.0
肉豆蔻酸异丙酯
7.5
PEG-75羊毛脂
2.0
丙二醇
2.5
硬脂酸单甘油酯
7.0
去离子水
63.0
Tween-60
1.0
香精、防腐剂、抗氧剂
适量
(2)非反应式乳化体系。非反应式清洁霜的制法与反应式清洁霜的制法相同。此类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可用图5-2表示。
表5-19 配方3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Chemical 39 Base(脂肪酰胺-脂肪胺类)
2.00
Chemical Base6532(硬脂基酰胺乙基-二乙基胺)
0.60
Adol62脂肪醇(脂肪酰醇)
6.50
合成鲸蜡醇
1.00
聚氧乙烯(10)硬脂酰醚
硼砂
丙二醇 水相组分
去离子水等
蜂蜡
鲸蜡醇
白油 油相组分
单甘酯等
香精、抗氧剂、防腐剂
图5-2 非反应式清洁霜生产工艺流程
在水相罐中加入去离子水、硼砂、丙二醇等水相组分,搅拌加热至90~95℃,维持20min灭菌。在油相罐中加入白油、蜂蜡、鲸蜡醇、硬脂酸、混合醇、单硬脂酸甘油酯、羊毛脂等油相成分,搅拌、加热,使其熔化均匀,加热至90~95℃。将水相、油相分别经过滤器抽至乳化罐中,维持温度70~85℃,均质乳化,同时刮边搅拌,均质5-8min,停止均质,通冷却水冷却。脱气、降温至45℃,加入香精、抗氧剂、防腐剂和热敏性营养添加剂等。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蜂蜡
8.0
硼砂
0.4
白油
49.0
香精、防腐剂、抗氧剂
适量
白蜡
7.0
去离子水
加至100.0
十六醇
1.0
表5-10配方5混用式乳化体系)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蜂蜡
4.0
硼砂
0.4
液体石蜡
8
0.8
防腐剂、香精
适量
聚氧乙烯(20)单油酸酯
传统的反应式乳化体系有许多不足,如膏霜微粒粗大,稳定性差,因此在多种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应用之后,往往再加入另外一些表面活性剂作为辅助的乳化剂,这样就成为所谓混用式乳化。
(2)非反应式乳化体系。这类膏霜乳化体形成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乳化是通过直接加入表面活性剂实现的。非反应式乳化体系是目前主要的乳化方式。此乳化体系中有时也会添加少量的蜂蜡作为稠度调节剂。
清洁霜采用干洗的方法使用,用手指将清洁霜均匀地涂覆于面部,并施以适度按摩,溶解毛孔油污,使油污、脂粉、皮屑及其他异物被移入清洁霜内,然后用软纸、毛巾或其他易吸收的柔软织物将清洁霜擦去除净。洁净后的面部皮肤感觉光滑、润泽、舒适。
(一)清洁霜的特点
理想的清洁霜应具备如下特点:
(1)能在体温时液化或借助缓和的按摩即能液化,黏度适中,易于涂抹。
表5-7 配方2(混用式乳化体系)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蜂蜡
6.0
硼砂
0.6
白油
50.0
丙二醇
3.0
鲸蜡醇
2.4
防腐剂、香精
适量
单硬酯酸甘油酯
1.0
水
加至100.0
Span-65
2.0
配方2生产工艺为:蜂蜡-硼砂生成皂基乳化剂,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单硬脂酸甘油酯、Span-65非反应式乳化剂一起,构成混用式乳化方式。配方中的丙二醇属多元醇类,它是一种保湿剂,具有使W/O型清洁霜保持湿润、防止干缩的作用。其制法与配方1相同。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硬脂酸
15.0
甘油
5.0
羊毛脂
4.0
香精、防腐剂
适量
矿物油
25.0
去离子水
加至100.0
三乙醇胺(TEA)
1.9
配方2生产工艺为:水相组分含量较多,作为外相。硬脂酸-三乙醇胺乳化体系的乳化方式是由硬脂酸与三乙醇胺发生反应,生成的皂作为乳化剂进行乳化而制得的。其制法仍是将油相、水相组分分别在两锅内加热,采用转相乳化法,将水相加入融化的油相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发生转相,由W/O型变成O/W性,从而制得O/W型清洁霜。
面部清洁用品的设计原则与配方实例---清洁霜
清洁霜又称洁肤霜,是一种半固体膏状的洁肤化妆品,兼有护肤的作用。常用于使用化妆品后和油脂过多时的皮肤清洁。
清洁霜和冷霜基本属于同一类型的产品,所不同的是清洁霜的主要作用是清除皮肤上的积聚异物,如皮屑、油污、化妆品等,特别是皮肤上的化妆品的油性成分及油性污垢。用水来清除难以达到清洁效果,因为水只从皮肤表面清除水溶性污垢;用皂类等清洁剂虽然能使油性污垢在水中乳化而被清除,但必须用大量水才能洗净;用油溶性溶剂,如矿物油等,对油性污垢溶解性虽好,但单独作用会在皮肤上留下一层油膜,使人有过分油腻的感觉。使用清洁霜,除了利用表面活性剂的润湿,渗透、乳化作用进行去污外,还同时利用产品中的油性成分(白油、凡士林等)作为溶剂,对皮肤上的污垢、油彩、色素等进行浸透和溶解,尤其利于渗透清除藏于毛孔深处的油污。清洁霜是综合去污作用,洁肤效果优于香皂,适宜于化妆卸妆。
2.0
表5-18配方2(混用式乳化O/W型清洁霜)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蜂蜡
8.0
硼砂
0.4
白油
49.0
Carbopol 941
0.2
石蜡
7.0
防腐剂、香精、色素
适量
十六醇
1.0
去离子水
加至100.0
聚乙二醇(400)硬脂酸酯
1.0
配方2由除了使用蜂蜡-硼砂皂聚乙二醇(400)硬脂酸酯混用进行乳化外,还利用了Carbopol树脂的助乳化、增稠作用,可使膏霜更为稳定。其制法是先将Carbopol 941充分分散于水中,加入硼砂混匀成为水相加热至75℃,同时将油相原料加热至75℃后加入水相,在激烈搅拌下混合均匀,冷却至45℃加入香精等,至常温即制得。
6.0
白油
82.0
表5-4配方3(卸妆油膏)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蓖麻油
57.0
月桂醇
20.0
聚氧醇月桂醇醚异硬酯酸酯
20.0
乙醇
3.0
表5-5配方4(无水洁肤油)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地蜡(Ceresin,64℃)
6
地蜡(Ozokerite,73℃)
8
凡士林
6
白油
约80
香精、抗氧化剂、着色剂
适量
表5-8 配方3(非反应式乳化体系)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蜂蜡
3.0
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
4.2
石蜡
10.0
Tween-80
0.8
凡士林
15.0
防腐剂、香精
适量
白油
41.0
去离子水
加至100.0
配方3的制备工艺与前两个配方相同
表5-9配方(蜂蜡-硼砂乳化体系)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配方实例见表5-17~表5-19
表5-17 配方1(硬脂酸-三乙醇胺乳化体系)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甘油单硬脂酸酯
6.0
丙二醇
5.5
硬脂酸
4.0
三乙醇胺
0.7
凡士林
10.0
维生素E乙酸酯
0.3
液态石蜡
10.0
香精、防腐剂
适量
肉豆蔻酸异丙酯
10.0
去离子水
加至100.0
聚二甲基硅氧烷
(1)蜂蜡-硼砂乳化体系。蜂蜡-硼砂乳化体系O/W型清洁霜典型配方见表5-13~表5-16。
表5-13配方1(蜂蜡-硼砂乳化体系)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组分
含量(%,质量分数)
蜂蜡
8.0
硼砂
0.4
白油
49.0
聚丙烯酸树脂
0.2
十六醇
1.0
去离子水
加至100.0
PEC-15椰子油基胺
1.0
配方1工艺为:蜂蜡-硼砂乳化体系的O/W型清洁霜的生产与蜂蜡-硼砂乳化体系的W/O型清洁霜的工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