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常见专业术语解释
化工名词解释

1.成品:在生产过程中,原料经过多个工序的处理,最后一个工序所得到的产品.2.半成品:当原料在经过多个工序的处理过程中,其任意一个中间工序所得到的产品.3.副产品: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
4.选择性:催化剂选择性是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原料量与转化的原料量的百分比。
5.转化率:参加反应的原料量与投入反应器的原料量的百分比。
6.产率: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原料量与参加化学反应的原料量的百分比.7.收率:生成目的产物所消耗的原料量与与投入反应器的原料量的百分比.8.活性:催化剂活性是指催化剂改变反应速度的能力。
9.空时得率=目的产品量/催化剂容积(或质量)x时间。
10. 生产能力:在采用先进的技术定额和完善的劳动组织等情况下,设备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最大可能性。
泵的生产能力以m3/h表示。
11. 生产强度:设备的单位容积或单位面积(或底面积),在单位时间内得到的产物量。
提高生产强度,可以在同一设备中取得更多的产品。
常表示为产物kg/(m3. h )。
12. 消耗定额: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原料量。
消耗定额=原料量/产品量。
13. 饱和蒸汽压:在一定温度下,气液达到平衡时,液面上的蒸汽称为饱和蒸汽,饱和蒸汽所具有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
14. 饱和状态: 处于动态平衡的汽、液共存的状态叫饱和状态。
15. 饱和温度: 在饱和状态时,液体和蒸汽的温度相同,这个温度称为饱和温度.16. 饱和压力:液体和蒸汽的压力也相同,该压力称为饱和压力。
17.饱和蒸汽: 饱和状态下的水称为饱和水,饱和状态下的蒸汽称为饱和蒸汽18.动态平衡:一定压力下汽水共存的密封容器内,液体和蒸汽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有的跑出液面,有的返回液面,当从水中逸出的分子数目等于因相互碰撞而返回水中的分子数时,这种状态称为动态平衡19.质量事故:是指产品或半成品不符合国家或企业规定的质量标准,基建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因保管、包装不良而变质等。
化工相关的名词解释有哪些

化工相关的名词解释有哪些化工是指应用化学原理和方法,以化学反应为基础,通过经济手段将原材料转化为有用的化学品或材料的工艺过程。
在化工行业中,存在着许多与化学相关的名词,这些名词对于理解和应用化工的原理和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化工相关名词并对其进行解释和阐述。
一、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能够在化学反应中降低活化能并提高反应速率,同时对催化剂本身的化学性质没有实质性改变。
催化剂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中,能够使反应过程更加高效和经济,常见的催化剂有金属、金属氧化物、复合物等。
二、溶剂溶剂是指用于使物质溶解或形成溶液的物质,通常是液体。
在化工过程中,溶剂起着溶解、催化、稀释等重要作用。
溶剂常见的类型有水溶剂、有机溶剂等,它们具有不同的溶解性、挥发性和毒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溶剂对于化工反应和分离过程至关重要。
三、聚合物聚合物是化学结构由重复单元(单体)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在化工中,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等领域。
聚合物的性质由其分子结构和宏观结构所决定,比如聚乙烯、聚丙烯等。
四、反应器反应器是进行化学反应的设备,用于提供适宜的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等。
根据反应器的不同形式和功能,可以分为批式反应器、连续反应器和半连续反应器等。
反应器的设计和选择对于化工反应的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五、分离技术分离技术是化工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用于从混合物中提取所需的化学品或物质。
常见的分离技术包括蒸馏、萃取、结晶、吸附等。
分离技术的选择和优化能够提高产品纯度和产量,降低能耗和成本,对于化工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六、储存与运输化工产品的储存与运输是化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储存与运输需要考虑产品的特性、安全性和环保要求。
化工产品的储存包括常温储存、低温储存、压力储存等。
运输方式包括管道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等。
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事故和污染的发生。
化工原理中重要的名词解释

化工原理中重要的名词解释化工原理是指对化工过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进行解析和探究的学科。
在化工工程中,有许多重要的名词需要解释,下面将对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进行解释。
1. 反应速率: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
一般情况下,反应速率可以分为初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初速度是指反应刚开始时的速率,平均速度是指反应过程中整个时间段内的速率,而瞬时速度是指在某一具体时刻的速率。
反应速率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2. 反应平衡:反应平衡是指化学反应达到一种状态,此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在化学反应平衡时,虽然反应物和生成物继续发生反应,但是反应的前进速率等于反应的逆向速率,因此总体上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
反应平衡的位置可以通过平衡常数来描述,平衡常数较大时反应趋于生成物一侧,较小时则反应趋于反应物一侧。
3. 选择性:选择性是指在一个多组分混合物中,某个组分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目标产物的能力。
选择性是衡量反应过程中目标产物生成程度的指标,较高的选择性意味着较少的副产物生成,反之则意味着较多的副产物生成。
提高选择性是化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可以通过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条件的调节、原料纯度的提高等手段来实现。
4.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可在反应中加速化学变化但自身不发生永久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通过提供反应活化能降低的途径,使反应物更容易达到反应状态,并加速反应速率。
催化剂可以分为均相催化剂和异相催化剂,均相催化剂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处于相同的物理状态,而异相催化剂与反应物和生成物处于不同的物理状态。
5. 反应器:反应器是化工过程中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装置。
根据不同的需求,反应器可以采用不同的类型,如批量反应器、连续流动反应器等。
批量反应器是指将一定量的反应物加入到反应器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生成物从反应器中取出。
而连续流动反应器则是指将反应物连续地输入到反应器中,通过管道的流动使反应持续进行。
化工类的名词解释

化工类的名词解释化学工程是研究和应用化学原理、物理原理、数学方法以及工程技术的学科,主要涉及化学过程的设计、操作和优化。
在化学工程领域中,有许多名词常常被提及,下面将为您解释其中一些重要的名词。
一、反应器反应器是化学反应的核心设备,用于控制和驱动化学反应发生。
反应器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连续流动反应器和批量反应器。
连续流动反应器中,反应物以连续的方式流经反应器,反应时间较短;而批量反应器中,反应物一次性投入反应器,反应时间较长。
反应器往往由反应容器、搅拌装置、加热或冷却设备等组成。
二、塔式设备塔是一种常见的分离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学工程中。
它可以通过物料之间的质量传递或物理吸附作用,使混合物中的组分得到分离。
常见的塔式设备有吸收塔、除尘塔、萃取塔等。
吸收塔用于将气体中的污染物吸收到液体中,除尘塔则用于去除气体中的颗粒物,而萃取塔则可将混合物中不同的组分分离出来。
三、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而不直接参与其中的物质。
它通过提供一个反应活化能的更低路径,降低了反应所需的能量。
催化剂在化学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如在石油加工中用于裂解和改质反应、在氨合成中用于提高反应速率等。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和贵金属等。
四、溶液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稳定混合物。
溶质是指能够在溶剂中溶解的物质,而溶剂是指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介质。
溶液在化学工程中常常被用于反应介质、分离介质和催化剂载体等。
溶液的组成和浓度往往对反应速率和分离效果起着重要影响。
五、材料工程材料工程是研究材料制备、性能、改性和应用的学科。
在化学工程中,材料工程起着重要作用。
材料工程师通过研究和设计新的材料,以满足化学工程中的不同需求。
例如,高性能催化剂的开发、新型的分离膜材料的研究等,都离不开材料工程的支持。
六、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危及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在化学工程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广泛应用。
化工行业常用词汇

化工行业常用词汇1. 化学品:指的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物质,可以是单一元素的化合物或混合物。
2. 反应器:用于进行化学反应的容器,通常是一个密封的容器,能够控制反应条件。
3. 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但在反应结束时不会被消耗的物质。
4. 蒸馏:通过加热液体混合物并收集其蒸汽再凝结成液体以分离化学物质的过程。
5. 聚合物:由重复的单体分子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如塑料、橡胶等。
6. 溶剂:用来溶解其他物质的液体,通常用于溶解非极性或极性物质。
7. 浓缩:使溶液中溶质的含量增加,并减少溶剂的含量。
8. 离子交换:通过将一些离子置换成其他离子来改变溶液的性质的过程。
9. 聚合物化学:研究以合成和加工聚合物为主的化学科学领域。
以上是化工行业中常用的一些词汇和它们的含义。
这些词汇在化工生产和研发过程中经常会被提及,对于从事化工行业的人员来说,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是非常重要的。
在化工行业中,不仅仅是常用词汇,还有许多专业术语和领域特定的名词。
下面将介绍一些例如催化剂、蒸馏和聚合物等专业术语:催化剂:催化剂通常是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的物质,它能够改变反应的速率而不被反应消耗。
在化工生产中,许多反应都需要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酶和复合材料等。
在催化剂的选择和设计中,需要考虑反应条件、催化剂的稳定性、成本和环境友好性等因素。
蒸馏:蒸馏是一种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在蒸馏中,液体混合物首先被加热以产生蒸气,然后通过冷凝将蒸气凝结成液体,从而分离出不同组分。
蒸馏通常用于提纯化学品、分离混合物和回收溶剂。
在化工生产中,蒸馏是一项常见的分离技术,可以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等领域。
聚合物:聚合物是由多个单体分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聚合物在化工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塑料、橡胶、纤维和树脂等。
聚合物的性质取决于其结构、分子量和组分,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或物理方法来获得所需的聚合物材料。
化工名词解释

化工基础名词解释1、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微观上来讲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度只能通过物体随温度变化的某些特性来间接测量,而用来量度物体温度数值的标尺叫温标。
它规定了温度的读数起点(零点)和测量温度的基本单位。
温度没有高极点,只有理论低极点“绝对零度”。
“绝对零度”是无法通过有限步骤达到的。
目前国际上用得较多的温标有摄氏温标(°C)、华氏温标(°F)、热力学标(K)和国际实用温标。
绝对温度=摄氏度+273.150℃对应绝对温度是273.15 ℃,100 ℃对应为373.15 ℃。
T ℉= 1.8t℃+ 32 (t为摄氏温度数,T为华氏温度数)。
0°F相当于-17.78 ℃,100°F相当于摄氏温度37.78 ℃。
2、压力: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简称压强,习惯上又称压力。
在静止流体中,作用于某点不同方向上的压力在数值上均相同。
在SI单位制中,压力的单位是N/㎡,称为帕斯卡,以Pa表示。
标准大气压有如下换算关系:1atm=1.013×105Pa=760mmHg=10.33mH2O表压=绝对压力-大气压力真空度=大气压力-绝对压力3、密度: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其表达式为ρ=vm式中ρ-流体的密度,kg/m3m-流体的质量,kgv-流体的体积,m3对于气体,当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时,可按理想气体处理,则pMρ=RT式中p-气体的绝度压力,Pa M-气体的摩尔质量,kg/mol T-热力学温度,K R-摩尔气体常数,其值为8.314J/(mol.K)4、比重:物体的密度与4℃纯水的密度的比值,称为比重。
5、比热容:比热容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
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
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
通常用符号c表示。
其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 /(kg·K) 或J/(kg·℃),J是指焦耳,K是指热力学温标,与摄氏度℃相等),即令1千克的物质的温度上升(或下降)1摄氏度所需的能量。
化工基本名词解释

常见化工名词解释CAS NumberCAS编号(CAS Registry Number或称CAS Number, CAS Rn, CAS #),又称CAS登录号或CAS登记号码,是某种物质(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生物序列(Biological sequences)、混合物或合金)的唯一的数字识别号码。
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越小越容易挥发;闪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从安全上讲越高越好;KB值KB值是指在25℃下从120g标准kauri gum-丁醇溶液中析出kauri gum所需要稀释剂的ml数,它是表示烃类溶剂相对溶解能力的指标,衡量石油溶剂溶解涂料中树脂的能力。
KB值越大说明溶剂对极性有机化合物的溶解能力越强;溴值bromine value;bromine number表示有机化合物中不饱和程度的一种指标。
指100g物质中所能吸收(加成)溴的克数。
溴值和碘值的关系是:溴值=碘值×0.632。
测定溴值的主要是石油烃类,因石油烃使用溴值比碘值的副反应少、误差小。
苯胺点是指把等体积的苯胺与待测定溶解能力的溶剂均匀混合,逐渐降低温度,观察该体系即将发生浑浊的最低温度,即为该溶剂的苯胺点(℃)。
溶剂的苯胺点越高,其对极性有机化合物的溶解能力越弱。
相对挥发度对于组分互溶的混合液,两组分的挥发度之比称做相对挥发度(relative volatility)。
如果以易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作分子,难挥发组分的挥发度作分母,则相对挥发度应当大于1。
根据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可以预测蒸馏的难易。
最低爆炸极限(LEL)溶剂蒸汽和空气混合物能够燃烧的最低蒸汽浓度最高爆炸极限(UEL)溶剂蒸汽和空气混合物能够燃烧的最高蒸汽浓度可燃范围溶剂蒸汽浓度在LEL和UEL之间自燃点(AIT)在没有点火源的情况下,可燃性蒸汽和空气混合物能够燃烧的最低温度职业接触极限(OEL)在工作环境下,有害化学品所容许的最高蒸汽浓度蒸汽危害比值VHR蒸气危害比值(VHR)为挥发性物质之蒸气压与其职业接触限值之比值,可用以测量物质的挥发气体之危害性。
化工名词解释

1、逸度系数Fugacity Coefficiency气体B的逸度与其分压力之比称为逸度因子(通常称为逸度系数),并用符号φ表示,即:φB=Pb*/pB。
逸度因子的量纲为一。
由于理想气体的逸度等于其分压力,故理想气体的逸度系数恒等于12、粘度viscosity液体在流动时,在其分子间产生内摩擦的性质,称为液体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是用来表征液体性质相关的阻力因子。
粘度又分为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条件粘度。
将流动着的液体看作许多相互平行移动的液层, 各层速度不同,形成速度梯度(dv/dx),这是流动的基本特征.由于速度梯度的存在,流动较慢的液层阻滞较快液层的流动,因此.液体产生运动阻力.为使液层维持一定的速度梯度运动,必须对液层施加一个与阻力相反的反向力.在单位液层面积上施加的这种力,称为切应力或剪切力τ(N/m2).切变速率(D) D=d v /d x (单位:s -1)切应力与切变速率是表征体系流变性质的两个基本参数两不同平面但平行的流体,拥有相同的面积”A”,相隔距离”dx”,且以不同流速”V1”和”V2”往相同方向流动,牛顿假设保持此不同流速的力量正比于流体的相对速度或速度梯度,即:τ= ηdv/dx =ηD(牛顿公式)其中η与材料性质有关,我们称为“粘度”。
将两块面积为1㎡的板浸于液体中,两板距离为1米,若加1N的切应力,使两板之间的相对速率为1m/s,则此液体的粘度为1Pa.s。
牛顿流体:符合牛顿公式的流体。
粘度只与温度有关,与切变速率无关,τ与D为正比关系。
非牛顿流体:不符合牛顿公式τ/D=f(D),以ηa表示一定(τ/D)下的粘度,称表观粘度。
又称黏性系数、剪切粘度或动力粘度。
流体的一种物理属性,用以衡量流体的粘性,对于牛顿流体,可用牛顿粘性定律定义之:式中μ为流体的黏度;τyx为剪切应力;ux为速度分量;x、y为坐标轴;dux/dy为剪切应变率。
流体的粘度μ与其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粘度,以v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 )相对密度亦称密度之比,是指物质的密度与参考物质的密度在各自规定的条件下之比,或者说一定体积的物质在t1 温度下的质量与等体积参考物质在t2 温度下的质量之比,常用的参考物质为蒸馏水。
(Melting point and Freezing point)熔点与凝固点物质在其蒸汽压下液态—固态达到平衡是的温度称为熔点或凝固点。
这是由于固体中原子或离子的有规则排列因温度上升,热运动变得杂乱而活化,形成不规则排列的液体的一种现象,相反的过程即为凝固点。
对于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或冰点,与熔点不同之处在于放出热量而不是吸收热量。
其实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一致的。
Melting range )熔点范围(用毛细管法所测定的从该物质开始熔化至全部熔化的温度范围。
)结晶点(Crystal point指液体在冷却过程中,由液态转变成为固态的相变温度。
倾点(Pour point )表示液体石油产品性质的指标之一。
是指样品在标准条件下冷却至开始停止流动的温度,也就是样品冷却时还能倾注时的最低温度。
Boiling point )沸点(液体受热发生沸腾而变成气体时的温度,或者说是液体和它的蒸气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温度。
一般来说,沸点越低,挥发性越大。
沸程(Boiling range )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温度范围内的馏出体积。
)101.325kPa,0 在标准状态下(℃,固态(结晶)物质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变为气态的现象。
如冰、碘、硫、萘、樟脑、升华(Sublimation )固态(结晶)物质不经过液态而直接转变为气态的现象。
如冰、碘、硫、萘、樟脑、氯化汞等都可在不同的温度下升华。
蒸发速度(Vaporizing velocity )蒸发是指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蒸发速度亦指挥发速度,一般用溶剂的沸点高低来判断,决定蒸发速度的根本因素是溶剂在该温度下的蒸气压,其次是溶剂的分子量。
)Vapor pressure 蒸气压(蒸气压是饱和蒸气压的简称。
在一定温度下,液体与其蒸气达到平衡,此时的平衡压力仅因液体的性质和温度改变,称为该液体在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Azeotrope )共沸(两种(或几种)液体形成的恒沸点混合物称为共沸混合物,是指处于平衡状态下,气相和液相组成完全相同时的混合溶液。
对应的温度称为共沸温度或共沸点。
Refractive index )折射率(折射率是表示光在两种不同(各向同性)介质中光速比值的物理量。
光的速度因介质不同而异,当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密度相异的另一种透明介质时,由于速度改变,在其进行方向上发生改变,故称为折射。
光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的正弦比,或光线通是指光由空气进入任过真空时与介质时的速度比,就是折射率。
一般表示的折射率n n℃测定的,故用 D 线),在t(一介质的数值。
通常所指的折射率是采用钠黄光表示,tDn20℃时测定的,则为如在20 。
D)闪点(Flashing point闪点又称闪燃点,表示可燃性液体性质的指标之一。
是指可燃性液体加热到其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压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
闪燃通常为淡蓝色火花,一闪即灭,不能继续燃烧。
闪燃往往是发生火灾的先兆。
测定闪点有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一般前者用于测定高闪点液体,后者用于测定低闪点液体。
燃点又称着火点,表示可燃性液体性质的指标之一。
是指可燃性液体加热到其表面上燃点(Ignition point )燃点又称着火点,表示可燃性液体性质的指标之一。
是指可燃性液体加热到其表面上的蒸气与空气混合物和火焰接触立即着火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
易燃液体的燃点高于闪点1~5℃。
闪点越低,燃点与闪点之间的差别越小。
自燃点(Spontaneous ignition point )可燃性物质在没有接触明火就能引起着火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自燃点越低,着火的危险性越大。
同一物质的自燃点随压力、浓度、散热等条件及测试方法不同而异。
爆炸极限(Explosive limits )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气或可燃固体的粉尘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与空气或氧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一定的浓度范围,称作爆炸极限或燃烧极限。
如果混合物的组成不在着一定分范围内,则供给能量再大,也不会着火。
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范围,遇到火源就会燃烧或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爆炸极限通常以蒸气在混合物的体积百分数表示,即%(vol);粉尘则以mg/m3 浓度表示。
如果浓度低于爆炸下限,虽然明火也不致爆炸或燃烧,因为此时空气占的比例狠毒,可燃蒸气和粉尘浓度不高;如果浓度高于爆炸上限,虽会有大量的可燃物质,但缺少助燃的氧气,在没有空气补充的情况下,即使与明火,意识也不会爆炸。
易燃性溶剂都有一定的爆炸范围,爆炸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
粘度(Viscosity )粘度为流体(液体或气体)在流动中所产生的内部摩擦阻力,其大小有物质种类、温度、浓度等因素决定。
一般是动力粘度的简称,其单位是帕.秒(Pa.s )或毫帕.秒(mPa.s )。
粘度分为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三者哟区别,不能混淆。
粘度还可用涂——4 或涂-1 杯测定,其单位为秒(s)。
门尼粘度(Mooney viscosity )合度与分子量。
门尼粘度又称转动粘度,是用门尼粘度计测定的数值,基本上可以反映合成橡胶的聚合度与分子量。
溶解度(Solubility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在一定量的给定剂中溶解的最大量称为溶解度。
固体或液体的溶解度,一般用100g 溶剂中能够溶解物质的克数表示。
气体溶质的溶解度常用每升溶剂中所溶解气体的毫升数表示。
溶解度参数(Solubility parameter )溶解度参数还称为溶度参数,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量度。
使分子凝聚在一起的作用能成为内聚能。
单位体积的内聚能叫做内聚能密度(CED )、CED 的平方根(CED )定义为溶解度参数,代号为SP 或δ。
0.5 表面张力和表面能(Surface tension and surface energy )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力使表面上的分子处于向内一种力作用下,这种力是液体尽量缩小其表面积而形成平行于表面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或者说是液体表面相邻两部分间单位长度内的相互牵引力,它是分子力的一种表现,表面张力的单位是N/m 。
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液体的性质、纯度和温度有关。
表面张力乘表面的面积即为表面能。
表面张力越大,表面积越大,所具有的表面能也越大。
比热容(Specific heat capacity )每公斤物质温度升高1K 时所需吸收的热量称为比热容,单位是kJ/(kg.K) 。
在压强不1K 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定压比热容。
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Thermal conductivity )热导率(热导率过去称为导热系数或传热系数,反映物质的热传导能力。
即在物体内部垂直于1s 1K, 则在如果在这两个平面温度相差25px, 面积为px2 的平行面,导热方向取两个相聚。
水分内从一个平面传导到另一平面的热量就规定为该物质的热导率,其单位为W/(m.k))(Water content分数表示。
物质中所含的水分,但不包括结晶水和缔合水。
通常用式样原质量与式样失水质量百分数表示。
吸水性(Water absorption )是物质吸水程度的度量。
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把物质在书中浸泡一定时间锁增加的质量百分数。
灰分(Ash )灰分亦称灼烧残渣,是指经蒸发及灼烧后,其矿物成分形成的氧化物及盐类的残留物,用百分含量表示。
针入度(Needle penetration )针入度是以标准针在一定的荷重、时间及温度条件下垂直穿入沥青试样深度来表示,单位为1/10mm 。
非烃另行规定,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码的合重为100 ±0.1g, 温度25℃,时间为5s。
针入度越大表示越软,即稠度越小;反之则表示越硬,即稠度越大。
硬度(Hardness )硬度是材料对压印、刮痕等外力的抵抗能力。
根据试验方法不同有邵氏(shore )硬度、布氏(Brinell )硬度、洛氏(Rockwell )硬度、莫氏(Mohs )硬度、巴氏(Barcol )硬度、维氏(Vichers )硬度等。
硬度的是指与硬度计类型有关,在常用的硬度计中,邵氏硬度计结构简单,适于生产检验。
邵氏硬度计可分为A 型、C 型、D 型、A 型用于测量软质橡胶,C 和D 型用于测量半硬和硬质橡胶。
苯胺点(Aniline point;A.P. )苯胺点事等体积的石油烷烃与苯胺相互溶解时的最低温度,用以表示链烷烃类饱和烃的含量。
苯胺点的高低与化学组成有关,苯胺点越高,烷烃含量越多;苯胺点越低,芳烃含量越多。
体积电阻率(Volume resistivity )也叫体积电阻、体积电阻系数,是表征电介质或绝缘材料电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表愈好。
示25px3 电介质对泄漏电流的电阻,单位是Ω.m 或Ω.cm。
体积电阻率愈大,绝缘性能愈好。
吸油量(Oil absorption )一定质量颜(填)料的颗粒绝对表面被油完全浸湿时所需油料的数量。
酸值(Acid value )表示有机物质的一种指标,是中和1g 有机物质的不挥发物中游离酸所需氢氧化钾(KOH)的毫克数,以mgKOH/g 表示。
羟值(Hydroxyl value )1g 样品中羟基所相当的氢氧化钾(KOH) 的毫克数。
以mgKOH/g 表示。
碘值(Iodine value )表示有机物质不饱和程度的一种指标,是1g 样品所能吸收碘的尔质量百分数。
不饱和程度愈高,碘值愈大。
)环氧值(Epoxy valueHLBHLB value )HLB 值()的缩写,用以衡量表面活性分子中急为亲水亲油平衡(Hydrophile-Lipohile-BalanceHLB 值就大,亲水性愈强;性基、非极性基两部分的相对强度。
若急性基团愈强,其值就小,亲水性愈差。
HLB 若非极性基团愈长,其Surface-active agent )表面活性剂(又称界面活性剂,能显著地改变液体表面张力或二相界面张力的物质。
或者说能强烈地吸附在其他物质的表面或聚集于溶液的表面,降低液体或固体表面张力的物质。
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 )下,绝对湿度与饱和绝对湿度之比,(同温同压)是在相同条件表示湿度的一种方法,即在相同条件下,空气(或其他气体)中实际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饱和水蒸气质量之比。
一般以百分数表示。
曾称为堆密度、松密度、假密度、藐视密度,表示单位体积(包括空隙在内)物质的表观密度(Apparent density )曾称为堆密度、松密度、假密度、藐视密度,表示单位体积(包括空隙在内)物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