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专业术语集锦
语文专业术语

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表现手法
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继续顺序
顺序、倒叙、插叙
小说情节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分类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引用论据)、对比论据(正反对比论据)、比喻论据
论证方法
立论、驳论
应论文的文章结构
总分总、总分、分总
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
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描写景物的角度
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正面(直接)、反面(间接)
叙述方式
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方法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做诠释、摹状貌、引用
语文答题情感类专业术语

语文答题情感类专业术语
1.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
形容高兴而满足。
2.眼笑眉飞:形容极度高兴。
3.眼开眉展:形容极度高兴。
4.喜怒不形于色: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
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5.他乡遇故知: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
指使人高兴的事。
6.悦目娱心: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
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乐。
7.一噸一笑:指不高兴或喜悦的表情。
嚬,皱眉。
8.宜嗔宜喜:指生气时高兴时都很美丽。
9.一悲一喜:既悲伤又高兴。
LO.笑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
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
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喜行于色高兴显现在脸上。
l2.无精打彩: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
13.闻过则喜过:过失;则:就。
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
指虚心接受意见。
14.幸灾乐祸: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l5.乐嗟苦咄:高兴时招唤,不高兴时责骂。
形容对人态度恶劣。
l6.乐极生悲: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l7.开眉展眼:高兴愉快的样子。
18.欢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19.忽忽不乐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
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
20.欣喜若狂:高兴得几乎发狂。
关于语文的一些术语!

关于语文的一些术语!语文学科名词术语具有它自身的内涵和特定的语义,对于初中生来说往往难于把握,时常混淆彼此,如果能准确地把握这些术语的内涵和意义,那么对解题、学习、研究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对如下一些术语显得比较模糊,甚至无所适从。
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
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初中课文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
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请看例题: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①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
②在苍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如果我们不理解表达方式这一术语的含义,就不能准确地作出判断,很可能第①句答出设问而不是议论,第②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写。
二、表现手法与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其内涵不同。
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描写手法从描写的对象可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可分为语言、动作、心理、外貌四个方面;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可分为动景、静景描写。
从描写的详略看,可分为细描和白描。
从描写的方法看,可分为实写和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三、说明方法与说明方式说明方法和说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说明性文体中出现。
说明方法一般包括分类别、作比较、用比喻、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作诠释、配图表等。
说明方式一般指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
平实说明是指用平易朴实的语言来说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进程、结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配图表这些说明方法和运用科学术语、专有名词等;生动说明主要指用华丽的词藻对说明对象加以描绘、刻画,使其形象、生动、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运用引言论、用比喻、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词、副词、叹词等。
语文专业术语集锦

语文知识术语集锦1、要求重点掌握的几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引用2、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3、常用表现手法有:对比、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伏笔、照应、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借物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写哀、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想象、联想4、语言风格特:平实质朴、含蓄售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粗旷豪放、缠绵哀怨、悲怆幽怨、简洁明快、幽默、辛辣、洗练5、炼字/值得注意的字词:动词、修饰语、副词、叠词6、引用的作用:(1)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事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2)引用诗词: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3)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7、语句在文章或段落开头的...特点或作用: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基调;提示主题8、语句在文章或段落中间..的.特点或作用:承上启下、铺垫蓄势、充实内容9、语句在文章或段落结尾的...特点或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睛、升华感情、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有尽而意无穷10、叙述人称,有3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11、叙述方式,有5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12、描写,有人物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13、写景的7大角度: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白描、视听(声色)结合14、小说情节或事物的5大作用:①创造悬念、引人入胜②前后照应③侧面衬托,埋下伏笔④总结上文、点明题意⑤起线索作用15、小说环境或景物描写的6大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提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③提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1。
七个语文术语

七个语文术语
1.比喻: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一个事物或现象比作另外一个事物或
现象,从而给读者或听者形象而直观的感受和印象。
2.修辞:通过语言的运用,使文学作品的语言表现更加生动、精确、
富有感染力、音韵美感和艺术美感。
3.措词:指在写作中,运用特定的语言工具和手段,遣词造句,精炼
字句,使文辞更加妙语连珠、汇聚灵气。
4.比兴:通常指就一个事物的某一方面把它比作另一个事物,以便使
所描述的事物更为生动形象,并产生共鸣。
5.描写:通过语言的表达方式,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进行描写,使读者在视觉上形象逼真地感知所描写的内容。
6.措辞:指用语言表达思想时的用词方法、用词风格和语言技巧,有
时也可以指语言的修辞和表达方式。
7.形象:指以视觉形象来表现一个概念或事物,以此突显表达的准确
和生动,借此来感染读者或听者的情感。
语文答题常用术语

评价主旨类
深化意境 深化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言简意丰 发人深思 意在言外 含手法类
卒章显志 直抒胸臆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缘境生情 象征衬托 烘托渲染
起兴寄托 状物移情 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
以小见大 开门见山 对比描写 画龙点睛
行文技巧类
虚实相生(虚,多指文章中想像的部分) 水乳交融(形式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
其它
感情细腻 入木三分
感情真挚 淋漓尽致
语言特点类 粗笔勾勒 诗情画意 浓墨重彩 惟妙惟肖
体物入微
穷形尽态
诗歌风格类
豪放 雄奇 沉郁
作品风格
直率
婉约 含蓄 清新
行云流水 明白如话
风趣
简洁 洗炼 质朴清新
语言风格
文章结构类
自出机杼 别具一格 不落窠臼 不落俗套
颇具匠心 新颖奇特 浑然天成 层层铺垫
巧埋伏笔 前呼后应 层次分明 曲折有致
语文阅读分析常用术语

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术语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三、常用标点符号(11种)1、引号:表示引用的部分、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讽刺和反语2、破折号:解释说明、语意转换、声音的延长、说话中断或停顿、插入语、标题副标题3、省略号:内容省略、话没说完、声音的延长、说话断断续续、说话中断、语意未尽,让人思索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列图表六、说明文语言特征:1、生动说明:生动(趣味性)2、平实说明:准确(科学性)七、记叙的顺序(结构思路):顺叙、倒叙、插叙八、散文的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九、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与环境十一、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十二、描写的方法: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2、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3、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5、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营造)氛围(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十三、议论文分类:立论、驳论十四、议论文三要素:1、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2、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3、论证:解决“怎样来证明”十五、议论文结构思路:并列、层进、对照、总分十六、论据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十七、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十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九、语句段落的作用:结构上:总起全文、引起下文、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内容上: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十一、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二十二、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语文术语集锦

语文术语
• • • • 八、写作方法 1、对比 2、借景抒情 3、托物言志 4、借事喻理5、以小见大 语
• • • • • • • • 五、、记叙的六要素: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的起因 5、经过 6、结果 六、记叙顺序:1、顺叙2、倒叙3、插叙4、补叙 七、文章的线索: 1、以--事物为线索;2、以—事件为线索; 3、以—感情为线索;4、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 5、以时间推移为线索;6、以—人为线索。
语文术语
• 一、表达方式: • 1、记叙 2、说明 3、议论 4、描写 5、 抒情 • 二、修辞方法: • 1、比喻 2、拟人 3、夸张 4、排比 • 5、对偶 6、对比 7、设问 8、反问 • 9、反复 10、反语
语文术语
• • • • • • • • 三、(人物)描写方法: 1、外貌描写 2、语言描写 3、动作描写 4、心理描写 5、神态描写。 四、景物描写的角度。 (一)景物本身的角度:1形状、2大小、 3颜色、4气味、5质地。 (二)观察者角度:1视觉 2听觉3嗅觉 4触觉 5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专业术语集锦
1、高考考纲要求重点掌握的7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以前也要掌握的修辞手法:反问、设问、引用、通感
2、5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3、常用表现手法有:对照、衬托、渲染、烘托、用典、铺垫、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以乐景写哀情、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想象、联想、伏笔
4、语言风格特点,有:平实质朴、含蓄售永、清新雅致、形象生动、绚丽飘逸、粗旷豪放、缠绵哀怨、悲怆幽怨、简洁明快、幽默、辛辣、洗练
5、炼字/值得注意的字词:动词、修饰语、叠词、表颜色的词、数量词、虚词
6、引用的作用:(1)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事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2)引用诗词: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3)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7、语句在文章或段落开头的
...特点或作用: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开门见
山;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基调;提示主题
8、语句在文章或段落中间
..的.特点或作用:承上启下、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9、语句在文章或段落结.尾的
..特点或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睛、升华感情、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有尽而意无穷
10、叙述人称,有3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11、叙述方式,有5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
12、描写,有人物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环境、场面描写、人物对话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白描
13、散文阅读常考题型——概括题,分3步:第1步:找准题目涉及的区间是关键,在此基础上,分析句、段间关系,理清层次第2步:采用摘取关键词整合或用自己的话概括的方法答题(原则:答案在文中)第3步:分点分条作答。
(高考阅卷采点给分,注意分值以确定答案分几点)
14、散文阅读常考题型——作用题,可从3方面考虑:(1)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手法:意思+审美价值+读者感受)(2)结构上: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暗示、引出、张本、对比…(3)艺术手法上/情感上: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表
达、抒发、流露、突出…)
15、散文阅读常考题型——赏析题,可从3方面考虑:(1)内容上:本义+语境义(结合主旨、情感)(2)结构上:在上下文中的作用(3)形式上:①语言风格、句式、音律②表现手法及其效果、修辞类、描写类、抒情类、其他③表达方式16、散文阅读常考题型——含意题,可从5方面考虑: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指代性词语具体化、提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17、散文阅读常考题——结构安排,可从5方面考虑: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18、写景的7大角度: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白描、视听(声色)结合
19、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0、小说情节的6大部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1、小说情节或事物的5大作用:①创造悬念、引人入胜②前后照应③侧面衬托,埋下伏笔④总结上文、点明题意⑤起线索作用
22、小说环境或景物描写的6大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
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②,提示社会本质特征或展示世态风情③提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⑤奠定情感基调⑥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刻画人物作铺垫,打基础
23、小说标题的5大作用:①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人物矛盾冲突②设置了悬念③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④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⑤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
24、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
25、成语的8种误用类型:①曲解词语,望文生义②用错对象或角度,张冠李戴③误用褒贬,感情错位④不分轻重尊卑,不明范围⑤语义重复,画蛇添足⑥语义混淆,彼比误代⑦误用典故,比拟不当⑧多义成语,单一判断
26、病句的6种错误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
27、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摘取法、分层法、复取法(合取法)
28、文言实词的7种推断方法:字形推断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以熟推生法、语境分析法、邻字帮助法、代入检验法
29、文言虚词的6种推断方法:句意分析法、交换理解法、结构推断法、供稿筛选法、标志确认法、语法分析法
30、词类活用的12种类型: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使动用法、名词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使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意动用法、数词用作动词
31、4种重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
32、文言翻译的3大原则:直译为主、踩点得分、流畅通顺6字方法:对(对译)、换(替换)、留(保留)、删(删除)、补(增补)、调(调整)、拆(拆解)
33、作文的6大基础等级: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标点正确。
不写错别字4大发展等级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小学二(2)班班规
一、安全方面
1、每天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中午和下午放学要结伴回家。
3、公路上走路要沿右边走,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
4、不能在上学路上玩耍、逗留。
二、学习方面
1、每天到校后,不允许在走廊玩耍打闹,要进教室读书。
2、每节课铃声一响,要快速坐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3、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与同桌说悄悄话,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4、养成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的好习惯。
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考试时做到认真审题,不交头接耳,不抄袭,独立完成答卷。
三、升旗排队和两操方面
1、升旗时,要快速出教室排好队,做到快、静、齐,安静整齐地排队走出课室门,班长负责监督。
2、上午第二节后,快速坐好,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
3、下午预备铃声一响,在座位上做眼保健操。
四、卫生方面
1、每组值日生早晨7:35到校做值日。
2、要求各负其责,打扫要迅速彻底,打扫完毕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3、卫生监督员(剑锋,锶妍,炜薪)要按时到岗,除负责自己的值日工作外,还要做好记录。
五、一日常规
1、每天学生到齐后,班长要检查红领巾。
2、劳动委员组织检查卫生。
3、每天负责领读的学生要督促学生学习。
4、上课前需唱一首歌,由文娱委员负责。
5、做好两操。
6、放学后,先做作业,然后帮助家长至少做一件家务事。
7、如果有人违反班规,要到老师处说明原因。
班训:
坐如钟站如松快如风静无声
班规:
课堂听讲坐如钟,精神集中认真听;
排队升旗站如松,做操到位展雄风;
做事迅速快如风,样样事情记得清;
自习课上静无声,踏实学习不放松;
个人努力进步快,团结向上集体荣;
我为领巾添光彩,标兵集体记我功。
加分标准
扣分标准
注:每人基本分60分起,学期末核算总分,作为学期评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