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小题必练20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学生版

高中生物高考  2021届小题必练20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学生版

(新高考)小题必练20: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本专题是根据近三年(2018~2020)的高考真题情况,去组织和命制题目。

专题中有近三年的高考真题,根据真题加以模仿的题和百强名校对应考点的题。

该专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试题多考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及特点,信息传递的种类及功能等;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知识则多结合当前社会环境热点进行重点命题。

1.(2020年海南卷·9)海洋污染已成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

海南管辖的海域面积大,保护好海洋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性污染物排入、海上活动和直接向海洋倾倒废物B.赤潮和水华的发生与人类活动造成海水富营养化有关C.海洋污染使海洋生物死亡,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D.红树林生态修复是保护沿海海洋环境的重要举措2.(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10)为加大对濒危物种绿孔雀的保护,我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促进了绿孔雀种群数量的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割裂的栖息地连接,促进了绿孔雀间的基因交流B.提高出生率是增加绿孔雀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C.绿孔雀成年雄鸟在繁殖期为驱赶其他雄鸟发出的鸣叫声,属于物理信息D.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绿孔雀的有效措施3.(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24)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各种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B.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C.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D.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1.大气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作用是()A.CO2;参与分解作用B.碳酸盐;参与呼吸作用C.含碳有机物;参与光合作用D.CO2;参与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2.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学案+练习):3-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学案+练习):3-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学案+练习)3.4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程标准素养要求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1.生命观念:认同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生物的生存、繁衍以及调节种间关系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社会责任:运用信息传递的作用,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和对有害动物的控制。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信息的种类2.信息的传递(1)传递种类:生物可以通过一种或者多种信息类型进行交流。

(2)传递过程①信息产生的部位——信息源。

②信息传播的媒介——信道,空气、水以及其他介质均可以传播信息。

③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信息受体,动物的眼、鼻、耳、皮肤,植物的叶、芽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如光敏色素)等可以接收多样化的信息。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果能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1)防治方法: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

(2)生物防治:有些是利用信息来发挥作用。

举例如下:①利用光照、声音信号诱捕或驱赶某些动物,使其远离农田。

②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③利用特殊的化学物质扰乱某些动物的雌雄交配,使有害动物的繁殖力下降,从而减缓有害动物对农作物的破坏。

(1)“花香引蝶”和“老马识途”都属于物理信息。

()(2)信息传递过程中伴随着一定的物质和能量的消耗。

()(3)信息传递只存在于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之间。

()(4)动物的行为特征,主要指各种动作,可以体现为行为信息。

()(5)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花开时间是对信息传递的应用。

()答案:(1)×(2)√(3)×(4)√(5)√知识点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三种信息的比较项目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来源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生物的生命活动动物感受对象或部分动物的眼、耳、皮肤等器官,植物的叶、芽或细胞中的特殊物质等植物、动物同种或异种动物个体2.信息传递的具体过程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一般包括5个环节,可以表示为:3.信息传递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项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渠道食物链或食物网食物链或食物网多种途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循环往复,具有全球性往往是双向的范围生物群落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或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模式图联系信息传递存在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把生态系统的各部分联系成一个整体,与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1.狗会用自己的尿液和粪便来标记领地和来往的路径;电鳗可输出高达300到800伏的电压把比自己小的动物电击致死而获取猎物;蜜蜂发现蜜源后用不同的舞蹈动作告诉同伴蜜源的方向和远近。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高二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2)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仅仅发生在同种生物之间吗?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既存在于同种生物之内,也发生在不同生物之间。 例:在非洲大陆上犀牛和牛椋鸟之间有频繁的信息交流,鸟的鸣叫与 跳跃可以提醒犀牛附近有危险情况
一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3)高等动物的神经信息的传递和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是否属于生 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问题探讨
1967年,荷兰一位生物学家在 研究蜜蜂时,发现蜜蜂在找到蜜源 后,可以通过跳圆圈舞或摆尾舞向 同伴传递蜜源情况: 圆圈舞表明蜜源较近,大约在距蜂 箱百米以内; 摆尾舞的意思是,蜜源在百米之外 的远处,究竟距离多远与摆尾的速 度有关。
1.“100m以内”,对我们来说这几个字的含义就是信息。同样的信息, 蜜蜂怎样传递的?
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途径不同。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通过食物链(网)进行,信息传递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2)特点不同。 物质循环具有循环性、全球性的特点,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 减的特点,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 (3)范围不同。 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内,能量流动的范围是食物链的各营养级,信 息传递的范围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
行为信息
一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2.化学信息:
(1)概念:在生命活动中,生物产生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2)来源:生物体的代谢产物或分泌物。 (3)化学物质种类:
➢ 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 ➢ 动物的性外激素; ➢ 昆虫、鱼类以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的信息素等。 (4)举例:
行为信息
一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4)举例: 1959年,德国科学家布特南特从50万只家蚕中分离并鉴定出第一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故选C。
7.中国农科院已成功培育出自然界没有的异源八倍体小黑麦,在高寒地区种植比当地的小麦品种产量高30%~40%,比黑麦高20%,而且蛋白质含量高,抗逆性、抗病性更强。其人工育种的原理有()
A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数目变化
C.基因重组和染色体数目变化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答案】C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A、不同的信息传播的途径是不相同的,如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的传播途径不同,A错误;
B、化学信息以化学物质为媒介作用于不同种生物之间,因此化学信息可以在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传递,B正确;
【详解】A、臭氧层作用是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地球生物具有保护作用,因此,臭氧减少将危及地球上所有生物,A正确;
B、滥用水资源也是造成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之一,B正确;
C、土壤污染是指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和植物生理功能失调的现象,并不包含富营养化,C错误;
D、水土流失的冲积物属于水体污染物,造成水体水质、水中生物群落以及水体底泥质量恶化的各种有害物质都可叫作水体污染,D正确。
B.使用医用的脱脂棉制作棉塞可以很好地防止杂菌污染
C.给液体培养基接种、用划线法给平板和斜面培养基接种都要用到接种环
D.该培养基也可以用来培养和分离大肠杆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培养基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含有凝固剂。
【详解】A、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不能用于制备液体培养基,A错误;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学历案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学历案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2、掌握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

3、了解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难点(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三、知识梳理(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1)概念: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

(2)举例:蜘蛛网的振动、萤火虫的闪光、植物五颜六色的花等。

2、化学信息(1)概念: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2)举例:昆虫的性外激素吸引异性、狗通过尿液标记领地等。

3、行为信息(1)概念: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蜜蜂的舞蹈、鸟类的求偶炫耀等。

(2)举例:孔雀开屏、蜜蜂跳舞等。

(二)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1)例如,许多动物在特定时期释放用于吸引异性的信息素,完成交配,保证了种群的繁衍。

(2)植物的开花也需要接受光信息的刺激,才能在适宜的季节开花。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1)通过信息传递,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保证了生殖过程的正常进行。

(2)昆虫通过释放性外激素,吸引异性个体前来交尾,完成繁殖后代的任务。

3、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在草原上,当食草动物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就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

(2)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子留下的气味去追捕兔子,兔子也能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追捕,从而维持生态系统中狼和兔子数量的相对稳定。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1)利用模拟的动物信息吸引大量的传粉动物,就可以提高果树的传粉效率和结实率。

(2)养鸡时,在增加营养的基础上延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产蛋率。

江西省九江市共青金湖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九江市共青金湖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九江市共青金湖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所示的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B.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C.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参考答案:B2. 如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

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C.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D.比较曲线Y与曲线X可知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参考答案:C3.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取得的科学成就不相符的是A.艾弗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B.萨克斯——建立了细胞学说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孟德尔——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参考答案:答案:B4. 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的②激素是信息分子③激素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作用⑤激素作用于其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⑥激素的作用具有持久性,激素能保持很长时间的活性⑦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A. ①④⑥⑦B. ①②④⑦C. ①③④⑥D. ①②④⑤参考答案:D激素由无导管的内分泌腺分泌,①正确;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②正确;有的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如性激素,③错误;激素含量很少,但对动物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④正确;激素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⑤正确;激素作用后就会失活,不能保持很长时间,⑥错误;激素运输到身体各部分,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⑦错误,故选D。

22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22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第4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课标解读课标要求学习目标学法指导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行为信息的传递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生物种群的繁衍和种间关系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1.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及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建立进化与适应观(生命观念)2.分析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培养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社会责任)1.结合实例,运用对比分析法辨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2.结合实例,理解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建立进化与适应观3.结合信息传递的作用,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承担社会责任自主学习·必备知识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信息的概念通常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①指令、数据与②信号等称作信息。

2.信息流的概念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它们内部都有信息的③产生与交换,能够形成④信息传递,即信息流。

3.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项目种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概念自然界中的⑤光、声、温度、湿度、磁场等,通过⑥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⑧化学物质动物的⑪特殊行为,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的信息举例萤火虫的闪光、蛛网的振动频率、狼的呼叫声植物的⑨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立物,以及动物的⑩性外激素等⑫蜜峰跳舞、雄鸟的“求偶炫耀”来源⑦非生物环境、生物个体或群体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动物的行为特征4.信息传递的三要素(1)信息源:信息产生的部位。

(2)信道:信息传播的⑬媒介。

如空气、水及其他介质。

(3)⑭信息受体:信息接收的生物或其部位。

如动物的眼、鼻、耳、皮肤,植物的叶、芽以及细胞中的特殊物质(如光敏色素)等。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⑮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如海豚的“回声定位”,烟草等种子的萌发生长。

(2)种群:生物种群的⑯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如植物开花、昆虫交尾。

2024年高考真题 生物(湖北卷)含答案解析析

2024年高考真题 生物(湖北卷)含答案解析析

2024年高考真题生物(湖北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制醋、制饴、制酒是我国传统发酵技术。

醋酸菌属于好氧型原核生物,常用于食用醋的发酵。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食用醋的酸味主要来源于乙酸B.醋酸菌不适宜在无氧条件下生存C.醋酸菌含有催化乙醇氧化成乙酸的酶D.葡萄糖在醋酸菌中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答案】D【分析】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A、食用醋的酸味主要来自醋酸,醋酸学名乙酸,A正确;B、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不适宜在无氧的条件下生存,B正确;C、在制醋时,缺失原料的情况下,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因此醋酸菌体内含有催化乙醇氧化成乙酸的酶,C正确;D、醋酸菌属于细菌,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和众多细胞器,因此没有线粒体,D错误。

故选D。

2.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武夷山国家公园时指出,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根据以上精神,结合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国家公园中引入外来物种,有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B.建立动物园和植物园,能够更好地对濒危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C.规范人类活动、修复受损生境,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育和稳定D.在破碎化生境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是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措施【答案】B【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应
Ultrabite

鲤鱼诱鱼剂
信 息 传 递 的 应 用
信 息 传 递 的 应 用
信 蛇的热感受器与导弹(红外线感受器)
息 传 递 的 应 用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营养信息
小 结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 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2. 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3.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水中的一些动物,如海龟、鲸、海豹等在水中
高速游泳时,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去避开前进中
的障碍物和寻找食物。请回答:
(1)上述信息为 物理信息 。
(2)上述材料说明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离
不开信息的传递。
练 习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
A.并非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能量流动、物
什么是信息?
一般将可以传播的消息、情报、指令、 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
问 题 探 讨
一、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信息传递基本环节:信源(信息产
种 类
生)、信道(信息运输)、信宿(信息
接收),根据信源的不同可把信息分为
四类。
信 1、物理信息





信 息 的 种 类
声音
形 磁力
信 1、物理信息


种 类
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
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 可以是生物。

信 息 的 种 类
声音
形 磁力


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还有哪些呢?


类 请举例。
2.化学信息



种 类
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
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昆虫、鱼类以及哺乳类等生物体中 都存在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信息
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B.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因
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
D.信息传递的作用与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一
样,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
体,并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作业: 课本P115 3.画概念图(2)
完成《优化设计》

资料3:






许多动物都能在 特定时期释放用 于吸引异性的信 息素,用来传递 性信号。
思考



递 的
资料3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
作 有什么作用?

信息传递对种群的繁衍有重要作用。
资料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资料4:当烟草受到蛾幼虫的攻击后,能释放一种信息素,
信 息
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夜间又能够驱赶雌蛾,使它
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追捕,说明( C )
A.生命活动的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命活动的进行、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
信息的传递
练 习
3.许多动物在空气或水中发出声音后,遇到 前方的物体而产生的回波,能够被动物所识别, 借以判断物体的位置,称为回声定位。生活在


作 2. 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3.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 统稳定性。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递 的
1.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阅读P108,思考下列问题:


传 递
1.防治害虫的方法有哪些?

应 用
2.书本中的例子用的是什么信息?
3.营养信息也可以用于防治害虫吗?
例如,当生产者的数量减少时,动物就会
离开原生活地,去其他食物充足的地方生活,
以此来减轻同种群的食物竞争压力。
练习:请将下列信息进行分类
属于物理信息的有( )


的 属于化学信息的有( )
属于行为信息的有( )


(1)哺乳动物的体温; (6)电磁波;
(2)鸟类鸣叫;
(7)昆虫发出的声音;
(3)孔雀开屏;
(8)昆虫的外信息素;
(4)萤火虫发光;
(9)紫外线;
(5)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 (10)蜜蜂跳舞;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信 息 传 递 的 作 用
资料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信 资料1:蝙蝠对周围环境的识别、取食与飞行,
息 传
几乎完全依赖声波。蝙蝠通过自身发出声波,
递 对目标进行“回声定位”。

们不能在叶片上产卵。




思考
信息ຫໍສະໝຸດ 传资料4中烟草释放的信息素 ,在白天与黑
递 的
夜是否都使它本身受益?这种信息素能将哪几
作 用
种生物联系起来?可见,信息传递还有什么作
用?
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 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息 传
1. 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素。
信 息 的 种 类
信 息
3、行为信息



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
生物也能传递某种信息。
信 息 的 种 类
信 息 的 种 类
4.营养信息

息 的
在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各级生物要求有
种 一定的比例,即所谓的“生态金字塔”规律。

根据这样一个规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就构
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2.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1.金龟子遇敌害后装死,从植株上滚落地下,
属于哪一种信息( C )
练 习
A.物理信息 C.行为信息
B.化学信息 D.其它信息
2.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
草动物提供了可食的信息 ;森林中,狼能依
据兔留下的气味来猎捕后者,兔同样能依据



资料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信 资料2:有些植物,像莴苣、茄、烟草的种子
息 传
必须接受某些波长的光信息,才能萌发生长。



萌发率/%

100
75
50
25
0 500
600
700
800 波长/nm
思考




根据这两则资料,可见信息
的 作
传递有什么作用?

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资料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