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患者护理流程

合集下载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一、常规和技术规范1.危重病人的观察与监测:对于危重病人,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其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病人的神志状态、疼痛程度以及其他异常情况。

2.心肺复苏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是危重病人护理的基本要求。

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各项技术操作,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自动体外除颤等。

3.药物管理与监测:危重病人药物管理必须严格遵循规范,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护士需要掌握药物的剂量、途径、频率、禁忌症等相关知识,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4.理疗技术:部分危重病人需要进行理疗,如床位翻身、被动运动、物理治疗等,护士应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适当的理疗操作,确保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5.导管护理:危重病人常常需要留置各种导管,包括静脉导管、气管插管、胃肠道引流管等。

护士需要具备导管护理的技术能力,确保导管的畅通性和安全性,并注意相关的感染预防措施。

1.接诊和评估:危重病人护理的第一步是接诊和评估。

护士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主诉和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观察,以便制定后续的护理计划。

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护士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药物管理、监测频次、饮食安排、导管管理等。

护士还需要根据病人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如心理支持、家属沟通等。

3.实施护理计划: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护士需要准确执行各项护理措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需要时刻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4.与医疗团队的沟通与协作:危重病人护理需要护士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包括医生、药师、物理治疗师等。

护士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置。

5.家属教育与支持:危重病人的家属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需要给予家属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并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提高他们对病人的陪护质量。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是确保危重病人安全和护理效果的重要保障。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护理流程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护理流程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护理流程
1、严格床头交接班。

2、持续24小时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状态、体温、心律、心率、血压、呼吸、SPO2等体征,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血糖等化验指标,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保持呼吸道通畅,正确给予氧疗。

4、严格遵医嘱给予各项治疗,正确进行标本采集并及时送检。

5、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核心制度,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6、及时准确对病人进行压疮、导管滑脱等护理评估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7、护理记录要及时准确,有连续性。

8、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等支持措施者,严格执行相关护理常规。

9、置有各种引流管的病人,妥善固定引流管,标识正确并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并记录弓|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0、躁动不安、小儿等不合作患者应使用保护性约束,松紧适宜,并向家属告知。

必要时通知医生给予镇静。

11、熟练使用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注射泵等抢救仪器,出现报警及时查找报警原因,禁止关报警。

12、严格执行预防深静脉血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留置尿管导致尿路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各项措施,以最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13、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病人达“三短六洁”标准。

14、不同患者根据所患疾病执行相应专科护理常规。

15、不能正常进行交流者,使用手势语、沟通卡片、写字板等方法与患者沟通,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危重患者护理工作流程

危重患者护理工作流程

危重患者护理工作流程
首先,当危重患者被送到急诊室时,护士需要立即进行初步评估。

这包括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以及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疼痛程度。

同时,护士需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发展过程,以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接下来,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这包括确定监护频率、给予药物治疗、进行护理操作等。

在制定护理计划时,护士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生理状态,确保护理措施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护士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同时,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除了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外,护士还需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

危重患者往往面临着生命威胁,他们需要得到护士的关心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治疗信心和战胜疾病的勇气。

最后,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护士需要对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总
结和评估。

这包括总结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及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下一步的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总之,危重患者护理工作流程需要护士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护理技能和护理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和全面的护理。

同时,护士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护理技能,给予患者全方位的护理支持。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每一位危重患者都能尽快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1.临床评估:临床评估是护理危重病人的首要步骤。

通过对病人的身体状况、症状、生命体征、病史等进行详细评估,以及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2.姿势:危重病人需要根据不同病情采取适当的姿势。

例如,卧床病人需要定期翻身,以防止压疮;肺炎患者需要保持半卧位,以帮助呼吸。

3.呼吸护理:危重病人可能需要辅助通气或氧疗。

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呼吸节律,以及氧饱和度等参数。

并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4.循环护理:护士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心律和静脉注射液的输液速率。

根据病人的需要调整液体平衡。

5.导尿护理:对于无法排尿或需要监测尿量的病人,护士需要定期进行导尿。

同时,需要注意导尿管的通畅和正确使用。

6.营养支持:危重病人可能需要静脉或肠外营养支持,以维持营养需求。

护士需要监测病人的摄入量、新陈代谢和体重变化,与营养师合作调整营养计划。

7.创口护理:危重病人的创口需要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护理,以预防感染和促进愈合。

护士需要定期更换敷料,清洁创面,并提供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8.皮肤护理:危重病人可能由于长期卧床而导致皮肤损伤,护士需要对病人的皮肤进行定期检查,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按摩和使用护肤品。

9.交流与心理支持:危重病人往往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护士需要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并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

护士还可以与病人家属交流,帮助他们理解病人的病情和治疗计划。

10.病情记录:护士需要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护理措施和医疗团队的反馈等信息,以提供数据支持和协助医生制定治疗计划。

以上列举的是危重病人护理的一般常规,实际实施中还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特殊情况进行调整。

护士应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以确保病人获得最佳的护理和康复效果。

危重病人抢救护理流程

危重病人抢救护理流程

危重病人抢救护理流程第一步:紧急评估与判断1.快速评估病人的呼吸、循环和神志情况,确定病情的紧急程度。

2.确定病人是否需要进行心肺复苏(CPR)。

第二步:基本生命支持1.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国际基本生命支持指南(BLS)进行人工心肺复苏的操作。

第三步:高级生命支持1.建立静脉通道。

通过静脉通道给予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辅助维持病人的血循环。

2.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并记录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3.给予氧气。

通过面罩或导管给予高浓度氧气以维持病人的氧供。

4.快速进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等相关检查。

5.快速进行电解质检查,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第四步:药物治疗1.快速给予抗生素。

根据病人的感染情况,立即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2.给予抗凝药物。

在一些血栓性疾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抗凝药物。

3.快速给予止血药物。

对于失血过多的病人,给予止血药物以控制出血。

4.快速给予镇痛药。

如果病人有剧烈疼痛,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以缓解病人的疼痛。

第五步:特殊操作与治疗1.快速进行心电图检查。

判断病人的心脏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

2.快速进行X光检查。

根据病人症状进行相应的X光检查以判断病情。

3.快速进行超声检查。

根据需要进行超声检查,以明确病因或评估病情。

第六步:持续监护与护理1.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按照医嘱要求,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

2.给予营养支持。

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以促进病人康复。

3.给予康复护理。

通过进行适当的护理手段,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病人自理能力。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危重病人抢救护理流程的步骤,但具体步骤和操作方法会根据病人具体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进行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过程中,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合作,及时处理病情的变化,并根据病人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抢救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抢救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抢救流程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是医护人员在面对病情紧急、病情危重的患者时,为了迅速有效地进行护理和救治所遵循的规定和程序。

以下是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和抢救流程的详细介绍:1.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1)密切观察:及时观察病情的变化,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疼痛程度等,并记录下来。

特别注意呼吸、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重要指标的监测。

(2)维持通畅的呼吸道: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

如有必要,进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手术。

(3)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分泌适量的液体和药物,维持病人的血容量和循环稳定。

监测血液压力、心率、心电图等指标,以及及时处理出现的血压下降、心率失常等问题。

(4)保持稳定的内部环境:对病人进行温度调节、电解质平衡、血糖控制等处理,以维持正常的内环境。

(5)防止感染:保持危重病人的周围环境清洁,并进行有效的手卫生措施。

如有必要,进行防护用具的隔离。

2.危重病人的抢救流程:(1)现场评估:在发现病情紧急时,及时到达现场进行初步评估,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

(2)A-B-C原则:根据现场评估的结果,首先保证患者的空气道通畅(A),然后确保患者有足够的通气(B),最后应用适当的循环支持(C)。

(3)通气管理: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有效的通气管理,可以通过简单的面罩通气、气管插管或切开手术来维持患者的氧合和通气。

(4)心脏复苏:在发生心脏停跳时,立即进行心脏复苏,包括基础心肺复苏(CPR)、电除颤、心脏按压等措施。

复苏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处理。

(5)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心律失常药物、升压药物等。

在给药过程中,注意剂量和给药途径,并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

(6)监测和评估:在抢救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呼吸情况等指标,并进行反复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救治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对治疗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危重病人护理应急预案与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应急预案与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应急预案与流程
【应急预案】
1、危重病人入院时,护士要了解危重病人病情,查看神志、瞳孔、皮肤黏膜、口腔、肢体等情况,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2、正确安置病人,对躁动、意识不清病人正确使用约束带和床档。

3、护士长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积极配合抢救。

4、开放静脉通路2~3 条,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5、持续氧气吸入,保持气道通畅。

6、遵医嘱予以病人心电监护,根据病情设置报警、监护参数值。

7、监测病人意识和生命体征,观察病人面色、皮肤、末梢有无紫绀,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有效处理。

8、根据病情及时留置尿管、胃管、观察引流物颜色、性质、量。

9、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落实查对制度,杜绝差错发生。

10、及时准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及引流物标本并及时送检。

12、危重病人如需外出检查、治疗或手术,医护人员做好安全转运和交接工作。

13、落实心理护理,与病人交流、沟通,使之配合治疗。

对丧失语言能力但意识清楚病人,如气管切开或行气管插管者,护士应使用文字或其他方式进行交流、沟通。

14、及时、准确完成护理记录,并用书面、床头两种形式交接班。

【流程】
危重病人入院时,护士要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备好抢救仪器和物品。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规范、流程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规范、流程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规范、流程、制度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围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依据《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规定,特制定危重患者护理常规、规范、流程、制度。

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二、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三、危重患者护理工作流程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一)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监护室,保持病室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整洁,温度、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

(二)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三)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根据医嘱和病情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四)绝对卧床,根据病情摆放合适的体位,在血压不稳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搬动病人。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避免误吸,防止舌后坠。

定时为病人翻身、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六)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抢救。

(七)加强看护与巡视,重点监测神志变化、生命体征、尿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详细记录。

(八)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保证病人足够的摄入量,做好胃肠营养管及鼻饲的护理。

(九)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必要时用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尽早开始功能锻练,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注意观察尿量、颜色、性状等。

(十)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观察大便的颜色和性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11月呼吸内科业务学习内容:
参加人员签名:
危重患者护理流程
一、接危重患者入院通知时,护士应准备好适合抢救的环境和仪器、
物品。

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二、护士长协调、安排人力,必要时安排专人特护小组。

三、入院时,要了解危重患者病情、重要体征,查看患者神志、皮
肤、粘膜、口腔、肢体等情况。

四、缺氧者给予氧气吸入,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
机械通气的患者,应注意密切观察机器运转情况及临床指标。

五、脱去患者的衣裤,更换住院服,卧床患者反穿上衣,以利于监
护及置管,躁动及意识不清患者,正确使用约束带并加用床档。

六、开放静脉通路2~3条,保持静脉输液通畅,按医嘱正确应用
药物。

七、遵医嘱予以患者多参数监护,48~72小时更换电极片一次,
防止皮肤损伤,根据病情设置报警、监护参数界值。

(无创血压
测量,袖带松紧适宜,标志点对准肱动脉;有创血压测量“零
点”校对准确,保持动脉内插管通畅)。

八、根据病情及时留置尿管、胃管,观察引流物色、量、性质,并
保持其通畅。

九、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和查对制度,杜绝差错发生。

十、及时准确采集各种血、尿、便、痰及引流物标本,并及时送检。

十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时准确记录护理记录,特护患者至少每1小时记录一次,如有明显变化,随时记录。

十二、在护理病历上详细准确记录出入量。

十三、注重心理护理,多与患者交流沟通,使之配合治疗。

对丧失语言能力但意识清楚的患者,如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护士应使用文字或其他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

十四、熟练掌握危重患者病情及治疗要点,准确、及时记录病情变化并做好交接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