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人待物和生活基本能力培养主题班会

合集下载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及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实施方案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及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实施方案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及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主题班会六(2)班 2012、10、22一、班会目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融入主题教育活动,牢牢把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正确方向,培养未成年人自理自立、懂礼知节行为习惯。

二、班会过程(一)谈待人接物:1、对待老师要谦恭有礼,多和老师交流、谈心,虚心求教,积极进取;不顶撞长辈,孝敬父母;团结同学,互助友爱;尊重服务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在个人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不放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

3、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遇到问题多看多想多问,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树立良好的道德风范。

4、学会接人待物,在校内遇见客人行礼问好,主动让路,退往一旁,让客人先行。

(二)说仪容仪表:1、衣着整齐、干净。

在校期间穿校服,佩戴胸卡。

不在校服、胸卡上乱涂乱画,不穿奇装异服;2、禁止学生染发、烫发,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化妆,不留披肩发。

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不带MP3(MP4),不带通讯工具进校园。

(三)评举止行为: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校园内道路、楼内行走漫步轻声、右侧行走,不打闹,不拥挤,不推搡,不大声喧哗;不购买校外小商贩的商品和不洁净食品;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手中有垃圾知道扔到垃圾桶里,见到垃圾主动捡起来丢进垃圾桶;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爱护桌椅及教室内的电教设备,节约水电。

2、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

坐姿端正,认真听讲,记好笔记,遵守课堂纪律,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

3、遵守社会公德。

在教室、实验室、阅览室等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讲究卫生,遵守公共秩序。

4、不吸烟,不喝酒,不打架。

(四)议谈吐1、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好,同学之间谈吐文明,使用礼貌用语。

不口吐污言秽语,不开过分玩笑,不给同学起绰号。

2、在公共场所,谈吐文雅,音量适度,不打扰他人。

(五)赞生活自理能力学会自己洗衣服、学会做简单的饭菜,帮助父母承担家务劳动,做一个有自理能力的人。

小学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三

小学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三

小学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方案(三)目标三:义故事会:话说“义”活动目的: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义”这一道德规范的理解,同时向典范人物学习,平等待人,公道处世。

过程与方法:(1)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阅读查找有关公平待人、公道处事的小故事。

(2)利用班会时间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可以讲故事,也可以表演小品剧等。

(3)讨论体会。

教育学生无论是同辈,还是前辈和晚辈,还是领导和下属,都要平等相待。

家校互动:和孩子谈谈自己对“义”的理解、体会,以及自己的处世经验。

实施年级:三四五六年级2、主题班会:《法律在我们身边》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依法行事,平等待人。

过程与方法:采取小品表演、讲故事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一些最基本的法律知识,如为什么制定法律?为什么要学法?法律规定父母和儿童的监护人有哪些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自己的什么权利等,加深学生对学法重要性的认识,依法处事,做一个正直公正的人。

家校互动:和孩子一起学法,懂法,帮助孩子了解一些法律。

实施年级:三四五六年级3、主题班会:《绰号你我他》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树立人人平等的观念,养成平等待人、尊重别人人格的道德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1)采取讨论会等形式使学生发表各自对起绰号现象看法。

如绰号的由来,绰号的褒贬,绰号产生的班级舆论,绰号对同学公平与否?(2)谈谈对自己绰号的感受。

如当别人叫你的绰号时,你有什么感觉?(3)引导学生形成不为同学起绰号的共识。

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4、讨论会:《司马光该不该砸缸》活动目的:通过讨论会,教育学生崇尚道义,遇事要多动脑筋,见义智为。

过程与方法:(1)以“司马光砸缸”智救落水小伙伴的故事为题,组织学生讨论该不该砸缸?有无必要砸缸?(2)由此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见到有人落水应该如何办?(3)教育孩子们遇事要多动脑筋,见义勇为更要智为。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记录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记录

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活动记录活动一:知识竞赛:感知徐州·热爱家乡活动目的:通过“感知徐州·热爱家乡”历史文化知识竞赛(因课题实验地在徐州),知道家乡徐州的悠久历史文化和特殊的地理位置,了解两汉文化辉煌成就及对中华民族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1)在知识竞赛前,要求学生了解下列知识点: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是楚汉文化的交融地;了解戏马台、歌风台、燕子楼、放鹤亭等闻名中外的古迹;了解淮海战役的有关知识和淮海战役纪念塔;知道徐州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知识;(2)收集来过徐州并留下诗文等的名人作品(如孔子、司马迁、华佗、谢灵运、李白、韩愈、白居易、李商隐、范仲淹、苏轼、文天祥、萨都刺、李渔、袁枚、郁达夫、冼星海、朱自清等等,这些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诗人、小说家、音乐家,都留下了许多盛赞徐州的诗篇。

仅苏轼就在徐州创作了200多篇诗文,其中绝大部分是写徐州的)。

(3)了解徐州本地的古代帝王、政治家、军事家、宗教家、农民起义军领袖(彭祖、刘邦、项羽、刘裕、李弁、李煜、萧何、王陵、刘牢之、张道陵、赵立、芝麻李、阎尔梅、万寿祺等)。

(4)了解徐州本地的古今文化名人及作品(刘向、刘歆、刘安、刘义庆、刘知己、关盼盼、张竹坡、张伯英、萧龙士、李可染、马可等)。

(5)按班级、年级顺序开展知识竞赛。

(6)表彰奖励并举办部分专题展览,帮助学生增进对家乡的了解。

家校互动:请家长配合,给孩子提供相关资料支持。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高年级(农村学生根据情况,力所能及地展开此项活动)。

活动二:“肯德基与中华传统美食”调查活动活动目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饮食文化,增强广大青少年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培养民族自信心,振奋民族精神。

过程与方法:(1)从商家、顾客以及食品三个方面确立调查项目,设计以下调查表格:“肯德基与中华传统美食”调查表调查人:调查时间:(2)根据自己的意愿,学生选择准备调查的商家。

青年路小学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方案设计及说明

青年路小学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方案设计及说明

青年路小学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方案设计及说明目标一:孝1、古人、名人是怎么孝敬父母的活动目的:学习古人、名人孝敬父母的名言、事迹;增强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

过程与方法:(1)搜集、阅读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孝敬父母”的名言,了解古人、名人是怎样孝敬父母的。

(2)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组织交流。

(3)说说自己如何向他们学习,孝敬父母。

家校互动:帮助孩子搜集,和孩子一起阅读,引导孩子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2、体验活动:“护蛋一日”活动目的:感受母亲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艰辛,培养学生从小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品质。

过程与方法:(1)在“三八”节或母亲节前,要求学生带一只生鸡蛋到学校,不用父母帮助,用各种方法保护一天;活动结束后,每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鸡蛋完好无损的同学,在“三八”节或母亲节这一天,把这个鸡蛋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并对妈妈说一声“我爱你”;鸡蛋破了的同学,也向母亲做出汇报。

(3)让学生在护蛋的过程中体验妈妈的辛苦,进而感受母亲从十月怀胎直至养育至今所付出的艰辛。

家校互动:为孩子准备好鸡蛋,鼓励孩子独立保护好鸡蛋;给孩子讲述孕育期生活的不便和欣喜。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3、“负重竞走”游戏竞赛活动目的:感受母亲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艰辛,培养学生从小孝敬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品质。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把书包背在胸前(书包尽量重些),进行负重竞走比赛,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感受伟大的母爱和生命的来之不易。

家校互动:家长根据具体情况,巩固体验成果。

如回家上楼时,让学生把书包背在胸前上楼梯,继续体验母亲怀胎时的辛苦,加深印象。

建议实施年级:小学低年级。

4、我为妈妈洗脚活动目的:培养学生感恩父母、从小孝敬、关心父母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

过程与方法:为辛苦了一天的妈妈洗脚,在洗脚的过程中,可以学着给妈妈按摩脚部,跟妈妈聊天、讲笑话,让妈妈的身体和精神得到放松,感受自己的行动给妈妈带来的愉悦。

小学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八

小学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八

小学未成年人待人接物和基本生活能力培养训练方案(八)目标八:和1、综合活动:“和”风“睦”雨伴我行活动目的:通过班会让学生对“和睦相处”的内涵加深理解。

过程与方法:(1)搜集关于人际和睦、睦邻友善的名言、警句、格言和谚语,整理、搜集历史名人和睦相处的故事,深化自己对“和”这一道德规范的理解。

(2)将搜集到的资料,在班内交流,并结合自己实际,谈谈体会。

(3)利用班会展开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到与他人和睦相处?对照自己的行为,提出努力的方向。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和睦相处的理解,可以把有关的名言、格言和谚语制作成书签或卡片,送给朋友或自己,也可以把有关的故事讲给父母听,共同感悟和睦相处的魅力。

家校互动:家长根据孩子与他人和睦相处的真实情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培养习惯。

实施年级:一二年级2、我们都是好朋友活动目的:体会与同伴互相配合的乐趣,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关心别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品德。

过程与方法:(1)同学们扮演成小动物,举办“寻找好朋友”音乐会。

(2)小动物们一起高兴地舞蹈。

(3)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我们都是好朋友。

(4)交流总结:好朋友应该怎样做?写出自己的感受。

实施年级:一二年级。

3、主题班会:做个快乐的孩子活动目的:使学生懂得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保持快乐心境才能更乐于尝试新事物、应对新挑战,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健康的身心、获得事业成功。

过程与方法:(1)内容要点:与人关系融洽是快乐的一个重要条件;快乐的人与其他人一样也有情绪低落时,但他们能很快恢复;任何困难的情况都有一线转机,别灰心丧气。

(2)方法:学习掌握使自己变得快乐的本领。

如当改变态度无济于事时,努力找到自我调节、自我安慰的办法,如听音乐、看书、骑车、与朋友交谈等。

改善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家校互动:家长在孩子与同学、伙伴出现矛盾时,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指导;创造快乐和谐的家庭氛围影响孩子。

实施年级:小学各年级4、我为创建和谐校园尽力量活动目的: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义务感,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创建和谐校园的热情。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主题班会教案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主题班会教案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主题班会教案一、主题: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二、教学目标:1.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2.掌握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3.培养同学们积极主动、友善待人的态度。

三、教学内容:1.人际交往的定义和重要性;2.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3.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4.培养友善待人的态度。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教师与同学们打招呼,简单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并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Step 2 人际交往的重要性(10分钟)1.在班级中进行小组讨论,让同学们讨论人际交往对他们在学校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2.挑选几位同学分享他们的看法,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互动讨论。

3.教师总结讨论结果,引导同学们认识到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够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

Step 3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15分钟)1.教师介绍几种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例如积极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关注他人需求等。

2.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讨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3.教师与同学们共同总结出几个有效的方法,并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应用。

Step 4 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技巧(20分钟)1.教师以案例或视频的形式展示几种不同的沟通方式,包括非语言沟通和语言沟通。

2.同学们观看后,小组讨论这些案例中沟通的优缺点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3.教师引导同学们提取出合理有效的沟通技巧,并鼓励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Step 5 培养友善待人的态度(15分钟)1.教师与同学们分享友善待人的重要性,并给出一些例子。

2.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友善待人的态度,并展示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3.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观点,并强调友善待人的重要性。

Step 6 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对同学们关系良好的发展以及成功人生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并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班会,同学们对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掌握了一些实用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沟通技巧。

待人接物主题班会PPT课件

待人接物主题班会PPT课件
体现同理心
设身处地
通过设身处地思考他人的立场和感受,才能更好地理解和体谅他人。
善于观察
细心观察他人的表情、语气和行为,从中感知他人的需求和烦恼。
表达善意
用友善的态度和语言表达你的关心和同感,让他人感受到你的体贴与包容。
避免自负自大
保持谦逊态度
谦逊待人是美德,能避免让他人产生反感和疏离感。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
沟通交流
主动与对方沟通,倾听并理解彼此的观点,寻求共同的利益点。
寻求共识
通过协商谈判,尝试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达成互利共赢。
谅解宽容
表达诚意并互相包容,最终化解矛盾,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理解他人的需求
探究他人诉求
主动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和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对方服务。
体谅他人处境
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设计出更切合他们需求的方案。
古老智慧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人生智慧和道德倾向。
传统节日
像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是我们传承的重要载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精湛工艺
从陶瓷、绘画到戏曲等各领域,中国都拥有独特而精湛的传统工艺,值得我们珍惜和发扬。
做一个有魅力的人
内在气质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充满自信和正能量。表现出自己的独特个性,让内在魅力透彻外表。
关注细节需求
密切关注他人的细微需求,提供周到周全的服务。
快速响应需求
及时准确地回应他人的需求,体现责任心和专业素质。
主动提供帮助
及时帮助
当他人遇到困难时,要主动伸出援手,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勇于奉献
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志愿服务,为他人和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主题班会

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主题班会

理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技能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02
基本生活技能是个人独立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自
主性和责任感至关重要。
教育体系中生活技能教育பைடு நூலகம்缺失
03
当前教育体系更注重学科知识教育,而忽视生活技能教育,因
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主题的意义和重要性
提高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
完善教育体系
通过主题班会,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 基本生活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独立 生活。
自理能力
包括日常生活自理能 力,如穿衣、洗漱、 饮食等。
社交技能
包括沟通、表达、合 作等能力,以及处理 人际关系的能力。
安全意识
包括交通安全、消防 安全、食品安全等方 面的知识和技能。
时间管理
包括合理安排时间、 制定计划、完成任务 等方面的能力。
财务管理
包括理财知识、消费 观念、储蓄习惯等方 面的能力。
02
这些技能对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 适应社会和生活环境。
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性
基本生活技能是个人独立生活的基础 ,缺乏这些技能可能导致生活无法自 理、无法正常工作和学习。
基本生活技能对于个人心理健康和社 交关系也有重要影响,缺乏这些技能 可能导致自卑、焦虑等问题。
基本生活技能的具体内容
实际操作能力。
媒体宣传
通过媒体宣传,普及基本生活技能 知识,提高公众对生活技能重要性 的认识。
教育资源
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如图书馆、博 物馆等,提供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 机会和场所。
04 提高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实践活动
家庭实践活动
洗衣做饭
让学生参与洗衣做饭的实践,培 养其独立生活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吐
1.见到老师、长辈主动问好,同 学之间谈吐文明,使用礼貌用语。不口 吐污言秽语,不开过分玩笑,不给同学 起绰号。 2.在公共场所,谈吐文雅,音量 适度,不打扰他人。
生活自理能力
学会自己洗衣服、学会做简单的
饭菜,帮助父母承担家务劳动,做一
个有自理能力的人。
学习雷锋好榜样
• • • • • • • • • • 学习雷锋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 立场坚定斗志强 立场坚定斗志强! 学习雷锋好榜样 放到哪里哪里亮 愿作革命的螺丝钉 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 • • • • • • • • •老师交流、谈心,虚 心求教,积极进取; 不顶撞长辈,孝敬父母;团结同 学,互助友爱;尊重服务人员,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在个人独处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不放松,树立正 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提高自己的自控能 力。 3.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热爱学习、热爱生活,遇 到问题多看多想多问,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树立良好 的道德风范。 4.学会接人待物,在校内遇见客人行礼问好,主动 让路,退往一旁,让客人先行。
双击播放
学习雷锋好榜样 艰苦朴素永不忘 克己为人是模范 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 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 学习雷锋好榜样 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 紧紧握住手中枪 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韶关市曲江区第三小学
基本要求
※ 一、 二、 三年级 ★掌握常用的礼貌用语,学会礼貌待人。 ★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懂得基本的交通规则,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上学、放学 路上注意安全。 ★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 四、 五、 六年级 ★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和亲友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劳动 生活的快乐。 ★懂得心中有他人、尊老敬老,给予需要帮助的人力所能 及的帮助。 ★ 懂得参与公益活动的意义,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 公民意识。
仪容仪表
1.衣着整齐、干净。在校期间穿校服, 佩戴胸卡。不在校服、胸卡上乱涂乱画,不穿 奇装异服; 2.禁止学生染发、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女生不化妆,不留披肩发。不佩戴首饰,不带 MP3(MP4),不带通讯工具进校园。
举止行为
1.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校园内道路、楼内 行走漫步轻声、右侧行走,不打闹,不拥挤,不推搡, 不大声喧哗;不购买校外小商贩的商品和不洁净食品; 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手中有垃圾知道扔到垃圾 桶里,见到垃圾主动捡起来丢进垃圾桶;爱护学校的 公共设施,爱护桌椅及教室内的电教设备,节约水电。 2.养成良好的学习素养。坐姿端正,认真听讲, 记好笔记,遵守课堂纪律,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 弊。 3.遵守社会公德。在教室、实验室、阅览室等 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讲究卫生,遵守公共秩序。 4.不吸烟,不喝酒,不打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