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教案-3.5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加减法的巧算教案

加减法的巧算教案

教学过程第 1 讲加减法的巧算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法则外,还需要掌握一些巧算方法。

加减法的巧算主要是“凑整”,就是将算式中的数分成若干组,使每组的运算结果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再将各组的结果求和。

这种“化零为整”的思想是加减法巧算的基础。

先讲加法的巧算。

加法具有以下两个运算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即a+b=b+a,其中a,b 各表示任意一数。

例如,5+6=6+5。

一般地,多个数相加,任意改变相加的次序,其和不变。

例如,a+b+c+d=d+b+a+c=…其中a,b,c,d 各表示任意一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与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即a+b+c=(a+b)+c=a+(b+c),其中a,b,c 各表示任意一数。

例如,4+9+7=(4+9)+7=4+(9+7)。

一般地,多个数(三个以上)相加,可先对其中几个数相加,再与它数相加。

把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综合起来应用,就得到加法的一些巧算方法。

1.凑整法先把加在一起为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加起来,然后再与其它的数相加。

例 1 计算:(1)23+54+18+47+82;(2)(1350+49+68)+(51+32+1650)。

解:(1)23+54+18+47+82=(23+47)+(18+82)+54=70+100+54=224;(2)(1350+49+68)+(51+32+1650)=1350+49+68+51+32+1650=(1350+1650)+(49+51)+(68+32)=3000+100+100=3200。

试一试1:速算。

(1)497+28 (2)750+1002(3)574-397 (4)472―203(5)402+307―297―992.借数凑整法有些题目直观上凑整不明显,这时可“借数”凑整。

三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

三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

三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教案标题:三年级速算与巧算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三年级速算与巧算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灵活性。

3.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快速计算加法和减法。

2. 利用巧算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运用不同的速算方法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 数学练习册和速算练习题。

3. 计算器(可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速算的概念,与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为什么需要进行速算。

2. 回顾前几年学过的加法和减法,复习基本的计算方法。

二、讲解速算方法(15分钟)1. 介绍列竖式加法和减法的速算方法,示范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2. 介绍快速计算进位与退位的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三、巧算练习(20分钟)1. 给学生出一些巧算题目,让他们运用巧算方法解决,例如:36 + 48 = ?,72 - 39 = ?。

2. 让学生互相交流巧算的方法和答案,鼓励他们思考更多的解题思路。

四、拓展应用(15分钟)1. 给学生出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速算和巧算方法解决,例如:小明买了3本书,每本书12元,他给了收银员50元,找零多少?2. 让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引导他们思考如何运用速算和巧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速算和巧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让学生回顾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学习情况,提出问题和困惑。

教学延伸:1. 布置速算和巧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和提高技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速算和巧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

2. 收集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和解题过程,评估他们的掌握程度。

3. 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课件-3.6 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共8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课件-3.6 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共8页)

你还有其它的简便 方法吗?请你试一试!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课件-3.6 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共8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课件-3.6 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共8页)
速算与巧算的方法: 1、通过加或减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要 先算; 2、加减法计算中,去括号时,
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的符 号不变。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课件-3.6 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共8页)
连续减去几个减数等于减去这几个减数的和。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课件-3.6 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共8页)
例5:计算
借2
(1)395-(97+98)
=395-(95+100) =395-195 =200
借1
(2)498-(99+199) =498-(98+200) =498-298 =200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课件-3.6 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共8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课件-3.6 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共8页)
例4:(1)239-164-36
=239-(164+36) =239-200 =39
(2)263-39-61-60
=263-(39+61)-60 =263-100-60 =163-60 =103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课件-3.6 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共8页)
加减法计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 加号,去括号后括号里面符号不变。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课件-3.6 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共8页)
例2:计算 (1)156-(56+38)
=156-56-38 =100-38 =62
(2)481-(81-53)

《三年级奥数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教案

《三年级奥数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教案

2.去括号添括号法则
1.在加、减法混合运算中,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 +”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运算符号不变; 如果括号前面是“-”号,那么去掉括号后,括号内的数的 运算符号“+”变为“-”,“-”变为“+” a+(b-c)=a+b-c,a-(b+c)=a-b-c,a-(b-c)=a-b+c
三年级奥数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This template is the internal standard courseware template of the enterprise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为了又快又准确地算 出结果,除了要熟练地掌握运算法则外,还 需要掌握一些常用运算方法和技巧。
• 在速算与巧算中常用的三大基本思想: 1.凑整 (目标:整十 整百 整千...) 2.分拆(分拆后能够凑成 整十 整百 整千...) 3.组合(合理分组再组合 )
等差连续数的个数是偶数时,它们的和等 于首数与末数之和乘以个数的一半,简记 成:
和=(首数+末数)×项数÷2 如:
2+4+6+8+10+12+14+16+18+20 = (2+20)×10÷2 =(2+20)×5 =110
例题1
计算:9+99+999+9999 =(10-1)+(100-1)+(1000-1)+(10000-1) =10+100+1000+10000-4 =11106
SWOT分析步骤
分析环境因素 构造SWOT矩阵 制定行动计划
运用各种调查 研究方法,分 析出公司所处 的各种环境因 素,即外部环 境因素和内部 能力因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巧算加减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巧算加减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巧算加减法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他们学习的数学知识也越来越丰富。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五单元是巧算加减法,旨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加减法。

本文将对这一单元的教学进行介绍。

目标与要求通过学习巧算加减法,孩子们应该能够:-能够进行快速心算;-能够根据问题的情境运用巧算方法解决问题;-能够对结果进行检验,判断正确、错误。

教学准备-教师需要编写或选择相应的练习题;-课堂中需要使用合适的教学工具(如计算器、数学积木等)。

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用情境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巧算加减法的应用方法。

例如,如果我们要算 7 + 9,我们可以将 7 向前移一位得到 8,再在个位上加 1,最终的结果为 16。

这种方法被称为进位法,可以让我们更快地得到结果。

2.练习题分析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巧算加减法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种计算方法。

例如下面的练习题:题目:7 + 8 = ?巧算方法:将 7 向前移一位得到 8,再在个位上加 2,结果为 15。

题目:6 + 9 = ?巧算方法:将 6 向前移一位得到 7,再在个位上加 3,结果为 15。

题目:12 + 24 = ?巧算方法:将 12 向前移一位得到 13,再在个位上加 4,结果为 36。

3.错题订正在学生练习完巧算加减法的练习题后,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检查自己的答案并订正错误的地方。

这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哪些地方需要加强练习。

4.拓展练习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拓展练习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下面的拓展练习题:题目:13 + 29 = ?巧算方法:将 13 向前移一位得到 14,再在个位上加 3,结果为 42。

题目:25 - 14 = ?巧算方法:将 14 向前移一位得到 13,再在个位上加 1,结果为 11。

5.总结归纳在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巧算加减法的原理和方法,并帮助他们理解这种方法的局限性和适用性。

教学反思教学巧算加减法应该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注重练习。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精品课件-3.5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9页PPT)

三年级下册数学培优精品课件-3.5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全国通用 (9页PPT)
比一比 看看哪组算得又快有准!
200+1000= 450+150= 500-300= 678-178=
168+357= 218+98= 512-333= 335-67=
5 加减法的速算 与巧算
例1:计算
(1)523+18+47+182
(2)350+49+151+650
=(523+47)+(18+182) =(350+650)+(49+151)
2、加强施工管理,抓好施工中统筹、 协调与 控制, 特别是 施工准 备工作 将作为 重点及 早准备 ,提前 安排, 一旦中 标在最 短时间 内组织 实施, 并迅速 完成, 为第一 阶段施 工有秩 序、有 计划地 进行提 供技术 和物资 基础, 同时做 好砂、 石材料 储备。
3 、所有过度加热的混合料均废弃。 拌和后 的混合 料均匀 一致, 无花白 、无粗 细料离 析或结 团现象 。
196与哪个数比较接近呢?
305与哪个数比较接近呢?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1、通过加或减凑成整十、整百、 整千……的数,要先算; 2、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 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 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1、本工程进度安排各分项工程施工均 留有余 地,既 考虑到 若出现 意外情 况时, 不致于 贻误工 期,同 时又考 虑到工 程需赶 工时, 又有条 件加快 施工进 度。
7 、 构件吊装和翻身扶直时的吊点必须符合 设计规 定。异 型构件 或无设 计规定 时,应 经计算 确定, 并保证 使构件 起吊平 稳。
8 、 安装所使用的螺栓、钢楔(或木楔)、 钢垫板 、垫木 和电焊 条等的 材质应 符合设 计要求 的材质 标准及 国家现 行标准 的有关 规定。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教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教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能够正确进行一位数的加减法算式计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 掌握一位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具。

2. 学生练习册和作业本。

3.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材。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当堂课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或者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预备他们参与今天的课程。

第二步:讲解1. 首先,教师要简单明了地解释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

2. 其次,教师通过示例向学生展示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注重解题步骤的讲解和解题技巧的介绍。

3. 然后,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步:练习1.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概念和运算方法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难度。

2.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及时给予他们反馈和指导。

对于犯错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出他们的错误,并帮助他们找到解题的正确思路。

3. 练习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梳理和总结,帮助他们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步:巩固1. 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巩固训练题或者游戏活动,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引导他们找出问题所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五、课堂延伸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了解更多关于加减法的知识,提供一些参考书籍或者在线资源,让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课堂内容的进度。

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尽量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给学生提供积极的鼓励和奖励,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训练:速算巧算(三年级培优)教师版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培优训练:速算巧算(三年级培优)教师版全国通用

加法的简便运算【精品】(1)A+B=B+A (2)(A+B)+C=A+(B+C)减法的简便运算(1)A-B-C=A-(B+C)(2)A-B+C=A-(B-C)加减法同级运算,括号外面是减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符号:加号要变成减号,减号要变成加号。

当所有括号都去掉后,可以将数与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第一个数前面为加号。

乘法的简便运算(1)A×B=B×A (2)A×B×C=A×(B×C)(3)(A+B)×C=A×C+B×C除法的运算性质(1)A÷B÷C=A÷(B×C)(2)A÷B×C=A÷(B÷C)(3)A÷B=(A×C)÷(B×C)乘除法同级运算,括号外面是除号的,添上或去掉括号,括号里的符号:乘号要变成除号,除号要变成乘号,当所有括号都去掉后,可以将数与前面的符号一起移动,第一个数前面为乘号。

加减巧算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325+36+175 (2)756-47-253【知识点】:加减法运算定律加法的简便运算:A+B=B+A ;(A+B)+C=A+(B+C)减法的简便运算:A-B-C=A-(B+C);A-B+C=A-(B-C)【难度】:★【出处】:三年级优等生数学解:(1)325+36+175 (2)756-47-253=325+175+36 =756-(47+253)=500+36 =756-300=536 =456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253+321+79 (2)3572-675-325-472=253+(321+79)=3572-472-(675+325)=253+400 =3100-1000=653 =2100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9999+999+99+9 (2)82+79+78+80+81+77+79+83+84+80 【知识点】:加整减零【难度】:★★【出处】:三年级优等生数学解:(1)9999+999+99+9 (2)82+79+78+80+81+77+79+83+84+80 =10000+1000+100+10-4 =80×10+(2-1-2+1-3-1+3+4)=11106 =800+3=80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9999+998+97+6 (2)71+72+73+74+75=(9999+1)+(998+2)+(97+3)=70×5+(1+2+3+4+5)=10000+1000+100 =350+15=11100 =365乘除巧算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25×17×4 (2)125×3×8【知识点】:乘法的简便运算A×B×C=A×(B×C);【难度】:★★☆【出处】:三年级优等生数学解:(1)25×17×4 (2)125×3×8=25×4×17 =(125×8)×3=100×17 =1000×3=1700 =3000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25×78×4 (2)125×32×25=25×4×78 =(125×8)×(25×4)=100×78 = 1000×100=7800 = 100000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666×4÷3 (2)22500÷(100÷4)【知识点】: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A÷B×C=A÷(B÷C)【难度】:★★★【出处】:三年级优等生数学解:(1)666×4÷3 (2)22500÷(100÷4)=666÷3×4 =22500÷100×4=222×4 =225×4=888 =900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275×6÷3 (2)31000÷8÷125=275×2 =31000÷(8×125)=550 =31000÷1000=3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459-168-32 (2)7869-(234+869)=459-(168+32)= 7869-869-234=459-200 =6766=259(3)2582-75-325-482 (4)(24-15+37)+(26+63-35)=2582-482-(75+325)=24-15+37+26+63-35=2100-400 =24+26-(15+35)+(37+63)=1700 =50-50+100=100(5)125×13×3×8 (6)13200÷25=(125×8)×(13×3)=132×(100÷25 )=1000×39 =132×4=39000 =52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学习目标:
1、学生能熟练的通过加或减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加减法的速算
与巧算。

2、通过观察、猜测探究出速算与巧算的方法,渗透“化零为整”的思想。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在加减混合运算中,通过加或减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算。

2、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教学难点:
在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那么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

教学过程:
一、情景体验
师:我们班男生计算能力强还是女生计算能力强呢?
(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
师:你们都觉得自己计算能力强!大家想不想PK下?
生:想!
师:好!现在我们将男生分为一组,再将女生分为一组,看看到底谁厉害!(PPT展示,女生做左边的计算题,男生做右边的计算题,谁先做完就举手示意)师:通过刚才的比赛,女生战胜了男生!说明女生的计算水平比男生高咧!
男生:不同意,比赛不公平!女生的计算题简单些!
师:都是四道题呢,都有加法和减法。

男生:因为女生的题比较好算,有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计算就快些!师:女生同意男生的观点吗?
女生:同意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计算过程中,如果有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计算就更简便,所以我们要想计算又快又准,就要在计算时仔细观察数的特点,尽量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进行计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板书课题)
二、思维探索
展示例1 计算
(1)523+18+47+182 (2)350+49+151+650
师:仔细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算式里有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师:第(1)题中哪些数能够凑整呢?
生:523与47,18与182
师:你是怎么判断它们能够凑整的呢?
生:因为它们的个位相加等于十,3+7=10,8+2=10.
师:很好!依据加数个位和凑十,就可以判断这些加数能够凑整!我们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加,然后再与其它加数相加。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师:第(2)题中哪些数能够凑整呢?
生:350与650,49与151
师:你是怎么判断它们能够凑整的呢?
生:350与650,个位相加是0,就看十位,十位:5+5=10,;49+151,个位相加:1+9=10
师:很好!请同学们自主完成计算过程
(学生自己完成或板演,老师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规范)
小结:速算与巧算的方法:凑整(加数个位和凑十),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加,然后再与其它加数相加。

展示例2 用简便方法计算
(1)560-86+140 (2)250-37+350
师:在第(1)题中有能够凑整的数吗?
生:有,560和140
师:很好!为了使计算简便,要先算什么?
生:要先算560+140
师:对,所以要把140和560放在一起,怎样才能放在一起呢?
生:140和86就要换下位置
师:怎么换?
生1:直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写成:560-140+86
生2:不对,本来是加140,减86,这样写就改变了它们的运算符号了,应该写成:560+140-86
师:大家同意哪位同学的说法?
生:同意生2的说法
师总结:很好!也就是说在加减混合运算中,如果算式中没有括号,把能凑整的数放在一起先算,在交换数的位置时,每个数都要带着自己前面的运算符号搬家,才能使交换后的结果不变!
(学生自主完成第(1)题和第(2)题,注意规范他们的书写格式)
三、思维拓展
展示例3
例3:计算
(1)182-47-82 (2)425-53-125
师:先观察第(1)问,能不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
生:能,182与82,相减刚好是100
师:很好!你是怎么这么快就发现的呢?
生:减法末尾数相同,相减就能凑整!
师:真棒!能凑整的数就写在一起先计算,应该怎么写呢?
生:带着运算符号“搬家”:182-82-47
师:非常棒!同学们自己完成解答过程!第(2)也自己独立完成!
小结:简算法则:加减法“凑整先算”
加法个位和凑十,减法末尾数相同。

展示例4 计算
(1)152+25-52-20 (2)252-55+25+23
师:你们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吗?看谁算的又快准!
学生自主完成
四、融会贯通
展示例5 计算
(1)587+196 (2)742-305
师:第(1)题中,196与哪个整百的数比较接近?
生:200
师:如果把196看成200进行计算行不行?也就是写成587+200
生:行,但是多加了4
师:多加了4那应该怎么办呢?
生:多加了4就减掉4,写成587+200-4结果就一样了!
师:非常棒!同学们自己完成解答过程!
师:第(2)题中,观察算式,你能想到什么简便方法?
生1:把305看成300,少减了5就加5,写成742-300+5
生2:把305看成300,少减了5就需要再减5,写成742-300-5
师:到底哪种是对的呢?请大家计算验证一下
(学生验证:742-300-5是对的)
小结:在加减运算中,可以把接近整百、整十的数当做整百、整十数算。

注意:多加了要减,少加了再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再减。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