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
由能源危机引发的思考

由能源危机引发的思考楔子·前缀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
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
能源危机通常会造成经济衰退。
从消费者的观点,日常消费产品价格的上涨降低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增加了他们的开销。
以下是有关方面的资料汇集及整理总结:节约能源不能停留在短暂“体验”6月16日是某省能源短缺体验日,省委书记和省长带头参加了体验活动。
当日早上,有的领导步行上班,有的骑自行车上班,有的搭乘公交上班。
据统计,该省共有省直90多个单位、17市和140个县(市、区)机关单位自愿参与了能源短缺体验活动,参加人数达16万多人,所有班车停开,六层以下电梯全部停止运行,办公场所空调无一开放。
如此规模的体验活动在中国难得一见,可见该省对于能源短缺问题非常重视。
中国已开始在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经济政策上不再坚持唯GDP论。
政策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一方面是基于经济快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一事实,而环境污染与能源利用率、消耗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日益认识到:能源的拥有和消耗程度将直接影响中国的发展速度。
该省的体验活动其实不过是意图通过改变日常行为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这一点全国都在推进,比如香港、深圳较早推行室内空调温度为26℃的要求,新建大厦必须符合节约能源的要求;上海要求公务员4层以下不乘电梯;有的南方城市要求楼房顶层种植绿色植物以降低楼内温度等等。
节约一方面靠人们长期养成的习惯,一方面也要依靠制度的推行。
这方面各地都应加强公益宣传。
能源消耗水平与技术有关,未来要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主要也是靠技术进步,以新技术实现石油替代。
就中、美、日三国的单位耗能相比,我们的单位耗能是美日的数倍。
据有学者估算,日本的GDP约占世界的16%,其一次能源消费仅占世界的5.3%;中国的GDP占世界的4%-5%,其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的10%强。
中国生产1吨粗钢需要使用的煤炭量为1.5吨,美国为1吨,而日本仅为0.6吨;另外,日本每使用1000克油当量的能源,可创造出10.5美元等额价值,约相当于中国的7倍-10倍。
能源危机

环境问题
目前以煤炭、石油为主的世界能源结构带来全球性能源环境 问题的主要表现为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气体排放等.在许多 发展中国家,城市大气污染已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在欧洲和北美 也出现了超越国界的大气污染,形成了广泛的环境酸化,上千个湖 泊的湖水酸度达到了不能支持鱼类生存的程度,酸性气体所造成 的腐蚀损失,每年高达10亿美元.我国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结 构也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都居 世界前列.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使全球变暖,2003年成为有史以 来最炎热的一年,因此联合国呼吁各国签署《京都协议书》,以减 少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做出积极响 应,而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的美国,出于自身经济扩张的考 虑,拒绝签署《京都协议书》,使国际社会同温室效应问题的斗争 举步维艰.
调整产业结构,提倡低碳经济
3Hale Waihona Puke 优化消费结构,倡导绿色消费
4
研发新技术,促进能源长期发展
思考: 节约能源我们能做什么?
随手关灯,绿色出行……..
历史上的能源危机
1973年能源危机 原因∶石油输出的主要力量 为阿拉伯国家,他们因不满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而 采取石油禁运。 1979年能源危机 原因∶伊朗革命爆发。 1990年石油价格暴涨 原因∶波斯湾战争 加州电力危机 原因∶电力管制政策失败加 上供给小于需求。 英国石油抗议活动 原因∶英国油税已高居不下, 而原油价格却又上扬。
能源危机的现状
进入21世纪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能源供应趋紧。在这区间, 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石油供需总体上保持平衡,供略大于求,但这 一平衡十分脆弱。往往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局部战争、社 会动乱、恐怖活动等原因。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某些季节或某一 时间段、某些石油品种出现断档,致使某些国家和地区不时发生 油荒、电荒等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2024年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

汇报人:XX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应对能源危机的措施
04
能源危机概况
02
能源危机的原因
03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
05
个人应对能源危机的 建议
06
添加章节标题
能源危机概况
能源危机的定义
能源危机是指由于能源供应不足或价格上涨导致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能源危机可能涉及到多种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 能源危机可能导致生产中断、物价上涨、失业率上升等问题。 能源危机可能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应对能源危机的 措施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广节能技术 和设备
优化能源消费 结构,减少对 高耗能产业的
依赖
提高能源管理 水平,加强能 源审计和监测
鼓励企业和居 民采用节能产 品和服务,提 高能源利用效
率
发展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利用太阳能发电, 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风能:利用风能发电,减 少化石能源消耗
水能:利用水能发电,减 少化石能源消耗
可再生能源发展不足
技术瓶颈:可再生能源技术尚未完 全成熟,效率较低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对可再生能源 的支持政策不够完善,导致行业发 展受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投资不足: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成 本高,回报周期长,投资者积极性 不高
市场竞争:传统能源价格低廉,市 场竞争力强,可再生能源发展受到 压制
2024年全球能源危机的现状
能源需求持续增长 传统能源供应紧张 新能源发展缓慢 能源价格波动剧烈 地缘政治因素影响能源供应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
能源危机的影响
经济影响: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影响经济增长 社会影响:能源短缺导致生活成本上升,影响人民生活水平 环境影响:能源危机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加剧,影响生态环境 政治影响:能源危机可能引发国际关系紧张,影响全球政治稳定
生物质材料与能源导论网课继续教育答案

生物质材料与能源导论网课答案1绪论1绪论单元测验1、问题:生物质材料与能源导论的课程内容包括哪些?选项:代生物质原料特性B:生物质材料制备C:生物质能源转化D:生物质项目评价答案:【生物质原料特性;生物质材料制备;生物质能源转化;生物质项目评价】2、问题: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通常涉及到—的短缺?选项:代石油B:电力C:自然资源D:金钱答案:【石油;电力;自然资源】3、问题:材料的分类方法很多,通常按照组成、结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选项:代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D:复合材料答案:【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4、问题:生态环境材料具有以下哪些特点?选项:代材料使用效率高B:无毒无害、减少污染C:全寿命过程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D:可再生循环利用容易回收答案:【材料使用效率高;无毒无害、减少污染;全寿命过程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可再生循环利用容易回收】5、问题:生物质能源技术按照转化过程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选项:代生物质物理转化能源技术B:生物质化学转化能源技术C: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能源技术D:生物质生物转化能源技术答案:【生物质物理转化能源技术;生物质化学转化能源技术;生物质热化学转化能源技术;生物质生物转化能源技术】6、问题:开发环境友好、绿色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可以部分替代塑料、钢材、水泥以及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的材料与能源选项:代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7、问题:生物质是目前唯一可以转化为液体燃料的可再生碳资源选项:代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问题: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选项:代正确B:错误答案:【正确】9、问题:_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等产品的物质。
答案:【材料】10、问题: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答案:【生态文明】11、问题:―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之一,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第四大能源资源。
能源危机

粮食问题: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挑战之一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
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
能源危机通常会造成经济衰退。
从消费者的观点,汽车或其它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降低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增加了他们的开销。
气候变化、经济危机以及粮食问题是造成全球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最大障碍。
粮食恐慌带来的冲击可能不亚于石油危机提到粮食危机的根源,很多人第一感觉是:因为全球变暖带来的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灾害增多,还有土地沙漠化严重导致耕地减少。
实际上,世界粮食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就能说清楚的。
有专家认为,低储备和高消耗的碰撞,是导致粮荒频发和粮价高企的祸根。
整个冷战期间,全球大规模粮食危机仅发生一次,而冷战后却已发生5次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二战结束以来,全球粮食产量增速远高于人口增速,但粮荒仍不时威胁世界粮食安全,关键在于人均粮食消耗的疯狂增长:据统计,在过去45年里,世界粮食消耗从每天230万吨增加至每天560万吨,增幅达149%。
冷战期间,敌对阵营各国为确保粮食安全,大量囤积储备粮。
上世纪60年代末,欧美主要国家粮食储备可供其国民消耗80.9天,美国更高达103天。
冷战后,各国普遍认为保持大规模粮食储备不经济、无必要,导致粮食储备的直线下降,并最终出现“粮食储备危机”。
在当今国际形势下,出现了这样的疑问:在全球粮食产量丰收的同时,为何食品价格也在突破峰值?为何全球越来越多的人在挨饿或者陷入粮食短缺的恐慌?2008年,国际米价和小麦价格已然翻倍甚至上涨到三倍,粮食短缺相继在喀麦隆、塞内加尔、菲律宾和埃及等37个国家和地区引发抗议和骚乱,超过9亿人生活在饥荒的噩梦中。
时隔不到3年,这样的恐慌又重回地球,并直接应验在全球食品价格飙升这种形式上。
带来的结果便是,全球不断增长的财富正在压低而不是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
因为食品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引发粮食恐慌,对许多世界上最贫困的人口和最贫穷的经济体将是一个噩耗。
我对能源危机的看法

我对能源危机的看法能源危机是指由于能源供应不足或能源使用方式不合理而导致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价格上涨的现象。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而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也日益凸显,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能源危机的根源在于能源资源的有限性。
目前,全球主要的能源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等。
然而,这些能源资源的开采和利用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限制和挑战。
例如,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而且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物,对全球气候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煤炭虽然储量较大,但是燃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
核能虽然是一种清洁能源,但是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都存在着安全隐患和核废料处理等问题。
可再生能源虽然具有无限的潜力,但是目前的技术和成本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能源危机的加剧还与能源使用方式不合理有关。
目前,全球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领域,而这些领域的能源使用效率普遍较低。
例如,许多工业企业仍然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能源消耗量较大;许多交通工具仍然使用传统的燃油发动机,排放大量的尾气和噪音;许多建筑物仍然存在着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这些不合理的能源使用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能源资源,而且也加剧了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
能源危机的解决需要全球合作和创新。
面对能源危机,各国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各国应该加大对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等领域的投资和研发,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另一方面,各国应该加强能源政策的协调和合作,共同应对全球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挑战。
此外,各国政府和企业还应该加强能源管理和监管,推动能源消费的合理化和优化。
能源危机是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解决能源危机需要全球合作和创新。
只有通过加强合作和创新,才能够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能源危机与能源安全

ppt课件
3
能源危机的原因 原因一:能源分布的不均性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ppt课件
4
OPEC
back
阿拉伯联合大公国、沙乌地阿拉伯、挪威、科威特和
委内瑞拉等主要的产油国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简称 OPEC)。OPEC控制了全球石油出口的大部分产量,对 世界油价具有强大的杠杆作用。
ppt课件
back
14
2、经济危机
back
几次石油危机都具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都
对处于上升循环末期,即将盛极而衰的全球经济 造成严重冲击,使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几年 。
由于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命脉,随着新能源的
研发,渐渐影响着政府和企业的决策,危机对新 能源产业影响巨大新能源投资变热。
ppt课件
15
3、能源外交
不过,在全国政协委员、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看 来,我国的能源政策依然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之处,甚至在某 种程度上可以说我国的能源危机是能源政策的危机。
ppt课件
11
中国能源危机
back
中国能源更需外部“输血”。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能源需求激增,中国 能源更多依靠外部“输血”。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的消 费量达68.8%,石油天然气为23.1%,总体上看我们还处在 煤炭时代。
(世界能源产销类型)ppt课件
7
back
ppt课件
8
原因四:人口膨胀
back
日益增加的人口导致能源分配不足。日益增加的人口导 致能源分配不足。2012年世界人口已经突破70亿大关 ,这 距世界60亿人口日短短不过12年。
能源危机

很多人认为应该大力发展核电,理由就是“中国石油对进口依赖度太高”。实际上,只能让中国更依赖另一 种必需进口的战略物资——铀。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10年中国铀产量仅为827吨,而2011年中国铀消耗 量却达到4400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不可避免地更加依赖铀进口。
前言
中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区,每一次的中东战争都会导致石油危机.
第一次石油危机
1973-1974第一次石油危机产生于第四次中东战争.为打击以色列与西方国家,阿拉伯国家使出狠招:10月16 日提高石油价格,第二天减少生产,并实施对西方国家的禁运,使油价从3.01美元每桶增加到11.651美元.随着 阿拉伯国家1100亿美元的巨额收益,伴随着的是西方国家(包括日本)的经济衰退.保守估计,此次石油危机至 少使全球经济倒退2年.
社会影响
2022年11月21日,“汉语盘点2022”启动仪式上,主办方推荐“能源危机”等为国际词。
谢谢观看
经济影响
虽然一些能源危机是由于市场应对短缺的价格调节而产生,但在某些情况下,危机可能是市场的流通不畅通、 缺乏自由市场而导致。一些经济学家的观点认为价格控制是1972年的能源危机的重要因素。
历史事件
世界
中国
1973年能源危机 -原因:石油输出的主要力量为阿拉伯国家,他们因不满西方国家支持以色列而采取石油禁 运。
不过OPEC的行动仍受到一定限制。如果OPEC把油价抬得过高,那么一些原本无利可图生产规模也较小的资源 如沥青砂,将变得有利可图而抢占石油的市场。除此之外,为了抬高油价而过分的限制产油国的石油出口也会对 这些国家的石油生产商产生反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
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
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
能源危机通常会造成经济衰退。
从消费者的观点,汽车或其它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降低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增加了他们的开销。
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
1节能为本,提高能源利用率
目前我国人均能源消费量比较低,人均资源短缺,供应压力大,总量仍会继续扩大。
但中国不能照搬发达国家依靠大量消耗世界资源、实行能源高消费的传统发展模式,而要坚持实施节能优先战略。
提高能源利用率可有效减缓能源需求快增长,使我国能源需求总量控制在资源环境约范围之内,使经济社会在高效低耗中实现发展。
2化石能源的高效利用
在常规能源的利用中,存在资源浪费,能源利用率低的特点,近几年针对常规能源新工艺新技术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传统能源的利用趋于多样化,优质化。
3加速核能的发展
人们对核能的顾虑主要有两点,基本投资高和安全隐患大,其中后者是很多西方国家曾一度放弃核计划的主要原因。
但是近几年核能重新走进人们视线,我国核电设备成套供应能力正在形成,已掌握第二代核电技术,自主走向第三代核电技术;已建成高温气冷试验堆,正在建设快中子实验堆闭式核燃料循环系统,在热核聚变方面亦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清华大学核能设计研究院已建成10 MW的模块式高温气冷试验堆。
4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清洁能源能源品种较多,资源条件、技术成熟度、经济可行性差异较大,其开发利用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区别、有重点地推动。
5加强宏观调控,整体规划
一个国家的能源系统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各种不同能源的转换,各种不同能源的输送,以各种不同形式(交流电、直流电、高温热、低温热、机械能等)服务于不同的终端用户的庞大复杂系统。
必须对整个能源系统作相应的调整,使之各得其所,发挥各自的长处。
6新能源的开发
7提高能源战略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