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习俗500字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的作文7篇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的作文7篇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的作文,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的作文1中秋佳节赏月,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每到这一天,家人都会团圆在一起来过节,家家户户都出来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那天早上,全家人就开始准备晚上的赏月了。
晚上终于来了,一家人吃完饭后,就一起拿着月饼和果盘下楼了。
皓月当空,月亮像一个大圆盘一样挂在天上,那边有一条小溪,有两个人齐坐在溪边,赏月。
看起来,那人好像很有文化,还不由得有了诗意。
月光洒在溪上,一阵风吹来,溪面上泛起了一道道波澜,远处山上的竹林也不时传来了一些“沙沙”的声音,碧波荡漾,这一夜变得更充实了。
月亮边上的云散开了些,月光普照大地,地上似乎有了一层白霜。
这时我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说到这儿,我望了望天上,()发现天上的云彩各种各样,有的像天上的飞机,有的像一辆车,在这些云彩的衬托下,月亮显得更皎洁了。
月亮上有着一些灰色的地方,这样的美中不足,倒让它显得更加的亮丽,更加的有光彩了。
这时我听见在不远处,有几个人正在讲中秋节由来的故事。
我首先听见了一个孩子说:“从前有一只小狗狗,把月亮吃了”,之后就没了,这是什么中秋节故事啊。
另外一个小孩对大人讲,“从前有一个女的上月亮上去了。
”我一猜就知道,这肯定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
结果,坐在我旁边的妈妈又跟爸爸说起旁边别人的事了。
我看见我同学在一边,就把一个桌子搬过去,坐在上面往那边看,他正在看月亮,还发出呜呜的声音,但那不是哭声,是一个怪声。
又刮了一阵强风,我差点从桌子上面掉下去。
我回家拿了三个小的月饼。
过去给那个正在怪叫的同学一个,他看见我就知道怪叫被我发现了,于是就装作没事一样坐着了。
民间中秋节有什么习俗(推荐5篇)

民间中秋节有什么习俗(推荐5篇)第一篇:民间中秋节有什么习俗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民间中秋节有什么习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间中秋节有什么习俗吃月饼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
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观潮在古代,浙江一带,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燃灯燃灯以助月色。
中秋夜,灯内燃烛,系于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
富人多自搭彩楼,好游者则或登于山、或泛于水,而又必备核肴酒浆,文人赋诗,俗士讲古,往往通宵达旦。
吃鸭子云南的仫佬族讲究在这一天买饼子,杀鸭子。
南京的什么桂花鸭、咸水鸭、樟茶鸭也往往在这个时候卖得很旺。
如果你什么都没找到,拎一只北京烤鸭回家吃,估计味道也不赖。
吃田螺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
后经查,螺肉所含的维生素A 又是眼睛视色素的重要物质。
可见此说法言之有理。
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食之呢?有人指出,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
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芋头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所以,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
饮桂花酒屈原的《九歌》中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酒兮椒浆”的诗句。
但到了现在,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了。
中秋的传说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
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通用22篇)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通用22篇)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通用22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篇1今天是中秋节,爸爸上网给我查了一些关于中秋节的资料,我看到资料上说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中秋节又叫做“月夕”、“八月节”。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所以,中秋也称“团圆节”。
爷爷给我讲了中秋吃月饼的来历,在元朝的时候,朱元璋和他的部下已经做好起义的准备了,但朝廷的官兵查的很严,传递消息很困难。
军师刘伯温想出了一个办法,命令属下把“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月饼里,派人把月饼送到每个家里。
很快,徐达就攻下了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朱元璋很高兴,将月饼赏给大家。
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下来。
中秋节的晚上,奶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吃完饭后,我们把月饼和柚子搬到阳台上,这时月亮已经升到天空了,奶奶告诉我,吃月饼要看着月亮,这样眼睛会变得更明亮,我们在阳台上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
这个中秋节我学到了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这真是个有意义的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作文篇2中秋节有许多习俗,比如吃月饼,但是你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传说以前后羿到山里去寻友访道,看见西王母路过此地,就向西王母求到一包不死药。
回到家后,后羿舍不得撒下妻子嫦娥,就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
但这正好被徒弟逄蒙看到了,逄蒙就起了坏心眼。
有一次后羿带着徒弟去打猎,逄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后羿一走,逄蒙就拿着宝刀闯进房间里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没有办法,突然她灵机一动,把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因为嫦娥心里牵挂着丈夫,所以嫦娥飞到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来后,发现嫦娥在天上对他说:“今天晚上月亮会变圆,你晚上做一块面团在屋子东北角,等到午夜时我们夫妻二人就团圆了。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作文(通用33篇)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作文(通用33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作文(通用33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作文篇1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中必定要吃的食物就是月饼。
江苏泰州的反元起义领袖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利用中秋民众互赠圆饼之际,在饼中夹带“八月十五夜杀元兵”的字条大家见了饼中字条,一传十,十传百,如约于这天夜里一起手刃无恶不作的元兵,过后家家吃饼庆祝起义胜利。
月饼是中国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慢慢的,月饼也就成为了节日的必备礼品。
月饼作为传统食物,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呢?一是寄托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二是月饼口味很好,味道丰富多彩,样样有特色。
随着制作工艺的改善,月饼的样子也有了改变,花纹多了,漂亮了,也有了一些文字。
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月饼的样子和口味会更好。
中秋节的传统习俗作文篇2客家人过中秋吃月饼、赏月等习俗与全国其它各地大致相同。
客家人称八月节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圆月升起时,客家的人们早早便在庭院、楼台,或屋前的禾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
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
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一般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他们的天堂。
而吃东西则是有些讲究的。
家长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
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
中秋节的来历及文化习俗(优秀7篇)

中秋节的来历及文化习俗(优秀7篇)中秋节的起源和月亮密不可分,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
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
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这里山草香为大家分享了7篇中秋节的来历及文化习俗,希望在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的写作这方面对您有一定的启发与帮助。
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篇一中秋由来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
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
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中秋的习俗赏月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
祭月作为中秋节重要的祭礼之一,从古代延续至今,逐渐演化为民间的赏月、颂月活动,同时也成为现代人渴望团聚、寄托对生活美好愿望的主要形态。
赏桂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花香,再饮上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佳节的一种美的享受。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
吃月饼月饼,又叫月团、丰收饼、宫饼、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月饼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赠送亲友。
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中秋节这天人们都要吃月饼以示“团圆”。
农历中秋节拜月的寓意篇二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中秋节优秀作文500字最佳10篇

中秋节优秀作文500字最佳10篇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象征着团圆美好的意思,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优秀作文500字最佳10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作文1今天就是中秋节了,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你想不想听听我家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呢?这是一年一度的月夕,我们家从中午就开始忙碌,为的就是晚上可以把酒问月,和家人们“千里共婵娟”呀!外公外婆去了河南,很遗憾不能与我们共度佳节。
做一桌好菜的任务,就交给特意从老家赶过来的爷爷奶奶。
丰富的晚餐上桌了,我们一家围坐在餐桌旁,听奶奶念叨些以前的旧事,她讲了嫦娥和玉兔的传说。
而后爷爷也开始讲起那遥远的故事:“在明朝洪武初年的时候,大将徐达攻下了元朝残余势力盘据的元大都北京,捷报传到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传谕中秋节普天同庆,并将当初反元大起义时传递秘密信息的月饼赏赐给臣民们。
月饼从此成为了中秋节的‘法定’食品,非吃不可了。
”我走到阳台,仰起头,那暗蓝的天幕中,只有几颗小小的星星,寥寥地散落于空中,发出暗淡的光茫。
一轮又大又圆的月儿,已经升起。
静静地、静静地……阳台的桅子花枝遮住了月亮皎皎的半面脸。
余后、余后……月儿未被遮挡住的面庞在温柔地微笑……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晚饭过后,我们来到家附近的小农场里散步。
玉兔啊玉兔,你在那遥远又孤独的天际里,独自捣药,那么,谁会与你共享呢?嫦娥啊,你在那清冷的月宫中,不觉寂寞吗?你那一颗不食人间烟火、一尘不染的心,是否会想念你爱着的人们呢?回想现在,我能陪伴在家人身边,不至于孓然一身,足矣。
我们的中秋节过得可真幸福啊,因为爱不需要太多的佐料,心里有空缺,家人能填满。
中秋节作文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农历8月15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可是今年的中秋节有些特别,和国庆节竟然出奇的在同一天!大街上,小巷里人们都洋溢着笑容,充满了欢声笑语,小区里挂着带着红光的灯笼,使小区里泛着红光,黑夜就如同白昼,所有的事物清晰可见。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5篇)

中秋节的习俗作文(15篇)中秋节的风俗作文1杭州的莼菜鲈鱼烩之所以成为中秋家宴上的菜肴,不仅仅是由于这一季节的莼菜鲈鱼好吃,更是由于晋代张翰借思乡的“莼菜、鲈鱼”,弃官返回故里的史实,这一故事不仅成为千古美谈,并使莼菜成为思乡的象征。
莼菜是中秋家宴和八月时令菜羹。
莼菜又称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叶草植物。
莼菜的根、茎、叶不仅碧绿芳香,鲜嫩可口,而且养分丰富。
莼菜为春、秋二季皆可摘取,但以秋莼为多为好。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2大家都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那么大家知道中秋节有什么风俗吗?我想大家都会回答中秋节当然是吃月饼和赏月了!我就要回答你们,那就是:恭喜你,打错了。
你们知道吗,中秋节不止这些。
中秋节确定少不了团聚饭了,你们都忘了。
还有呢!我给你们一一说说吧:中秋节还要猜灯谜、吃月饼、燃灯、赏月、玩月、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穿行南浦桥、挂灯、拜月时请月姑、烧瓦罐、点桔灯、“看会”、祭土谷神、上坟祭祖、守夜、沿门吹鼓、讨赏钱、看串月、跳月,祭月,拜月等等好多呢你们确定不信,假如不信可以上网哦!中秋节的风俗作文3山东省有些地区,中秋之夜有抛帕招亲的风俗。
是夜,于广场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宫景状,并设玉兔、桂树等。
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庆祝歌舞之后,姑娘们将一些绣着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抛去。
如有观众接得的手帕与“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领奖。
有些未婚的小伙子在交还手帕时,若受“嫦娥”喜爱,则可以戒指相赠。
此后,双方可以交友往来,情投者便喜结良缘。
中秋节的风俗作文4明清时期,民间还有在中秋之夜燃灯的风俗。
中秋灯与元宵灯不大相同。
中秋夜点的是宝塔灯,而且主要在南方流行。
宝塔灯,即由村童捡拾瓦砾搭成宝塔样子的灯。
清代苏州村民在旷野用瓦叠成七级宝塔,中间供地藏王,四周燃灯,称为“塔灯”。
广州儿童燃“番塔灯”,用碎瓦为之;还有柚皮灯,用红柚皮雕刻各种人物花草,中间安放一个琉璃盏,红光四射。
六年级作文中秋节500字(精选5篇)

六年级作文中秋节500字(精选5篇)1.六年级作文中秋节500字篇一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
我国的中秋节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吃月饼!农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刚吃过晚饭,我催着爸爸妈妈把桌子、椅子搬到阳台上。
桌子上放上月饼和水果。
我们就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着明月。
圆得像盘子的月亮在云中若隐若现,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
这让我想起了李白写的《古朗月行》中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吃着这香甜可口的月饼,爸爸还卖关子:“你知道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吗?”我一脸迷茫地回答:“我不知道,你能给我讲讲吗?”爸爸说:“相传元朝时,中原广大人民不甘受蒙古人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为传递消息,命人将写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
因而,朱元璋就在各地起义军的响应上,经过多年的奋战,终于推翻了元朝,建立了大明王朝。
为了纪念这个饼子,人们在以后制作的过程当中,逐步加入了其他好吃的食材,于是,饼子就慢慢演变成了今天的月饼。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也就这样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听着爸爸讲的故事,我真的入迷了,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月饼还有这么美丽的故事啊!望着天上的圆月,我想,我国的文化真是太丰富了。
我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将来成为一个博学的人,让我国的月亮更圆更亮!2.六年级作文中秋节500字篇二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这天家家户户都满怀喜悦,喜气洋洋地欢聚一唐。
今天,我和妈妈一大早就来到了姥姥家。
一进门我就和姥姥说:“姥姥,中秋节快乐!”姥姥也笑眯眯的说:“唉,中秋节快乐!”姐姐也迎上来,陪我玩这玩那,又是画画又是做游戏,还教我做手工……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间就到了下午,我和妈妈,姥姥,姥爷和舅舅等一起去了满江红饭店。
妈妈先带我和姐姐去点菜,之后才回到房间。
等了一会儿姐姐说道:“好没意思啊,妹,咱们玩儿点啥呀?”我也无奈的摇摇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的习俗500字
导读:本文中秋节的习俗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中秋节的习俗500字
范文一
中秋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起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一天,后羿遇到了西王母,就向她求来了一包长生不老药。
第二天,后羿出去打猎,他刚走,坏心眼的逢蒙就拿着刀闯进屋子,他对嫦娥说:"快把长生不老药交出来!"嫦娥有急又怕,她一眨眼想到了一个主意,她拿出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一吞下药,身子立刻变得轻飘飘的向天上飞去,一直飞到月亮上。
后羿回到家后,听说了这件事,他非常伤心,走到屋外,在夜里寻找嫦娥的身影。
可他哪里都不见嫦娥,咦,月亮里有个晃动的影子——好像就是嫦娥。
从那以后,每年的八月十五被定为中秋节。
在这一天,月亮又大又园,人们会在这一天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
人们还喜欢在院子里摆上瓜果、点心、一边聊天,一边赏月。
月饼圆圆的,像天上的月亮一样,象征着团圆,人们吃着香甜的月饼,思念着故乡和亲人。
这古老传统的影响下我国一直有这样的习俗每到中秋家家户户
都吃团圆饭,让许多亲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
这让许多在外地的人们又回到了温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温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年在外这使得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人们的"悲欢离合"这又让多少人痛心!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这都是千古绝唱!许多游子不都是用月来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的感情、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吗!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现在不也是有大多数部分的人围坐在桌前"吃饼赏月"吗!
范文二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
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一家人依次祭拜。
中秋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范文三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明清以后,中秋节赏月风俗依旧,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
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吃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
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隋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
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心愿,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