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高原海拔高度对身体损害程度
进驻不同海拔高原健康男青年肾功能的变化

进驻不同海拔高原健康男青年肾功能的变化王琰;努尔曼古丽;王引虎;闫勇力;郝瑾;高亮【摘要】目的探讨移居不同海拔高度高原健康男青年肾功能的变化.方法对从平原进驻海拔3700 m和5380 m 3个月的某部各10名官兵进行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尿酸(UA)及胱抑素C(Cys C)检测,并与20名平原(海拔1400 m)健康男青年作对照.结果进驻高原3个月后,高原组的BUN、SCr、UA、Cys C均明显高于平原组(P<0.01),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高(P<0.05或P<0.01).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导致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都产生相应的损害,且这种损害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强.%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renal function in healthy young men arrived at different highaltitudes.Methods 10 soldiers and officers as well as other 10 ones in a troop arrived separately at 3700 m and 5380 m altitude for three months from the plain( 1400 m above sea level ) were served as high altitude Ⅰ group and high altitude Ⅱ group, respectively.Meanwhile,another 20 healthy young men in the plain were served as the control group.Blood urea nitrogen( Bun ), serum creatinine( SCr ), uric acid( UA ) and cystatinC( Cys C ) of each subject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oneanother.Results The levels of Bun, SCr, UA and Cys C in the two high altitud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lain group( P < 0.01 ).Moreover, the levels of these indexes increased with the elevation of altitude( P < 0.05 or P < 0.01 ).Conclusion High altitude hypoxia can damage renal function including glomerular filtration, tubular reabsorption and secretion, and the higher the altitude is, the more the impairment are.【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1(021)001【总页数】3页(P24-26)【关键词】高原;尿素氮;肌酐;尿酸;胱抑素C【作者】王琰;努尔曼古丽;王引虎;闫勇力;郝瑾;高亮【作者单位】844900,新疆,叶城,解放军18医院高山病研究所;844900,新疆,叶城,解放军18医院高山病研究所;844900,新疆,叶城,解放军18医院高山病研究所;844900,新疆,叶城,解放军18医院高山病研究所;844900,新疆,叶城,解放军18医院高山病研究所;844900,新疆,叶城,解放军18医院高山病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4.3人体进入高原后,组织结构、物质代谢以及神经体液都将发生一定程度的适应性改变,以增加机体对氧的吸收和利用。
2021高原环境对机体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范文1

2021高原环境对机体的影响及预防措施范文 高原环境气候特点是大气压低、氧分压低、气温低、日照长、紫外线辐射强、风速大等。
氧气压力在海拔3000、4 000、5 000 m 处大气氧分压较海平面分别下降约30. 8%、39. 2%、46. 7%; 气温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 100 m,气温下降 0. 56 ℃;高原上所有体液排出总和在不包括出汗的前提下,达到同一纬度平原地区人体的 1 倍; 紫外线随海拔升高而增强,每升高 100 m,紫外线强度增大约1. 3%。
由于高原环境有其特殊性,对部队作战、训练和劳动生活可产生明显影响,因此,了解高原环境特点,掌握其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对提高部队的适应与生存能力和完成各种军事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原环境对机体的影响 1.1 高原低氧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高原地区为低氧、低温、低湿、强辐射地区,对人体各系统均有明显的影响,包括生理和心理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低氧、低温、强辐射等环境因素会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尤其是初到高原的人群更加敏感,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低压低氧成为在高原环境下进行活动的主要制约因素,其对机体功能和代谢的影响具有广泛性和非特异性,在各个水平和层次上的影响程度和结果,除了与海拔高度有关外,也与人体进入高原的速度、停留的时间以及机体的功能代谢状态有关。
1.1. 1 高原低氧对机体心脑血管系统的影响低氧是高原环境影响人体的主要因素,心脏是机体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之一,心肌代谢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较长时间严重缺血缺氧将导致心肌的损伤甚至坏死。
人体在高原低压低氧环境下进行大强度运动时,机体供氧满足不了需氧,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组织功能的障碍,进一步会导致整个心血管系统功能下降,影响机体健康水平、工作和运动能力。
赵顺云等通过对来自不同海拔地区的南极考察队员在不同高原环境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与高原反应风险的关系研究中发现,在西藏高原和南极高原不同海拔下血氧饱和度、心率均有明显的变化,在海拔110、3 650、4 300 m 时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原反应风险逐渐增加。
高海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高海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高海拔地区通常指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区域,这些地方以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和科研人员。
然而,有高海拔所带来的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观,还有对人体健康的多重影响。
当人们在高海拔地区活动时,会面临许多生理和心理的挑战。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海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急性高原反应、慢性高原病、心肺功能变化以及心理因素等方面。
急性高原反应当人们从低海拔迅速上升到高海拔地区时,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急性高原反应(Acute Mountain Sickness, AMS)。
其主要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失眠及身体疲倦等。
急性高原反应通常发生在海拔2500米以上的地区,而且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发生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加。
机理分析急性高原反应的根本原因在于缺氧。
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空气中的氧气压力下降,导致单位体积中的氧气含量减少。
这种缺氧状态会干扰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进而引发上述症状。
身体需要时间适应这种变化,这一过程被称为“高原适应”。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急性高原反应,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例如,在计划前往高海拔地区前,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身体锻炼以提高自身素质。
此外,逐步提高海拔高度、增加在中间高度停留的时间也非常重要,以便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适应。
在饮食上,多饮水、少吃油腻和辛辣食物也是预防的重要部分。
同时,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也能有效降低罹患急性高原反应的风险。
慢性高原病慢性高原病是指在高海拔环境中生活或工作时间较长后出现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其症状常常随着时间延续而加重。
常见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心悸、水肿和乏力等。
高原肺和高原心慢性高原病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高原肺”,即由于长时间处于缺氧环境使肺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引发肺动脉压升高,并伴随呼吸困难。
而“高原心”则是指心脏负荷增加引起的一系列心血管问题,包括心律失常、心衰等。
适应机制人类在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后,身体会逐渐发生一些改变以适应缺氧环境。
危害程度分级评价

危害程度分级评价使用的几种主要分析方法为:三、有毒作业分级1、高毒物品卫生部2003年颁布了《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列入《高毒物品目录》的依据是:MAC或PC-TWA<1mg/m3的有毒物质及被IARC认定的人类致癌物,近十年列在职业中毒发病前十名的有毒物质。
《高毒物品目录》规定,高毒物品共有54种:N-甲基苯胺、N-异丙基苯胺、氨、苯、苯胺、丙烯酰胺、丙烯腈、对硝基苯胺、对硝基氯苯/二硝基氯苯、二苯胺、二甲基苯胺、二硫化碳、二氯代乙炔、二硝基苯(全部异构体)、二硝基(甲)苯、二氧化(一)氮、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 、氟化氢、氟及其化合物(不含氟化氢)、镉及其化合物、铬及其化合物、汞、碳酰氯、黄磷、甲(基)肼、甲醛、焦炉逸散物、肼(联氨)、可溶性镍化物、磷化氢(膦)、硫化氢、硫酸二甲酯、氯化汞、氯化萘、氯甲基醚、氯(氯气)、氯乙烯(乙烯基氯)、锰化合物(锰尘、锰烟)、镍与难溶性镍化物、铍及其化合物、偏二甲基肼、铅(尘、烟)、氰化氢、氰化物、三硝基甲苯、砷化(三)氢(胂)、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石棉(总尘、纤维)、铊及其可溶化合物、(四)羰基镍、锑及其化合物、五氧化二钒烟尘、硝基苯、一氧化碳(非高原)。
高毒物质的特点:①毒性大;②危害大;③易发生急慢性中毒及急性中毒或亚急性中毒;④易发生癌变;⑤易被利用于恐怖事件或战争。
2、有毒作业分级有毒作业分级的依据包括化学物的危害程度、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和劳动者的体力劳动强度三个要素的权数。
1)化学物的危害程度级别的权重数(W) 取值列于下表。
D化学物的危害程度级别的权重数(W)的取值)取值列于下表。
2)化学物的职业接触比值(B) 的权重数(WB3)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B)的计算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B)可按式(1)-(3)计算:(1)职业接触限值以PC-TWA 表示的:/(PC-TWA). . . . . . . . . . . . . (1)B =CTWA式中:B----化学物职业接触比值----现场测量的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其取值按GBZ2.1 执行。
高原高寒环境对人体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

高原高寒环境对人体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措施研究高寒是一个地理学术语,属于气候特征,是由于海拔高或者纬度高而形成的特别寒冷的气候区。
在我国来讲,新疆、西藏等地,就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属于高原高寒环境,其中最显著的代表,就是青藏高原。
高原高寒环境的特殊性,决定这些地区对于人体功能有较大影响,而如何预防这些影响的出现,是关系到人们在高原高寒环境下生活和工作的关键。
2高原高寒环境对人体功能的影响高原高寒环境的特点是低压缺氧、寒冷干燥、日照长辐射强。
特殊的环境条件使得高原高寒环境对于人体各系统都有较大的影响,包括生理和心理。
很多研究表明,低温、低氧、强辐射等会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尤其是对于初次到高原接触高寒环境的人来说,更有可能出现不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1低压缺氧对人体功能的影响低压缺氧主要是因为高原高寒环境下大气压较低,大气中的含氧量和氧分压降低,这使得人们在呼吸时进入体内的氧分也低,使得人体肺泡内氧分压降低,弥散血液循环中的氧也降低,动脉血氧分压和饱和度随之降低。
当血氧饱和度降到一定水平时就可引起各器官组织供氧不足,从而产生功能或器质性变化,进而出现缺氧症状,如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失眠、记忆力下降等,其中脑功能损害是最早发生且后果最严重的损害,而且暴露时间越长损害越严重。
低压缺氧是各种高原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而且长时间缺氧有可能导致心肌损伤或坏死,特别是人体在低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时,氧气供需失衡严重,导致心血管功能下降。
低压缺氧还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因为低氧对机体的免疫抑制会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而且也会抑制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加机体的敏感性。
2.2寒冷干燥对人体功能的影响高原地区气温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一般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而且高原地区大部分空气稀薄,白天地面会接收大量的太阳辐射,温度较高,但到了晚上,地面气温急剧下降,这使得昼夜温差很大。
高原反应的症状与预防

高原反应的症状与预防高原反应,也被称为高山病,是由于身体在登山等高海拔环境下所遭受的适应性障碍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
当人们从海平面上升至海拔3000米以上时,常常会出现头晕、胸闷、乏力等不适感觉。
这些不适感受主要是由于缺氧、低气压和干燥引起的机体调节失调导致的。
一、高原反应的症状1. 高山头晕: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高原反应症状。
当人们处于较高海拔地区时,受到低氧环境影响,大脑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从而导致头晕、眩晕等症状。
2. 呼吸困难:在海拔较高地区,由于空气稀薄,肺泡内氧分压降低,使得每次吸入的氧量减少。
身体需要更加频繁地进行呼吸来满足需求,因此容易感到呼吸急促或有窒息感。
3. 心悸和胸闷:由于低氧环境,心脏需要加大工作强度来保持足够的血氧供应。
这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心悸和胸闷等不适感受。
4. 恶心和呕吐:高海拔地区容易伴随着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这是身体对缺氧和高山环境适应能力不足的表现之一。
5. 失眠和食欲减退:在高海拔地区,由于机体内部环境发生改变,如氧分压降低、新陈代谢减慢等,造成了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紊乱。
因此,很多人会出现失眠和食欲减退等问题。
二、预防高原反应1. 缓慢升高海拔:为了让身体更好地适应高海拔环境,最好采取缓慢升高的方式。
每天升高不超过500米,并且在每个新海拔停留1-2天以便给身体充分适应。
2. 保持良好饮食:登山期间要确保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这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
同时还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防止脱水。
避免饮酒和过度劳累,这些都会增加高原反应的发生风险。
3. 合理安排休息:在登山途中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给予身体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保持良好睡眠质量也十分重要。
4. 保持适当运动:尽管登录环境特殊,但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身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能力。
建议进行轻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慢跑等。
5. 药物辅助治疗:对于一些需要迅速升高海拔的人群(如登山比赛选手),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辅助治疗,例如使用某些草本植物或多种维生素。
高反最佳办法

高反最佳办法一、什么是高海拔按照国际通行的海拔划分标准:——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
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
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从实际情况看,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一般在海拔2400米以下感觉基本正常,没有明显反应;超过2400米,如果有合理的海拔阶梯和足够的时间,还是能够逐步适应;超过5500米后,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无法完全适应。
二、什么是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症状普遍出现在超过海拔2700米以后。
快速(如乘飞机)到达3000米以上时,更容易发生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一般发生在到达高海拔6-12小时后,少数在1-3天后发生,一般3-7天内恢复,情况严重的恢复时间可达2周以上。
高原反应较为普遍的表现有:胸闷、气短、干咳、头痛、头昏、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嗜睡、失眠、微烧等;多数人会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发紫,有的人还会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等;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精神亢奋、思考力、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
三、哪些因素影响高原反应一般来说,影响高原反应的轻重程度、发病率的因素主要有:(一)海拔高度进入的海拔越高,高原反应越强烈,患各种高山病的概率也越大。
有报道说,3500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3600米-5000米的发病率达50%。
(二)进入方式进入高海拔的上升速度和幅度,直接影响到高原反应的强弱。
海拔急速升高,比循序渐进的“阶梯升高”反应要强,高山病患病率高。
有报道说,3日内从平原抵海拔4200米处,急性高山病发病率为83.5%;而由2261米经阶梯适应在7-15天内抵4200米处时,发病率仅为52.7%。
什么是高海拔什么是高原反应哪些因素影响高原反

什么是高海拔什么是高原反应哪些因素影响高原反一、什么是高海拔按照国际通行的海拔划分标准:——1500-3500米为高海拔,在这个高度,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大多数人都可以适应;——3500-5500米为超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个体的差异决定能否适应;——5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个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
没有人能在这个高度呆上一年。
即使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区域。
从实际情况看,生活在低海拔的人一般在海拔2400米以下感觉基本正常,没有明显反应;超过2400米,如果有合理的海拔阶梯和足够的时间,还是能够逐步适应;超过5500米后,无论花多少时间都无法完全适应。
二、什么是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指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带来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应。
高原反应症状普遍出现在超过海拔2700米以后。
快速(如乘飞机)到达3000米以上时,更容易发生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一般发生在到达高海拔6-12小时后,少数在1-3天后发生,一般3-7天内恢复,情况严重的恢复时间可达2周以上。
高原反应较为普遍的表现有:胸闷、气短、干咳、头痛、头昏、乏力、厌食、恶心、呕吐、嗜睡、失眠、微烧等;多数人会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发紫,有的人还会因空气干燥而出现皮肤粗糙、嘴唇干裂、鼻孔出血等;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宁、精神亢奋、思考力、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
高原反应视个体情况不同,症状和程度会有所差异。
有的只出现上述单个或少数几个症状,有的则多一些;有的反映敏感、强烈,有的则较轻,甚至几乎没有。
有过比较敏感的人在1700米就出现轻度高原反应,也接触过攀登6000米级别的雪山却高山反应很弱的人,很是感慨人与人之间差别怎会那么大呢。
三、哪些因素影响高原反应一般来说,影响高原反应的轻重程度、发病率的因素主要有:(一)海拔高度进入的海拔越高,高原反应越强烈,患各种高山病的概率也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的高原海拔高度对身体损害程度
通常,医学上会把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称为医学高原。
高原科学家把3000米定义为人的反应临界高度,为“不损害健康的高度”。
这个不损害健康的主题就是缺氧的高原反映,以及海拔升高带来的底温度、强紫外线、宇宙电粒辐射和低湿度等一系列的自然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不损害健康的海拔(无须药物。
该海拔一般不列入高原反应范畴):
2000米——2700米以上对极少数人有轻微良性反应。
2700米——3000米对部分人有微小适应性反应,有危急性疾病的人勿进(估计也不会到这里折腾)。
比较损害健康的海拔(药物可以减弱):
3000米——3300米对多数人有轻中度持续性高原反应,个别重度反应。
有慢性病或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勿进!
3300米——3600米大部分人有轻中度持续性反应,部分人重度反应,身体虚弱的人和有家族遗传史的人勿进!
3600米——4000米对绝大多数人都有中度以上的反应。
身体一般以下的人慎入!
严重损害健康的海拔:
4000米——5000米:都有中度以上反应,先服用药物可以减轻至中度或轻度(看体质),不要离氧气瓶的地方太远。
5000米以上,被定为特高海拔,为障碍临界高度,是生命禁区,最好谨慎冒险!
7000米为危险临界高度,海拔7000米以上机体不能代偿,为高山死亡带,最好不要去!
按一般人来说,3000米时,各方面的思维能力全面下降,其中判断力下降尤为明显,4000米时,书写字迹拙劣、造句生硬、语法错误。
超过 7000米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可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突然出现意识丧失。
温度上,按常理讲,海拔高度每升高150米,气温会下降1度。
一般海拔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度。
所以海拔越高,温度也越低。
同时海拔越高,紫外线、电粒辐射越高;大气压、湿度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