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剖宫产临床路径

产科剖宫产临床路径
产科剖宫产临床路径

产科剖宫产护理临床路径

相关知识点:

1.剖宫产术后:剖腹产就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胎儿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缝合的一种手术。它是解除孕妇及胎儿危急状态的有效方法。

2.剖腹产指征:(1)头盆不称者:因骨盆狭窄或畸形骨盆,产道阻塞(如肿物、发育畸形)。或因巨大胎儿、臀先露、肩先露等异常胎位。(2)相对性头盆不称及产力异常:子宫收缩乏力,发生滞产经处理无效者。(3)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妊娠合并心脏病、重度子痫前期及其子痫、胎盘早剥、前置胎盘。

(4)过期妊娠儿、珍贵儿、早产儿、临产后出现胎儿窘迫情况等。

3.什么是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1)胎产式是指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亲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2)胎先露是指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位称为胎先露。(3)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简称胎位。

4.剖宫产手术方式:(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下腹部正中切口或下腹横切口。临床广泛应用此法。(2)子宫体部剖宫产术:子宫体正中做纵形切口。仅适用于急于娩出胎儿或胎盘前置不能做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腹膜外剖宫产术:对宫腔有感染者尤为适用。

5.恶露观察: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1)红色恶露:量多,色鲜红,故名。含有大量血液(又名血性恶露),还有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镜下尖多量红细胞、坏死蜕膜及少量胎膜。血性恶露持续3-4天,出血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2)浆性恶露:色淡红含多量浆液。镜下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宫腔渗出液,且有细菌。浆液恶露持续10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恶露变为白色恶露。

(3)白色恶露:粘稠,色泽较白。含大量白细胞,坏死组织蜕膜,表皮细胞及细菌等。白色恶露持续3周干净。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持续4-6周,总量约250ml-500ml。若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胎盘、多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增多,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并有臭味。

6.子宫复旧和宫缩痛:(1)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呈圆形,宫底即刻降至脐下一横指,产后1日略上升至脐平,以后每日下降1-2cm,产后10日降至盆腔内。产后哺乳吸允乳头反射性地引起宫缩素分泌增加,故子宫下降速度较不哺乳者为快。

(2)宫缩痛:产后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称为宫缩痛。经产妇宫缩痛较初产妇明显,哺乳者较不哺乳者明显。宫缩痛一般可承受,多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不需特殊用药,也可酌情给予镇痛剂。

7.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引起,是正常新生儿在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的增高引起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d出现黄疸,于4~5d最明显,足月儿在生后10~14d消退;早产儿约有80%生后出现黄疸,可持续3~4周消退。生理性黄疸不伴有其他症状,小儿精神、反应好,个别新生儿吃奶稍差。

8.促进乳汁分泌的方法:(1)早吸吮、勤吸吮。(2)按需哺乳。(3)夜间哺乳。(4)母亲与婴儿同步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5)进食下奶食物。

9.剖宫产产后护理:(1)少用止痛药物:一般在术后数小时,产妇的伤口开始出现疼痛。为了让产妇能很好地休息,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天夜里会用一些止痛药物。当然,在此之后最好不要再用止痛药物,因为它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所以,产妇要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对疼痛做些忍耐。(2)术后多翻身:由于剖腹产手术对肠道的刺激,以及受麻醉药的影响,产妇在产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肠胀气,会感到腹胀。如果多做翻身动作,则会使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恢复得更快,肠道内的气体就会尽早排出,可以解除腹胀。(3)宜取半卧位:采取半卧位,同时配合多翻身,就可以促使恶露排出,促进子宫复旧。(4)尽力排尿:在手术前后,产妇会留置导尿管。导尿管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待膀胱肌肉恢复收缩排尿功能后拔掉。拔管后,产妇要尽量努力自行解小便,否则,再保留导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只要体力允许,在导尿管拔除后尽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促进肠蠕动和子宫复旧,还可避免术后肠粘连及血栓性静脉炎形成。

10. 剖宫产术后健康指导:(1)饮食:术后六个小时,产妇可以吃清淡的流质食物,如蛋汤、米汤,切忌进牛奶、豆浆、大量蔗糖等胀气食品;待排气后,则可进半流质食物,如稀粥、汤面、馄饨等;以后再恢复普通产妇饮食。(2)卫生:剖腹产产妇除了和顺产的产妇一样,要勤刷牙,洗脸,勤换衣,每天清洗外阴 1-2次以外,还要注意保持腹部切口的清洁。(3)产后同房:在产褥期内,是绝对禁止同房的。产褥期以后,也就是产后42天后,产妇恶露已经干净,可以逐渐恢复性生活,但要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防止再次怀孕做人流术而使子宫疤痕破裂,引起子宫穿孔。常用的避孕方法可以是工具避孕。哺乳期禁用避孕药物。剖腹产后6个月可以考虑放置宫内节育环。

11.产褥期:从胎儿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通常为6周。

12. 产后恢复操:

第一节:腹式深呼吸运动,是用于腹肌练习。刺激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去枕平卧,双手置于腹部,用鼻呼气,呼气时腹部肌肉尽量收缩。做4个8拍。

第二节:踝关节曲伸,旋转运动:膝盖不动,加快下肢血液循环。做4个8拍。

第三节:双膝曲伸(仰卧运动)双腿曲伸,双手平伸,吸气时尽量使头和上半身抬离床面。呼气时然后放下。做4个8拍。

第四节:臀部运动(收缩盆底肌肉)减轻腰骶部肌肉紧张,促进血液循环,将臀部从床面上抬起,然后还原,吸气时收缩腹肌及臀部肌肉,呼气时放松,提肛,保持5秒,连做10次,每次50次。做4个8拍。

第五节:腹肌练习(抬头运动)

1.产后腹部的肌肉分离。左右手叉腹两侧,抬头10次。做4个8拍。

2.第一、二天交叉置于上腹部,慢慢呼气,收缩腹肌,抬头慢慢还原(8次)。

3.第三天,呼气,腹肌收缩,双手触膝,双手分别触左右膝。做4个8拍。

第六节:腿部运动呼气时一脚底平贴床面曲腿,腿后跟尽量靠近臀部,呼气时慢慢将腿伸直,下一次呼吸换另一条腿运动。做4个8拍。

产后健美操的伸腿和仰卧运动,可以增强腹肌张力,缩肛运动能锻炼盆底肌和筋膜改善阴道松弛状态,胸膝卧位可以预防或纠正子宫后倾,上述动作一般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左右,以上动作产妇第二天就可以在床上练习,动作由少到多,幅度由小到大,根据产妇身体体力情况,动作和次数可增可减,运动量可逐渐加大。

13.出院随访康复指导:(1)婴儿满月后到儿保门诊复诊。(2)0-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4-6个月的婴儿逐渐添加辅食;6个月后必须添加辅食;坚持母乳喂养两年。(3)分娩42天之后,产妇恶露干净,需要到医院进行产后体检。体检正常即可以同房,但需要使用工具避孕。(男用避孕套,哺乳期间不要服用避孕药)。(4)剖宫产术后6个月,顺产后3个月便可上宫内节育环。(5)若产妇出院后阴道流血持续不干净或明显多于月经量,请随时到医院就诊,注意个人卫生。(6) 回家后饮食多样化,多食汤类,以利乳汁分泌。(7) 房间定时开窗通风,避免对流直吹。(8) 出院后有地区保健医生在出院第三天,产后14天,28天进行家访。

计划性剖宫产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 (2009版) 一、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手术编码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 2.胎儿因素; 3.羊水过少; 4.头盆不称; 5.高龄初产妇; 6.慢性胎儿窘迫; 7.有影响阴道分娩的各种合并症; 8.孕妇及家属要求。 (四)标准住院日为9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 2.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 2.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抗菌药物选择第一代头孢类; 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 2.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μ,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输血;

5.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7 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 3.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一代头孢类,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 (十)出院标准。 1.一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 2.血、尿常规基本正常; 3.切口愈合良好; 4.少量阴道出血。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孕妇原因延期手术; 2.子宫复旧不良,并发阴道流血过多; 3.并发产褥感染; 4.切口延期愈合。

[管理]妇产科临床路径管实施方案

[管理]妇产科临床路径管实施方案 妇产科临床路径实施流程 一、临床路径实施流程: 1. 经治医师完成患者的检诊工作,会同科室个案管理员对住院患者进行临床路径的准 入评估; 2. 符合准入标准的,按照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 开具诊疗项口,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为其提供诊疗服务的计划,并将评估结果和实 施方案通知相关护理组; 3. 相关护理组在为患者作入院介绍时,向其详细介绍其住院期间的诊疗服务计划(含 术前注意事项)以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 4. 经治医师会同个案管理员根据当天诊疗项LI完成情况及病情的变化,对当日的变异 情况进行分析、处理,并做好记录; 5. 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的诊疗项口完成后,执行(负责)人应当在相应的签名栏签名。 二、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当满足的条件: 诊断明确,没有严重的合并症,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预计时间完成诊疗项目。进

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1. 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要改变原治疗方案的; 2. 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疗方式而需退出临床路径 的; 3. 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 4. 其他严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情况。 三、临床路径的变异的处理 临床路径的变异是指患者在接受诊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偏离临床路径程序或 在根据临床路径接受诊疗过程中出现偏差的现象。变异的处理应当遵循以下步骤: 1. 记录: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将变异情况记录在医师版临床路径表中,记录应当真实、 准确、简明。 2. 分析:经治医师应当与个案管理员交换意见,共同分析变异原因并制订处理措施。 3. 报告:经治医师应当及时向实施小组报告变异原因和处理措施,并与科室相关人 员交换意见,并提出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4.讨论:对于较普通的变异,可以组织科内讨论,找出变异的原因,提出处理意见; 也可以通过讨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探索解决或修正变异的方法。对于临床路径中 出现的复杂而特殊的变异,应当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重点讨论。

妇产科教学工作总结

妇产科教学工作总结 篇一:XX年妇产科教学总结 XX年妇产科教研室教学工作总结 XX年,妇产科教研室承担了首都医科大学XX级山区1班学生的理论课和实习课的教学工作,其中理论课33学时、见习课21学时。本年在医院及科教科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指导下,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围绕妇产科学的课程建设与规划的纲要,认真且圆满的完成了本学年的工作任务,我教研室被评为优秀教研室。为了能更好的扬长避短,现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 一、理论教学方面 本年度,我们依据下达的教学任务,严谨且合理的制定了妇产科学的授课计划,并随时督查授课计划的执行情况,坚持互相听课与评课,随时抽查教师的教案、讲稿。常组织教研室的教师一起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互动,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期末严格依据考试大纲命题,顺利的完成的期末试卷的阅卷、试卷分析工作。 二、临床教学方面 重视临床技能的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妇产科的工作多设计个人隐私,且实习同学在临床实践中多不自信,一些技能操作无法正常完成,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

果,我们加强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让学生多在模型上操作,让老师给学生更多可以实际操作的机会。给学生制定实习任务,并在实习期间进行抽查,统一辅导,让学生对实际操作更有信心、更加熟练,从而更形象的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取得颇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也对老化的教学模型进行了更新。 三、教材建设方面 不断更新教材、课件、辅助资料,并根据临床教学实际,鼓励学科进展自编教材和讲义,突出妇产科学教学优势与特色,以适合本课程的教学需要。 四、师资力量建设方面 XX年参与理论授课和见习教学的老师有10位,高职占70%;参与实习带教的老师16位,高职占56%,均为本科以上学历。李爱阳和孙万卉老师已经成为首医全科医师研究生导师,我科现有教授一名(李爱阳),副教授两名(孙万卉、王允锋)。我科教师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有高度的教学热情,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精心准备课件,充分做到图文并茂,教学效果得到好评。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专任教师的培养和提高,鼓励年青教师参加临床工作的进修,获得实践经验。今年,翟亚楠老师通过了物诊和外总的技能培训考核,准备逐步参与教学工作。鼓励教师提高学历水平,XX年教研室王晓宇老师考取首医在职硕士研究生,目前正在准备毕业。

产科临床路径

产科临床路径 自然临产分娩者 日期项目护理内容 严密观察病情,如生命体征、胎心、宫口扩张、胎位。检查胎位是否评估正常、孕周,有无阴道分娩禁忌症 1、胎心监测。治疗 2、遵医嘱做好血常规、凝血四项等各种标本的采集。 检查及时送检各种标本。 l、顺产后予以缩宫素20单位宫底注射。药物 宫口扩张3CM前在产房内走动。活动入院当天 与配餐员联系,合理安排饮食,指导患者宜进食高蛋白、易消化吸收饮食之品,忌人参桂圆、麦片、麦乳精等。 1、按服务规范要求,及时安置病人。 2、会阴部清洁并做好阴道分娩的心里护理。护理 3、产程中监测生命体征,产后监测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排尿。 4、新生儿护理。 做好各种入院宣教及分娩期的相关知识。健康宣教 必要时复查血常规、尿常规。检查 高蛋白、易消化,忌人参桂圆、麦片、麦乳精等。饮食 1、会阴护理2次?日、监测生命体征指导产妇哺乳。 2、观察产妇情况、子宫收缩、宫底高度、阴道出血量及性状。护理 第2,3天 3、新生儿护理。 1、做好产褥期卫生知识的宣教。 2、加强母乳喂养、母婴同室及卫生知识的宣教。健康宣教

3、做好母乳喂养知识的宣教。 其余同前 1、发放出院通知单。护理 2、发病人满意度调查表,征求病人意见。 遵医嘱告知出院随诊计划治疗 第4天 做好出院指导、新生儿护理指导及出院手续指导。健康宣教 指导患者宜进食高蛋白、易消化吸收之品,忌人参桂圆、麦片、麦乳饮食精等。 胎膜早破行阴道分娩临床路径 日期项目护理内容 严密观察病情,如生命体征、胎心、宫口扩张、胎位、羊水。检查胎评估位是否正常、孕周,有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第一诊断为胎膜早破 1、胎心监测、羊水的观察。治疗 2、遵医嘱做好血常规、凝血四项等各种标本的采集。检查及时送检各种标本。 l、顺产后予以缩宫素20单位宫底注射,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治疗。药物 破膜后绝对卧床休息,指导床上翻身等活动。活动 入院1,2与配餐员联系,合理安排饮食,指导患者宜进食高蛋白、易消化吸收天饮食之品,忌人参桂圆、麦片、麦乳精等。 1、按服务规范要求,及时安置病人。 2、会阴部清洁并做好阴道分娩的心里护理。 3、观察临产征兆及产程进展。护理 4、做好接产准备。 5、产程中监测生命体征,产后监测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排尿。 6、新生儿护理。 做好各种入院宣教、分娩期的相关知识及胎膜早破相关注意点。健康宣教

最新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2017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2017年,我院临床路径工作临床路径管理工作的实施,规范了临床医疗行为,体现了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医疗费用,同时医疗活动公开透明,密切了医患关系。现将我院一年临床路径工作总结如下:

二、2017年1-10月临床路径信息统计

三、存在的问题 1.临床路径变异率高。 能成功完成临床路径的病例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临床纯粹的单病种患者较少,多数病人都合并其他疾病,或有并发症,无法完全按照路径要求实施诊治。 2.实施临床路径以来,平均住院费没有逐年降低,因为我院本身次均费用低,收费标准由县级标准调为市级标准,且每年平均住院费用与前一年比较的增长率在逐年下降。 3.部分科室临床路径工作执行力度缺乏。 由于实施临床路径增加了管理成本,临床路径需要专人审核,流程需要不断维护升级,增加了科室的工作量,导致部分科室对临床路径重视程度不够,积极性不高,有抵触情绪。同时,一些部门之间支持协调不到位,出现手术不能按期安排、药品断货等,导致路径变异率高。试点科室之间工作推进程度参差不齐,部分试点科室进入临床路径管理试点的病例数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工作滞后,工作执行不到位。 4.临床路径评估、评价、统计分析还不到位。 由于我院未设立独立的临床路径管理办公室,且无专职人员进行管理。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以来,虽在临床路径的评估审核工作上作了许多的工作,但仍有一定的不足,如:

未对临床路径病历进行逐一检查,对变异情况无分析总结等。 5.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起步晚、水平低,未达到全覆盖。 临床路径工作开展以来,仍有部分临床科室未开展临床路径工作,如:外四科、中医科。且实施的临床路径病种仍为单一病种,未开展合并路径病种,处于临床路径管理的起步阶段,水平较低。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按照省卫计委的要求,结合国家卫计委印发的《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和《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实施细则》,对我院临床路径管理作如下安排。 1.科主任、管理员认真履职,结合科室实际,优先制定院部规定的各科室临床路径(各科室拟实施路径见附件),重新核准已实施的临床路径模板,进一步扩大临床路径病种覆盖面。 2.进一步优化路径表单,增加护理版和患者版临床路径文本。医师版、护理版、患者版文本应当相互关联,形成统一整体。患者版文本应具备诊疗流程告知和健康教育功能。 3.完善相关制度规范,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对于符合进入临床路径标准的病例,其入组率不得低于50%,入组后完成率不得低于70%,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完成病历数须达到本科出院病例数的50%以上。各科主任、个案管理员要加强对变异病历的管理,要定期组织对变异原因进行分析、评估,针对变异发生较为集中的环节,分析变异原因,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逐步完善临床路径管理持续改进体系,力争临场路径实施的变异率≤15%。

产科剖宫产临床路径

产科剖宫产护理临床路径

相关知识点: 1.剖宫产术后:剖腹产就是在麻醉情况下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从子宫中取出胎儿及胎儿附属物,然后将子宫壁及腹壁各层组织缝合的一种手术。它是解除孕妇及胎儿危急状态的有效方法。 2.剖腹产指征:(1)头盆不称者:因骨盆狭窄或畸形骨盆,产道阻塞(如肿物、发育畸形)。或因巨大胎儿、臀先露、肩先露等异常胎位。(2)相对性头盆不称及产力异常:子宫收缩乏力,发生滞产经处理无效者。(3)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妊娠合并心脏病、重度子痫前期及其子痫、胎盘早剥、前置胎盘。 (4)过期妊娠儿、珍贵儿、早产儿、临产后出现胎儿窘迫情况等。 3.什么是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1)胎产式是指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亲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2)胎先露是指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位称为胎先露。(3)胎方位是指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简称胎位。 4.剖宫产手术方式:(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下腹部正中切口或下腹横切口。临床广泛应用此法。(2)子宫体部剖宫产术:子宫体正中做纵形切口。仅适用于急于娩出胎儿或胎盘前置不能做子宫下段剖宫产术。(3)腹膜外剖宫产术:对宫腔有感染者尤为适用。 5.恶露观察:产妇分娩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物处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 (1)红色恶露:量多,色鲜红,故名。含有大量血液(又名血性恶露),还有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镜下尖多量红细胞、坏死蜕膜及少量胎膜。血性恶露持续3-4天,出血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2)浆性恶露:色淡红含多量浆液。镜下少量红细胞及白细胞,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黏液,宫腔渗出液,且有细菌。浆液恶露持续10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恶露变为白色恶露。 (3)白色恶露:粘稠,色泽较白。含大量白细胞,坏死组织蜕膜,表皮细胞及细菌等。白色恶露持续3周干净。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持续4-6周,总量约250ml-500ml。若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胎盘、多量胎膜或合并感染时,恶露增多,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并有臭味。 6.子宫复旧和宫缩痛:(1)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呈圆形,宫底即刻降至脐下一横指,产后1日略上升至脐平,以后每日下降1-2cm,产后10日降至盆腔内。产后哺乳吸允乳头反射性地引起宫缩素分泌增加,故子宫下降速度较不哺乳者为快。 (2)宫缩痛:产后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称为宫缩痛。经产妇宫缩痛较初产妇明显,哺乳者较不哺乳者明显。宫缩痛一般可承受,多在产后1-2日出现,持续2-3日自然消失,不需特殊用药,也可酌情给予镇痛剂。 7.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引起,是正常新生儿在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的增高引起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d出现黄疸,于4~5d最明显,足月儿在生后10~14d消退;早产儿约有80%生后出现黄疸,可持续3~4周消退。生理性黄疸不伴有其他症状,小儿精神、反应好,个别新生儿吃奶稍差。 8.促进乳汁分泌的方法:(1)早吸吮、勤吸吮。(2)按需哺乳。(3)夜间哺乳。(4)母亲与婴儿同步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5)进食下奶食物。 9.剖宫产产后护理:(1)少用止痛药物:一般在术后数小时,产妇的伤口开始出现疼痛。为了让产妇能很好地休息,医生在手术当天或当天夜里会用一些止痛药物。当然,在此之后最好不要再用止痛药物,因为它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所以,产妇要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对疼痛做些忍耐。(2)术后多翻身:由于剖腹产手术对肠道的刺激,以及受麻醉药的影响,产妇在产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肠胀气,会感到腹胀。如果多做翻身动作,则会使麻痹的肠肌蠕动功能恢复得更快,肠道内的气体就会尽早排出,可以解除腹胀。(3)宜取半卧位:采取半卧位,同时配合多翻身,就可以促使恶露排出,促进子宫复旧。(4)尽力排尿:在手术前后,产妇会留置导尿管。导尿管一般在术后24~48小时、待膀胱肌肉恢复收缩排尿功能后拔掉。拔管后,产妇要尽量努力自行解小便,否则,再保留导尿管容易引起尿路感染。只要体力允许,在导尿管拔除后尽早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这样不仅可促进肠蠕动和子宫复旧,还可避免术后肠粘连及血栓性静脉炎形成。 10. 剖宫产术后健康指导:(1)饮食:术后六个小时,产妇可以吃清淡的流质食物,如蛋汤、米汤,切忌进牛奶、豆浆、大量蔗糖等胀气食品;待排气后,则可进半流质食物,如稀粥、汤面、馄饨等;以后再恢复普通产妇饮食。(2)卫生:剖腹产产妇除了和顺产的产妇一样,要勤刷牙,洗脸,勤换衣,每天清洗外阴 1-2次以外,还要注意保持腹部切口的清洁。(3)产后同房:在产褥期内,是绝对禁止同房的。产褥期以后,也就是产后42天后,产妇恶露已经干净,可以逐渐恢复性生活,但要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防止再次怀孕做人流术而使子宫疤痕破裂,引起子宫穿孔。常用的避孕方法可以是工具避孕。哺乳期禁用避孕药物。剖腹产后6个月可以考虑放置宫内节育环。

产科护理应遵循临床路径护理和循证护理相结合

产科护理应遵循临床路径护理和循证护理相结合 发表时间:2012-02-03T09:37:50.3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9期供稿作者:许炳娥[导读] 回顾以上36例高危孕产妇临床诊疗成功,母子平安,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很欣慰。 许炳娥(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长春 130042)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313-02 【摘要】目的探讨最具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产科护理模式,降低产科危重病人死亡率。方法对36例住院的高危产妇临床病例进行分析,分析其产前、产时、产后的病程进展及急救和护理措施。结果 36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结论只有按临床路径进行产科诊疗,并做好临床路径护理与循证护理相结合,才能做好高危产妇的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从而提高高危产妇的治愈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关键词】产科护理临床路径护理循证护理高危孕产妇 产科危重病人病情严重、发展快、风险大,医护人员要观察细致,诊断及时准确,临床路径清晰,抢救和护理措施准确并及时到位。急救技术以及各种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熟练。在护理方面要临床路径护理与循证护理相结合,争分夺秒进行抢救病人,同时还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要镇定,头脑清晰,操作迅速无误。这样母婴安全才能保证。挽救病人的生命是我们医护人员的天职。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009年我院产科收治高危孕产妇36例,36例高危产妇中有8例妊娠高血压疾病(其中4例子痫前期);妊娠合并糖尿病2例;双胎妊娠3例;羊水过多2例;胎儿窘迫3例;前置胎盘6例;胎盘早剥1例;先兆子宫破裂1例;产后出血10例。 2 抢救与护理 2.1产前、产时、产后病情观察密切观察胎心音、胎动及产程的情况,目的是避免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给予病人间断吸氧,使用胎心监测,15min~30min听胎心音1次;密切观察病人面部皮肤颜色、面部表情、意识是否清晰;密切观察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体征:如有无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呕吐、呼吸情况、有无腹痛、阴道流血、流液及血压、脉搏、体温和病情相关体征变化、是否有水肿、蛋白尿、尿量、血糖变化、血常规是否正常等;并根据医生诊断进入临床路径护理过程中。 2.2循证护理目前对循证护理的定义比较多[1],其中穆黑尔(Mulhall)等将循证护理定义为: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2]。也可简单理解为“遵循证据的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循证护理三个要素(1)可利用最适宜的护理依据。(2)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3)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中,严格按照妊娠高血压疾病分类[2]制定了临床路径治疗和护理方案;尤其对4例子痫前期病人成立专护小组,针对不同病例实施个性化护理。病房环境安静舒适,避免声光刺激;间断吸氧,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预防子痫发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或早发现心力衰竭、脑出血、肺水肿、HELLP综合征、肾功能衰竭、DICD等并发症[3];熟练护理技术;护理操作轻柔,准确;同时胎儿胎心率变化,及时纠正胎心率,使8名孕产妇母婴转危为安。 2.3临床路径护理与循证护理回顾我们资料中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3例双胎妊娠;2例羊水过多症的24例危重患护理中,我们除了按照各个不同诊断制定不同的产科临床路径护理方案,严密观察孕妇、胎儿病情和产程进展情况;并按照循证护理三要素预定了治防其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护理预案,如预防产后出血护理计划和预防胎儿窘迫的护理计划;并逐一实施,都取得良好的诊疗效果。回顾以上36例高危孕产妇临床诊疗成功,母子平安,我们全体医护人员很欣慰。 3 体会 产科危重病人病情严重、发展快、变化快、风险大,诊断需要迅速准确,抢救要及时;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观察要细致,决策要果断,操作要无误。要求产科医护人员熟知产科各种疾病病生理及其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丰富的临床经验,敏感的观察力,果断的决策力,高度的责任心;并且要有熟练的医疗护理技术和急诊急救技术。产科护理贯穿整个产程过程中,关系到母婴安全,责任重大。需要临床路径清晰,同时更需要应变能力强,需要临床路径护理与循证护理相结合。参考文献 [1]殷婷婷,严谨,孙水英.循证护理发展的哲学思考.当代护士,2008,06:110. [2]乐杰.妇产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99. [3]张爱荣.妇产科诊疗思维技巧.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67.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2019年版)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 (2019 年版) 一、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ICD-9-CM-3: 74.1)手术编码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10):721-724]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10):721-724] 1. 慢性胎儿窘迫。 2. 头盆不称。 3. 胎位异常。 4. 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 5. 骨盆及产道异常,无法经阴道分娩。 6. 瘢痕子宫。 7. 前置胎盘及前置血管。 8. 双胎或多胎妊娠。

9. 孕妇要求的剖宫产。 10. 妊娠巨大儿者。 11. 外阴疾病。 12. 生殖道严重的感染性疾病。 13. 妊娠合并肿瘤。 (四)标准住院日为9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 2. 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 2.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交叉配血 3. 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未筛查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4. 心电图、胎心监护 5. 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 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15〕43

号)执行,剖宫产(□类切口)的抗菌药物为预防性用药。 2. 抗菌药物选择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类。 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手术前30?120分钟,也可在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 天 1. 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 2. 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U,抗菌药物。 4. 输血:必要时输血。 5. 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W 7天 1. 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 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 3. 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一代或第二代头孢类,术后72 小时内停止使用。 (十)出院标准 1. 一般状况良好,体温正常。 2. 血常规基本正常。 3. 切口愈合良好。 4. 子宫复旧良好,恶露正常。

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分析报告.docx

2016 年度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汇总评估分析报告2016 年全院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汇总评估分析如下: 一、全院临床路径病种月统计情况 序号科别 病种住院入径出径入径率变异平均路径病种名称 人次人次(%)数住院日 总人数 11212121007 4.08 2323232100187.28 合计 1、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完成情况:路径病种住院总人数为人,入径 181 人, 出径 175 人,变异 97 人,入径率为 87.02%,出径率为 96.69%,变异率 53.59%,平 均住院日 7.34 天。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完成情况:路径病种住院总人数为人,入径181人,出 径 175 人,变异 97 人,入径率为 87.02%,出径率为 96.69%,变异率 53.59%,平均 住院日 7.34 天。 2、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未入径情况: 2015 年病种未入径 27 人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未入径情况:2015 年病种未入径 27 人 3、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情况:2015 年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 6 人(其中外三科 4 人[ 胆囊结石 2 人、腹股沟疝 2 人] ,外一科急性阑尾炎 1 人,内 五科 1 人)。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情况: 二、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符合路径未入径6 人:其中内二科3 人(住院号164175、主管医生张子陆,住院号164669、164745 主管医生周胜利,漏入径),内六科1 人(住院号164435、主管医生宋艳红,漏入径),内五科1 人(住院号164534、主管医生周江敏,漏入径),外一科急性阑尾炎 1 人(住院号 164834、主管医生黄根,漏入径)。 2、变异原因笼统,变异代码和评估说明不相符或未做评估说明 3 人:其中产科 12 人变异代码和评估说明不相符(住院号分别是: 164358、164773、164612、164275、164373、165380、 165074、164715、164714、164748、164849、 164919),儿科 3 人 有变异代码,未做评估说明(住院号分别是:164176、163903、164188),内二科 16 人有变异代码,未做评估说明(住院号分别是:164145、163924、164007、164572、165046、163853、 164815、164507、 164437、 164489、164610、164640、 164753、164755、164756、 165130), 3、变异情况统计分析: 181 例入路径病种变异97 例,变异率 53.59%(其中产科 24 例,占 77.42%;儿

2016年最新急诊剖宫产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急诊剖宫(2016年版) 一、急诊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0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版) 1.胎儿因素:急性胎儿窘迫 2.产程因素: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活跃期停滞和胎 头下降停滞 (四)标准住院日为5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00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 2.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急诊血常规+血型、生化全套; 2.急诊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近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抗菌药物选择第二代头孢类; 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当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 2.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μ,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输血; 5.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6 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

妇产科临床路径单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 (2009版) 一、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手术编码者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三)选择治疗方案得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 2.胎儿因素; 3.羊水过少; 4.头盆不称; 5.高龄初产妇; 6.慢性胎儿窘迫; 7.有影响阴道分娩得各种合并症; 8.孕妇及家属要求。 (四)标准住院日为9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子宫下 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 2.孕妇患有其她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 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2天,所必须得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 2.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未作得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其她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抗菌药物选择第一代头孢类; 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 2.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术中用药:缩宫素10-20μ,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输血; 5.新生儿处理:断脐、保暖、清理呼吸道等常规处理。 (九)术后住院恢复≤7 天、 1.必须复查得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用药:抗菌药物,缩宫药物;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 省妇幼2014版 一、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1手术编码者(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 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 2.胎儿因素; 3.羊水过少; 4.头盆不称; 5.高龄初产妇; 6.慢性胎儿窘迫; 7.有影响阴道分娩的各种合并症; 8.孕妇及家属要求。 (四)标准住院日为5-9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子宫下段剖 宫产术手术编码者; 2.孕妇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 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2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六项; 3.感染性疾病筛查(孕期未作的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4..肝肾功能、宫颈分泌物(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细菌、脲原 体)培养,空腹血糖、血脂7项、胰岛素;24小时尿蛋白, (孕期未做的)血红蛋白分析、G6PD检测。 5.彩超+生物物理评分+估计胎儿体重+心电图。 6.其他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根据病情需要选择抗菌药物 3.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 2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 2.手术方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3.术中用药:缩宫素20单位,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输血;

临床路径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相对于指南来说,其内容更简洁,易读、适用于多学科多部门具体操作,是针对特定疾病的诊疗流程、注重治疗过程中各专科间的协同性、注重治疗的结果、注重时间性。 临床路径是相对于传统路径而实施的,传统路径也即是每位医师的个人路径,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针对某一疾病可能采用的不同治疗方案。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的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现不同的治疗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了费用、预后等等的可评估性。临床路径通过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的特殊的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目前(2009年12月)已经组织专家制定出呼吸、消化、皮肤等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如皮肤科的带状疱疹、,儿科的、,妇科的子宫肌瘤、宫颈癌等。但并非一成不变的治疗方案,进入的患者出现严重并发 症时,或需要出院、转院时,应当退出当前临床路径。每家综合试点医院至少选择2个治疗专业的病种, 作为试点规范临床治疗路径。 其中22个专业包括: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肾病学、内分泌、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胸外科、心脏大、妇科、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肿瘤科。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医院各科室: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病人满意度,根据《医药卫生体质改革近期重 点实施方案(2009-2011)》和省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州卫字【2010】15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一、单病种临床路径是指由医疗、护理及相关人员在疾病诊断明确后,针对某种疾病或者某种手术制定的 具有科学性(或合理性)和时间顺序性的患者照顾计划。 二、院内各科室开展单病种临床路径均需遵守本制度。 三、各科室单病种临床路径开展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并与科室功 能任务相适应,需具备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各级医务人员要严 格执行相关病种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优化质控病种的诊断、治疗环节质量。 四、设立组织,加强督导 在院长、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建立三级医疗控制体系负责开展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工作,并负责该工作 的管理、督导。医院成立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领导小组,隶属于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要负 责制定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有关规章制度,对我院单病种质量及临床路径管理质量进行指导、监控 和评估,协调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剖宫产临床路径

计划性剖宫产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首选治疗方案为拟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者(手术编码ICD-9-CM-3:)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骨盆及软产道异常; 2.胎儿巨大; 3.羊水过少; 4.头盆不称; 5.高龄初产妇; 6.胎儿窘迫; 7.有影响阴道分娩的各种合并症; 8.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是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手术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 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0-1 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 2.凝血常规; 3.其它根据病情需要而定。 七、选择用药:抗生素第一代头孢类,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断脐后30分钟。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1-2天 1.麻醉:硬膜外或腰硬联合; 2.手术内置物:无 3.术中用药:缩宫素及其他必需用药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5-7天 1.术后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必要时); 2.术后用药:促子宫收缩药物 3.预防性抗菌药物:第一代头孢类(静脉用),术后72小时内停止静脉抗 生素。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一般状况好,体温正常; 2.伤口无红肿; 3.阴道出血少。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患者原因入院后5-6日手术; 2.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 3.新生儿黄疸转入儿科,母亲等待新生儿出院而留院; 4.术后出现发热及出血等并发症需要治疗和住院观察,导致住院时间延

产科7个临床路径

完全性前置胎盘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完全性前置胎盘(近足月)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完全性前臵胎盘(ICD-10:O44.0/O44.1) 行古典式剖宫产术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ICD-9-CM-3:74.0/74.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妇产科学(第七版)》(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在妊娠晚期(少数在妊娠中期)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可导致贫血或休克。 2.体格检查:子宫底高度与停经月份相符,但胎先露高浮,或为异常胎位。耻骨联合上缘先露下方有时可闻吹风样杂音,速率和孕妇脉搏一致。 3.超声检查胎盘盖过子宫内口。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和《妇产科学(第七版)》(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1.急诊剖宫产:根据病情需要行急诊剖宫产者。 2.计划性剖宫产:妊娠>36周。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是符合ICD-10:O44.0/O44.1完全性前臵胎盘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0-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型和交叉配血;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查者);

(4)心电图; (5)B超(需注意观察胎盘有无植入可能)和胎儿监护。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胎儿脐动脉S/D比值、血粘度、大便常规、电解质、C反应蛋白等。 (七)选择用药。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 2.宫缩剂、止血药。 (八)手术日为入院0-3天。 1.麻醉方式:硬膜外或腰硬联合,必要时全麻或局麻。 2.手术方式:根据病情选择子宫下段或古典式剖宫产术。 3.术中用药:缩宫素、抗菌药物、止血药等。 4.输血:必要时输血。 (九)术后住院时间≤7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等。 (十)出院标准。 1.伤口愈合好,生命体征平稳。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有下列情况退出临床路径:因产后大出血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者、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感染等因素需改变治疗方案或延长住院天数。

2015年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总结分析报告

2016年度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汇总评估分析报告2016年1-11月份全院临床路径实施情况汇总评估分析如下:

1、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完成情况:路径病种住院总人数为人,入径181人,出径175人,变异97人,入径率为87.02%,出径率为96.69%,变异率53.59%,平均住院日7.34天。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完成情况:路径病种住院总人数为人,入径181人,出径175人,变异97人,入径率为87.02%,出径率为96.69%,变异率53.59%,平均住院日7.34天。 2、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未入径情况:2015年病种未入径27人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未入径情况:2015年病种未入径27人 3、骨伤科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情况:2015年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6人(其中外三科4人[胆囊结石2人、腹股沟疝2人],外一科急性阑尾炎1人,内五科1人)。 内科临床路径病种变异退出路径情况: 二、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符合路径未入径6人:其中内科3人(住院号164175、主管医生张子陆,

住院号164669、164745主管医生周胜利,漏入径),内六科1人(住院号164435、主管医生宋艳红,漏入径),内五科1人(住院号164534、主管医生周江敏,漏入径),外一科急性阑尾炎1人(住院号164834、主管医生黄根,漏入径)。 2、变异原因笼统,变异代码和评估说明不相符或未做评估说明3人:其中产科12人变异代码和评估说明不相符(住院号分别是:164358、16477 3、164612、164275、164373、165380、16507 4、16471 5、164714、164748、164849、164919),儿科3人有变异代码,未做评估说明(住院号分别是:16417 6、163903、164188),内二科16人有变异代码,未做评估说明(住院号分别是:164145、163924、16400 7、164572、165046、163853、164815、164507、164437、164489、164610、164640、164753、164755、164756、165130), 3、变异情况统计分析: 181例入路径病种变异97例,变异率53.59%(其中产科24例,占77.42%;儿科18例,占56.25%;妇科2例,占50%;属患者因素69例(占71.13%),属医护因素4例(占4.12%),属系统因素19例(占19.59%),属出院因素5例(占5.15%)。 4、科室上报资料仍存在不规范不准确的问题: 其原因是统计出错和入院诊断不符合ICD-10编码及标准诊断对应程序规定,医生自由录入所致,请各科室按照11月份全院临床路径病种月统计情况逐一核查。

2019-2季度产科临床路径总结

2019年第二季度产科临床路径工作总结 我科本季度共有526例临床路径病例,总住院人次641人,总入径管理率 82.06%,现将本季度路径工作执行情况汇总如下: 一:入径人数如下: 本季度入径人数胎膜早破与自然临产同比、环比均有增加,与加强路径管理及本季度病人数较前上升有关。计划性剖宫产稍有下降,属于正常波动. 二:入径率如下:

胎膜早破入径率同比、环比基本变化不大,自然临产、计划性剖宫产同比、环比均有所降低,原因可能与医生录入诊断有关,部分遴选路径的病种有多种分娩方式可选,另有部分患者为入院后待产数天自然临产,医生未纳入路径管理导致入径率下降,要严格执行路径管理,对入院后临产患者及时入径。 三.变异率如下: 关,稍有医嘱的增减及时间变化即算变异,需进一步改善系统。

四.退径率: 本季度胎膜早破退径率同比、环比均下降,但自然临产及计划性剖宫产退径率同比、环比均上升,分析原因可能有:1.自然临产入院评估不够充分准确,试产过程中产程异常及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人数较多,导致自然临产退径率升高;2.有些计划性分娩孕妇入院引产入径,失败转剖宫产率较高,故退径率升高;3.少数剖宫产入径病例医生误操作退径; 整改措施:1.再次组织科内全体医生学习临床路径系统,入径标准、基本变异、完成及退径标准,减少退径率;2.继续监督退径率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 四.平均住院费用:

本季度足月顺产和胎膜早破二个病种费用同比。环比略有升高,波动不大,计划性剖宫产费用同比、环比升高,与本季度有几例危重症手术患者有关,费用较高。另外本季度搬迁新病房VIP病房费用明显上升也是原因之一。需尽量控制各病种病种的费用的上升。 五.平均住院天数: 本季度足月顺产的平均住院时间同比稍增,环比较上季度减少,胎膜早破住院时间变化不大,计划性剖宫产住院时间同比环比均下降,控制较好。 六.药品比: 本季度三个病种药品比同比环比均下降,控制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