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礼赞小提琴简谱
爱的致意小提琴简谱

爱的致意小提琴简谱爱的致意小提琴简谱如下:《爱的致意》歌曲来历:1888年夏,艾丽丝和埃尔加准备结婚,埃尔加去度假,临行前艾丽丝送给埃尔加一首诗"love's grace",作为回应,埃尔加旅途中作了一首短曲"liebesgruss"(love's greeting),献给carice(caroline alice 的缩写,后来又作为他们女儿的名字),度假回来后,埃尔加将乐曲送给艾丽丝,并求婚。
第二年五月他们在伦敦结婚。
埃尔加的妻子卡罗琳·艾丽丝·罗伯茨(caroline alice roberts)是驻印度的英军少将的女儿,父母早亡,她不顾家族反对(家族认为至少应该嫁个商人,而不是没有前途的音乐家)与埃尔加结婚。
艾丽丝是埃尔加的学生和忠实粉丝,对他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她坚信埃尔加的天才,埃尔加的成功之作几乎全是在婚后创作的,1920年艾丽丝去世后,埃尔加的作品相对就很少了。
埃尔加起初将乐曲献给妻子时用的是德文标题。
1888年底,schott音乐出版公司以两个金币买断这首曲子,以三个版本出版:钢琴独奏、钢琴和小提琴、管弦乐改编曲,但销售不理想。
于是出版商将曲名改为salut d'amour,作者为ed. elgar。
果然,法文标题和不明显的英国人名使乐曲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出版商非常满意,但埃尔加并没有因此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爱的致意"于1889年11月11日在伦敦水晶宫首演,是管弦乐版。
爱德华·埃尔加1857年6月2日出生于英国伍斯特附近的布劳德海(broadheath,worcester)。
父亲是伍斯特的音乐书商及管风琴师。
埃尔加未受过正规音乐教育,但学习过管风琴、小提琴和大管。
1879年曾担任伍斯特合唱队指挥、伍斯特郡精神病院管乐队指挥,1882年担任伍斯特业余器乐协会指挥。
爱的致意小提琴简谱

爱的致意小提琴简谱爱的致意小提琴简谱如下:《爱的致意》歌曲来历:1888年夏,艾丽丝和埃尔加准备结婚,埃尔加去度假,临行前艾丽丝送给埃尔加一首诗"love's grace",作为回应,埃尔加旅途中作了一首短曲"liebesgruss"(love's greeting),献给carice(caroline alice 的缩写,后来又作为他们女儿的名字),度假回来后,埃尔加将乐曲送给艾丽丝,并求婚。
第二年五月他们在伦敦结婚。
埃尔加的妻子卡罗琳·艾丽丝·罗伯茨(caroline alice roberts)是驻印度的英军少将的女儿,父母早亡,她不顾家族反对(家族认为至少应该嫁个商人,而不是没有前途的音乐家)与埃尔加结婚。
艾丽丝是埃尔加的学生和忠实粉丝,对他的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她坚信埃尔加的天才,埃尔加的成功之作几乎全是在婚后创作的,1920年艾丽丝去世后,埃尔加的作品相对就很少了。
埃尔加起初将乐曲献给妻子时用的是德文标题。
1888年底,schott音乐出版公司以两个金币买断这首曲子,以三个版本出版:钢琴独奏、钢琴和小提琴、管弦乐改编曲,但销售不理想。
于是出版商将曲名改为salut d'amour,作者为ed. elgar。
果然,法文标题和不明显的英国人名使乐曲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出版商非常满意,但埃尔加并没有因此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爱的致意"于1889年11月11日在伦敦水晶宫首演,是管弦乐版。
爱德华·埃尔加1857年6月2日出生于英国伍斯特附近的布劳德海(broadheath,worcester)。
父亲是伍斯特的音乐书商及管风琴师。
埃尔加未受过正规音乐教育,但学习过管风琴、小提琴和大管。
1879年曾担任伍斯特合唱队指挥、伍斯特郡精神病院管乐队指挥,1882年担任伍斯特业余器乐协会指挥。
中国小提琴名曲100首

中国小提琴名曲100首1.《其实你不懂我的心》2.《风含情水含笑》3.《下雨的时候》4.《明月千里寄相思》5.《绿岛小夜曲》6.《中国十八把小提琴》7.《往日的恋情》8.《何日君再来》9.《情人的眼泪》10.《你的眼神》11.《满江红》12.《晚风》13.《欣赏我爱你中国》14.《独奏万泉河水》15.《我爱你中国》16.《我和我的祖国》17.《我爱你塞北的雪》18.《你的眼神》19.《情人的眼泪》20.《满江红》21.《今宵多珍重》22.《晚风》23.《中国浪漫小提琴一》24.《浪漫小提琴二》25.《浪漫小提琴三》26.《中国浪漫小提琴四》27.《中国浪漫小提琴五》28.《中国浪漫小提琴六》29.《中国浪漫小提琴七》30.《中国浪漫小提琴八》31.《我爱你塞北的雪》32.《明月千里寄相思》33.《其实你不懂我的心》34.《风含情水含笑》35.《爱在深秋》36.《往日的恋情》37.《红麦子》38.《山歌》39.《山丹丹花开红艳艳》40.《渔舟唱晚》41.《在西北草原上》42.《草原之夜》43.《瑞丽江边》44.《红军哥哥回来了》45.《喜见光明》46.《山丹丹花开红艳艳》47.《沂蒙山之歌》48.《伟大的北京》49.《阿美组曲》50.《金色的炉台》51.《牧歌》52.《抒情曲》53.《夏夜》54.《短歌》55.《乐曲两首》56.《二泉映月》57.《送行》58.《四季调》59.《红麦子》60.《红梅赞》61.《夜光下的凤尾竹》62.《喜相逢》63.《渔舟唱晚》64.《春节序曲》65.《春之歌》67.《光明行》68.《洪湖水浪打浪》69.《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70.《茉莉花》71.《歌唱祖国》72.《梁祝小提琴协奏曲》73.《渔舟唱晚》74.《梁祝小提琴协奏曲》75.《爱在深秋》76.《春江花月夜》77.以下是继续提供的一些中国小提琴名曲:78.《新疆之春》79.《新春乐》80.《海滨音诗》81.《阳光照耀塔什干》82.《沉思》83.《爱的礼赞》84.《新疆舞曲》85.《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86.《G弦上的咏叹调》87.《流浪者之歌》89.《送别》90.《小提琴协奏曲梁祝》91.《梁祝小提琴协奏曲》92.《爱在深秋》93.《红莓花儿开》94.《洪湖水浪打浪》95.《草原之夜》96.《渔舟唱晚》97.《二泉映月》98.《良宵》99.《春节序曲》100.《四季调》101.《喜相逢》102.《山丹丹花开红艳艳》103.《山歌》104.《阿美组曲》105.《金色的炉台》106.《瑞丽江边》107.《沂蒙山之歌》108.《伟大的北京》109.《在西北草原上》111.《夏夜》112.《短歌》113.《乐曲两首》114.《红麦子》115.《红梅赞》116.《夜光下的凤尾竹》117.《渔舟唱晚》118.《四季调》119.《喜相逢》120.《茉莉花》121.《歌唱祖国》122.《梁祝小提琴协奏曲》123.《渔舟唱晚》124.《梁祝小提琴协奏曲》125.《爱在深秋》126.《春江花月夜》。
爱德华.埃尔加《爱的礼赞》小提琴名曲赏析

爱德华.埃尔加《爱的礼赞》小提琴名曲赏析《爱的礼赞》(法语:Salut d'Amour),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于1888年创作的乐曲,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
生于日不落乡间的爱德华.埃尔加(Edward Elgar)是一个伟大的自学成功的音乐家,1857年6月2日出生于英国渥切斯特(Worcester)附近的布罗德豪斯(Broadheath)。
父亲是当地的音乐书商和管风琴师,在当地开了一间音乐店,除了贩卖音乐相关用品与书籍,也修理钢琴、管风琴、调音等工作。
埃尔加是家中七个孩子中的第四位,对于音乐有很大兴趣,能弹钢琴,拉小提琴,还能吹低音管与作曲,这些音乐能力都是他努力自学而来的,除了家中的音乐环境,埃尔加并没有受过正式的音乐教育,他就读于一般的教会学校,直到15岁毕业,开始挣钱养活自己,也开启了他开始音乐自由工作者的生涯。
埃尔加除了接替父亲成为教会的管风琴师,亦收了不少钢琴与小提琴的学生,成为当地俱乐部的乐团指挥,也组了室内乐的团体演奏,成为该地乐团的首席小提琴,甚至还到精神病院工作与指挥。
1879年曾担任伍斯特合唱队指挥、伍斯特郡精神病院管乐队指挥,1882年担任伍斯特业余器乐协会指挥。
1885年起任伍斯特圣乔治罗马天主教堂管风琴师。
1891年定居莫尔文。
1899年,他与卡罗琳.艾丽丝.罗伯茨(Caroline Alice Roberts)结婚,卡罗琳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埃尔加成功之作几乎全是在婚后创作的。
1905-1908年,他担任伯明翰大学教授,1924年被任命为英王御前音乐教师。
一次世界大战时,埃尔加也以音乐回报祖国,写下不少激励士气的音乐,包含最出名的合唱曲《大英帝国精神》。
晚年他还曾担任哈勒乐团指挥。
1934年2月23日逝世于渥切斯特。
《爱的礼赞》优酷欣赏地址:/v_show/id_XMzY1MTQ2MTQ4.html《爱的礼赞》是埃尔加在1888年写给新婚妻子的一首小品,作品以典型的小夜曲风格,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典雅的爱情画卷。
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独奏谱 完整乐谱

小提琴独奏谱抒情的慢中板 (Adagio cantabile) q = 50梁山伯与祝英台何占豪、陈刚曲q = 54A tempo44244444ppp (长笛)pCadenza ad lib.dolcepoco rit.mp (双簧管)dolcemfprit.1 mp14222432334A142mf3211132133411411mf212234224G22432D332341421G2Poco più mossoString.A tempo23211132133421411(双簧管)p(长笛)3mf332233cresc.43dim.erit.32p41rit.233332f224322215(乐队)23211132133411411(长笛)mp(大管)(圆号)Cadenza ad lib.2mp111133131313121163活泼的小快板 (Allegro) q = 1502424343214212661rit.22 8mf3122234222342(乐队)1134232342234323mf12311313324141424242A41E2423(乐队)f4mf432123433241f 21002p21004211f2p 2f 02pmf2cresc.2255mf1f22p2cresc.0poco1321a 2132poco3f 21ff3162f(乐队)mff0214(长笛)mf116(长笛) mf2f2dim.1 mf cresc.227mf 43104310(乐队) mf43204320243f 122427Meno mosso慢板 惋惜地(Adagio asssi doloroso) q = 44恋恋不舍地A tempo34222(长笛)mf(单簧管)mp(圆号)prit. e dim.(大提琴)pespr.8p222212332341333121D34mppoco agitato42mf432223dim.33(双簧管)pmoltoespr.(单簧管)Rall. molto91mp 13323328Meno mosso阴沉地 (Pesante) q = 60不安地(Affannato Più mosso) q = 104(Duramente) q = 138344434443444214332A332324222Arit.2242D(弦乐)10mpsfpmfpoco a poco accel.ffcresc.11(铜管)ff9散板 激昂地 (Recitando elevato)快板、坚决地 (Allegro molto resoluto) q = 160244424446464344464442424(乐队)12ffad lib.2310323112343153221112231543sfp322(乐队)ff13(3)1f(0)2121102341223412cresc.11ff214(3)1f2234243313413213133133134cresc.12124112(3)(2)3411悲愤地 (Partimento) q = 132凶暴地 (Rabbioso) q = 156 哀伤、倾诉地 (Lagrimoso) q = 484444cresc.cresc.ff1513ff4343321333pf(铜管)ffrit.ecresc.fff16(单簧管)pmolto espr.1p333122424224133D3mp111D422D323333mf3333133(大提琴)molto mf espr.11233234113急板 坚决地 (Presto resoluto) q = 160散板 哭诉地 (Allegro Moderato Recit Lamentoso)Allegromolto q = 160tempo24134(乐队)17fsff321ad lib.422412(弦乐)sostenuto recit.ad lib.mp11temposostenuto recit.ad lib.11temposostenuto recit.ad lib.3p33temposostenuto recit.ad lib.mf1311(乐队)f 18ff 3f32132314Allegro moltomf 2p2p cresc.poco2a2pocoad lib.2f 2sfp 2f(乐队)G.P.sostenuto193fG111115142434242441132103102412620(铜管)ff f sf (弦乐)f(铜管)ff7f sf(弦乐)2p332324322mf222ff2116悲愤地 (Patimento) q = 721444442142114343231321423432cresc.2322324ffffCadenza recit.1ad lib.2311sfp2222f(乐队)fffff fp17安静地 (Tranquillo) q = 50抒情的慢中板 (Adagio cantabile) q = 487423 p (长笛)pCadenza ad lib.dolcepoco rit.24(弦乐)pmp pcon sord.espr.psenza sord. 18Più mosso q = 63赞美地 (Magnificamento) q = 68慢板 (Lento) q = 48244444251p dolce1242233243ppmp313A2(乐队)mp26fmf(乐队)ffMolto rall.p3pp131113333calando4119。
克莱斯勒:《爱的悲伤》(Liebesleid)小提琴曲谱

克莱斯勒:《爱的悲伤》(Liebesleid)小提琴曲谱
弗里茨·克莱斯勒是一位白发苍苍,蓄着一缕胡须,颜色庄重的老艺术家。
可是,在他演奏的全盛时代,他是举世瞩目的超级明星。
一场克莱斯勒独奏音乐会简直称得上是一件盛事。
和喜剧明星卓别林和魔术大师霍迪尼一样,克莱斯勒在公众心目中是传奇般的人物。
难怪布鲁诺·瓦尔特说:'克莱斯勒不是在演奏小提琴,他简直就是小提琴的化身。
'
此曲与作者的另一首小品《爱之欢乐》成为一对“姊妹篇”,两首小品的知名度不相上下。
本曲同样是依照维也纳地区民谣风格的圆舞曲作成,为a小调,3/4拍子,略带烦恼及伤感。
相当清丽的主旋律(片段1)首先出现,接着是这一主旋律的变奏形式,乐曲的中段旋律色彩较为明朗(片段2),仿佛是忧郁之中对幸福和欢乐的憧憬,然后经过变奏,再回到主旋律。
本曲与《爱的喜悦》有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形式,但两曲又各具特色,给人以不同的感觉,连起来欣赏时趣味更浓。
两曲的演奏时间都在三分钟左右,并且都曾被改编成为管弦乐曲及其他器乐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的礼赞小提琴简谱
爱的礼赞小提琴简谱如下:
《爱的礼赞》歌曲赏析:爱的礼赞,是[[英国]]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于1888年创作的乐曲,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
乐曲采用[[三段体]],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风格。
由[[e 大调]](有移调版本,[[大提琴]]版用[[d大调]])、2/4拍的[[切分音]]展开有名的a段。
小提琴在高音区应奏出恰似情人缠绵的深情旋律。
乐曲的b段转入[[g大调]],在柔和的曲调中加入一丝幽婉的相思情调。
经过带有[[泛音]]色彩的过门,主题再现。
经过带有复杂情绪的尾声,全曲在a段主题的变奏形式下缓缓减弱而终了。
历史
埃尔加于1888年7月在旅途中完成了曲谱,当时他已经与卡洛琳·爱丽丝·罗伯茨订婚。
由于爱丽丝精通德语,他将曲子命名为“liebesgruss”(love's greeting),题词为法文“à carice”。
“carice”是他未婚妻名字的缩写,也是他们两年后出生的女儿的名字。
他于9月22日从克雷文的友人那里回到位于伦敦的家后,将这首曲作为订婚礼展现给爱丽丝。
而爱丽丝以自己几年前写的叫做《拂晓的风》(the wind at dawn)的诗作为回应,埃尔加很快
为之谱了曲。
一年后,德国朔特音乐出版有限公司买下《爱的礼赞》的版权,以四个版本出版:小提琴与钢琴、钢琴独奏、大提琴与钢琴、管弦乐改编曲,但销售不理想。
于是出版商将曲名改为“salut d'amour”。
埃尔加后来意识到,这个法文标题不仅适用于法国,也帮助本作在其它欧洲国家获得了认可。
在1889年11月11日,本曲以交响乐形式首演于水晶宫的一场音乐会,由奥古斯特·曼斯指挥。
应用
其旋律也常出现于流行文化中,在香港歌手梁洛施的《先苦后甜》及韩国儿童歌唱组合七公主的《love song》中就有引用。
在日本动画《金色琴弦》中,由女主角的后宫团队出演的《爱的礼赞》五重奏将剧情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