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合集下载
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2.嘉靖27年(1548年),浙江巡抚朱纨 上疏请行海禁。
3.清廷厉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水”。乾隆 22年(1757),下令封闭其他海港,只 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从上述材料看,当时的中国社会 在对外政策上以及社会状况方面发 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积极发展对外交往到厉行海禁、闭关 锁国,中国从自信开放逐步走向了封闭 保守。在盲目自大情绪的作用下,中国 未能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日益落后, 从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沦为列强争相侵 略、掠夺的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
从参与者情况来看,西欧航海活动采取国家与冒险 者订立契约的形式,航海活动参与者包括贵族、骑 士、教士、商人、下层民众等,社会基础较广泛。 郑和下西洋受命于帝王,资金由国库拨支,社会基 础狭窄。
谢谢
从上述的材料分析,当时的中国 的社会状况?
古代中国是一个经济繁荣、技术先 进、国力强盛,居世界前列的泱泱 大国。从积极进行对外交往的史实 中看出,中国是一个极度开放进取 的国度。而也正是开放进取成就了 中国古代的繁荣。
1.“三保下西洋,费银钱数十万,军民死 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与国家何益?”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哥伦布航海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
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 最终到达美洲。
三、动脑想一想:
阅读并解释下面材料表达了哪些不同的观点。
“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 --《明史·郑和传》
“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 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殊域周咨录》卷八
与哥伦布航海对世界的影响相比较, 郑和下西洋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西洋人开辟了新航路,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 起来,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给 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3.清廷厉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水”。乾隆 22年(1757),下令封闭其他海港,只 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从上述材料看,当时的中国社会 在对外政策上以及社会状况方面发 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积极发展对外交往到厉行海禁、闭关 锁国,中国从自信开放逐步走向了封闭 保守。在盲目自大情绪的作用下,中国 未能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日益落后, 从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沦为列强争相侵 略、掠夺的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
从参与者情况来看,西欧航海活动采取国家与冒险 者订立契约的形式,航海活动参与者包括贵族、骑 士、教士、商人、下层民众等,社会基础较广泛。 郑和下西洋受命于帝王,资金由国库拨支,社会基 础狭窄。
谢谢
从上述的材料分析,当时的中国 的社会状况?
古代中国是一个经济繁荣、技术先 进、国力强盛,居世界前列的泱泱 大国。从积极进行对外交往的史实 中看出,中国是一个极度开放进取 的国度。而也正是开放进取成就了 中国古代的繁荣。
1.“三保下西洋,费银钱数十万,军民死 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与国家何益?”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哥伦布航海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
巴哈马群岛、海地岛等岛屿, 最终到达美洲。
三、动脑想一想:
阅读并解释下面材料表达了哪些不同的观点。
“耀兵异域,示中国之富强。” --《明史·郑和传》
“三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 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 --《殊域周咨录》卷八
与哥伦布航海对世界的影响相比较, 郑和下西洋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西洋人开辟了新航路,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 起来,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给 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传播基督教
哥伦布航海的另一个动机是为了传播 基督教,将欧洲的文化和信仰传播到 海外国家。
03
航行规模与影响
郑和下西洋的规模与影响
规模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庞大,最多时达到200多艘船,随行 人员超过27000人。相比之下,哥伦布的船队规模较小,只 有3-6艘船,随行人员也只有1000多人。
影响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中东和非洲等地区 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对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 郑和船队的远航也展示了当时中国的强大国力和先进航海技 术。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同时也是为了寻找 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和珍宝。
哥伦布航海
01
哥伦布航海是15世纪末欧洲航海 探险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远航 探险活动,他率领船队向西穿越 大西洋,最终到达美洲大陆。
02
哥伦布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通 往东亚的新航路,同时也有探索 新大陆和寻找财富的动机。
哥伦布航海的规模与影响
规模
哥伦布的船队规模较小,只有3-6艘船,随行人员也只有1000多人。
影响
哥伦布的航海探险开启了欧洲对新大陆的殖民时代,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哥伦布的航行发现了新大陆,为欧洲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资源,同时也 对美洲的原住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4
航行技术与装备
郑和下西洋的技术与装备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 比较
• 历史背景 • 航行目的与动机 • 航行规模与影响 • 航行技术与装备 • 结论:比较与启示
01
历史背景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明朝时期的海上远航探险活动,由郑和率领船队出海,前往东 南亚、南亚、中东和东非等地。该活动始于1405年,持续到1433年,是当时世 界上最远航行的探险活动之一。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远航之比较

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
• 商业革命: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贸易规 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 生变化。 • 价格革命:又称作物价革命 。新航路开辟 后,美洲贵金属流入欧洲。货币供应量的 增加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即通货膨 胀。衣食固定地租的封建主贵族势力衰落。 工商业资产阶级实力增强。所以价格革命 推动了欧洲国家、特点、影响(结 果)等方面比较
• 背景:(1)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 建制度衰落;(2)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 本主义兴起。 • 目的:(1)政治目的,宣传国威,加强与 海外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奇珍异宝 的需求;(2)经济目的,海外殖民,掠夺 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 特点: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大,次数 多。贸易性质也不同,前者是封建国家朝 贡性的贸易,后者是掠夺性贸易。
影响:(1)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 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 举,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 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但其不计经济 效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 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了巨大 的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2)西 欧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 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密切了世界 各地的联系,导致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
二、形成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 根源在于两次航海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 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后者是建 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之上
三、郑和下西洋废止原因及其启示
• 原因:朝贡贸易不计经济效益,违背经济 规律。耗费浩繁,国库枯竭。明末的禁海 令,实行闭关政策。 • 启示:发展对外关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 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定要坚持改革 开放。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

世的影响更大?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一)
(1)时间、到达范围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二)
规模 目的 手段
规模 目的 手段
结果及影响
结果及影响
(2)规模
(3)远航目的
(4)结果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花费巨大,国库不济,航海停止,后 来的皇帝采取闭关锁国,国运渐衰
课堂巩固
材料一: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2004年7月, 香港凤凰电视派出一艘“凤凰号”单桅帆船,开 始历时8个月的航海电视行动。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还算是比较开放的,但 没有把握机遇。如果从明朝中叶起到鸦片战争, 有300多年闭关自守。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 得愚昧无知,贫穷落后。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 开放不行。 (1)每年7月的哪一天是我国的“航海日” ? (2)郑和船队经过了哪两个海峡? (3)材料二,给现代中国哪些启示?
比较: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在 规模、目的、手段、结果、 影响方面的不同
郑和下西洋(七次) 哥伦布航海(四次)
船只数量 船只大小 最多200多艘 3—17艘
大宝船长151.65米, 长24.5米,宽6米 宽61.6米 丝织品、瓷器、茶叶、牲畜、种子、农具、 印花布等 粮食等 多达27800人左右 1500人
掠夺了巨额财富,为欧洲资本主义发 展奠定雄厚基础
(5)影响
郑和:加强了明朝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和 友好往来,使明帝国威震海内外;但也给明朝政府造 成巨大的财政经济负担; 哥伦布: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各大洲 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促进人类文明的 传播与交融;但也给拉美人民打来了灾难;
1.认真完成《作业本》第1、2、4题。 2.用一二句话谈谈我学习后的感悟。 3.有兴趣的同学,继续探索“课内”没 有完成的话题。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一)
(1)时间、到达范围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二)
规模 目的 手段
规模 目的 手段
结果及影响
结果及影响
(2)规模
(3)远航目的
(4)结果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花费巨大,国库不济,航海停止,后 来的皇帝采取闭关锁国,国运渐衰
课堂巩固
材料一: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2004年7月, 香港凤凰电视派出一艘“凤凰号”单桅帆船,开 始历时8个月的航海电视行动。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还算是比较开放的,但 没有把握机遇。如果从明朝中叶起到鸦片战争, 有300多年闭关自守。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 得愚昧无知,贫穷落后。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不 开放不行。 (1)每年7月的哪一天是我国的“航海日” ? (2)郑和船队经过了哪两个海峡? (3)材料二,给现代中国哪些启示?
比较: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在 规模、目的、手段、结果、 影响方面的不同
郑和下西洋(七次) 哥伦布航海(四次)
船只数量 船只大小 最多200多艘 3—17艘
大宝船长151.65米, 长24.5米,宽6米 宽61.6米 丝织品、瓷器、茶叶、牲畜、种子、农具、 印花布等 粮食等 多达27800人左右 1500人
掠夺了巨额财富,为欧洲资本主义发 展奠定雄厚基础
(5)影响
郑和:加强了明朝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和 友好往来,使明帝国威震海内外;但也给明朝政府造 成巨大的财政经济负担; 哥伦布: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各大洲 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促进人类文明的 传播与交融;但也给拉美人民打来了灾难;
1.认真完成《作业本》第1、2、4题。 2.用一二句话谈谈我学习后的感悟。 3.有兴趣的同学,继续探索“课内”没 有完成的话题。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虽未发现新大 陆,但决不是 “杨白劳”!
功过相当,功 魁祸首!≠”强 盗”
规模 目的 手段 部分结果 郑和下西洋 航空母舰 厚往薄来 和平亲善 造福亚非 哥伦布航海 小渔船 东方金梦 殖民扩张 祸殃美洲
规模 目的 手段 部分 郑和 下西 洋 哥伦 布航 海
结果
航空 厚往 和平 造福 母舰 薄来 亲善 亚非 小渔 东方 殖民 祸殃 船 金梦 扩张 美洲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 航海的比较
焦点问题
郑和下西洋 与哥伦布航海 的实力状况如何?
规模
郑和为什么 没有发现美洲?
目的
郑和下西洋 与哥伦布航海 所带来的影响?
影响
如何客观公正评价 郑和与哥伦布?
郑和下西洋留 下什么经验教训?
活动一:海上实力大比拼
与漫 西画 方一 小: 渔东 船方 航 空 母 舰
发漫 现画 新二 大: 陆“ 小 渔 船 ” 捷 足 先 登
分组讨论
新大陆为什么让 小渔船捷足先登? 为什么航空母舰 发现不了?
从航海的动因、价值观念的不同等多个角度来 思考。比如,郑和航海主要侧重于政治目的,不 如哥伦布等西方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有持续的经济 动因;又如,中国人崇尚和平,没有向海外掠夺 财富的欲望,没有征服新领土的野心;从国内经 济结构来看,西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统治者推 行重商政策,谋求海外扩张。明朝推行重农抑商 传统政策,禁止私人外贸活动。从参与者情况来 看,西欧航海活动采取国家与冒险者订立契约的 形式,航海活动参与者包括贵族、骑士、教士、 商人、下层民众等,社会基础较广泛。郑和下西 洋受命于帝王,资金由国库拨支,社会基础狭窄。
活动三:和平使者与“海 盗”
使漫 者画 与三 “: 海和 盗平 ”
当地人的态度 各是怎样?为 什么出现这样 的反差呢?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

材料表达的观点
1)认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在于炫耀明朝军 事的强大和国家的富强
(
(2)认为郑和下西洋劳民伤财,有损国家利益.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1.在政治上,扩大了明朝的在海外的影响, 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宣扬 了中华文化。
2.在经济上,官方朝贡贸易没有促进社会经 济的发展,反而劳民伤财 ,也正是这一 航海动机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经济差距,但 同时中国航海的和平稳定发展模式,与西 方的暴力掠夺发展模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郑和宝船与哥伦布船队旗舰的模型对比
战船
粮船
水船
大宝船
马船
坐船
飞 燕 阵 编 队
明成祖时中国经济、科技、军事实力强盛, 是当时世界上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
郑和航海与哥伦布航海的规模:
项目 时间 出航次数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1405年— 1433年 7 1492年— 1504年 4 比较 早87年,长 16年 多 3次
评一评:结合以下材料请你们双方互相评价远洋航海的影响。 “三宝下西洋,费钱银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 而回,于国家何益?”——《殊域周咨录》 郑和的出使远航,在古代中国对外关系史和航海史上都是 罕见的壮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 的交流。——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九卷,《中古时 代· 明时期》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 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 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 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 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 发展。”——《共产党宣言》 麦哲伦第一个完成了环球航行,在他的死亡之所──菲律 宾的马克坦岛,菲律宾人民建立了巨大的纪念碑来纪念民族英 雄拉普拉普,因为他在战斗中打死了麦哲伦。拉普拉普是菲律 宾第一位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而麦哲伦则作为一个残忍暴虐、 贪得无厌的侵略分子载入菲律宾的史册。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一、时间:1405—1433年 二、次数:七次 三、目的 四、意义
郑和是我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1405年至1433年七 次下西洋,历时28年,在第七次下返航途中郑和 病逝于古里,把毕生献给了航海事业。郑和一生 七下西洋,每次都是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国;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比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 87年,比达·伽马1497年率领的葡萄牙船队到达 印度卡利卡特要早92年。
一、时间:1492年
二、目的地:美洲(由于哥伦布想到中国和印度寻找黄金,经两个 月后,他到达美洲大陆,他却以为到达了东亚,就将当地土著居民称 之为印第安人直到他死为止都认为自己去的就是东亚)
三、目的:寻找黄金
四、结果:发现新大陆
五、可以远航的原因
六、影响
郑和航海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项目 时间 郑和下西洋 1405年—1433年 哥伦布航海 1492年—1504年 比较 早87年,长16年
出航次数 船只数
7 200艘
4 17艘
多3次 相当于11倍
最大船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长151.8,宽61.6 ,载1000吨
长24.5米,宽6米 ,载重100吨
载重相当于10倍
郑和是我国明代的伟大航海家1405年至1433年七 次下西洋,历时28年,在第七次下返航途中郑和 病逝于古里,把毕生献给了航海事业。郑和一生 七下西洋,每次都是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国;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比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 87年,比达·伽马1497年率领的葡萄牙船队到达 印度卡利卡特要早92年。
一、时间:1492年
二、目的地:美洲(由于哥伦布想到中国和印度寻找黄金,经两个 月后,他到达美洲大陆,他却以为到达了东亚,就将当地土著居民称 之为印第安人直到他死为止都认为自己去的就是东亚)
三、目的:寻找黄金
四、结果:发现新大陆
五、可以远航的原因
六、影响
郑和航海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项目 时间 郑和下西洋 1405年—1433年 哥伦布航海 1492年—1504年 比较 早87年,长16年
出航次数 船只数
7 200艘
4 17艘
多3次 相当于11倍
最大船只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长151.8,宽61.6 ,载1000吨
长24.5米,宽6米 ,载重100吨
载重相当于10倍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途经的主要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
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 斯里兰卡- Nhomakorabea阿拉伯半岛,
最远到达:__红__海__沿__岸_、__非__洲_东__海__岸___
哥伦布航海图
哥伦布航海是从哪里出发的?最远到达了哪里?
从西班牙出发,经过巴哈马群岛、海地岛 等岛屿,最终到达美洲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对当 今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你们认为我们应从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中吸 取什么经验和教训呢?
从中国古代社会盛衰史 实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 什么样的结论呢?
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还是个人集体,要发展 要进步,首先必须具备一种开放的态度,要有一 种进取的精神
恩西格方斯航海又是为了什么? 对于“奇宝”中国和西方又是如何对待和利用的 呢中?国统治者是为了宣扬国威,扬名四海。人们都觉得郑和下西洋
劳民伤财,不赞成航海事业。西方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黄金, 掠夺土地,发展贸易。中国纵得“奇宝”也只是供统治者玩乐, 而西方是用于投资发展工商业的。
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下令封闭其他海港,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思考)从上述材料看,当时的中国社会在对外政策上以 及社会状况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积极发展对外商贸往来到厉行海禁、闭关锁国,中国从 自信开放逐步走向了封闭保守。在盲目自大情绪的作用下, 中国未能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日见落后,从一个繁荣强 大的封建大国沦为列强争相侵略、掠夺的落后贫穷的半殖
从郑和下西洋对开放的尝试和拒绝,到明清统治者逐步采取 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走 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当我们面对中国崛起的良机 时,历史可为我们提供什么启示?
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印度、 斯里兰卡- Nhomakorabea阿拉伯半岛,
最远到达:__红__海__沿__岸_、__非__洲_东__海__岸___
哥伦布航海图
哥伦布航海是从哪里出发的?最远到达了哪里?
从西班牙出发,经过巴哈马群岛、海地岛 等岛屿,最终到达美洲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对当 今中国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你们认为我们应从郑和下西洋这段历史中吸 取什么经验和教训呢?
从中国古代社会盛衰史 实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 什么样的结论呢?
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还是个人集体,要发展 要进步,首先必须具备一种开放的态度,要有一 种进取的精神
恩西格方斯航海又是为了什么? 对于“奇宝”中国和西方又是如何对待和利用的 呢中?国统治者是为了宣扬国威,扬名四海。人们都觉得郑和下西洋
劳民伤财,不赞成航海事业。西方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黄金, 掠夺土地,发展贸易。中国纵得“奇宝”也只是供统治者玩乐, 而西方是用于投资发展工商业的。
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下令封闭其他海港,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思考)从上述材料看,当时的中国社会在对外政策上以 及社会状况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从积极发展对外商贸往来到厉行海禁、闭关锁国,中国从 自信开放逐步走向了封闭保守。在盲目自大情绪的作用下, 中国未能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日见落后,从一个繁荣强 大的封建大国沦为列强争相侵略、掠夺的落后贫穷的半殖
从郑和下西洋对开放的尝试和拒绝,到明清统治者逐步采取 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走 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当我们面对中国崛起的良机 时,历史可为我们提供什么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和下西洋影响:
加强了明朝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和友好往来,使明帝国 威震海内外;但也给明朝政府造成巨大的财政经济负担。
在西方,西班牙国王同意哥伦布的航海探险请求时,不 仅封他为贵族暨大西洋海军元帅,更准他担任未来所发现的岛 屿和陆地的总督,而且这些头衔都将世袭。此外,新发现土地 上产品的归他所有;他也能参与新土地上所有的商业活动。远 航探险不仅可以带来荣誉,更可以致富。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 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的产品, 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 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 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
随行人员的 数量
出海人数最多时达 27800人
最多一次1000余 人
海船长151.8米,宽61.6米 海船长24.5米,宽6米 宝船载重量约1500吨 旗舰“圣玛丽亚”号载重120吨
哥伦布航海途径的主要地点:
哥伦布航海从西班牙出发,经加那利群岛、巴哈马群岛、海地岛 等岛屿
最远到达: 美洲
郑和下西洋途径的主要地点:
哥伦布航海:
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各大洲之间的联系,使世界开始走向 整体;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但也给拉美人民打来了灾难;推动全 球动植物品种的交流。
性质
在郑和下西洋之后出现了西方殖民航海模式。这一模 式的特征是:以掠夺贵金属、土地和进行殖民统治为目标, 以武力征服为手段,强制改变当地人民信仰,摧毁当地固 有文化。按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李约瑟的论证,郑和船队 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船队;但郑和留下的是和平、 友谊、互利贸易和相互尊重;而西方航海模式留下的是血 与火的征服与摧毁。 ——黄晴《郑和属于世界》
▶要有危机意识。 ▶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还是个人集体,要发展要 进步,首先必须具备一种开放的态度,要有积极进 取的精神。 ……
郑和下西洋、路线更 长,范围更广,航海 技术更先进。
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满剌加(今马来西亚)、爪哇、榜 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带)、锡兰(今斯里兰卡)、 阿拉伯半岛。
最远到达: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 航海分别是出于什么目的?
郑 和
1.宣扬国威;
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
2.加强与海外诸国的外交联系; 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哥 伦 1.直接目的在于寻找黄金。 布 2.获取商业利益 有经济利益的驱动
4.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郑和下西洋既不是探险,也不是发现,不过是千年中国航 海与海外贸易史的继续。 ……在经济上挥霍财富是灾难,在政 治上挥霍理想也是灾难,郑和一次又一次辉煌的远航,除了 “示中国富强”的政治浪漫外,很难说对帝国有什么实惠,有 人强调郑和下西洋的贸易实质,可是,当我们了解了朝贡厚往 薄来的原则和贸易品的性质,就不难猜测其荒唐的经济实 质。 ——周宇《郑和:远航于地理大发现前夕》 郑和的远航,大大提高了中国在海外诸国的声望。“皇华 使者奉天敕,宣布纶音往异域”。各国也争遣使团来华,中国 人成为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一支支配力量。郑和下西洋是中 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次空前绝后的壮举。但明王朝遣使西航的 目的,并没有和民间对外贸易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古代史编(下卷)》
综合探究六
郑和下西洋
郑和(1371-1435),云南昆阳(今晋宁)人, 回族,本姓马,小字三保。他家世代信奉伊斯 兰教。
时间:1405-1433年 次数:先后7次
时间:1492-1504年 次数:先后4次
哥伦布(1451-1506),出生于意大利,在西 班牙王室的资助下四次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郑和船队组成:
战船
粮船
水船
大宝船
比
郑和下西洋
船只数量
200多艘
哥伦布航海
最少一次3艘,最多一 次17艘
船只大小
郑和下西洋 牲畜、农具、种子、粮食、 丝织品、瓷器、茶叶、 玻璃珠、小镜子、花帽子、 时间更早, 携带的货物 铜铃、针线、小刀、眼镜等 印花布、铁器等 规模更大。 百货
郑和下西洋: 和平交往
哥伦布航海: 利益驱动、暴力掠夺
结果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花费巨大,国库不济,航海停止,后 来的皇帝采取闭关锁国,国运渐衰
掠夺了巨额财富,为欧洲资本主义发 展奠定雄厚基础
从郑和下西洋对开放的尝试和拒绝,到明清统治者逐步 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是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 潮流,走向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今,当我们面对中 国崛起的良机时,历史可为我们提供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