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模块学分要求

合集下载

河西学院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河西学院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试行)

河西学院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一、为维护我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我校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的管理。

三、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校实行弹性学制。

第二章目的实施学分制的目的:一、提高学生素质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知识的要求。

二、引导学生自我设计和选择成才方向,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调动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充分利用我校的各类教学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第三章学制与学期一、学制:本科标准学制为4年,实行3-6年的弹性学制。

学生取得学籍后,在3--6年学习年限内修业,可提前至3年毕业,也可延长至6年毕业,累计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6年。

具有学籍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

二、每学年为两个学期,共40周,其中教学时间36周(每学期18周),考试时间4周(每学期2周),并在适当时间安排入学教育、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

第四章课程设置与学分一、按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我校各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分为三个平台:校级平台课程、系级平台课程和专业平台课程。

二、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多少的单位,以成绩绩点作为衡量学生学习质量优劣的指标,以取得必要最低学分作为毕业标准。

各专业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最低总学分为160-170学分(具体学分要求按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执行)。

三、各类课程学分分配的原则要求如下:(一)校级平台课程校级平台课程是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培养中的基础部分,它包括:1、思想理论课程模块:必修16学分,其中课堂教学14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

2、体育健康教育课程模块:必修6学分,并完成大学生体能测试。

3、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块:文史类4.5学分,理工类6学分。

4、大学外语课程模块:必修12学分。

湖南师范大学学分制实施办法

湖南师范大学学分制实施办法

湖南师范大学学分制实施办法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和绩点来计算学生学习的量和质的一种现代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学分制这一教学管理制度,在总结我校实施学分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学分制实施办法。

一、课程设置与分类各专业的课程设置统一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课程组成。

(一)必修课。

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

1.公共必修课程旨在进一步夯实基础、拓宽口径,注重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贯通和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公共必修课程及其学时、学分的分配由教务处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规格统一安排,具体安排见附表一。

另外,学校将根据学科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及学生的要求,由学校教学委员会审定,增设相关的动态型新课程。

2.专业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是各专业的学生都必须修读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

专业必修课程由3个课程模块组成。

即①专业基础课程模块;②专业主干课程模块;③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①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由本学科基础课程和跨学科或跨学科门类的相关学科基础课程两部分组成。

以学生学习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为目标,课程内容强调基础性,旨在落实“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及要求。

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是我校“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必须修读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见附表二)。

非师范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拟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可选修教师教育课程模块,所修学分只能计入该专业的选修课程学分。

②专业主干课程模块是为反映各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职业定位而设置的既相对独立又能够形成有机整体的主干课程组。

该组课程模块的设置既体现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课程设置要求,又兼顾了我校的特色和优势。

该课程模块设置了研究方法和学术论文写作指导课程,以加强科研能力训练。

③专业实践课程模块包括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

陕西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必修模块教学要求

陕西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必修模块教学要求

陕西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必修模块教学要求《陕西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必修模块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的编写,以《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为单元,对各模块中每一主题的教学内容逐条分解、细化和补充,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进行界定,并提出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

各模块设有“课程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部分内容。

“课程目标”从课程理念出发,依据通用技术的特点和教育现状提出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要求的基准。

每个条目明确了学生应学习的内容及应达到的要求;“学习要求”主要是对每个模块中学生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教学建议”主要根据我省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针对学习要求中的内容为教师提出实现课程目标、突破教学重点、把握教学内容及范围等方面的参考建议。

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要求》中使用了体现不同水平的行为动词。

这些词语有些是对学习结果目标的描述,有些是对学习过程目标的描述,并分别指向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性目标。

具体说明如下: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时期,都有一些技术群直接影响当时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的水平,这些技术群被称为“社会技术”。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曾先后出现过三种社会技术,渔猎技术、农耕技术和工业技术,它们都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

上世纪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作为当今的社会技术登上了舞台,它们比上述三种社会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更大,席卷社会的速度更快,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的渗透,使许多领域面目一新。

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对于空间和时间的观念。

技术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到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污染、生态不平衡、都市拥挤等问题。

认识技术、善用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就应运而生了。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个全新的课程,是此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表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表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表
(三)学制、学时及修习要求。

1.学制与学时
(1)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

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2)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分两个学段安排课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

(3)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原则上每周安排的课程修习时间不超过35学时,每学时教学时间一般为45分钟。

附表一普通高中课程内容一览表
附表二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参照)
普通高中课程安排指导表(参照)(续)。

运城学院附属中学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方案(已打印)

运城学院附属中学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方案(已打印)

运城学院附属中学高中新课程学分认定方案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山西省教育厅《山西省普通高中学分认定办法(试行)》等文件的要求精神,制订我校学分认定方案。

一、学分认定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一定的学分,学分由具有普通高中学历教育资格的学校结合实际负责认定,国家承认具有普通高中学历教育资格的学校按照规定认定学分。

学分分值为整数。

根据相关规定,我校学分分配指导表如下:(略)二、成立各学分认定工作小组1、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成员:校级领导、教务处主任、政教处主任、有关年级主任2、工作小组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成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各班主任(教学班指导教师)、各学科任课教师、各班学习委员、各学科课代表、研究性学习组长(学生)职责:负责对实施学分的认定、评定的领导和指导工作。

3、仲裁委员会组长:校长副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组成人员:政教处主任、团委书记、学生会主席、各班班主任、各班团支部书记、各班班长职责:负责接收学生对学分的认定过程中学生的申诉、调查、核实以及纠正三、学分认定的基本程序(1)学校确定课程考核负责人(2)课程考核负责人提交学生考核成绩(3)学科组审核-教务处复核(4)主管教学副校长审查(5)校学分认定委员会批准-学生学分公示(6)学分管理员记入学生学籍表并存档学分认定程序中的各个环节,有关负责人必须签署意见并签名。

四、各类课程学分的认定1、学科类课程学分的认定学分认定以学科模块为单位,并按模块规定的学分值进行认定。

学科模块有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

(1)各学科必修模块的学分计分方法必修模块中的政治、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技术等学分由考试(占60分)、学科附加考核内容(占10分)、学习过程评价(占30分)三部分组成。

考试原则上由学校教务处组织命题、监考、评卷;教务处对考、评卷进行督导和抽查;考试内容由各年级学科备课组根据模块特点确定,由教研组长审定;考试难度系数一般应为0.75左右;除按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核外,各学科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附加考核内容(语文考核诵读、作文;英语考核口语、听力;物理、化学、生物考核实验、小发明、小制作;政治、历史、地理考核小论文;技术考核操作能力等),附加考核内容由学科任课教师负责;学习过程评价由学科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进步程度、创新表现、出勤情况等确定分数。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模块学生学分认定方案

邻水中学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分认定方案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解读》和《四川省普通高中课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等有关要求,为了满足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需要,现结合本校实际,提出该学分认定方案。

一、学分认定方式学分认定构成项目以及认定程序、步骤都沿用学校学分认定方法,在学校学分认定的基础上课程学分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当各个评价项目到达一定要求后,方能取得学分,并按照评价构成要素认定课程成绩。

二、学分认定方法三、具体操作说明如下(一)过程性评价赋分标准(40% )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修习时间、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三个项目。

1 、修习课时数认定(共10分)本模块教学时间共有36 个学时,学生必须参加本课程学习32个课时以上为合格,本项赋分10分。

出勤情况由任课教师每节课都要做好出勤记录,每旷课1节扣1分(经学校批准的病、事假,由任课老师给学生补修所缺课时,不扣分),旷课总节数超过6节时,不能取得该模块学分。

迟到5分钟以上15分钟以下,扣0.5分,迟到15分钟以上按旷课处理。

2、课堂表现认定(10分)包括学生的学习情感态度,对课堂的参与程度,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技能操作、课堂纪律表现等。

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回答问题、提问进行量化统计;观察学生学习情感态度以及对课堂的参与程度;考核学生基础技能的熟练度等具体表现给予评定,本项目按A、B、C、D、E等级记分。

3、作业完成情况(共20分)包括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完成的次数和质量、相关信息技术的论文和小制作、电脑作品小组协作专题学习等,着重鼓励学生自我制作电脑作品及小组协作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

本项目按A、B、C、D、E等级记分。

本项赋分40 分。

按照所确定主要评价项目的分值,把评价 A 、 B 、 C 、 D 、E 等级记分转换成分数,综合取得24 分方为合格。

具体评价项目、主要评价项目以及分值由教研组确定,成绩由任课教师登记认定。

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2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顺利实施,规范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2〕1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认定总则(一)学分记录的作用。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计量单位。

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二)学分认定的方式。

学分认定要涵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方面的结果。

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业考试(考查)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修习过程和潜能发展。

(三)学分认定的原则1.规范性原则。

学校应当按照全区统一标准、条件、办法、程序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

2.公正性原则。

学校对学生的学分认定必须公正、公平、公开,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3.真实性原则。

学校必须依据原始材料,客观、真实地认定学生学分。

(四)学分认定的主体。

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体是学生所在的普通高中学校。

(五)学分认定的结论。

学分认定是对学生可否获得学分的判定。

认定意见分“同意认定”和“不予认定”两种。

(六)本办法执行时间。

本办法自2012年秋季开学起施行,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解释。

二、学分认定要求(一)学分分配与学时安排。

1.必修课程的学分。

必修课程共安排116学分包括:语文10学分、外语10学分、数学10学分、思想政治8学分、历史6学分、地理6学分、物理6学分、化学6学分、生物6学分、技术8学分(其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艺术6学分(或音乐、美术各3学分)、体育与健康11学分(含田径运动系列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1学分)、综合实践活动23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

2.选修课程的学分。

选修课程分为选修I和选修□。

选修I至少22学分,选修口至少6学分(其中广西地方选修课程占2学分2以上)。

(完整word版)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完整word版)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2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生学分认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为推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顺利实施,规范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和管理行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桂政办发〔2012〕1号)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认定总则(一)学分记录的作用。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计量单位。

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二)学分认定的方式。

学分认定要涵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方面的结果。

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业考试(考查)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修习过程和潜能发展。

(三)学分认定的原则1.规范性原则。

学校应当按照全区统一标准、条件、办法、程序对学生进行学分认定。

2.公正性原则。

学校对学生的学分认定必须公正、公平、公开,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3.真实性原则。

学校必须依据原始材料,客观、真实地认定学生学分。

(四)学分认定的主体。

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体是学生所在的普通高中学校。

(五)学分认定的结论。

学分认定是对学生可否获得学分的判定。

认定意见分“同意认定”和“不予认定”两种。

(六)本办法执行时间。

本办法自2012年秋季开学起施行,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负责解释。

二、学分认定要求(一)学分分配与学时安排。

1.必修课程的学分。

必修课程共安排116学分包括:语文10学分、外语10学分、数学10学分、思想政治8学分、历史6学分、地理6学分、物理6学分、化学6学分、生物6学分、技术8学分(其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艺术6学分(或音乐、美术各3学分)、体育与健康11学分(含田径运动系列1学分、健康教育专题系列1学分)、综合实践活动23学分(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

2.选修课程的学分。

选修课程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

选修Ⅰ至少22学分,选修Ⅱ至少6学分(其中广西地方选修课程占2学分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标识的学期对应课程
选课说明
此块毕业所需10学 分中学生自选模块 5分为课程代码是
此块毕业所需10学 分中学生自选模块 5分为课程代码是 800开头的课程才
算,拓展课算
只要看到形势政策课都必选 团委给的课外学分
机电产品声振分析 与监测模块1
机器人技术模块2
轨道交通工程机械 模块3
绿色设计制造工程 模块4
0302235 液压伺服控制
0302322 流体密封技术
0302323 运动控制实用技术
0302324 有色冶金设备液压技术及应用
0302151 机电系统设计
0302326 PLC机电控制系统设计
0302327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仿真
0302328 机电设备电气控制
块 0302196 可编程控制器高级应用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 备模块5
光机电液一体化模 块6
机电系统设计模块7
机电系统控制模块8
轨道交通工程机械 模块3的同学必选
环节个数:17
39
年不能低于至 13级)、三学 的课,即用黄
2
2
考查 考查 考查
体育课外测试(1) 体育课外测试(2)
0
0
考查
0
0
考查
小计
12.0 2 6 2 2 0 0 0 0
管理学概论
2
2
考查
经济学基础
2
2
考查
备注
平教 台育 课课
校创 级新 平教 台育 课课
3301001 科技文献检索 学生自选模块5.0学分
小计
2001005 形势与政策(1)
2001006 6602002 2000105
0303265 计算机辅助总体设计与概念设计
0302191 计算机接口技术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设备状 态高监 级测 三维建模技术
0302303 机器人控制技术
0302304 机器人传感技术
专 选 0302305 机器人机构设计
业 修 0302306 32位控制器开发
课 课 0302308 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设计技术
0302309 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模 0302310 块 0302311
0302313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64 0 0 0 0 3 3 3 3 3 2
0 00 3 3 3 3 3 2
0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0302231 虚拟仪器 0302252 现代传感技术 0302269 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 0303252 机电系统控制 0303266 数据库技术 0302133 电力电子技术及EDA 0302333 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运用与工法 0302334 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市场与创新 0302335 轨道交通工程机械专业英语 小计 (以上合计36分,至少选修10分)
2
2
2
2
2
2
考试 考试 考查
大学物理(2)
4
4
考试
大学英语综合(3) 大学英语视听说写(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
2
2
2
3
3
考试 考试 考试
大学英语综合(4)
2
2
大学英语视听说写(4)
2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6论
6
考试 考试 考试
小计
54.0 15 18 11 10 0 0 0 0
本科
开课学期 学

各学期学分分配

分 1234 5 678
方 式
高等数学A(1)
66
考试
大学英语综合(1) 大学英语视听说写(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2 22 33
考试 考试 考试
大学计算机基础 高等数学A(2) 大学物理(1)
22
5
5
5
5
考查 考试 考试
大学英语综合(2)
2
2
考试
大学英语视听说写(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语言程序设计
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概论
轨道交通工程机械故障诊断与健康 维绿护 色设计制造概论
课 0302314 材料连接新技术
0302315 绿色设计制造可靠性分析
0302316 绿色加工工艺
0302188 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
0302318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
0302319 特种加工技术
0302320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0302329 计算机监控软件设计
0302330 工程机械及控制
0302331 矿业装备及自动化
(以上合计64学分,至少选修8学分)
小计
专 任 0303269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运用
业 选 0303262 计算机仿真技术
课 课 0303263 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与制造
0303264 数字化加工仿真技术
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环节代码
环节名称
0304209 生产实习
0302172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
0302168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A
5903001 军事理论与实训
3404001 工程训练A
7101001 入学教育
5602001 社会实践
0303165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A
0302332 机电系统控制课程设计
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 必 0300012 工程制图A辅导
科 修 0301253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概论
础 课 0304001 工程制图A

0303006 计算机辅助制图A
1102328 线性代数
1005220 理论力学A
0304166 机械原理
0403129 电工及电子技术基础A(1)
校实 级验 平教 台学 课课
1900005 3102002 3200001 1102010 1900006 3102004 3202002 1102011 1900007 3200003 1900008 3202004 3201005 3201006
校素 级质
0902001 0902002
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课程名称
形势与政策(2)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形势与政策E 创新教育10.0学分
小计
总计
1
1
考查
5
10.0 0 0 4 0 1 0 0 0
11
考查
1
1
考查
2
2
考查
0
0
考查
10
14.0 1 1 2 0 0 0 0 0
90.0 18 25 19 12 1 0 0 0
昆明理工大学专业理论课程安排[主修]
年级: 2010
控制工程基础 工程测试技术 机电传动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基础 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数控技术 液气压传动与控制
3
3
考试
3
3
考试
3
3
考试
3
3
考查
3
3
考查
3
3
考试
3
3
考查
24 0 0 0 0 6 18 0 0
0303336 工程结构动力分析及其应用
0303337 0302206 0302301
机械噪声测量与控制
总计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3
3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2
2
考查
36 0 0 0 0 0 12 15 0
98.0 6 5 5 15 19 33 15 0
昆明理工大学专业实践环节安排[辅修]
年级: 2010 环节类别 实习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军训 技能训练 入学教育 社会实践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 实习 毕业设计 总计
1005108 材料力学A
1603253 工程材料基础
0302144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0304157 机械设计
030417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0403130 电工及电子技术基础A(2)
小计
学 选 0303254 工程软件开发技术
科 修 0303255 机电产品造型设计
基 课 0303261 机械优化设计

0303260 机械振动基础

0303258 微机原理及应用
小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