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英译诗词赏析
《红楼梦》David Hawks版精彩译文赏析

作者:中青网 文章来源:
伦敦大学教授英译《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的旷世巨著,大陆、香港、台湾都曾改编拍成电影,家喻户晓。50年代大陆拍摄的《红楼梦》在香港创下了连映二百多天的纪录,至今仍未有一部电影可以打破该纪录。
曹雪芹如果九泉下有知,欣悉二百余年后西洋竟然出了另一位奇才,连大学教授的高职也辞去,在家中孜孜不倦十五载,把他的作品全部译成蟹形文字,介绍到西方国家,必定会含笑引为同调!
这位西洋奇才就是前英国伦敦大学的教授霍克思(David Hawks.)
这里介绍霍克思译红楼梦,是希望大学翻译系的同学能观摩汉英翻译的极品,同时更为望各位忠实读者能欣赏地道中文与地道英语的讲写之法,从而提高研习中英文的兴趣。
五四运动后不少白话文作家都歌颂过《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小说。红学专家,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红学佳作,淙淙汩汩,源源不绝。
五六十年代多位中外学者就曾经把《红楼梦》英译,介绍到西方国家去,但由于种种问题,都只是节译而已。
直至70年代有一位牛津大学的讲座教授霍克思(David Hawks),竟然不惜辞去职务,专心埋首于全部《红楼梦》的英译。他的译笔功力深邃,英文写得非常流畅。
原文通畅易晓,雅丽芊绵,是地地道道的好文字;译文亦步亦趋,简洁流畅,从平凡中见功力,更觉难能可贵。
希望你们把原文译文反复熟诵,探究中英文的地道写法。下文开始提供对白英译,希望能协助大家提高英语会话的能力。
灵心妙手 译笔一流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园地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它塑造了众多独特鲜明的人物,是一部不朽的艺术珍品。书中的主要角色,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刘姥姥等都宛如活在我们的心中。可见曹雪芹刻画人物,功力深邃。
"The more she read, the more she liked it, and before very long she had read several acts, She felt the power of the words and their lingering fragrance. Long after she had finished reading. When she had laid down the book and was sitting there rapt and silent, the lines continued to ring on in her head."
林妹妹说英语:《红楼梦》精彩译文赏析-翻译文化.doc

伦敦大学教授英译《红楼梦》。
《红楼梦》是中国的旷世巨著,大陆、香港、台湾都曾改编拍成电影,家喻户晓。
50年代大陆拍摄的《红楼梦》在香港创下了连映二百多天的纪录,至今仍未有一部电影可以打破该纪录。
五四运动后不少白话文作家都歌颂过《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小说。
红学专家,风起云涌,人才辈出;红学佳作,淙淙汩汩,源源不绝。
五六十年代多位中外学者就曾经把《红楼梦》英译,介绍到西方国家去,但由于种种问题,都只是节译而已。
直至70年代有一位牛津大学的讲座教授霍克思(David Hawks),竟然不惜辞去职务,专心埋首于全部《红楼梦》的英译。
他的译笔功力深邃,英文写得非常流畅。
请先欣赏霍克斯在《红楼梦》英译本自序中的最后一段感人的话:"My one abiding principle has been to translate everything-even puns. For although this is ,in the sense I have already indicated, an 'unfinished' novel, it was written (and written) by a great artist with his very life blood. I have therefore assumed that whatever I find init is there for a purpose and must be dealt with somehow or other, I cannot pretend always to have done so successfully, but if I can convey to the reader even a fraction of the pleasure this Chinese novel given me , I shall not have lived in vain."中国曹雪芹英国霍克思撰写《红楼梦》这部旷世巨著的曹雪芹,堪称中国文学史的奇才,数十年来无数作家学者都把这部经典名作奉为圭臬,推崇备至。
红楼梦英译本赏析

习语的翻译
• (1)3黛玉纳罕道:“ 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 恭肃严 整如此, 这来者系谁, 这样放诞无礼?”(曹雪芹 2007 :33) 霍译:`Everyone else around here seems to go a-
bout with bated breath ' , thought Dai-yu .`Who can this new arrival be who is so brash and unmannerly ?' (Hawkes &Minford 1973 (v ol .1):90-91)
都用直译的方法解释了原文,而汉语和英语都 可以用樱桃来形容嘴唇。
• 《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形容尤 三姐嘴唇是“檀口点丹砂”。 “檀”是一种浅红色或浅绛色 的颜料,在古代常被女子用作 口红,所以“檀口”便成了描 写女性浅红色嘴唇的一个专用 语。丹砂,也叫朱砂,是古代 中国妇女最早的口红。
• “檀口点丹砂”杨译为“her fragrant lips glowed red as cinnabar”不仅把嘴唇的“红”
和涂嘴唇的颜料“朱砂”译出,还用 “fragrant lips glowed”尽译出嘴唇化妆后的
香艳和色泽,向读者传达了东方审美标准。 霍译本译为“lips incarnadine”,仅用 “incarnadine”翻译略显简单,没有原文极 尽修饰嘴唇香艳之意,但译者为适 应西方
文化,这种简化也是一种可取之道。
《红楼梦》英译本评析 The Evalu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一、从归化和异化分析 • 二、外貌类形容词语翻译 • 三、习语的翻译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
• 例.“巧媳妇做不出无米的饭来”,叫我怎么样 呢?(《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对《红楼梦》两英译本中诗歌英译的比较赏析

p vin 、 ads c” “ er sr ” aio ” “ i o i 、 pal c ̄n 用词精 l cf e 准, 忠实地再现 了原 诗的意美 ;jd dsl e ” ‘ e i ad ' / py a No n e o i ey c n ls ti n ih , ed fr s vr a de s f e ng t l h i 构成尾韵 , 富于音美 。原诗第 四联“ 良宵何用烧 晴彩辉煌映画栏 ” 意思是明月 良 宵哪需点 [ bi t ped u l t p he ane 银烛, t r sl or i s s h g n h g u t pitd b lsa e aut d.渤 宪 益译 ) r 灯燃银烛 , 晴空灿烂映照着雕槛画栏 。 霍译 N o () 2 ne o a p n sc l iu i t e ed frlm s o uh a g r sng / n oo h Wh A c iyrdac r t a on hp , hl ai e bi ,afrru d sae l n h g i ee em d p s i bte i t 解 有 vr ba a ot s a d i lh 理 y n h n g Th o d wh t mo n a g n t e mi d e s y 误 ;但 值 得 称 道 的是 两 个 尾 韵 ( 性 韵 ) e c l i e o h s i h d l k . n 阳 Th o tf r i s ia in s e s h r o t e p e p r to e k e f o n ; n Il t i l i ”使译 文富于 音美 。杨 译 N ed gtg / h o ne Th h me ik ta e e r m h r t r s h s e e e o sc r v f r f l o e u n i y . o ie f svr c de ti i e i lt r t r l y a l hs n ng /s i n s f h I b g h slno rl h p te pit a s ae准确 pe du gt u h a e b ut d i s nd l r Lk a eml rh gn n aoe w l ieajd io a igo zl a, T n - l 地 传 达 了原 文 的含 义 ; “ie ad ” sv c i 、 lr n e y s Lk i fjd upn e rm o i . ieds o aessedd f n hg c o h No e d fr lmp n s c lro s nih , n e o a s o u h a g o u g t i p ne a s ae i a td b ut d ”用词精准 ,忠实地再现 了 l r W h n v r e m a d p s i a h i lg t 原诗 的意美 ; g t r t e e e y b a n o t s b t e n ih . d “h / g ” i n b h 构成尾韵 , i 富于音美 。 ( a ks ) H w e译 3结论 原诗 中“ 月挂 中天夜 色寒 , 清光皎 皎影团 忠实于原诗 内容方面杨 宪益 的译文更胜一 团” 描绘了月挂 当空夜色清冷格外寒 , 月光皎洁 筹 , 或者说达 到了“ 意美” 的境地 。从整体而言 , 盈 满 无 亏 分 外 圆 。 霍 译 A ciyrd ne 两家译文都保持 了原诗的八句格式和固有的平 hl ai c l a 很好地传达了原诗的“ 形美 ”形成 了很 。 bi t a on hp/h od w i on 仄韵律 , r .a frru d saeFecl ht m o h g i e h g i h ide sy理 解 有 误 ,但 是 A 强的乐感 ; 比二种译文 , n a s n e m dl k t 对 霍克斯的译文中平行 eiy rda c r h,a f rru d sae运 用 结构修辞方法的运用贯穿全文 ,更好地达到了 hU ai e bi t a o n hp n g i 平行结构修 辞方 法 , 实现 了“ 美” 形 。杨译 T e “ h 形美 ” 效果 。 音美” 就“ 而言, 两家译文都达到了
《红楼梦》英译对照欣赏

Y:Yang Xianyi H:David Hawkes 37、世事洞明皆学问,⼈情练达即⽂章. Y: A grasp of mundane affairs is genuine knowledge; Understanding of worldly wisdom is true learning. H: True learning implies a clear insight into human activities; Genuine culture involves the skilful manipulation of human relations. 38、嫩寒锁梦因春冷,芳⽓笼⼈是酒⾹。
Y: Coolness wraps her dream, for spring is chill; A fragrance assails men, the aroma of wine. H: The coldness of spring has imprisoned the soft buds in a wintry dream; The fragrance of wine has intoxicated the beholder with imagined flower-scents. 39、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流;寄⾔众⼉⼥,何必觅闲愁。
Y: Gone with clouds spring's dream, Flowers drift away on the stream. Young lovers all, be warned by me, Cease courting needless misery. H: Spring's dream-time will like drifting clouds disperse, Its flowers snatched by a flood none can reverse. Then tell each nymph and swain, 'Tis folly to invite love's pain! 40、厚地⾼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可怜风⽉债难偿。
_红楼梦_诗词曲赋两种英译文的对比和赏折

《红楼梦》诗词曲赋两种英译文的对比和赏折朱 晓 茜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是我国清代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传世之作,曹雪芹把复杂的生活现象成功地描绘下来,组成了一幅广阔的时代画卷。
《红楼梦》问世二百多年来,在我国广为流传,在世界文坛上也颇受瞩目。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十四种文字的53种不同译文在世界各地发行。
仅英文就有两种全译本,一种是英国大卫・霍克思(译前八十回)和其婿明菲尔德(译后四十回)的T he Story of the Stone;另一种是我国杨宪益及夫人戴乃迭合译的A Dream of Red M ansions。
霍克思在译《红楼梦》之前曾译有屈原、杜甫等人的作品。
他的中文修养相当好,不但能用中文写文章,而且还能写中国旧体诗。
为了潜心翻译《红楼梦》,他辞去了牛津大学讲座教授的职务,并且仔细研读过许多红学专家如俞平伯、吴世昌和赵冈等的著述。
杨宪益夫妇是我们所熟悉的老翻译家,他们学贯中西,几十年如一日,密切合作,辛勤劳动。
除《红楼梦》外,还翻译过《阿Q正传》、《老残游记》等著作,共有上千万字的译著。
因此,霍克思、杨宪益这两个译坛高手的《红楼梦》英译本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兴趣和重视,并且受到一致称赞。
他们的译文好在哪里?有哪些不足?本文拟从两位译者对《红楼梦》中诗词曲赋的翻译处理,具体地加以比较和赏析,以期总结其中的红楼梦学刊・一九九七年第三辑经验与教训,供翻译工作者参考。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他小说也有把诗词组织在故事情节中的,比如小说中某人物所写的与某事件有关的诗等等,但在多数情况下,则是可有可无的闲文。
这些无关紧要的附加文字,删去后并不影响内容的表达,有时倒反而使小说文字更加紧凑、干净。
有些夹入小说的诗词曲赋,虽然在形容人物、景象、事件和渲染环境气氛上也有一定的作用,但总不如正文重要,有些读者不耐烦看,碰到就跳过去,似乎也没有多大影响。
《红楼梦》诗词两英译本“三美”翻译比较探析

的把竹 子翻 译 出来 ,完全 适合 原 诗 中 的情 节 。而 霍 译为 :
“Le t n o n e he t c h e c k e r e d s h a d e wi h t v i o l e nc e r ud e . Di s t ur b i n g
亮 , 然而 却 没 有 原 文 的 “ 有谁 怜 ” 的意 思 ,和 原 诗 词要 表 达 的就 不 同 了。 以上 是 通 过对 比、 比 较杨 宪 译 和 霍 克斯 两 种 诗歌 翻 译 意 象传 递 的现 象 ,从 而 知道 杨 氏夫 妇 和霍 克 斯 在翻 译 时所 采 用 的翻 译 策 略有 着 很 大 的 区 别 。杨 氏夫 妇 运 用 了 异 化 的翻 译手 法 ,在 翻译 诗 词 时,尽 量 忠实 原 诗词 形 象, 同时 还采 用 了加 注 、增 词 和 直 译 的方 法 来保 留 中 国古代 文 化 的一 种独 特 意象 ,使 读 者从 译文 中了解 中 国古 文化 ; 而 霍 克 斯 采用 的是 归 化 的方 法 ,翻 译 时 工 整 押韵 ,尽 量 地 想 表 达 出翻 译 的完 美 形 式 ,这样 ,在 很 大程 度 上 就 会 舍 弃 原 文 中 的文 化 意 象 ,虽 然 可 读 性很 强 ,但 却 没 有 保 留原 诗 词 的文 化 特 征 和 诗词 意蕴 。 因此 ,两 者 在 翻 译 时 各有 千 秋 ,要 根 据 语境 的不 同来 做 适 当 的翻 译 ,不 能 一 味地运 用异 化和 归化 。 参考 文献 : [ 1 】 翁显良. 本 色 与 变相— — 汉诗 英译 琐 译之 三 Ⅱ ] .
霍克思译本《红楼梦》诗词意象翻译研究

霍克思译本《红楼梦》诗词意象翻译研究本文旨在研究茅盾翻译英国文学家马克·霍克斯译本《红楼梦》中的诗词。
以下用三个例子来说明马克·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的诗词所运用的意象。
第一例:在第三十二回里,紫钗把她的诗句送给林黛玉:“愿天长地久有无穷,不及汝一笑,何须生死别。
”在马克·霍克斯的译本里,这首诗的意象是“May eternal Heaven and immeasurable Earth/Endure as long as your laughing mirth。
”在这句诗中,“Heaven and Earth” 的意象是把人的生命和永恒的宇宙连接起来,表达了人们对永恒的渴望,“Laughing mirth” 则说明林黛玉在美好生活中体会到了欢乐、美、和谐,把自然界和精神追求挂钩了起来。
第二例:“分别两情灿若繁星”,马克·霍克斯在其译本中将其意象化成“Like stars outshining O,/ Bereft of pleasure be our plight忒”。
在这句诗中,“Like stars” 意在把相思之情与“繁星”呈现出相似之象,透过宇宙的美丽诉说着这种难以言表的悲伤,而“Bereft” 着重表现了因此分离而带来的对家园和爱情的失落之心。
第三例:“人生难得是会几回颜如玉”,马克·霍克斯在其译本中将其意象化成“But rarely are we blessed with such a sight/As in those faces glowsa jade-like light. ”在这句诗中,“Jade-like light” 的意象是指一种美好的完美熠熠发光,表达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认识,它象征着对可能的拯救的期望,也是人们对波折生活的归宿。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可以看出:马克·霍克斯译本《红楼梦》的诗词意象,是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无穷的宇宙和美好的生活融为一体,以叙述如何拯救我们的精神世界,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英译诗词赏析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共约170首。
不同译本采用了不同的体裁翻译,一些英译本采用自由体进行翻译。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红楼梦》英译诗词赏析,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红楼梦》英译诗词赏析
例1、冯紫英唱曲
你是个可人;你是个多情;你是个刁钻古怪鬼精灵;——你是个神仙也不灵。
我说的话儿你全不信,只叫你去背地里细打听,才知道我疼你不疼你!
杨译:You can bill and you can coo,
Be an imp of mischief too,
But a fairy? No, not you,
As my word you doubt.
Ask around and you’ll find out
I love you. yes, I do!
霍译:You’re so exciting,
And so inviting;
You’re my Mary Contrary;
You’re a crazy, mad thing.
You’re my goddess, but oh! You’re deaf to my praying:
Why won’t you listen to what I am saying?
If you don’t believe me, make a small investigation:
You will soon find out the true depth of my admiration.
解析:1)对于这段唱曲,两位译者的译文不论是风格还是遣词造句上差别较大。
原文小调活泼俏皮,霍译不免有些沉闷臃肿。
此外,investigation、admiration这类大字眼用在民间小调上似乎并不适合。
反观杨译,弃“形”求“神”,整个译文节奏轻快,押韵得当,朗朗上口。
2)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刁钻古怪鬼精灵”的处理,霍译其中的“刁钻古怪鬼精灵”被霍克斯译成了“Mary Contrary”,“Mary Contrary”来自英国的一首儿歌,所谓contrary, 指她颇难相处,难按常规捉摸,在这一点上,接近原文的“刁钻古怪鬼精灵”。
霍克斯
采用的是用目的语中合适的喻体代替源语言中的喻体,这一翻译方法经常被用在两种语言存在文化错位或空缺的情况下。
例2、警幻仙姑赋(片段)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慧披霜。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杨译:Her whiteness? Spring plum-bloosom glimpsed through snow.
Her purity? Autumn orchids coated with frost.
Her tranquility? A pine in a lonely valley.
Her beauty? Sunset mirrored in a limpid pool.
Her grace? A dragon breasting a winding stream.
Her spirit? Moonlight on a frosty river.
霍译:Her purity I can best show
In plum-trees flowering in the snow;
Her chastity I shall recall
In orchids white at first frost-fall;
Her tranquil nature will prevail
Constant as lone pine in an empty vale;
Her loveliness as dazzled make
As sunset gilding a pellucid lake;
Her loveliness as dazzled make
As sunset gilding a pellucid lake;
Her glittering elegance I can compare
With dragons in an ornamental mere;
Her dreamy soulfulness most seems
Like wintry waters in the moon’s cold beams.
解析:霍译采取排比结构,大多数诗行为“抑扬格四音步”(iambic tetrameter), 少数行为“抑扬格五音步”(iambic pentameter)。
押韵格式为“双行联韵体”(couplet)。
译文韵脚密集,且都是双元音或长元音,因此韵味醇厚,给人以强烈的音乐美。
杨译译文十分有特色,没有押韵,大胆采取“字对字”译法,甚至都没有使用动词。
一般说来,“字对字”译法是不可取的,然而此处却用得十分恰当,而且效果很好。
译文富于节奏感,节奏鲜明,语言简练准确。
比较以上两个译文,两种译文各有所长。
例3、《红楼梦》曲(片段)
纵然是齐眉举案,
到底意难平。
杨译:Even a pair thought well-matched
May find disappointment.
霍译:Even a wife so courteous and so kind.
No comfort brings to my afflicted mind.
解析:1)这句道出宝玉被骗与宝钗成婚的极大痛苦和始终不屈的反抗的心声。
“齐
眉举案”的意思为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
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相敬如宾。
杨译为“ a pair thought well-matched”,是a pair thought to be well-matched的省略,这句话表达的是宝玉与宝钗的结合在他人眼中是金玉良缘,而非他们二人之间的感情
写照,虽然未能很好体现相敬如宾的感觉,但也侧面表现了宝黛爱情悲剧的主因主要
源自外界,那个封建礼教的社会。
而霍译则选择从女方切入,将齐眉举案译成“a wife so courteous and so kind”,没有体现夫妻双方的互动,却体现古代女性在婚姻中的生存状态,一个恭敬和顺的妻子就够了,只不过对于心有所属的宝玉而言仍然无法接受。
2)“意难平”展现了宝玉被骗婚后内心的挣扎与愤懑。
杨译为“disappointment”,只
道出失望,情感层次不免有些浅了。
而霍译采用“afflicted"这一词,它表示苦恼折磨,
更深层次地展现了宝玉此刻的心情。
如果只是失望,则不会出现后续宝玉的出家行为。
例4、《冬夜即事》诗
松影一庭惟见鹤,
梨花满地不闻莺。
杨译:Only a stork can be seen in the pine-shadowed court,
No oriole sings in the snow which has drifted like pear-blossom.
霍译:Only a stork outside is to be found —
No oroles now, though white flowers mask the ground.
解析:第一句宛若一幅“松鹤图”,霍译没有较好展现这一意境。
杨译独出心裁采
用构词法,构造出“pine-shadowed”,效果很好。
第二句中“梨花”比喻雪,霍译“梨花”
译为“white flowers”,不免让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译文读者不能很好体会这一暗喻修辞的
美妙。
杨译把暗喻转为明喻,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相关文章:
1.经典诗歌《生活》英译中赏析
2.经典诗歌《生活》英译中赏析
3.红楼梦金陵十二钗诗词欣赏
4.英译中诗歌赏析拜伦When We Two Parted
5.戴望舒《雨巷》中英译赏析
6.英译中诗歌对照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