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

合集下载

国际中的地缘与领土争端

国际中的地缘与领土争端

国际中的地缘与领土争端在国际关系中,地缘与领土争端是一种常见的问题。

这些争端通常涉及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对特定地理区域的领土主权认定。

这些争端可能由历史、民族、资源、经济或政治等复杂因素所驱动。

本文将探讨一些重大的国际地缘与领土争端,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一、南海争端南海争端是当前国际关系中备受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该争端涉及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对南海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要求。

这些国家纷争不断,争议焦点主要是南海群岛的归属以及相关海域的利益分配。

导致南海争端的原因多种多样。

一方面,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渔业资源,各国希望通过控制这些资源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南海争议地区还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控制这一地区可为国家提供军事优势和战略利益。

历史、民族和领土认知等因素也加剧了争端的复杂性。

为了解决南海争端,有必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达成共识。

各国可以采取制定共同开发方案、建立海上安全合作机制等方式,通过合作解决争议。

同时,国际社会应积极参与,为促进南海争端的解决发挥积极作用。

二、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争端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克什米尔争端是世界上最具潜力引发地缘冲突的问题之一。

该争端始于1947年印巴分治时期,两国都声称对克什米尔地区拥有主权,导致多次军事冲突和紧张对峙。

克什米尔争端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历史、宗教和民族等多种因素。

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既富有战略意义又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同时,克什米尔地区也被印度和巴基斯坦视为自身民族认同和领土完整的象征,而这种对领土的情感认同导致了争端不断升级。

为了解决克什米尔争端,印度和巴基斯坦需要通过对话和外交渠道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

国际社会也可以通过斡旋和调解来发挥积极作用,为双方提供一个谈判和解决问题的平台。

此外,防止恶性循环和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阿拉伯与以色列冲突阿拉伯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是中东地区持续了几十年的争端之一。

中国疆域问题研究

中国疆域问题研究

中国近代边疆问题研究综述姓名:谷淼学号:2009217050 专业:世界史摘要:边疆是一国靠近国界线的一带领土,是国防的前沿阵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边疆的安宁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稳定和发展。

近代以来,中国遭受到四周列强的侵逼,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直至今日。

学术界对中国近代边疆问题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就中国近代边疆问题略作一综述,以资参考。

关键字:中国边疆边疆问题研究综述边疆问题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空间的长远问题,事关国土开发、国家繁荣昌盛的问题,事关国家对外关系、国际环境的问题,事关国防安全、国防战略的问题,事关国家稳定、长治久安的问题,事关民族团结、国家领土统一的问题,事关国家影响力、地缘政治战略的问题……是国之大计!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世界上疆域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雄踞世界东方的强大国家,但到了近代,自1840年以来,由于统治腐朽无能,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列强纷纷入侵,群狼叩边,蚕食鲸吞,边疆出现严重危机,致使疆域日蹙,由原本宏大的海棠形,日削月割成今日之雄鸡状,沿遗至今,中国不仅沦丧了数量庞大的领土,原有的有利的地缘政治优势荡然无存,而且面临与多国的纷繁复杂的领土争端并被反华势力利用来钳制中国发展,历史教训实在深刻惨痛!很早以来,中国的有志之士怀着就注意研究中国疆域问题,以此作为安邦定国之术,有关疆域问题的研究成为一门经世致用之学。

中国的边疆包括陆疆和海疆。

陆疆是指靠近陆上国界线的具有一定宽度的一带国土。

海疆是指沿海上国界线的一带国土。

当代中国的陆疆包括这些省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云南省、广西省。

当代中国的海疆则主要包括这些省区: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台湾省、海南省、广西省等。

长期以来,说到边疆一般是只提陆疆,因为自古以来,相当长的时期里,中国的边疆问题发生在陆疆地区。

专题三 +我国的领土争端

专题三 +我国的领土争端

基本分析要点:
1、“西姆拉条约”无效 (1)西藏地方政府无权签署条约 (2)中国代表受胁迫 (3)中国中央政府代表仅做了“草签” 2、存在西藏与印度间的传统边界线 不能以分水岭原则否定传统边界线
不利因素:
1950年至1954年,印度逐步侵占麦克马洪 线以南地区时,我国没有及时提出抗议。 中缅边界划界问题
卡罗的策略是先让沉默多年的麦克马洪和返回国内的华金 栋就中印边界发表演讲制造舆论空气,然后自己致电给出 访拉萨的英方代表,在电报里为西藏地方政府设下了一个 隐秘的外交陷阱。电报说: “关于不丹与阿萨姆间的边界争议,印度政府己经调查了 不丹以东的印藏国际边境,这已由麦克马洪用红线划在地 图上并根据1914年条约的第九条为西藏政府所接受。该线 位于达旺以北,不明白西藏人为什么在达旺还保留了宗本, 并且他还有权批准进入西藏。你能否肯定华金栋确实到了, 或者西藏人宣称他已经到了上面所提到的红线的西藏一侧? 或者,你是否有任何理由假定1914年缔结的协议从那时以 来已经在实际上,或以其他任何方式作了修改?重要的是 你不能以任何方式对1914年同意的国际边界的合法性向西 藏人作出让步。”
卡罗对华金栋究竟深入到了藏区什么地方应该是 清楚的,电报明知故问,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英国出访拉萨使者 向西藏地方政府查清华金栋是否到了红线以北, 或者西藏声称他到了红线以北的地方。 西藏地方政府缺乏外交经验,对近代外交中的种 种文辞阴谋缺乏警惕,为了加强其抗议的说服力, 极有可能指出、证实华金栋深入到了超越红线很 远的地方。如此,卡罗就可以将西藏地方政府的 抗议,“解释”为西藏地方政府对红线所划定的 印藏边界的承认。这样,就达成了其洗白“麦克 马洪线”的阴谋。
二、中国与印度间边界争议 中印边界长约2000公里,从未正式划定,双方争议 地区约12.5万平方公里。 20世纪80年代中印关系正常化后,双方开始讨论边 界问题。为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两国先后于 1993年9月和1996年11月签订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 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和《关于在中 印边境实控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中国边界变迁与边疆问题2

中国边界变迁与边疆问题2

中国边界变迁与边疆问题2两次鸦片战争期间领土的丧失与近代中国边界的第一次变迁(一)近代中国割地始于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次年10月,两国又签订了《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海关税则》,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主要想获取的是通商权益:废除公行制度,迫使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并取得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同时强行割占香港岛,作为贸易集散地。

英国在《南京条约》所获取的这些通商权益,早在1792年由马嘎尔尼率领的第一个英国使团来京时就提出来了,70年后却利用“炮舰政策”强迫清政府就范。

(二)沙俄割占东北边疆领土与英国不同,沙俄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趁火打劫,于1858年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1860年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他们的目的是要割占大片的中国领土,把沙俄的统治扩大到尚未建立“牢靠秩序”的全部邻国领土上去(1856年俄外交大臣哥尔查柯夫语)。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东段边界的确立使清东北边疆获得了百余年的相对安宁。

然而,沙俄自彼得大帝时起,就坚定地实施“俄国必须占有涅瓦河口、顿河口和黑龙江口”的战略,认为这对“俄国未来的发展异常重要”(18世纪初彼得大帝语)。

此时,一些沙俄扩张分子也叫嚣所谓要“收复《尼布楚条约》时割让的全部领土”,极力歪曲《尼布楚条约》的性质,胡说该约是俄国“被迫签定的”,“违反国际公法”;提出要重占黑龙江左岸,或者,“至少也要获得顺黑龙江到堪察加和日本的航行权”。

沙俄先是要窃取中国内河黑龙江的航行权,遭到清政府的拒绝,继而利用乌第河待议区制造事端。

1847年,沙皇委任尼·尼·穆拉维约夫为东西伯利亚总督,开始以强力推进侵占中国黑龙江流域的计划。

及至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利用清王朝的衰落,于1854年和1855年两次强行入侵中国内河黑龙江。

新中国领土争端全记录

新中国领土争端全记录

新中国领土争端全记录作者:秦沣来源:《新西部》2012年第10期新中国与陆上邻国的边界划定新中国与陆上邻国的边界划定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

1962年,中缅正式划定边界,使中国积累了解决边界问题的经验和做法,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我国虽是大国,也愿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处理边界问题的胸怀和气度。

随后,中国与尼泊尔、朝鲜、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5个国家签订边界条约或协定,划定边界线长度1万余公里,占我国陆地国界总长度的47%。

这是我国解决边界问题的第一个高峰。

“文革”开始后,边界勘定工作中断。

1991年5月16日,《中苏国界东段协定》签署。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该协定。

同年9月3日,《中俄国界西段协定》签署。

2005年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中国得到的面积约174平方公里,加上位于黑龙江上的塔拉巴罗夫岛(银龙岛)的全部等共337平方公里的土地划还给了中国。

2008年10月,中俄举行了黑瞎子岛的界桩揭幕仪式,这标志着中俄从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算起,历时300多年的边界纷争得到彻底解决。

随后,中国又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签订了国界协定。

目前,我国与12个陆上邻国完成了划界工作,划定国界线长度约2万公里,占全国陆地国界总长的90%,共竖立了近7000颗界桩,形成了30000余页勘界法律文件和1100余幅边界地图。

在陆上边界,现只有中印、中不(丹)两条边界还未正式划定。

中印之间因边界争议进行了一场战争,但目前还是按实际控制线进行管辖和控制。

不丹与中国迄今未建交,但关系一直友好。

不丹自8世纪即为吐蕃(西藏)领土,元朝统一西藏后,成为中国的领土,到清朝时才分离出去。

葛剑雄:中国近代的边疆问题

葛剑雄:中国近代的边疆问题

葛剑雄:中国近代的边疆问题葛剑雄:各位下午好!正如主持人刚才所介绍,我本身专业是历史地理,现在的身份是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我们研究历史地理有两块大的方面,一是历史自然地理,二是历史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中有一个研究领域,现代的说法叫'历史政治地理',传统的地说法称为'疆域沿革地理'。

我们今天讲中国边疆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边疆是如何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正因为有这些问题,所以今天我们边疆地区存在着一些对我们不利的因素或者隐患。

至于它有多大作用,我想大家根据事实都可以自己做出判断,我这里主要讲事实。

请大家看地图,这是秦始皇统一后形成的疆域,(这个范畴)今天在我们中国国土范围之内,从公元前221年开始就形成了一个由中央集权管理的疆域。

到了清朝,具体讲即乾隆二十四年平定天山南北后,也就形成了像地图显示的由清朝统治的疆域,这个范围有1300多万公里。

但到清朝末年时已经变化了。

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地方,已经通过不平等条约和条约以外的武力威胁、掠夺变成了俄罗斯的地方。

还有一块地方是在外蒙古和新疆的西北,也就是今天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成为了他们的地方,这是在1919年之前发生的。

当年与今天中国的边界、边疆地区相关的,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分别来看。

贪污腐败是国家失地的内因一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外蒙古宣布独立并且入侵内蒙古。

照理说,清朝在入关前,已经征服了蒙古并且跟蒙古结盟,蒙古也有八旗,整个清朝蒙古族的地位相当高,满蒙是一家,清朝的历代皇帝都要把公主嫁给蒙古的王公。

为什么辛亥革命以后各方面独立了?一方面是它的内因。

清朝后期为了巩固边疆,就在现在的内蒙古地区开始放垦,原来在一些陕西等地区的移民在内蒙古曾一度不能合法的落户,基本上是流动的,不是做买卖就是打零工,他们不能拥有土地,不能合法的在那里居留。

中国近现代领土争端问题

中国近现代领土争端问题

1)麦克马洪以南9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国、印度)双方边界全长1700公里,双方争议地区有8块,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

其中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藏南(山南)地区9万平方公里、中段波林三多等2千平方公里均为印方控制,西段阿克赛钦等地区3.35万平方公里除巴里加斯的450平方公里外均为我方控制。

2)钓鱼岛,琉球群岛,冲之岛(中国、日本)钓鱼岛虽然不大,但周围石油储量30-70亿吨,年捕鱼量15万吨。

日本争夺钓鱼岛目的就是通过侵占岛屿与中国平分东海大陆架,多占中国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3)南沙群岛(中国、菲律宾、文莱、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占据南沙群岛9个岛礁。

文莱占据南沙群岛1个岛礁。

文莱宣称对我国南沙群岛中的南通礁拥有主权,并向我国在南沙的传统海域内扩张达4400平方公里,作为东南亚的第三大产油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时年产原油就达到70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我国南沙海域。

越南占据南沙群岛28个岛礁,北部湾领海及白龙尾岛印度尼西亚占据南沙群岛2个岛礁。

马来西亚占据南沙群岛9个岛礁。

1979年,马来西亚把我国南沙南部海域划入其领海,并先后占领了我国南沙群岛中的弹丸礁、安渡礁、南海礁、星仔礁、榆亚暗沙等9个岛礁,在弹丸礁上还修建了简易的机场,其划定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侵入我国传统疆界线内达27万平方公里。

4)鸭绿江岛屿(中国、朝鲜)长白山天池,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即所谓的“间岛”),鸭绿江和图们江中一些岛屿。

中朝边境线全长1334公里,其中陆界45公里,水界1289公里。

辽宁段上自辽宁省与吉林省交界的浑江河口起,下至鸭绿江入海口止,全长306公里。

经过1972年至1975年进行的中朝第一次边界联检,确定沙洲、岛屿61个,其中划归中方13个。

1990年开始,中朝双方进行第二次边界联检,辽宁段因有10个未决岛屿而搁置起来。

因而,第二次中朝边界联检也被搁置起来,至今未能结束。

5)乌苏里江岛屿(中国、俄国)唐努乌梁海地区,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江东六十四屯、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部、伊犁河地区中俄边界西段50余公里,东段约4280公里。

中国与邻国有哪些领土存在争端

中国与邻国有哪些领土存在争端

中国与邻国有哪些领土存在争端乾隆二十四年,大清王朝真正统一中国,形成了稳定的极盛疆域: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领土面积1 300多万平方公里。

但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和日本先后对中国发动战争,并先后割占了香港、澳门、库页岛、黑龙江以北地区、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乌孜别里山口以西地区、台湾和澎湖。

1921年蒙古从中国独立出去。

10年后日本侵华,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收回台湾和澎湖后,中国疆域稳定至今,但陆地和海洋边界的局部纠纷持续至今。

现在所说的中国960万平方公里,是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命令解放军参谋部根据内战结束前的地图计算的,当时和许多邻国还没有划定边界,中国领土其实不是960万,而是1 042万平方公里。

陆地边界争端:1.中俄边界。

唐努乌梁海地区,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江东六十四屯、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部、伊犁河地区中俄边界西段50余公里,东段约4280公里。

2005年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中国得到的面积约174平方公里,加上位于黑龙江上的塔拉巴罗夫岛(银龙岛)的全部等共337平方公里的土地划还给了中国。

中俄之间的第一个条约是1689年签署的《尼布楚条约》,以后陆陆续续签署了70多个条约。

1929年发生了“中东路事件”,斯大林下令苏联红军远东边防部队占领了这些河道和相关岛屿。

2.与朝鲜的边界。

长白山天池,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即所谓的“间岛”),鸭绿江和图们江中一些岛屿。

中朝边境线全长1334公里,其中陆界45公里,水界1289公里。

辽宁段上自辽宁省与吉林省交界的浑江河口起,下至鸭绿江入海口止,全长306公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
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
引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广阔领土的国家。

然而,在近代历史中,中国面临了许多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

其中一些问题源于历史遗留,而其他一些则是由于现代国际政治的变化而产生的。

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并分析其成因和影响。

一、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
1. 中国与俄罗斯的边界问题
俄罗斯一直是中国西北方地区的重要邻国。

两国边界问题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尼布楚条约》和《北京条约》。

这些条约使得部分中国领土被割让给俄罗斯,如伊犁、外东北等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边界问题成为了中俄两国之间的争议焦点。

2. 中国与印度的边界问题
中国与印度之间的边界问题可以追溯到1914年的英属印度和清朝政府签订的《西藏条约》。

该条约规定了中印边界线,但印度方面对其有效性持怀疑态度。

此后,印度的一系列行动导致了中印边界争议,如1959年达赖喇嘛逃亡印度、1962年中印战争等。

二、现代国际政治的变化与边界争端
1. 冷战后苏联解体与中亚边界问题
苏联解体后,独立的中亚国家与中国的边界问题成为焦点。

在苏联时期,中国与苏联签署了一系列条约来界定两国边界。

然而,随着苏联解体,新独立的国家对这些条约产生了质疑,边界问题重新浮出水面。

2. 中国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
中国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存在争议。

这些岛屿位于中国东海和台湾以东的海域。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和日本就这一争端进行了多次谈判,但至今仍未解决。

该争端涉及中国和日本之间的领土
主权、海洋资源和战略利益。

三、边界问题与领土争端对中国的影响
1. 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多民族的国家。

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对领土的丧失和争端的持续可能会破坏中国的国家形象和统一意识,同时也对国内政治稳定产生负面的影响。

2. 经济和资源利益的影响
一些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牵涉到重要的海洋资源和经济利益。

例如,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的南海和钓鱼岛争端涉及丰富的渔业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等海洋资源。

这些争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供应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3. 国际关系的影响
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也直接影响着中国与周边国家以及国际社会的关系。

未解决的争端可能导致紧张的地区局势和冲突升级,同时也可能引发国际干涉和外交争端。

中国需要通过外交手段和良好的国际关系来解决这些问题,以确保自身的国家安全和利益。

结论:
近代中国的边界问题和领土争端是多样的,既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现代国际政治变化所带来的新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需要增强外交能力,通过谈判和合作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并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来缓解边界争端和领土争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