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相关性感染

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
(二)不使用抗生素的措施: 1.置管时的消毒,严格无菌操作(带口罩、帽子、无 菌巾) 2.有经验的输液治疗人员
炎,超过2cm的皮下遂道感染;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后24小 时的持续血培养(+);插管部位感染;如患者出现发热 或其他感染表现,而插管已放置72小时,经导丝更换导管, 并对原有导管进行培养阳性应拔除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治疗
2.经验性抗菌素治疗: ①患者有严重全身性感染的表现(如一般状况改变,低血 压,休克) ②同时有其他导管或人造设备(如起搏器、心瓣膜或人工 关节) ③抗生素的选择:应覆盖常见的多数致病菌,主要是葡萄 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疗程7-15天。对于金黄色葡萄球 菌或粪肠球菌感染,应延长至15天,尤其是心内膜炎和骨
导管相关性感染---定义
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 CRI)在医
院获得性感染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导管相关性菌血症 (Catheter related bacteremia CRB)占医院获得性菌血 症的20~30%。
定义:
导管感染:导管的血管内或远端部分半定量培养≥15个菌 落,或定量培养≥1000个菌落。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血培养和导管培养得到相同的致病菌。
导管相关性感染---致病菌
致病菌:
CRI的致病菌来源: 1. 皮肤插管部位; 2. 导管接头; 3.其他感染灶的血行性播散; 4.静脉输液的污染;
主要致病菌:
1. 葡萄球菌占2/3;2. 念珠菌;3. 革兰氏阴性菌
导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
1.导管留置时间:
2.插管部位:颈内静脉插管比锁骨下静脉更易发生感染, 可能是由于颈部被毛发覆盖,细菌浓度更高的原因比单腔导管更易发生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其预防与处理

如果穿刺部位有局部感染表现,应同 时留取局部分泌物做病原学培养以及 革兰氏染色。
CRBSI的处理
中心静脉导管:此类导管是导管相关感 染中最常见的感染源。在临床出现导管相 关感染表现的早期,通常难以获得即时的 病原学证据。因此,大多数情况需要医生 根据临床经验和有关感染流行病学资料做 出判断。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 其预防与处理
外二科
主要内容
一、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定义和诊断 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 四、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处理
CRBSI的后果
显著增加医院支出; 显著增加患者住院时间; 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 严重威胁患者安全
3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定义
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中, 感染发生率较低
导管的袖套可阻止细菌的移 行。与非隧道式中心静脉导 管相比,感染发生率低
完全植入式导管 皮下埋植,使用时用针穿刺,≥8cm 植入锁骨下、颈内静脉
脐带血管导管 插入脐动脉或者脐静脉
≤6cm
CRBSI发生率最低,患者自 我感觉好,无需局部护理, 拔除导管时需手术
动静脉插管感染率相似
CRBSI的处理
当临床出现可能的导管感染表现时,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导管本身的处理、 全身或局部抗生素使用以及必要的检 查和化验,治疗方案的制定除了参照 临床表现、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微生 物流行病学资料以外,不同导管的类 型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感染

正确选择导管类 型和尺寸,避免 导管过细或过粗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自我管
理能力
确保导管置入位 置准确,避免导
管移位或滑脱
加强医护人员培 训,提高导管置
入技术水平
导管固定牢固, 避免导管滑脱或
移位
定期更换导管
更换频率:根据患者病情和导管
01
类型,定期更换导管 更换原因:导管长期使用可能导
02
致感染风险增加 更换方法: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
管使用规范
3
4
加强患者教育, 提高患者自我管
理能力
定期监测和评估, 及时调整预防和
治疗策略
02
补充营养, 提高免疫力
03
预防感染, 保持皮肤清
洁
04
监测生命体 征,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血液透析导管相 关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知识
培训方式:定期组织讲座、 研讨会、实践操作等
培训对象:医护人员、护士、 医生等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考核, 确保培训效果
提高患者意识
01
04
抗生素的副作用:注意观察患者在使用抗生 素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导管拔除
导管拔除的 指征:出现 感染症状、 导管功能障
碍等
拔除方法: 局部麻醉、 无菌操作、 导管夹闭等
拔除后处理: 伤口护理、 抗感染治疗、 定期复查等
拔除注意事 项:避免损 伤血管、防 止空气栓塞
等
支持治疗
01
保持水、电 解质平衡
痛等
04
实验室检查:白 细胞计数升高, C反应蛋白升高,
血培养阳性等
严格无菌操作
操作前洗手,穿 戴无菌手套和手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处理流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是指在使用导管过程中导管以及导管周围的皮肤细菌定植,通过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导致感染的一种并发症。
CRBSI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败血症等危重疾病。
为了预防和处理CRBSI,需采取以下措施:1.导管的选择:选择适当的导管类型及其材质,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例如,选择能够降低导管相关感染风险的抗菌涂层导管。
2.导管的置入:导管置入前需洗手、戴手套、穿无菌衣物,同时确保采取正确的消毒程序,以减少皮肤菌落的污染。
为了降低CRBSI发生率,最好采用最少的导管数量及最短的持续时间。
3.导管定期更换:定期更换导管并清洗导管周围皮肤,以减少感染发生的几率。
导管更换间隔一般为每2至4周,需遵循医院制定的导管更换政策。
4.导管固定:导管固定可以减少导管的移动和脱落,减少导管周围皮肤感染的风险。
固定导管时应使用无菌敷料和透明固定贴,避免使用胶带等不透气的材料,以免导致湿疹和皮肤损伤。
5.清洁和消毒:每天清洁导管和导管周围皮肤,可以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
清洁时应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适当的清洁剂,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清洁剂,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清洁后应进行适当的消毒,可以使用适量的抗菌药物。
6.卫生措施:患者及护理人员都应重视基本手卫生和防护措施,包括洗手、佩戴手套和口罩。
护理人员应每天检查导管是否存在感染迹象,并定期更换护理敷料。
7.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需遵循严格的指南,并在无必要的情况下避免过度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减少耐药菌的增加,并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
8.并发症处理:一旦发生导管相关感染,需要及时处理并注射适当的抗生素。
在治疗期间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例如败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9.培训和宣教:对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和宣教,提高其对CRBSI 的认识和防控措施的理解。
导管相关性感染医学教材

根据感染发生的部位,导管相关性感染可分为导管插入部位感染和导管腔内感 染。
感染机制与风险因素
感染机制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与微生物在导 管表面粘附、生物膜形成、局部或全 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
风险因素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 自身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 功能低下等)、导管留置时间、置管 部位、医护人员操作规范等。
预防策略
通过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操作 流程、定期更换导管等措施,降
低感染风险。
临床实践
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需密切关注 患者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症 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培训与教育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 高其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认识和防 控意识。
公共卫生与社会影响
社会负担
导管相关性感染给患者和社会带 来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包括局部症状(如红肿、疼痛、 脓性分泌物等)和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血白细胞增高 等)。
诊断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同时结合微生物 培养和实验室检查。对于可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应尽 早拔除导管并进行导管尖端培养,以确定病原菌并指导治疗 。
02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预防策略与措施
01
02
03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在置管和护理过程中,应 始终保持无菌环境,避免 交叉感染。
定期更换导管
根据导管的材质和使用情 况,定期更换导管,以降 低感染风险。
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必要情况下,使用适当 的抗生素预防感染,但应 避免滥用。
导管置入与维护的最佳实践
选择合适的导管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 选择合适的导管类型和规 格。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不同导管CRBSI的发生率
• 周围静脉导管:0.05% • 周围动脉导管:0.17% • 血透导管:0.24% • 中心静脉导管:90%(几乎占全部)
• CRBSI的危险因素 • CRBSI的诊断 • CRBSI的预防与控制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目录 导管相关性感染现状 导管相关性感染概述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处理
2
导管相关感染现状
据研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5%-30%,导管 相关性菌血症占医院获得性菌血症的20%~30%,据 院内感染第三位。在美国,每年院内血液感染约超过 20万例,其中90%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在ICU中中 心静脉插管较未插管者引起血流感染高出20~30倍。
细菌定植
细菌在管腔内的定植也称为生物膜的形成,是造成导管无法长期留 置的原因。 (1)生物膜是细菌吸附于导管壁后,分泌糖蛋白复合物,是细菌相 互粘连形成的膜状物。 (2)抗菌药物难以渗透生物膜内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显著降低。
无菌操作与置管技术
(1)医护人员置管无菌操作与操作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到置管后 CRBSI的发生率。 (2)操作时间过长、置管困难及穿刺部位的盲穿时最主要的相关因 素 (3)Connie等报道,肠球菌属引起的置管感染与医护人员的手污染 有关。
20
• 应采集患者多少血液?
1. 血液量是使血培养得到最佳灵敏度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2. 对于大多数2份血培养瓶,每份应至少为10ml血液,最好为
20ml血液,分注在两个血培养瓶内。2份血培养(4个血培养 瓶)应至少接种20ml血液,最好为40ml血液;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处理措施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处理措施引言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指在使用导管(如导尿管、静脉插管、气管插管等)时导致的感染。
它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一种感染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正确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处理措施以及常用的预防措施。
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常见症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症状常常包括: - 发热 - 导管周围红肿、疼痛、渗液 - 导管周围皮肤感染 - 肺部感染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处理措施及时更换导管导管使用时间过长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因此,定期更换导管是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不同类型的导管更换频率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建议每3至7天更换导尿管,每7至10天更换静脉插管。
保持导管清洁导管使用期间,定期进行导管清洁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清洁导管时,应使用温水和适量的洗涤剂轻轻擦拭导管表面。
切忌使用含酒精的溶液清洗导管,因为酒精可能会导致导管材料的损坏。
注重手卫生手是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因此保持良好的手卫生至关重要。
在操纵导管之前和之后,请务必洗手,并正确使用洗手液或酒精洗手液。
避免过度操作过度操作导管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在操作导管时,应尽量减少操作次数和时间,避免频繁更换导管位置。
使用抗菌导管对于高危患者,如重症监护室患者、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等,可以考虑使用抗菌导管。
抗菌导管表面涂层含有一定浓度的抗菌物质,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感染的风险。
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常用措施培训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对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要有清晰的了解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因此,培训医护人员是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步骤之一。
规范导管的选择和使用选择合适的导管,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正确使用导管,可以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风险。
同时,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采用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加强环境清洁保持患者的环境清洁是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与预防与处理

03
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案例三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培训和教育,提高预 防意识。
建立监测与报告制度
建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监测与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感 染病例。
患者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患者的 自我保护能力。
并进行分析。
建立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报告 制度,确保感染病例得到及时上
报和处理。
对监测和报告的数据进行汇总和 分析,评估感染防控措施的效果
,为进一步改进提供依据。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预防意识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导管相关性 血流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他 们的预防意识。
指导患者及家属在留置导管期 间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减少感 染风险。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机,CRBSI可分为导管插入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性局部感染 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发生机制与影响因素
发生机制
导管作为异物植入人体后,会引发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如血小板在导管表面 黏附、形成血栓,以及炎症细胞和补体系统的激活,这些都为微生物的黏附和定 植提供了条件。
影响因素
影响CRBSI发生的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导管材料与类型、置管技术、医护人 员手卫生、导管护理措施等。
01
在置管、更换导管和敷料等操作 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 则,确保操作环境、操作者和使 用的物品均达到无菌要求。
02
操作者应接受专业培训,熟悉无 菌操作规范,并定期进行考核, 确保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严格执行 。
合理选择导管类型和置管部位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 导管类型,尽量选择材质好、生物相 容性好的导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d hygiene Insert Technique sterile technique(无菌技术) Dressing and line changes SASH (脉冲式封管技术)
•Transparent semi-permeable membrane type(透明敷料)Change
Page 12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Page 13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其他建议: 导管材料的选择 敷料选择及更换 导管固定 抗生素的使用 无针系统
Page 14
所有的感染源都应防护 导管
血源性
输注药物 接头 敷贴 皮肤
重症患者:2-4个导管
Page 15
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6.00
Central Line Infections per 1,000 Central Line Days
5.00 4.52
5.01 4.26
4.00 3.00 2.00 1.00
3.18 2.70
2.55
2.33
2.77
2.69
2.47
2.15
2.46 2.27
2.37
2.44
2.21
2.04
Page 6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后果严重但可以预防的感染 ➢ 计算方法:每1000个中心静脉导管日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数
感染例数 ➢ CRBSI= ------------------------------------- × 1000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日
Page 7
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Page 9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几点误区 我们的感染率已经很低了! 导管相关性感染是难以避免的。对于危重病人来说,严重的疾病状态
和复杂、精密的治疗手段是导致血流感染的重要因素 我们已经使用抗生素治疗了! 血行感染是复杂治疗措施的常见并发症
一些实情 我们的数据有时并没有反映真实的情况 我们能够降低医院获得性感染
Page 17
Monthly ICU Central Line Infection Rates for Hospitals Participating in the GNYHA/UHF CLABS Quality Improvement Collaborative Round 1 Hospitals
40% 3.8%
USA 48% 4%
Increase LOS
5 d 14 d
Mortality = 18%
ICU risk 8x >non-ICU
Additional $40,000 to hospital costs
Hospitals absorb the costs!
Nationally: 80,000 CCLRABSBIs in ICUs per year 14,500 CCRLBASBI s deaths
1.94 2.02
1.87
1.80
2.02
1.65
1.68
1.65
1.33
0.00 Baseline Jul-05 Sep-05 Nov-05 Jan-06 Mar-06 May-06 Jul-06 Sep-06 Nov-06 Jan-07 Mar-07 May-07
Page 18
谢谢聆听!
3,000
24
$40,000
824 Non-ICU Beds
43,000
22
$25,000
$960,000 $550,000
Total Incremental CRBSI Costs
$1,510,000
Page 5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后果严重但可以预防的感染 卫生部印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中,血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标准如下 ➢ 临床诊断
Page 4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
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Discharges Per Year
CRBSI Patients
Incremental Cost / CRBSI
Patient
Annual Incremental
Costs
94 ICU Beds
Page 10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预防CRBSI要重视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教 育,通过知识教育改变医疗行为,进而降 低CRBSI的发生率。
Page 11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手卫生 穿刺导管时提供最大无菌屏障 使用氯己定消毒皮肤 选择最理想的置管位置 每日检查患者是否需要保留导管 其他建议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保障患者安全
主要内容
血流感染的定义 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和病原学 预防血流感染的方法 INS静脉技术标准
Page 2
什么是血流感染?
血流中存在细菌,可能会提及以下情况:
脓毒血症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catheter Relateleast weekly •gauze dressing:Tape and gauze
Change every 24-48 hours
Page 16
脉冲与直冲比较
脉冲:产 生正、负 压形成涡 流,可有 力地将粘 在导管壁 上的内容 物冲洗干 净
直推:水注 只能在导管 中心流动, 无法冲洗导 管壁,容易 造成导管腔 狭窄而堵塞 导管
CRBSI 导管联合血流感染 catheter 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ABSI 其他原因引起的导管感染
Page 3
导管C相L关A性B血s 流感染-CRBSI
BUIKMC
Patients in ICU with Central Line
CCLRABBSsI Rate
疾病的严重程度 小于1岁或大于60岁 免疫力差 潜在的疾病过程 皮肤完整性受损 延长的住院治疗时间 已存在的感染 营养不良 重症监护病房 导管的类型 导管操作的频率
Page 8
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环境传播的 多腔导管 白血球减少的程度 免疫抑制剂 完全胃肠外营养 脂肪输注 充血性心衰
➢ 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蜂窝组织炎的表现)。 2)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疼痛性弥散性红斑并除外理化因素所致。 3)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局部有压痛,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 病原学诊断:导管尖端培养和/或血液培养分离出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