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隔离症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肺隔离症PPT

肺隔离症PPT
• 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仅仅轻微不适。 • 典型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 • 实验室血浆D-二聚体明显增高。 • 多发生于叶段动脉及其以下分支,累及主
肺动脉和左、右肺动脉较少见。
影像学表现
• 肺缺血:韦斯特马克征,肺血灌注减少,
肺纹理减少或消失,透亮度增加。
• 肺动脉改变:梗阻端肺血管影增宽,梗阻
持续时间较长。
影像学表现
• 胸片可以直接观察骨折线的存在以及形态,
并能观察对位对线情况。
• 能够发现继发性改变,如气胸/液气胸/皮下
气肿等。
• CT较胸片对骨折的判断更为优越,对肋骨
骨折的定位及骨折程度的判断均优于胸片
肺挫伤
• 肺部常见外伤性改变,可由直接撞击或高
压气浪伤引起,多见于外伤着力点亦可见 于对冲部位。
肺隔离症的X线表现主要为圆形、卵圆形或三角形分叶 状块影、密度均匀,合并感染后支气管或胃肠道相通后, 可见囊肿含气,甚至出现液平面。应与肺炎、肺脓肿和肺 囊肿鉴别。支气管碘油造影可见正常支气管受压,主动脉 造影可显示异常的分支有助于鉴别诊断。治疗主要依靠手 术切除。
本病例诊断体会。1 阅片必须仔细。 实际上,该患者在外院所做的CT片已 经显示降主动脉左前壁所发出的滋养 动脉,只不过阅片者未能注意,未提 出进一步的检查方案。2在双下肺内 后基底部,尤其是左下肺后基底部出 现的实变块、反复感染的囊性病变应 注意到本病的可能。3 与肺发育不良 的鉴别诊断:CTA、MRA或血管造影 显示由体动脉供血的滋养血管即可诊 断。
端以远则变细。
• 多发生于下叶且以右下叶多见,表现为肺
体积缩小,可合并盘状肺不张。
• 心影增大。
CTPA
直接征象: 1.血管腔内充盈缺损:中心性;附壁性;骑跨状 血栓。 2.血管完全阻塞:血管截断。

肺隔离症_精品文档

肺隔离症_精品文档
行切除 动脉栓塞术
肺隔离症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肺隔离症
由于肺动脉发育异常,一部分肺组织不 能由正常的肺动脉分支供血,病变的肺组织 供血来自主动脉分支称为肺隔离症。
隔离肺失去正常肺组织的形态结构,而 呈囊状,囊实性或实性肿块,无呼吸功能。
分型
➢ 肺叶内型:肺叶内 型的隔离肺与正常 肺脏有同一个脏层 胸膜
带液平的圈形阴影与肺囊肿影像相似 囊壁厚薄不等,周围有炎变影像 阴影大小可变:感染时增大,炎症吸收后缩小,但
绝不会完全消失。 ➢ 肺叶外型:均匀、三角形、尖端指向肺门的阴影,
术前确诊困难
血管造影:
临床高度怀疑肺隔离症而X线胸片不能确 定时选择:
可以观察到异常体动脉分支供应病变部 位肺组织而得以明确下肺隔离症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病的CT诊断依据为肺内囊状、囊实性及实性 病变,有供血动脉。在肺隔离症的好发部位,左下 叶后基底段的囊性或实性密度病变应首先想到本病 的可能。
CT检查时应与肺部炎症,肺不张、肺炎、肺脓 肿及支气管扩张相区别。
治疗
肺叶切除术: 因常合并较严重感染,应控制感染后再
主动脉血氧含量与肺动脉完全不同 肺功能无法进行 肺发育不全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不清,几种学说: ➢ 副肺芽说 ➢ Prvce的牵引学说
受到普遍承认,但并不能解释所有的肺隔离症有少数 肺隔离症没有异常动脉,或有异常动脉而无隔离肺。
➢ Smith的血管发育不全学说
原肠及肺芽周围, 有许多内脏毛细血管
团块 ➢ 不能区分叶内型或叶外型肺隔离症
小儿反复发生感染就诊
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软组织密度团块
主动脉造影:可见腹主动脉异常供血左侧隔离肺

肺隔离症护理查房PPT

肺隔离症护理查房PPT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干预措施:给予高蛋白、高热量、 高维生素饮食,必要时给予肠外营 养支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护理问题:体重下降、免疫力低下、 易感染
注意事项:定期监测体重、血浆白 蛋白等指标,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心理问题
焦虑、恐惧:患者担心病情恶化、手术风险等 抑郁、孤独:长期隔离治疗,缺乏社交互动 自尊心受损:身体形象改变,自我价值感降低 应对方式:提供心理支持,鼓励积极应对
病史及诊断依据
患者病史:详细记录患者症状、体征、家族史等信息 诊断依据:结合患者病史、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 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类似疾病的可能性 并发症: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情况
临床表现及体征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体征: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 影像学检查:X线或CT可见病变部位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心理护理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建立信任和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 给予心理支持: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倾听其诉求,给予安慰和鼓励 协助患者调整心态: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家庭和社会支持:鼓励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减轻其孤独感
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预防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预防感染 处理方法: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如发热、呼吸困难等 效果评价: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注意事项: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气吸入
呼吸道湿化: 使用加湿器或 雾化器,保持
呼吸道湿润
呼吸道清洁: 定期为患者翻 身、拍背,促
进痰液排出
疼痛护理
评估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等评估工具,了解患者疼痛程度

肺隔离症

肺隔离症
胸膜包盖,独立于正常肺组织之 外,囊腔与正常支气管不相通。
肺叶内型:肺叶内型的隔离肺与正常肺脏有同一个脏层胸膜 肺叶外型:有独立的脏层胸膜包绕 囊腔与正常支气管不相通
Thoracoscopic treatment of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Eur J Cardiothorac Surg. 2006;29(5):815–8.
肺隔离症主要临床特点
最常见于儿童 与青年
肺隔离症是一种先天性畸形,常可伴其它脏器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膈疝、 消化道畸形等,左侧多于右侧,叶内型多见,叶外型常伴发多器官畸形。
叶内型位置:近2/3叶内型位于左下叶后段脊柱旁 沟内,其余的位于右下叶相应部位,上叶很少受累。
叶内型血供: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降主动脉及腹主动 脉,静脉主要回流入肺静脉。异常动脉常位于下肺 韧带内。
病灶周围肺组织常伴局限 性肺气肿。
叶内型
叶外型
肺隔离症主要影像学表现
隔离肺组织主要改变为囊肿、结节和肿块,极少数表现为局部肺内增粗增多 的血管结构。CT表现具特征性,“珊瑚状”,团块周围见结节状、指状、尖 型
肺气肿型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2017,
左下叶叶内型隔离症
汇报完毕 谢谢各位专家!
山东医师协会年会
肺隔离症病例汇报及文献复习
齐鲁医院胸外科
鲁铭
肺隔离症定义及分型
肺隔离症定义:由于肺动脉发育异常,一部分肺组织不能由正常的肺 动脉分支供血,病变的肺组织供血来自主动脉分支称为肺隔离症。
叶内型(LS):位 于脏胸膜组
织内,其囊腔病变与正常的支气管 相通或不相通,临床多见。
叶外型(ELS):后者被自己的

肺隔离技术 ppt课件

肺隔离技术  ppt课件
肺隔离技术
PPT课件
1

肺隔离(lung isolation)技术在胸外科麻醉中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该技术的出现使胸外科手术
尤其是胸腔镜的应用取得长足进步。

从为胸内手术操作创造理想的术野,到严重
肺内出血的急症抢救,都需要应用肺隔离技术。
早期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健侧肺.但目前的主要目
的在于方便手术操作,因此,不仅肺手术需要肺
PPT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14PPT课件15
双腔管置入位置不准确一般有三种情况
①插入太深 左置管过深,管端多处在左下叶支气管开口处,导致左下单肺叶通气。
上肺呼吸音差,单通时气道压力大。后退DLT少许到上肺呼吸音正常为止 右置管过深,管端多处在右下或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处,导致右下叶或右
中下叶通气,小套囊或导管壁可堵塞右上叶支气管开口。
• •3、支气管导囊膨起不均匀:可使支气管导管的前端朝向 支气管壁,出现气道压力增加,甚至形成单向活瓣性气流 梗阻(只能进行肺充气,不能肺放气)。
PPT课件
17
特殊情况: 管端发生旋转 置入右侧导管尽管深度合适,但因导
管的支气管端发生旋转, 使其侧孔无法与右上肺叶支气管 开口对准而造成管端错位。
手术牵拉肺脏时可引起管端错位 已固定妥善的导管 可因患者头低位使管端向前推进约2.7cm,亦可因头部后 仰使管端退出2.8cm,从而造成管端过深或脱位。
支气管与气管之间夹角更陡直。
PPT课件
9
DLT放置
• •常用盲插法(喉镜下置管) • •当DLT套囊完全进入声门后退去管芯,将导管旋转90度置入 • •也可把导管弯曲,象单腔管一样置入(可避免打折扭曲); • •可过声门后不退管芯(也可避免打折扭曲,但损伤气道风险增加) • •以上三种方法都是置入直到有中等程度阻力为止或置入到预计的深

肺隔离症(肺分离,肺隔离,隔离肺)

肺隔离症(肺分离,肺隔离,隔离肺)

肺隔离症(肺分离,肺隔离,隔离肺)【病因】(一)发病原因在胚胎发育期间,肺动脉发育不全使一部分肺组织血液供应受障碍,并由主动脉的分支代替肺动脉供应该区肺组织,由于来自主动脉的血液含氧量与来自肺动脉的血液完全不同,使该段肺组织的肺功能无法进行,因而发育不全,而无肺功能。

(二)发病机制肺隔离症的发生机制不清,常见有副肺芽学说、Prvce的牵引学说和Smith的血管发育不全学说。

Prvce的牵引学说受到普遍承认,它认为在胚胎初期的原肠及肺芽周围,有许多内脏毛细血管与背主动脉相连,当肺组织发生脱离时,这些相连的血管即逐渐衰退吸收。

由于某种原因,发生血管残存时,就成为主动脉的异常分支动脉,牵引一部分胚胎肺组织,形成肺隔离症。

此部分肺组织与正常支气管和肺动脉隔离开,由异常动脉供应血液。

在胚胎早期肺组织与原肠发生脱离时受到牵引,副肺芽位于胸膜内,则形成叶内型肺隔离症,在脱离后受到牵引的异常的肺芽出现在胸膜已形成之后,则成为叶外型肺隔离症。

但牵引学说并不能解释所有的肺隔离症,有少数肺隔离症没有异常动脉,或有异常动脉而无隔离肺。

无论叶外型与叶内型,肺隔离症的主要动脉均来源于体循环的分支,主要是降主动脉,也可源于腹主动脉上部、腹腔动脉及其分支、升主或主动脉弓、无名动脉、锁骨下动脉、内乳动脉、肋间动脉、膈动脉或肾动脉等。

多数经下肺韧带进入隔离肺内,常为1支,也有2支或多支的情况,但较少见。

动脉粗细不等,有的直径可达1cm左右。

这些异常动脉壁的结构与主动脉相似,含较多的弹性纤维组织,压力较高,极易发生粥样硬化。

体循环血管如何发育到隔离肺内尚不清楚,正常情况下,肺动脉源于第6胚弓,且将它的分支延伸肺原基,最初供养肺胚芽的内脏血管丛分支逐步退化,仅保留下了支气管动脉。

根据公认的理论,背主动脉与肺芽周围的内脏毛细血管间有丰富的侧支交通,这些侧支血管的某支吸收、退化不全,形成异常的体循环动脉供养隔离肺组织。

同时因肺隔离症的胚胎组织处于异常部位,使肺循环血管不能发育。

肺隔离症病例分析周至县医院巩课件

肺隔离症病例分析周至县医院巩课件
氧疗
对于存在低氧血症的患者,需要 进行氧疗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呼吸训练
对于呼吸功能受限的患者,进行呼 吸训练以改善呼吸功能。
康复治疗
术后进行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的 身体恢复和功能改善。
04
治疗效果与预后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治疗过程与反应
治疗方法
根据肺隔离症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 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肺隔离症病例分析周至县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医院巩课件
• 病例介绍 • 诊断过程 • 治疗方案 • 治疗效果与预后 • 病例总结与讨论
目录
CONTENTS
01
病例介绍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患者基本信息
康复指导
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帮助患者进行肺部功能锻炼、日常生活习惯 调整等,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复发与注意事项
预防复发
向患者强调预防复发的意义和方法,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 期复查等。
注意事项
提醒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如避免吸入刺激性气体、 注意保暖等。
长期管理
指导患者进行长期管理,如定期进行肺部检查、调整饮食和生活 习惯等,以预防复发和保持健康。
05
病例总结与讨论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诊断经验总结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以确 定诊断。
诊断难点
对于不典型病例,鉴别诊断可能较为困难,需结合多种手段进行确 诊。

肺隔离术

肺隔离术

3.双肺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体位、全身麻醉与开胸的影响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1)体位、全身麻醉与开胸的影响
清醒状态下侧卧位,双肺的通气血流比变化不大
麻醉后侧卧位,肺通气血流比的改变必然影响肺 通气
开胸侧肺通气不足而血流灌注良好,V/Q比下降 出现肺内分流
非开胸侧通气不良而血流灌注相对较多,V/Q比 下降出现肺内分流
目前应用的目的:方便手术操作
不仅肺手术需要肺隔离,胸内其他 器官的手术也需要肺隔离
二、肺隔离的禁忌征
肺隔离无绝对禁忌
存在主动脉瘤插入双腔管可造成动脉 瘤的直接压迫
前纵隔肿物存在时插入双腔管可造成 肺动脉的压迫
饱胃患者应慎用双腔插管
三、肺隔离的方法
双腔管 支气管堵塞 Univent管 单腔支气管插管
(二)单肺通气的管理
4.充分的肌松使下肺与胸壁顺应性增大,防止 通气侧肺的肺内压、气道压过高而减少血流
5.保持通气侧肺导管腔和气道通畅,有分泌物、 血液与组织碎屑时及时清除
6.避免使用影响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血管活性药物 使用上述方法仍不改善者,应采用纯氧
短暂双肺通气
五、肺隔离的并发症
主要是:气道创伤
2.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肺泡氧分压下降后肺血管阻力增加的
一种保护性反应,表现为缺氧区域血流减 少与肺动脉阻力增高,使血流向通气良好 的区域分布,因而可缓解V/Q比例失调, 肺内分流减少,改善低氧血症
2.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受生理因素、疾病状态与药物的影响 如:充血性心衰、二尖瓣疾患、急慢性肺损伤
第一步: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
即双肺通气时将主气管内套囊适当充 气,听诊双肺均有呼吸音。若双肺呼吸音 不一致,气道阻力大,表明双腔管插入过 深,应后退2~3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12
29
术中须注寻找和妥善处理异常动脉, 一般该动脉存在肺韧带中,但应注 意有无来自腹主动脉的异常动脉, 以免误伤发生出血。
2020/12/12
30
谢谢!!
2020/12/12
31
2020/12/12
6
分型
叶内型
隔开的肺在肺 叶之内,为同 一脏层胸膜所 包被,病变与 正常的支气管 相通或不相通
2020/12/12
叶外型
隔开的肺在肺 叶之外,不包 在同一脏层胸 膜内,囊腔与 正常的支气管 不相通
7
病因
2020/12/12
8
Pryce牵引说
在胚胎期,在原肠及肺芽周围,有许多 内脏毛细血管与背主动脉相连,当肺组 织发生脱离时,这些相连主动脉间脂肪间隙存在,多引起相 邻肋膈角区胸膜“肋骨样”肥厚,内缘多光滑, 外缘可不规则;
5、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内多数纹理状血管影, 主动脉旁及病灶边缘间异常供血动脉影,若发 现异常供血动脉可明确诊断。
2020/12/12
24
图1:空箭示病变呈”珊瑚状”,内见纹理状血管影, 病变边缘见血管断面影
2020/12/12
25
图2:白箭示囊样等密度区,空箭示纹理血管影,与 胸主动脉之间脂肪间隙存在,胸主动脉受压右移.
2020/12/12
26
图3:白箭示异常供血动脉自胸主动脉发出,空箭示 胸膜呈”肋骨样”肥厚.
2020/12/12
27
治疗
2020/12/12
28
叶外型者作隔离肺切除,叶内型者 作肺叶切除。由于肺囊肿多有感染, 常使肺段的境界不明确,作肺段切 的机会比较少。叶外型虽临床症状 较少,只要明确诊断,仍应作切除 为宜。
2020/12/12
16
➢由于肺外肺隔离症被包裹在胸膜囊内, 除非与胃肠道相通,否则很少合并感染。
2020/12/12
17
另外
本症常合并其他先天性畸形疾患,如心 血管畸形、漏斗胸、膈疝、支气管囊肿、 食管支气管瘘等。听到湿性罗音。亦可 有杵状指。
2020/12/12
18
诊断
2020/12/12
肺隔离症
2020/12/12
1
概念
2020/12/12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肺隔离症 (pulmonaryseguestration PS)为 先天性发育异常,一部分肺组织与 正常肺分离,单独发育并接受体循 环血液供应。
2020/12/12
5
主表现为部分胚胎肺组织与正常的 肺组织隔离开,其血液由主动脉直 接分出的动脉枝供应,同时该肺内 还伴有肺囊肿的改变。
2020/12/12
11
血管发育不全说
肺动脉分枝发育不全,与体循环之间残 留有交通枝,出生后,由于体循环的压 力高,形成肺内囊肿性改变。
2020/12/12
12
表现
2020/12/12
13
肺内型
➢近2/3的肺内肺内隔离症位于左下叶后 段脊柱旁沟内,其余的位于右下叶相应 部位,上叶很少受累。血液供应主要来 自降主动脉及其分支,部分来自腹主动 脉及其分支,静脉主要回流入肺静脉产 生分流,个别进入下腔静脉或奇静脉。
19
X线片检查:
下叶肺后基底段内,有单个或多发的圆形、 卵圆形等囊性病变阴影。囊壁厚薄不等, 周围有炎变影像。
2020/12/12
20
常能看到与病变部位有关连的圆形或索
条状阴影,可考虑为异常动脉的阴影, 一般异常动静脉阴影的粗细不同,动脉 细于静脉。
2020/12/12
21
支气管造影可明确囊肿的具体部位及与
2020/12/12
9
由于某种原因,发生血管残存,成为主
动脉的异常分枝动脉,牵引一部分肺组 织而形成隔离肺。该部肺组织与正常支 气管和肺动脉隔离开,由异常的动脉供 应血液。
2020/12/12
10
在胚胎肺组织与原肠发生脱离时受到牵
引,则成叶内型肺隔离症;在脱离之后 受到牵引,则形成叶外型肺隔离症。
支气管相通的情况。作逆行性主动脉造 影,可使异常动脉显影而明确诊断。
2020/12/12
22
CT诊断依据:
1、好发于两肺下叶脊柱旁,尤以左下叶多见; 2、形态不规整,呈珊瑚状,多有尖角状突起,
边缘多光滑; 3、肿块内密度不均匀,薄层扫描可见多数囊样
稍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更明显;
2020/12/12
23
2020/12/12
14
➢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大多到合并呼吸道 感染时才有症状,表现为下叶肺炎的症 状和体征。感染通常为化脓性,偶尔为 结核,奴卡氏菌或曲菌。肺外肺隔离症 较肺内肺隔离症少见,可合并其它先天 性异常。
2020/12/12
15
肺外型
➢90%的肺外肺隔离症发生在左半膈,可 位于下叶与膈肌间、膈下,膈肌内或纵 膈中。血液供应通常来自腹主动脉及其 分支,静脉回流通常经由体静脉、下腔 静脉、奇静脉或门静脉系统,产生左右 分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