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家国内主要三元材料厂家产品性能总结

合集下载

22家国内主要三元材料厂家产品性能总结

22家国内主要三元材料厂家产品性能总结

22家国内主要三元材料厂家产品性能总结三元材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通常由锂镍钴酸锂(NCM)和锂锰酸锂(LMO)等主要成分制成。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家用电器等领域。

国内有许多主要的三元材料厂家,这篇总结将着重介绍22家国内主要三元材料厂家的产品性能。

1.比亚迪:比亚迪是国内领先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商,其三元材料具有高容量、长寿命、稳定性好的特点。

2.宁德时代:宁德时代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制造商,其三元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稳定性。

3.BYD:BYD是一家综合型高科技企业,其三元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低内阻、良好的循环寿命等优势。

4.LG化学:LG化学是韩国著名的化工公司,其三元材料具有高容量、高能量密度、优良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5.三星SDI:三星SDI是韩国知名的电池制造商,其三元材料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能。

6.爱康科技:爱康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的公司,其三元材料具有高容量、较长的循环寿命和优异的安全性能。

7.东正金属:东正金属是国内知名的三元材料制造商,其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较长的循环寿命。

8.永路新能源:永路新能源是一家专注于电池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三元材料具有高容量、良好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9.鹏辉新能源:鹏辉新能源是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元材料企业,其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良好的安全性和长寿命。

10.恒立润滑:恒立润滑是一家专注于润滑油和电池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三元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11.比克电池材料:比克电池材料是一家致力于电池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三元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良好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

12.南京威凌:南京威凌是一家专注于电池材料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其三元材料具有高容量、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良好的安全性能。

13.海信集团:海信集团是一家综合型电子和家电企业,其三元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较长的循环寿命和优秀的安全性能。

磁性材料十大品牌简介

磁性材料十大品牌简介

VS
优势:高磁能积、良好的机械加工性 能、易于表面处理。
铁氧体磁性材料品牌特色与优势
铁氧体磁性材料具有高电阻率和易于制造的 特点,广泛用于各种电子和通信设备中。其 品牌特色在于具有稳定的磁性能和低成本, 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优势:高电阻率、低成本、易于制造。
பைடு நூலகம்
钐钴磁性材料品牌特色与优势
钐钴磁性材料具有高居里温度和优良的机械性能,适 用于高温和需要较高磁性能的应用。其品牌特色在于 具有出色的耐高温性能和可靠的高磁性能。
04
品牌市场占有率与未来发展
钕铁硼磁性材料品牌市场占有率与未来发展
总结词
钕铁硼磁性材料在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由于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未来 发展前景广阔。
详细描述
钕铁硼磁性材料是一种具有高磁导率和优异磁性能的永磁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电、机 器人等领域。随着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钕铁硼磁性材料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
2023-11-30
磁性材料十大品牌简介
汇报人:文小库
目录
• 品牌介绍 • 品牌特色与优势 • 品牌应用领域与产品 • 品牌市场占有率与未来发展
01
品牌介绍
钕铁硼磁性材料品牌
钕铁硼磁性材料品牌是由钕、铁、硼 等元素组成的磁性材料,具有高磁能 积、高矫顽力等特点,广泛用于电力 、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应用领域
钕铁硼磁性材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 电、机器人、消费电子等领域。
产品
钕铁硼磁性材料产品主要包括烧结钕铁硼和 粘结钕铁硼,具有高磁性能、高耐腐蚀性和 高稳定性等特点。
铁氧体磁性材料品牌应用领域与产品
要点一
应用领域

三元材料综述重要

三元材料综述重要

三元材料综述引言目前,以锰、钴、镍三种元素摩尔比相等的LiNi1/3Co1/3Mn1/3O2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受到广泛的关注。

由于LiNi1/3Co1/3Mn1/3O2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热稳定性好,而且锰、镍价格都比钴低,可大大降低材料的成本,是一种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LiNi1/3Co1/3Mn1/3O2具有单一的α-NaFeO2型层状结构,空间点群为 R-3m。

锂离子占岩盐结构的 3a 位,过渡金属离子(M=Ma、Ni、Co)占据 3b 位,氧离子占据 6c 位置,晶格常数a=0.2862nm、c=1.4227nm。

Shaju K M 等[1]对 LiNi1/3Co1/3Mn1/3O2进行XPS 测试,测试结果发现:镍、钴、锰分别以+2、+3 及+4 的价态存在,同时,也存在少量的Ni3+和 Mn3+。

LiNi1/3Co1/3Mn1/3O2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充电过程中的反应有如下特征:在 3.75-4.54V 之间有两个平台,且容量可达 250mAh/g,为理论容量的 91%。

通过 XANES 和 EXAFS 分析发现在 3.9V 左右时,Ni 的氧化电对为 Ni2+/Ni3+,在 3.9~4.1V之间为 Ni3+/Ni4+。

当高于 4.1V 时,Ni4+不再参与反应,Co 的氧化电对 Co3+/Co4+与上述两个平台都有关。

当电压高于 4.2V 时 LiNi1/3Co1/3Mn1/3O2中 O 的损失会更加严重,这将导致材料的循环性能下降,使不可逆容量增加。

此种材料在 3.0~4.5V 间首次循环伏安扫描发现,在 4.289V 处有一个不可逆阳极氧化峰,对应于首次循环不可逆容量;在3.825V 左右处出现一个阳极氧化峰,相对应的在 3.675V 存在一个阴极还原峰。

当反复扫描这一对氧化还原峰时,峰的高度和峰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说明LiNi1/3Co1/3Mn1/3O2材料具有优异的可逆循环性能。

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

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

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是指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部分使用的材料。

它一般由碳、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组成,而且这三种材料之间有明确的作用。

一般来说,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分为固体电解质和压力载体两种类型。

一、固体电解质类型固体电解质是指将电解质以固体形式存在的材料,它们通常是金属氧化物和碳的复合物。

常用的固体电解质有锰酸锂、钴酸锂、镍酸锂等。

1. 锰酸锂锰酸锂是一种常用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它是由锰、氧和锂组成的复合物,化学式为LiMn2O4。

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承受高温而不会发生爆炸和着火现象,也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此外,它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释放电荷,从而提高电池的效率。

2. 钴酸锂钴酸锂是另一种常用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它是由钴、氧和锂组成的复合物,化学式为LiCoO2。

它具有良好的电流和容量性能,可以提供高能量密度和高循环稳定性,而且它的阻抗也相对较低,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效率。

3. 镍酸锂镍酸锂是一种常用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它是由镍、氧和锂组成的复合物,化学式为LiNiO2。

它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承受高温而不会发生爆炸和着火现象,而且具有良好的容量性能,能够提供较高的存储能力和循环稳定性。

二、压力载体类型压力载体是指将电解质以液体或半液体形式存在的材料,它们通常是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复合物。

常用的压力载体材料有柠檬酸锂、锰酸锂和钴酸锂等。

1. 柠檬酸锂柠檬酸锂是一种常用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它是由锂、氧和碳组成的复合物,化学式为LiC6O6。

它具有良好的电极传导性能,可以有效地吸收和释放电荷,从而提高电池的效率。

此外,它也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能够提供较高的存储能力。

2. 锰酸锂锰酸锂是一种常用的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它是由锰、氧和锂组成的复合物,化学式为LiMn2O4。

它具有良好的容量性能,可以提供较高的存储能力和循环稳定性,而且它的电压平台也较高,能够有效提高电池的效率。

三元材料总结

三元材料总结

在自然界中,锂元素是最轻的金属,它的原子量为6.94g/mol,ρ=0.53g/cm-3,电化学当量最小,为0.26 g·Ah-1,标准电极电位最负,为-3.045 V,锂元素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很高比能量的材料。

层状的Co02,其理论容量为274 mAh/g,实际容量在140~155 mAh/g。

其优点为:工作电压高,充放电电压平稳,适合大电流放电,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

缺点是:实际比容量仅为理论容量的50%左右,钴的利用率低,抗过充电性能差,在较高充电电压下比容量迅速降低。

另外,再加上钴资源匮乏,价格高的因素,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钻系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范围,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和大型储备电源方面受到限制。

镍钴锰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研究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不足(1)合成工艺不成熟,工艺复杂。

由于世界各国对于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最近几年才开始,且材料中的Ni2+极难氧化成Ni3+,锰离子也存在多种氧化价态,因而合成层状结构的正极材料较为困难,尚未研究出最佳的合成工艺。

由于大量掺入过渡金属元素等因素,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工艺相对复杂,需经过长时间的煅烧,并且大多只能在氧气气氛中,温度高于900℃的条件下合成出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复合正极材料,这对于该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2)忽略了镍钴锰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合成过程中前驱体的研究。

由于目前合成复合正极材料均需煅烧,而国内外普遍采用直接市售的、Ni-H电池及陶瓷行业专用的镍化物、钴化物和锰化物作为煅烧原料进行合成,仅考虑原料的化学组成,而未注意到煅烧前驱体的种类和相关性能对复合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产生的巨大影响。

目前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思路主要有:(1)充分综合钴酸锂良好的循环性能、镍酸锂的高比容量和锰酸锂的高安全性及低成本等特点,利用分子水平混合、掺杂、包覆和表面修饰等方法合成镍钴锰等多元素协同的复合嵌锂氧化物;(2)高安全性、价廉、绿色环保型橄榄石结构的LiMPO4 (M=Fe、Mn、V等)的改性和应用;(3)通过对传统的钴酸锂、镍酸锂和锰酸锂等正极材料进行改性、掺杂或修饰,以改善其理化指标和电化学性能。

三元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三元材料行业分析报告

三元材料行业分析报告【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人工智能、互联网、物联网和5G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三元材料作为重要材料之一,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在这里,我们将对三元材料行业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期为相关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正文】一、定义三元材料是指由锂、镍、钴三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宝贵金属材料,是目前制造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具有高倍率性能、高能量密度、高稳定性、长寿命等特点,是应用广泛的新材料。

二、分类特点根据使用场景和电池化学性质,可以将三元材料分为以下几种:常温下工作的三元材料(如:NCM),高钴三元材料(如:NCA),高镍三元材料(如:NMC)。

其中,NCM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三元材料,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而NCA则被用于高性能电动汽车。

高镍三元材料(NMC)可以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三、产业链三元材料产业链包括:原材料采集、材料加工、电池生产、应用行业。

原材料采集:锂、镍、钴等材料的采集和提炼。

材料加工:对三元材料进行喷涂、沉积、成型等加工处理。

电池生产:三元材料与电极、隔膜、电解质等元素组成电池。

应用行业:电动汽车、储能装置、移动终端等领域的生产和应用。

四、发展历程2008年,宁德时代成立,三元材料首次应用于动力电池中。

2010年,三元材料迅速发展,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热门选择。

2013年,LG化学、三星SDI等大厂开始大规模地生产三元材料电池。

2014年,中国三元材料市场开始快速发展,国内企业纷纷加入其中。

2016年,三元材料价格快速上涨,行业整合格局初步形成。

五、行业政策文件及其主要内容2015年,工信部发布《绿色制造评价标准主要反映三元材料制造企业的EICC条款》。

2016年,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增加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等目标要求。

2017年,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研究报告.

三元正极材料行业研究报告.

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行业研究报告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四日目录一、三元正极材料介绍 (1)1.1 三元正极材料简介 (1)1.2 三元材料的结构特征 (2)1.3 三元材料的分类 (4)1.4 三元材料的改性方法 (5)1.5 三元材料与其他正极材料性能比较 (5)1.6 行业应用 (6)二、三元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对策 (7)2.1 全球锂电池材料需求及销售分析 (7)2.2 三元材料国内外发展现状 (8)2.2 三元材料市场细分 (8)2.3 三元材料市场前景 (9)2.4 三元材料市场竞争状况 (9)三、国内三元材料企业及产能概况 (9)四、生产制备方法 (11)五、应用领域 (13)6.1 通讯电池 (13)6.2 新能源汽车 (13)一、三元正极材料介绍1.1 三元正极材料简介三元正极材料是指镍钴锰酸锂(Li(NiCoMn)O2),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等产品,以下所说的三元材料仅指其通式为Li(Ni x Co y Mn z)O2的镍钴锰酸锂,是以镍盐、钴盐、锰盐为原料制备而成,产品为黑色粉末,其含有镍钴锰的比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可用于小型电池和动力电池中。

三元材料因兼有LiNiO2和LiCoO2的优点,且价格便宜,合成容易,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取代目前商用LiCoO2的新型正极材料,也是现今锂离子电池研究的一大热点。

图1-1 三元正极材料体系三元材料与钴酸锂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势:1、成本低:由于不含钴,成本仅相当于钴酸锂的1/4 且更绿色环保。

2、安全性好:安全工作温度可达170℃,而钴酸锂仅为130℃,大幅提升了使用安全性,有利于消费者的人身安全。

3、克容量高:充电电压在4.6V 时(钴酸锂充电限制电压为4.2V),其克容量发挥高达210mah/g, 充电电压在4.8V 时,其克容量发挥高达245mah/g,相当于钴酸锂的1.7 倍,极大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供电时间。

4、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延长了45%。

三元材料总结

三元材料总结

在自然界中,锂元素是最轻的金属,它的原子量为6.94g/mol,ρ=0.53g/cm-3,电化学当量最小,为0.26 g·Ah-1,标准电极电位最负,为-3.045 V,锂元素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是一种具有很高比能量的材料。

层状的Co02,其理论容量为274 mAh/g,实际容量在140~155 mAh/g。

其优点为:工作电压高,充放电电压平稳,适合大电流放电,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

缺点是:实际比容量仅为理论容量的50%左右,钴的利用率低,抗过充电性能差,在较高充电电压下比容量迅速降低。

另外,再加上钴资源匮乏,价格高的因素,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钻系锂离子电池的使用范围,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和大型储备电源方面受到限制。

镍钴锰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研究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不足(1)合成工艺不成熟,工艺复杂。

由于世界各国对于复合正极材料的研究最近几年才开始,且材料中的Ni2+极难氧化成Ni3+,锰离子也存在多种氧化价态,因而合成层状结构的正极材料较为困难,尚未研究出最佳的合成工艺。

由于大量掺入过渡金属元素等因素,复合正极材料的合成工艺相对复杂,需经过长时间的煅烧,并且大多只能在氧气气氛中,温度高于900℃的条件下合成出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复合正极材料,这对于该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2)忽略了镍钴锰三元复合正极材料合成过程中前驱体的研究。

由于目前合成复合正极材料均需煅烧,而国内外普遍采用直接市售的、Ni-H电池及陶瓷行业专用的镍化物、钴化物和锰化物作为煅烧原料进行合成,仅考虑原料的化学组成,而未注意到煅烧前驱体的种类和相关性能对复合正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产生的巨大影响。

目前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思路主要有:(1)充分综合钴酸锂良好的循环性能、镍酸锂的高比容量和锰酸锂的高安全性及低成本等特点,利用分子水平混合、掺杂、包覆和表面修饰等方法合成镍钴锰等多元素协同的复合嵌锂氧化物;(2)高安全性、价廉、绿色环保型橄榄石结构的LiMPO4 (M=Fe、Mn、V等)的改性和应用;(3)通过对传统的钴酸锂、镍酸锂和锰酸锂等正极材料进行改性、掺杂或修饰,以改善其理化指标和电化学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公司名称产能产量性能应用领域使用公司1 湖南长远锂科有限公司500吨/年LY303克容量大于143mAh/g,压实密度高圆柱形电池,铝壳电池和聚合物电池LY304克容量大于145mAh/g,体积比容量高高容量型电池LY305克容量大于155mAh/g,循环性能好圆柱形电池和聚合物电池;也适合与钴酸锂或锰酸锂混合使用2 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NCM-PU50AD50:10.5μm振实密度:2.5g/cm3比表面积:0.35m2/g1.加工性能好,涂布压实3.5-3.62.放比容量较高,0.5C大于158mAh/g3.倍率性能好,常温循环800周容量保持率大于90%,45℃800周大于75%。

4.软包装电池85℃-4h高温存储厚度变化小于2%。

CM-PU50BD50:10.8μm振实密度:2.5g/cm3比表面积:0.35m2/g1.加工性能好,涂布压实3.5-3.62.放比容量较高,18650电池1C放电比容量155mAh/g3.倍率性能好,常温循环500周容量保持率大于90%。

3 江特锂电材料300吨/年L532D50:11.7μm振实密度:2.35g/cm3比表面积:0.43m2/g比容量:155 mAh/g应用于高容量型数码电池产品,可与钴酸锂或锰酸锂混合使用L333D50:10.7μm振实密度:2.23g/cm3比表面积:0.46m2/g比容量:148 mAh/gL442D50:11.44μm振实密度:2.36g/cm3比表面积:0.51m2/g比容量:145 mAh/g4. 江苏晶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SYF-9E(523材料)D50:10.05μm振实密度:2.58g/cm3首次效率:86.3%0.2C放电:163 mAh/g1C放电:150 mAh/g5C放电:130 mAh/gYF-6B(333材料)D50:8.74μm振实密度:2.56g/cm3首次效率:89.5%0.2C放电:158 mAh/g1C放电:148 mAh/g5C放电:135 mAh/g5 济宁市无界科技有限公司WJ5100D50:9-15μm振实密度:≥2.5g/cm3压实密度:≥3.6g/cm3适用于高容量和长寿命的铝壳,聚合物,圆柱形锂离子100周容量保持率:≥96%7 湖南大华新能源有限公司DN400-111D50:9-12μm振实密度:2.4-2.8g/cm3压实密度:≤ 3.75g/cm3比表面积: 0.2-0.4m2/g克容量142-148 mAh/g适用于对循环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圆柱,聚合物类动力电池DN400-523D50:10-12.5μm振实密度:2.3-2.7g/cm3压实密度:≤ 3.7g/cm3比表面积: 0.25-0.45m2/g克容量152-158 mAh/g适用于通讯类方电池,笔电类圆柱电池以及动力类聚合物电池8 广州鸿森材料有限公司HSNCM-R-1(倍率型)D50:6.5μm振实密度:2.35g/cm3比表面积:0. 5m2/g扣电:0.1C比容量165-168 mAh/g首次循环效率:86-90%铝壳电池:1C比容量145-150mAh/g最大压实密度: 3.5-3.6g/cm3使用压实密度:3.3- 3.5g/cm3高倍率电动工具,航模等锂离子电池HSNCM-V-1(循环型)D50:9.0μm振实密度:2.4g/cm3比表面积:0. 25m2/g扣电:0.1C比容量168 mAh/g首次循环效率:86-90%铝壳电池:1C比容量143-148mAh/g最大压实密度: 3.5-3.7g/cm3使用压实密度:3.3- 3.5g/cm3循环性能要求较高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等锂离子HSNCM-C-1(高容量型)D50:9.7μm振实密度:2.35g/cm3比表面积:0. 25m2/g体积比能量高,循环性能好的圆柱,手机等锂离子电池扣电:0.1C比容量>172mAh/g首次循环效率:>88%铝壳电池:1C比容量>152mAh/g最大压实密度: 3.6-3.7g/cm3使用压实密度:3.4- 3.6g/cm39 新乡市升华新能源有限公司PFY-T06D50:7-12.0μm振实密度:≥2.1g/cm3比表面积:0. 2-0.5m2/g0.2C比容量158 mAh/g1C循环500次,容量保持率85%以上主要用于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等高容量型锂离子电池PFY-T01D50:7-12.0μm振实密度:≥2.1g/cm3比表面积:0.2-0.5m2/g10C/0.5C≥95%,20C/0.5C≥90%,30C/0.5C≥80%10C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率80%以上主要用于手机电池,电动工具电池,航模电池等电子产品,特别适用于倍率型圆柱型锂离子电池10 青岛新正锂业有限公司LNCM-35D50:5μm首次充放电效率:88%比表面积:0.3m2/g振实密度:2.9g/cm3压实密度: 3.8g/cm31000吨/年可逆比容量:2.75-4.3V,160 mAh/g2.75-4.6V,195 mAh/g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率92.5%LNCM-50D50:5μm首次充放电效率:88%比表面积:0.3m2/g振实密度:3.0g/cm3压实密度: 3.8g/cm3可逆比容量:2.75-4.3V,165 mAh/g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率88%11 青岛乾运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1500吨/年QY-901A(容量型)D50:13.39μm比表面积:0.43m2/g振实密度:2.32g/cm3压实密度: 3.60g/cm3铝壳电池(2.75-4.2V):比容量152-154 mAh/g,最大压实密度: 3.55-3.65g/cm3使用压实密度:3.45- 3.55g/cm312 内蒙古三信实业有限公司D50:11±1μm首次充放电效率:86-90%比表面积:0.4-0.6m2/g振实密度:2.32g/cm3压实密度: 3.8g/cm3首次容量:156-162 mAh/g全电池循环300次,容量保持率85%适用于铝壳,软包,圆柱等各类锂离子电池13 深圳市天骄科技开发有限公PLB-HD50:8.0-12.0μm司首次容量 4.2-2.7V,145-150mAh/g首次放点效率≥85%PLB-H1D50:9.0-12.0μm首次容量 4.2-2.7V,145-150mAh/g首次放点效率≥85%PLB-H5D50:10.0-14.0μm首次容量 4.2-2.7V,153-158mAh/g首次放点效率≥85%PLB-H5YD50:10.0-14.0μm首次容量 4.2-2.7V,145-150mAh/g首次放点效率≥85%PLB-FD50:9.0-12.0μm首次容量 4.2-2.7V,142-145mAh/g首次放点效率≥85%PLB-F5D50:5.3-7.0μm首次容量 4.2-2.7V,140-145mAh/g首次放点效率≥85%PLB-H7D50:10.0-14.0μm首次容量 4.2-2.7V,165-170mAh/g首次放点效率≥85%14 河南福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00吨/年523型D50:12.85μm比表面积:0.35m2/g振实密度:2.5g/cm3首次放点容量(4.3-3.0V):168 mAh/g循环800次,容量保持率82%111型D50:13.60μm比表面积:0.28m2/g振实密度:2.4g/cm3首次放点容量(4.3-3.0V):160 mAh/g循环800次,容量保持率86 % 15 新乡锦润科技有限公司JRT333D50:10.61μm比表面积:0.32m2/g振实密度:2.2g/cm3扣电(4.3-2.75V):首次放点容量:157 mAh/g首次循环效率88 %圆柱电池:(3.0-4.2V)最大压实密度: 3.5g/cm3使用压实密度:3.4g/cm3JRT523D50:12.12μm比表面积:0.33m2/g振实密度:2.4gg/cm3扣电(4.3-2.75V):首次放电容量:163mAh/g首次循环效率87%圆柱电池:(3.0-4.2V)最大压实密度: 3.5g/cm3使用压实密度:3.4/cm316 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S600D50:11.85μm比表面积:0.36m2/g振实密度:2.21g/cm3首次循环效率88%300次容量保持率:91%300次平台保持率:91%23℃常温荷电恢复:99%60高温荷电恢复:99%23℃高温荷电恢复:97%S700D50:12.31μm比表面积:0.32m2/g振实密度:2.35 g/cm3首次循环效率88%300次容量保持率:91%300次平台保持率:91%23℃常温荷电恢复:99%60℃高温荷电保持:99%60℃高温荷电恢复:97%S705D50:12.31μm比表面积:0.294m2/g振实密度:2.22 g/cm3松装密度:0.99 g/cm3首次放电容量:155mAh/g300次容量保持率:86%23℃常温荷电恢复:96%60℃高温荷电保持:94%60℃高温荷电恢复:99%M100D50:9.0μm比表面积:15.20m2/g振实密度:2.0 g/cm317 西安汇杰实业有限公司D50:9.0-13.0μm比表面积:0.25-0.6m2/g振实密度:2.10 g/cm3首次循环效率83-87%首次放电容量:155mAh/g动力电池,工具电池18 河南科隆新能源有限公司KL202(111)兼顾倍率性能和容量D50:8.0-12.0μm比表面积:0.2-0.5m2/g振实密度:≥2.20 g/cm32000吨/年适用于各种锂离子电池KL203(523)高容量D50:9.0-12.0μm比表面积:0.2-0.5m2/g振实密度:≥2.20 g/cm3KL212(富锂)高电压高容量D50:7.0-11.0μm比表面积:1.0-6.0m2/g振实密度:≥2.0 g/cm319 江苏科捷NCM523压实密度:3.0-3.6g/cm3首次放电容量(4.2-3.0V):160-165mAh/g循环500周容量保持率80%以上手机,笔记本电池20 曲阜毅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EVS111D50:8.0-12.0μm压实密度:≥3.6g/cm3首次放电容量:≥150mAh/g电压平台3.5V循环寿命≥1000次适应于手机电池,电动自行车和电动工具等动力电池EVS532D50:8.0-12.0μm压实密度:≥3.6g/cm3首次放电容量:≥155mAh/g电压平台3.5V循环寿命≥600次适用于手机电池21 江苏菲斯特D50:12.8μm比表面积:0.35m2/g振实密度:2.36 g/cm3首次放电容量:165.5mAh/g 适用于手机电池,电动工具高功率电池,电动自行车等动力工具22 成都晶元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1500吨/年JY501高容量型D50:9.07μm比表面积:0.29m2/g振实密度:2.42 g/cm3松装密度:1.46 g/cm3首次放电容量:160mAh/g首次放电效率:86%300周容量保持率:83%适用于方形,圆柱,软包等容量型锂离子电池JY504高压实型D50:7.20μm比表面积:0.41m2/g振实密度:2.35 g/cm3松装密度:1.42 g/cm3首次放电容量:158mAh/g首次放电效率:86%300周容量保持率:83%适用于方形,圆柱,软包等容量型锂离子电池JY104高压实型D50:7.94μm比表面积:0.40m2/g振实密度:2.42 g/cm3松装密度:1.41 g/cm3首次放电容量:150mAh/g首次放电效率:86%300周容量保持率:84%适用于圆柱,软包等倍率型锂离子电池以及安全性能要求较高的容量型锂离子电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