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的几大误区
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常见误区

浅析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的常见误区【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康复护理常见的误区。
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88例脑血管疾病康复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密切观察患者的康复进度,随时评价预期效果,查找康复护理的常见误区,并针对误区与不足给予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此组患者经过护理研究调查分析相关的护理误区,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护理干预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时间。
结论对于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措施中应加强重点护理,减少出现的护理误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为患者的康复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脑血管;康复护理;误区1引言脑血管疾病根据病理生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包括原发性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1]①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占脑卒中的15%至30%。
致死率和致残率高。
②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
约占脑卒中的10%;另一类是缺血性脑卒中,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
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min内完全自行恢复,但可反复发作。
如近期频繁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应注意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
②脑梗死:是指脑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组织软化,占脑卒中的70%,它包括脑血栓和脑栓塞。
患有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后遗症使患者在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部分或全部的丧失。
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出现功能障碍目前在药物治疗方面无重大突破,今年来运用有效的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康复治疗有一定的发展,能够使患者在最大限度地从功能障碍中得到恢复,回归社会,提高生活及生存质量。
现今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的护理干预较多在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中常出现一些误区,影响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笔者现将脑血管疾病康复护理的常见误区汇报如下。
你知道骨折康复护理的四大误区吗?

你知道骨折康复护理的四大误区吗 ?骨折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
一旦发生骨折之后,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一般骨折的治疗需要经过复位、固定以及功能锻炼等步骤。
但是在经过初步治疗出院之后,患者的家庭护理和各种康复训练都十分重要。
因为很多人都不是非常的了解骨折康复护理的一些注意事项。
所以骨折康复护理存在的误区,大家也不了解。
所以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骨折康复护理的四大误区,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注意。
误区一:骨折之后多吃钙片。
因为人体的骨骼都含有大量钙盐成分,所以在骨折之后,很多人理所当然的就认为应该多吃些钙片,多补钙才能帮助早日恢复健康,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因为在我们正常的生活当中,我们的日常饮食就会摄入足够的钙,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正常生理需求,而患者骨折往往是因为其他外力原因导致的,而并不都是患者身体里缺钙导致的骨折。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人在骨折之后,骨折断裂的地方会释放出大量的钙质,再加上骨折之后,医生会将受伤的地方进行固定,患者是不能像平时那样进行活动的,因此长期都处于部分制动状态,这样很容易就会导致全身或者是局部骨骼脱钙,这些游离的钙就进入到了血液中,血钙含量会因此增高,如果这个时候再增加钙,就会加重人体肾脏的负担。
患者长期制动休息,不能顺利的排出尿液,盲目补钙还会造成泌尿系统结石。
除此之外,患者因为活动量少,并摄入过多的钙片,还会导致胃酸减少,消化不良,便秘等,最终会影响患者对营养的吸收,反而不利于骨骼的恢复。
误区二:骨折之后经常揉捏伤处。
很多人在骨折之后疼痛并不严重,所以并不知道是骨折了,甚至在摔倒之后还可以站起来走路,并且用手去揉捏疼痛的部位,认为只要能活动,就不必去医院检查。
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方式,有可能还会导致伤情更加严重,因为在有些部位骨折之后,很多的人觉得无剧烈疼痛感,当时疼痛不严重,不代表没有骨折,很多人去揉捏骨折的部位,认为可减轻疼痛感,其实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骨折的部位可能由于无错移位仍合在一起,短期内活动没问题,如无移位的股骨颈及腕舟骨骨折,初期活动能力影响不大,但是盲目活动后可能会导致骨折错位、伤情加重,有些部位的骨折错位还会导致骨折裂端刺破血管和神经,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康复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策

康复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策作者:吴光春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6期摘要: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后,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问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残疾人整体数量以及意外伤害、工伤发病率的增加,社会对康复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
目前康复治疗存在医院的面很小,系统化正规培训的专业人才在数量上远远达不到社会的需求,人们对康复治疗的认识也不足,造成大部分需要康复的人得不到及时的康复治疗。
因此我国康复医院机构只有快速发展才能满足社会需要,康复医院也是今后康复医疗体系调整的重点。
关键词:康复治疗;对策0 引言目前我国的康复医院少之又少的现状下,存在能力也不高,因此应该鼓励有条件的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整体转型为康复医院或者做大做强康复科,加强医疗器械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起的作用。
另外,我国康复治疗专业起步较晚,层次也不高,尚没有分类培养。
必须下决心改变现状,未来我国还需要培养大量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使康复医学教育与康复人才使用的供求关系得到平衡和改善。
并大力支持民间和社会资本进入康复领域,提供多元化服务,来满足需要康复治疗的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1 康复治疗现状存在的问题1.1 人们对康复治疗的认识不足很多人把康复治疗当作简单的缓解疲劳的按摩、推拿和活动,对康复治疗还可能产生的几大误区,认为外科主要依靠手术,术后静养就可,康复治疗可有可无,康复治疗等同于中医中的针灸推拿。
康复治疗包括康复的对象、康复的领域、康复的措施、康复的目的以及康复的提供者,康复治疗分为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和语言疗法。
康复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损伤与急慢性疾病和老年带来的功能性障碍者、先天性功能障碍者。
他们中间大部分人不知道康复治疗的严重性,甚至可能错过了康复治疗的最佳恢复时期,导致可能恢复的功能无法恢复,丧失一些可能恢复的功能,以至终身遗憾。
比如骨科和脑外科术后康复非常必要,手术只能对损伤进行部分修复,只有运用系统的康复治疗,才能有效缩短恢复期,且恢复效果会更好。
骨折康复常见误区及不良后果

骨折康复常见误区及不良后果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谷马林误区1:按摩或热疗可以止痛化瘀后果:引起肿胀对于急性外伤或手术后的病人,许多亲朋好友会在局部进行按摩或做些热敷,误认为这样可活血化瘀止痛。
但这样做,很容易导致病人受伤处异常肿胀疼痛,严重者甚至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影响疗效。
事实上,一般受伤后24小时内,较大手术后72小时内,是不宜在创伤局部按摩和热疗的。
因为此期是急性炎症水肿期,创伤局部揉按和热疗不利组织修复,会影响下一步的治疗。
在急性创伤后应立即制动,做些冰敷,送到医院,由医生予以专业的处置,如冷疗、患肢抬高,结合表浅轻柔的淋巴按摩等。
误区2:石膏固定应当不动后果:带来功能减退骨折患者的初期重要治疗步骤是固定以利于骨痂生长,石膏固定是常用的外固定方式。
许多人误认为石膏固定就是不能动。
这也是非常不正确的,黄华扬提醒患者,由于长期制动,也可带来诸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甚至血栓等并发症。
因此,骨折病人复位固定好后,一定要多运动肢体跨关节远端,例如,手臂骨折,可以采用“握拳—松手—握拳”的方法活动。
对于获得充分内固定的患者,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患处循序渐进的系统康复训练。
误区3:骨折病人最好长期卧床后果:导致血栓,甚至有致死风险“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需卧床静养”是句老话,也是人们对骨折问题最大的误区。
“骨折或手术后是需要相对制动的,但不等于人们误认为的完全不动。
”专家认为,尤其是年老体弱的骨折患者,往往因体弱更加缺乏运动,这都可导致一系列的卧床并发症。
卧床并发症很多。
心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等内脏系统疾病,血栓、泌尿系感染、结石等循环系统疾病,食欲下降、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都是常见的并发症。
另外还可能导致压疮、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无力,引起体质虚弱、痛阈下降、情绪低落等,从而影响恢复。
在这些并发症中,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致死率也高,早期进行下肢肌肉主动收缩是预防的一个有效方法。
现代医学认为早期康复运动对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骨折或手术后,应遵从骨科医生或康复医生的专业意见,在指导和帮助下进行系统科学的康复运动和治疗。
骨折术后康复锻炼的常见误区,你知道吗

智汇护理·常识-72 - Family life guide刘爱华(广汉骨科医院 康复科)文根据临床经验来看,骨折患者想要完全恢复至少需要8~13周的时间,俗话说得好,伤筋动骨一百天,但很多患者对于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抱有认知误区,最典型的就是认为骨折术后所要求的静养就是完全不动、长期卧床,创伤自己就慢慢痊愈了,殊不知这种错误的理解既不利于患者骨折痊愈,又会造成病人并发肌肉萎缩、肢体功能障碍等症。
根据现代医院的临床治疗经验来看,骨折术后患者必须积极地开展早期康复锻炼,锻炼越早开始,术后恢复越快,越晚开始,后遗症越多,坚持长期开展科学有效的康复锻炼,能够充分保障骨折患者术后完全恢复,不落下肢体功能障碍等病根,临床意义重大。
骨折术后康复的好处有哪些?对于骨折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只是整体治疗的前半部分,而术后康复锻炼活动则是其后半部分,是延续手术治疗的功能,稳定治疗效果的重要活动,骨折患者只有在术后积极开展康复治疗,才能快速恢复自身患肢功能,最终达成手术治疗的目标。
骨科专家认为,如患者患有运动创伤、截瘫、颈椎病和椎间盘突出等骨科损伤疾病,都需积极开展骨科康复锻炼,干预时间越早,恢复情况越好。
不过在康复锻炼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康复治疗骨折病症的手段较多,并且每一种手段都有其针对的适应证,患者应该听从医师建议选择符合自己病理症状的康复锻炼方式,在医师和护士的指导下,开展科学合理的早期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活动中主要包括理疗、定制专业支具使用和运动康复训练等内容,其中康复锻炼最为重要,其锻炼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患侧关节稳定性和患肢肌力,提高肢体协调性,而理疗活动一般包括各类电、冷、声等治疗和针灸治疗等。
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有哪些常见的误区?热疗或按摩可以止痛化瘀。
骨折术后康复锻炼的典型误区之一就是按摩和热疗可以止痛化瘀。
对于骨折患者来说,在完成手术治疗后,往往会伴有术后疼痛等现象,家属受到传统观念影响,认为按摩或热敷患肢部位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活血化瘀。
最新康复的重要性

康复的重要性科普:康复的重要性2014-11-25Eric中大康复成功治愈=50%手术+50%康复治疗在临床上,有很多病人及其家属重治疗而不注重康复,他们可以在挽救亲人的生命上花费巨资,但是对病后的康复却持保守态度,许多人把康复与休养、理疗等同视之,认为康复可有可无。
本是个成功的手术,为什么还造成那种结果?就是因为对康复知识的认识不足,患者在手术后没有及时尽早进行康复治疗。
事实上,很多患者包括部分医生,都对康复治疗存在一些认识的误区:【误区一】大多数人认为:手外伤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手术做完就万事大吉了。
上肢的功能主要表现于手部,它组织结构精细,肌腱、内在外在肌、关节囊、韧带、骨骼等组织位于其间,位置相对人体其他部位表浅、精密,容易损伤。
而手术仅能对损伤进行解剖上的相对修复,只有后面再综合运用系统的康复治疗,才达到痊愈效果。
【误区二】对综合康复治疗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有些患者认为康复治疗就是“烤烤灯,电一电”,没有多少作用。
事实上,康复治疗有运动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心理治疗、手支具、中医传统康复治疗等。
对于外伤的患者来说,有效恰当的康复治疗方法综合起来应用,才能尽快恢复肢体功能。
【误区三】对医疗费用的分配不合理。
不少患者由于早期求医心切,主动要求做一些对治疗指导意义不大的检查,有些患者并没有骨折,由于术后疼痛,反复要求做X线检查;有的患者出血不多,反复要求输血。
这些情况都会造成医疗费用的浪费,减少对康复治疗的投入。
【误区四】急于求进,忽视正确的运动训练方法。
外伤患者的术后运动训练,一定要在康复医师或治疗师的协助监督下,根据患者受伤的不同程度及手术情况,决定不同的运动训练时间及训练强度、频率。
有些患者私自过早或过量的进行运动,甚至使用暴力活动患肢,导致修复肌腱或神经再断裂,或其它损伤。
【误区五】忽视对自身的心理调节。
手外伤的发生都很突然,对患者造成严重心理创伤。
患者常为不能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及自己的前途担扰焦虑,情绪低沉、自卑甚至轻生。
骨折恢复存在3大误区

骨折恢复存在3大误区*导读:骨科术后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康复干预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下面是骨折恢复的3大误区。
……碰到骨折了,患者往往受到老经验“伤筋动骨一百天”的误导,卧床静养而不敢动,结果造成体质虚弱、情绪低落、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甚至血栓等并发症。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段俊峰认为,静养不动的结果,轻则影响日后的肢体功能恢复,导致生活质量下降;重则因为血栓导致死亡。
因此,即便骨折,也应进行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
.hzh {display: none; } 误区一:按摩或热疗引起肿胀对于急性外伤或手术后的病人,许多亲朋好友会在局部进行按摩或做些热敷,误认为这样可活血化瘀止痛,结果导致病人受伤处异常肿胀疼痛,重者甚至出现血管神经损伤,严重影响疗效。
专家解析:事实上,一般受伤后24小时内,较大手术后72小时内,是不宜在创伤局部按摩和热疗的,因为此期是急性炎症水肿期,创伤局部揉按和热疗不利组织修复,会影响下一步的治疗,在急性创伤后应立即制动,做些冰敷,送到医院,由医生予以专业的处置,如冷疗、患肢抬高、结合表浅轻柔的淋巴按摩等。
误区二:骨折长期不动卧床休息有句老话“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需卧床静养”,这常常人们观念上的最大误区。
骨折或手术后是需要相对制动,但不等于人们误认为的完全不动,尤其是年老体弱患者,往往因体弱更加缺乏运动,可导致一系列的卧床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在内脏系统包括心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压疮、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无力。
长期不动还可引起体质虚弱、痛阈下降、情绪低落等从而影响恢复。
并发症中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致死率也高。
专家解析:早期进行下肢肌肉主动收缩是预防血栓的一个有效方法。
现代医学认为早期康复运动对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骨折或手术后,应遵从骨科医生或康复医生的专业意见,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科学的康复运动和治疗。
误区三:打了石膏,能不动就不动骨折患者的初期重要治疗步骤是固定以利于骨痂生长,石膏固定是常用的外固定方式。
中风偏瘫患者须走出误区

以避免 的。在现 实生 活 中,很 多中
风偏 瘫患者及家 属的错误认 识及做
法 ,延 误 了患者 的最 佳康 复 时机 ,
甚至 导致 患者 终生 残疾 。
巾 风数 夭后{眈可 进行 糜 复{lIJ练
7l岁的辛 大 伯 ,半 年前 脑 出 明显 ,要想恢 复到理 想状 态 ,还 需
血 ,造成左 侧肢体 偏瘫 。他在 医院 要 进一 步 系统 的康复 训练 。
神经 内科治疗 1月余 。因为害 怕病
像 辛 大 伯 这 样 的 中风 偏 瘫 患
情反 复或 加重而没有 进行任何肢 体 者 ,就 出现 了典 型 的康复误 区——
走出谩医
活动 (只是 静 卧在床 ),导致 左侧 肢 三 用综 合征 。
体发 生 明显 的肌 肉萎缩 。 出院后 ,
一 是 没有尽早 及时地进行康 复
每天在家人 的搀扶下 强迫进行步行 锻炼 而造 成的 “废 用综合 征 ”,即指
训练 、用哑铃 锻炼胳 膊 力量 、用弹 长期 卧床 不活 动 ,或 活动量 不足 及
患 者 ■
李 艳
呜
力球练 手的握 力 。3个 多 月后 自我 各种 刺激减 少 的患者 ,由于 全身或
感觉不理 想 ,并 感到 严重的 膝关节 局部 的生理 功能 衰退 ,出现 肌 肉萎
误 区 一 :过 早 开 始 肌 力 与 步 并 回归社 会 。中风康 复方案 必须 因 月)或后 遗症 期(发病 6个月 以后),
行 训练 。不 少病人 家属 误认 为 ,中 人而 异 ,因症施 治 。一般 来说 ,中 在 这个阶 段 ,患 者通过 前面 的康复
肌 肉等 损 伤 ,从 而 形 成 一 系 列 症 托 于药物治 疗上 ,四处 寻找 “灵丹 康 复治 疗 。这 个 时 期 是 肢 体 功 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治疗的几大误区
康复医学是研究病、伤、残者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治疗为主要任务,以改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为目的的一个医学专科。
康复医学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学科并列为临床一级学科。
但是说起康复,很多人把康复当做简单的按摩、推拿和活动,对康复的认识有很大偏差。
由于对康复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导致很多病人未能认识到康复的重要性,重治疗而轻康复的现象普遍存在。
对于家属而言,在挽救亲人生命的时候不计代价,但是在康复治疗上却不舍得多花一分,认为康复无足轻重。
人们对于康复治疗的几大误区
一、外科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术后静养即可。
对于某些外科来说,一般人认为只要及时手术治疗,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回家静养就可以了。
实际上,手术只能对损伤进行部分修复,只有运用系统的康复治疗,才能有效缩短恢复期,且恢复效果更好,尤其对于骨科和脑科手术术后康复非常有必要。
二、康复治疗可有可无
很多患者认为康复治疗就是简单的按摩,烤电,对于恢复意义不大。
实际上,康复治疗包含多种疗法,有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传统疗法等等。
对于不同损伤的患者,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采用某些疗法。
三、康复治疗等同于中医针灸推拿。
中医针灸推拿技术的确属于康复治疗的重要范畴,但这些都属于中国传统康复方法。
而现代的康复治疗形式多样,心理治疗、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等等。
患者的康复治疗可以充分利用传统疗法与现代疗法的优势。
四、康复治疗不急于一时。
很多患者认为康复治疗无足轻重,因此介入康复治疗的时间通常比较晚。
这对于患者的恢复是非常不利的。
研究调查表明:及时进行康复治疗的脑血管病人,其中80%可以恢复独立行走。
实际上,多数的脑血管病人并未能及时进行康复治疗,严重影响了恢复效果。
五、康复治疗就是锻炼身体。
康复治疗就是教人活动活动,锻炼身体。
真正的康复训练属于医学范畴,而不等于体育锻炼。
正规有效的康复训练应该在康复医师、治疗师等组成的康复团队的专业指导下才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生活能力,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六、对医疗费用的分配不合理。
有些患者患者舍得手术检查费用,而吝啬于康复治疗。
而康复治疗恰恰是在患者后期恢复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决定了未来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其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最大限度上恢复身体机能,康复不仅针对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