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名曲赏析

合集下载

世界名曲赏析(很好的)

世界名曲赏析(很好的)

• 贝多芬(1770 ~1827 ) 德国作曲家 代表作: 《第九交响曲》 《第二交响曲》
著名钢琴家、指挥家,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 物之一。所做作品对音 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 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 海顿 (1732~1809) 奥地利作曲家 代表作: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第四十五交响曲》 他,维也纳古典乐派的 最早期代表。创作涉及 面很广,其中以交响乐 和弦乐四重奏最为杰出, 同时为现代交响乐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梦中的婚礼由理查德克莱德曼演奏。理查德克莱德曼是法国钢琴家,擅长演奏肖邦、拉 贝尔、德彪西等人的作品,但那是他热衷于古典音乐的时候。后来他转向发展通俗音乐 界(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狄丽娜、乡愁等皆是),演奏的曲目是保罗˙塞内维尔和奥利佛‧ 图森作的曲子。
这一《 g大调小步舞曲》是在当时作者所写的众多小步舞曲和德国舞曲中,最著 名的作品,它曾被改编成小提琴独奏曲、弦乐四重奏曲乃至轻音乐等各种形式,并 以《贝多芬小步舞曲》之名广受听众的喜爱。本曲为典型的“三段体”结构,第一 主题婉转如歌(片段1),第蓝色多瑙河 梦中的婚礼
G大调小步舞曲
一、《蓝色的多瑙河》 这是一首圆舞曲,什么叫圆舞曲呢?圆舞曲是一种音乐体裁,英文有时也音译为“华 尔兹”,圆舞曲的前身是奥地利民间的“兰得勒舞曲”,这也是一种农村舞曲。是发 展而来的一种三拍子舞蹈,跳舞时一对对男女舞伴,按照舞曲的节奏旋转打圈,动作 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乐曲描写了多瑙河的秀丽景色,被誉为是奥地利的 “第二国歌”,是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必演曲目。 这首乐曲作于1866年。当时,施特劳斯担任维也纳宫廷舞会的指挥。因为当时的维也 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 直到1868年二月,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 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 圆舞曲。这部乐曲同年在巴黎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 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作者最重 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乐曲由序奏、五个圆 舞曲和尾声组成: 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奏出徐缓的震音,好象是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接着圆 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第一圆舞曲描写了在多 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 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 第三圆舞曲属歌唱性 旋律,这段音乐采用了特殊节奏型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 第四圆舞曲在开始 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 人心脾。第五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 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 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 接下去的部分,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 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中西方音乐——世界名曲赏析

中西方音乐——世界名曲赏析

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
一、上古音乐:
2. 根据史载,伏羲、神农作琴瑟。
:即炎帝。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制 成琴瑟,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上有五弦: 宫商角徵羽,对应五行:土金木火水
唐代名琴:九霄环佩
二、古代音乐:
1. 我国古代诗、歌不分家,《诗经》、汉乐 府、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可以演唱的。
2. 官方不够重视,致使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 发展较慢,在“正史”中地位不高。 3. 乐器种类增多,出现了编钟、箜篌、 箫、笛、古筝、琵琶、二胡、扬琴等。
柴科夫斯基( 1840─1893)
十三、柴科夫斯基(Peter Lynch Tchaikovsky)
柴科夫斯基( 1840-1893 )伟大的俄罗斯作 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 斯音乐之魂”。他的作品反映了沙皇专制 统治下的俄国广大知识阶层的苦闷心理和 对幸福美满生活的深切渴望;着力揭示人 们的内心矛盾,充满强烈的戏剧冲突和炽 热的感情色彩。“舞剧音乐大师” 代表作品有: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舞 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交响序曲《1812 年》、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随想曲、弦乐小 夜曲以及大量声乐浪漫曲。
民族乐器:

编 钟 篌
三、现当代音乐:
1. 民族乐器得到改良,西洋乐器传入。
2. 出现很多优秀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 3. 民族音乐和地方戏曲得到重视,流行音乐 得到极大发展。
一、西方音乐流派简介
巴洛克时期音乐(1600-1750)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1750-1820)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1820-1910)
称呼。
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
海顿 ( 1732--1809)

《中外名曲欣赏》

《中外名曲欣赏》

3、结构:复三部曲式(带再现A+B+A,)。
引子:舞蹈性的:表现青年男女拍击着长鼓从四面八方汇 聚在一起。 第一大部分: 1、高胡主奏主题:“少女独舞”。 主题出现第二遍时,运用了功能分组的手法:(吹管组齐 奏旋律, 组齐奏旋律华彩)“姑娘加入”。 2、中音芦笙主题:“小伙加入”,粗犷、热烈。 第二遍出现:加强浓度、舞性高涨,第三遍:奔放热烈。 第二大部分:音乐转入另一个抒情、安宁的境地,“静 中有动”。 第三大部分是第一大部分的再现。
5、多段体曲式结构
引子:小提琴微弱的震音仿佛是传来了北京喜讯的电波, 圆号优美辽阔的旋律,象征着小伙子激动地吹起了“牛角 号”,号声在山谷中回荡,喜讯传遍了千家万户,山寨顿 时沸腾起来,人们愉快地跳起了欢庆胜利的舞蹈。 主题一:热情奔放、高亢矫健的曲调。展现出一个只热的 群舞场面。重复出现,舞兴更加高涨。 主题二:曲调活泼、诙谐。可以想象:这是姑娘们在纵情 欢跳,脚脖上一串串小铃铛在哗哗作响。音乐力度忽弱忽 强,犹如人们的歌声笑语忽高忽低,此起彼伏。 主题三:旋律抑扬流畅,灼热的情绪进一步高涨。
2、作品简介:
黄河大合唱》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 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的斗争,也表现了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它以我们伟大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 展现黄河两岸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 人民起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 国。 3、特点:气势磅礴,强烈地反映了时代 精神,并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在无锡市里,一位戴着墨镜,胸前背上挂着笙、笛、 琵琶等乐器,手里拉着胡琴,在街头上行走的,这 人便是阿炳。私生子的社会地位,使他自幼遭人冷 眼和歧视,但也形成了他倔强和敢于反抗的性格。 他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了人间的辛酸与欺凌。 阿炳纯粹靠奏唱来维持生活,他从来没有做过向人 乞怜的样子,他在黑暗、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他 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他的音乐反映出来,没有 因为生活艰难困苦而潦倒、庸俗,相反,他的音乐 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阿 炳用他的生命凝成了《二泉映月》等不朽作品。在 解放后,当人民政府派人去关心他,去整理他的音 乐作品时,他却无法了愿,突然吐血病故了。

中外名曲鉴赏

中外名曲鉴赏

复习提纲一、指挥家、作曲家(一)外国:1、指挥家:小泽征尔、卡拉扬、李文、贾维、伯恩斯坦;小泽征尔日本,波士顿交响乐团的终身指挥以外,还曾担任过世界上众多的交响乐团和歌剧院的客席指挥,其中包括柏林爱乐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新日本交响乐团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等等他还曾是萨尔茨堡音乐节和坦格伍德音乐节等世界著名音乐节上的主要特邀指挥和音乐指导。

2002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伯克郡音乐节。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弦乐曲《二泉映月》和《白毛女》组曲等. 《卡门》卡拉扬奥地利,指挥家、键盘乐器演奏家和导演曾和柏林爱乐乐团有过长达34年的合作关系柏林爱乐大厅开幕音乐会,演奏贝多芬第9交响曲,萨尔斯堡复活节音乐会,威尔海姆•富特文格勒诞辰100周年纪念音乐会《尼伯龙根的指环》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贝多芬:《C大调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三重协奏曲》《舒曼交响曲全集》伯恩斯坦美国指挥家、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理论家纽约爱乐乐团的常任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镇上》、《康狄德》、《西部故事》贾维尼姆•雅尔维爱沙尼亚指挥家爱沙尼亚广播交响乐团与爱沙尼亚歌剧院首席。

欧洲乐团担任客座,苏格兰国家交响乐团常任指挥、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音乐总监,美国新泽西交响乐团音乐指导,瑞士罗曼德管弦乐团音乐指导交响合唱《钟声》普罗科菲耶夫的《第六交响曲》图宾的《第三交响曲》、《第八交响曲》“柏林森林音乐会要点:国籍、曾担任过的职务、主要合作乐团、著名音乐会及代表性曲目。

2、作曲家与代表作品: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海顿、莫扎特、贝多芬、韦伯、柏辽兹、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格里格、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柴可夫斯基、马勒、格什温、肖斯塔科维奇要点:时期、国籍、历史地位、重要代表作品(声乐、器乐)等。

巴赫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西方“现代音乐”之父《平均律钢琴曲集》《赋格的艺术》《勃兰登堡协奏曲》6首、《小提琴协奏曲》两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无伴奏大提琴奏鸣曲与组曲》6首、《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农民康塔塔》《咖啡康塔塔》《马太受难乐》《b小调弥撒曲》亨德尔英籍德国作曲家清唱剧《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弥赛亚》、《犹大马卡白》等三十二部,歌剧四十六部,管弦乐《水上音乐》、《森林音乐》、《烟火音乐》各一套,管弦协奏曲十一首,大协奏曲四十二首。

中西古典音乐鉴赏

中西古典音乐鉴赏

古典音乐鉴赏我们当代的大多数人对于古典音乐或许不是很了解,但每个人肯定都会有自己所喜欢的古典音乐,不论它是东方古典音乐还是西方古典音乐。

当然我也是这些不大了解的人之一,可我也有我自己喜欢的古典音乐。

其中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和西方音乐家贝多芬的《月光曲》我尤为喜爱。

《高山流水》,为中国十大古曲之一。

是中国传统器乐曲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

一提起中国古典音乐,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想起它。

古典传说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而创作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是表现古代文人雅士“巍巍乎志在高山,潺潺乎志在流水”的高雅情操的经典之作,历来是人们效仿的楷模,而它的曲名《高山流水》也成为各种器乐曲命名的典范。

《高山流水》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种谱本,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则是浙江武林派的传谱,旋律典雅,韵味隽永,颇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

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

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同。

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从整体结构上说,此曲由“高山”和“流水”两部分组成。

“高山”部分运用双八度大抓套同度按弦、大抓套同度按弦、低音区打弦等技法,描绘了高山的美丽景色:或群峰叠起,连绵起伏;或奇石林立,直插云端;或苍松翠柏,古木参天;或野果压枝,山花烂漫……同时,将高山的雄伟气势表现了出来。

“流水”部分在连续使用上下行刮奏等技法的同时,着重在刮奏音中突出旋律音,并有机地加入了按颤弦、同度按弦等技巧,描绘了一泄千里的高山瀑布,也描绘了丁咚作响的山麓清泉:或云雾绕山,瀑挂前川;或涓涓流水,小桥人家;或一泻千里,声震寰宇;或细流潺潺,清澈透天……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中外艺术歌曲鉴赏

中外艺术歌曲鉴赏

第三章艺术歌曲一、概述早在12世纪游吟艺人和法国南部吟唱诗人的崛起,情歌和叙事歌得到了发展,随之在14世纪和15世纪产生了德国恋诗歌手(Minnesinger)和名歌手(Meistersiugen)的歌曲。

16世纪、17世纪出现了牧歌,这时期的创作对精致歌曲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过意义深远的影响,德国的艺术歌曲发展是由哈斯勒和阿贝特创始,经过莫扎特﹑贝多芬到使歌曲创作极为繁荣的舒伯特,他比任何作曲家都更多地将情感及戏剧性倾注到歌曲这个形式里。

他的有些歌曲是分节歌(Strophic),其它则是通节歌(durchkewpouiert),音乐自始至终都是自由展开的,追随舒伯特的作曲家还有舒曼、勃拉姆斯、沃尔夫、勒韦、马勒、施特劳斯等人,法国以尚松为代表,沿着极有特色又十分复杂的创作手法向前发展,随后又出现了迪帕克、德彪西、福雷等人。

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德国艺术歌曲和法国艺术歌曲两大流派。

风格虽不同但都是取材优秀的诗词,加上精致的音乐旋律和完美的钢琴伴奏,形成一首一首各具特色的精品。

这是从18世纪发展起来的艺术珍品。

.到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英国、西班牙、美国、俄国、匈牙利等国的作曲家们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一般都具有明显的流派特点,这与每个不同的国家语言习惯有着密切关系。

“五四”以来,我国作曲家也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源自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是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通称艺术歌曲。

它是指比通俗的歌谣曲具有更高的艺术性的歌曲。

其特点是歌词通常采用著名诗歌,着重个人感情的抒发和内心体验的揭示;曲调与歌词紧密配合,表现手段及作曲技法比较复杂,深刻体现整首歌词和各句歌词的内容,感情细腻,优美感人,抒情性较强;伴奏不只是作和声的衬托,而常在渲染意境和刻形象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艺术歌曲如《跳蚤之歌》、《鳟鱼》、《魔王》、《玫瑰三愿》、《我爱你,中国》等。

二、中国作品赏析1、教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赵元任曲。

中外名曲欣赏

中外名曲欣赏

中外名曲欣赏音乐是人类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中外的名曲,都是人们心中最为美好和值得品味的艺术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外名曲,探讨欣赏音乐的技巧和方法,并为您呈现一些美妙的乐曲,希望能够带给您愉悦和温馨。

第一首名曲是中国民乐代表作品《二泉映月》,这是国际著名的二胡独奏曲,由中国著名作曲家、二胡演奏家闵惠芬所作。

这首曲子深情内敛,富于抒情和思想性,演奏者需要有强烈的个性和良好的技巧表现力,既要把握好音韵的美感,又要能够表达出情感的细腻和深沉。

这种表达方式有时以深沉悲壮的音乐语言为主,这样的音乐对于中国古典音乐音乐情感的表达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第二首名曲是中国古典音乐《葫芦丝曲》,这也是一首非常经典的乐曲,这首曲子以葫芦丝为主要乐器,具有非常悠扬的音色和优美的旋律,曲子的情感表达非常细腻,既能表现出激昂的情绪,也能表现出清新、灵秀的情感,是一首非常优秀的中国古典音乐代表作。

第三首名曲是“钢琴之王”肖邦的代表曲子之一《夜曲》。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钢琴小品,既具有舒缓、优美的旋律,又有深沉而感人的情感表达,对于弹奏者来说难度非常高,需要有非常出色的技巧和表现力。

这首曲子常常被用来作为电影和电视剧的背景音乐,被广泛地传唱和赞誉。

第四首名曲是著名的意大利歌剧《茶花女》中的一首著名歌曲《漫步天涯》,这是一首具有高度戏剧性和流畅旋律的歌曲,这首歌曲的曲调和歌词极具情感感染力,既表现出了爱情的悲壮,又表现出了生命的意义,是一首非常优秀和经典的歌剧作品,由于极具可听性,这首歌曲被广泛地演唱。

第五首名曲是著名的俄罗斯弦乐曲《舞曲》,这首曲子是由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谢尔盖·普罗科菲夫所作,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活力的乐曲,旋律活泼、节奏感强烈、音色浓郁,非常迷人。

这首乐曲在表达激情、喜庆和欢乐的情绪方面非常出色,是一首具有极高欣赏价值的作品。

以上是我介绍的五首中外名曲,每首曲子都具有其独特的音乐特点、内涵和表现方式。

世界名曲赏析

世界名曲赏析

世界名曲赏析《土耳其进行曲》,为奥地利音乐家莫扎特的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KV.331)的第三乐章,又称为 Alla Turca(土耳其风回旋曲)。

于1781年至1783年间在慕尼黑或维也纳所作。

演奏:Tzvi Erez乐曲简介《土耳其进行曲》,本曲全称为《“土耳其进行曲”主题变奏曲》,这是一首以“土耳其进行曲”为主题而驰名世界的变奏曲。

实际上,本曲的主题本身并非具有纯正的土耳其风格,正如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一样,只是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一种“东方风格”,而在现代人看来,本曲几乎没有什么东方味道。

但是由于它具有十分通俗而流畅的旋律,故与莫扎特的同名作品齐名,成为不朽的古典小品。

音乐主题简洁,节奏感极强。

八分音符均匀的节奏,加上提高活泼感的十六分音符,在整首歌(片段1)中呈现出一种童贞般的质朴。

这样欢快的节奏在莫扎特的作品中屡见不鲜。

每个变奏都不注重渲染技巧,但简洁有力,不单调,是巧妙的衔接。

乐曲构成第一乐章A大调,6/8拍子,主题与变奏曲。

优雅的行板的主题,是由前半段若干小节,后半段十小节的二段而成,并依惯例加以反复,非常优美,明显的反映了这一新时期的曲式概貌。

主题及变奏精巧而细致,优雅而活泼。

第二乐章小步舞曲,A大调,3/4拍子。

是规模相当大而附有中间部的小步舞曲。

以强有力的齐奏为开始的小步舞曲主部共有四十八小节之长。

中间部左手与右手相互交替,中央又插入有齐奏的强奏部分,技巧华丽而艰深。

第三乐章土耳其进行曲,a小调,2/4拍子。

具有法国风回旋曲。

首先是著名的主题以a小调出现,整部作品中以这个主题最为脍炙人口。

这一异国情调十足的乐章,在极为华丽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本奏鸣曲的第三乐章最为著名,经常被单独演奏,并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和轻音乐,这就是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

《土耳其进行曲》采用回旋曲式,因此也有人称为《土耳其回旋曲》。

乐曲一开始是在a小调上的第一主题,曲调轻盈活泼、节奏富于弹性;接着是第二主题的出现;然后重复第一主题而结束了第一乐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梁祝》之感受
----姚瑶(1408100536)今年的选修课我选了一门音乐鉴赏类的课程《中外名曲赏析》,我觉得美妙的音乐不但可以陶冶自身的情操,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压力,还能培养每个人的审美素质。

尤其是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们每天都过着忙碌的生活,偶尔停下来戴上耳机,听几首古典音乐都是一种极其奢侈的享受。

第一次接触古典音乐是我上初中时,我的班主任是个优雅的女语文老师,每当我们考试前心情特别浮躁时她就会给我们播放美妙的古典音乐,有钢琴曲,有古筝弹奏的,也有小提琴的······每一种乐器都会给我一种不一样的精神境界。

比如钢琴带给人轻快的节奏,二胡给人荡涤心灵的快感,鼓乐振奋了人进取的精神,吉他带来动感的梦幻情感等等。

但我最喜欢的就是古筝弹奏的轻音乐了,古典优雅,很有中国古老的文化之韵。

从那之后我便对古典音乐有了一种莫名的感情。

《中外名曲赏析》的课堂上是我最享受的时光,老师给我们听了很多古典音乐,每一首音乐我都是置身于其中用心去感受,有莫扎特的《小夜曲》、《小步舞曲》,《贝多芬的月光曲》、《命运交响曲》,《只差一步》等等,当然还有我们家喻户晓的《梁祝》了,《梁祝》给我的留下的印象是最深的,第一次听到这首曲子我就受到极大的震撼,听着音乐脑子里已经可以想象故事的场景,也许这就是音乐的最高境界了吧!
《梁祝》创作于1959年.乐曲内容来自于一个古老而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根据老师的介绍,这首曲子是采用A、B、A的布局——(序或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分别以戏剧情节中极具代表性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章节为表现内容,深入刻画人物个性,突出表现戏剧情节、矛盾冲突和故事场景,充分表现这对青年男女的忠贞爱情和对封建礼俗的控诉、反抗精神。

音乐刚出现时,给我的感觉是风和日丽,一片宁静,充满了鸟语花香的味道,把我们带到了大自然当中去,也真的仿佛亲眼见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相遇的画面。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分,这种无忧无虑的景象是我们每个人所向往的。

但在一大串的音乐铺垫后,祝英台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进行了抗婚,表现了祝英台英勇的反抗精神,向往破除封建宗法礼教,获得现实主义的心声,反衬了恶势力的凶狠残暴。

紧接着一段凄美的音乐侵入我的耳朵,让我感受到了相爱而不能在一起的悲痛,梁山伯的死去,祝英台向苍天控诉,更是将音乐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最后以富梦幻色彩的竖琴,再现了开始的音乐,化出蝶,优美的旋律好象诉说事情的圆满结局,又似乎向人们展示了一副美丽的画面,优美音调似在说乌云已过,晴天到来,一片大好风光下已无哀怨情怀,让我看到了两只蝴蝶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他们再也不用被封建所束缚。

一曲终了,我的思考却没有停止。

我回想着曲中呈现的一幕幕,心情不禁更
加沉重起来。

《梁祝》这个作品虽然是用西洋管弦乐队的谱曲来演奏,但是无可
置疑的是它的内在审美方式却是极传统的有着极浓厚的中国古调风格,因为它运
用了人们所熟悉的凄美传说。

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听完整首曲子,我深深的知道,谁也不愿意去赶赴那凄美的蝶梦,尽管它是如此的动人。

但是谁也不愿意用永陷的痛苦去作这无望之爱的诠释,它的存在,会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这个平等和谐的社会。

音乐来自于现实,现实是音乐最好的题材。

当作曲家把爱与恨,微笑与眼泪,理想与追求全部写进乐谱他的生命在旋律中得到延伸,演奏家吧乐谱用乐器表现出来,他也把自己的生命融进旋律。

而聆听着则是在流淌的旋律中,寻找或感受某种生命和力量。

没一个环节,无不是生命的一个传递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