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合集下载

按摩的简单手法

按摩的简单手法

按摩的简单手法
按摩是一种通过手工技巧作用于人体软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等)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疲劳、减轻疼痛和提高身心健康的保健方法。

以下是一些基本且简单的按摩手法:
1. 揉捏(Kneading)- 适合于处理肌肉紧张和僵硬。

将手指和拇指放在肌肉上,然后做旋转运动,仿佛正在揉面团。

2. 抚摸(Stroking/Effleurage)- 这是最基础的按摩手法,动作平稳而有节奏,用手掌从身体的一端轻柔地滑向另一端。

这种手法有助于放松整个身体。

3. 拍打(Tapping/Percussion)- 用手指、手掌或者小拳头轻轻拍打肌肤,能够刺激血液循环并提供一种舒适的震动感觉。

4. 揉动(Rolling)- 利用手掌根部或小臂滚动施压,适用于背部和大腿等面积较大的区域。

5. 点压(Point pressure or Shiatsu)- 在特定的穴
位上施加压力,可以帮助缓解特定部位的不适。

6. 挤压(Squeezing)-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抓住肌肉,然后轻轻挤压,适合处理局部的肌肉紧绷。

7. 擦法(Friction)- 类似于搓揉,用手指或手掌在肌肉上进行来回摩擦,可有效缓解肌肉酸痛。

8. 转动(Circular movements)- 用手指尖或手掌做圆周运动,对肌肉进行轻柔的按摩。

9. 抖动(Shaking)- 轻轻握住肢体后快速振动,有助于放松肌肉和消除疲劳。

请注意,虽然这些手法看起来比较简单,但是在实施前应确保了解被按摩者是否存在任何医疗状况或禁忌症,必要时应咨询专业的按摩治疗师。

如果你是在家里给自己或亲友按摩,应该先试探性地应用,根据反馈调整力度和手法。

第三节 全身保健按摩

第三节  全身保健按摩
1.分推两肋 两手拇指分置于胸骨柄两侧的府穴处,余四指抱定胸部两侧,
沿肋间隙由内向外分推至腋正中线上,由上而下,分推各肋间隙至 乳根穴高处止。
2.按中府、云门 以两手全掌自胸大肌内缘,沿助向植摩至中府、云门处,再以两
手小鱼际置于中府、云门穴处着力长按。 3.揉膻中
以一手中指或食指置于膻中穴上,顺时.进行按摩时,按摩部位要准确,手法要到位,既柔和均匀又持
久有力。
四、下肢前部保健按摩
(一)常用腧穴 足三里
(二)操作步骤 1.拿下肢 术者以双手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夹持住受术者的大眼上部,
自上面下循序做拿法,至踝关节为1遍,反复6遍。
2. 按揉足三里 术者以一手拇指指腹着力,在受术者足三里穴按揉3分钟;然
反复3遍。 5.理指
术者以一手握受术者的手腕,另一手用摇法和拔伸法依次对其 五指施术,反复3遍。
6.搓上肢 术者用接法在受术者的上肢施术,反复3遍。
7.抖上肢 术者用抖法在受术者的上肢施术,反复3遍。
(三)注意事项及护理 1.进行按摩时,嘱咐受术者应全身放松,不要紧张。 2.按摩时只要露出需要按摩的部位即可、不要整体暴露进行按
3.点按后下肢 以两手拇指指腹对置于环跳、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穴等处,余指置腿部两侧,徐徐加力进行按压。用力要均匀,力量 大小以能耐受为度,逐渐加压。 4.直推后下肢
全掌着力于股后,向上向下反复直推。
5.按压跟腱 以两拇指置跟腱两侧,一手拇指自跗阳穴向下经昆仑穴到仆参
穴,另一手拇指自复溜穴经太溪穴至水泉穴推按,再以两手拇指置 承山穴,自上向下经足跟直推到涌泉穴止。 6.按揉涌泉
后按揉另一侧足三里穴3分钟。 3.㨰下肢
术者用㨰法按照推下肢的顺序自上而下在大腿的前部和侧部做 㨰法。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

▪ (1)沉肩:即肩关节放松,不要耸起,不要外展。 (2)垂肘:肘部自然下垂。 (3)悬腕:腕关节自然屈曲。 (4)掌虚:半握拳,拇指指间关节的掌侧与食指 远节的桡侧轻轻接触。 (6)紧推慢移:紧推是指摆动的频率略快,一般 每分钟140次左右;慢移是指从一个治疗点到另一 个治疗点时应缓慢移动。 (7)蓄力于掌,处力于
着力
▪ 食指中节骨推用食指中节骨桡侧着力 ▪ 八字推用拇指指面和屈曲的食指中节骨桡侧面着力 ▪ 全掌推用全掌着力。 ▪ 大鱼际推用大鱼际着力 ▪ 小鱼际推用小鱼际着力 ▪ 掌根推用掌根着力 ▪ 拳推用握拳后的食、中、环、小四指第1指间关节背部着

▪ 肘推用肘尖着力。
▪ 【操作及要领】 ▪ 1、沉肩,垂肘,肘关节微屈或屈曲,腕部伸平
▪ 用拇指指端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为一指 禅指峰推法。
▪ 用拇指偏峰着力做一指禅推法,即为一指 禅偏峰推法。
▪ 拇指屈曲,指端顶于食指桡侧缘,或以罗 纹面压在食指的指背上,余指握拳,用拇 指指间关节桡侧及背侧着力,做一指禅推 法,即为一指禅屈指推法
▪ 【操作及要领】
▪ 术者站位或坐位,体态自然、舒展,精神 集中。拇指自然着力,其余手指自然屈曲 或平伸,沉肩,垂肘,悬腕。肘关节做小 幅度屈伸、前臂以肘为支点做内外摆动, 在前臂连同腕掌摆动带动下,使拇指着力 部位对所施部位进行一种节律性、轻重交 替性、活动性、深透性压力刺激的操作。 动作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 操作时,直接接触皮肤,不 要隔衣而擦。
▪ 注意保护皮肤,防止擦破, 可使用润滑剂(如液体石蜡、 冬青膏、红花油等)以保护 皮肤,增强手法效应。
▪ 【临床应用】
▪ 本法具有明显的温热效应与推荡消散作用, 适用于全身各部位。其中,掌擦法适宜在 面积较大的胸腹腰背部操作,可产生缓和 的热效应;小鱼际擦法适用于腰骶、八髎、 夹脊、骶棘肌部,可产生较为集中的高热 效应;大鱼际擦法主要用在四肢部;指擦 法接触面较小,适用用于头面、颈项、肋 间部。

保健按摩基本手法PPT课件

保健按摩基本手法PPT课件

保健按摩基本手法PPT课件•保健按摩概述•保健按摩基本手法•保健按摩操作规范•常见疾病的保健按摩治疗•保健按摩的禁忌症与注意事项•保健按摩的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保健按摩概述定义与作用定义保健按摩是指通过特定的手法和技巧,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以达到调整身体状态、缓解疲劳、预防疾病的目的。

作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提高身体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保健按摩的历史与发展古代保健按摩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通过按摩来缓解疼痛和疲劳。

在古代医书中也有关于按摩的记载,如《黄帝内经》等。

现代保健按摩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保健按摩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医疗手段,并形成了多种流派和手法。

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健康人群保健按摩的适用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缺乏运动、生活不规律等导致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

如中风偏瘫、骨折后康复期患者,保健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恢复。

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慢性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保健按摩有助于缓解症状。

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定期进行保健按摩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疲劳、预防疾病。

保健按摩基本手法用指、掌、肘部等着力,在一定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运动,称为推法。

作用:具有消积导滞、解痉镇痛、消瘀散结、通经理筋的功能,可提高肌肉兴奋性,促进血液循环。

适用于全身各部。

用大拇指和食、中两指,或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作相对用力,在一定部位和穴位上进行一紧一松的捏提,称为拿法。

作用:拿法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用于颈项、肩部和四肢等部位,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缓解痉挛、消除肌肉酸胀和精神疲劳的作用。

用指、掌、肘等按压体表,称按法。

作用:按法是一种较强刺激的手法,有镇静止痛、开通闭塞、放松肌肉的作用。

指按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及下肢部;肘按法压力最大,多用于腰背、臀部和大腿部。

01用手指或手掌在体表做环形摩动,称摩法。

02作用:摩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常用的手法,具有理气和中、消积导滞、调节胃肠蠕动等作用。

保健按摩师(初级)第八章 按摩的专业技能 第三节 第四节

保健按摩师(初级)第八章 按摩的专业技能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节 全身按摩 二、胸部保健按摩程序
2.开胸顺气法 (1)体位 坐位,按摩师站其侧。 (2)操作 分别以两手掌心分置于胸部背部的璇玑穴、大 椎穴处,自上向下沿胸背正中线抚摩到中庭、至阳穴止, 反复操作数次。 (3)要领 1)双手掌用力要均匀对称,着力缓慢。 2)摩动时手掌要紧贴皮肤,避免搓擦动作。 3)按摩后胸背部有舒适感。
第三节 全身按摩 三、腹部保健按摩程序
2.腹部斜摩法 (1)体位 仰卧位,按摩师坐或站其侧。 (2)操作 以两手掌侧,并置于左右季肋下的腹哀穴处, 自上向对侧内下方斜摩经太乙、水分、神阙、四满、水 道、归来穴止。双手交替,反复斜摩5-10分钟 (3)要领 1)斜摩前先在腹哀穴处摩动5-10次,再斜摩向下方对侧 2)上腹部摩动用力稍重,下腹部稍轻。 3)按摩后有腹部肌肉的牵扯感,全腹部感到舒适温热。
第三节 全身按摩 一、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
4.揉太阳法 (1)体位 仰卧位,按摩师坐其头前方。 (2)操作 按摩师用两手拇指桡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的 太阳穴处,做上下、左右、前后环转揉动2-5分钟,再以 两手拇指指腹同时用力自头维穴起向外下方,经太阳分 推至耳门穴止,反复推摩2-5分钟。 (3)要领 1)指揉时用力宜轻,摩动时稍着力 2)按摩时局部酸胀放射至额前,按摩后头脑清爽
第三节 全身按摩 一、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
1.开天门法 (1)体位 坐位或仰卧位,按摩师站立或坐其头前。 (2)操作 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顾客两眉间的印 堂穴处, 自印堂向上直抹到前发际处的神庭穴止。两手 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20-30次。 (3)要领 1)两手拇指指腹用力均匀一致,和缓有力,以局部微红为 度。 2)按摩时局部有酸胀感,按摩后局部有温热感及头目轻 爽的感觉
第三节 全身按摩 三、腹部保健按摩程序

保健按摩基本套路

保健按摩基本套路

全身保健按摩基本套路
全身保健按摩操作程 序
俯卧位 → 仰卧位 →
坐位(结束手法)
2
颈肩部 → 腰背部 →
左下肢后部 → 右下
肢后部 → 左下肢前
部(仰卧位) → 右 下肢前部 → 胸腹部
3
→ 右上肢 → 左上肢
→ 头面部 → 头面部
(坐位)
11
1
10
8
9
7
4 5
6
俯卧位
仰卧位
下肢部(二)
返回
下肢后部——俯卧位
分推下肢→揉、拿下肢→弹下肢外侧→点
下肢外侧、中线、内侧经穴、点承扶、殷
门、委中、承山、足跟→滚下肢→抓压足 底(指抓足底→压趾关节→压脚跟→叩击 足底)→摇抖踝关节→摇压膝关节→牵抖 下肢→叩击拍打下肢。
同法操作另一侧。
胸腹部保健按摩基本套路
返回
推摩脘腹3~5遍→ 推压脘腹5~10次→ 揉按胸大肌5~10次→ 点揉胸腹部诸穴(每穴10 ″ ~15″中府、云门、
返回
头面、颈肩部保健按摩基本套路(二)
仰卧位——颈肩部 揉拿颈部→点揉风池、风府穴→弹拨颈肩
部肌肉→拔伸颈部→掌揉颈肩部 俯卧位——头颈肩部 按揉、拿揉、弹拨颈肩部→点风池穴→勾
揉颈后部肌肉→掌揉颈肩部→拿肩井→分 推、弹拨颈肩部→滚颈肩部→拨、点、扳 肩胛骨及点穴→按揉、叩击拍打颈肩部
揉、拿、弹上肢 → 循经点按上肢诸 穴→ 分抹掌背→ 捻扯手指→ 指推手 掌→ 屈、伸手腕→ 摇腕、肘、肩关 节→ 牵抖上肢→ 滚上肢→ 叩击拍打 上肢
下肢部(一)
下肢前部——仰卧位
揉拿下肢→ 弹下肢内外侧→ 双拇指对拨 髌周→ 点按膝眼→ 掌揉髌周→ 滚下肢 → 屈膝90°揉拿大腿、小腿肌肉群→ 点按下肢经络→ 搓揉、分推、点按、顿 挫大腿肌群→勾揉小腿 → 四指分推、勾 点小腿→ 托震小腿肌群→活动髋关节→ 弹踢小腿→按压冲门穴→击拍腿部→活 动踝关节、趾关节→ 牵抖下肢→ 同法操 作另一侧

常见的29种保健按摩手法

常见的29种保健按摩手法
痛和明目的作用。
那种可能性很小,就为了他,夕年每晚都抓准时间
5、揉眼皮 以两手拇指轻按开双侧眼皮上,然后旋转揉
动,顺逆时针各揉 20 次。有消除眼痛和明目的
作用。>>>保健按摩手法手部按摩功效大
那种可能性很小,就为了他,夕年每晚都抓准时间
6、按太阳 用两手食指端分别压在双侧太阳穴上旋转,
顺逆时针各揉按 10~15 次。有止痛醒脑的作用。
3、旋眼睛 端坐,两眼向左旋转 5 次,然后向前注视片
刻,再向右旋转 5 次,前视片刻。对保护视力极
有好处。>>>身体 5 大重要部位保健按摩手法
那种可能性很小,就为了他,夕年每晚都抓准时间
4、点睛明 以两食指分别点按双侧睛明穴(眼内角内上
方 0.1 寸)15~30 秒,以微感不适为度,有止眼
1cj0f8c7c 三亚聚丽休闲会所/
那种可能性很小,就为了他,夕年每晚都抓准时间
个头部的发根十次。能调和百脉,使气血不衰,
面色红润,减少皱纹。
那种可能右交替叩击双侧攒
竹穴(位于眉头陷中),每穴 15~20 次,用力以
微感不适为度。有消除额痛、眼胀、恢复视力疲 劳等作用。>>>保健按摩手法的重要性
那种可能性很小,就为了他,夕年每晚都抓准时间
保健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疾病。像
秋天就是一个疾病高发的季节,大家不妨在工作 之余给自己做做按摩,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
的保健按摩手法,有兴趣的可以参考一下。 1、浴头
那种可能性很小,就为了他,夕年每晚都抓准时间
两手掌心按住前额,稍用力擦到下额部,再
翻向头后两耳上,轻轻擦过头顶,还复到前额, 这算 1 次。共擦 10 次,接着用指肚均匀轻揉整

保健按摩师(初级)第四章 十四种按摩手法

保健按摩师(初级)第四章 十四种按摩手法

第四章十四种按摩手法的要领和作用第一节揉法定义:以指掌吸定在按摩部位,进行左右、前后的轻柔及复和的内旋、外旋,转动、带动局部皮下组织的手法,叫揉法,揉法着力较重,操作时带动局部肌肤筋脉。

一、操作1.指揉法指揉法是以指腹吸定在按摩部位,着力做轻柔、和缓的旋转揉动,带动皮下组织。

指揉法分为拇指揉法:以拇指进行旋转揉动,此法着力均匀、连贯,由轻而重,逐渐扩大范围,旋而不滞,转而不乱,揉而浮悬,动作深沉,作用面积小而集中,据指揉法如图4-1所示。

以食指、中指进行操作,称二指图4-1指指揉生揉法,如图4-2所示。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进行操作,称三指揉法,如图4-3所示。

2.掌揉法掌揉法以掌根或鱼际部位吸定于按摩部位,腕部放松,肘为支点,前臂旋转摆动,带动腕部做轻柔和缓旋揉。

掌揉法因手作用的部位不同,又分为鱼际揉法、全掌揉法和掌根揉法。

鱼际揉法:以鱼际部位吸定按摩部位,持续进行揉动,也可做紧揉、慢移操作,常用于头、面、肩背部,鱼际揉法如图44所示。

以全掌着力于按摩部位,进行揉法,叫全掌揉法,既可吸定一处,又可边揉边缓慢移动,常用于腹部。

以掌根着力进行揉法,称为掌根揉法,主要用于腰臀部。

二、要领按摩师的指、掌皮肤与患者被按摩部位皮肤相对位置不变,用力轻柔、和缓,由轻到重再到轻。

动作以顺时针为主,要有节律,速度均匀,以每分钟120-160次为宜,移动要缓慢。

三、作用调和气血、疏筋活络、温经散寒、活血化淤、理气松肌、消肿止痛、宽胸理气、消食导滞。

第二节推法定义:按摩师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按摩部位,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移动的方法,称为推法。

分为平推法、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等。

一、平推法定义:平推法是以拇指、掌、掌面、肘尖紧贴按摩部位,适当加压作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手法。

平推法是推法中着力较重的一种手法。

1.操作(1)拇指平推法按摩师以一手或两手拇指指腹着力于按摩部位,沿经络循行或沿肌肉纤维行走方向推进,可于穴位处配合缓和的按揉动作,反复操作数次,这种按摩手法叫拇指平推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作用: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运动损伤、偏瘫、截瘫等 要求及注意事项:
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成140°,上臂中段距胸壁约一拳远,食、中。无名河小指的掌指 关节屈曲幅度逐渐增加。
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达到120°,即腕关节前极限时屈腕约80°,回滚40°, 使手背1 / 2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
肘推法:屈肘,以尺骨鹰嘴突起部着力于施术部,另一侧手以掌扶术手拳顶以固定、助力。 作用:外感发热,腹胀便秘,食积癃闭,高血压病,头痛失眠,腰腿痛,腰背筋膜炎,风 湿痹痛,感觉迟钝等病。
要求及注意事项: 着力部位要紧贴皮肤,推进的速度宜缓慢均匀,压力适中平稳,单向直线推进。 不可推破皮肤。为防止推破皮肤可用介质或间歇操作。
掌摩法: 动作要领: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略背伸,将手掌平置于施术部位上,其操作过 程同指摩法。
要求及注意事项: 指摩法在操作过程中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而掌摩法腕部要放松。 摩动的速度、压力宜均匀。指摩法宜轻快,掌摩法宜稍重缓,操作时宜带动皮下组织。 根据病情的虚实决定手法的摩动方向。古有“顺摩为补,逆摩为泻”一说,现代常根据摩 动部位的解剖结构及病理状况决定方向。
滚法:
操作要领:拇指自然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余指的
屈曲角度则依次减小,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形成滚动的接触面。以第五掌指关节 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 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事手背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连续不断地滚动,频率每分 钟120—160次。
治疗作用:用于冠心病、胃脘痛、头疼、面瘫、近视、月经不调、颈椎病、关节炎等病症。
要求和注意事项: 宜姿势端正,心和神宁。 操作时要腕部摆动时,要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紧推慢移。 宜掌握好拇指指间关节屈伸与不屈伸两种术式的应用,若拇指关节交僵硬,活动范围小或 治疗时需要柔和的刺激,宜选用屈伸拇指指间关节的术式操作;若术者拇指指间关节柔软、 有过伸,宜选用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的术式操作。
作用:咳喘、胸胁胀痛、呃逆、腹胀腹痛、消化不良、泄泻、便秘、月经不调、痛经、遗 精、阳痿早泄、外伤肿痛等。
推法 指推法:拇指端着力于施术部,余指置于相应位置以固定助力,腕关节略屈并偏向尺侧。 拇指及腕臂部主动施力,向拇指端方向呈短距离单向直线推进。有拇指平推、指推法。 掌推法:以掌根着力于施术部,腕背伸,肘伸直。以肩关节为支点,上臂主动力,通过前 臂、腕关节,使掌根向前单向直线推进。
产生热量以透热为度。
压力不可过大。压力过大则手法重滞,且宜擦破皮肤。但施术时术者手掌必须与患者体表 平实接触。
不可擦破皮肤。
搓法
动作要领:以双手掌面夹住施术部位,令受术者放松。以肘关节和肩关节为支点,前臂与 上臂部主动施力,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搓动,并同时由上而下移动。
不可在体表形成摩擦运动。 作用:用于胃脘痛、便秘、泄泻、癃闭、头痛、软组织扭挫 伤、颈椎病、骨折术后康复、小儿斜颈、小儿遗尿、近视等。
摩法:
指摩法: 动作要领:肩、肘、腕关节放松,指掌关节自然伸直、并拢。操作时食指、中指、 无名指及小指指面要紧贴施术部位,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通过腕、掌指指 面做环形摩动。
掌根揉: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指自然弯曲,掌根附于施术部。肘关节为 支点,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掌做小幅度回旋运动,使掌根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柔和的连 续不断的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拇指揉:拇指罗纹面吸附于施术部,余四指置于其相对或合适位置助力,腕微屈或伸直。 以腕为支点,拇指主动环转运动,余指配合拇指做助力运动,使拇指罗纹面在施术部上连 续不断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中指揉:中指指间关节伸直,掌指关节微屈,以中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肘为支点,前 臂主动运动,通过腕使中指罗纹面在术部上轻柔灵活小幅度的环旋或上下、左右揉动,频 率每分钟120-160次。为加强揉动力量,可以食指搭于中指背侧进行操作。 要求及注意事项: 所施压力适中,受者舒适为度。揉动时要带动皮下组织一起运动,动作要灵活有节律。 要掌握好揉动频率。一般是每分钟120-160次。也有特例,如在面部可以缓慢操作。 大鱼际揉法前臂有推旋动作,腕部宜放松,指揉法则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根揉 法则腕关节略有背伸,松紧适度。
操作的注意力不可分散,不要耸肩用力,肘部不可外翘,拇指端或螺纹面与施术部位不要 形成摩擦移动或滑动。
揉法: 动作要领: 大鱼际揉:大鱼际部着力于施术部。沉肘,屈肘成120°—140°,肘外翘,腕放松,呈微
屈或水平状,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进行左右摆动,使大鱼际在 治疗部上轻柔灵活的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擦法 动作要领:以手掌的全掌、大鱼际、小鱼际着力于施术部,腕关节放平。肩关节为支点, 上臂主动运动,使掌、或大鱼际、或小鱼际做前后方向的连续擦动并产生一定的热量。 作用:较好的温经散寒作用,能治疗一切寒证。用于风寒外感,发热恶寒,风湿痹痛,胃 脘痛喜温喜按者,肾阳虚所致的腰腿痛、小腹冷痛、月经不调以及外伤肿痛等病。 要求及注意事项: 着力部紧贴体表,不宜过度施压,直线往返运行,往返距离尽量拉长,力量均匀动作连续 不断如拉锯状。
滚法应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滚动刺激,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滚三
回一”。
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摆动。 在移动操作时,移动速度不宜过快,在滚法频率不变情况下,于施术部位上缓慢移动。
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 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拇指伸直,余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用大 拇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沉肩、垂肘、悬腕,前臂主动运动, 带动腕关节有节律的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指端或螺纹面轻重交替,持续不断的作用 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