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保健按摩手法全

男士保健按摩手法全
男士保健按摩手法全

功法一:按摩内三角

内三角的具体位置,说白了基本一个等腰三角形,或者是一个类似的梯形。两个边,是两个大腿根的淋巴结处,,也就是图上的急脉、冲门、府舍,而底边就是阴埠处。也就是图上的曲骨的位置(耻骨联合部位)。

这个三角区域,无论对于男女都很重要。俗话说,流水不腐,平常这个地方我们活动不到,加上我们长期坐着不动,气血不容易流通,因此很容易得各种各样的男科和妇科病。尤其是男人,这个地方更需要好好按摩,否则前列腺最容易出问题。

如何按摩:按摩者将三指并拢(即食指中指无名指),点按揉内三角的三条边,你会感觉到,这个地方有很多的疙疙瘩瘩的东西,这些就是淋巴结。

淋巴结,在人体是起免疫作用的,加强淋巴结的按摩,可以加速淋巴液的流动速度,使废物的代谢能力增强。同时,经常刺激这个部位,会增强人的免疫力。

另外,这个地方的经络很多,包括了肝经、脾经、胃经、任脉等。而点按耻骨联合部位的曲骨穴,也就是点按了任脉和肝经的会穴。

效果:那如何体会按摩的效果呢?很多人,最初按摩的时候,这个地方会很痛,也就是说不受力,而且感觉里面疙疙瘩瘩的东西很多。只要你坚持按摩,内三角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受力,而且感觉这些地方下面空了,疙疙瘩瘩的东西也基本上消失掉了,这就说明按摩起作用了。另外,最大的感觉就是你会感觉尿尿痛快了。过去尿的很细的,现在会一泻千里,痛快异常。点按曲骨穴,有时阴茎会自动勃起,不要理会,这说明气血贯通了,效果很好。

至于为什么能起这么大的作用,大家上网去查查这些穴位的作用就行了。这里只给大家介绍一下曲骨穴:

曲骨穴:曲骨。曲,隐秘也。骨,肾主之水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水湿在此云集于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会阴穴提供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于天之下部,如隐藏于天部的肾水一般,故名。

既然内三角功力如此强劲,那对于一些前列腺肥大的人该怎么办呢?下面请看第二大功法,按摩会阴穴。

功法二:按摩会阴穴

按摩内三角的作用实在是强劲。可有一些朋友已经有前列腺的问题了,那该怎么办呢?在了解此功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男人的前列腺的位置和作用。

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形状如栗子,底朝上,与膀胱相贴,尖朝下,抵泌尿生殖膈,前面贴耻骨联合,后面依直肠。前列腺腺体的中间有尿道穿过,可以这样说,前列腺扼守着尿道上口,所以,前列腺有病,比如前列腺肥大的时候,排尿首先受影响。前列腺是人体非常少有的、具有内、外双重分泌功能的性分泌腺。作为外分泌腺,前列腺每天分泌约2毫升前列腺液,是构成精液主要成分;作为内分泌腺,前列腺分泌的激素称为“前列腺素”

前列腺是个很麻烦的东西,换言之,是个是非之地。年轻的时候,没这东西还不行。要靠它分泌相关的液体和激素,完成性生活和生儿育女的工作。但岁数大了,这东西又会增生,绝大部分男人,到了60岁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要不是尿不出尿来,要不然,就是控制不住尿。我曾经目睹过很多岁数大的男人憋不住尿,尿裤子的事。还有的人尿不出来,拿筷子把膀胱给捅破了。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现在,得前列腺毛病的人越来越年轻了,只是由于这病张不开嘴,所以,很少有人愿意提及,但实际上病人相当的多。这也就有了老百姓爱说的一个顺口溜:大会不发言,小会不发言,前列腺发炎;政绩不突出,业绩不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由此可见,前列腺的病有多么严重和普遍。

其实很多人不明白男人到老了为什么前列腺会增生。经过请教高人和研究相关资料,俺得出如下观点。前列腺这个东西,不能总处于充血状态,如果充血了,你就需要释放掉,也就是需要过性生活。但如果你不释放掉,那它就会总充血,总充血就会增生,就会发炎,慢慢就会肥大。那你总过性生活行不行呢?也不行,一个是身体扛不住,另一个,你总让前列腺分泌东西,岁数大了这功能也受限了,干不出活来了,你还让它玩命干,也会增生。所以,对于男人而言,性生活要有度。不能没有,也不能没完没了,就是这个道理。适度,前列腺就没事,过了,不及都不行。

有人说了,你还没有回答男人为什么岁数大了,前列腺就容易增生呢?<黄帝内经>说,女子七七四十九,男子八八六十四。什么意思呢?它说,女人,是以七,男人是以八为生理发育周期的。女人到49岁的时候就绝经了,而男人一般要到64岁才没有性功能。这里相差15年。换言之,如果夫妻双方身体都还不错,女人到了49岁了,基本对性生活没多大兴趣了,而男人要到64岁才结束。那你说这个阶段的男人到哪去发泄去呢?没地发泄,就只能前列腺充血。慢慢就肥大了。

那位说了,你这是胡扯。没错,也许是胡扯,因为至今,现代医学也讲不清楚,男人到老了为什么会前列腺肥大。不过,您是有脑子的,慢慢品吧。看看俺说的是不是在理。

了解了前列腺的作用。我们来看看,如何不让前列腺增生和发炎呢。有人说,发炎了就吃XX康什么的药就行了。我告诉你,药这东西别常吃。是药三分毒。

常看本站文章的朋友一定知道,对所有的疾病,我强调三点,经络+气+血。经络不通,气血就上不来。所以,通经络最重要。我们调动自身的免疫机能,来对付这些毛病。下面我们说说这第二功法的位置:会阴穴。

会阴:任脉。督脉。冲脉交会穴

【命名】位于前阴(外生殖器)与后阴(肛门)之间,又为任。督。冲三脉之会,故名。

【定位】在会阴部,男性阴囊根部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女性大阴唇后联合与肛门连线的中点。

会阴穴,为人体长寿要穴。会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此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经常按摩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按摩会阴穴,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尿频、溺水窒息等症。

大家基本知道了会阴的位置在哪了。按摩的方法同按摩内三角一样。按摩时,你会感觉这个地方里面也会有很多疙疙瘩瘩的东西,并且一开始按摩的时候,也不太受力。如果你经常按摩的话,就会感觉疙疙瘩瘩的东西没了。按摩的力度,

以你能承受的,不感觉痛为准。想不得前列腺病,你就要经常的按摩此处。如果前面两个功法你练的都没有问题了。相信你的性能力会有明显提提升。当然,如果你想长久的保持你身体的活力。那么还需要进行第三个功法的按摩,那就是男人的宝贝蛋了。

功法三:揉搓按睾丸

男人的两个蛋蛋,就是医学上说的睾丸了。它的作用,和女人的卵巢一样。只不过,这里产生精子,女人那产生卵子。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说过按摩蛋蛋的事了。难道这个东西也能按摩?告诉你吧,经常按摩,会让你精力充沛,精神焕发,光彩照人。因为过去古代就有铁档功一说。练功者甚至可以在阴囊上绑上大石头。不过这些功法由于不太容易说出口,渐渐地失传了。

这种按摩方法是在睾丸处进行微弱的挤压,以能承受为限,然后松开,如此反复的按摩,可以达到男性强身健体,提神醒脑,增强性能力的作用。当然,你也可以反复的搓揉,拍打,抻拉阴囊等。总之,一切一切的按摩,都要以你能承

受,感觉舒服为宜,开始切不过用力过度。等时间长了,你会觉得这个地方能承受相当的力了。到时,你就会感觉到精力用不完了。

记住,别这边练功,那边玩命打炮去。那样,你功法就白练了。还是那句话,对于男人来说,那事要适度。否则你的小命不保。

好了,如果你学会了这三个功法,有时间,你可以让你的LP和GF帮你按摩,不仅能增进感情,有的时候,能按摩的让你自然入睡,美妙之极。对健康大有好处。大家不妨试试。

浅层布有股后皮神经会阴支,阴部神经的会阴神经分支。

深层有阴部神经的分支和阴部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针灸法

1.平时用灸法三壮.

2.急救用针1寸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功用】醒神镇惊,通调二阴。

【主治】1.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阴痛,阴痒,痔疾,脱肛。 2.溺水,窒息,产后昏迷,癫狂。

【文献】1《流注指微赋》:禁针(平日)。

2《针灸铜人经》:灸三壮,主会阴、谷道瘙痒。

3《针灸甲乙经》:任脉别络,侠督脉、冲脉之会。卷九:小便难,窍中热,实则腹皮痛,虚则痒瘙,会阴主之。

4《针灸聚英》:卷一:卒死者,针一寸,补之。溺死者,令人倒驮出水,针补,尿屎出则活。余不可针。

5《普济》:女子经不通,男子阴端寒冲心。

6《针灸资生经》:卷四:产后暴卒,灸会阴,三阴交。

配伍

1配三阴交,有强阴醒神的作用,主治产后暴厥。

2配鱼际,有养阴泻热的作用,主治阴汗如水流。

3配中极、肩井,有行气通络,强阴壮阳的作用,主治难产,胞衣不下,宫缩无力,产门不开等。

4配肾俞,治遗精。

5配蠡沟,治阴痒。

6配人中,阴陵泉,治溺水窒息。

会阴穴保健要领

会阴穴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位于人体肛门和生殖器的中间凹陷处。会阴穴保健很重要为人体长寿要穴。

会阴,顾名思义就是阴经脉气交会之所。此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种的通道。百会为阳接天气,会阴为阴收地气,二者互相依存,相似相应,统摄着真气在任督二脉上的正常运行,维持体内阴阳气血的平衡,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要害部位。经常按摩会阴穴,能疏通体内脉结,促进阴阳气的交接与循环,对调节生理和生殖功能有独特的作用。按摩会阴穴,还可治疗痔疮、便血、便秘、妇科病、尿频、溺水窒息等症。

会阴穴的保健方法:

1、按摩点穴法:睡前年卧半坐,食指搭于中指背上,用中指指端点按会阴108下,以感觉酸痛为度。

2、意守法:姿势不限,全身放松,将意念集中于会阴穴,守住会阴约15分钟,久之,会阴处即有真气冲动之感,并感觉身体轻浮松空舒适

无比。意守法可配合打坐(静坐)进行修炼。

3、提肾缩穴法:取站式,全身放松,吸气时小腹内收,肛门上提(如忍大便状),会阴随之上提内吸,呼气时腹部隆起,将会阴肛门放松,一呼一吸共做36次。

4、坐熏法:会阴穴除上述特定情况下不可随意用针灸,但是可以将艾灸作为会阴穴日常保健法,具有补充阳气、驱除湿寒、缓解便秘、痔疮、前列腺炎症、妇科炎症、洁阴、缩阴的效用。

初级保健按摩实操流程

初级保健按摩实操流程 一、仰卧位保健按摩 1、头面部保健按摩 1)分抹印堂至太阳 印堂(奇穴):位于额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太阳(奇穴):位于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凹陷处。 2)轻揉眼眶 睛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3)推摩鼻翼至颧髎 迎香(手阳明大肠经):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巨髎(足阳明胃经):目正视,瞳礼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前外侧。 颧髎(手太阳小肠经):在面部,位于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4)推抹水沟至地仓 水沟(督脉):在鼻尖下,位于人中沟的上1/3与下2/3交点处。 地仓(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5)轻摩下颌至颊车 颊车(足阳明胃经):面颊部,位于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凹陷中。咬紧牙关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处。 6)轻揉颊车至太阳 7)点揉印堂至百会 百会(督脉):位于头部,头顶正中线上,两耳尖连线中点处。 神庭(督脉):位于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 8)点揉攒竹至百会 攒竹(足大阳膀胱经):位于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9)勾点风池、风府 风池(足少阳胆经):在头后项部,枕骨之下,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风府(督脉):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两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 10)梳理头皮11)轻揉耳郭 2、胸腹部保健按摩 1)掌根按压双肩2)分推胸部至两胁3)全掌揉腹部4)轻拿腹直肌 5)点压上脘、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 上脘(任脉):前正中线,脐上5寸。 中脘(任脉):前正中线,脐上4寸。 下脘(任脉):前正中线,脐上2寸。 天枢(足阳明胃经):腹中部,脐中旁开2寸。 气海(任脉):前正中线,脐下1.5寸。 关元(任脉):前正中线,脐下3寸。 6)摩腹 3、上肢部保健按摩 1)拿揉上肢三阴三阳2)按揉腕关节 3)点按曲池、手三里、内关、神门、合谷、劳宫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侧腕屈肘成直角,位于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之间。 手三里(手阳明大肠经):侧腕屈肘,位于前臂背面桡侧,肘横纹下2寸处。 内关(手厥阳心包经):仰掌,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之间。 神门(手少阴心经):仰掌。位于腕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合谷(手阳明大肠经):侧掌,微握拳。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简便取穴法: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下是穴。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2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我们可从十大人体穴位图与(眼、头、面、手、脚、胸、耳、背、足及全身)对应图上找到你所需要的穴位并按摩保健。如眼睛不好,可从面、眼、手、足、耳穴位图(有详细说明)中找到相应穴位,并实施按摩祛病强身美容瘦身。 ■1、按摩穴位治感冒 ■2、眼疲劳指按保健法 ■3、眼部按摩美容(见前图) ■4、眼部不适——眼睛痛与头痛 ■5、按摩使头脑清晰■ 6、头面部按摩 ■7、瘦脸十大穴位■8、健鼻养生巧防病 ■9、過敏性鼻炎■10、按摩减肥 ■11、按摩催眠■12、按摩太阳穴治白内障 ■13、贫血■14、消除腿部浮肿 ■15、按摩腿部穴位■16、按摩腿肚 ■17、减轻小腿浮肿■18、点穴减肥 ■19、摩腹养生补泻■ 20、按压合谷助排便 ■21、揉摩耳廓益健康■22、夹鼻梁治牙痛 ■23、按摩治疗老年斑■24、活动脚趾健胃法 ■25、前列腺肥大按摩法■26、涌泉穴的主治疾病 ■27、指压“丘墟、昆仑”治疗脚部淤血■28、按摩治尿不净 ■29、中药敷脐(穴位)可治病■30、向老年朋友推荐三个最常用的穴位 ■31、治疗脚部淤血■32、用“足三里”打击法清晰头脑 ■33、涌泉穴的主治疾病为■ 34、精神差(十分疲倦,哈欠连天) ■35、保健八段锦 十大人体穴位图与特效保健按摩法

1、按摩穴位治感冒 选穴太阳、迎香、头维、风池;大椎;合谷、鱼际、尺泽、曲池等穴: 1)啄法用剑指啄击大椎穴(见人体背部穴位图); 2)揉按法(一般经2—3次治疗后即可痊愈。如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疗): (1)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风池、头维穴(见下图)。 (2)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尺泽、曲池、鱼际、合谷穴(见人体穴位全图中图)。先左侧后右侧。 (3)用两手示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太阳、迎香穴(见下图)。 3)注:注意保暖,勿使再受寒邪、不要过度疲劳;多饮开水,少吃油腻食物。

全身保健按摩步骤

全身保健按摩程序 一、头部: 1、开天门: (1)操作:坐在前头,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两眉门的印堂穴,自印堂穴向上直抹到前发际处的神庭穴止,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 (2)要领:两拇指指腹用力要均匀一致,和缓有力,经局部微红为度,局部有酸胀感,有温热及头目轻爽感觉。 2、抹双柳: (1)操作:以两手拇指指端掐双侧攒竹穴,再以指腹自攒竹穴沿眉弓自内向外,经鱼腰穴至眉梢丝穴穴止,推而抹之,往反数次; (2)要领:循环眉弓毛发之中,由内向外推抹,不可逆行,速度宜缓慢,双拇指同时对称着力。 3、掐鱼腰: (1)操作:以两手拇指掐两眉弓中点的鱼腰穴1—2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自攒竹穴经鱼腰穴,丝竹空穴摩到上关穴止。 (2)要领:摩动时循环眼眶上缘,用力宜缓慢,均匀有力,掐鱼腰穴后局部有不适感,可配合轻微指揉来消除。 4、揉太阳: (1)操作:以两手拇指桡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太阳穴,做上下、左右、前后环转揉动,再以两手拇指指腹同时用力自头维穴起向外下方经太阳穴分推至耳门穴止。 (2)要领:揉用力宜轻,摩动时稍着力。 5、掐白: (1)操作:以两手拇指掐视白穴,再以手拇指指腹自白穴分推致瞳子髓; (2)要领:力度要轻,用力均匀。 6、掐睛明,点巨骱: (1)操作:掐睛明穴,点巨骱,再以拇指指腹自四白,迎香,巨骱到颧骱,耳门止,反复推摩。 (2)要领:由轻致重,微红。 7、推颊车: (1)操作:用两手拇指指腹按揉颊车穴,然后以拇指置于两耳前下方面军听会穴,沿上颌外缘,经颊车穴至大迎穴。 (2)要领:推动宜轻,按揉时用力应从重。 8、双揪铃铛: (1)以两手拇指与食指揉捏两侧耳部,并向下方揪耳垂。 (2)要领:方向不能反。 9、分推前额: (1)操作:以两拇指偏峰置于前额正中线,向两侧分推到太阳穴、头维穴。 10、推正顶: (1)操作:自鼻尖的素骱穴,经鼻向上沿上沿头部正中线往印堂,神庭,百会强间推摩到哑门穴止。 (2)要领:往上推摩时,沿经穴位应配合点按。 11、点按百会: (1)操作:点按百会穴,后掐四神陪穴。 (2)要领:由轻到重,按压方向应垂直。

男士保健按摩手法全

功法一:按摩内三角 内三角的具体位置,说白了基本一个等腰三角形,或者是一个类似的梯形。两个边,是两个大腿根的淋巴结处,,也就是图上的急脉、冲门、府舍,而底边就是阴埠处。也就是图上的曲骨的位置(耻骨联合部位)。 这个三角区域,无论对于男女都很重要。俗话说,流水不腐,平常这个地方我们活动不到,加上我们长期坐着不动,气血不容易流通,因此很容易得各种各样的男科和妇科病。尤其是男人,这个地方更需要好好按摩,否则前列腺最容易出问题。 如何按摩:按摩者将三指并拢(即食指中指无名指),点按揉内三角的三条边,你会感觉到,这个地方有很多的疙疙瘩瘩的东西,这些就是淋巴结。

淋巴结,在人体是起免疫作用的,加强淋巴结的按摩,可以加速淋巴液的流动速度,使废物的代谢能力增强。同时,经常刺激这个部位,会增强人的免疫力。 另外,这个地方的经络很多,包括了肝经、脾经、胃经、任脉等。而点按耻骨联合部位的曲骨穴,也就是点按了任脉和肝经的会穴。 效果:那如何体会按摩的效果呢?很多人,最初按摩的时候,这个地方会很痛,也就是说不受力,而且感觉里面疙疙瘩瘩的东西很多。只要你坚持按摩,内三角的地方就会变得越来越受力,而且感觉这些地方下面空了,疙疙瘩瘩的东西也基本上消失掉了,这就说明按摩起作用了。另外,最大的感觉就是你会感觉尿尿痛快了。过去尿的很细的,现在会一泻千里,痛快异常。点按曲骨穴,有时阴茎会自动勃起,不要理会,这说明气血贯通了,效果很好。 至于为什么能起这么大的作用,大家上网去查查这些穴位的作用就行了。这里只给大家介绍一下曲骨穴: 曲骨穴:曲骨。曲,隐秘也。骨,肾主之水也。该穴名意指任脉的水湿在此云集于天之下部。本穴物质为会阴穴提供的阴湿水气,至本穴后,水湿之气聚集于天之下部,如隐藏于天部的肾水一般,故名。 既然内三角功力如此强劲,那对于一些前列腺肥大的人该怎么办呢?下面请看第二大功法,按摩会阴穴。

常用保健按摩穴位的取穴及作用

常用保健按摩穴位的取穴及作用针灸、按摩无副作用,疗效显著,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手段来治病。经常按摩以下5个常用的穴位,功效可媲美服用某些药物,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穴位按摩手法分补法、泻法等,补法是较柔和地按摩,泻法则是力道比较大的刺激,具体来说可以用屈曲的指关节顶穴位。足三里,在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处,因能治疗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而得名,为回阳九针穴之一,是胃腑疾病和人体强壮要穴。 按摩足三里有补中气的作用,用补法,能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类似党参、白术、山药、红枣等药的功效;用泻法,有消食导滞、和胃通肠的作用,类似山楂、大黄等药的功效。 三阴交,在内踝向上量4指处,为足太阴脾经的腧穴,由于是肝、脾、肾三阴经交会处的穴而得名。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相生,因此是治疗与血有关病证的要穴。 用补法,有健脾、补血、摄血的作用,类似于当归、阿胶、紫河车、薏米等药物的功效;用泻法,有活血化淤的作用,类似于归尾、桃仁、红花等药的功效。 神门,在手腕的腕横纹尺侧端稍上方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被喻为神气游走出入的大门。用补法,有宁心安神、补心气的作用,类似于酸枣仁、柏子仁的功效;用泻法,可清心、开窍,类似于

中药紫雪丹及石菖蒲、琥珀等药的功效。关元,位于脐下四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位于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又能大补元阳而得名。《类经图翼》说:“此穴乃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能治疗“诸虚百损”。用补法,有补肾阳的作用,类似于鹿茸、肉桂、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药的功效。此穴多用来治疗虚损性质的疾病,泻法较少使用。气海,位于脐下两指处,是任脉的穴位,为诸气之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用补法,可大补元气,类似人参、黄芪等药的功效;用泻法则有行气、理气的作用,类似于香附、荔枝核、沉香、郁金等药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穴位在临床中很常用,人们在选择它们进行保健时,所用到的只是其众多作用中的一二,如果要用来治疗疾病,还需要去专科就诊。 经过数千年的钻研和沉淀,穴位养生的神奇疗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中医认为,人体经脉上有361个穴位,如果再加上经脉之外的穴位,就有上千个。具体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普通人来说十分困难,因此穴位养生似乎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点远。中医院推拿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总结出便于大家记忆的十个养生要穴,平时按揉几下,可助您强身健体,祛病养生。 明目醒脑穴:风池

全身保健按摩手法程序

全身保健按摩手法程序 一、头面部 1、食指中指点按印堂(两眉中间)揉至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轻按几秒神庭,左右手各一次,再抹开。 2、食、中、无名指由额中揉至太阳穴三遍,轻按太阳穴,大拇指分三线点按前额指太阳穴(越密越好) 3、双手交叉按压太阳穴,双手逆时针揉按太阳穴,再用双手食指轻切额头。 4、蚂蚁上树额头,左右各一次。 5、小鱼际摆前额,大鱼际揉按前额至太阳穴 6、拇指揉按攒竹(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鱼腰(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丝竹空(位于人体的面部,当眉梢凹陷处)再抹开,捏眉两次。 7、揉四白(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至瞳子髎(位于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中食指点按睛明(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揉上眼球。 8、拉眼皮,上下左右抖睫毛。 9、双手搓热后敷眼球,用四指弹上额。 10、单手食指、中指点按睛明滑至迎香穴(人体的面部,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并点按该穴再抖至神庭。 11、双手中指食指搓鼻梁至神庭,再点按睛明穴推至迎香穴。 12、点按颊车(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耳下大约一横指处,咀嚼时肌肉隆起时出现的凹陷处)揉面部,扫脸颊。 13、双手拇指开天门抹至太阳穴 14、蚂蚁下树,扫至承浆(位于人体的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人中(位于鼻下.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分三次扳下颌,食指中指揉太阳穴至听 宫穴() 15、双手同揉耳廓,中指揉压外耳道,反耳后捂实耳廓轻弹三次 16、揉耳廓(顺逆各三圈)轻压几秒突然放开,点按翳风穴(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 17、双手搓发梢放松 二、头部按摩 1、点按揉压印堂至百会穴,揉按四神聪(百会旁上下左右各一寸) 2、以百合位中心,由小圈至中圈最后大圈点按头部(垂直点按) 3、十指按压头部,放松。 4、指尖敲头,放松。 5、拳滚头部,左右各一次。 6、十指合掌敲头数下。 7、隔手掌敲头。 三、手部按摩 1、手捏肩部至手腕(内侧及外侧)再拍打放松。 2、双手叠手指拨手臂、揉法、放松、拿法各两边 3、分手拨手臂 4、挤压两边 5、掌根同时搓手臂两遍 6、抖手臂

颈部保健运动及按摩穴位

A.颈椎保健操 这套操不需要按摩穴位,易于掌握和练习。经常练习可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和痉挛的软组织,无颈椎病者有预防作用。准备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两眼平视。 1.左顾右盼 头先向左后向右转动,幅度宜大,以自觉酸胀为好,30次。 2.前后点头 头先前再后,前俯时颈项尽量前伸拉长,30次。 3. 旋肩舒颈

双手置两侧肩部,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 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转20—30次。 4. 摇头晃脑 头向左-前-右-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5.头手相抗

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则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 6. 双手托天 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钟。 B.穴位按摩手法 你可在工作、学习过程中进行穴位按摩,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1.按摩百会

中指或食指按于头顶最高处正中的百会穴,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健脑宁神,益气固脱。 2.对按头部 双手拇指分别放在两侧的太阳穴处,其余四指分开,双手用力对按揉动20~30次。功效:清脑明目,振奋精神。 3.按揉风池

两手拇指分别按在同侧风池穴 (颈后两侧凹陷处), 其余手指附在头两侧,由轻到重按揉20~30次。 功效:疏风散寒,开窍镇痛。 4.拿捏颈肌 将左(右)手上举置于颈后,拇指置于同侧颈外侧,其余四指放在颈肌对侧,将颈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风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痉止痛,调和气血。 5. 按压肩井

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对侧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筋肉处),然后由轻到重按压10~20次,两侧交替进行。功效:通经活络,散寒定痛。 6.按摩大椎 用左(右)手四指并拢放于上背部,用力按摩大椎穴(位于后颈部颈椎中最大椎体下方的空隙处)20~30次,至局部发热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功效:疏风散寒,活血通络。 7.对按内、外关 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内关穴(掌横纹以上2寸,两肌腱之间),中指放在对侧的外关穴(内关穴对面),同时用力按揉0一分钟,双手交替进行。功效:宁心通络,宽胸行气。 8.掐揉合谷

全身按摩基本实施手法

全身按摩基本实施手法 全身保健按摩施术手法繁多,常用的手法大概20多种。本章介绍常用的基本手法,这是保健按摩方面的基本功,必须熟练堂握和运用。 全身保健按摩施术顺序,一般从头部做起,然后按胸、腹、下肢前部、背、腰、下肢后部、上肢的顺序依次进行。施术体位是仰卧位、俯卧位和坐位。 一、头面部保健按摩施术程序 1、开天门法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立或坐其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患者两眉间的印堂穴儿自印堂向上直抹到前发际处的神庭穴止。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20~30次。 (3)要领 1)两拇指指腹用力均匀一致,和缓有力,以局部微红为度。 2)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局部有温热感及头目轻爽的感觉。 2、抹双柳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端掐双侧攒竹穴处,再以指腹自攒竹沿眉弓,自内向外。经鱼腰至眉梢丝竹空穴止,推而抹之,往返数次。 (3)要领 1)此手法循行眉弓毛发之中,由内向外推抹,不可逆行,速度宜缓慢。 2)推抹时双拇指同时对称着力。 3)术后眼前豁亮,头脑清爽。 3、掐鱼腰 (1)体位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甲掐两眉弓中点的鱼腰穴1~2分钟。然后用拇指指腹自攒竹穴经鱼腰,丝竹空摩到上关穴止,反复摩动2~3分钟。 (3)要领 1)摩动时应循行眼眶上缘,用力宜缓慢、均匀而有力。 2)掐鱼腰后局部有不适感,可配合轻微的指揉来消除。

3)术时有酸麻胀感,有时放射到眼窝内,术后有视力倍增的感觉。 4、揉太阳法 (1)体位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术者用两手拇指挠侧,分别置于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做上下、左右、前后环转揉动2~5分钟,再以两拇指指腹同时用力自头维穴起向外下方,经太阳分推至耳门穴止,反复推摩2~5分钟。 (3)要领 1)指揉时用力宜轻,摩动时稍着力。 2)术时局部酸胀及放射至额前,术后头脑清爽。 5、推揉颊车法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术者坐其头前方。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置于两侧颊车穴处,按揉1~2分钟,尔后以拇指置于两耳前下方听会穴处,沿下颌外缘,经颊车至大迎穴,反复推摩5~7次。 (3)要领 1)推动时手法宜轻,按揉时用力应从重。 2)术时局部有酸胀感,术后面部与下颌部有温热感。 6、搓掌浴面法 (1)体位坐位或仰卧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掌相搓至热,迅速置于面部,由额面部向下,经眉、目、鼻、颧、口等,掌摩面部10~20次。 (3)要领 1)两手掌相搓用力适宜,手法不宜过重,注意保护皮肤。 2)术后面部温热,头脑轻爽。 3)此手法是美容按摩的一种手法。 7、推正顶法 (1)体位坐位,头略向后仰起,术者站或坐其侧。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端,自鼻尖部的素穴,经鼻向上沿头部正中线,经印堂、神庭、百会、强间,推摩到哑门穴止,反复操作2~3分钟。

人体十大保健穴位

人体十大保健穴位 1、合谷:位于虎口,在手背第1、第2掌骨之间,约平第2掌骨中点处,和手心的劳宫相对。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古人的针灸歌诀总结出合谷和列缺、委中、足三里这四个重要穴位的主治病症。肠胃肚腹的疾病取足三里,腰背疼痛取委中,头侧颈项的病症取列缺,头面部的病症取合谷。 合谷能补能泻,是治病保健的重要穴位。它可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开窍醒神,对感冒发烧、各种头痛、鼻炎、牙痛、中风不语、口眼歪斜、神昏嗜睡都有很好的效果。合谷穴还有补气的作用,能够治疗气虚、脱证。合谷配合足三里能够补益中气,相当于补中益气汤的效果;合谷配合关元可以补气回阳,相当于参附汤的急救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合谷穴配合三阴交有催产的作用,可以治疗滞产。妇女生产时气虚乏力,宫口难开,这时候针刺合谷用补法,三阴交用泻法,有确切的催产功效。因此孕妇是禁用合谷穴的。我爱人两次生产时都用了这种古老的催产方法,在扎针几分钟之后就顺产而下,立竿见影,避免了难产和剖腹产之苦。但可惜的是,这种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的催产方法在医院里几乎已经没人使用了,因此造成的剖腹产也越来越多。 2、内关:位于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之处,在两根肌腱的中间,和腕横纹外侧的外关相对。 内关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一穴多用,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心包是心脏的包膜,它可以疏通经络,改善心脏供血,治疗各种各样的心脏疾患,比如心悸、胸痛、胸闷等;它可以降胃气,配合足三里治疗胃痛、呃逆、呕吐、打嗝;它可以镇静安神、滋阴降火,配合神门、三阴交治疗失眠、烦躁、内热、掌心发热、出汗等病症。经常揉按内关对于各种各样的心脑血管疾病、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都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晕车常常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这是脾胃虚弱、胃气上逆的缘故,重按两个手腕内侧的内关可以有效防治晕车。 3、风池:在双耳后、枕骨下,发际边缘的凹陷处。 “风为百病之长”,风池对于抵御和排出风寒外邪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祛风散寒、疏通经络,治疗各种感冒、头痛、鼻塞等感受外邪引起的疾病,容易感冒的人经常揉按风池是预防感冒简便易行的好方法。经常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容易患颈椎病,按揉风池可以宣畅经气、舒筋活络,对颈椎病、颈项强直、疼痛等病症有很好的预防作用。风池可以醒脑开窍、改善大脑供血,是治疗脑血管病昏迷、痴呆、失语的特效穴位,这时可以配合风府、哑门等穴位使用。风池、哑门的深部为大脑延髓,扎针时要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否则容易出意外,按揉风池,以指代针,就避免了这样的风险。风池配合太阳还可以缓解疲劳。 4、神阙:神阙就是肚脐眼,位于腹部中央,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任脉循行于胸腹正中线,上连心肺、中经脾胃、下通肝肾,脐为任脉经气的汇聚之处,奇经八脉的任、带、冲脉都从脐部循行而过,五脏六腑的心肺、脾胃、大小肠、膀胱、子宫等都和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小腹居于下焦的阴寒之地,为“阴中至阴”,如果饮食生冷或者腹部受凉,就会引起胃痛、胃胀、便秘、腹泻、手足发凉、小便清频、月经不调、痛经和闭经等多种病症,因此神阙保健是防病养生的重中之重。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 中式全身保健按摩程序与步骤 中式保健按摩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已经络、气血、精髓、津液、皮肉、筋腱、骨骼、五官、九窍、四肢、百胲等为物质基础,采用按摩手法施于受术者提标之上,以刺激人体进而促使其内部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头部保健按摩 头面是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教会的部位,又居于人体的最高处,故称“诸阳之会”;属于奇恒之腑的“脑”居于其中,人之九窍有七窍——五官,在头面部开通,是接受外界事物和刺激、引起人体反应、表达人之情感、调节人体机能的枢纽;面部又是人类心灵外露之窗,代表着人的精神面貌;同时它又是美貌的象征;体现着机体精气神的盛衰。因此对头面部进行按摩保健的主要的是振奋人体阳气、保持人的青春长驻。

施术时,手法应非常的轻柔缓和,手法的走形方向应充分注意面部肌肉的结构,原则上在眼和口唇周围多座圆形或半圆形的运行轨迹;垂直于皱纹施手法;顺行于眉毛定方向。再配以适合的介质,起到美容保健的双重作用。 受术者取仰卧位,并可随施术者手法的进行变换为侧卧位、俯卧位。术者取坐位,于受术者的头侧,面对受术者的颠顶部。 1、面部保健按摩 在面部行保健按摩,其目的在于保护并保持受术者的容貌、调节人的精神、维护五官的功能。 1.1前额部的施术 1.1.1开天门:术者以两手拇指腹着力,轻柔缓和的交替从印堂穴向上推至上星穴,共12次。 1.1.2分推眉弓: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着力,轻柔的从眉头之攒竹穴开始,沿眉弓向两侧分推至眉梢的丝竹空穴,共12次。 1.1.3 分推前额:术者用两手拇指的桡侧(自指根至指端)着力,同时至于任脉两侧,然后分别向两侧颞部分推,共六次。注意,两拇指的桡侧着力要均匀

孩子手部经络穴位保健按摩法

孩子手部经络穴位保健按摩法小儿推拿常用穴位 小儿特定穴位有“点”、“线”、“面”,以双手居多,“小儿百脉汇于双掌” 五个指头可以调理五脏,几条线就可以维护小儿健康。 五经:拇指—脾经;食指—肝经;中指—心经;无名指—肺经;小指 —肾经。 几条线:小儿手臂阴面靠中指那条线—天河水; 手臂阳面靠拇指那条线—三关; 手臂阴面靠小指那条线—六腑。

开发孩子聪明才智的健脑按摩法。 给小儿每天捏脊一次。小儿俯卧在床上或家长膝盖上均可,露出腰背臀部皮肤,家长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沿脊椎两旁捏起皮肤,双 手交替捻动向前推进,捏三下提一下,从脊椎的尾骶部至第七颈椎从下 向上捏,每次捏五遍; 补脾土,就是向掌推拇指螺纹面,200 次;

清肝木、清心火,向指尖方向分别推食指和中指指腹面 各 补肺金,向掌跟方向推无名指200 次; 100 次;

补肾水,向掌跟方向推小指200 次; 揉板门,就是揉小儿手掌大鱼际150 次; 推三关,推小儿前臂阴面靠拇指那一直线150 次。坚持每天推,持续两个月

治病常用手法 推三关:就是推小儿前臂阳面靠拇指那条线,用拇指或食指指面从腕推到肘,推到小儿手臂微微发红,小儿会微微发汗。可以代替麻黄、肉桂,发汗散寒,激发小儿自身抗病能力。 推六腑:就是前臂阴面靠小指那条线,用拇指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 腕,可以代替滑石、羚羊,退热作用非常好。

引天河水:顺前臂内侧正中线,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效同黄芪、黄柏、连翘,清热解毒。 补脾经:向手掌方向推小儿拇指面,就像吃人参、白术,大补元气,是一个很好的保健 方法。而清脾经的效果跟吃灶土、石膏一样,清脾胃的热。清脾经就是向指尖方向推拇指面。 侧推食指为补大肠:温肠止泻,治疗腹泻。推大肠经,从食指推向虎口,手到病除。反之,从虎口推到食指侧线为泻大肠,效果同吃大黄、枳实,清热通便,治疗便秘。 向指尖方向推中指清肺,功同桑皮、桔梗,宣肺清热;向手掌方向推止咳,效果如五味、冬花,补肺止咳。 小指补肾:强肾益精,经常推小儿小指面,就可以填补肾气,弥补先天不足,增强体质,防止体弱多病。

保健按摩教学计划

6按法:以手指举的不同部位或肘尖,置于经穴或其它部位,逐渐用力加压按而留之的手法或按法。 7拍法:手指自然并拢,掌指关节处微屈曲,用手腕部摆动,带动虚掌着力于按摩部位,平稳而有节奏地反复拍打的手法。 第六章全身按摩 全身保健按摩手法繁多,这是保健按摩方面的基本功,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 全身保健按摩的顺序:一般从头部做起,然后按胸、腹、下肢,再次背、腰、下肢后部,上肢的顺序依次进行。按摩体位是仰卧和俯卧。 一头面部保健按摩顺序 1开天门法: (1)体位、仰卧位,按摩师坐其头前 (2)操作:按摩师以双手拇指指腹,置于顾客两眉间的印堂穴处,自印堂穴向上直推到前发际出的神庭穴止,两手拇指轮流进行反复推抹20次-30次。 (3)两手拇指指腹用力均匀一致,柔和有力,以局部微红为度。 (4)按摩后局部有温热感及头目轻爽的感觉。 2抹双柳(推坎弓) (1)体位同上。 (2)操作:按摩师以两手拇指指端点按双侧攒竹穴处,两手指腹自攒竹穴。 沿眉弓,自内向外,从印堂经眉梢止太阳,推揉之,往返1-2分钟 (3)要领 ①此手法循行眉弓毛发之中,由内向外推揉,不可逆行,速度与缓慢。 ②推揉时双手拇指同时对称用力。 ③按摩后眼前豁亮,头脑清醒。 3、揉太阳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按摩师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头部两侧的太阳穴处做环转揉动1-2分钟,再以双手起于四肢用力自头维穴起向外下方经太阳穴分推至耳门穴止,反复推摩1-2分钟。(3)要领 ①指揉时用力宜轻、摩动时少用力。 ②按摩时局部酸胀放射至额前,按摩后头脑清醒。 4、推正顶法 (1)体位同上 (2)操作按摩师以拇指指腹端,自鼻尖部的素髎穴,经鼻向上沿头部正中线,经印堂神庭、百会、推至凤池及哑门穴反复推揉2-3分钟。 (3)要领 ①往上推摩时沿经穴位应配合点按按压穴位局部有酸胀感,按摩后有面部清爽之感。 二、胸部保健按摩秩序 (1)分推法 ①体位、仰卧位,按摩师立其侧 (2)操作、按摩师两手拇指分置于胸骨柄的两侧俞府穴,其余四指抱定胸部两侧,沿肋骨间隙由内向外分推到腹部中线止。其余四指由上而下,分推各肋骨间隙至乳根穴平高处止。反复分推2-3分钟。 (3)要领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及按摩方法 人体穴位图解大全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 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最新初级按摩师知识要求——第十六章 中级按摩师的全身按摩施术技巧

第十六章中级按摩师的全身按摩施术技巧 全身保健按摩的主要部位和施术顺序,已在初级按摩师部分有所阐述。中级按摩师需要在熟练掌握初级按摩师全身保健按摩手法基础上,增加一些手法。 一、全身保健按摩施术(离心性) 1、头、面部保健按摩程序 (1)开天门 (2)抹双柳 (3)掐鱼腰 (4)揉太阳 (5)掐四白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甲掐四白穴,以两手拇指指腹自四白穴分推到瞳子穴处。 3)要领此手法反复3次,力度要轻,用力均匀。 (6)掐睛明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以两手拇指指甲掐睛明穴,再以两手拇指指腹自睛明穴起经过四白穴、颧穴到耳门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轻、缓。 (7)点巨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指腹点按巨廖穴,自迎香穴经巨穴到颧穴处,进行推摩。 3)要领反复推摩3次,用力由轻至重。 (8)推颊车 (9)双揪铃挡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与食指揉捏两侧耳部,并向下方揪耳垂。 3)要领向下方牵拉耳垂3~5次,方向不能错。 (10)搓掌浴面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先以两手掌搓热后置两侧面颊部,自下向上经耳前到前额部,进行搓摩。 3)要领用力均匀,反复搓摩10~15次。 (11)分推前额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术者坐于头前。 2)操作术者以两手拇指偏峰置于前额正中线,向两侧分推到太阳穴和头维穴处。 3)要领反复分推,可往返3~5次,用力均匀并有力,如受术者皮肤干燥,可用油性递质;如受术者汗多,可用滑石粉。可配合指腹搓法于前额左右方向推搓。 (12)推正顶 (13)点按百会 1)体位受术者仰卧位或坐位,术者坐于头前或站位。 2)操作术者以拇指指腹点按百会穴,以四指指甲掐四神聪穴处。 3)要领手法由轻到重,按压方向应垂直。

保健按摩基本手法

滚法: 操作要领:拇指自然伸直,余指屈曲,小指、无名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达90°。余指的屈曲角度则依次减小,使手背沿掌横弓排列呈弧面,形成滚动的接触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附于体表施术部位上,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和一定的旋转活动,事手背尺侧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连续不断地滚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治疗作用: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运动损伤、偏瘫、截瘫等 要求及注意事项: 肩关节放松下垂,屈肘成140°,上臂中段距胸壁约一拳远,食、中。无名河小指的掌指关节屈曲幅度逐渐增加。 操作过程中,腕关节屈伸幅度应达到120°,即腕关节前极限时屈腕约80°,回滚40°,使手背1 / 2面积(尺侧)依次接触治疗部位。 滚法应对体表产生轻重交替的滚动刺激,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1,即“滚三回一”。 操作时不宜拖动、跳动、摆动。 在移动操作时,移动速度不宜过快,在滚法频率不变情况下,于施术部位上缓慢移动。 一指禅推法: 动作要领:以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通过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持续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拇指伸直,余指的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自然屈曲,用大拇指指端或罗纹面或偏峰着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沉肩、垂肘、悬腕,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有节律的摆动,使所产生的功力通过指端或螺纹面轻重交替,持续不断的作用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手法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治疗作用:用于冠心病、胃脘痛、头疼、面瘫、近视、月经不调、颈椎病、关节炎等病症。要求和注意事项: 宜姿势端正,心和神宁。 操作时要腕部摆动时,要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紧推慢移。 宜掌握好拇指指间关节屈伸与不屈伸两种术式的应用,若拇指关节交僵硬,活动范围小或治疗时需要柔和的刺激,宜选用屈伸拇指指间关节的术式操作;若术者拇指指间关节柔软、有过伸,宜选用不屈伸拇指指间关节的术式操作。 操作的注意力不可分散,不要耸肩用力,肘部不可外翘,拇指端或螺纹面与施术部位不要形成摩擦移动或滑动。 揉法: 动作要领: 大鱼际揉:大鱼际部着力于施术部。沉肘,屈肘成120°—140°,肘外翘,腕放松,呈微屈或水平状,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做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进行左右摆动,使大鱼际在治疗部上轻柔灵活的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掌根揉:肘关节微屈,腕关节放松并略背伸,手指自然弯曲,掌根附于施术部。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掌做小幅度回旋运动,使掌根部在施术部位上进行柔和的连续不断的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拇指揉:拇指罗纹面吸附于施术部,余四指置于其相对或合适位置助力,腕微屈或伸直。以腕为支点,拇指主动环转运动,余指配合拇指做助力运动,使拇指罗纹面在施术部上连续不断旋转揉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

女性朋友的按摩保健方法

女性朋友的按摩保健方法 拥有一副健康的体魄是人人都希望的,尤其是文弱点的女性,而往往这些只是一个理想。每个人都曾经与病魔抗争过,非死即伤的状况也是有的!而我们的身体作为一个精密的仪器,诸多的内在联系肯定是有的了!你会发现,一些保持着健康的人总会有一些养生的小习惯,而这些习惯的源头都不约而同的指向身体某处。 按摩成为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选择!尤其是在中医越来越被人接受的环境下,中医按摩可谓是深入人心,正逐渐成长为养生领域的新的方向标。而光有按摩方法还不行,还要对身体有个全面的了解。 那么今天有必要告诉大家,身体的哪些部位是健康的“晴雨表”,经常按压让你与疾病说拜拜! 耳朵 事实证明:耳朵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器官,不仅能够令我们接收到外界的讯息,同时还连接了身体的主要穴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身体器官。如果我们的身体受到了某一种疾病的干扰,或者是身体的某个器官受到了刺激,那么耳朵的某一个穴位就会出现预警信号。 按摩耳朵,不仅仅能够保护我们的耳朵,其实也是间接的刺激了身体的各大器官,对于身体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所以说每天给耳朵进行按摩,其实就是相当于对全身的穴位器官进行了彻底的按摩。 如果一个女人出现脸色苍白,并且嘴唇、指甲等等都出现发白的情况,同时手脚感觉到麻木,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出现眼睛干涩、心跳加快的情况;或者还会出现月经量减少,脸色没有光泽的情况。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身体出现了血虚的情况,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补血。 而我们都习惯性的喜欢通过食疗的方式来调理身体,达到补血的目的。事实上,按摩耳朵也是可以有效的帮助补血,而按摩耳朵中的五个穴位分为是胃、肝、心、胰胆和十二指肠的反射区,这样效果会非常的明显。 腋窝 腋窝是生活中不经常注意到的部位,也是属于人体的隐私部位之一。而对女人来说,能否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气血是否充足。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补气血方面,按摩腋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腋窝处有一个重要穴位,中医称之为“极泉”。具体的位置位于腋窝顶点的腋动脉搏动处。用拇指指肚轻柔极泉穴,有宽胸宁神的功效,可以缓解肋间神经痛、乳腺疾病、肩周炎等。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十大人体穴位图及特效保健按摩法 中找到相应穴位,并实施按摩祛病强身美容瘦身。1、按摩穴位治感冒 选穴太阳、迎香、头维、风池;大椎;合谷、鱼际、尺泽、曲池等穴: 1)啄法用剑指啄击大椎穴(见人体背部穴位图);2)揉按法(一般经2—3次治疗后即可痊愈。如有继发细菌感染者,可配合抗生素治疗): (1)用两手拇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风池、头维穴(见下图)。 (2)用两手拇指指腹分别揉按对侧尺泽、曲池、鱼际、合谷穴(见人体穴位全图中图)。先左侧后右侧。(3)用两手示指指腹同时揉按同侧太阳、迎香穴(见下图)。 3)注:注重保暖,勿使再受寒邪、不要过度疲劳;多饮开水,少吃油腻食物。 2、眼疲劳指按保健法 1)轻闭双目,用中指按住上眼皮向上轻提,做5次;2)用中指将下眼窝(承)向下轻按5次。做完上述动作后再用左右手的中指,从左右外眼角向太阳穴推按,至太阳穴后再向耳边按去,反复做3-5次;

3)闭上双眼,用中指肚按在眼球上,轻轻按10分钟即可。 这时你会感到眼睛的疲劳连忙消除,此法对眼睛也有一定保健作用。 3、眼部按摩美容(见前图) 面部皮肤都是有一定纹理的,准确的按摩手法则可促进肌肤对精油/眼霜的吸收,从而防备和减少皱纹。首先在眼睛四面点上薄薄的一层精油,然后按内眼角、上眼皮、眼尾、内眼角的顺序轻轻按摩,直至肌肤完全吸收。在按摩过程中,轻压眼尾、下眼眶、眼球,你会感到格外惬意。对眼部皮肤进行适当地按摩。同时配合按压眼周的穴位如攒竹、晴明、丝竹空、瞳子骸等。眼部按摩时必须留意手法要轻柔和缓,按照眼部肌肉的分布在眼周作圆弧状滑动,以促进眼部皮肤的血液循环。 4、眼部不适——眼睛痛与头痛 1)天柱:后颈部中央发际线上5分旁开1寸5分,两侧粗大肌肉的近旁处。主治病征: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该穴道是治疗头部、颈部、脊椎以及神经类疾病的重要首选穴之一,本站有关此穴道的指压法列举如下:按摩治疗肩膀肌肉僵硬、酸痛、治疗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人体常用穴位按摩保健方法(动画图解)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 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图解: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图解: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 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应该对应大人的也可以的,中医穴位是一样的。健身是全民的,无论是以什么方式。没事时,坐车时都可以按摩一下试试了! 常见病穴位按摩:

泰式按摩简介及操作程序

泰式按摩简介及操作程 序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泰式按摩简介及操作程序 第一节泰式按摩简介——Thai Massage 泰式按摩发源于古印度的西部,创始人是印度王的御医吉瓦科库玛,他至今仍被泰国人民奉为医学之父。他的传统医药及按摩知识技法由传教的僧人带入泰国,并由泰王召集,广泛吸收他们的传统医药及按摩的宝贵经验,并铭刻在大理石上,镶嵌于瓦特波的卧佛寺的游廊壁上。并成为训练传统泰式按摩的基地。 泰式按摩为泰国古代医学文化之一,拥有四千多年历史,源远流长。古代泰国皇族利用它作为强身健体和治疗身体劳损方法之一。近年来经过泰国政府监管发展和积极推广的情况下,泰式按摩已广为人知,成为受中外重视的天然治疗。泰式古法按摩,除了大家熟悉的关节纾整外,更有自成一套的经脉、穴位按压及伸展理论。利用手指、手臂、膝部和双腿等按摩对方穴位,又在肌肉和关节上按压和伸展,令身体、精神和心灵回复平衡,促进血液循环、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运作正常和肌肉皮肤新陈代谢。定期进行,令人体精神和肉体保持最佳状态。 泰式按摩是古代泰王招待皇家贵宾的最高礼节。 一、手法:1、点(压)法 2、揉(拿)法 3、推法 4劈叩法 5踩(跪)法 6运动关节法 二、泰式的特点:

1、向心性:泰式按摩一般从足部开始,并向着人体的中心部位多排点压按结合的手法。 2、细腻性:泰式按摩多采用细腻的指压手法,着重对人体四肢和大肌肉群进行拉伸推捏等,使手掌心的力量均匀渗透到肌肉深处,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 3、关节活动性:指压后颈部,腰部,四指部的旋转,扭动反扳背法等手法的广泛应用。 4、治疗保健二重性:泰式按摩具有明显的消除疲劳,放松肌肉,调畅情志,另外对于肌肉损伤,痛风,炎症等有明显疗效。 泰式保健按摩是流行于泰国的一种按摩方式,是由我国的传统按摩手法演变而来,它以活动关节为主,手法简练而实用,是保健的较佳手法之一。它以活动关节为主,无穴位之说,不同于中式按摩。简便易学,难易适中,实用性强。泰式按摩非常注重背部、腰部的舒展,按摩师从脚趾开始一直作业到头顶才算结束一套动作,从足部向心脏方向进行按摩。手法几乎涵盖了按、摸、拉、拽、揉、捏等所有动作.泰式按摩是跪式服务,左右手交替动作,用力柔和、均匀、速度适中、顺序进行。浴后经泰式保健按摩,可以使人快速消除疲劳,恢复体能,还可增强关节韧带的弹性和活力,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功能,达到促进体液循环,保健防病,健体美容的功效。 泰式按摩是各种按摩中最激烈的,按摩时无需使用按摩油。按摩师从脚趾开始向上按摩至头顶结束,其中背部、腰部和关节是按摩重点。按摩师利用两手、两臂、两脚及全身重量滚压、伸展、拉

6大男性壮阳穴位图解教程按摩方法

按摩什么穴位壮阳?6大男性壮阳穴位图解教程按摩方法 导读:男人经常按摩什么穴位壮阳补肾?中医专家表示,男人从30岁左右开始,身体机能开始渐渐进入衰退状态,阳气亏损,各种男性疾病侵袭。中医认为,男人常按摩6大养生穴位可强壮阳气,使正气充足,防治各种男性疾病。中医认为:关元穴、腰眼穴、命门穴、三阴交穴、涌泉穴、太溪穴是男人最重要的6大壮阳穴位,正确按摩这6大养生壮阳穴位,不但疏通脉络、强壮腰脊,还可理气和血,补虚益损,壮阳补肾,提高男性性能力。 下面就是中医大师总结的按摩6大男性壮阳穴位图解教程按摩方法,经常按摩可以壮阳补肾强壮阳气: 男性壮阳穴位1、按摩关元穴、气海穴可以壮阳 我们身体里有一种非常重要的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与原动力,叫元气。中医以为元气禀于先天,躲在肾中,又依靠后天精气充养,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元气是与生俱来的,从父母那里持续而来,又依靠后天的充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会逐渐削减,人就会呈现朽迈的态势。怎样才能更好地守护元气呢?刺激关元穴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关元穴就像人身体的一个阀门,将人体元气关在体内让它不泄漏,是男子躲精、女子蓄血之处,是人身上元阴、元阳的交汇之处,也是元气的关隘。 刺激关元穴,可以使肾气活跃,补充肾气。打个比方,元气就像是父母留给我们的一笔遗产,它的多少是一定的,我们天天都取出一笔使用,时间一长这笔遗产就被使用殆尽了。怎么让这笔遗产的数目不至于削减太快呢?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努力挣钱,存一些钱供自己使用。刺激关元穴的作用就相当于给自己存钱,自己存的钱多了,对父母遗产的使用才能削减。 关元穴治疗病症: 主要用于治疗元气虚损的病症,如中风脱证、身体无力、易疲劳,怕冷等;男科病症,如遗精,阳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妇科病症,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白带病,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外阴瘙痒,各种妇科炎症等;下焦病症;痢疾,脱肛,疝气,便血,溺血,小便滴沥不尽、尿频、尿急,尿痛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