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合并真菌感染

合集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

迁 延 难 治,病 程 相 对 较 长 ,在 接 受 治 疗 过 程 中 机 体 机 能 逐 渐 被消耗,同时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出现感染的概率偏高 [3]。当
前临床较为典型的问题在于对患者进行抗感染、综合治疗的
过程中会大量应用广谱高效抗生素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药
物,对 于 患 者 的 机 体 免 疫 功 能 造 成 进 一 步 的 伤 害,容 易 发 生
对所纳入研究对象血清免疫球蛋白相关指标检测仪器产 自德国西门子,型号为 BNII 全自动蛋白分析仪;对纳入研究 对象淋巴细胞免疫指标分析仪器产自美国 BD 公司,型号为 FAcsclibur 检测仪。 1.3 统计学方法
实 验 数 据(计 量数 据、计 数 资 料)使 用 SPSS20.0 做统计 与分析,具体经 t 检验及卡方检验,由( ±s)与(%)对检验 结果做描述,P<0.05 说明实验数据有较高的差异性,有统计 学意义。
另取本院 2018 年间健康体检后提示无异常人群 50 例设为对照组。所纳对象均接受免疫功能检测,统计对比组间相关数据差异
以归纳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结果 念珠菌感染、曲霉菌感染患者各项 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且
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不同类型患者在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年第 19 卷第 15 期
53
·临床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免疫 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
金春杰,韩成勋
(吉林省人民医院,吉林 长春)
摘要:目的 探析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并归纳其临床指导价值。方法 对我院自
2016 年 8 月至 2018 年 8 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念珠菌、曲霉菌)感染患者为分析对象,共 50 例并设为观察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诊治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诊治体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发布以及危险因素。

方法对32例copd 合并发布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copd 无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肺部真菌感染中,以念珠菌为主,占88%。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及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易导致真菌感染(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结论减少或避免可能导致真菌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是降低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copd;肺部真菌感染the diagnosis experience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fungous infectiona xuande【abstract】obstract:to analyz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aetiology distribution and dangerous facto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patients who is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fungous infection. method:to realiz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for 32 cases of copd patients who is combined with pulmornary fungous infection and to realize contrast research with hameochronous copd patients without fungous infection. result: mycocandidagives priority in pulmonary fungous infection,occupying 88.8%.it is easy to lead to fungous infection (compare with contrast group,p<0.05)when copd patients use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glucocorticoid an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a long time,or the patients have combined diabetes or respiratory failure. conclusion: reducing or avoiding each kind of dangerous factor which may lead to fungous infection is the effective measure to decrease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fungous infection.【key words】copd; pulmonary fungous infection【中图分类号】r5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94-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

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

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总结临床经验以提高该类患者的治愈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1年7月~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有肺部真菌感染的治疗措施。

结果:48例患者中有33例治愈,13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83%。

结论:及时明确的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有肺部真菌感染,积极合理的用药,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由于气流受限而引起的一种肺部疾病,其呈进展性发展,主要的临床特点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及食欲减退,肺部听诊时可闻及双肺呼吸音减弱,呼气相延长,一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性或湿性啰音。

copd是一种慢性疾病,常伴有免疫力低下,此时容易发生真菌感染,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的发生率,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更增加了该类患者真菌感染的几率。

现将我科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科在2011年7月~201年9月期间收治的诊断明确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有肺部真菌感染的48例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49岁~78岁,平均年龄63岁,病程4~32年,平均21年。

同时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的有24例,其中患有糖尿病的有7例,患有高血压的有12例,患有低蛋白血症的有5例。

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长期应用过糖皮质激素和多种抗生素。

1.2 临床诊断 48例患者均有明确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病史,长期服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给予患者抗生素病情未见好转反而逐渐加重,此时怀疑患者是否并发有真菌感染,此时应行痰液培养观察是否有真菌存在或痰液图片时是否有孢子、菌丝,行胸部x线检查观察患者肺部渗出物是否增多,肺部病灶是否加深扩大。

1.3 临床治疗对于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在维持原治疗copd的方案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抗真菌治疗,copd并发有肺部真菌感染时常选用氟康唑,在应用氟康唑前患者应先行肝功能及肾功能检查以及患者是否对氟康唑过敏。

重症监护室慢阻肺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重症监护室慢阻肺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5 Ta y l o r M , S S i l v a ,a nd C Cot t r e l l , Bot u l i n u m t o x i n t yp e —A
( BO TOX )i n t he t r e a t me n t o f oc c i p i t a l n e ur a l g i a :a p i l o t s t ud y.
r e v i e w. J Or o f a c P a i n , 1 9 9 7 , 1 1 : 1 5 8 ~ 1 6 5 .
3 Ka p u r a l L , M e k h a i l N , Ha y e k S M, S t a n t o n —Hi c k s M , M a la k O Oc c i p i t a l n e r v e e l e c t r i c a l s t i mu l a t i o n v i a t he mi d l i n e a p p r o a c h a n d s u bc u t a n e o u s s u r g i c a l l e a d s f o r t r e a t me n t o f s e v e r e o c c i p i t a l n e u r a l g i a : A p i l o t s t u d y . An e s t h An a l g , 2 0 0 5 , 1 0 1 : 1 71 ~1 7 4 .
He a d a c h e , 2 0 0 8 , 4 8 ( 1 0 ) : 1 4 7 6  ̄ 8 1 .
6 Ka pu r a l L. Bot u l i n u m t o x i n o c c i pi t l a n e ve r b l o c k f o r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作者:邵赛萍陈松宽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6年第08期[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50例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其余50例无真菌感染者为对照组。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以下各方面因素:年龄(≥65岁,14 d、≤14 d)、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ApacheⅡ评分、抗生素使用时间。

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吸烟史及ApacheII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与无感染组在年龄、合并糖尿病、呼吸衰竭及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长期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预防[中图分类号] R56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08-0034-0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casc,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呼吸气道受到不完全可逆性限制,患者病情逐渐发展并呈间断性加重的表现,多因支气管-肺感染而急性加重,好发于老年人。

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为COPD 患者病情加重乃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临床诊断较困难,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患者通常为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临床常易误诊、漏诊[1]。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如何避免和减少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为COPD 治疗中的重要问题,因此了解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对策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2,3]。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COPD的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的诊断标准。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47例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47例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47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和防治策略。

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例从临床表现、病因、感染菌分析、治疗方法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痊愈或好转9例例无效5例死亡。

结论:确诊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后应及时调整抗生素加强支持治疗尽早足量根据不同菌种选用抗真菌药物。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真菌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病(OPD)患者由于长期缺氧、酸中毒、心肺功能损伤、免疫力下降加之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的应用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和防治策略5年11月~11年8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例从临床表现、病因、感染菌分析、治疗方法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资料与方法5年11月~11年8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病真菌感染患者7例男7例女例;年龄61~91岁平均69.5岁;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史1~年。

所有患者均有咳嗽、咳痰症状原有气促症状加重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性啰音。

7例患者中发热16例咳拉丝状黏稠痰1例痰中带血7例白色乳凝状口腔黏膜附着物17例呼吸衰竭6例。

合并高血压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例。

所有患者诊断均依据7年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OPD诊治指南。

辅助检查:患者入院后均行血常规胸部线片、深部痰液细菌培养等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提示WB升高者例其中(1~15)×19/ 例16×19/及以上例中性例细胞百分比升高者1例。

胸部线提示肺纹理增多、增粗例胸片内间斑片状或斑点状阴影1例合并胸腔积液7例。

可能的诱发因素:7例中发生真菌感染前个月内使用抗生素例应用种及以上抗生素7例抗生素疗程1~周;使用头孢第代7例;使用糖皮质激素例。

合并糖尿病15例低蛋白血症1例肺结核5例。

治疗:肺部真菌确诊后在治疗基础病同时给予氟康唑.g/日静滴疗程1~周8例曲菌感染者给予伊曲康唑g/日静滴周后改为口服并给予调整抗生素及激素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抗真菌治疗临床观察

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抗真菌治疗临床观察

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抗真菌治疗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抗真菌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81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真菌药伊曲康唑或者氟康唑治疗。

对照组不实施抗真菌治疗。

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抗真菌治疗能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降低患者病死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真菌抗真菌观察抗真菌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真菌感染患者81例,以上患者慢性阻塞性肺部诊断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以上患者均经过抗生素治疗,肺部感染改善不明显,患者白细胞计数不升高,患者反复发热,痰液黏稠、拉长丝、痰液不易咳出、舌面有黑色或者口腔黏膜有白色假膜等。

同时排除支气管哮喘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其他病因导致气流阻塞疾病,如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症患者等、肺部有肿瘤患者、呼吸功能衰竭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障碍患者、对试验药物过敏患者。

以上患者对本试验均知情同意。

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年龄48~73岁,平均59.3±8.4岁;病程为5~11年,平均6.3±2.5年。

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47~74岁,平均58.2±7.9岁;病程为4.5~10年,平均6.1±1.9年。

两组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均给予抗菌药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镇咳平喘药物、给予解痉祛痰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酸碱紊乱等常规治疗。

慢阻肺合并真菌感染

慢阻肺合并真菌感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真菌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曾立、古小娟、唐灵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真菌性肺炎(FP)的易患因素和病原学特点。

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64例AECOPD患者及合并26例F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观察AECOPD合并FP与未合并FP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供用、有创机械通气等情况,比较两组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

结果合并FP组全身应用激素、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比例显著大于未合并FP组(P>0.05);合并FP组共培养出真菌26例,白色假丝酵母菌12株46.29、热带假丝酵母菌5株19.29、克柔假丝酵母菌3株12.9、曲霉菌6株23.9.结论AECOPD联合运用抗生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年龄、有创机械通气易导致真菌性肺炎,对于AECOPD患者如何预防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FP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的、难以逆转的呼吸系统常见病,其主要特征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呼吸道感染是COPD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故AECOPD患者常规运用抗菌药物,有时还需联合运用抗菌药物,个别急性患者还需运用皮质激素,加之老年COPD 患者免疫功能较低下、抵抗力较差,尤其是近年来抗生素、皮质激素不合理运用在临床上不断增加,故近年来AECOPD患者合并真菌性肺炎(FP)有增多趋势,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由于二重感染病情加重导致死亡,成为AECOPD治疗中又一困难因素。

为此,本文就我院呼吸内科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64例AECOPD患者及合并26例FP患者的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

1.资料与分析1.1一般资料我院呼吸内科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新修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07,30(1);8-17),男性328例,女性136例,年龄在42~80岁,平均年龄70.6岁,住院时间15~102天,平均31.5天,18例患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26例患者痰标本真菌培养阳性,符合侵袭性真菌病(IF1)的临床诊断标准,列入真菌性肺炎(FP)组,其余为未合并FP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真菌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曾立、古小娟、唐灵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真菌性肺炎(FP)的易患因素和病原学特点。

方法将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64例AECOPD患者及合并26例F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观察AECOPD合并FP与未合并FP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供用、有创机械通气等情况,比较两组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

结果合并FP组全身应用激素、联合应用抗生素的比例显著大于未合并FP组(P>0.05);合并FP组共培养出真菌26例,白色假丝酵母菌12株46.29、热带假丝酵母菌5株19.29、克柔假丝酵母菌3株12.9、曲霉菌6株23.9.结论AECOPD联合运用抗生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年龄、有创机械通气易导致真菌性肺炎,对于AECOPD患者如何预防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FP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进行性的、难以逆转的呼吸系统常见病,其主要特征是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

呼吸道感染是COPD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故AECOPD患者常规运用抗菌药物,有时还需联合运用抗菌药物,个别急性患者还需运用皮质激素,加之老年COPD患者免疫功能较低下、抵抗力较差,尤其是近年来抗生素、皮质激素不合理运用在临床上不断增加,故近年来AECOPD患者合并真菌性肺炎(FP)有增多趋势,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由于二重感染病情加重导致死亡,成为AECOPD治疗中又一困难因素。

为此,本文就我院呼吸内科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64例AECOPD患者及合并26例FP患者的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

1.资料与分析
一般资料我院呼吸内科2009年12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新修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2007,30(1);8-17),男性328例,女性136例,年龄在42~80岁,平均年龄70.6岁,住院时间15~102天,平均31.5天,18例患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其中26例患者痰标本真菌培养阳性,符合侵袭性真菌病(IF1)的临床诊断标准,列入真菌性肺炎(FP)组,其余为未合并FP组。

痰标本采集取痰标本前用清水漱口或用3%过氧化氢漱口,取深部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立即送检,若患者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者经插管或切开管道吸取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送细菌室做培养鉴定。

真菌的培养痰标本经镜检合格(白细胞>HP,上皮细胞<0.1HP或白细胞/上皮细胞>2.5)连续培养出同一种真菌被认为是阳性,并做药物敏感试验。

2.结果
AECOPD合并FP的危险因素两组患者在性别、是否患糖尿病、深静脉置管方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FP组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全身运用糖皮质激素和气管切开或插管行人工机械通气、年
龄大的比例显著大于NFP组。

(P<0.05)见表1.
表1 FP危险因素的比较
真菌培养培养出真菌26株,其中假丝酵母菌22株占26.9%,曲霉菌6株占23.1%。

见表2.
表2 检出真菌构成比
3.讨论
COPD是一种进行性的、难以逆转的呼吸系统常见病,其主
要特征为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呼吸道感染是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即所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

其机制主要是炎症和气道分泌物增多使气道进一步狭窄引起气流受限、肺功能下降。

临床试验和临床经验证明,COPD患者气道上皮细胞慢性损伤、黏液细胞分泌增多、气管黏膜上皮渗出增加、炎性细胞浸润和气道防御功能降低、使得病原菌附和生长,故细菌感染是导致AECOPD的主要原因,使用抗菌药物则成为治疗AECOPD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临床上患者感染严重,或同时患有其它疾病、全身情况较差,而大剂量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或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或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太长,使病原菌杀灭的同时,条件致病菌迅速繁殖,出现真菌感染;或年龄大、自身免疫力低下,或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真菌通过气管插管或套管的管壁直接蔓延至支气管、或者全身使用皮质激素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免疫系统。

真菌作为口腔常存菌,在免疫功能低下、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等情况下,气道和肺泡内粒细胞系统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下降,真菌得以在支气管和肺组织内蔓延。

本文结果表明,FP组有46.2%的患者全身使用皮质激素,而NFP组仅5.5%患者全身应用激素;FP组有88.5%联合应用抗菌药物,而NFP组仅39.7%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且前者住院时间长,平均38.6天,后者住院时间仅17.2天;说明FP组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亦明显长于NFP组,年龄亦是真菌感染的一个危
险因素,FP组平均年龄70.7岁、NFP组平均年龄61.2岁;合并糖尿病、有创机械通气易导致真菌感染,本文FP组有创机械通气占23.9%,而NFP组有创机械通气仅为4%;FP组合并糖尿病比例要高于NFP组。

本文AECOPD合并FP26例患者中以假丝酵母菌为主,尤以白色菌丝酵母菌多见,近年来国外报道非假丝酵母菌感染呈现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咪唑类药物广泛应用有关。

我们注意到伊曲康唑,氟康唑对假丝酵母菌有一定效果,但敏感性已有下降,新一代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优立康唑对假丝酵母菌和曲霉菌有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AECOPD合并FP患者病情更加危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增加死亡率,长期、大量、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全身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高龄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者、糖尿病患者是AECOPD合并FP的主要因素,对于AECOPD患者,为避免FP的发生,应尽量选用针对性强的窄谱抗菌药物、尽量不用或少用糖皮质激素、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对于高龄患者要注意加强必要的营养支持,适当使用免疫增强药物,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加强气管套管护理、清洁、更换套管、清洁气囊,降低二重感染的发生。

对于高度怀疑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应经验性治疗改善,同时积极痰培养明确感染菌株以选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