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列传文艺上王勃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新唐书》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

《新唐书》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新唐书》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孔戣(kuí),字君严,擢进士第。
郑滑卢群辟为判官,群卒,摄总留务。
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
入为侍御史,累擢谏议大夫。
中人刘希光受赇二十万缗,抵死,吐突承璀坐厚善,逐为淮南监军。
太子舍人李涉知帝意,投匦上言承璀有功不可弃。
戣得副章,不肯受,面质让之。
涉更因左右以闻,戣劾奏涉结近幸,营罔上听。
有诏斥涉峡州司马,宦宠侧目,人为危之,戣自以适所志,轩轩甚得。
俄兼太子侍读,改给事中。
江西观察使李少和坐赃,狱寝不下;博陵崔易简杀从父兄,鞫状具。
京兆尹左右之,翻其情。
戣慷慨论正,贬少和,杀易简,夺尹三月俸。
再迁尚书左丞。
信州刺史李位好黄老道,数祠祷,部将韦岳告位集方士图不轨,监军高重谦上急变,捕位劾禁中。
戣奏:“刺史有罪,不容系仗内,请付有司。
”诏还御史台。
戣与三司杂治,无反状。
岳坐诬罔诛,贬位建州司马。
会岭南节度使崔咏死,帝谓裴度曰:“尝论罢蚶菜?者,谁欤?今安在?是可往,为朕求之。
”度以戣对,即拜岭南节度使。
既至,免属州逋负十八万缗、米八万斛、黄金税岁八百两。
先是,属刺史俸率三万,又不时给,皆取部中自衣食。
戣乃倍其俸,约不得为贪暴,稍以法绳之。
穆宗立,以吏部侍郎召,改右散骑常侍,还为左丞,以老自乞。
雅善韩愈,愈嗟叹,即上疏言:“《礼》:大夫七十致仕。
今戣据礼求退,陛下若不听许,亦无伤义,而有贪贤之美。
”不报。
以礼部尚书致仕,岁致羊酒如汉征士礼。
卒,年七十三。
赠兵部尚书,谥曰贞。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注】?蚶菜:即蚶子,肉味鲜美,是沿海各地普遍食用的海产品。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B.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C.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D.监军杨志谦雅自肆/众皆恐/戣邀志谦至府/与对榻卧起/示不疑/志谦严惮不敢动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新唐书.王勃传

新唐书.王勃传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摘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样道表于朝,对策高第。
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论次《平台秘略》。
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椴英王鸡》,高宗怒日:“是且交构。
”斥出府。
勃既废,容剑南。
尝登葛溃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時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肚令。
勃往省,度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今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吏伺共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尝读《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寤而作《易发挥》数篇,至《晋卦》,会病止。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路”四杰。
炯尝曰:“吾愧在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参考译文: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
六岁时便善于写文章,九岁时得到了颜师古注的《汉书》,阅读过后,作了一篇《指瑕》来指出颜氏的过失和遗漏。
麟德初年,刘祥道在关内巡视行察,王勃上书自陈志向,刘祥道便把这件事上表朝廷,王勃入朝参加对策获得优等。
年龄尚未到二十岁,便得朝散郎这个官职,数次在朝廷上进献颂文。
沛王听说了他的大名,召他来王府担任修撰,编写《平台秘略》。
书修成后,王爷很是喜爱重视王勃。
当时,诸位王爷斗鸡成风,王勃作了一篇游戏文字《檄英王鸡》,高宗大怒,道:“这将导致诸王相互构陷。
”就把王勃逐出了王府。
王勃被废去官职之后,出游暂居剑南。
《新唐书 儒学列传(上)》(节选)阅读训练及答案参考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太宗身橐鞬,风纚露沐,然锐情经术,即王府开文学馆,召名儒十八人为学士,与议天下事。
既即位,殿左置弘文馆,悉引内学士番宿更休;听朝之闲,则与讨古今,道前王所以成败,或日昃夜艾,未尝少怠。
贞观六年,诏罢周公祠,更以孔子为先圣,颜氏为先师,尽召天下惇师老德以为学官。
数临幸观释菜,命祭酒博士讲论经义,赐以束帛。
生能通一经者,得署吏。
广学舍千二百区,三学益生员,并置书、算二学,皆有博士。
大抵诸生员至三千二百。
自玄武屯营飞骑,皆给博士受经,能通一经者,听入贡限。
四方秀艾,挟策负素,坌集京师,文治煟然勃兴。
高宗尚吏事,武后矜权变,至诸王驸马,皆得领祭酒。
初,孔颖达等始署官,发《五经》题与诸生酬问。
玄宗诏群臣及府郡举通经士,而褚无量、马怀素等劝讲禁中,天子尊礼,不敢尽臣之。
置集贤院部分典籍、乾元殿博汇群书至六万卷,经籍大备,又称开元焉。
禄山之祸,两京所藏,一为炎埃,官商私楮,丧脱几尽,章甫之徒,劫为缦胡。
于是嗣帝区区救乱未之得,安暇语贞观、开元事哉?自杨绾、郑余庆、郑覃等以大儒辅政,议优学科,先经谊,黜进士,后文辞,亦弗能克也。
文宗定《五经》,镵之石,张参等是正讹文,寥寥一二可纪。
由是观之,始未尝不成于艰难,而后败于易也。
尝论之,武为救世砭剂,文其膏粱欤!乱已定,必以文治之。
否者,是病损而进砭剂,其伤多矣!然则武得之,武治之,不免霸且盗,圣人反是而王。
故曰武创业,文守成,百世不易之道也。
若乃举天下一之于仁义莫若儒儒待其人乃能光明厥功。
至专诵习传授、无它大事业者,则次为《儒学篇》。
(节选自《新唐书•儒学列传(上)》)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若乃A举天下B一之C于仁义D莫若儒E儒F待其人G乃能H光明厥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前王所以成败”中的“所以”与《师说》“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意思不同。
《王勃传》阅读练习

《王勃传》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
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
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①。
”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峙,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度海溺水,痵②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至勃,泛然③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冀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沉吟不语。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初,祖通,尝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
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尝读《易》,作《唐家千岁历》。
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
初,勉、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
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 〔注]①交构:相互构陷。
②痵: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
③泛然:漫不经心,随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B.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C.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D.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班固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录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新唐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新唐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
少孤,家窭狭。
嗜学,善《诗》《春秋》。
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
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
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
留客汴,为浚仪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
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
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
客,忠孝人也。
”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
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
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
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
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
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
”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
苏、张、终、贾正应比耳。
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
”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
十八年,迁中书令。
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
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
”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
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
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宫,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
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
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节选自《新唐书》)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人以无细谨,薄之薄:接近。
B.遂感激而西感激:内心愤怒不已。
C.遣使者四辈敦趣趣:通“促”,催促。
D.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除除:官阶。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周有才能的一组是( )①资旷迈②悠然独酌,众异之③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④客,忠孝人也⑤周善敷奏,机辩明锐⑥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A.①④⑥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不擅处理人际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资助,到了长安。
文言文《旧唐书王勃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天津2022届高三三模)

天津市南开区名校2022届高三第三次检测语文试题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
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株树也。
”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
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
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
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
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
事发,当诛,会赦除名。
时勃父福畴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
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
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
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王勃等四人,必当显贵。
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二)父福畴坐是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
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三)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
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是亦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沉吟不言。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言文专题复习--《新唐书 王勃传》专练

A.麟德:年号纪年法,我国第一个年号出现在西汉汉武帝时期,麟德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B.阙下:是宫门两侧的高台,阙下指帝王所居住之处,又可指宫廷,本文借指朝廷。
C.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
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后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D.《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诗》《书》《礼》《易》《乐》谓之儒家“五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王勃天资聪颖,才情过人。
六岁时就能写文章,通过自荐、引荐、对策,不到二十岁的他就被授予官职。
B.王勃浮躁浅露,拖累家人。
在写《檄英王鸡》一文被高宗贬斥出沛王府后,补虢州参军,又杀死官奴曹达,其父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
C.王勃才华横溢,文不加点。
援笔而成《滕王阁序》,被人称奇。
他写文章的时候,先磨墨、酣饮,再蒙被而卧,醒来之后,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一字不改。
D. 王勃闻名当世,为人称颂。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杨炯认为自己的文章胜过卢照邻,不如王勃。
4.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勃既废,客剑南。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2)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答案:1.A。
解析:本题要注意“都督”统领下的几个行为动词;文言虚词“乃”;对话标志词“曰”的断句。
2.D。
解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3.D。
解析:杨炯认为他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
王勃的才华并未得到世人的称赞。
4.(1)王勃被废去官职之后,客居剑南。
他曾经登上葛愦山远眺,感慨地想起三国诸葛亮的功绩,写下诗篇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废:废去官职;客:客居;见通“现”,抒发;大意2分)B.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C.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D.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班固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录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勔、勮,才藻相类。
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
”沛王贤闻其名,召为沛府修撰,甚爱重之。
诸王斗鸡,互有胜负,勃戏为《檄英王鸡文》。
高宗览之,怒曰:“据此,是交构之渐!”即日斥勃,不令入府。
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
事发,当诛,会赦除名。
时勃父福畤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
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
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五。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
李敬玄尤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
行俭曰:“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耶!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文苑上》)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
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话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号“四杰”。
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上》)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属:撰写B.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物:财物C. 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坐:坐守D. 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寤:睡觉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又惧事泄,乃杀达以塞口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B. 士之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C. 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D. 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12.下列对原文的叙诉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勔,王勮才华相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唐书列传文艺上王勃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新唐书列传文艺上 王勃 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 《指瑕》以`其失。
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
祥道表于朝,对策 高第。
年未及冠, 授朝散郎, 数献颂阙下。
沛王闻其名, 召署府修撰, 论次① 《平 台秘略》。
书成,王爱重之。
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 “是且交构。
”斥出府。
勃既废,客剑南②。
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
闻虢 州多药草, 求补参军。
倚才陵藉, 为僚吏共嫉。
官奴曹达抵罪, 匿勃所, 惧事泄, 辄杀之。
事觉当诛,会赦除名。
父福,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址令。
勃往 省,度海溺水,s③而卒,年二十九。
初,道出钟陵。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 遍请客,莫敢当。
至勃,泛然④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⑤,遣吏伺其文辄报。
第 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亦是老生常谈。
”又报云:“星分 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沉吟不语。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 一色。
”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 墨数升, 则酣饮, 引被覆面卧, 及寤, 援笔成篇, 不易一字。
时人谓勃为“腹稿”。
尤喜著书。
初,祖通,隋末居白牛溪教授,门人甚众。
尝起汉、魏尽晋作书 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
勃补完缺逸,定著二 十五篇。
尝谓人子不可不知医,时长安曹元有秘术,勃从之游,尽得其要。
尝读 《易》,夜梦若有告者曰:“《易》有太极,子勉思之。
”寤而作《易发挥》数 篇,至《晋卦》,会病止。
作《唐家千岁历》。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初唐四杰。
炯尝曰:“吾 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选自《新唐书?列传?文艺上》,有删节) 注:①论次:评定编次。
②唐道名。
以地区在剑阁之南得名。
宋陆游 曾留蜀约十年,喜蜀道风土,因题其生平所为诗曰《剑南诗稿》,后人因以 “剑南”称之。
③s: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
④泛然:漫不经心,随意。
⑤更衣:如厕。
4.对下列 句子 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7
A.作《指瑕》以`其失 `:揭发,挑出 B.勃戏为文檄英王鸡 檄: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声讨的文书 C.是且交构 交构:相互构陷 D.不易一字 易:改动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王勃才华的一组是 ①作《指瑕》以`其失 ②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 ③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 ④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⑤公矍然曰:“天才也!” ⑥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勃年幼时就表现出才华,后来在麟德初年给到关内巡查的刘祥道献上 文章表露才华,并在朝廷的策试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并被授予官职。
B.由于王勃倚仗才华常常让同僚难堪,所以在后来他窝藏、杀死官奴并被 判处死后,同僚们都高兴不已。
C.王勃在滕王阁的聚会上依旧是恃才不羁,众位客人没有能为滕王阁聚会 写出序言, 他毫不推辞, 他的才华初现便令已经起身去了厕所的都督闫公欣赏赞 叹,也给宴会增加了又一乐事。
D.王勃既才华横溢,又喜欢著书立说,曾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 书》中的 残缺内容补出二十五篇。
后又写出《易发挥》、《唐家千岁历》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
(5 分) 译文: (2)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5 分) 4.B(檄:动词,用文书声讨) 5.B(②开玩笑之举动③想要研究医学而做的事④犯罪之举) 6.A(B 同僚们高兴不已,无中生有;C 众位客人不写是因为都督有私心;D 张冠李戴,《尚书》非王通撰写) 7.(1)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藏在王勃的寓所,王勃害怕事情泄露,就 杀了曹达。
(“抵罪”“匿 于”“辄”各 1 分,句意 2 分) (2)杨炯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
”(当时 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愧”“耻”“然”各 1 分,句意 2 分) 参考译文: 王勃,字子安,是绛州龙门人。
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九岁那一年,读到 了(大儒)颜师古注解的《汉书》,就作了一篇《汉书指瑕》来挑出它错误。
唐 高宗麟德初年,官员刘祥道奉旨巡行关内,王勃给刘祥道写了一封信,展示自己
2/7
的才学。
刘祥道上表给朝廷,策试成绩优秀。
当时他还不满二十岁,就被授予朝 散郎的官职,多次献上精美的颂文给皇帝。
皇子沛王听说了他的名气,就把王勃 请到自己的府中,担任专门的著作工作,评定编次《平台秘略》一书。
书写成以 后,沛王对王勃更加宠爱信任。
当时,皇 子们喜欢玩斗鸡游戏,王勃开玩笑写 了一篇檄文声讨英王的斗鸡, 高宗皇帝大怒道: “这么下去将会挑起皇子之间的 矛盾。
”把王勃轰出了王府。
王勃被轰走后,游历到四川剑南。
曾登上葛愦山远望,慷慨地怀念起三国诸 葛亮的功绩,写下诗篇展露情怀。
他听说虢州盛产草药,求托门路弄了个虢州参 军的小官(便于研究医学)。
他倚仗自己的才华,傲视同僚下属,被他们所共嫉 妒。
官家的奴才曹达犯了罪, 藏在王勃的寓所, 王勃害怕事情泄露, 就把他杀了。
事情暴露之后,本该问死罪,正好赶上大赦,只免除了他的职名。
父亲王福,为 雍州司功参军,因为王勃的缘故降职至交 n 县令。
王勃前往交 n 探望父亲,渡海 时溺水,惊悸而死,享年二十九岁。
当年,王勃路过钟陵,正赶上九月九日都督在滕王阁大宴宾客,事先背地里 命他的女婿作一篇序以向宾客夸耀, 于是拿出纸笔遍请宾客作序, 大家都不敢担 承。
到王勃那里,竟漫不经心地接过笔来,也不推辞。
都督大怒,起身假装上厕 所,暗中派遣下属窥探王勃的文章,随时汇报。
汇报了一两次之后,文章的语言 越来越奇妙,都督兴奋地说:“这真是个天才!”连忙请他将文章全部写完,宾 主尽欢而散。
王勃做文章的时候,刚开始并不精密思索,先磨数升墨汁,然后大 量饮酒, 拉过一床被子蒙头而卧, 等醒来之后, 拿过笔来就写完全篇, 一字不改, 当时的人称王勃为“腹中写稿”。
王勃还特别喜欢著书立说。
当年,王勃的祖父王通,隋末住在白牛溪,教养 了很多门客。
曾经创 作了从汉魏至晋时的一百二十篇史料, 用来当做古 《尚书》 的续篇,后来序文亡佚,有十篇只有目录,没有文章,王勃将缺失的地方补充完 整,最终定稿二十五篇。
他又认为,做为一个人,不能不懂医学,当时长安名医 曹元有秘密的医术,王勃跟他行医学习,全都掌握了曹元的医学精华。
他曾经读 《易经 》,晚上梦中仿佛有人告诉他:“《易经》中有个太极,你要好好思考!” 醒来后便写作《易发挥》,一连写了好几篇,写到了《晋卦》,恰逢生病,这件 事就中止了。
王勃作了一部《唐家千岁历》。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为“初唐四杰”。
杨炯 曾说:“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
”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 这样。
3/7
4/7
5/7
6/7
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