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生育习俗
泰国阿卡族妇女孕产知识

泰国阿卡族妇女孕产知识摘要:泰国阿卡族妇女在孕产方面有自己的智慧,阿卡族妇女孕产包括正常的孕产,难孕、如何举行求子仪式及求子仪式需要准备的东西、求子成功后要如何感谢帮助自己举行求子仪式的祭司。
怀孕期间梦境的含义。
孩子出生后必须为孩子做的事情以及如何给初生婴儿起名字和在耳垂上穿耳洞。
对不健康的孩子和在分娩过程中夭折的孩子的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泰国阿卡孕产中图分类号:r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9(b)-0229-02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按照阿卡族的风俗,男女结婚后就正式进入了家庭生活。
阿卡族女人怀孕被认为是非常幸运的事。
为了确保母子平安,在怀孕期间夫妻都必须非常小心不能触犯禁忌。
周围的人是通过怀孕的女人喜欢吃酸的东西、常常呕吐,并且看上去不太舒服等这些症状来判断一个女人是否怀孕。
1 香土需要香土的人可以去村里的长辈说的离村子不远的有香土的地方挖来自己所需数量的香土。
之后把挖来的香土倒入容器中再放点水和一下,使香土变细变粘后放入扁箩摊开,把扁箩放到烧饭用的火架上面让火焰熏大约五至七天,有了火焰味后就能拿来吃了。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怀孕的阿卡族妇女是在早晨出门去田里前吃或者在去田间的路途中吃香土,傍晚回来后再吃一次,每一次吃三至五块。
2 孩子出生时孩子出生的第一天,丈夫必须停工一天,如果是男孩,父亲就必须做一张仿制的弩插在房子前面的阳台中间,如果是女孩就必须做一架纺纱机或者药草插在房子前面的阳台中间。
这样做是为了让村子里的人知道有小孩出生,就不会做以下这些约定俗成的事。
(1)不去田里。
(2)不去开谷仓。
(3)不舂米。
(4)不拾柴薪怀孕期间阿卡族妇女的梦境含义:梦见织布生女孩。
梦见摘地面上的水果生女孩。
梦见摘树上的水果生男孩。
梦见去有瀑布的地方舀水生男孩。
梦见从井里舀水生女孩。
梦见砍大树生男孩。
3 难孕如果阿卡族女人结婚了好几年而没有孩子,就会找祭司来看为什么没有孩子,并举行一种去和已世祖先祈求子嗣的仪式,举行仪式所需物品有:公猪和母猪各一头,公鸡和母鸡各一只,这些物品要宰好后拿去放在祭司前面,然后祭司就在难孕的女人旁边举行求子仪式,这时祭司要一匹马,这匹马是祭司要骑着去和举行祈求子嗣的仪式的人的祖先见面,有了马后,祭司就会像正在骑马的人一样抖动身体和腿。
傣族婚礼风俗总结

傣族婚礼风俗总结傣族是中国南方的一支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
傣族的婚礼风俗是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仪式和传统习俗,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承。
一、婚姻的选择傣族的婚姻自由度较高,男女都有权自主选择配偶。
在傣族社会中,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是很普遍的,但结婚的前提是要经过父母的同意。
如果男女双方父母同意,那么就可以举行订婚仪式,表示双方正式确定了婚姻关系。
二、婚前仪式1、过门仪式:在婚姻确定后,男方的父亲会率领一些长辈前往女方家中,向女方的父母表示诚意,并向女方家中进门。
2、求婚仪式:在过门仪式之后,男方会带着礼物回到女方家中,向女方的父母表示求婚。
如果女方父母同意,男方就要向女方送上一些婚房必备的礼品,如锅碗瓢盆、床上用品等。
3、订婚仪式:如果女方父母同意男方的求婚,那么就可以进行订婚仪式。
在仪式上,男方会向女方送上一些贵重的礼品,如金银首饰、丝绸绸品等。
女方也要送一些礼品回赠男方,表示双方的感情和诚意。
三、婚礼仪式1、迎亲仪式:在婚礼当天,男方要带着一些亲属前往女方家中迎娶新娘。
迎亲队伍要经过一些考验,如走钢丝、喝酒等,以展现男方的勇气和诚实。
2、拜堂仪式:新郎和新娘到达男方家中后,就要进行拜堂仪式。
在仪式上,新郎和新娘要向天地神明、祖先和双方父母行三鞠躬礼,表示对祖先和父母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3、敬茶仪式:在拜堂仪式之后,新娘要向新郎的父母和长辈敬茶。
这个仪式是表示新娘对新郎家庭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4、敬酒仪式:在敬茶仪式之后,新郎和新娘要向宾客敬酒,表示对嘉宾的感激和敬意。
5、出嫁仪式:在婚礼结束后,新娘要离开父母家,和新郎一起回到新家。
在出嫁仪式上,新娘要向父母行三鞠躬礼,表示对父母的感恩和不舍之情。
同时,新娘还要向新家的祖先和家神行礼,表示对新家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四、婚后习俗1、洞房花烛夜:新娘回到新家后,要和新郎一起入洞房。
在洞房花烛夜上,新郎和新娘要进行一些传统的仪式,如共饮一碗酒、共吃一碗饭等,以表示新婚夫妇的团结和相互扶持。
傣族的风俗

傣族的风俗
一、婚礼
傣族是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一般有父母和子女两代,也有祖孙三代同堂的。
儿女长大结婚以后,便与父母分居另立家庭。
父母大多随幼子或幼女同住,家庭财产由幼子女继承,幼子女负责赡养父母;已分居的儿女也可以得到部分财产,数量很少。
家庭中男女平等,经济独立,
妇女在结婚前就开始有个人积蓄,结婚带男方家的财物一旦离婚可以携带回娘家;男方到女方家上门期间,若夫妻关系破裂,男子也可以搬着自己的东西回父母处。
寡妇可以改嫁,也可以招男子上门。
如果男方离家数月没有音信,女方可以另找配偶。
夫妇死去,不管年纪多大,都要办离婚手续,手续简单,将一对蜡烛放在亡者棺上,即表示与死者离异。
二、祭祀
傣放禁忌很多。
男人所用衣物和工具,妇女不能碰。
媳妇不能与公公、叔伯直接传递东西,必须传递时,媳妇要把传递的物品放在桌上或适当的地方,再请公公、叔伯去取。
男女相遇,女的让路于男方。
路遇公婆,媳妇要把裙子拉紧躬身让路。
祭祀时,外族人不能参加祭典;参加祭典者不能抽烟,不得讲外族话,不得作农活,不得带一枝一叶进村寨。
住房正中的柱子不能靠。
勐拉普洱上、中、下三寨,入佛寺时须脱鞋,不许摸小和尚的头。
客人上竹楼禁坐火塘上方及跨火塘,不能入主人卧室。
三、还有很多民族舞蹈:孔雀舞、象脚鼓舞、鱼舞、大鹏鸟舞、花环舞、蝴蝶舞等。
最典型的民族乐器是葫芦丝
四、傣族的泼水节。
傣族的风俗习惯

傣族的风俗习惯傣族的风俗习惯傣族的风俗习惯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汉代称“滇越”、“掸”,唐、宋称“金齿”、“黑齿”、“白衣”,元、明、清则称作“白夷”、“摆夷”、“百夷”。
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
通常人们把内地和边疆的傣族分别称为“旱傣”和“水傣”。
前者因接近汉族,吸收汉文化较多,称为汉傣,讹传为“旱傣”,保持民族特点较多的西双版纳、孟连、瑞丽等地傣族称为“水傣”。
傣族自称“傣仂”、“傣雅”、“傣那”、“傣绷”等。
傣族龙舟比赛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
现通行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系拼音文字,由印度南部巴利文演化而来。
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
傣历年为阳历年,而月为阴历月,一年分寒、热、雨三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
傣医和蒙、藏、维一起,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四大民族医药体系。
傣族地区流传着许多叙事长诗,如《召树屯与南木诺娜》、《兰戛西贺》、《阿銮的故事》等。
傣剧有100多年历史。
傣族大都信仰小乘佛教。
傣族地区的西双版纳橡胶增产显著,“普洱茶”驰名中外,地方和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有采矿、机械、电力、化学、陶瓷、皮革、造纸等厂矿企业。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
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
禁忌: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纳西民俗之诞生礼仪

纳西民俗之诞生礼仪诞生礼是人生第一大礼,它的意义是向社会宣布一个新的家族成员的诞生。
因其生命力尚弱,这种仪礼一般只在小范围举行。
诞生礼色括求子、怀孕、诞生、庆祝四个阶段。
一、求子习俗传统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观念的影响及农耕社会劳动力的需要,生儿育子成为社会重要的道德评价标志。
纳西族先民有着悠久的生殖崇拜历史,直到近代仍有保留着求子习俗。
通常是到象征男女生殖器的石头处进行祭祀仪式。
丽江山区一带也有到山上向“术”神(自然神)求子的习俗。
夫妻双双背着祭物前往祭术处。
男的背篓上插有各种竹、木等小棍,女的背着家中代表祖先神的石头。
丽江大研镇北门坡也有一个形似男性生殖器的石柱,过去不孕妇女常到此处求子祭拜,祭拜时在上面抹上酥油以示虔诚,故当地人又称其石为“毛朱此”,即吃油鬼。
二、孕期习俗在丽江地区,产妇临产前要请东巴前来家中举行小祭风仪式,其目的是驱赶鬼怪对产妇及即将诞生的婴儿的侵扰,确保母子安全健康。
这一仪式比较简单,仅杀两只鸡为祭品。
东巴在该仪式上祝诵曰:“这家主人,今年恰逢好时好岁,鬼怪必将前来作祟,达勒阿萨命、毒鬼与仄鬼,都会前来挡生路,都会前来破坏好时与好岁……快把他们驱赶尽!”在生产前一个月,主人就要煮好一至二坛米酒,备足二三百个鸡蛋,养好一二十只母鸡,储备百余斤大米及十余块红糖,但不能提前备置婴儿衣物,只能准备好一些尿布片。
三、诞生习俗婴儿出生后,在家中产房门上插一青刺果枝,有的挂一块犁,民间以此为避鬼驱秽之物。
第一个来家的人称为头客,必须先喝一瓢冷水。
主人把水递给头客。
然后说道:“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客人喝完水后,向主人贺喜:“水,干干净净一碗;孩子,清清白白一个!”尔后在厨房里喝一碗红糖煮的荷包鸡蛋。
第七天就把婴儿头发剃掉,并由红布包起来放入母亲的衣柜底。
起名是在满月前取好。
一般由外公取名,称为“名索”即求名。
孩子父亲抱着大公鸡到岳父家中,毕恭毕敬地递到岳父手中,请求赐名。
岳父问了孩子的出生时刻、祖上三代的名字后,就拿出十二块小木牌(上绘有东巴象形字的十二生肖)开始算名字。
傣族风俗的简短介绍

傣族风俗的简短介绍
傣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
傣族的风俗习惯十分特殊,以下是对傣族风俗的简短介绍: 1. 傣族有着独特的服饰文化,男子常穿蓝色或黑色的长袍,女子则穿着以红色为主的衣裙。
2. 傣族有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节日是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四月初八至十五之间举行。
人们会在街头巷尾尽情地泼水,以洗去过去的不顺和不顺利,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3. 傣族有着独特的婚姻习俗,婚前男女通常会经过多次的约会和商讨,确定婚礼的日期和细节。
婚礼时,男方需要准备许多礼品和彩礼,女方则需要在家中备办丰盛的酒席,以示款待。
4. 傣族还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传统的傣族音乐以弦乐和打击乐器为主,如三弦、泼脚鼓、钹子等。
总的来说,傣族的风俗文化充满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 1 -。
傣族风俗习惯

傣
旦 £
趱
一
煞 是 美 观 ,让 人 如 痴 如 醉 , 心 旷 神 怡 。 节 日 这 天 , “I哨 ” ( 姑 娘 ) “I冒 ” ( 伙 - 小 , 、 - 小 ,
是 元 江 傣 族 同 胞 纪 念 先 祖 、 歌 唱 爱 情 、播 种 友 谊 的 传 统 佳 节 ,也 是 最 富 有 地 方 民族 个 , l i
接亲一送灵灵魂不死精神不灭它直接影响着整亲一拴红线仪式跨火盆仪式f意为驱邪避4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传统的if8晦一洗礼让新娘婚后平平安安红红火伦理道德心理素质风俗习惯节庆活动火一吃同心饭表示新郎新娘从此将共风土人情婚丧嫁娶礼仪生产生活禁忌同生活白头到老同心同德共创美好幸福等方方面面支配着傣族人民的精神生活和的生活1
味 美 , 其 次 还 有 腌 酸 肉 、腌 火 雀 、 腌 鱼 肉 、
伏 的 小 溪 , 传 说 那
是 傣 乡 千 溪 万 流 , 水 的 象 征 。 傣 雅 人
的 鸡 枞 帽 、 傣 洒 人 的斗 笠 可 遮 荫 避 凉 ,
远 远 望 去 , 婀 娜 多
姿 的 美 少 女 头 顶 上
元 江 傣 族 居 住 在 澧 江 、东 峨 、 甘 庄 等 几 有 别 具 一 格 的 秧 萝 饭 , 土 特 产 还 有 槟 榔 、 荔 个 河 谷 坝 区 ,气 候 炎 热 ,河 流 纵 横 ,土 地 肥 枝 、芒 果 、香 蕉 、木 瓜 、菠 萝 、蜜 多 罗 、 甘
沃 ,物 产 丰 富 。 千 百 年 来 , 傣 族 先 民 从 事 着 蔗 、 酸 角 等 。
打 折 裤 ,头 戴 檐 帽 或 缠 黑 纱 、青 纱 和 黄 蓝色 布 包 头 。 姑 娘 们 身 穿 无 领 无 襟 内 褂 ,胸 前 成 排 缀 满 上 千 颗 亮 闪 闪 的 银 泡 , 下 穿 黑 底 花 筒
民间生育习俗文化

文化倡导
通过媒体、艺术和文化活 动等渠道,倡导性别平等 的价值观念,塑造包容性 和平等的社会氛围。
04
现代生育习俗的变迁与融合
城市化进程对生育习俗的影响
生活方式改变
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从而影响了传统的生育习俗。现代化的生 活方式和医疗条件使得生育过程更为安全和科学,一些古老的生育习俗逐渐淡 化。
特殊饮食
某些地方有特定的求子饮食习俗,比如食用某种被认为具 有生育助力的食物或草药,以期增加怀孕的机会。
妊娠习俗
胎教
妊娠期间,一些文化中有胎教的习俗,即通过特定的行为、音乐 、言语等方式,以期影响胎儿的发育和性格形成。
禁忌与保护
妊娠期间,孕妇可能遵守一些特定的禁忌,比如避免某些食物、行 为或活动,以保护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民间生育习俗文化的研究意义
文化认同
研究民间生育习俗文化有助于增 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历史见证
民间生育习俗文化是历史的见证, 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了解历史时 期人们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和信仰 。
社会学价值
研究民间生育习俗文化对于社会学 、人类学等学科具有重要价值,有 助于深入了解人类生育行为的社会 文化背景。
观念更新
城市生活带来的信息交流和观念更新,使人们对生育的态度更为理性和科学。 传统的生育习俗逐渐被现代生育理念所取代。
不同地域生育习俗的交流与融合
文化交流
随着人口迁移和流动,不同地域的生 育习俗在交流中相互融合,形成了多 元化的生育文化。
习俗碰撞与融合
各地生育习俗在交流中可能产生碰撞 ,但也在碰撞中逐渐融合,形成了兼 具各地特色的新型生育习俗。
民间生育习俗文化的历史渊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傣族的生育习俗
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生育习俗与礼仪,傣族也不例外。
傣族的生育习俗,从女子未孕前的求子到生产有许多有趣的礼仪。
孕前
若女子成婚两三年后未怀孕,则要向神灵求子。
求子的方式主要有:杀鸡献祭寨神求子,献鸡蛋向村寨附近的大树求子,到江边宰鸭向水神“匹南”求子等等。
不论向何种神灵求子,求者要心诚,求祭前洗澡净身。
另外,人们认为,女子长期不孕也是一种神灵对个人的惩罚,要做好事,行阴功消灭。
因此,不孕者常以搭桥、修路求子。
有的还与山头上多子的彝族、哈尼族家庭搭“亲家”以沾“亲家”喜气求子。
在新平水塘、戛洒一带,有的傣族男女身背香火、鸡鸭等祭品到大帽儿山神仙洞求仙赐子。
孕期
家有孕妇,则为大喜之事,家人们都会精心关照。
女子身孕三四个月后,重体力劳动一般不让承担,多由男子去做。
受孕之后,由于妇女生理发生一系列变化,对孕妇的行为有许多禁忌。
如花腰傣妇女有孕后,不得参加祭奄等公众举行的重大祭祀活动;不得碰村寨边被认为有灵性的神树;不得攀摘瓜果;不得参加葬礼;不能让上山狩猎、下江捕鱼的男人看见等等。
一般认为,孕妇喜吃酸者,易生女;喜吃甜者,易生男。
孕妇还不能吃生姜,认为吃了后生出来的孩子会有六个手指。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胎教也在部分家庭中时兴起来,如要求孕妇定期检查胎位,行坐端正,多吃瓜果,多听音乐,多听美言等等。
临产
傣族妇女生育,一般情况下很少到医院生,也没有专业的接生人员,多由村寨中有经验的老妇人帮助接生。
当新生儿降临,丈夫和婆婆一并开始忙碌起来。
请来帮接生的妇人忙着给产妇剪断婴儿脐带,掏出婴儿口中赃物;婆婆、丈夫等人忙烧热水,帮助产妇给婴儿洗身。
在戛洒、水塘一带,婴儿的脐带多用踩碎后的梭筒锋口割断,据说,这样可以避免感染。
胎衣离开母体后,要用稻草、芭蕉叶等抱起,置于村外的空心树洞内或在一种叫“曼勒果”树的枝权上夹稳放置。
据说,放置胎衣者回来时不得向后回头张望,以免婴儿长大后患偏头风、斜眼病等。
一切收拾完毕,家人便忙着给产妇炯土锅饭、杀鸡、煮糖鸡蛋等滋补身体。
取名
婴儿生下三四天后,便开始讨名。
有的在门角讨名;有的以卜鸡蛋卦讨名;有的与婴儿生后第一个进人家中的外姓人讨名,认其为“干爹”。
不论以哪种方式讨名,通常按
性别、排行序列取乳名。
男性:岩(老大)、尼(老二)、桑(老三)、赛(老四)……;女性:月(老大)、玉(老二)、安(老三)、艾(老四)……。
此外,还有联系婴儿的体重、特征、出生地及所逢节日喜庆给婴儿取乳名的,并要求子女的名字与上辈父母不重名。
如父用“岩”字,所生第一个男孩取乳名时,则忌用“岩”字,可改用“尼”字,以示回避。
傣家人的名字,除乳名外,小孩到上学年龄要取学名。
称呼的方法多为姓居前,名居后,但学名一般在家内不常用。
傣族人认为,按照本民族习惯取的名字显得更加亲切、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