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风险分析表最全版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分析表

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分析表
仓库、储罐等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
气体储存企业
储罐、充装设备等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容器爆炸、冻伤
腐蚀品储存企业
储罐、分装设备等
腐蚀、中毒和息、容器爆炸、灼烫
3
加油站
加油机、储罐等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
4
成品油储存企业
储罐、装车台、泵等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
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分析表
序号
危险化学品企业
主要危险设备、设施
事故类型
1
生产企业
涂料行业
搅拌机、三辊机、仓库、储罐等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
空分企业
空分装置、压力容器等
容器爆炸、中毒和窒息、冻伤
腐蚀品生产企业
搅拌槽、储罐等
中毒和窒息、灼烫
剧毒化学品生产企业
电解槽、烘干设备
中毒和窒息
2
自有储存经营单位
易燃液体储存企业
5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使用单位
储罐、钢瓶、加氯机等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容器爆炸、冻伤
6
液氨使用企业
储罐、制冷系统、氨分解系统等
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冻伤
7
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
道路、危险货物、车辆
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灼伤

史上最全的IATF16949风险评估分析表

史上最全的IATF16949风险评估分析表
3.策划各过程的控制要求必须依照PDCA过程发放展开。
总经理各部门
2016.8.25
有效
10
MP10
信息交流
1.交流的对象不明确;
2.交流的方法不当;
3.交流未能保证最终结。
3
2
2
12
一般风险
1.建立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以确保交流能够顺畅。
2.配置适宜的信息交流设施,例如:网络、电话、传真等。
3.必要的信息在交流过程中做好记录并跟进交流结果。
有效
16
COP06
顾客服务
1.顾客投诉未能有效解决
2.顾客满意度低,导致顾客丢失。
7
3
2
42
高风险
1.对所接到的客户投诉登记汇总,安排专人负责处理并及时回复客户。客诉处理一律以8D报告格式存档
2.确保产品质量和交期,与客户保持积极沟通,以确保客户的满意度,从而稳定客户。
相关文件:《顾客满意控制程序》
相关文件:《沟通和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综合部各部门
2016.8.25
有效
11
COP01
客户开发,合同评审过程
1.对市场需要产品的发展趋势判断失误。
2.客户要求识别不完整。
3.未能确保能够满足客户要求就签署合同。
4
1
3
12
一般风险
1.对市场需求产品的发展趋势分析应该经过反复论证。
2.对客户的要求实施监视和测量。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遗漏了要求。
2.策划的控制措施不能满足质量管理体系各项要求的控制。
5
2
3
30
高风险
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应识别产品要满足的所有要求,包括客户提出的、隐含的、以及法律法规或行业特定的要求。

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估表

风险等级划分风险评估表

编制说明依据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条例、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事故案例、技术标准,公司内部的管理体系文件、规章制度、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等相关信息,从神华集团神朔铁路分公司K174+800~K178+200技术改造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特点及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机理着手,针对工程基本作业、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危险源辨识。

一、工程概况:本段技术改造工程线路平面从神朔线三岔站东端K174+800引出,与既有上行线保持5m线间距并行向东,而后用半径为1000m的曲线左转并设中桥一座(16m+20m+16m)上跨209国道,同时通过第一个1000m半径曲线后,线间距由站端的5m逐渐拉大到15m,而后线路保持与既有上行线15m间距东行,于DK176+310处设二道河中桥(3-32m)上跨二道河,过二道河后线路用一半径为2000m的曲线左转,线间距由15m渐变为4m,接入既有下行线DK178+200处,新建下行线长3405.42m,比既有上行线长5.42m。

本标段总投资约47429006元人民币。

二、风险评估小组:风险评估小组全体成员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方法及时辨识出所存在的各种危险源,分析危险程度,制订相应的控制和应急措施,并建立档案和管理台帐。

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副经理兼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安质部长成员:工程部长、物资部长、财务部长、计划部长、办公室主任、专职安全员、施工队长和施工作业人员组长职责:1. 全面负责本项目施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2. 依据体系规定的风险评估方法,定期进行风险评估;3. 组织风险评估小组评估重大风险,确定风险控制措施;4.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重大危害因素,提出风险控制措施及管理方案,提交小组审核;5. 组织制定危险源因素清单,并讨论生成风险评估报告落实重大隐患的整改措施,掌握具体活动开展的时间和进度。

副组长职责:1. 组织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估的培训工作,指导各岗位人员进行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活动;2. 协调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所需的人力和物力支持,为落实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支持;3. 对职责范围内的物料、场所、活动、人员、机械设备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其进行分级和动态管理。

2022年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风险管理表单模板

2022年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风险管理表单模板
看表:OEE数据统计表
风险和机遇来源
(内部/外部)
风险和机遇识别
严重度
发生
概率
RPN值
可接受风险值≤12
管理措施
责任部门
责任人
评估时间
时效
COP01
销售管理过程
风险:
1.受疫情影响对市场需要产品的发展趋势判断失误;会导致订单量一时性的减少
2.参与评审新产品新市场相关信息不够。
3.销售回笼不及时,导致财务及各方面成本增加,影响双方合作
物控部
2022/9/22
有效
SP11
标识和可追溯性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风险:
1、标识误用、混用。
2、无法实现可追溯。
机遇:
1、可以防止非预期的不合格的发生,减少公司的不合格
4
1
4
一般风险
1、合理设计标识,将成品、半成品标识明显区别开来。
2、设置成品标识盒,达到定长方可打开成品标识盒,防 止成品标识的误用。相关文件:《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
所有部门
2022/9/17
有效
COP03
过程设计与开发过程
风险:
1.制作的样品未能迎合客户的需求
2.产品打样周期长,跟不上市场变化
机遇:
1.通过引进新的设备,工艺,提高公司的工艺水平,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2.设计合理,为顾客节省了时间,成本,引导资源,使顾客满意
4
2
8
一般风险
1.加大设计开发的资源投入,尽可能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4
2
8
一般风险
1.所有出现的不合格品需要及时张贴红色“不合格品”标贴,以避免投入使用。

化妆品中可能带来安全性风险物质风评表

化妆品中可能带来安全性风险物质风评表
剂(表 4)中对于“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3)”的相关要求;使用安全。附件:原料质量规格证明文件(COA)
×
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规定要求:单一酯0.4%(以酸计):混合酯总量0.8%(以酸计);且其丙酯及其盐类,丁酯及其盐类之和分别不得超过0.14%(以酸
计)。附件:原料质量规格证明文件(COA)
(COA)/原料规格

仲链烷胺、亚硝胺
国食药监许[2010]438号化妆品用三乙醇胺原料要求:三乙醇胺在非淋洗类化妆品中最大允许使用浓度2.5%;其他产品无要求。三乙醇胺中二乙醇胺(%)≤0.50;三乙醇胺中亚硝胺(μg/kg)≤50。不得与亚硝基化体系一同使用。详
见附件原料质量规格证明文件(COA)/原料规格
该原料在本产品中的含量符合要求。
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
×
在本产品中的用量是 0.0014%,符合《化妆安全技术规范》
(2015版)规定其在化妆品使用时允许最大浓度总量:a.淋洗类产品0.02%;b.驻留类产品:0.01%.附件:原料质量规格证明文件(COA)
×
是《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表4化妆品准用防腐剂第30号原料。其在化妆品使用时最大允许浓度为a.淋洗类产品0.02%;b.驻留类产品:0.01%;该原料在本产品
二噁烷残留量符合《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 版)规定要求:二噁烷限量值 30mg/kg。
二甘醇风险。欧盟于2009年2月4日修订了《欧盟化妆品指令76/768/EEC》,在通知中,化妆品中禁止使用二甘醇作为原料,并规定作为原料的杂质,二甘醇在化妆品终产品的含量应≤0.1%。产品检测结果为未检出二甘醇,所以本产
件(COA)
植物油脂
√农残

2.风险点统计表

2.风险点统计表

4 电工作业 作业活动
触电事故
安装触电保护装置;落实作业管理双人制度, 相互提示规范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加强规章 制度、应急知识定期培训;按规定穿戴防护用 品、使用防护工具;明确应急措施,配齐应急 设备设施
5 财务管理 作业活动
6
监控 作业活动
经济损失、触电 事故
“四防”事故、 财产损失或人身 伤害
账款存储区域设置报警装置;不定期抽查账款 存储情况,及时纠正违规行为;加强规章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应急知识定期培训;严格执 行财务制度,保障账款存储安全
安装监督监控工作人员的摄像头;制定并落实 场区监控值班制度及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 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保障监控工作的有效实 施;严格落实监控工作流程,保证监控工作落 实到位
按规定配备消防栓、消防沙、灭火器等消防 器,指定专人管理;按规定设置消防通道,强 化督查,严禁非法占用消防通道;在办公区域 设置醒目的相关警示标志、标线及逃生示意 图;并定期进行检查是否完好
班组级 岗位级
部门级 班组级 岗位级
部门级 班组级 岗位级
部门级 班组级 岗位级
公司
班组负责人 及站务员
公司
各级负责人 及驾驶员和
车辆伤害 车辆伤害 其它伤害
使用“一卡通” 智能管理系统,确保车辆及驾 驶员符合作业要求;制定并实施《车辆高度操 作规程》;编制科学合理的《车辆运行作业计 划》,并根据天气等实际情况市长车辆执行任 务;对调度员进行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时修订完善《动态监 控管理规定》;配备专职动态监控人员,实施 24小时实时动态监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 “四个及时”工作要求
业监督检查
班组级 岗位级
12 安全管理 作业活动 13 职业健康 设备设施

(完整版)风险识别及应对表

(完整版)风险识别及应对表
20
咼风险
1.生产计划管制。
2.生产过程的品质控制。
3.成品的品质检验。4.
岀货前的品质检验。相
关文件:
1.《生产过程管理控制程序》
2.《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生产部
2016.3.15
有效
6
COP06
顾客服务
1.顾客投诉未能有效解决。2.顾
客满意度低,导致顾客丢失。
7
3
2
42
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类别:■质量□环境■过程
序号
风险和机遇来源 (内部/外部)
风险和机遇内容
风险分析
管理措施
责任部门/人
实施时间
(开始—完成)
评价措施有 效性
严重 程度
发生 概率
可探 测性
RPN
风险级 别
1
COP01
客户开发,合同 评审过程
1.对市场需要产品的发展趋势判 断失误。2.
客户要求识别不完整。3.
有效
15
MP09
质量管理体系策

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遗漏了 的要求。2.策
划的控制措施不能满足质量管理 体系各项要求的控制。
5
2
3
30
咼风险
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应识别产 品要满足的所有要求,包括客户提 出的、隐含的、以及法律法规或行 业特定的要求。2.各项
要求的控制措施要经过不断的讨论 、改进,最终确定,以确保控制措 施的有效性。3.策划各过程
4
1
3
12
一般 风险
1.对竞争对手的调查分析应严谨细 致。
2.加强公司内部的研发能力和技术 积累,随时保持在行业顶尖水准。 相关文件:

风险和机遇管理表

风险和机遇管理表
3 4 12 高 高层管理者需要授权相关主管人员/过程所有者采取相应的措施
COP2产品开发 R4 新产品开发周期长
2 3 6 中 相关主管人员/过程所有者明确责任和措施
COP4生产过程
R5 产品变更频繁,失控 计划制定不合理,导致无法按
R6 时完成任务,延误产品交付 R7 不良率过高 R8 生产效率低
变更管理程序
生产计划管理指南 生产计划管理指南 生产计划管理指南
2 3 6中
2 2 4低 1 2 2低 2 2 4低
RO9 产品实行系统监控及标识管理要求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2 2 4低
RO10 加强生产计划管理,提高计划达成率
生产过程管理程序
2 3 6中
RO11 加强生产过程的品质控制,成品的品质检验,出货前的品质检验,落实“三检制”
3 9 中 相关主管人员/过程所有者明确责任和措施
4 4 低 按常规流程/程序进行管理
R28 输出项目未有效落实
1 5 5 中 相关主管人员/过程所有者明确责任和措施
MP6改进 组织环境
R29 改善意识不到位
R30 人员不具备改善的能力 R31 组织环境识别不齐全
3 3 9 中 相关主管人员/过程所有者明确责任和措施
5 5 中 相关主管人员/过程所有者明确责任和措施
4 8 中 相关主管人员/过程所有者明确责任和措施 2 4 低 按常规流程/程序进行管理 2 4 低 按常规流程/程序进行管理 3 3 低 按常规流程/程序进行管理 3 3 低 按常规流程/程序进行管理 2 6 中 相关主管人员/过程所有者明确责任和措施
管理手册
策划质量管理体系时,应识别产品要满足的所有要求,包括客户提出的、隐含的、以及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风险分析表
风险评价的目的
风险评价目的是通过事先分析、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目的。

风险评价组织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风险评价程序
1、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公司存在的危害形式及所在部位进行识别和分析。

从企业从事的活动,使用的设备设施中选取分析对象,对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艺过程、作业场所等方面进行危害识别。

2、确定风险评价范围
3、确定风险评价方法
4、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后果严重性的判断准则,对己确定的重点部位、关键装置、作业活动等进行评价,划分风险等级
5、评价过程如下图所示:
风险评价范围Array
通过全公司存在的危害形式和存在的场所,
作业活动。

见下表
风险评价方法
从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出发,风险评价方法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分
析法(SCL)和预危险性分析法(PHA)。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工作危害分析(JHA)是一项系统的分析程序,它将普遍接受的安全健康原则和惯例纳入特定的作业,在JHA分析过程中,对每一项基本的工作步骤都要,以便识别潜在危害,找出做这项工作的最安全途径。

这一程序用的其它说法是工作安全分析(JSA)和工作危害分解。

工作危害分析(JHA)较适用于检修、入罐(釜)清洗、折除等作业活动。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基于经验的方法。

由分析人员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的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

并以提
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

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较适用于关键装置的风险评价。

3、预危险性分析法(PHA)
预危险性分析法是在项目发展的初期,特别是在概念或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害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预危险性分析法可对现有及已建成的装置进行粗略的危害和潜在的事故分析。

预危险性分析法(PHA)较适用于重点部位(岗位)的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准则
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见1)、事故后果严重性(见2)的判断准则,来确定各重点部位、关键装置、作业活动发生事件的可能性(L)和事故后果严重性(S),由下式计算风险度(R):
风险度(R)=发生事件的可能性(L)×事故后果严重性(S)
根据风险等级判定准则(见表3),来确定该重点部位(或关键装置、作业活动)的风险等级。

并根据表3的准则,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表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表2.事故后果严重性(S)判断准则
表3.风险度(R)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措施
1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落实风险控制措施,规定整改期限和整改
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程度,并确定优先控制的顺序,预防事故的发生。

2选择的控制措施应包括:
a.工程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教育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等
3凡评价确定属重大风险的,应进行记录、存档,并填报公司安全部门备案、跟踪督查。

中等以上风险等级控制措施落实一览表
办公楼管理(JHA)记录表部门:行政部工作任务:办公楼管理分析人:分析日期:2010年4月20日审核人:审核日期:2010年10月20日
仓库(PHA)记录表部门:生产部区域:仓库
分析人:分析日期:2010年4月20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2010年10月20日
危化品出入库(JHA)记录表部门:生产部工作任务:危化品出入库
分析人:分析日期:2010年4月20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2010年10月20日
生产车间(PHA)记录表
车间安全管理风险评价(SCL)记录表部门:生产部工作任务:车间安全管理
分析人:分析日期:2010年4月20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2010年10月20日
车间工艺管理风险评价(SCL)记录表部门:生产部工作任务:工艺管理
分析人:分析日期:2010年4月20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2010年10月20日
车间开车风险评价(SCL)记录表部门:生产部工作任务:开车
分析人:分析日期:2010年4月20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2010年10月20日
日期:2009.12.20
车间停车风险评价(SCL)记录表部门:生产部工作任务:停车
分析人:分析日期:2010年4月20日
审核人:审核日期:2010年10月20日日期:2009.12.20
车间生产设施风险评价(SCL)记录表部门:设备名称:搅拌机
分析人:分析日期:2010年4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