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详案

合集下载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3篇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3篇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生字,词语,学习课文4至7自然段。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3、初步了解文章的寓意。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理解文章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13课,齐读课题。

2、上节课的词语都能认识吗?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3、上节课我们还认识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他们初次见面说什么?青蛙说?小鸟说?学生回答【设计意图:读词语是为了再一次呈现生字,让学生不断的和生字见面,巩固生字。

了解第一次对话内容,了解上节课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二、学习课文(一)学习四五自然段1、听了小鸟的话后,他们又说了什么?轻声读4、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学生自由读文,小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3、学生汇报,师生共同理解。

(1)“大话”什么意思?你能说句大话吗?指导学生练习读出不信的语气,并且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设计意图:理解“大话”后让学生练习说一句大话,学生很生动的运用。

达到了巩固,理解,运用的目的。

从而体会了说大话时的情感,教师水到渠成的导读】(2)a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b小鸟会飞过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跟老师共同去感受一下,学生闭眼想象,教师说:“小鸟飞呀飞,飞过田野,看到火红的高梁,飞过高山,看到茂密的树林,可爱的松鼠,飞过城市看到一幢幢高楼大厦,和川流不息的车辆,想一想,小鸟还会飞过哪些地方?会看到什么呢?c学生说话练习。

d朗读指导:小鸟真是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呀,它看到天的边了吗?天真是无边无际大得很哪!你能读好这句吗?指导学生读。

【设计意图:理解词语方法多样,无形中让学生不仅从字面中理解,还可以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想像说话练习。

训练说话能力,想象能力,应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并且恰如其分的攻克了难点。

】(二)学习六七自然段1、听了小鸟的话,青蛙笑了,小鸟也笑了,老师也笑了,那么为什么笑呢?用喜欢的方式读6,7自然段。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6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 、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帮助学生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

初步理解《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说明:《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

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

课文有七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

本课总的教学设想是:依托“读练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在“以读为主、以练为主、学生为主、鼓励为主”的教学理念下,运用“放手试读,初读到位;鼓动激励,生字学会;角色体验,精读品味;迁移运用,形成积累”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明白寓意,学有所获。

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1、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各一张。

2、生字词卡片。

3、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做一做——游戏导入,分散难点1、喜欢和朋友做游戏吗?(喜欢)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新朋友是谁?(师在黑板上贴“青蛙”和“小鸟”图)2、我们怎么和它们做游戏呢?请大家拿出桌上的纸,像老师一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孔看黑板,说说你现在看到的和刚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刚才,青蛙和小鸟我都能看到,现在我只能看到小鸟了)(刚才,青蛙和小鸟我都能看到,现在我只能看到青蛙了)(刚才,我能看到整块黑板,现在我看到的黑板只有纸筒口那么大了)3、你看,我们的朋友青蛙张大着嘴,好像在说:“朋友们,你们观察真仔细,我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我坐井观天也是这种感觉呢。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3篇】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3篇】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优秀3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2、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2、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

三、教具准备:教师相关的课件与头饰。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师:今天我们学“坐井观天”。

“井”是生字,跟老师写空,大声念——井。

对,是后鼻音。

谁坐在井里看天呢?2、课件出示坐井观天的图片。

看谁坐井观天——青蛙。

板书:观。

讲解字形、字义。

3、解释课题:坐井观天,就是坐在井里看天。

4、提出问题: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听我读课文。

在听到时候我有两个要求。

二、范读课文要求:1、一边听,一边想上面的个问题。

2、听准生字的读音。

三、指导学生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一遍课文。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用序号把这一课的几个自然段标出来。

2、指名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读好“井沿”理解意思;注意读正确“哪儿”(读第三声)“大得恨哪”的读音和语气(“哪”作语气词,读轻声,不读第三声)四、教学生字、词1、出示注音卡片:观沿答百别弄际抬信2、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用生字练习组词。

4、、比一比,再组成词语:井()观()沿()百()开()现()没()白()五、课堂练习1)、指导书写生字。

写字提示:比较下面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偏旁在形体上有什么不同。

2)、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指导朗读“你是弄错了。

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沿、际”等3个生字。

会写“信、沿”等8个字。

2、能正确、流利的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写生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寓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坐井观天》是一篇传统课文,以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

本课设计以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把“对话”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把“读”作为感悟理解“对话”的重要学习方法,让学生读中明理,读中悟趣。

在朗读技巧的运用上,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化朗读处理,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请小朋友认真听故事,完成贴图任务。

一只青蛙,天天坐在井里,抬头看着外面的天空,过着清闲的日子。

忽然有一天,飞来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使它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谁能把青蛙、小鸟贴到黑板上?你为什么这样贴呢?(认识井沿、井口、井壁、井底)二、释题1、请大家齐读课题。

2、谁知道“观”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呢?三、朗读感悟1、老师引读:青蛙问小鸟──小鸟回答说──青蛙说──小鸟说──青蛙笑着说──小鸟也笑了,说──2、想读谁的话?自己练一练。

3、同桌分角色读。

4、指名分角色读。

5、去掉提示语,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争论的语气,可以配上自己设计的动作。

6、读课文后,填空:青蛙坐在()看天,看到的天不过()那么大。

小鸟站在()看天,看到的天()。

7、讨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集体交流。

四、戴头饰表演故事五、揭示寓意1、交流心得。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篇1《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

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分角色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欣赏动画故事《坐井观天》。

2、交流感受。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了解故事内容。

3、板书课题,读题,说说“坐井观天”的含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遵循低年级儿童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动画故事中,感知故事内容,初步建立语言和形象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语言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试着提出自己的问题。

2、分小组或同桌之间,开展学习竞赛,采取轮读、领读等多形式学习生字、词语和句子。

(学生自主、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在语境中学习生字和词语,认识事物与发展思维、语言紧密结合,强调识字的过程,也是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的过程。

同时注重方法习惯的整合)。

3、检查自读效果(1)指名读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和生活理解词语含义。

(2)指名读课文,教师注意正音和范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

(3)交流初读感受,解决次要问题。

读完课文后,你知道些什么?通读归纳、整理,形成如下认识:A、弄清故事的人物形象──青蛙和小鸟。

B、知道青蛙和小鸟的位置。

C、明了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原因及主题。

课文《坐井观天》的优秀教案(通用17篇)

课文《坐井观天》的优秀教案(通用17篇)

课文《坐井观天》的优秀教案(通用17篇)课文《坐井观天》的优秀教案(通用1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坐井观天》的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课文《坐井观天》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要求: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坐井观天》这个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狭小,所见有限。

2.理解“说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了解反问句的意思,练习读出反问句的语气。

3.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进行说话训练。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1.卡片:小鸟、井沿、回答、弄错、无边无际、抬头、青蛙。

2.实物:玩具熊猫、苹果、8开铅化纸。

3.多媒体课件:句子:(1)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2)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啊!小节:第6节和第7节的课文内容。

练习:(1)选择正确的意思: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要飞那么远。

(2)选词填空,练习说话:海洋沙漠礼堂森林无边无际,大得很啊!(3)想想说说:听了小鸟和青蛙的话,我忍不住说:“......"信息:信息世界gài bì井:井盖井口井沿井壁井水井底成语故事:九种动物图,点击后出现有关的故事题目、《成语故事》书。

动画:小鸟飞过村庄、河流、高山。

4.学具:8开铅化纸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交代上节课的学习内容: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语和课文的第一节。

2.读词语卡片。

3.用词语练习说话:青蛙小鸟二、整体感知1.练习读第2节到第7节,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3.从第2节到第7节中挑选自己喜爱的一节读给同桌听,同桌点评。

4.学生质疑。

5.小结过渡。

三、学习第2节到第5节1.青蛙认为天多大?小鸟认为天多大?轻声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2.出示:青蛙图井口那么大天有多大小鸟图无边无际大得很哪3.讨论青蛙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精选6篇)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精选6篇)

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精选6篇)二年级语文《坐井观天》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通过学习,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3、帮助学生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第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

启发学生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

课前准备:井图一副。

青蛙和小鸟的图象各一副,头饰各一个。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齐读课题思考:通过读课题你知道了什么?3、师:那么天到底有多大呢? (生回答)那你们想知道这两个小动物(青蛙和小鸟)有什么看法吗?二、范读课文。

1、师:请听老师读课文,要求:边听边看清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并做上记号.(生汇报有几个自然段)2、听完课文,你知道了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在争论?引导学生说出青蛙和小鸟争论“天有多大?”(板书天有多大?)师:你们愿意帮助青蛙和小鸟解决这个问题吗?就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先自学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开火车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其他同学认真听看有没有读错?(教师随机纠正读音)3、全体齐读,要求读得流利。

(很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都想读一读对吗?,那就我们大家一起读,会读的就大点声音,不太熟练的就小点声音.)四、教学生字词1、请小老师教读生字。

师:刚刚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很响亮,可是有些字音还不是很准确,谁能来当小老师再教一教大家?(准备小黑板一面是生字,一面是词语)2、认读词语,解释词语意思。

小老师教得很认真,同学们学得也很认真,老师发现你们进步多了。

谁来接受老师的检查?(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信-相信抬-抬头蛙-青蛙答-回答错-说错了还-还有沿-井沿,你知道井沿是那里吗?到黑板上指出来。

(井沿就是井口边)际-无边无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什么可以说是无边无际?(大海、沙漠、天空等)3、四人小组谈论交流识字方法。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详案)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详案)

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3.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重点难点:懂得“坐井观天”寓意,明白本词含有贬义。

教学准备:小青蛙、小鸟的图片及头饰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这节课我们要完成3个任务,请看大屏幕。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和谁发生争论的故事?(贴小鸟、青蛙图片)争论什么?(天的大小)谁愿意站起来读读?这么多同学想读呀,那我们每人一段地读。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同学们,课文中讲青蛙住在什么地方?(井里)(板画井,生把青蛙移到井里)那么,小鸟从哪儿来的呢?(天上飞来,落在井沿上。

)(生将小鸟图片放在井沿,看图理解井沿就是井边。

)2.对话导读,理解过渡:它们俩碰到一起是怎么争论的呢?请同学们拿起笔,再次小声读读课文,找出它们的对话,用“--------”画出来。

一共有几次对话?(3次)谁来读读它们的第一次对话?【出示第一次对话】①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二段和第三段,你从这次对话中知道了什么?(小鸟从天上来,飞了很远,累了。

)小鸟飞了很久都没看到天的边,你说天大吗?②青蛙说的话是个什么句子?(疑问句)要读出奇怪地问的语气。

谁来读读?(语调上扬,可以带着表情、动作朗读)③假如你是这只小鸟,飞了一百多里,你会有什么感觉?所以小鸟的话要读出又累又渴的感觉。

谁来试试?④1、2组读青蛙的话,3、4组读小鸟的话,老师来叙述。

过渡:青蛙听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觉得更奇怪了,一点儿也不相信,我们来看看他们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第二次对话】①请找出它们的第二次对话读读?②从这次对话中,你知道青蛙认为天多大?(井口那么大)小鸟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子的?(无边无际,大得很)(无边无际什么意思?假如你站在校园里会看到怎样的天?)可是有趣的是青蛙还认为小鸟是在说大话,说大话是什么意思?就是吹牛,说假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节次:第三节
授课地点: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年级:二年级A班(下册)
单位:
13、坐井观天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坐井观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 第三册第四组第十三课,讲的是一只飞过很远路程的小鸟和 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

这 个看似简单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它告诉我们思 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经验的局 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

否则就会像青蛙 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

学情分析: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这 过引导学生叙述模仿各种语气、 神态、动作进行朗读和表演, 并结合自己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来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 自己的感受,从而悟明寓意。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 ,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
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

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 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 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 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则寓言的寓意对他们具有非常现实的教育意义。

教学中 ,通
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

因此,朗读、 质疑、讨论、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大话、井
沿、无边
无际”的意思
3.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brl 、八 、d 、;一>"-
课前交流:
游戏(听到动物名字就抓住旁边同学的食指)
、导入
孩子们,刚才我们随着一个故事做了游戏,今天老师还
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师: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1. 会认 8 个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指导书写“信 沿”、 抬”字。

教学重点: 会认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指导书写 信”、“沿”、 抬”字。

教学难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坐井观天》 板书
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一定要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

1. 认读生字
1)师:瞧,生字宝宝已经从课文中跳出来了,想和 你们做朋友呢,谁来读。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个别读, 领读)
师:第一行的生字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前鼻音) 那就奖励你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指导“井沿”的意思。

去拼音读。

(开火车读,全班读) 交流识字方
法: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游戏:泡泡女孩送气球。

气球上的生字,她就把气球送给你。

2. 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个生字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 之处?(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 )
范写“沿”,学生观察书写“信” 教师巡视指导书写,提示书写姿势。

同桌互相检查,指出书写的不足,纠正再书写。

师:
谁来读第二行的词语 ?指导多音字: 还” 师:
谁来读第三行的词语 ?指导理解“无边无际” 师: 泡泡给大家送来了许多气球,她说只要你能读准
1)学写“信” 、“沿”、 抬”。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生字宝宝可调皮了,这会儿他们又钻到课文中去
了,他们想看看同学们课文是否读通顺、流利了,有信心挑
战吗?
自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写的谁和谁的故事?
他们为什么事而争论?(课文讲的是青蛙和小鸟的故事,他
们争论天有多大。


2. 师:青蛙和小鸟认为天有多大?谁能找出课文中的句
子读一读(青蛙: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天无边无际)
1)出示青蛙说的语句,理解“大话” ,谁能联系实际
说一说。

(吹牛的话,像“我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 ,就是大话。

)指导朗读。

课文中青蛙认为小鸟说的“大话”指什么?(指小鸟说自己飞了100 多里)100 多里有多长?
练习说话:小鸟飞过(),飞过(),还飞过()你们认为小鸟说的是大话吗?为什么?(因为天无边无
际)为什么青蛙不这样认为?课文中小鸟说“天无边无
际” 。

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无边无际呢?(草原辽阔,可以说无边无际。

大海很宽,可以说无边无际。

)谁能用“无边无际”说句话?(骏马在无边无际的
2)出示小鸟说的语句,理解“无边无际
”。

指导朗读。

13
海面上奔跑。

海鸥在无边无际的海面上飞翔。

) 3. 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小鸟和青蛙谁说得对? 生 1 :小鸟说得对。

生 2 :小鸟和青蛙都说得对! (众生笑) 师(走近学生 ,面带微笑 ): 同学们都笑了,你还认为青蛙 说得是对的吗?
生 2 嘟哝着:“青蛙说的是没错呀,它看到的天是只有 井口那么大。

部分生附和、议论:青蛙说是没说错,它看到的天是只有井 口那么大,可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说的又是错的”
四、拓展 师:现在我们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天究竟有多大?
出示大量课件并要求学生根据课件用“青蛙跳出井口后,看 到了 ___的天。

”句式进行说话训练。

五、总结: 想想青蛙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板书:
坐井观天
天无边无际 天有多大?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
青蛙
小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