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知识点总结
植树问题知识归纳

知识点三:植树问题的衍生问题
1马路问题2钟点问题3队列问题4楼梯问题5公交车站点问题6锯木头问题
二、经典例题
不封闭图形:
求棵数:
例1、在一条长2500米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每隔50米架设一根,若公路两端都不架设,共需电线多少根?
求间距:
9、在一条绿荫大道的一侧从头到尾坚电线杆,共用电线杆86根,这条绿荫大道全长1700米。每两根电线杆相隔多少米?
三、课堂备注
知识归纳
植树问题专题
课程类型:数学专项
一、概念梳理
知识点一:植树问题的意义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或植树要求的不同,求解路线的总长度与路线被分成的(间隔数)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
基本关系:路长=株距× 段数 株距 = 路长 ÷ 段数 段数 = 路长 ÷ 株距
锯木头问题:
例4、有一根木料,打算把每根锯成9段,每锯开一处,需要5分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爬楼梯问题:
例5、从1楼走到4楼共要走48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钟表问题:
例6、时钟4点钟敲4下,用12秒敲完。那么 6点钟敲 6 下,多少秒敲完?
练习:
1、挂钟5点钟敲5下,10秒敲完,那么12点钟敲12下,几秒敲完?
2、一座楼房每上1层要走16级台阶,到小英家要走64级台阶,小英家住在几楼?
3、有一根木料长 20 米,先锯下 2 米长的损坏部分, 然后把剩下的木料锯成一样长的木条,又锯了 5 次,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
4、一个圆形水池周围每隔 2 米栽一棵柳树,共栽40棵,水池的周长是多少?
三年级植树问题知识点

三年级植树问题知识点一、知识点回顾。
1. 植树问题的类型。
两端都植树:棵数 = 间隔数+1。
例如,在一条长10米的小路一旁每隔2米栽一棵树(两端都栽),间隔数为10÷2 = 5个,棵数就是5 + 1=6棵。
一端植树:棵数 = 间隔数。
比如在一条长10米的小路一端靠墙,每隔2米栽一棵树,间隔数为10÷2 = 5个,棵数也是5棵。
两端都不植树:棵数 = 间隔数 1。
例如在一条长10米的小路两旁每隔2米栽一棵树(两端不栽),间隔数为10÷2 = 5个,一旁的棵数为5-1 = 4棵,两旁就是4×2 = 8棵。
2. 关键是求出间隔数。
间隔数 = 总长度÷间隔长度。
二、题目与解析。
1. 在一条长20米的路的一边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解析:首先求间隔数,间隔数=20÷5 = 4个。
因为两端都种树,棵数 = 间隔数+1,所以棵数为4 + 1 = 5棵。
2. 一条路长30米,每隔3米种一棵树(一端种),能种多少棵树?解析:间隔数=30÷3 = 10个,因为一端种树,棵数 = 间隔数,所以能种10棵树。
3. 有一条18米长的走廊,每隔2米放一盆花(两端都不放),一共要放多少盆花?解析:间隔数=18÷2 = 9个,因为两端都不放花,棵数 = 间隔数 1,所以一共要放9 1 = 8盆花。
4. 在一条长40米的道路两旁种树,每隔4米种一棵(两端都种),道路两旁共种多少棵树?解析:先求一旁的情况,间隔数=40÷4 = 10个,因为两端都种,棵数 = 间隔数+1,所以一旁种10 + 1 = 11棵树,那么道路两旁共种11×2 = 22棵树。
5. 学校操场边有一条长50米的小路,每隔5米栽一棵柳树(一端栽),可以栽多少棵柳树?解析:间隔数=50÷5 = 10个,因为一端栽树,棵数 = 间隔数,所以可以栽10棵柳树。
整理植树问题知识点总结

整理植树问题知识点总结一、树种选择1. 生态要求不同的树种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是不同的,有些树种耐旱,有些树种喜阴,有些树种耐寒,有些树种适合生长在沙漠地区,有些树种适合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而有些树种则适合生长在平原地区。
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情况选择适合的树种,有助于提高树木种植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2. 功能需求植树有很多功能需求,比如美化环境、固土保水、防风蓄热、防治风沙、净化空气等。
根据植树的具体功能需求选择相应的树种,可以更好地发挥植树的作用。
3. 抗逆性选择有一定抗逆性的树种,有助于提高树木的生存率。
一般来讲,对于初植树苗来说,选用抗旱、抗寒、耐盐碱、快速生长的品种是最为合适的。
二、地形地貌1. 地势高低地势高低对植树有一定的影响,地势高的地方可能气温较低,对树种的选择需要注意;地势低的地方可能易受水浸影响,对排水设施要求较高。
2. 地势平缓地势平缓的地方适合植树,易于树木的植根生长,也有利于水分的渗透和树种的生存。
3. 地势起伏地势起伏的地方可能会导致土壤流失、水土流失等问题,需要通过适当的治理措施,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三、土壤状况1. 土壤类型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合的树种有所不同,有些土壤酸性较高,有些土壤碱性较高,有些土壤盐碱度较高,有些土壤肥力较高。
需要根据土壤的具体条件选择适合的树种。
2. 土壤肥力土壤的肥力直接影响着树木的生长情况,需要通过施肥、保水、保土、改良土壤等手段来提高土壤的肥力。
3. 土壤水分土壤的水分含量对树木的生存和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根据土壤的水分情况来安排树木的种植。
四、植树技术1. 种植方法植树时要选择适宜的种植方法,比如坑穴种植、沟槽种植、管苗播种等方法。
不同的树木可能需要不同的种植方法。
2. 养护管理种植后的树木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包括浇水、松土、除草、施肥、防病虫害等措施。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3. 造林技术对于大规模的植树工程,还涉及到造林技术的问题,包括地面准备、栽植、养护等方面的技术。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点整理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知识点整理数学广角中的植树问题是小学数学中一个非常典型的问题,它涉及到直线排列和循环排列的概念。
以下是植树问题的主要知识点整理:
知识点1:直线排列
- 当树(或其他物体)沿一条直线排列时,两端的位置不计入间隔。
- 若有n棵树,会有n-1个间隔。
知识点2:循环排列
- 当树木围成一个圈时,由于起点和终点是同一棵树,所以间隔的数量等于树的总数。
- 若有n棵树,会有n个间隔。
知识点3:解决问题的步骤
1. 确定问题属于直线排列还是循环排列。
2. 根据情况应用公式:直线排列时用\( n - 1 \),循环排列时用\( n \)。
3. 根据问题中给出的条件(如树的总数),计算需要的间隔数。
知识点4:变式问题
- 植树问题可以扩展到其他类似的排列问题,如在道路旁边安装路灯、在篱笆上挂装饰品等。
- 解决这类问题时,关键在于区分是直线排列还是循环
排列,并据此选择正确的公式。
知识点5:实际应用
- 植树问题不仅仅是数学问题,它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园艺设计、城市规划等。
- 通过解决植树问题,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
知识点6:拓展思考
-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树木的排列方式不是直线或循环,而是其他形状(如扇形、三角形等),应该如何计算间隔数。
- 探究不同排列方式下,如何最有效地利用空间和资源。
通过对植树问题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有关排列和计数的基本数学概念,还能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植树问题的公式知识点

植树问题的公式知识点:一、植树问题分两种情况,不封闭与封闭路线。
不封闭的植树路线.①若题目中要求在植树的线路两端都植树,则棵数比段数多1.全长、棵数、株距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棵数1-)株距=全长÷(棵数1-)②如果题目中要求在路线的一端植树,则棵数就比在两端植树时的棵数少1,即棵数与段数相等.全长、棵数、株距之间的关系就为:全长=株距⨯棵数;棵数=段数=全长÷株距;株距=全长÷棵数.③如果植树路线的两端都不植树,则棵数就比②中还少1棵.棵数=段数1-=全长÷株距1-.株距=全长÷(棵数1+).全长=株距⨯(棵数+1)封闭的植树路线.在圆、正方形、长方形、闭合曲线等上面植树,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棵数=段数=周长÷株距.二、解植树问题的三要素解决植树问题,首先要牢记三要素:总路线长、间距(棵距)长、棵数.只要知道这三个要素中任意两个要素,就可以求出第三个.三、方阵问题明确空心方阵和实心方阵的概念及区别.每边的个数=总数÷41 ”;每向里一层每边棋子数减少2;掌握计算层数、每层个数、总个数的方法,及每层个数的变化规律。
板块一、非封闭的植树问题【例 1】大头儿子的学校旁边的一条路长400米,在路的一边从头到尾每隔4米种一棵树,一共能种几棵树?从图上可以看出,每隔4米种一棵树,如果20米长的路的一边共种了6棵树,这是因为我们首先要在这条路的一端种上一棵,就是说种树的棵树要比间距的个数多1,所以列式为:400÷4+1=101(棵).【例 2】从小熊家到小猪家有一条小路,每隔45米种一棵树,加上两端共53棵;现在改成每隔60米种一棵树.求可余下多少棵树?【解析】该题含植树问题、相差关系两组数量关系.从小熊家到小猪家的距离是:45×(53-1)=2340(米),间隔距离变化后,两地之间种树:2340÷60+1=40(棵),所以可余下树: 53-40=13(棵) ,综合算式为:53-[45×(53-1)÷60+1]=13(棵).【例 3】马路的一边,相隔8米有一棵杨树,小强乘汽车从学校回家,从看到第一棵树到第153棵树共花了4分钟,小强从家到学校共坐了半小时的汽车,问:小强的家距离学校多远?【解析】第一棵树到第153棵树中间共有153-1=152(个)间隔,每个间隔长8米,所以第一棵树到第153棵树的距离是:152×8=1216(米),汽车经过1216米用了4分钟,1分钟汽车经过:1216÷4=304(米),半小时汽车经过:304×30=9120(米),即小明的家距离学校9120米.【例 4】一位老爷爷以匀速散步,从家门口走到第11棵树用了11分钟,这位老爷爷如果走24分钟,应走到第几棵树?(家门口没有树)【解析】从家门口走到第11棵树是走了11个间隔,走一个间隔所用时间是:11÷11=1(分钟),那么走24分钟应该走了:24÷1=24(个)间隔,所以老爷爷应该走到了第24棵树.【例 5】晶晶上楼,从第一层走到第三层需要走36级台阶.如果从第一层走到第六层需要走多少级台阶?(各层楼之间的台阶数相同)【解析】题意的实质反映的是一线段上的点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线段示意图如下:解:①每相邻两层楼之间有多少级台阶?÷-=(级)36(31)18②从第一层走到第六层共多少级台阶?⨯-=(级)18(61)90【例 6】元宵节到了,实验中学学校大门上挂了红绿两种颜色的彩灯,从头到尾一共挂了21只,每隔30分米挂一只红灯,相邻的2只红灯之间挂了一只绿灯,问实验中学学校的大门有多宽?【解析】一共挂了21只彩灯说明彩灯中间的间距有:21-1=20(个),每隔30分米挂一只红灯,相邻的2只红灯之间挂了一只绿灯,说明每个间距的长是:30÷2=15(分米),所以学而思学校的大门宽度为:15×20=300(分米)【例 7】有一个报时钟,每敲响一下,声音可持续3秒.如果敲响6下,那么从敲响第一下到最后一下持续声音结束,一共需要43秒.现在敲响12下,从敲响第一下到最后一下持续声音结束,一共需要多长时间?【解析】每次敲完以后,声音持续3秒,那么从敲完第一下到敲完第6下,一共经历的时间是43340-=(个)间隔,-=(秒),而这之间只有615所以每个间隔时间是4058÷=(秒),现在要敲响12下,所以一共经历的时间是11个间隔和3秒的持续时间,一共需要时间是:118391⨯+=(秒).【例 8】小明家的小狗喝水时间很规律,每隔5分钟喝一次水,第一次喝水的时间是8点整,当小狗第20次喝水时,时间是多少?【解析】第20次喝水与第1次喝水之间有20119-=(个)间隔,因为小狗每隔5分钟喝一次,所以到第20次喝水中间间隔的时间是:19595⨯=(分钟),也就是1个小时35分钟,所以小狗第20次喝水时时间是:9时35分.【例 9】裁缝有一段16米长的呢子,每天剪去2米,第几天剪去最后一段?【解析】如果呢子有2米,不需要剪;如果呢子有4米,第一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4米里有2个2米,只用1天;如果呢子有6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4米,第二天就可以剪去最后一段,6米里有3个2米,只用2天;如果呢子有8米,第一天剪去2米,还剩6米,第二天再剪2米,还剩4米,这样第三天即可剪去最后一段,8米里有4个2米,用3天,……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规律:所用的天数比2米的个数少1.因此,只要看16米里有几个2米,问题就可以解决了.16米中包含2米的个数:1628÷=(个)剪去最后一段所用的天数:817-=(天),所以裁缝第7天剪去最后一段.【例 10】有一根180厘米长的绳子,从一端开始每3厘米作一记号,每4厘米也作一记号,然后将标有记号的地方剪断,绳子共被剪成了多少段?【解析】⑴每3厘米作一记号,共有记号:1803159÷-=(个)⑵每4厘米作一记号,共有记号:1804144÷-=(个)⑶其中重复的共有: 18012114÷-=(个)⑷所以记号共有:59441489+-=(个)⑸绳子共被剪成了: 89190+=(段).【例 11】在一根长100厘米的木棍上,自左至右每隔6厘米染一个红色点,同时自右向左每隔5厘米也染一个红点,然后沿红点将木棍逐级锯开,那么长度是4厘米的短木棍有多少根?【解析】由于100是5的倍数,所以自右向左每隔5厘米染一个红点相当于自左向右每隔5厘米染一个红点.而每隔30厘米可得到2个4厘米的短木棍.最后10030310-⨯=(厘米)也可以得一个短木棍,故共有⨯+=(个)4厘米的短棍.2317【例 12】同学们做操,小林站在左起第5列,右起第3列;从前数前面有4个同学,从后数后面有6个同学.每行每列的人数同样多,做操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解析】带领学生画图求解.一共有几行?列式:4+6+1=11(行)一共有几列?列式:5317+-=(列)一共有多少人?列式:11777⨯=(人)【例 13】北京市国庆节参加游行的总人数有60000人,这些人平均分为25队,每队又以12人为一排列队前进.排与排之间的距离为1米,队与队之间的距离是4米,游行队伍全长多少米?【解析】这道题仍是植树问题的逆解题,它与植树问题中已知树的棵数,树间的距离,求树列的全长相当.逆解时要注意段数比树的棵数少1.所以,⑴每队的人数是:60000252400÷=(人)⑵每队可以分成的排数是:240012200÷=(排)⑶200排的全长米数是:1(2001)199⨯-=(米)⑷25个队的全长米数是:199254975⨯=(米)⑸25个队之间的距离总米数是:4(251)96⨯-=(米)⑹游行队伍的全长是:4975965071+=(米)【例 14】学而思学校三年级运动员参加校运动会入场式,组成66⨯的方块队(即每行每列都是6人),前后每行间隔为2米.他们以每分钟40米的速度,通过长30米的主席台,需要多少分钟?【解析】通过下表理清解题思路.方块队通过主席台需要多少分钟?通过的路程总长÷方块队行进的速度(40米/分钟)方块队长+主席台长(30米)?运用植树问题的逆解思路,即前后每行间隔长×间隔数=方块队长.方块队长:2(61)10⨯-= (米),方块队通过主席台行进路程总长:103040+=(米),方块队通过主席台需要:40401÷=(分钟),综合算式:[2(61)30]401⨯-+÷=(分钟).【巩固】 1一条公路的一旁连两端在内共植树91棵,每两棵之间的距离是5米,求公路长是多少米?【解析】 根据植树问题得到:()9115450-⨯=(米)【巩固】 2从甲地到乙地每隔40米安装一根电线杆,加上两端共51根;现在改成每隔60米安装一根电线杆.求还需要多少根电线杆?【解析】 该题含植树问题、相差关系两组数量关系.解:①从甲地到乙地距离多少米?40(511)2000⨯-=(米)②间隔距离变化后,甲乙两地之间安装多少根电线杆?+=(根)200020100÷=(根),1001101③还需要下多少根电线杆?-=(根)1015150综合算式:[40(511)201]5150⨯-÷+-=(根)【巩固】3马路的一边每相隔9米栽有一棵柳树.张军乘汽车5分钟共看到501棵树.问汽车每小时走多少千米?【解析】张军5分钟看到501棵树意味着在马路的两端都植树了;只要求出这段路的长度就容易求出汽车速度.解:5分钟汽车共走了:⨯-=(米),9(5011)4500汽车每分钟走:45005900÷=(米),汽车每小时走:=(千米)9006054000⨯=(米)54列综合式:⨯-÷⨯÷=(千米)9(5011)560100054【巩固】5丁丁和爸爸两个人比赛跑楼梯,从一层开始比赛,丁丁到四层时,爸爸到三层,如此算来,丁丁到16层时,爸爸跑到了几层?【解析】丁丁实际跑了三层的距离,爸爸跑了两层的距离,到16层需要跑15层的距离,所以丁丁跑了1535÷=(个)三层的距离,爸爸同时跑了5个两层的距离.所以爸爸跑到了52111⨯+=(层).【巩固】7有一个挂钟,每小时敲一次钟,几点钟就敲几下,六点时,5秒钟敲完,那么十二点时,几秒钟才能敲完?【解析】六点时敲6下,中间共有5个间隔,所以每个时间间隔是551÷=(秒),十二点要敲12下,中间有11个时间间隔,所以十二点要用:11111⨯=(秒)才能敲完.【巩固】8科学家进行一项试验,每隔5小时做一次记录,做第12次记录时,挂钟时针恰好指向9,问做第一次记录时,时针指向几?【解析】我们先要弄清楚从第一次记录到第十二次记录中间经过的时间是多少.第1次到第12次有11个间隔:51155⨯=(小时).然后我们要知道55小时,时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时针每过12小时就会转一圈回到原来的状态,所以时针转了4圈以后,又经过了7个小时.551247÷=L L(小时)而这时时针指向9点,所以原来时针指向2点.【巩固】9一根木料在24秒内被锯成了4段,用同样的速度锯成5段,需要多少秒?【解析】锯的次数总比锯的段数少1.因此,在24秒内锯了4段,实际只锯了3次,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锯一次所用的时间了,又由于用同样的速度锯成5段;实际上锯了4次,这样锯成5段所用的时间就可以求出来了.所以锯一次所用的时间:24(41)8÷-=(秒),锯5段所用的时间:⨯-=()(秒).85132【巩固】11一群小猴排成整齐的队伍做操,长颈鹿站在队伍旁边,一下子看到了他的好朋友金丝猴.长颈鹿数了数,金丝猴的左边有4只猴,右边也有4只猴,前面有5只猴,后面也有5只猴.小朋友,你能算出有多少只猴子在做操吗?【解析】一共有多少行?列式:5+5+1=11(行)【解析】一共有多少列?列式:4+4+1=9(列)【巩固】12一次检阅,接受检阅的一列彩车车队共30辆,每辆车长4米,前后每辆车相隔5米。
植树问题知识点

植树问题知识点植树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化工作,对于改善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减缓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植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点,以确保植树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植树问题的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植树工作。
一、选择适宜的树种在植树时,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树种对光照、温度、湿度和土壤要求不同,选择适宜的树种能够提高树木的存活率和生长状况。
例如,在寒冷地区,选择耐寒性较强的树种;在干旱地区,选择耐旱性较强的树种等。
二、确保合理植树的时间选择适宜的植树时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是较为适宜的植树时间。
在春季,树木能够尽快适应温暖的气候和增长季节,有利于树木的生存和生长;在秋季,树木的根系能够在冬季来临前充分扎根,有利于树木的生存和抵御低温的能力。
三、正确的植树方法植树时,我们应该采用正确的植树方法,以确保树木生长良好。
首先,我们需要挖深合适的树坑,根据树木的大小和根系的情况来确定。
然后,将树木放入树坑中,保持树木的直立,并将树坑周围填上土壤,轻轻拍实。
在植树后,及时浇水并覆盖保湿物质,以促进树木的生长。
四、定期浇水和施肥植树后,我们需要定期浇水和施肥。
水分是树木生长的重要条件,适量的浇水能够保证树木的正常生长。
同时,我们还需要合理施肥,为树木提供所需的养分,促进树木的生长和发育。
五、树木的护理和保护树木的护理和保护是植树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需要定期修剪树木的枝叶,以控制树冠的范围和形状,并保持树木的健康和美观。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树木的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树木的病虫害问题,防止其对树木的危害。
六、植树的意义和价值最后,我们需要了解植树的意义和价值。
植树不仅能够改善环境和提高空气质量,还能够保护水源、减少土地侵蚀、增加土壤肥力等。
同时,植树还能够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为野生动植物的繁衍做出贡献。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关注植树问题,并积极参与植树活动。
三年级植树问题(简单)

三年级植树问题
一、知识点
1、两端都种:棵树=间隔数+1
2、两端都不种:棵树=间隔数-1
3、一端钟,另一端不种:棵树=间隔数
二、解决问题
1、有一条路长10米,在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2米栽一棵树,共栽多少棵树?
2、同学们在学校里的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侧栽树(只有一端栽树),每隔4米栽一棵,共需栽树多少棵?
3、在一条长42米的街道两边,每隔6米插一面彩旗(两端不插),一共需要插多少面彩旗?
4、在一条马路的两侧种树,每隔9米种一棵(两端都不种),这条马路全长81米,一共需种多少棵树?
5、村水电站到小河边有一条长96米的小路,在路的一边每隔3米种一棵,一共要种多少棵树?(两端都栽树)。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相关知识点及例题

植树问题含义: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全长、间隔长、棵数这三个量之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第三个量,这类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一、.线形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棵数=段数+1棵数=全长÷间隔长+1全长=株距×(棵数-1)间隔长=全长÷(棵数-1)1.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棵数=段数=全长÷间隔长全长=间隔长×棵数间隔长=全长÷棵数1.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棵数=段数-1=全长÷间隔长-1全长=间隔长×(棵数+1)间隔长=全长÷(棵数+1)二、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棵数=段数=全长÷间隔长全长=间隔长×棵数间隔长=全长÷棵数特别提醒:封闭型植树问题是指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闭合曲线上面植树,因为头尾两端重合在一起,所以种树的棵数等于分成的段数。
基础练习1、一条小路长96米,在小路一侧每隔2米栽一棵杨树,头尾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杨树?2、在一条小路的一侧,每隔10米种一棵柳树,从头到尾共种20棵,则小路全长多少米?3、在一条小路的一侧,从头到尾共安装10根电线根,如果小路全长90米,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距多少米?4、校园里有一段长80米的路,在路的一侧栽松树,其中路的一端不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可以栽多少棵?5、在校门前小路的一侧,共安装10根电线杆,每隔10米安装一根,则小路全长多少米?6、在教学楼前一侧共种10棵树,小路全长100米,则每两棵树之间相距多少米?7、某校园需要在一条长30米的小路两旁每隔3米插一面小红旗,首尾不用插小红旗,问一共要准备多少面小红旗?8、在校门前至公共汽车站的小路一侧,共安装10个路灯,每隔10米安装一个路灯,则小路全长多少米?9、在教学楼与图书馆之间小路的一侧共种9棵树,小路全长100米,则每两棵树之间相距多少米?10、希望小学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6米,每隔4米摆一盆兰花,一共要摆多少盆兰花?11、一个圆形公园每隔15米种一棵树,共种60棵,则这个池塘的周长是多少米?12、一个池塘的周长为240米,沿池塘周围共种树40棵,每两棵树相距多少米?13、一段木料锯成4段要6分钟,如果要锯成9段需要几分钟?三、特殊问题:锯木头问题数量关系式:锯的次数=段数-1段数=锯的次数+1总时间=每次所用时间×锯的次数其他的一般都是干扰条件1、一根木料锯成7段,每锯一下需要4分钟,则一共需要多少分钟?2、一根木料平均锯成4段,用时12分钟,如果平均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