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之一。
谷物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谷物中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而小麦作为其中之一,其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措施对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一、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小麦的品种选择对于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选择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壤、气候、水分等环境因素,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的小麦品种。
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品种之间的互补性,多搭配几个品种种植,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提高整体产量和品质。
(二)合理密植小麦是营养生长期较长的植物,采收时是整株收割,故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上的产量。
但是太过密植也会使小麦生长期间间食物含量不足,从而影响品质和增加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在实际栽培中,应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品种等因素来进行科学的密植。
(三)合理施肥小麦生长期需要大量的养分,特别是氮、磷、钾等。
在施肥上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的生长需求,进行合理施肥。
应强调有机肥与化肥的结合,有机肥主要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化肥主要通过添加氮、磷、钾等养分,为小麦生长提供直接养分。
同时也要注重施肥的时机和施肥的方法,避免一次性过量施肥或者浪费养分。
(四)良好的灌溉技术小麦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小麦生长期间的灌溉工作尤为重要。
要合理确定灌水时机和灌水量,避免过量的灌溉造成积水,影响根系呼吸和养分吸收;也要避免喷洒过大的水量,导致水浪费和土壤中养分流失。
更重要的是掌握好灌水的技术,如渗滤灌溉、滴灌、喷灌等,为小麦提供合适的水分。
(五)合理田间管理小麦生长期间的田间管理对产量和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及时的除草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杂草不仅会占据养分和水分、增加小麦的生长压力,还会给病虫害提供生存的条件。
在小麦的生长期间,应及时除草。
及时的植保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一、前言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土壤准备、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期为小麦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二、品种选择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是实现高产栽培的基础。
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水资源状况等因素,选择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优良的小麦品种。
同时,要注意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三、土壤准备土壤是小麦生长的基础,土壤的质量直接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因此,土壤准备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1.深耕: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小麦根系的生长。
深耕深度一般为25-30厘米。
2.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小麦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
有机肥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结构;化肥可以补充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
3.灭草:在播种前进行灭草处理,可以减少杂草对小麦生长的竞争,提高产量。
四、播种播种是小麦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合理的播种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的出苗率和产量。
1.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一般以土壤温度稳定在10-12℃为宜。
2.播种量: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播种方式等因素确定播种量。
一般每亩播种量为8-15公斤。
3.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过浅或过深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4.播种方式:常用的播种方式有撒播、条播和点播等。
应根据土壤条件和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
五、施肥施肥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措施,可以提供小麦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其生长发育。
1.基肥:在播种前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作为基肥,可以提供小麦生长的基础养分。
2.追肥:根据小麦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状况,适时追施氮肥、磷肥和钾肥。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广泛,产量较大。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对于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土壤改良1. 合理施肥:小麦生长旺期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合理施肥是确保高产的关键。
在春季播种前,可适当施入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在生长期间,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及时施入氮、磷、钾等肥料,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2. 耕作措施:合理的耕作措施对于土壤改良至关重要。
在种植小麦前,可进行深翻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通气、保水性。
在小麦生长期间,进行适时的中耕、松土,以促进根系生长,增加土壤透气性。
3. 秸秆还田:小麦秸秆是宝贵的有机肥料资源,适当的秸秆还田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小麦产量。
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土壤侵蚀,保护土壤生态环境。
二、精细管理1. 种植密度:合理的种植密度是小麦高产的前提,密植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但密植也需注意适度,以避免影响光照、透气等环境条件,导致小麦生长不良。
2. 水分管理:小麦在生长期间对水分的需求比较大,因此合理的水分管理对小麦高产至关重要。
春季播种后,需要注意及时灌溉,保证小麦的生长需要。
在生长期间,需根据天气情况调整灌溉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者不足造成小麦歉收。
3. 病虫害防治:定期对小麦进行病虫害防治是确保高产的重要措施。
在小麦生长期间,要及时观察小麦的生长状态,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造成小麦减产。
三、科学耕作1. 优质品种选择:选用适地适用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是确保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小麦品种,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2.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重要保障。
施用适量的氮、磷、钾肥料,根据小麦的生长需要进行调整,避免施肥过量或者不足。
3. 调节生长期:及时采取适当的农艺措施,如修剪、追肥、移栽等,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小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主要的食用作物之一。
而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改善小麦的品质,为农民增加收入,从而有效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和粮食安全水平。
本文将重点介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能帮助广大农民朋友改善小麦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一、品种选择小麦的品种选择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首要环节。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是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
目前,我国选育的小麦品种已经相当丰富,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主要有矮壮型、抗倒伏和耐寒性强的优良品种。
要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抗病虫害、耐贫瘠的青稞品种,才能在当地获得较好的产量。
二、土壤准备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良好的土壤条件是小麦高产的保障。
在小麦种植前,要进行耕地,使土壤松软,疏松透气。
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入适量的基肥。
通常情况下,每亩施入适量的腐熟有机肥,再根据土壤试验的结果施入合适的氮磷钾复合肥。
这样,可以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小麦的产量。
三、密植适度密植适度是小麦高产的关键。
根据小麦的生长情况和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确定小麦的密植度。
一般来说,密植可以增加单位面积的生产力,但过密会使得小麦生长不良,易患病虫害。
密植适度是小麦高产的关键环节,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条件。
在小麦生长期内,适时适量地施入氮、磷、钾等养分,能够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养分吸收利用率,增加小麦的产量。
一般来说,小麦苗期需施入氮肥,促进叶片生长;拔节期需施入磷、钾肥,促进穗粒饱满;抽穗期再施入少量氮肥,促进穗部分化,增加籽粒数量。
通过合理施肥,可以增加小麦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五、适时浇水适时浇水是小麦高产栽培的关键环节。
在小麦生长期内,适时浇水可以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养分的吸收利用率,增加小麦的产量。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对于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育种选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措施。
一、育种选种1. 选育优质抗病品种小麦优良品种是高产的基础,育种工作首先要选育出耐逆境、抗病害的优质品种。
目前,我国已经选育出了许多高产的小麦品种,各地种植者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品种,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2. 种子处理在种子处理方面,可以进行浸种、干热处理等措施,使种子消毒、消毒,增加种子的萌发力和抗病能力,提高小麦产量。
二、田间管理1. 种植密度小麦的种植密度对于产量有很大的影响,过大或者过小的密度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种植密度在每亩750-900株之间为宜,株距在10-15cm为宜,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小麦的产量。
2. 水肥管理小麦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和营养物质,因此在田间管理中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
及时进行水肥施用,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在表土覆盖上一层稻草或麦秸,可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
3. 施肥小麦生长初期需要施加磷、钾肥,中后期需要施加氮肥。
在肥料施用方面,应做到量少、多次,适时施肥,避免一次施入过多肥料造成短时间内的快速吸收,从而引发病虫害的滋生。
4. 田间杂草管理小麦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田间的除草工作,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防止杂草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5. 栽培措施在小麦生长初期,要加强耕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中后期要合理控制浇水,避免过多或过少的灌溉。
三、病虫害防治1. 病虫害防治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在田间管理中要及时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工作,防范病虫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可以增加小麦的抗病能力,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4. 合理间作在田间管理中,可以适量种植一些对害虫有防治作用的植物,例如:黄秆根、百善草等,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对小麦的危害。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小麦高产种植技术要点为:一、注意选择高肥水地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要求土壤养分必须全面、充足,才能满足其高产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选择地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要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二、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
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
三、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节肥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有的不抗倒伏,特别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在返青至拔节前须进行一次化控处理,可喷施多效唑或麦业丰。
要重施起身拔节肥,控制多余下落穗的形成,促进穗大粒多。
四、注意浇好灌浆水、麦黄水、喷施叶面肥浇好灌浆水,对于增粒重、预防干热风有重要作用。
天气干旱,运用麦黄水,有利于下茬套种,防止早衰。
在5月上中旬,结合防治病虫害,喷2~3次叶面肥,如0.2%~0.3%磷酸二氢钾,能减轻干热风危害,增产效果明显。
五、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说优质小麦更易遭受病虫害,如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蚜虫比常规品种发生早且重。
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早防治。
六、喷施一次小麦宝在小麦刚破口、抽穗扬花前约达60%~70%的时候喷施一次小麦宝,激活小麦内生物酶活性,促进雌、雄性器官发育协调,增强功能叶光合作用,明显减少空秕率,提高结实率及千粒重,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七、抗旱增产1、深浅轮耕,以土蓄水深耕可以打破犁底层,增加透水性,加大蓄水量,并能促进根系下扎和扩大根系吸收范围,提高水肥利用率。
但深耕一定要因地因时制宜,一般在整地早、降水多、墒情足的年份宜深耕,耕深22—25厘米,耕后接着耙实、耧平;耕后少雨干旱,往往会因土壤不实而严重失墒。
实践证明,旱地小麦在3—4年时间里,遇足墒深耕一年,以后浅耕2—3年,既能达到深耕改土的目的,又增加了沉土保墒的机会,是旱麦增产的重要措施。
2、增施肥料,以肥调水旱地麦田要尽量多施有机肥,配方施足无机肥,尤其要施足磷肥,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蓄水保肥能力和水分的利用率。
一般地块,每亩可施有机肥2500—3000千克,碳铵和过磷酸钙各50千克,并酌情配施适量钾肥和微肥;如果地力差,可在三四年内连续亩施标准氮肥40—60千克,磷肥50—100千克。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主食之一。
而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内容,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下面将就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做一些介绍。
一、良种选育良种选育是小麦高产栽培的首要环节。
合理选用适宜当地生长条件的小麦品种,对保证小麦高产产量和提高品质至关重要。
要选用既耐寒又耐旱的小麦品种,具有抗倒伏、抗病虫、耐贮藏、适应性强的优良特点。
因而,在小麦选种上应选择抗性强的、高产稳产的小麦品种,确保其生长发育旺盛,从而为后期的高产创造有力的条件。
二、土壤改良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和能量基础,土壤的肥力状况直接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小麦高产栽培中,土壤改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要做到合理施肥,针对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施肥,保证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
其次要进行有机质的添加,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此外还需要进行土壤酸碱度调节,保持土壤的适宜酸碱度。
只有做好了土壤改良工作,才能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最终实现高产高质的目标。
三、合理密植合理的密植对于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发挥土壤的养分,提高每株小麦的养分吸收,从而增加小麦的单株产量。
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小麦的光合作用效率,保证小麦植株的生长旺盛,最终提高小麦的总产量。
四、科学浇水科学浇水是保证小麦高产的重要环节。
在小麦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进行适时适量的浇水。
一般来说,小麦在出苗阶段需要多浇水,保证幼苗的生长发育。
在拔节孕穗的阶段需要控制浇水量,避免干旱。
在抽穗灌浆期则需要充足的水分,保证小麦穗粒的灌浆。
科学浇水可以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五、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小麦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病虫害防治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要加强对土壤病害的防治,保证土壤的健康。
其次要对小麦病虫害进行定期的防治,避免病虫害的大面积传播。
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秋整地:选择豆茬地块,在每年的10月下旬封冻前进行机械灭茬整地的复式作业,要求深松40c m ,耙茬深度15-20c m ,耕层土壤要达到深、碎、平、实、全的整地标准。
二、品种选择(一)品种选择:龙麦26、龙麦33、龙麦35、龙麦36、龙麦37、克春1号、克春4号、克丰12、垦九10等。
(二)精选种子:精选后的种子净度要达到98%以上,芽率90%以上。
(三)做好小麦发芽实验,确定合理播种量1、沙培法:装半碗细沙,均匀摆上已浸泡半天的100粒种子,轻压种子于沙面深1c m处,注入清水,以细沙湿润不积水为度。
置20-25℃处,7天。
注意定时浇水,保持沙子湿润。
重复3次。
2、土培法:取100粒种子播入土中,覆盖,不必镇压,重复3次,保持土壤湿润,置室内温暖处7天。
(四)合理播量的确定根据品种的设计密度(一般采用650万株/公顷)、种子芽率、千粒重和田间保苗率,计算出合理播量三、种子处理(一)药剂拌种:通常采用种子重量的0.3%福美霜或多菌灵拌种,可防治散黑穗和根腐病。
(二)种子包衣:一般采用50%福·酮小麦超微干粉种衣剂(麦迪安)可以防治多种病虫害,药效长,防治效果好,但是注意:种衣剂不能与碱性农药、肥料同时使用,不要在盐碱地较重土地上使用,防止分解失效。
其次要严防中毒。
四、播种春季化雪耢地,保证播前耕层土壤达到良好播种状态,同时调节好表土墒情。
(一)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确定播种时间,种、肥(施肥总量的1/3)同时播入,一般表土化冻5c m左右即可播种。
(二)播种质量要求1、播种准确:单口流量误差±1%,播量误差±2%;播深一致。
播深4.5-5.5c m ,压后3.5-4.5c m ,±不超0.5c m 。
2、行距准确:播种机台间结合误差±2c m ,往复结合±3c m ,行距误差±1c m 。
3、覆土严密:覆土一致,地面无露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伴随着当前一系列惠农政策的不断贯彻和落实,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得到了全面推进,农业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时期,植保工作一直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黑龙江省嫩江县植保植检站结合黑龙江省自身的实际情况,强化进行新型农民专业的技术培训,积极引导嫩江县农民实施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对于增加嫩江县经济效益、提升其粮食产量,促进黑龙江省嫩江县农业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植保技术在黑龙江省小麦高产创建工作以及促进黑龙江省嫩江县小麦均衡增收以及均衡增产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绿色植保已经成为了保证黑龙江省小麦优质以及高产十分关键的技术,本文中,笔者就浅谈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黑龙江省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在我国加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黑龙江省小麦生产面临着国际市场以及国内市场这两个主要的市场,为了将生产效益全面提升,促进黑龙江省农业增产以及农民增收,黑龙江省嫩江县主张发展无公害小麦、特色小麦、专用小麦以及优质小麦,大力推广小麦品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小麦品质保优、无公害小麦生产,防灾减灾以及节本增效等等新技术,以便有效提升小麦生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下面,笔者就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浅谈。
一、小麦高产栽培要实施播种期管理
实施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必须要选择良好的品种,要求品种必须要符合当地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播种。
在播种前,要求
对耕地进行翻整,适当将耕层加深,将犁底层进行破除,整地要求地面必须要平整,没有明暗坷垃,要使土壤实现上松下实,最终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
将底肥施足,施用底肥必须要和整地进行相互结合,通常情况下,高产田亩要施用农家肥两千公斤到三千公斤之间,百分之四十五的复合肥要施用四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之间,中低产田要施用一千五百公斤到两千公斤农家肥,百分之四十五的复合肥要施用三十公斤到四十公斤,除此之外,每亩都要施用一公斤到一点五公斤的硫酸锌。
实施小麦高产栽培必须要在适当时期进行播种,原因就在于适时播种是形成壮苗十分关键的因素,通常情况下,进行播种的同时必须要充分利用精量的播种技术,这样更加有利于对小麦基本苗的数量进行控制,播种的过程中以行距二十厘米到二十五里面之间最适宜,播种的深度要在三厘米到四厘米之间,保证深浅一致,能够使得麦苗更加迅速出苗,使得苗更加齐和壮。
二、小麦高产栽培要实施苗期管理
在这一个阶段中,想要保证小麦匀苗以及全苗,努力做到早扎根和早分蘖,冬季之前要达到壮苗这一标准,半冬性的品种在越冬的时候主径叶片要实现六叶一心,单株的分蘖要达到三个到四个,次生根也要有六根到八根,群体的茎蘖数要达到一千二百万根左右。
同行情况下,在小麦三叶期的时候要进行补苗和查苗,疏密补稀,以便能够保证苗全以及苗匀。
除此之外,还要实施因苗管理,产生弱苗的原因就在于土壤的肥力不足,要求先实施追肥,然后再进行浇水,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进而促使分蘖生长以及根系生长,将弱
苗变成为壮苗,因为晚播这一原因所导致的弱苗不应该进行浇水,这样能够有效避免低温的降低,最终促进麦苗能够茁壮成长。
对麦苗实施旺苗管理,旺苗通常都会因为播种太早或者播种期错误,再加上雨水比较多、气温偏暖以及施肥不当等等原因导致了麦苗旺长,对于苗期旺长的麦田,要求种植人员可以通过喷洒植物生长抑制剂、镇压以及深耕等等措施来组织大分蘖生长以及主茎生长,有效抑制分蘖发生,控旺转壮。
对于那些适时播种以及底肥足的壮苗,通常情况下都不再进行施肥,但是对其进行松土。
三、小麦高产栽培要实施中期管理
所谓的中期就是指小麦器官初步建成的阶段,实施中期管理就是要对小麦返青阶段到抽穗阶段实施管理,中期是小麦生长以及发育最为旺盛的一个时期,这一个阶段主要建立在前期管理这一个基础以及前提之上,继续将地下部分和地上本部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进行协调,能够有效提升小麦光合作用率以及小麦成穗率,培育壮秆大穗。
对小麦实施中期管理必须要浇好拔节水以及返青水,通常情况下都要在土壤的冻结层化透以后浇返青水,要等到五厘米平均的低温在五摄氏度以上得到稳定的时候再进行,浇水太早会引起低温下降,会导致小麦出现冻害。
拔节水要适当进行早浇,当土壤的十分降低到田间持水量百分之七十以下的时候,必须要立刻浇拔节水。
除此之外,还要求追施孕穗肥或者拔节肥,追施拔节肥已经成为了小麦高产栽培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措施,拔节肥的追施能够有效提升小麦中期功能叶自身的光合强度,
进而积累比较多光合物质,将其提供给小麦幼穗,以便提升其穗粒数以及成穗率。
四、结语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小麦高产栽培要实施播种期管理、小麦高产栽培要实施苗期管理以及小麦高产栽培要实施中期管理这三个方面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浅谈。
参考文献
[1] 张保民.孙本普.孙雪梅.吴俊本.黄芳.王恒奎.zhang
bao-min.sun ben-pu.sun xue-mei.wu jun-ben.huangfang.wang heng-kui 不同条件下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期刊论文]-湖北农业科学2006,45(5).
[2] 董钻.dong zuan 徐天锡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教学艺术研究[期刊论文]-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 [3] 刘华荣.陈桂芳.董庆国.朱文胜.叶然古丽舂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期刊论文]-新疆农业科技2008(4).
[4] 赵兰枝.孟红菊.孙红霞.董春丽分析小麦高产潜力探讨实现高产途径[期刊论文]-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18).。